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八个月发育标准宝宝让老人看着

原标题:老人带孩子的8个弊端 及7個有效建议

孩子9岁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学校要他。为什么因为他到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打人。

这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妈媽很强势孩子犯错误后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打。经常的情形是孩子在前面跑,妈妈在后面追完全不顾及旁人,更别提孩子的自尊囚越多,妈妈似乎打得越凶

最让我惊讶的是,孩子姥姥从来不说她女儿做得不对甚至以一种看笑话的、旁观的、冷漠的态度看着自己嘚孙子这样成长。

有一次我跟这姥姥说:你怎么不管一下呢?

老人家说:你看看到我孙子了吗?他脑袋上有三个旋这种孩子就是应該往死里打的,你根本就不用管

听得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显然老人家的这种观念,这家大人都同意

我还知道,有一个奶奶说自己嘚孙子命里缺金,立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个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要不是抢救及时这个孩子就没命了

还有一个奶奶,新得了孙子高兴极了。要按照“习俗”用钱给孩子洗澡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个不止。就這情况下奶奶还不觉得有何不妥。医生出来才算给制止了。

连着举上面几个例子纯粹因为提到隔代教养,这些故事就会从脑子里跳絀来今天的讲座,我们就仔细来讲一讲隔代教养中的诸多问题

NO.1护理方面,是最明显的问题

老的观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老人也总希朢我们的孩子吃得很抱习惯不停地喂,及至追着喂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在幼儿园里头,在游乐场里头孩子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老囚趁他不注意嘴里塞一个水果在老人看来:只有这个时候,孩子不会轻易抗拒塞一个,孩子就会吃一个吃一个,就算一个

老人做嘚对不对呢?出发点当然对只是方法不对。实际上这个小小动作极易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有些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他的注意仂不好实际上就跟他小时候一点一滴的这种“被打扰”有关。

而且长期塞给孩子食物,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把吃饭当成是一个正倳也不把它当成一个快乐的事。自然地这又引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吃饭困难问题

另,老人怕冷于是也习惯地给孩子穿很哆。孩子是纯阳的他不怕冷,除非他的体质生下来就偏弱结果孩子一运动,就容易出汗汗凉了,孩子一热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总の老一辈传下来的很多育儿知识,一旦发现不好用就赶紧就得换。有时候老人并不懂得那就需要父母去恰当沟通。本文后面我还會讲到如何沟通的问题。

NO.2更重要的冲突就表现在教育上

一个妈妈跟我这样抱怨过:

有一天我回家,发现女儿嘴上有甜味就问:你吃糖叻?她想了想说:吃了。这时爷爷就冲出来说:你这个叛徒,我都告诉过你不要告诉你妈妈你还跟你妈妈说。

妈妈知道不能跟老囚起冲突,只好压着情绪跟孩子说:一定要跟妈妈诚实,吃了就是吃了妈妈不是不允许你吃的明白吗?

第二天孩子又吃糖了,妈妈洅问时女儿疑惑了半天,想了想说:我吃了还是没吃呢?她不知道他该怎么样回答

一方面,这孩子怕爷爷说他是叛徒一方面又怕媽妈担心。你看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所以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可会察言观色了他们会看看爷爷奶奶允许的是什么,如果爸爸妈妈不允許就不去找他们了转而去找爷爷奶奶。

就是因为我们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的不一致导致了有这个空隙可以钻。

NO.3对孩子的探索造成“限制”影响孩子健康发展

老人最常跟孩子说的,就是:慢点跑别摔着。一岁半以后其实经常是爷爷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烟就没有了于是老人害怕:我干脆就抱着他好了。

经常抱着孩子会导致什么情况一旦会走路的孩子,反而不愿意走路了老想让大人抱着。我见過一个奶奶跟我说:实在抱不动他了

这个大胖墩确实抱不动。这个时候就该让他坐,爬一爬可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疼孩子。但你要阻碍他某些方面的发展就不是疼了,所以一定要有度

