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零钱实名认证已经零钱支付成功了,东西到了才要我实名验证怎么办

最严网络支付新规是怎么回事? 7月后用微信支付需先实名认证!
&行业动态&
最严网络支付新规是怎么回事? 7月后用微信支付需先实名认证!
前在微信支付添加过银行卡的用户都是实名用户,即使之后解绑,也已经完成实名,无需再绑卡。具体操作来讲,用户先打开微信,打开“我”的页面,点击“钱包”,选择银行卡之后进行绑定就可以了。而如果绑定的银行卡不是本人的,需要注销微信支付账号后重新绑定持卡人银行卡。
距离“史上最严”支付新规只剩三天时间,第三方支付的实名认证账户都达标了吗?对于未完成实名认证的消费者又将有哪些影响?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支付机构将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根据 《办法》要求,7月1日之前,各支付机构实名率需满足95%。届时未进行实名登记,支付宝、微信账户将受限。但是,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支付机构的实名制推进并不尽如人意。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微信消息,今年6月20日-2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京举办银行账户管理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培训班。据悉,此次培训旨在帮助会员单位贯彻落实《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加强银行账户实名制管理,落实网络支付业务监管政策和自律制度。据支付清算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实名认证工作距《办法》要求还有一段差距。
《办法》要求,支付账户将严格实行实名管理,并按照三类支付账户分级管理。如果用户身份验证情况未达到《办法》所规定标准,会影响支付账户部分功能使用。
据微信客服介绍,如果用户不实名,微信支付功能可能受到限制,也就是说,通过微信收钱、使用零钱发红包等功能可能会受到限制,受限制的用户可以通过实名认证获取更高权限,也可以通过微信绑定银行卡完成支付。据悉,之前在微信支付添加过银行卡的用户都是实名用户,即使之后解绑,也已经完成实名,无需再绑卡。具体操作来讲,用户先打开微信,打开“我”的页面,点击“钱包”,选择银行卡之后进行绑定就可以了。而如果绑定的银行卡不是本人的,需要注销微信支付账号后重新绑定持卡人银行卡。
而支付宝方面表示,不实名认证的账户将无法收款,已经完成升级认证的账户,根据央行规定,如果单笔收、付款超过1万元,月收付款超过5万元,则暂时无法收、付款,需要完成升级认证才可。据了解,升级认证是指在完成实名认证之后,通过上传头像等进一步完善信息。支付宝用户进行实名认证,需要登录手机支付宝,点击【我的】-【头像栏】-【账户详情】-【身份信息】,之后按照页面提示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央行规定, 境外用户使用人民币钱包,也需要符合实名制要求,与内地用户一致。对此,不少居住在国外的消费者表示,因为一定要绑定国内银行卡,由于不在内地、换手机等原因,无法验证信息,会导致无法实名认证。此外,据《办法》规定,III类账户需要5重实名认证渠道,如身份信息认证、银行卡认证、电话号码认证等,而一些消费者表示,害怕绑定银行卡、输入身份证等之后,个人重要信息遭到泄露,用户的配合程度也影响了实名认证工作的推进。
事实上,实名认证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账户安全。微信客服介绍,实名认证的目的是验证用户所绑定的账户是否属于本人,确保账户中的资金只可被提现到用户本人的银行卡中。蚂蚁金服国内风险管理部资深经理郑亮曾表示,《办法》的实施有利于建立更安全的风控模型,有效降低网络支付安全的风险性,实名后盗刷将很难实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长蔡洪波也表示,“‘限额’就像交通管理中的‘限速’,是常规性安全管理措施。网上交易限额高低与账户实名程度、安全性等是正相关的关系”。
(选自北京商报)微信支付为什么敢对实名制不上心?--百度百家
微信支付为什么敢对实名制不上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支付为什么敢对实名制不上心?
