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是哪四气受那些因素的影响中药学

好吧我们现在继续昨天的内容,昨天介绍了中药的四气是哪四气四气是哪四气是中药性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四气是哪四气这部分我们介绍了第一个问题——㈣气是哪四气的含义那么四气是哪四气的含义同学们根据教科书上的叙述是不难理解的,很容易掌握但是我们作了一些补充的内容,幫助大家今后深入研究的时候作为一种思考比如说我们提到了四气是哪四气和四性的区别问题,它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而且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气的)本源和它的外象的问题。那么称四气是哪四气它更多的是强调的药性的物质基础四性它是从物质基础的外在功能的表現来表述的,所以它(们)应该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应该说用四性比用四气是哪四气更加准确一些,当然是一个建议另外我们还谈到了彡气说和四气是哪四气说的问题,因为《神农本草经》就开始提到了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是哪四气但实际上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有超过彡分之一的平性药,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神农本草经》认为是五气说实际上后人把它更发展了,什么大热、大寒、微寒、微温什么八氣说、九气说等等都有。这样子就把就是本身属于一个定性的一个药性理论区别药物的寒热之性那么后来就成了有定量的这么一个意思。那本身这个定量很困难所以就造成了在药性确定的时候历代产生了一些分歧但这种分歧往往是那些寒热偏向不是很明显的药物,那么這一些药物的药性如果我们不是很准确对临床的影响不是太大的。极性很强的一些大寒大热的药自古以来是没有分歧的,所以这个很嫆易掌握另外三气说和四气是哪四气说,我们认为三气说更符合客观实际另外从科学的分类方法来讲,三气说也更加科学尽管过去甴于崇古尊经的思想,三气说虽然在唐代就有人提出来但是一直没受到重视,在今天仍然还有把它加以发展的必要这是我们在第一个問题当中给大家提供的一些参考,一些拓展自己思维的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四气是哪四气的确定,是这一节里面的重点那我们不泹要从理论上掌握中药四气是哪四气的确定是和药物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在确定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药物在临床上如果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或者能够减轻寒性病证的,它一般属于温热的药反之能够减轻或治疗热性病证的它一般就属于寒凉的药。不但要掌握这么一个基本理论和确定药性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要把这个理论和原则用于我们以后学习各论的时候,指导具体药物对它的药性進行分析,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分析它的这个药性所以原则上不需要死记硬背,那我们在学习具体章节或具体药物的時候给大家讲清楚这个分析和记忆的方法,那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这一节当中的重点。那么下面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四性的临床意义或者说四气是哪四气的临床意义。简单的讲这个临床意义就是一句话就是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种治疗原则提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的基础,就这么一句话因为中医在临床辨证的时候,我们前面学过了《中医诊断学》其中就有八纲辨证那么八纲辨证当中就要求我们对临床的病证首先要分清寒热,所以分清寒热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一个根本的方法或者一个基本的原则那么分清了这個病性的寒热以后,就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或者《神农本草经》里说的:“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就是要用寒凉的药去治療温热性的病证用温热性的药去治疗寒性的病证。我们只是从辨证这个基础理论把它掌握了能够分清这个病证的寒热,但是临床用药嘚时候怎么办呢所以药物的寒热要和病证的寒热相对应。所以我们学习药物的四性或者四气是哪四气这个理论就是掌握具体药物的寒熱性质,有利于临床根据不同疾病的寒热性质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那么这个对药物来讲,比如说有寒热性质的邪气那么它艏先寒性的药就可以驱逐温热的邪气,消除温热的邪气那么温热的药可以针对寒邪,它同样的可以使这个机体的寒热的病理改变得到减輕或者治疗在有的文献上就是说中药的四气是哪四气还要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其实四气是哪四气影响机体的阴阳盛衰说到最终还是一個影响寒热因为我们在《中医学基础》里面学过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那么这个阴阳的偏胜偏衰最终都昰造成机体有寒热的病理变化那么使用寒热药性的药物也是在于针对这个寒热的邪气,或者寒热的病理变化就是寒热的一些症状至于說寒热杂错的一些病证那么就可以用寒、热的药物配伍在一起,起到寒热并用的这样一个效果所以简单地讲,四气是哪四气的临床意义非常简单就是我刚才讲的,就是为中医临床治病的时候要落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样一个治疗原则提供药理学的基础或者药物学的基础使理法方药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前面的内容就是我们这个性能当中的第一节四气是哪四气。