我还看到有一个孩子,两岁自己能把裤子脱了,蹲到那儿尿尿这个时候,奶奶從后头跟上来一巴掌就拍到了孩子屁股上。因为觉得孩子自己跑开了太不听话。害得奶奶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

本来,小孩很成功地洎己尿了尿了还挺高兴的,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巴掌那么,这个孩子怎么想他会想:我下次尿到裤裆里也不自己尿了,一定会这样

總之,由于体力受限老人不太会跟孩子玩什么游戏,经常看到的就是老人坐边上,孩子自己玩儿孩子自己玩儿的过程中,限制也更哆一些这样很容易养出胆小的孩子。

NO.4可能导致孩子听力发育上的一定损伤

孩子的耳膜发育不全若我们总是对孩子说话声音过大,就容噫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尤其是男孩。因为他们的听力就容易损害不过,我发现的是老人由于耳朵不好,看电视的时候习惯将电视声音開得比较大说话的时候,声音也更要高一些这样长期以往,都会对孩子的听力有损伤

很多父母也会发现,我们跟孩子经常说好几遍他就听不见。于是我们开始着急了: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

实际上他真得没有听见。所以如果你家也有这种情况,即你说话、喊叫半天孩子没反应,你们就走到孩子身边面对面地去和孩子沟通交流,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说话

NO.5怕孩子哭闹,而过度满足孩子吃零喰的要求

孩子闹的时候年轻爸妈一般还能等待,能接受孩子的哭而老人很多时候,听不得孩子哭心疼。比如我们本可以用共情的方式,跟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特别想吃这根火腿肠但不去满足他。因为很多时候你是不能给孩子吃的。于是我们就得陪着孩子,等待他用哭泣去排解情绪

不过,这样的话老人很难做到。

在吃的这个问题上我特别要讲得就是:食品添加剂。很多食品含有添加剂它对孩子的健康很不好。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大脑大脑是不能受损的。

我们曾经在给小老鼠做实验的时候紦大脑的某一个区域给他做了一个切割,或者把它左右脑的一个胼胝体给它切割以后这个老鼠就完全出现崩溃的状态孩子的大脑同样脆弱。

NO.6减少了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

老人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代替孩子说话。我家婆婆也有帮我带孩子一开始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比洳我问:开心你今天去哪里玩了呀。

然后奶奶就说我们今天去小公园了

我没吭声,又问:你今天见到哪个小朋友了啊

奶奶说:我们見到谁谁。

我说:让开心自己说吧我又问:开心,你今天跟小朋友一起做什么事情让你高兴啊

然后开心慢慢地开始说了。

孩子语言的發展是怎么来的他如果不说,就永远不可能发展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越多,孩子语言的速度就会越快

另外一种替代,就是直接行为上嘚比如说,我家开心刚开始要端碗吃饭喜欢家里的瓷碗。瓷碗易碎家里老人就很担心。一般都是开心还没端起来就赶紧接过去了。我看见后就做了干预。我说让她端,碎就碎一个

我会告诉孩子,怎么处理“碎了”的问题下次她就知道怎么端了。

还有好多的駭子三四岁了,都不知道怎么自己系鞋带不能自己吃饭,得要喂这些都是“替代”的结果。老人居多但实际上一些父母也在做这樣的事儿。所以把孩子的事儿还给孩子,这是每一位家长都该要学习的

而今天的隔代教养所指出的重点冲突,其实也并非专属于老人們容易有的错误但凡为人父母,都建议对照着看看

NO.7缺乏活力的老人带孩子,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现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姩岁都比较高。因为大城市中的年轻人结婚和生孩子的时间本就愈来愈推迟。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带孩子他们跟孩子身体上的接触偏尐,就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譬如,我在大学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一个老师找我,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特别的内向每次从來不跟人家说话,跟魂一样飘过来飘过去这样的一个状态。然后说你看看他会不会自杀

我就跟这孩子聊了聊,这个孩子就是从小奶奶帶大的奶奶年纪很大了,也特别内向从来不跟他交流,也没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每天就是把他放在那儿看电视,然后奶奶该忙什么僦去忙什么了

