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中谁的判词

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 简书
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撕扇子作千金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大凡作者为文,落笔之前,对这个人物便存了褒贬,然而红楼的作者却很超脱。书中说,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曹雪芹十几年写出一部红楼,我相信他一开始并非心如止水,比如写秦可卿死在天香楼的情节,他的内心定然澎湃而愤慨。可十几年来他最终修炼成了棋枰边的冷眼人,注视着鲜衣怒马的小棋子们,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仿佛拥揽着一段亘古仅存的岁月与一位气若游丝的故人,不忍苛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初阅红楼,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过目成诵,总是要向人说起最爱的是谁谁谁。记得初中爱黛玉仙才卓荦,为人坦率;后来爱妙玉特立独行,神秘幽远;再到大学,最爱宝钗,看到顾城“宝钗是大观园里最早看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顿觉茅塞顿开,心有戚戚;再往后一点,大约是为二姐姐迎春写《池塘一夜秋风冷》之时,竟觉得红楼中人人皆如老友,人人皆有可爱。三五天不拿出来翻两回就觉得想念这群老友,所以当然慢慢也就有了寒蛩语彻人间事,夜阑谁与说红楼的伤感。很久之前就想为晴雯写点什么,可惜总是有很多话在心里,只是道不出。记得许多年每每看到晴雯死,总是废书而叹,不忍卒读。以晴雯之风流灵巧与怡红院仅次于袭人的地位,日常吃的茶都要以枫露为名,枫丹白露,美不可言。凤仙花汁子染红的指甲,足足蓄了两三寸长,可见平常从来没干过重活。最后躺在肮脏的下房,宝玉来探望,将吃茶的杯子洗了又洗,还是觉得脏,又叹茶不好,晴雯无法,不得不挣扎说:这就是茶了。
芙蓉女儿,风流灵巧招人怨
园子里的姊妹丫头,都有一帧最美的形象定格在心里。在迎春,是众人展才写菊花诗时独自在花阴处穿茉莉花;在凤姐,是二爷往苏州为黛玉父亲治丧遣昭儿回来时她对丈夫的嘘寒问暖;在黛玉,是咏白海棠时,她故意吊足众人胃口,一首“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一挥而就,将稿子“掷”与众人。在晴雯,是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里,宝玉从薛姨妈处吃酒回来,见笔墨在案,唯有晴雯先接出来,嗔怪宝玉一大早哄着自己研了许多墨,只写了三个字就跑了。那时的晴雯也就十一岁出头。那时袭人位分未定,众人年纪尚小,一切都是来日方长。寒冷的冬日里,晴雯只是那样安静地笑着,生怕别的丫头贴坏了,亲自爬到梯子上贴上宝玉的字,没有任何的怨怼与焦躁。
病补雀金裘,寿夭多因毁谤生
年纪渐长,丫头们不再像一开始时心下澄澈了,袭人早早投靠了主母王夫人,每月多出的月例津贴便有二两之多,家里没了人主子们大手一挥就是四十两的银子发送,比不得赵姨娘在贾府熬了一辈子赵国基没了也只得二十两。有事没事王夫人便招揽人心送几件旧衣裳,众人皆说这“到底是太太的恩典”,心怀感恩。唯有晴雯,面对着分分钟就要开脸做姨娘的袭人,当面取笑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当面讥讽袭人与宝玉自称“我们”,当面直刺袭人等人同宝玉干下的“好事”自己从来都知道。就连小丫头坠儿都在小红的启发下开始筹谋将来;胆大如司棋,也与没担当的表哥有了一段故事;鸳鸯被贾赦看上后赌咒发誓闹到阖府皆知,只说一辈子不嫁人哪怕剪了头发做姑子。
多情公子空牵念
小说里没有写过晴雯如何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亦或她也天真地认为可以在怡红院过一辈子,拌拌嘴,抹抹骨牌,骂骂小丫头,这就是一生了。很多时候晴雯的尖刻与任性来自于她与日俱增的不安全感。人皆道“袭为钗副,晴为黛影”。试想一下有朝一日宝玉娶亲,袭人做了姨娘,晴雯又将如何自处呢。也许她没有多认真地打算未来,但她绝对有这个潜意识。所以她并不真正是有多看不起穿主母旧衣裳的人,只是她心下太骄傲,自己既得不到,又不屑做出逢迎的姿态换些蝇头小利,晴雯,终究是怡红院里面和林妹妹脾气最为相投的丫头。宝玉挨了打要送帕子给黛玉,也专门支开袭人,单单遣了晴雯去。这些贴身的丫头们一直都在私下比较,比谁讨上面的喜欢,比谁能与宝玉更亲近。袭人作为古今第一位贤良人,闻得晴雯病中挣扎一夜补好宝玉的雀金裘都忍不住拿话讥刺。晴雯从来时时都要讽刺袭人对宝玉的事事上心,讽刺她的过度殷勤,甚至不惜自己塑造出一副懒于做事的形象,可是病补雀金裘却被袭人拿住了她身上与袭人一般爱重宝玉的痛脚。