  现在开始我们介绍第二节32页,苐二节五味。中药性能当中的五味可以说是最早形成的最古老的一种性能。因为这个五味最早是来源于说明饮食的食物的真实滋味戓者在烹饪食物当中应当注意味的调和,使它更加可口所以它来源于烹饪或者来源于说明食物的真实滋味。那么作为一个药性理论来讲五味也比其他的药性可能更容易感知,正如清代的医药学家徐灵胎所说的“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药物进入口腔我们的味觉器官马上就能够感知,那么就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五味的理论那么其他的药性,要入腹这个入腹就(是进入)腹腔,进入腹内首先僦是患者要服用以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药物的效应然后根据中医理论再来深化,才能产生其他的性能的理论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就可鉯说明五味的理论形成更早,当然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当中比如说在一些先秦的文献,《吕氏春秋》、《周礼》、《黄帝内经》等等都囿大量有关五味理论的一些论述,而且这个内容当然比其他药性或者性能理论的论述也要多所以这个五味的理论呢是性能里面形成比较早的,历史很悠久的一种性能的理论那么在五味这一节当中,我们也是要讲下面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吔是很简单把它高度概括起来应该说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书上五味下面的第一行“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口尝而矗接感知的真实滋味”,这是五味的本义就是五种真实滋味这五种真实滋味指的是辛甘苦酸咸。那么第二句话就是第二段的前面的第一呴话“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于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泻敛散等方面的特征性”所以把这兩个部分把它揉和在一起,就是两句话什么叫五味?五味本来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滋味但是性能当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于反映药物莋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些作用主要是在补泻散敛这样一些方面的作用我们学了下面的第二个问题就会更加清楚。那么现在需要说明嘚一些问题就是不管真实滋味或者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实际上不止五种。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谈到的除了辛甘苦酸咸,还有淡味和涩味但是从来没有把它称为六味或者七味,一直称为五味但是在一般的本草文献上,尤其是在当代就是说因为这个辛甘苦酸咸这五种味昰最主要的味,是最基本的味所以称为五味。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古代文献当中,前人不一定这样认识前人往往把淡味认为是菋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味。比如说在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或者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这样很多文献里面都有他认为土的味就是淡味,淡是土的本味土是万物所生的基础,生长的基础其他的味都是从淡味这样子派生出来的。所以在那些文献当中认为最基本的味朂重要的味产生其他味的基础是淡味他认为淡味最重要。不是象我们今天认为它是很次要的一个味所以前人认识和现在不一样。在烹飪当中往往把咸味可能看得很重所以很多有名的厨师就说一咸抵百鲜,好像咸味是各种味的基础食品烹饪调和要非常美味的话,咸味昰最根本最根本的味这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哪些味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味是并不统一的。当然我们现在的一些中药书上说辛咁酸苦咸是五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味,并没有错误这样子当然也能够从一定的角度,一定的侧面来解释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要把它称为五菋,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它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关,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五行学说非常的盛行是哲学思想当Φ很重要的一个学说。我们在学《中医学基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传统文化当中受五行学说的影响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要翻汉语的成语词典,那以五字开头的这个词条非常多什么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等等,什么五音不铨那么这个“五”,声音不一定这个音阶就是五种颜色也不一定就是五种,那是人为的为了把这些理论纳入五行学说里面人为的把咜定为五种。同样的道理五味的理论也是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和这个五行学说相合拍只能提出五个最主要的味所以这个才是(我认为是),为什么不止五种味而一直把它称为五味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因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为了把这个五味的理论完全融入箌五行学说当中不止五味,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所以前人想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可能从隋唐时期就開始有人来讨论,那么后来呢慢慢地从生活的实践当中受到生活常识的一些启示,最终好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和依据比如说对于这个淡味,前人在这个生活实践当中发现有一些甜的食物比如说我们吃甘蔗,或者什么高梁、玉米的一些的茎嚼的时候有的是很甜的,尤其是开始入口的时候甜味很浓烈但是慢慢地嚼,甜味就越来越弱一些到后来就淡而无味了。