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酸化和盐渍化怎样预防和治理

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解决方法
UID:234581
在线时间3小时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蔬菜大棚面积大量增加,对地方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头久的温室大棚土壤出现了盐渍化和酸化,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等现象。造成土壤酸化和盐溃化现象的原因很多,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蔬菜大棚土壤出现盐溃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前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现状非常普遍,并日趋严重,不但影响了生产绿色食品的质量和人们的消费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为了推进温室大棚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菜农们的收入稳定增加,人们的“菜篮子”不断丰富,使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稳中有升的发展,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各种资料的查阅,初步总结出造成温室大棚土壤盐溃化的原因有以下儿个方面:           1、温室大棚土壤盐溃化的原因        (1)、内的土壤,较少受到自然降雨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中去,而是残留在土壤耕作层。        (2)、温室大棚栽培,灌水次数比较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孔隙相对减少,通透性逐渐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盐分便在土表及耕作层积累下来。        (3)、化肥施用量过大。大量的施用化肥,使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从而造成棚室土壤板结,加速了土壤的盐溃化。        (4)、地势低洼,土壤温度大,土壤表层积聚大量的盐分,使土壤板结,盐溃化。        (5)、生施人畜粪尿。由于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高,人畜粪尿迅速挥发分解后,大量的氨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温室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         2、温室大棚土壤盐溃化的防治措施        (1)、改良温室大棚土壤的质地       增施有机肥,增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加大土壤的通透性,从而增强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另外整地时把富含盐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量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可大大减轻盐害。        (2)、撤膜淋雨灌水       夏熟蔬菜收获后,揭去温室大棚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可不盖膜,日晒夜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或在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漫灌,地面盖膜使水温升高,这样不仅可以洗盐,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温室大棚蔬菜高产稳产。        (3)、作追肥时尽量“少量多次”的原则       追肥一般很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用量,宁可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温室大棚蔬菜对养分的需要,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升高。               二、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1、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       (1)、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高,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某些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2)、大量没有腐熟的畜禽粪等酸性肥料的施用,产生有机酸,残留在土壤耕作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土壤酸化。       (3)、温室大棚复种指数髙,化肥用量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问题加重。       (4)、氮、磷、钾三元素的投入比例过大,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壤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          2、防治的措施       (1)、防治土壤酸化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增施有机肥,或改变施肥方式,使氮、磷、钾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2)、施入生石灰改良土壤。这是一项既简单又实惠的途径。因为生石灰施入土壤,可中和酸性,提高土壤pH值,直接改变土壤的酸化状况,并且能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       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使之大部分能通过100目筛,于播种前,将生石灰和有机肥分别撒施于田块,然后通过耕耙,使生石灰和有机肥与土壤尽可能混匀。       施用量。pH值5.0-5.4用生石灰130千克/亩;pH值5.5-5.9用生石灰65千克/亩;pH值6.0-6.4用生石灰30千克/亩。了解保护地土壤的大致pH值简况,及时有效的采取防治措施,为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请微信搜索:沃隆农资
UID:223213
在线时间520小时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微生物研究所 农用木霉菌 (微信同号)
UID:59731
在线时间10956小时
UID:233984
在线时间127小时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read.php?tid=72784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Powered by大棚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01期
大棚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通过对大棚内土壤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管理措施不当,目前大棚内土壤酸化和盐渍化比较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生产,致使蔬菜产量降低,病虫害加重。对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对作物的危害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156.4;S626【正文快照】:
近10年山东设施蔬菜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设施蔬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越来越成熟,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多数菜农忽视了大棚内土壤的管理,在追求大棚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下,努力提高复种指数,盲目增加施肥数量和次数,使土壤得不到有效的养护,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农业科技通讯;1995年04期
丰泉;[J];河北农业科技;2002年02期
李凯;;[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10期
冯国民;[J];应用科技;1998年09期
李忠;[J];吉林农业;2000年02期
于天仁;[J];土壤通报;1988年02期
夏立忠,杨林章,王德建;[J];江苏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王岩,林海;[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康宏芳;[J];农家参谋;1996年06期
冯国民;[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志坚;郭建胜;;[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尉海东;曹永富;杨洪蛟;;[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宋晓红;何永刚;;[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李健娜;严力蛟;黄云;;[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许兆秋;;[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唐建初;刘钦云;肖顺勇;;[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赵芹;郑创新;;[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丁树谦;王雪松;;[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辛海宁;周祥;秦光蔚;;[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靳秀英;宋文波;;[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双虎;[N];科学时报;2009年
中国农业大学
孙令强;[N];山东科技报;2005年
王久国;[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邓玉兰;[N];新疆科技报(汉);2003年
记者 毛文婷;[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N];江苏科技报;2002年