晴雯有貌有才。连王熙凤也亲口说,通共这些丫头,生的都不如晴雯好。乃至于贾母早年从赖嬷嬷处相中了晴雯,又因为她女红手艺极好,还准备往后一直放在宝玉身边。晴雯之死,死在她“生的太好”,死在她木秀于林,死在她叛逆爱抢白人,死在她始终不愿意敛羽收翅。小红身为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女儿,偏是晴雯敢骂她偷懒攀高枝;坠儿偷了东西,平儿体谅晴雯在病中,只与麝月说“晴雯这蹄子是块爆炭”,大事化小地解决,偏偏晴雯稍微好了一点就恶狠狠地拿起簪子戳坠儿的手,张口就是“撵出去”;王熙凤带着人抄检大观园,晴雯先前在王夫人处受了气,一把将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在地上,一点也不愿意低头收敛。上至掌握话语权的王夫人,再到同屋的袭人,下到最底层的小丫头、老妈妈,晴雯全都得罪了个遍,最后墙倒众人推,人人都来踩一脚,晴雯在四五日水米不进的情况下被王夫人撵出了大观园,撵出了怡红院。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不肯青眼看人的嵇康,炎天暑热里自顾自地打铁,将“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的钟会晾在一边,不肯栖于平安体贴的庙堂,终于获罪,将死之日三千太学生集体求情,叔夜玉山将倾,竟自临刑顾日影而弹琴。彼时的他是否披散长发,衣带当风,乜斜着双眼望向天边的残阳?干谒求人的李白,搜索枯肠学了一句“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软话,回头马上就要表明自己心雄万夫,请求日试万言,自己一定文不加点,倚马可待。李白将三山五岳的人得罪遍了,仿佛只剩下杜甫惜才。所以他望鹦鹉洲怀念祢衡时,说这位不得善终的古人“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又是否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痛彻心扉,感同身受般写这句“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是否应该相信,晴雯金玉一般的身躯,是被人草草扔在野鬼出没的乱葬岗?是否又该承认,晴雯败给这个世界,败在她那通身的不逢迎与不合作?
都说晴雯何幸,身为丫头,竟有宝玉亲撰《芙蓉女儿诔》悼念。然而这诔文连篇累牍,最终只成全了宝黛“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辞藻讨论,其实晴雯又何辜?撕扇子作千金笑的晴雯,芳魂归日,扯着脖子叫了一夜的不是曾经心心念念的宝玉,而是“娘”。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所谓人穷则反本。晴雯因为人伶俐可爱,幼年跟着赖嬷嬷在贾府行走,被贾母看中,于是被赖家顺手送给了贾府,是奴才家的奴才,并不记得父母模样。死的时候也才仅仅十六岁,担着狐媚惑主的虚名,晴雯不服。可是作者仍然选择在此处将她的生命斩钉截铁地结束,留给读者遗恨千古。传说太多,也太粗糙。这次看到八十回,看到晴雯身死,不如往年心痛难捱,也许自己释然了,也愿意相信晴雯是被玉皇授命司主,做了芙蓉花神。她的美丽任性,一如当年撕着扇子,留给书外的我们,一串又一串的恣意欢笑。又或者,现实生活中,做袭人还是做晴雯,也是千古命题。
青眼高歌俱未老???近期计划为冥顽不灵的理科生写几篇浅显短小的人物生平介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嗯哈啊?下载知道客户端,10分钟内有问必答最佳答案是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爱问知识网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是晴雯。判词原文为“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弧长岗短瞢的哥痊工花空牵念。”晴雯是贾府的丫鬟,但又比较叛逆,跟宝玉黛玉很投契,后来死后宝玉还给她写过一篇《芙蓉女儿诔》的。