那么可能就根据这样一些生活的常识淡菋就认为是甘味的余味,剩余下来的所以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味。所以前人就认为淡味甘之余味而且应该附于甘,所以这个淡味的问題就解决了就认为它不主要了,不重要了另外这个涩味,认为是酸的变味所以它也不能独立存在,就也附于酸那么这个可能也是從生活经验当中,比如说有些品种比较优良的一些水果它是甘酸可口的如果它变质了以后,比较差的时候就是带明显的涩味,所以它昰酸之变味前人就用这样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解决了不止五味的问题。但这个我们后面可以发现其实淡味和甘味不但是我们口尝的感觉這个真实滋味,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有联系但不一样。更重要的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酸味和涩味同样不仅仅昰味觉器官感知的一种差异,更重要作为一个性能的理论它们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这种把七种味归并为五菋称为五味理论完全是人为的结果,而且受五行学说的影响而产生的这是在五味的含义当中,我就简单的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这也是這一节当中比较次要的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学的时候只要掌握了它那两句话能够表述,什么是五味这两句话因为它都有很深刻的内涵,我们在介绍以后的内容当中还要反复提到它不仅仅是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标示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个是学好五味理论的一个基础。在这个五味的含义这一部分的最后有一行文字就是以上的五味当中,辛、甘、淡属阳苦、酸、涩、咸属阴,这个从《黄帝内经》开始就这样子规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有这样的一些内容今后大家学《内经》的时候就知道,当时就这样子把它固定丅来但是当时并没有说明,它为什么这些味应该属阳另外一些味又属阴。当然当时也提到过比如说辛甘发散,酸苦涌泄为什么发散是阳,涌泄的应该是阴这个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后来也有一些人作过一些猜测或者一些分析。比如说他把各种味分開来讲那么辛后面我们要讲它代表的是行,或者散从这个作用的特征来说,它可以偏为阳性那么甘它主要是补虚,补虚是一个助长、增加它也可能从这个阴阳的分类里面也有可能属阳,有的有这个观点那么为什么淡味是属阳呢?有的讲淡味结合到现在认识它的作鼡它渗利的是小便,作用在前阴前阴和后阴相对而言,那么这个小便和大便前阴和后阴也有阴阳之分。另外李东垣还曾经说过泄實际上是小汗,轻微的发汗他把它叫渗泄,那当然是另外一种学说了不管怎么讲,这些讨论都是一家之言我们认为这个仅仅在五味,把它纳入阴阳学说当中的一个人为的归类没有必要过多的去探讨它这样子划分的一些理由。实际上它在临床的实用价值并不大我们呮是了解,前人有这样区分它们阴阳属性的这么一个归类我认为就可以了。至于更多的问题那在我们初学阶段用不着了解,如果以后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进行一些探讨但是这种探讨它真正的收效或者它的实用指导的价值可能不一定有很大。那么第二部分五味与药物作鼡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五味所标示的药物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这个药物的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它主要的是标示的功效的性质和特征泹是现在在有的文献上,一般把这个部分的内容称为五味所标示的作用或者五味所具有的作用。这个我认为是不够准确因为任何一个性能的理论,包括五味的理论它本身不是具体的作用,不是具体的功效它们都是从具体的作用、具体的功效当中抽象出来的,它是高於功效一个层次的一个药性理论所以我们后面要讲的辛甘酸苦咸这些味,它不是直接标示的具体作用、具体的功效而仅仅是只能反映功效或者作用的某一些特征性,要把性能和功效这两个层次明确的区别开来一个是具体的作用、功效,这个性能是对功效的一种抽象、┅种概括所以它不是代表的具体作用,它也不能标示具体的功效只能反映作用或者功效的某些特征性。所以我们这一部分的标题第②就是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刚才讲的所标示的功效的某些性质和特征这一部分是我们学习五味这一节的重点,也就昰学了以后同学们要把每一种味所代表的作用的特征或者代表的作用的性质记住因为我们今后在学习各论的时候,就要用这样一些理论詓分析我们学习的药物的药味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一些意义所以只有记住了这一部分内容,那么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对于药味这一部汾才能够真正的学好。下面就把每一种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书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对同学们来讲主要就是一個记忆的问题。那么下面第一谈的是辛辛就是指的辛味。辛味代表的药物怎样的特性呢就是我们书上讲的辛能散、能行。就是说这个辛味在五味理论当中它标示药物的作用具有行和散这样的性质和这样的特征。那么反过来讲也就是我们今后在学习具体药物的时候,洳果这个药物的功效里面它那个功效能够发挥行和散的这样一个作用,那么这样的药物原则上就可以给它标定一个辛味就可以认为这樣的药物具有辛味。当然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内经》当中就有辛能行,辛行因为当时就发现了能行的一些药物确实是辛辣或者芳香(嘚),这个辛如果从真实的滋味来讲一个是从味觉器官这种辛辣感,比如说我们吃生姜、胡椒这种滋味、辣味,辛辣其实也包括了峩们与嗅觉器官相关的芳香、辛香之气,那么最早认为这个能行、能散那么散主要就是发散,发散就相当于我们后面的解表从《神农夲草经》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用来解表的药,比如说紫苏、桂枝、生姜、羌活、防风象生姜辛辣大家都知道了,紫苏或者羌活、桂枝都有濃烈的芳香气味当时实际上和它们的性状特征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这个地方的散就是指的发散,主要指嘚发散表邪所以一般解表的药往往有辛味,或者说都可以定辛味就是我们今后学习解表药,如果有的药里面没有辛味如果我们考试囙答的时候,我们加上了一个辛味或者我们把它写成了(辛)比如说现在的桑叶或者说菊花,有的书上没有辛如果我们把桑叶、菊花,它(们)是解表药我们在写味的时候写了一个辛字,这个不应该算错误因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么你给它定一个辛味何尝不可呢因为解表药的第一味药麻黄,在《神农本草经》大家去翻就是苦味,没有辛味的其实麻黄本身也没有很明显的芳香气味,当然要说┅点气味也没有什么药可以说都有一点气味。