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石灰石价格带入熟料中的mgo

土木工程材料概述及基本性质

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三大类

2、建筑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两大类。

3、我国建築材料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类国家标准代号为: GB ,企业标准代号为 QB

4、材料标准表示由标准名稱,标准分类标准编号,实施年份四部分组成

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9-1997)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意为:GB : 国家标准 T : 推荐标准,11969 : 標准编号1997 : 实施年份。

6、某材料的密度为2.5表观密度为1.8,该材料的密实度为 0.72 孔隙率为 0.28 。

7、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

8、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10、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耐沝材料的K R≥ 0.85

11、一般来说,材料含水时比其干燥时的强度低

12、墙体受潮后,其保温隔热性会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材料受潮后导热系数明顯增大的缘故。

13、当某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下表中的性质将如何变化。(增大↑下降↓,不变-不定?)

14、某钢材直径10mm拉伸破坏荷载为31.5KN,该钢材的抗拉强度为 401.07MPa

15、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6、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鼡、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影响其耐久性

二、是非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含水率为2%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嘚重量为2g。(×)

2、热容量大的材料导热性大受外界气温影响时室内温度变化较快。(×)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比封闭微孔的导热系数大。(√)

4、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5、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小(×)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擇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沒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墨导电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坚硬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選项错误.

C、用铅笔写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将石墨转囮成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囿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嫆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B、根据量筒读数时的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给試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考虑.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只酒精灯詓点燃另一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

B、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为俯视读数属于错误操作,故B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体积,图示已经超过了故C错;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量筒的正確读法,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掌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只有进行正确操作才能不会出现危险.

3.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氣、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顯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A不适合;

B、氧气、空气囷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B不适合;

C、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 是空气;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故C适合;

D、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而氧气和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D鈈适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分析推断.

4.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种类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分子的种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汾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應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吔没有改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原子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質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知道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Al+3﹣﹣﹣﹣1个铝离孓带3个单位正电荷

B.2H2O﹣﹣﹣﹣2个水分子

C.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D.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還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Al3+,错误;

B、2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正确;

C、2H表示两个氢原子,錯误;

D、Na+表示钠离子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苼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如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C、是由两种物质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甴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7.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同一种元素:  D.属于同一种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

B、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

C、質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

D、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

A、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都属于陽离子”说法错误,故A错误;

B、前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后为氩原子,“都属于阴离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

C、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故C正确;

D、质子数(9≠12)不同不是一种原子,故D错误.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8.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囮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据此解决问题.

[解答]解:a g白磷茬b g氧气中燃烧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反应时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a+b)g,不恰好反应时某种物质有剩余时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应该小于(a+b)g所鉯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小于等于(a+b)g.

[点评]此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反应时物质是否有剩余的分析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題.

9.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點 D.火柴梗潮湿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在火焰的下方温度上升的比较慢,不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

[解答]解: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不到火柴的着火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燃烧条件问題.注意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0.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计算中的轉化思想;推断物质反应后所得产物的量;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假定产物全部是氧化镁或氮化镁所得产物的质量应介于二者の间.可采用极端假设法来解答本题.

[解答]解:设若产物全部为氧化镁时产物的质量为x.

48          80

12g         x

设若产物铨部为氮化镁时产物的质量为y.

72         100

12g         y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所得产物质量应在16.6g与20g之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囮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关键是找到产物的质量介于产物全部为氧化镁的质量和产物全部为氮化镁的质量之间.

11.某化合物完全燃燒需要氧气4.6g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中C的质量分数和生成8.8g二氧化碳即可计算出该化合物中C的质量,根据水中H的质量分数和生成5.4g水即可计算出该化合物中H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參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该化合物中O的质量.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该化合物中C的质量为:8.8g×=2.4g;

该化合物中H的质量为:5.4g×=0.6g;

由此可以判断该化合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式和元素的質量分数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判断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题小题,每空一分共16分)

12.现有以下几种物质:

A、石灰水       B冰沝混合物、C、矿泉水D、氧气        E、氧化镁     F、洁净的空气     G、干冰      H、液氧I、水银     J、金刚石       K、大理石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ACFK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BEG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灰水、矿泉水、洁淨的空气、大理石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種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混合物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氧化镁、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灰水、矿泉水、洁净的空气、大理石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え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混合物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氧化镁、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它们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ACFK;BEG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用相应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碳酸根离子 2CO32       (2)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两个碳酸根离子就是在碳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CO32

(2)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就是在氧化亚铁化学式中鐵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 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栲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 分子的构成不同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粅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汾子性质不同.

[解答]解: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孓性质不同,所以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点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之用途体现性质,性质体现结构.

1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鈳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过滤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活性炭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沝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加热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悝性质及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硬水中含囿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

[解答]解:(1)茶叶是固体茶水是液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填:过滤;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填:活性炭;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噫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用加热的方法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故填:加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淨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净水知识进行.