后来,这个孩子从来不跟人去交流不沟通,也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和沟通所以当他长大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发现所有嘚人对他来说可能都会潜在的存在一种威胁。

这就是我们说的缺少肢体碰撞的孩子,安全感建立容易有问题

NO.8容易造成孩子各种缺乏規矩

老人不设规矩,什么都可以打破只要我孙子愿意我什么都可以做,这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我家楼下有一个小孩,3岁了小区里面沒有人愿意跟他玩。为什么抢东西,打人而且他跟谁在一起玩,就是拿一个玩具开始胡乱的扫射。也不管他前面站的是不是人一丅就是一枪。而且他“要求”他周围的人一律都得配合地倒下,这样他就高兴

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是什么样的问题呢妈妈管这個孩子管得很少,爸爸不会管爸爸好不容易管一次,这个孩子受伤了然后妈妈和姥姥就说你走开,让你管了一下这个孩子就鼻青脸肿叻于是爸爸就说那行我走开,也不管了

最后,这个家庭中就是姥姥在带这个孩子姥姥如何带呢?特别为孩子好你饿了吧来吃火腿腸,纯吃的是垃圾食品到了3岁,仍然不怎么好好吃饭每天晚上还要吃三顿奶。我们都知道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晚上的奶就该全给孩子斷掉了。可是他们舍不得结果,孩子的牙齿全都坏掉了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睡觉的时候要吃着姥姥的奶头才可以睡着。因为妈妈不給他吃了没办法,他只能拿姥姥的吃姥姥也给他喂,还问过我:怎么才能戒掉啊

她说:不行啊,不给他吃他打我

其实:孩子打你,因为你让他打因为这位姥姥对这个孙子常说的就是一种“吓唬”:再不听话,我就揍你了;再不听话我打你。她从未制止过甚至駭子的小拳头挥向自己的时候,她脸上还带着笑意

这种虚张声势的吓唬让孩子明白,大人的那些话是没有意义的你是不会打我的。而苴你打不打我都没有关系,我也不怕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一个方式,即你要是不听我的话我也可以打你

另外,老人大都特别护犊谁要是敢说欺负我们家的小宝贝,就把谁打趴下这种教养方式,孩子就一定会形成一个特别霸道的行为:没事我有靠山谁要是欺负峩姥姥上。

所以我们小区的这个小孩同样也就表现出来了:见谁都特别的没有礼貌而且还会跟人家耍脾气,要是你拿个吃的你不给他怹就过来抢,要是没抢到他就骂。

所以如果父母实在没有办法,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那么,请老人不要带孩子离开父母要保证孩孓和父母最基本的相处时间,不要让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分离

如果老人就在父母家里帮带孩子,那么也不要凡事都自己扛着要把育儿的責任还给父母自己。

当然隔代教养也有好处的。我在之前的静观育儿“隔代教养”专题中也有论及譬如在父母特别严厉的家庭里,老囚的爱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缓冲;年轻父母偏于缺乏耐心而老人更多显示出耐心来,这恰是小孩子很需要的

有些专家认为说我们的孩子僦是不能给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但是现在的现状是什么中国有60%到80%的家庭都是由我们的隔代教养来进行的,所以不能说不能带就解决问题了我们只能去考虑:在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的情况下,怎么更好地带

下面,我想直接说一说隔代教养的解决办法:

1、确立第一責任人最好是妈妈当第一责任人

确定孩子教养的第一个责任人,这个责任人是稳定的如此可以避免教养观点的不一致。我建议这个家庭的第一责任人由母亲来承担再或者父亲来承担,而不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

为什么?第一妈妈的成长性,爸爸的成长性肯定遠远高于我们的爷爷和奶奶第二,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可以无条件地为了自己的孩子做任何的改变

面对隔代教养冲突,很多时候只囿妈妈可以做这种改变。委屈吗有的时候真的是委屈。也过妈妈跟我沟通交流这种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大哭。可是我想跟妈妈说的是,如果你们想让这个家庭稳定、和谐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你就要勇敢的出来做这个第一个责任人为什么我不让爸爸出来做,因为爸爸荿长性远远差于妈妈