有规矩就要遵守,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虽然央行制定的对网络支付用户的限额制度并不合理,但一旦开始生效,所有的相关单位就应该执行,否则,就是对依法执行的机构的不公平,也会破坏法律法规的权威,最终会伤害到行业本身。
前不久,有律师实名举报微信支付不执行央行在七月一日生效的限额行规,依然在我行我素的坚持原来的模式。有记者进行了实际测试之后也发现,系统会提示用户尽快完成实名,但在忽略该提示后,仍可继续非实名收取红包及进行转账,不会受到系统拦截。在腾讯理财通购买理财产品时,提醒中会写明“您的账户尚未补全身份信息。建议您尽快上传身份信息”,但在未按引导完成实名认证的情况下,用户仍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购买理财产品。
很多人可能要问,微信有多大的胆子,敢于在如此敏感的时刻不去执行央行的规定。这种情况在工信部主管的网络社交领域可能仅仅是小事一桩,可在视规矩如铁律的金融业,绝对是严重的事件。以支付宝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强势,都在七月一日之前一周就开始了用户提醒和强制升级,微信却时刻视规矩如儿戏?
微信支付这些年发展不错,特别是通过红包积累了大量的支付客户,在用户量上甚至已经超过了运营十几年的支付宝,可也正是这样的行业地位,更是应该成为行业的发展楷模,需要在运营过程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容不得任何侥幸心理和粗心大意。金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需要的是稳健和风控,小步快跑突破监管与灰色运营并不合适。
腾讯是可能从内心抗拒实名制的,到底有多少QQ号和微信号至今没有实名,没有数据报道,但一定会有相当的比例。实名制始终是腾讯社交基因的绊脚石,只要有可能,腾讯系的业务都会回避实名制要求,微信支付虽然比其他产品要不敏感,但腾讯的惯性思维依然如此。可是,这也是腾讯进入电商、金融业务最大的障碍,也是导致这些年相关业务不能获得进展的关键症结所在。
如果仅仅从支付的角度来看,微信支付的实名制用户数量与支付宝相比,存在显著差距,特别是已经在零钱提现收费的背景下,如果强制要求实名制使用,一定会对大爷大妈和街头小贩的微信支付使用的前景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同样面对实名制的要求,蚂蚁金服拥有完整的金融产品矩阵,旗下的支付宝虽然受到支付限额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体系内产品的设计而进行有效的规避,腾讯的金融产品至今没有成型,微信支付也在使用着财付通的牌照,支付限额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正因为微信没有自己独立的支付牌照,即便监管部门进行处理,恐怕也不会直接落到微信支付的身上,但这种操作模式始终让微信支付处在灰色地带,而金融业务是非常敏感的必须合规才能长期运营的特殊领域,微信支付的这种模式让自己充满风险。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强制用户实名制可能是微信的担心,不仅仅担心支付,更担心用户量与使用频率。微信支付在老年用户、少年用户中的比例比较大,这些人几乎不可能实名制,如果强制要求实名制使用,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当然,微信内部也可能做过认真的分析,认为可以规避风险。在微信支付的用户中,红包的使用量非常大,单个红包也早已经限制为200元,绝大多数用户也不会发大额红包,因此,在这个限制下,微信希望不打扰用户的使用习惯与预期。
战略上看,微信支付现在已经转向小额支付,大多数用户触碰顶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即便不提示不强制,影响的用户也不多,微信支付有侥幸心理。但是,因为如果用户即便是使用了身份证来认证,也只是一种认证方式,再加上客户如果捆绑了手机,也可以看作是两种,并不能满足第二类用户的三种认证要求,所以,这些用户如果想要继续发红包、买东西,就需要至少绑定银行卡和身份证,否则只能1000元封顶,或者根本就应该封杀账号。
我们不得不说,微信支付的份额上处在第二位,虽然领先其他第三方支付,但落后支付宝很多,长期形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态。支付宝因为运营时间长、经验更丰富,对监管的理解与行动更深刻,所以,支付宝往往是出头鸟,在每次监管风暴来临的时候处在风口浪尖,采取满足监管的行动也最快,微信支付就会躲在后面看风向,也希望借机会抢夺一些新用户,当实在承受不住的时候再跟随,这已经是微信支付长期的策略。可是,也正因为常年来支付宝对待监管的不可不扣的执行力度,才保证了支付宝一直到现在也几乎无懈可击的金融业务发展。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支付宝多次对监管阳奉阴违,可能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这次的实名制来势很猛,几乎不可能靠时间拖延过去,而且也不仅仅是对支付账户的要求,手机号码等等无一例外都在强制实名制的过程中,腾讯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否则,一旦微信支付被监管部门处罚,带来的声誉和信誉的损害可能更大。金融业务不是开玩笑,金融业务也不是普通的互联网业务那样可以进行灰度运营,微信支付必须严肃起来,也必须正视问题,否则就没有机会成为金融巨头。
【每日一文,超过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阅读:3201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441
热门文章HOT NEWS
TPP的退出,给中国带来了机会,给日本、新加坡带来重大的利空。...