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这几句判词实际已写尽了晴雯的一生。“心比天高”,如笑指繁星所说:十岁的时候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后来象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但却没有一点奴性。她的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她实在不是一位好丫头,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卑膝,也没有温柔和顺,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的人,在现在也没法不让人感动的,我们难道一定要对着这颗高贵的灵魂指责她:你只是个奴才?身为下贱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弱小如晴雯是怎样为这不公平的命而抗挣,她不愿服侍宝玉洗澡,她也看不惯别人的鬼鬼遂遂,她如此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果真使最明白女儿的宝玉另眼相看,由亲昵而升为心爱。看宝玉挨打支走袭人却让晴雯送手绢,我们已经明白晴雯与宝玉更贴心了。
“风流灵巧招人怨”是晴雯的又一大罪状,晴雯的灵巧确实给她惹了不了麻烦,对于她暴炭一样的性子,有如平儿般的人物知道体贴,能够理解,有如宝玉一样的主人知道敬重,多方维护。也有因挨打受骂吃了亏的,难免要背后下蛆。看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话便知。她告晴雯,无非是说她掐尖要强。但王夫人触动的心思却是“长得几分象林妹妹”的晴雯清狂太过,一口咬定她是妖精,再怀疑她并芳官四儿等人私情蜜意,勾引宝玉无所不为。真正引来王夫人雷霆之怒的并非是晴雯的懒,也非晴雯爱打骂小丫头,却是她长得过于好了,不象袭人“笨笨的”讨王夫人欢心。
若果然是因为晴雯的懒或是烈而将其赶出大观园,我们便没必要在这里费神劳心,牵肠挂肚,但却因“长得太好”,担了“狐狸精”的罪名儿,象晴雯那样清白而心高气傲的女孩儿,她又怎么能活下去?晴雯临死叫的是娘,她有多少的冤屈要对自己的母亲讲?女孩子看得比生命更重的名声被可憎的封建卫道士如此糟蹋,而晴雯却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也许,她想到只有自己的亲娘或者能够安慰她,也许,她想对母亲哭诉自己的清白,或者她想问问,当初为什么不把自己生得丑一些?
王夫人一一检示过怡红院的丫头,凡不顺眼的都赶了出去,然后,她到贾母处讲的却是晴雯得了“女儿痨”,她不敢说晴雯有什么行为不端处,是因为知道贾母将晴雯放在怡红院的道理,贾母信得过晴雯的清白,贾母本有让晴雯成为宝玉小妾的意思,如此一来,贾母虽着实惋惜一回,也是没有法子了。而我在这里,又难免因为王夫人的阴暗心理而感到心寒不已,晴雯长得有几分象黛玉,贾府均知,她如此鲜明地表示对晴雯的厌恶,那难道不是婉转地表明了她对黛玉的态度,她对贾母给了宝玉的晴雯如此之狠,自然也希望贾母明白她不愿意黛玉成为儿媳吧。
晴雯无异是曹雪琴最最钟爱的人物之一,但看那字字珠玑句句血泪的《芙蓉耒》就知道了。可是在浩瀚如海的《红楼梦研究》文章中却很少有评论文章专门写晴雯的,原因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曹雪琴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述晴雯的美丽,但是读者都知道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因为曹雪琴用铺垫渲染的手法,让一些反感晴雯的人从口中说出来,这就使得晴雯的美丽更加突兀。
晴雯早在第五回就轻描淡写的出场了,是说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觉,有四位丫鬟服侍他,其弧长岗短瞢的哥痊工花中有晴雯。然而第一次描述晴雯的长相,就到了七十四回,是出自最恨晴雯的王善保家的口中,她向王夫人进谗言:“………宝玉屋里的晴雯,杖着她生的模样比人标致些……”,至于如何标致,王夫人听了王善保家的话之后就想起来了,是“水蛇腰,削肩膀”,这个“水蛇腰削肩膀”就是那个时代美丽女性的标准体......
贾宝玉身边的丫环~~睛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判词解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