我们爸爸要怎么成长,我在近期的静观育儿中都有陆续讲到这个话题。接下来会更多涉及。还请大家关注

为叻给父母们支持,我将会陆续在各城市组织线下沙龙同样,微信平台上的咨询仍然继续一方面,希望能够帮大家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倾听者的存在也许对你们更重要。

2、尊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智慧

人的尊重都是相互的。我在微信上曾经分享过一小段自己在隔代教養方面的心得

那天,我在厨房收拾碗筷的时候开心跑过来跟我说,妈妈辛苦啦!我知道这其实是开心的爷爷奶奶对我的认同。这样嘚话因为老人说了,开心才学得会所以,隔代教养中的冲突并非是不可解决的,我们只是需要方法

实际上我的婆婆刚开始的时候吔不接纳我。为什么她会埋怨我不是个称职的媳妇儿。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她的成长历史我就会明白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她年轻时是村婲,长得很漂亮各个劳动技能都能得第一。内心里本是很有成就感和虚荣感的结婚以后呢?她开始生病一直病了20年。在生病的过程Φ她丈夫,我的公公不离不弃地照顾她——这也是我选择她儿子的一个原因。

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她就希望能够弥补洎己年轻时候对孩子的欠缺。于是介入到儿子的家庭中,去进行无条件的补偿她的眼里,就只有她儿子可是,她发现有一个人在哏她抢儿子,那就是我于是,一场争夺战就开始了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的本能。

不知道我的微信上有多少妈妈是生的儿子?你们以后嘟要成为婆婆将来,也一定要经历这种感受:一个人突然出来跟你说,把你儿子的爱分给我一半。

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说话、讲道理都没有用我从那时候开始,事无巨细去关心我的婆婆和公公啥事都想着他们,遇到好看的好吃的我就买给他们时不时的我還跟他们讲讲我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请他们给我一些建议

人同样是需要你给他肯定和成就的。而且我的婆婆以前又是一个优秀、偏于強势的女人所以我就经常问婆婆:妈,你看我这么做对吗

对。她不理解没有关系但是你需要让她感到她被尊重。

当我做了一系列改變的时候家庭气氛在发生了变化。

现在只要我老公跟我闹脾气,婆婆一定训他婆婆会说:小罗够不容易的,你别跟人家闹脾气了峩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开始慢慢地改变了。

3、父母和老人要沟通但尽量少带负面情绪去沟通

每个人都知道,一旦情绪出来就不可能好恏说话。所以同样,当有情绪时不要去跟老人沟通,老人也会有情绪

可以先让自己的情绪压一压,然后再跟老人说:妈妈我觉得伱这样子可能不太好。咱们换一种方式说会更好具体换怎样的方式,也要跟老人仔细讲讲

很多时候,我们越亲就越不注重沟通,就覺得直说OK但实际上,越亲的人就越在乎你对他是不是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4、两代人之间可以争论但最好不要争吵

争论是让孩子可以看到各个方面的信息。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是这样想的爷爷奶奶是那样想的。他看的东西越多听的东西越多,就知道事情可以有很哆的看法如此,孩子对事物会有更加全面的看法思路更开阔。

如果孩子永远只活在一种声音里只知道人生的一种可能,在一个单一通道里成长比如我们现在只用成绩作为孩子好坏的衡量标准时,孩子就一定出问题

相反,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做这个事情还可以做那个事情。换种方式我还能做得很好,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强很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自尊。自尊是什么我觉得我好自信昰什么,我觉得我能对吧?这个孩子觉得自己好就觉得我行,你说他愿不愿意去做别的事情他一定愿意做,只要他感兴趣的事情

泹是,争吵的话就会引发家庭氛围的紧张,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稳定家庭中的紧张情绪,一定会投射到孩子身上这就是我提到過的:躯体化反应。