maomaobear
maomaobear
娱乐大爆炸
娱乐大爆炸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被要求实名认证_网易新闻
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被要求实名认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被要求实名认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中的各项要求也跟着提高。银行卡虽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现在很多人出门都只带手机,无卡支付需求大增。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生活中关于银行卡钱被盗刷的新闻屡见不鲜。近日,记者从银行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如今银行在央行的指导下确定在Ⅰ类账户的基础上,增设了Ⅱ类、Ⅲ类账户。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将于7月1日起实行实名制认证。业内人士表示,在不影响原系统的体系上,增设账户不仅给用户带来便捷,安全性上也有所提高。网络账户的实名认证,能更好地保护账户所有人的资金安全,也能从法律制度上保护消费者的财产权利。
时报记者 陈文婧
银行为客户开立Ⅲ类账户
有效保护资金安全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认为银行卡只有一个账户,对、Ⅱ、Ⅲ类账户还较为陌生。记者从工行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按相关规定银行建立账户分类管理机制,主要是针对借记卡进行分类管理,即将个人银行账户分为Ⅰ类银行账户、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不适用该类别,由开卡人自行选择。
Ⅰ类账户,即传统上在柜面开设的账户,可存取现金、理财、转账、缴费、支付等。并在此基础上,为便利存款人支付,增设了Ⅱ类、Ⅲ类账户。Ⅱ类账户可满足直销银行、网上理财产品等支付需求,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消费支付和缴费单日最高不超过1万,但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不限。而Ⅲ类户只能进行小额消费和缴费支付,并设定1000元的账户余额限额。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行已可以开立Ⅲ类账户,但大部分人表示不太感兴趣,普遍认为微信、支付宝更便捷。为此,工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为客户开立Ⅲ类账户,客户自行激活后可用于对外绑定非银行支付账户进行小额消费和缴费支付,从而将金库和钱包隔离,有效保护资金安全,并且为客户带去更便捷的服务。同时,由于传统银行业正面临着转型,互联网企业占据了大量份额,面对压力还需要积极开发创新产品。
网络支付要求实名认证
同时也分三类账户
据了解,央行于去年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7月1日后,对于实名认证未达标的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系统会有针对性的提示和引导,帮助用户实名认证。如果用户坚持不实名,根据账户“余额”不同,微信支付功能可能受到限制,例如微信收钱、使用零钱发红包等功能;受限制的用户可以通过实名认证获取更高权限,也可以通过微信上添加的银行卡完成支付。同时,腾讯方面还表示,实名验证仅针对微信支付的零钱账户,与微信其他功能无关。
支付宝方面曾对外宣布自7月1日起,没有绑定中国内地银行卡的用户将不能在支付宝账户中存钱,也不能使用账户中的余额。记者了解到,近日已有朋友收到支付宝官方短信,要求补全身份信息,才能对账户内余额进行付款、转账。需要注意的是,不乏诈骗短信出现,因此一定要认清支付宝官方网址。但不少旅居国外的网友开始抱怨,因为一定要绑定国内银行卡,由于不在内地、换手机等原因,无法验证信息,会导致无法实名认证。
同时认证后的实名账户也将被分为三类账户,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网络支付账户分三类账户大体跟银行相同。但一类账户余额付款交易自账户开立起累计不超过1000元,包括支付账户向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二类账户交易额年累计不超过10万元(不包括转到本人同名银行卡);三类账户年交易额上限为20万元(不包括转账到本人同名银行卡)。据了解,网络支付机构在开立二类、三类支付账户时,要通过至少3-5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可以保障客户合法权益,防范不法分子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从事欺诈、套现、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如何实名验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