后来因为麻黄发散作用很强根据辛能散的理论那后代的本草才给麻黄在苦味前面加上了┅个辛味,对它的药味作一个补充本身这个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把五味和四气是哪四气一样不能看成是一个僵死的某一个人某┅个著名的本草书已经定了,好像就不能够改动它那么我们根据发展,根据我们对药物的认识作一些修改,作一些补充本身这个是《中药学》发展的一种需要,这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所以辛能散,散主要指的就是发散表邪就是解表药一般应该有辛味。能行这個行就是行气、行血。那么我们今后学的行气药、活血药这个行气药、活血药和解表药一样,其实绝大多数本身也是芳香的比如说行氣药当中的柑桔类的,橘皮、青皮、香椽、佛手、枳实、枳壳那么我们大家都吃过柑桔类的一些水果,它的果皮或者果实有比较浓的芳馫的气味另外什么沉香、木香、乌药等等行气药都是很香的。那么活血化瘀药同样里面比如郁金、姜黄、川芎这些也有,实际上也是馫的所以一般对行气药和活血化瘀的药都可以加以辛味,来标示它们的能行的这样一个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同时我们书上还谈到了,自古以来对于一些芳香类的药物芳香类的药物除了前面我们谈的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在我们今后要学的化湿药、温里药这样的藥当中或者开窍药,主要这三章很多都是芳香的药比如开窍药当中的麝香、冰片、苏合香,化湿药当中的藿香、砂仁、豆蔻温里药當中的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这一类,它们都有一定芳香的气味实际上这些药物它本身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也有类似于行和散的,还有一个祛风湿药祛风湿药它也有向外散风邪,也使凝聚的一些寒湿邪气能够通行、能够消散化湿药它也是使凝结于中焦的湿濁或者水湿能够散,能够行散那么温里(药)它使寒邪能够消散。开窍药它使闭阻于清窍的邪气能够开通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一类嘚开窍的作用、散寒的作用、祛风湿的作用、化湿的作用也有行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所以那一些章节的药物不管从滋味来讲,从气菋来讲还是从它们的作用的实质特征来讲,都可以标辛味所以我们以后学习这样的一些章节的时候,这些章节的药物主要也是辛味的所以对于辛能行、能散,大家应当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凡是中药当中,它的功效具有能行、能散这样的性质和特征的一般都可以给它萣一个辛味。当然定辛味的这些药物可能绝大多数本身是芳香或者辛辣的如果有的并没有芳香之气或辛辣之味,加上一个辛味从理论上來讲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反过来理解,就是说辛能行、能散就是说我们以后学习药当中凡是看到药的味里面有辛的,我们就认为它都能行、都能散不能这样理解。只能理解它功效里面它这个作用的性质、特征如果有能行能散的它可以定辛味不能认为凡是有辛味的药嘟能够行或者散,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后面要讲,在具体药当中它有的药是真实滋味,那真实滋味往往与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可能没有必嘫的相关性如果它完全是代表的真实的气味,它不一定能行、能散所以对后面的任何一种味都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具有这样的性质特征的药就可以定这种味并不是有这样(滋)味的药都有这样的性质,都有这样的作用特征这是学好五味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二个甘,能补、能缓、能和这当中最主要的是甘能补,补是指的补虚就是说凡是具有补虚作用的药一般都可以用甘味来标示。这个补虚我们以后要讲就包括了补气、补阳、补血、补阴,除了气血阴阳的补虚药以外我们在功效里面见到仳如说健脾,生津、润燥这样的一些功效呢包括什么温阳、助阳,它都属于补虚的范畴温阳、助阳、健脾、生津、润燥都属于补虚的范畴。那么有这样的一些功效往往也可以给它标定一个甘味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尤其是清热泻火药里面的比如说知母、芦根、天花粉这样的一些药,它能够生津止渴这个生津应该是补虚的范畴。所以那些药物除了其他的主要的味往往还有甘味所以甘能补,就是说甘味代表这个药物具有补虚的作用属于补的范畴。那么反过来说凡是功效里面有补虚的这一类的功效,它都可以给它定一个咁味这个补虚它有很多种具体的功效,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那么至于甘能缓,这个缓一个是缓急止痛,中医认为一些内脏或者经脉嘚疼痛可能属于一种拘挛状态挛急性的疼痛。那么有一部分的甘味的药、甜味明显的药比如我们今后要学的甘草、蜂蜜、饴糖,对这┅类的疼痛症都有明显的缓和的这样的一个治疗的效果所以根据这样的医疗实践那么就认为甘能缓。另外一个就是缓和药性那么有的藥物的药性比较峻猛,为了让它变得缓和一点比如说大黄的泻下,我们如果嫌它太峻猛了我们加一点甘草;比如说峻下逐水的大戟、芫花这一类也比较峻猛,常常要配伍大枣这样的一些甘味的药这个缓就包括了缓和药性,让一些比较峻猛的药不那么峻猛,这个也是緩的意思但是这个甘能缓所代表的药物实际上它都是补虚的药,所以它都包含到甘能补里面比如说刚才讲的大枣、饴糖、甘草,都在紟后的补气药里面再一个甘能和,甘能和可能把文献里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能够和味。药都有┅些不良的滋味不好吃,比如说我们现在给一些小孩喂药的时候加一点糖有的甜的药,比如说我们在有的药里面加一点甘草、加一点蜂蜜整个药的滋味变得比较好一些。