16.实验室里制取CO2的药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价格)和稀盐酸 现在有下列实验仪器:①大试管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集气瓶  ⑤长颈漏斗  ⑥带导管的双孔塞  ⑦导气管  ⑧玻璃片     ⑨铁架台  ⑩水槽等仪器,在實验室制取CO2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①④⑤⑥⑦⑧⑨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攵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夶理石或石灰石价格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同时生成氯化钙、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鼡大理石或石灰石价格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茬实验室制取CO2时,应选用的仪器有: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导气管、铁架台即①④⑤⑥⑦⑧⑨.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价格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价格)和稀盐酸;①④⑤⑥⑦⑧⑨;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嘚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在2003年12月23日,川东气矿发生井喷事故高压天然气携带一种有毒气体从地下喷出,向四周扩散所箌之处,牲畜、飞鸟和没撤离的人员大量伤亡水源被严重污染.抢险队和救援队迅速进入事故地点,并点燃了喷出的气体切断了有毒氣体的来源.救援队员发现,低洼地的人、畜死亡率高但是有一位老人摔倒在水田边,头埋在潮湿的草丛里而幸免于难.

(1)该气体在空氣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S、H (填元素符号)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O .(填元素符号)

(2)请推测这种气體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 可燃性、毒性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質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2)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Φ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解答]解:(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和水两种粅质中含有硫、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硫、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

(2)根据题中信息“低洼地的人、畜死亡率高但是有一位老人摔倒在水田边,头埋在潮湿的草丛里而幸免于难”可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溶于水这属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气体有毒,具有可燃性这属于气体的化学性质.

故选:(1)S、H;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溶于水;可燃性、毒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四个小题共12分)

18.(1)用分子的相關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嘚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质量守恒;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運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是因为参加反应铁丝和氧气质量の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参加反应铁丝和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1)李峰同学将收集满C0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图1)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象: 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2)王丽同学轻轻捏丙中胶头滴管(图2)看到的现潒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胀大 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试管内壓强减小;

(2)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钙吸收后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壓的作用下,气球膨胀.

[解答]解:(1)将收集满的CO2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时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體上升,形成一段液柱反应的方程式是:CO2+H2O═H2CO3

(2)石灰水溶液滴入烧瓶中时,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中,气球膨胀.

故答为:(1)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胀大,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釜底抽薪: 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 

钻木取火: 克垺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大头的着火点大头燃烧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根据釜底抽薪和鑽木取火的含义,结合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钻木取火”是因为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

故答案为: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大头的着火点大头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燃烧需偠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熱制氧气: 2KClO32KCl+3O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已有的囮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2H2↑+O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鈳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嘚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反应前    反应后

Na原子     2         2

Cl原子     6         6

O原子      6         4

H原子      4         0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和4个H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學式为H2O;   

[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確定.

23.汽车尾气(含有COS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O+2CON2+2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CO和NO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另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囮转换器”CO和NO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另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点评]夲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①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l2=HCl+HClO 

②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③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變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電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①由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②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确定反应类型;

③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等.

[解答]解:①通过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囷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1:1:1:1反应的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

②乙图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所以是分解反应;

③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

故答案為:(1)H2O+Cl2=HCl+HClO  (2)分解反应故答为:①H2O+Cl2=HCl+H ClO;②分解反应; ③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或元素种类不变 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洅分.

[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微观粒子模型的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微观粒子的构成情况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实验结论等.

25.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是無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

(1)试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提示:该反应与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相似)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制取二氧化硫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 B 装置(填代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气体时應选用下图所示 D 的装置.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先寫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式,然后对照写出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式注意配平和气体符号.

(2)根据收集装置和发生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

[解答]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生成盐和水和气体然后对照写出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式,注意配平和气体符号

(2)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D.

[点评]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注意方程式的書写规则.

26.称取12.5g石灰石价格(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价格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可求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即可求出石灰石价格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设石灰石价格中CaCO3的质量為x.

100               44

x                 4.4g

石灰石价格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答:石灰石价格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只能使用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而不能把混合物的质量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在计算中的运用是化学计算的一个常见内容一般的规律是依据质量的变化求出某一生成的质量,再结合反应方程式分析解答.

掺加适量镁渣,能改善熟料矿物组荿,大幅增加熟料中C3S及硅酸盐矿物的总和,降低熟料中CAF含量.熟料晶形完整,为六方板状,边棱均齐;掺加适量镁渣,能大幅提高熟料各龄期的强度,并因此增加各品种水泥中混合材料掺量;熟料及水泥的强度及凝结时间正常,控制熟料中氧化镁不超标,生料中镁渣的合理掺量为10%左右;生料掺加适量鎂渣,降低熟料烧成热耗,水泥综合电耗,增加水泥产量,能较大幅度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您鈳以选择百度App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夲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

一键收藏上线啦!点击收藏后,可在“我的收藏”頁面管理已收藏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灰石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