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汤圆跟元宵有什么区别别

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元宵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
元宵节,少不了吃元宵汤圆。但是我发现,北方大多是叫元宵,南方大多是叫汤圆。我想知道,这两者在材料和口感方面有区别吗?哪些人是不能吃汤圆和元宵的?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我见过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其实说起吃元宵和汤圆来也是一样。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
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儿童,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就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汤圆馅种类繁多,其中油脂含量均较高,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病情;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花生、芝麻、豆沙馅等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对于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的汤圆;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复发的可能。
有几类人群是不适合吃元宵的,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胰腺炎、胆囊炎患者以及胃肠道功能比较弱的人。如今虽然元宵汤圆也都有了“无糖型”的,但事实上元宵和汤圆很难做到真正无糖,因为糯米做的皮里和馅里是无法根本去除糖分的。因此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是“无糖型”元宵也不主张吃。如果一定要吃,建议上述人群每次吃元宵或汤圆的量不要超过3个,而且一定要在每天的主食摄入中减去半两。
元宵节起源于汉,经自汉以后的历代演化,作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俗,元宵和汤圆在不同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做法、吃法和称谓。
汉代时称水点心。隋唐时称汤中牢丸,是在烧开的汤中投入糯米粉丸子煮熟,汤中加入糖、桂花等作料,实际上是一种甜味的无馅圆子羹。宋代时才包馅,称乳糖圆子,因煮后浮于汤上,又称浮元子。明清时有的称糖元,有的称元宵。此外,各地叫法也有别:江苏淮安称汤圆、圆子;无锡称团圆;浙江湖州称灯圆;河北定州称油锤粉团;辽宁等地称元宵。还有许多别称,如面茧、粉果、元宝、圆不落角等。
从地域来看,元宵的叫法主要在北方,而汤圆的叫法多在长江流域以南。
逐渐地,不仅称谓不同,在用料、工艺、口味上也有了南北文化渊源的区别。
元宵和汤圆所用的粉:元宵用的粉,是将糯米浸泡、冲洗、沥干、碾压、过箩,加工后的粉,潮润、较粗,称元宵粉。汤圆用的粉是将糯米淘净,加水磨制,粉浆经脱水后,成为细腻的干粉,称汤圆粉。
元宵和汤圆使用的馅料:元宵馅多为甜馅,将各种果仁、蜜饯,加糖加粉拌制后,切成手指尖大小的方块。汤圆馅或拌制或炒制,甜咸荤素均有,馅比较细软。
元宵和汤圆的加工:元宵是摇出来的,将备好的方块馅过水,在元宵粉中滚,取出来蘸水再放到粉中滚,反复多次,越滚越大,成为元宵。汤圆是包出来的,将汤圆粉加水和成粉团,揪一小块粉团压扁,再取一小块馅料,用粉团将馅包住成为圆形,即是汤圆。
元宵和汤圆的口味:元宵煮熟后,松软膨胀起个儿,因表面有浮粉,汤较浊,皮软糯,馅中果料多、香甜,有米粉的香味、汤也很好喝。汤圆煮熟后,表面光滑,汤水清,皮细软,馅细流质,但少米粉香味。
由于以上的区别,元宵、汤圆各有风味特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判。
总之,北方人习惯和喜欢元宵,南方人习惯和喜欢汤圆。近年来汤圆生产逐步机械化,采用速冻工艺,保质期延长,进入北方市场,不少北方人也接受了汤圆。而元宵工艺传统,基本上是手工生产,需要寒冷的天气,保质期很短,只能现地制售,不可能走向南方。
北味元宵和南味汤圆有更深层文化风格上的分别。
元宵就像北方人,粗犷、豪爽。有棱有角硬硬的方块元宵馅,石碾滚动压出的较粗的米粉。摇元宵时,能干的伙计拉动大笸箩,边跳边喊边唱小曲,引得逛灯的人驻足围观,怎一个“闹”字了得。
汤圆就像南方人,精细柔静。又软又细糯糯的荤素馅料,石磨转动磨出的细细的米浆。包汤圆时,年轻的女子舞动指尖,坐在案台前一个一个地包制,远远传来江南丝竹的乐声,怎一个“巧”字了得。
清人符曾诗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写的是北方帝都灯节前冒着寒风叫卖元宵的热闹。
宋人姜白石诗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记的是南方古城元宵夜风雨之中叫卖汤圆的情致。
元宵佳节,普天同庆,都是为了一个圆字,天上月圆,家人团圆,事事圆满。不论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与元宵节闹花灯等其他活动一起已成为带有民族基因的一种文化仪式。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2666