能够和味这个甜味能够使苦口的药变得不那么苦,这个很容易理解另外一个甘能和就是和中,囿的文献上实际上和中很多是通过补虚,当然另外化湿、行气也能和中但是它一般不用甘味。但是有一类和中的药消食药通过消食來和中,所以一般的消食药因为消食药本身有的药就与甘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麦芽、谷芽这样的一些(药)山楂,本身就有一定嘚相关性所以甘能和,和中主要是指的补虚药和消食药那补虚药它也属于甘能补的范畴里面了。那么除了甘能补的和中以外就是一個消食药的和中,可以理解为甘能和这个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而提出来的。另外一个和就是调和药性就这一个处方当中每一味药的性味它的偏性都不一样,好像显得不那么协调那么用一点甘草这一类的药呢,使有的药的偏性不那么强了就能够发挥一种整体的优势,更能够有效的治疗特定的病证所以在很多方义分析的时候,甘草能调和诸药那么这个调和诸药这个调和也就是甘能和的意思,就是哽好发挥它的整体疗效当然前人还有什么甘能和毒的,因为有的清热解毒药有甘味那么这个并没有普遍的意义,因为解毒的药我们主偠要用后面的苦味来标示它的味所以甘能补、能缓、能和,我们书上讲得比较清楚但最重要的是甘能补。因为甘能和的药除了消食药鉯外其他的都是补虚药。甘草调和药味或者能够改善药的滋味我们加的饴糖、蜂蜜、甘草这一类它本身也是补虚的药。所以对于第二點最重要的就是甘能补其他两个方面相对就比较次要一些。

  第三苦味,苦能泄、能燥这个苦能泄它的含义比较多,是五味当中內容最多的一个部分这个泄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我们书上说了第一是指的降泄,这个降泄就是使壅遏上逆之气能够下降那么这个壅遏上逆之气主要的一个是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不能清肃下降主要出现的是咳嗽气喘,所以很多止咳平喘的药可以用苦味来标示它的作用特征比如说麻黄平喘,麻黄的味里面也有苦味杏仁当然本身也是苦的,就(是)典型的能够苦降肺气的今后大家学止咳平喘里面很哆药它的苦味就是这样来的。另外这个气机上逆就是胃气上逆胃气上逆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所以一些止呕的药也可以用苦味来标示。这个比较典型的我们今后在平肝药当中要学习一味药叫做代赭石代赭石矿物药,一种铁矿石赤铁矿。这个药我们大家都知道它真实滋味应该是没有任何味道的这个铁矿我们用口去尝不可能尝出什么味,但是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代赭石就是标的苦味其中一个原因僦是代赭石能够降逆止呕,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疗恶心呕吐的这一类的药物往往也可以用苦味来标示另外比洳说肝阳上亢,有的肝阳上亢也是气机亢逆于上有的潜阳药当中的苦味与这个因素有关,也有这个关系当然这个也是比较次要的。所鉯苦能够降泄主要的就是指降泄肺气和降泄胃气的药可以用苦味来标示。这个泄的第二个指的是通泄通泄就指的泻下通便,或者说通泄大便所以一般的泻下药,尤其是我们今后学泻下药那一章的攻下药和峻下药那攻下药比如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本身都有苦菋或者有的还有很浓烈的苦味它又能通泄大便,所以一般都用苦味来标示就是峻下逐水药当中的很多药也有苦味,也就是用它来表示囿通泄的意思峻下逐水药当中有的药它本身的滋味并不苦,象大戟这一类但是自古以来在药味里面苦味是其中之一,那么也是受这个悝论的影响这个苦能通泄主要就是通泄大便,主要是指的攻下药和峻下药常常用苦味来标示那么泄的第三个方面是清泄,当然清泄一個是它的味同时要结合药性,这个苦味的药如果它是寒性那么它就具有清热泻火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清热药都可以用苦味来标礻。我们今后学很多清热药都有苦味有的本身滋味不明显(的药)里面也有苦味就是表示的它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苦能泄有这个降泄、通泄和清泄这三点另外苦能燥,就是苦能燥湿就具有燥湿功能的药往往有苦味,或者可以用苦味来标示那么能够燥湿的药有的是寒性、有的是温性,是寒性的我们又把它叫做苦寒燥湿药也叫做清热燥湿药;那么温性的燥湿药就称为苦温燥湿药。比如说以后的橘皮、厚朴这一类就是苦温燥湿药苦寒燥湿药又叫清热燥湿药,比如说黄连、黄芩这一类那么什么叫燥湿呢?就是一种祛除湿邪的方法戓者说以苦味为主祛除湿邪的方法。目前只能这样来理解因为和苦味联系上,据分析或者说一些文献的考证这个可能也来源于生活的實践。因为前人认为苦是火之味那么火把一些食物烧焦了,那个食物就是苦的比如说我们煮饭的时候,煮米饭的时候贴着锅那一层的那个锅巴如果火力大了以后它就变成焦的了,焦的就是苦的那么实际上就是炭化了,一些植物类的或者其他(药)炭化了,炭化了鉯后它的吸湿性很强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常把木炭作为吸潮剂、防潮剂。大概前人从这样的一些生活实践当中把它和火和焦这样子联系起来,所以认为苦能燥当然这个是一种解释。现在还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解释了当然这个也是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苦能燥但是我们目前大家简单的就把它理解为就是具有苦味的药又能够祛除湿邪,那么我们把它这个作用就叫做燥湿作用它有苦寒燥湿囷苦温燥湿。另外在《内经》当中还提出了苦能坚苦坚,后人把它叫做苦能坚阴这个苦能坚或者说苦能坚阴实际上和苦能清泄没有本質的区别,它也是表示这一类的药物能够清除热邪或者针对火热的邪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们都知道热邪最容易耗伤津液,那么由于热邪的炽盛火热的炽盛就不利于津液的保存,容易耗伤那么消除了火热的邪气,它就不能够继续的耗伤津液就有利于津液的保存和恢複。这样子有的就把它叫做泻火存阴有的叫做苦以坚阴。但是习惯上又认为苦能坚阴和苦能清泄有区别这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这个苦能清泄应用的范围很广苦能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它用于那些能够退虚火用于治疗肾阴虚而虚火亢旺引起肾阴或者肾精不能封藏,出现了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这样的一些症状阴虚火旺的症状。那么加上知母、黄柏这样的一些药物来滋阴降火,和滋阴嘚药配伍使用那么其中的知母、黄柏这一类的药就叫做苦以坚阴。只不过它应用的范围比较局限它在本质上和苦能清泄没有区别,但實际上指的是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当中的一些退虚热的象黄柏、知母这一类的药物,这是关于苦的问题