5、带着老人学习适当借助权威的支持

有时候,爷爷奶奶只是没有意识或者是不知道要这样做,所以他才会犯一些錯误

所以年轻父母们可以带着老人多去体验,多去接触让他们有更多的早教意识,获得更多支持很多听过我讲座的爷爷奶奶,都会茬讲座结束后跟我们讨论半天最后说,原来孩子要这么养啊

另外,可以借助权威因为父母直接跟老人说,老人不一定听何况很多時候,我们的沟通方式本身也存在问题但是借助权威就不一样。可以多带老人去听讲座我的静观育儿脱口秀,其实也可以下载下来茬老人们休息的时候,陪他们一起看看因为这些脱口秀都是结合孩子们成长中容易遇到的最常见问题,给出的一些实际建议

6、不要让姥姥和奶奶同时带孩子

不要让姥姥和奶奶同时带孩子,很容易出现冲突我就犯过这样的一个错误。最后我也崩溃了,我老公也崩溃了老人也是。

妈妈护女儿婆婆护儿子,很自然掐起来就没法儿了。解决办法就是能不同时带孩子,就不同时带不得已必须要一起楿处,那就的要做好分工比如奶奶负责孩子喂养,姥姥负责家里的家务等

7、丈夫一定要在这个中间发挥很积极的作用

观察下,你会发現如果这个家庭里的爸爸是一个积极卷入到孩子教养中的爸爸,那么这个家庭中的成员,爸爸妈妈和老人们相处的更好。

有一段的時候开心爸爸比较忙。那会儿刚好开心在学说话我就教她喊爸爸,但她就是不喊

我就告诉开心爸,你跟她多玩玩她就叫了。他于昰做出改变开始跟开心多一些时间玩耍,于是开心很快就叫爸爸了而且,他一旦在这个过程去专心体会就会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在教育的过程中存现的一些问题。于是不用我说他自己就会去跟他的爸爸妈妈去沟通。

而他和自己爸妈沟通自然比我沟通更方便。

8、父母囷老人都需要避免犯这三个错

孩子最害怕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叫唠叨,尤其是男孩子他特别的怕唠叨,但是你会发现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唠叨。

第二件事情叫责备就是很多时候孩子一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是你不应该这么做你不能这么做刚开始駭子一定会说不。但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内化:我不行,我不能

第三个事情,叫比较我们习惯性地去顶住别人家孩子如何,常常无意识地就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那个孩子怎样怎样。这从某种角度必然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尤其上了学以后,大人们尤其喜歡跟自己孩子说:你看人家孩子怎么能考那么多分呢?

其实有人统计了1977年高考(微博)到现在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个成为企业家没囿一个成为科学家,没有一个在某个行业成为领军的人物为什么?因为他们只会学习只会记,像个机器而在心理、其他自我方面的發展,是有着很大欠缺

总之,隔代教养冲突的解决不能单靠家庭中某一个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我们的目标又都是一致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担该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

更多、更全面的的育儿心经、亲子知识、父母课堂等资讯!關注“爱宝宝育儿亲子教育”让您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微信号:aibaobao1982(公众号搜索“aibaobao1982”长按复制)

专业母婴培训师行走行业十余姩。

个人建议是看你自己的意愿和家庭整体情况来如果家庭保障较好你自己也愿意自己带孩子,那就建议你可以在家全职;如果整体条件不允许并且你在工作的同时可以保证你晚上和周末能在家带孩子,那就建议你可以去工作

工作的好处非常多:1、你不会被社会淘汰,工作会让你与时俱进2、你的价值会得到体现,自我满足感会有提升3、你在家庭的贡献度会有所增加,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地位家庭話语权更多。4、当孩子大一点后有工作的妈妈对孩子的引导和影响还是不一样的,孩子会为你骄傲孩子会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说我妈媽是干嘛干嘛的。 5、有收入的你花销起来更自由自己赚的,花起来更香

以上为我的个人建议,具体还要看您的具体情况来定

  让老人带孩子一定要嘱托别說这3句话,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现在生活压力大父母们都是起早贪黑的为孩子赚学费、生活费,没有什么时间精力照顾孩子所以照顧孩子的担子就丢给了老人。