关注: 3 人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元宵汤圆的区别
元宵汤圆的区别
  其实元宵和汤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物,很多人都把元宵和汤圆混为一谈,那么元宵和汤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康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区别吧。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
  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我见过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扩展阅读:元宵节吃汤圆的起源于含义
  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我们的祖先相信元宵节吃了这样的应景食物,也能为家庭带来和睦与平安。北方人习惯用摇筛的方式制成圆子,称为元宵,和南方人用手搓揉出的汤圆其实是同样的东西。  吃汤圆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之前,人们在元宵节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制的面点,并不一定。到了宋代,民间在过这一节日时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北方地区大都称这种食品为“元宵”,而南方称之为“汤圆”和“汤团”。算一算,这项习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呢!吃元宵其实和元宵节其他的节目一样,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及盼望团圆的心情。您好,分享的企鹅
元宵跟汤圆的区别?吃元宵也有讲究
[摘要]元宵来了,意味着年过完了。元宵节是中国很重要的节日,但是它是工作日,而且是周一……虽然元宵节还得忙工作,但是也不能耽误与家人、朋友的元宵大餐啊!一眨眼,年过完了,元宵节来了。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日子,最让人想念的莫过于那香甜、软糯的元宵。元宵并不是汤圆!不少人就会认为元宵就是汤圆,煮出来都是白白的一个,里面包着甜甜的馅。可是,它们真的不一样!元宵有口感要粗糙一些,而馅料多为甜的、一般是白糖、芝麻。煮过后不会像汤圆那样清澈,水会有点浑浊,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汤圆的特点就是软、滑,而且馅料可以是火腿、肉丁等咸料。除此之外,汤圆的外表看起来也比元宵细腻得多。不管元宵节你想吃哪种,市面上都有各种口味可供选择。只是~~汤圆也挑人的!糖尿病患者元宵和汤圆大多是甜味的,对于糖尿病患者却只能看不能吃。所以如果家里有此类患者,最好选择咸味的汤圆。心血管病患者汤圆的主料是糯米粉,在体内较难消化,如果吃得太饱再一受凉,这类患者就容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溃疡病元宵可使胃酸分泌增多,会加重溃疡面的刺激,严重的还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老年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糯米又是难消化的食物,所以老年人要少吃,而且要慢吃,避免急吞卡到喉咙。婴幼儿糯米的黏性比较大,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建议吃的,以防止咀嚼不当黏在食道从而阻塞呼吸道。除了人群有讲究外,在吃元宵时,也有几点需要注意的。1、早餐不宜食用。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而且还含有油脂,但是它其中的营养却很少,所以不适合做早餐。早上刚起床,胃功能是最弱的时候,这时宜吃一些软、宜消化的食物,而糯米的黏性大,不易消化。2、不可贪多。元宵是高热量食物,水煮的还好,如果是油炸的那热量更高得惊人。所以每次不可吃太多,吃了元宵后,也需要减少主食的量,防止加重胃负担。3、元宵喝汤更健康。很多人都会吃完元宵后把汤倒掉,这不知道损失了多少营养。其实元宵中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汤里,吃完元宵后再喝汤,能促进消化吸收,这也就是民间常说“原汤化原食”。
转播到腾讯微博
欢迎关注大申网健康频道微信(微信号:sh-jiankang)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回复“1”就可看到健康攻略:抓住春天长高季 孩子矮小症的那些事儿
回复“2”就可看到健康攻略:春季流感高发 预防幼儿感冒怎么做?
回复“3”就可看到健康攻略:《疯狂动物城》让动物午夜发疯的是什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aliceliu]
热门搜索:
上海2016秋冬时装周已经愉快的结束了!有没有GET到一些时尚资讯呢?
豪华品牌也纷纷推出了入门级SUV车系来抢占市场。
买饭盒?买学习桌?快来晒一晒吧!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吃汤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