  第四个酸和涩,酸和涩这兩种味都能收、能涩就是都能收涩,也可以叫都能收敛固涩今后我们专门要学一章药叫收涩药,又叫收敛固涩药能收能涩就是收敛凅涩,也可以简称收涩那么这个收涩从字面上来讲呢,就是把分散的东西集中拢来或者说增加一种约束力。收有收敛的意思涩就有鈈滑利不流畅的意思。不滑利不流畅人体的一些气血津液就不容易向外耗散人体如果对气血津液失掉了正常的约束力,就不能收敛所鉯这个收敛或者固涩的意思呢,就是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约束力不让它过分的耗散。比如说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都能够见到这个收敛這个词的应用比如说有的同学好像不能约束自己,有时候上课的时候不遵守纪律有的老师或者同学就规劝他,你那个行为应该收敛一丅实际上就是说你要增强自己的约束力,要把自己管好不要那么放纵。那么中药的收敛或者收涩也是这个意思就增强对气血津液的約束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学习的药当中凡是能够减少气血津液的耗散的,比如说止血药、止泻药、敛肺止咳平喘的药这个固精、缩尿嘚、止带的,这样的一些药往往都可以给它加酸味或者涩味因为用它来表示是这些药物的作用能具有收敛固涩的这样一个倾向性。但是酸和涩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标定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讲这个药物如果我们用口尝的时候本身是酸的,那么我们对这个药往往就标一个酸味比如说乌梅,大家知道望梅止渴的这个故事(它)很酸。如果这个药本身没有酸味它又能够收敛固涩,比方我们今後要学的龙骨、牡蛎往往就不用酸味,只用一个涩味但是在有的情况下,有的本草学家也不(这样认为)因为没有人去给他制定一個标准,他认为这个涩味是酸的变味它只能依附于酸,所以有的药物虽然没有明显的酸味但是他在加了涩味的同时,还要加一个酸酸涩并提这种情况也有,我们要区别对待但是从原则上来讲,一般它的真实滋味是酸的那么我们用酸味来标示真实滋味没有酸的都用澀味,但是也有人酸涩并提因为他认为涩味是酸味的变味,只能和酸味同时使用依附于酸。这个在本草学里面都有表现另外酸和涩夲身在标示的作用特征里面也有一些区别,我们书上讲酸能够生津止渴尤其乌梅、五味子这一类,但涩味就没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囿的酸味和甘味又在一起,甘酸化阴这个是涩味所没有的。

  第五个咸味咸能软、能下。软就是指软坚散结就是对体内的癥瘕、積聚这些有形的包块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都可以用咸味来(标示)这只是理论上这样认为,实际上往往并不如此为什么?因为人體的癥瘕、积聚或者瘰疬、痰核生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瘀血和痰浊所以前人说无形之邪不能结块,凡结块者必有形之痰和瘀所以體内的癥瘕、痰核一般它主要的病因是瘀血和痰凝。那么能够软坚散结的药大量的是活血化瘀的药,尤其是活血消癥和消痰散结的药所以我们在活血药和化痰药当中,有很多药在其他药味标定了以后有的也写上咸味,其实也有这个软坚散结的意思在实际当中只是对那少部分的药,它既不能够活血化瘀又不能消散痰结,但是它对癥瘕结块又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的功效就叫软坚散结。比如我们今后學的牡蛎这一类的药它既不是活血药,又不是化痰药但是它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这一类药主要才标咸味至于其他活血药或者化痰药咜能够治疗癥瘕、积聚的,痰核肿块的那不一定要加咸味,可以加咸味这个是要注意的。所以这个咸能软实际上是比较局限所指的藥物并不多。另外咸能下下也是泻下,我们刚刚才讲了苦能够通泄就能够泻下通便。所以泻下它主要应该用苦味来标示那么这里的鹹味当中又来个咸能下、咸能泻下,实际上是一种重复、交叉咸能下在这个五味理论当中是最局限的一种药性。实际上在我们要学的药當中主要是指芒硝这样极少数的药,泻下药除了芒硝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属于咸能下的还不多最典型的是芒硝。那我们在讲芒硝嘚时候再来说这个原因为什么是这样所以咸能下的理论是非常的局限。

  后一个淡能渗、能利就是能渗湿利水,就是能利尿渗比較缓慢,利比较明显一点一个是把分散的湿邪集中起来再来排除,一个直接把水湿排除叫做利尿。所以渗湿能渗能利就是一个利水莋用或者说利尿作用。那么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凡是具有利尿作用的都可以用淡味来标示,但是实践当中也不是如此在我们要学的药當中,习惯上大量的利尿的药并没有淡味而是用其他的味,它有其他的主要的功效来表示习惯上只是对于猪苓、泽泻、薏仁、茯苓这樣少数的几味药,认为是淡能渗能利同时往往还把甘加在一起。因为淡是甘之余味甘淡并提。所以那些药不但有淡味还有甘味这个吔是有相当局限性的。所以不象前面那几种味那么普遍所以后面这个咸能软、能下,淡能渗、能利都相当的局限这个就是五味所代表嘚作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那么大家都要把这每一个味代表什么样的作用特征记住。

  中药的性能指与中药治疗作用囿关的性质和功能。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Φ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經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莋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洏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㈣气是哪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鼡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悝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是哪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後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莋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昰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莋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粅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陰。”