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车窗一键升舱意愿模型改线路吗

航天科技让汽车“升舱”
兰博基尼Reventon的仪表盘。
  航空航天技术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其科技成果的民用化也备受关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运用到国民经济领域。在汽车领域,航空航天技术的应用,使汽车变得越来越安全和智能。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为了缩短飞机着陆时的滑行距离、防止轮胎在制动时跑偏、甩尾和剧烈磨耗,飞机制动系统开始采用ABS,成为飞机的标准装备,很快,几年后ABS技术就在福特公司的林肯车上得以体现。到了今天,ABS已经成为大多数汽车的标配,据悉,在欧洲很多国家,法律更是强制规定ABS装备于各型轿车。
  锂电池让汽车“环保又续航”
  电力是航天器的生命,是保障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行走的关键因素,其对供电系统的要求非常高。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力,而电动汽车要求车载电源不仅具有卓越的续航里程,还能够耐受恶劣环境,特别是长时间振动,这一点与航天电源非常类似。
  2009年,日产汽车公司首次公开展示了全球第一款经济型零排放汽车聆风,该车配备了先进的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车辆底盘,续航里程可达160公里以上。
  据悉,NASA目前也在研制更可靠的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可以为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提供电力,同时也将使电动汽车从中获益。
  12月16日,北汽推出的两款新能源电动汽车EV200、ES210配备的三元锂电池使这两款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均超过200公里,使中国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另一个在汽车领域得以应用的航空航天技术就是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让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产生有用的电、热能和水,这一技术曾为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分离舱提供动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公共汽车上。
  碳纤维复合材料让车辆更“轻”
  一直以来,如何制造又坚固又轻量的汽车是工程师们头疼的事情, 据悉,航空航天科技领域中的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热成型工艺、激光焊接技术等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家英国材料系统实验室曾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车身重172kg,而同样车型的钢制车身重量为368kg,减重约50%。
  但在目前由于碳纤维成本较高,这种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还没有普及,仅在一些赛车、高级轿车上使用。据了解,目前自研发之日起就应用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的车型中,宝马i3车型44.98万元的售价已算亲民。
  智能控制系统让汽车更“聪明”
  在汽车的声控操作、自动提供信息、电脑协助导航、自动控制车速和自动安全报警等方面,航空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应用,让汽车变得更“聪明”。
  平视显示器,是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可以将飞行参数、瞄准攻击、自检测等信息,以图像、字符的形式,通过光学部件投射到座舱正前方组合玻璃上的显示装置上。飞行员透过组合玻璃观察舱外景物时,可以同时看到叠加在外景上的字符、图像等信息。
  后来,为了使汽车驾驶员也能够集中精力驾驶,这项技术被移植到了汽车上。1988年,平视显示器,作为一项安全驾驶辅助配置出现在通用旗下的奥兹莫比尔Cutlass Supreme车型上,今天宝马搭载的平视显示器则是直接将风挡玻璃作为显示媒介,清晰度更高,内容也更丰富。
  此外,目前在一些车型上应用的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等最早都是源于航空器中飞行员借用电脑控制飞行的技术。
  未来,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技术的日臻成熟,驾驶汽车也将和驾驶飞机一样,在特定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从而让驾驶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日前,北汽的无人驾驶车辆亮相北京,这款由北汽新能源和北京联合大学共同研发的无人驾驶E150EV,可结合GPS、车载摄像和3D传感器来准确地完成自身定位,是一款真正智能的高度自动化汽车。
  航空设计让汽车更“舒适”
  航空航天作为尖端技术的代名词,除了制造工艺,其设计也为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争相模仿。有很多汽车在内饰设计上标榜自己是航空座舱,比如采用战斗机座舱的设计风格、中控台偏向驾驶位等一系列细节来体现其航空品质。
  其实,汽车领域的“航空座舱”概念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这种座舱的最大特点就是智能化和科技感,考究的用料也让乘坐更舒适。
  早在2011年,东风Honda推出的CIVIC思域就以媲美航空舱的“全息座舱”受到关注,而在近年,值得称道的DS5内饰设计更是充满科幻气息,中控布局上密密麻麻的按钮让驾驶舱更接近于航空座舱的设计。
  在豪华车领域,兰博基尼Reventon的仪表盘,几乎照搬了F22的仪表设计,并颠覆了传统的兰博基尼车型,TFT彩色仪表盘拥有两种显示模式,独有的航空式显示模式令人感觉一新。
  此外,在汽车外观上,也经常可以找到飞机设计的影子,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的鳍式车身,其设计让汽车在外观上更有空气动力学的感觉,就像是火箭和喷气式飞机一样。此类设计象征着那个时代的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并将其寄托于汽车之上。
  新京报记者 闫欣雨
责任编辑:AP014
本文相关推荐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input type="text" value="1" title="输入页码,按回车快速跳转" onkeypress="if (event.keyCode57) {event.returnValue=}">
到第<input type="text" value="" name="floor" class="jumpfbox" maxlength="7" onkeypress="if (event.keyCode57) {event.returnValue=}">楼
> 自己动手加装车窗一键升降马自达3(特惠版)
自从5月入手特惠版马3,觉得简配的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多,所以需要改装也就必然的,但碍于手中的米有限,所以只能慢慢的去折腾了,想装的东西很多很多.包围啊,行车电脑啊,轮毂啊(哦,论坛里有哪位朋友有换下的铝轮要出的,我要啊,到现在还是开铁轮毂呢)..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有方向盘音响控制键(因为自己技术有限一直没能敢拆开装),双孔尾排(需要找个修理厂弄),还有一大堆车贴,还有尾翼,车窗一键升降器,下面是自己加装的一键升降,这款可以一键升四窗,一键降前两窗,还有暂停功能。装好后试了一下觉得还可以,就是感觉升的太快了。先拆拉手。里面有个螺丝,拧下来后,把拉手壳拿下,就是这个样子然后是扶手位置也有个螺丝,也要拧下然后拆车窗前面的小三角,用力往外掰就会下来,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没有高音头的预留线然后把整块面板往外拉,把左右两边的卡扣都拉开后往上用力整块板就下来了。面板上的黑心棉,呵呵把中控插口拔开,用升降器的同样插口插上去这个就是插好后的样子这里为了防止松动需要用卡条固定一下上面插头的连接都是很简单的,说明书上都有,只要对号插好就行,下面就是关键的地方,需要破两根线,一根开锁信号线,一根关锁信号线。开锁信号线是黑白线,比边上的都粗一点的大家可以看到,黄黑线也剥好了,这就是关锁信号线,同样办法接好,这里千万要小心,不能把线割断了接好后的样子接好后,用胶带缠好,然后把升降器的主机黏贴好好了,慢慢装上面板就OK了。下面是尾翼,不忍心打孔,用玻璃胶的,干后掰了掰感觉很牢固。还有长安马自达的字也扣掉了,呵呵
回楼主:这个还真不错,,,正准备装,在哪买的呀。
回楼主: 不错,回头弄一个玩玩
<input type="text" value="1" title="输入页码,按回车快速跳转" onkeypress="if (event.keyCode57) {event.returnValue=}">
到第<input type="text" value="" name="floor" class="jumpfbox" maxlength="7" onkeypress="if (event.keyCode57) {event.returnValue=}">楼
> 自己动手加装车窗一键升降马自达3(特惠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升舱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