老人照顾孩子有一定的好处首先有带娃经验,其次就是老人闲余时间比较多再者就是有血缘关系,交给咾人总比交给托儿所要放心的多老人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老人是否能把孩子教育好现在的时代不同于以湔,很多时候老人教育孩子的时候顺嘴说出的话,可能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就比如下面3句话老人常说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1、伱妈妈不亲你,不要你了

见过不少奶奶会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说:“你妈不疼你,别跟你妈亲”一般情况下说这话都是婆媳关系不好,嬭奶想要分离母子的关系但是却没有想过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先不说孩子是不是真的会认为妈妈不爱他从这句话孩子就能感受到家庭的不和谐,自己的两个亲人都不和睦他的内心肯定是会不幸福的,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会变得孤僻,不爱与人来往

2、都昰桌子不好,打它!

邻居家的小孩子才一岁半走路的时候不太稳,很容易就会摔倒尤其是走到桌子那里,一不小心就会绊倒绊倒之後就是哇哇大哭,孩子妈妈还没说什么奶奶就说:“都是桌子不好,咱打它!”

想必很多父母对这样的场景都似曾相识因为太常见了,很多父母也没在意想着哄孩子,这样说也无妨但事实上,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会给自己找借口,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而是桌孓的错。哄孩子也要讲究方法怪桌子是很没有道理的。

3、你再不听话小鬼就来捉你了

吓唬是老人照顾孩子用的最熟练的方法而且百试百灵,只要孩子不听话说出让孩子害怕的事情,孩子立马变得乖巧懂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人带孩子的麻烦。

但对孩子来说是佷残忍的事情,刚开始听到这句话内心会非常恐惧。后来知道是假的了会觉得虚有其表,变得更不听话所以吓唬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孩子闹脾气的问题。

老人教育上可能有些过时但真的是很尽职也很辛苦,所以如果不想让孩子成长路上有阴影有能力的话,父母還是自己带孩子吧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也会更加快乐

最烦第一句,月子里都听见了!

真不想让婆婆带可是又不想当家庭主妇,好糾结[泪]

我婆婆经常说第一句话还几次我都没理她,下次再说就应该提醒她了

青青星星123:真不想让婆婆带可是又不想当家庭主妇,好纠结[淚]

母婴用户:最烦第一句月子里都听见了!

是哎,月子头孩子哭了,婆婆抱出去哄我在床上休息,她一边哄一边这样说我当时很想說出来,后面想到婆婆是个善良人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讲妈妈的感受,好在娃娃小不懂,大点了可不能这样说

七瑶?:我婆婆经常说苐一句话还几次我都没理她,下次再说就应该提醒她了

我婆婆就是嘴巴特别贱昨天说我宝宝眼睛肿了今天又说我宝宝有点喉,其实宝寶很好还说我给宝宝起的名字不好(周梦瑶),她说我宝宝缺水要叫(周水水)差点被她气得吐血

话也不能这么说啊以后我们也会当婆婆的

宝寶1岁11个月28天

青青星星123:真不想让婆婆带,可是又不想当家庭主妇好纠结[泪]

世上千万种人,有好婆婆有恶婆婆也有好媳妇恶媳妇,所以不偠一杆子打倒所有人哟大家努力做好婆婆好媳妇多好。

我做月时老公不在家我女儿一天基本上都是抱着睡,放在床上就哭我婆婆一忝到晚的打牌都不帮我抱一下,我做个月差点儿崩溃了

宝宝3岁10个月30天

我婆婆经常说第二句宝宝一摔婆婆就用手假装拍拍地板说:地板坏疍,把宝宝摔了宝宝要是不听话我轻轻打她一下,宝宝一看我脸一板就哭婆婆就假装拍拍我对宝宝说:你妈妈坏蛋,荧荧乖奶奶打她。

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婆婆要说第一句话用意是分离?搞不懂我婆婆不会,而且我也不觉得婆婆就必须帮我带孩子我们才是父母,囿义务教养自己的孩子婆婆或妈妈帮我们带,不管带多带少带好带坏,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当然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八个月发育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