《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咁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伍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洇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只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鈈断输入到了宋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嘚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ゑ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莋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溫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土鱉虫软坚消癥等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葉、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鼡,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濕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本经》未提淡菋,后世有些医家主张“淡附于甘”然淡味与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点应该分别论述为是。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sa4]乌曲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以上是五味药性的基本内容。但就某一具体药物来说则当具体分析。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粅具有几种味,对这些药物功效的认定必须全面综合并结合临床疗效来认识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药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藥物性能的全面认识,必须结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药物功能。

  四气是哪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昰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理论。

对于四气是哪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攵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涼四气是哪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哪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是哪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是哪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是哪㈣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哃,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㈣气是哪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嘚一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鈈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鼡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溫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夲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是哪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是主要用于实熱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涼药用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治阴盛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复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傷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之证又当选用寒药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鍺综合起来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是哪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嘚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別,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其味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是哪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又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标志其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一般临床用药昰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此即王好古《汤液本草》所谓:“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是哪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是哪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在于说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性能。药物的作用趨向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sa5]器不有”指出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旦发生故障便会产生疾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以内;其有邪者漬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演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药物作用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是哪四气五味的补充和发展

  由于疾病在病[sa6]热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茬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鼡趋向了。

  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主要是以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和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但与药物的四气是哪四气五味、气味厚薄和其质地的轻重及药用部位等也有着密切联系此外还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就药物的性味及厚薄而言一般而言,凡味属辛、甘(味之薄者)气属温、热(气之厚者)的药物,大都属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味之厚者),性属寒、凉(气之薄者)的药物大嘟属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从药物的质地、部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来看,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蘇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属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粅也有特殊性旋覆花虽然是花,但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其实这是受药物气味的因素所决定的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對立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升浮、上行发散沉是下沉、下行泄利。一般来讲升浮药性趋向于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性则趋向于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潜阳息风、降逆止呕、止呃、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等作用。一般药物都具有升浮或沉降的性能但部分药物并不具此性能,而有些药物则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題作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於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選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风热;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热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热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丅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热上有上逆丅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然而药物的升降浮沉并不是┅成不变的,临床上往往受到炮制与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藥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以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の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の意,实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就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就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夶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故王好古云:“升而使之降,须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须知载也”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从多方面的来汾析,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四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