王久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石明山;[N];科学时报;2007年
特约记者 王惠忠 李正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特约记者 王惠忠 李正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玄德;[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昌爱;[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董晓伟;[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邓万刚;[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包春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熊文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朱辉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李士杏;[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邢晓飞;[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林仁漳;[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赵鹏伟;[D];郑州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灌溉方法对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灌溉方法对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明蔬菜大棚灌溉措施对土壤盐分积累特征的影响,以连续13年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方式栽培番茄的蔬菜大棚土壤为材料,分层采集0~60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盐分含量及其离子组成、pH的剖面分布,对不同层次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灌溉方法对土壤盐分积累特征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盐含量在所有灌溉方法中均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间土壤全盐含量在0~20cm土层差异显著,沟灌盐分含量最高,其次为渗灌,滴灌最低;土壤中水溶性阴离子以SO2-4和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3种灌溉处理土壤pH均以表层最低,随着土层加深而迅速升高;灌溉处理间0~30cm土层pH差异明显,其大小顺序为滴灌渗灌沟灌;蔬菜大棚土壤的盐分积累是导致土壤pH下降的重要原因。长期使用滴灌比沟灌和渗灌更有利于防止土壤盐分积累与酸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S626;S156【正文快照】:
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是利用人工保护的措施改变局部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适宜环境条件,延长蔬菜生产时间,甚至实现周年生产的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栽培方式。但蔬菜大棚的固定性、设施内生态条件的特殊性以及耕作管理措施的集约性,使蔬菜大棚土壤经常处于高温、高湿、高蒸发、无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龙卫国;施毅超;赵言文;胡正义;林天;夏旭;刘国群;许世蛟;;[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刘庆芳;吕家珑;李松龄;盛海彦;李宁;王艳萍;王晋民;朱春来;;[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2期
冯永军,陈为峰,张蕾娜,吴安民;[J];农业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王娇;张玉龙;张玉玲;金烁;韩琳;;[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范庆锋;张玉龙;陈重;;[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1期
曾路生;高岩;李俊良;赵秀芬;崔德杰;隋方功;史衍玺;;[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4期
姬景红;张玉龙;;[J];土壤通报;2010年04期
李文庆,张民,李海峰,昝林生;[J];土壤学报;2002年02期
李爽;张玉龙;范庆锋;虞娜;刘畅;;[J];土壤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辜碧;金赞芳;陈凌霄;;[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何传龙,徐继平,王世祥,高峰;[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何传龙,张金云,徐义流,刘淑娴,高正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魏迎春;李新平;刘刚;崔方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邓兰生;涂攀峰;张承林;李中华;曾亚妮;谢永红;;[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段欢耘;毛羽;王靖元;季旭;王敏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刘荣;王喜艳;张恒明;刘东鹏;冯燕;;[J];北方园艺;2008年08期
王根林;魏玉田;姬景红;李玉梅;;[J];北方园艺;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素平;刘艳;郭世荣;;[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袁志华;程波;常玉海;李津立;;[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董元华;张桃林;;[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杨思存;霍琳;王成宝;姜万礼;;[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曹齐卫;李利斌;孙玉良;张卫华;孙小镭;;[A];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植物生物学与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陈琼贤;张白鸽;罗少波;曹健;钟玉娟;高慧楠;杨秋;;[A];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张瑞明;李珍珍;李建勇;沈海斌;;[A];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李江遐;张军;陆翠珍;邱超;;[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张瑞明;李珍珍;李建勇;沈海斌;;[A];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艳;[D];浙江大学;2010年
姜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李树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甄爱;[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徐岩;[D];吉林大学;2011年
朱士农;[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黄玉茜;[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汤丽玲;[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郭淑霞;[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晓晟;[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燕;[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侯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焦娟;[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赵姗姗;[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孙瑞玲;[D];河南大学;2011年
程冬冬;[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赵静;[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马群;[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宋云鹏;[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李小刚;[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月明;孙万刚;李红梅;江丽华;;[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沈兵,郭琴,李建华,李华,王世平;[J];北方园艺;1997年04期
张真和,鲁波,赵建阳,周雄祥,邱正明,杨莉,张耀钢;[J];长江蔬菜;2005年05期
王伟承;张玉龙;姬景红;王鹏;任琳;;[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3期
巨晓棠,李生秀;[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年03期
史桂芳,毕军,夏光利,张昌爱,张萍,毕研文,朱国梁,孙国波;[J];耕作与栽培;2003年03期
张国印,王丽英,王凌,耿暖,孙世友,茹淑华;[J];河北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文炯;罗尊长;李明德;张杨珠;曾希柏;;[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汪吉东;张永春;俞美香;沈明星;许仙菊;;[J];江苏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尹微琴;储亚云;蒋新华;;[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希坤;刘志勇;蔡雷鸣;黄智伟;蔡建堤;李燕平;陈宇东;;[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叶贤锋;吴强盛;孙润生;赵伦杰;;[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刘世铎,李刚,王双海;[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鲁春霞,于云江,关有志;[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1期
秦丽杰,张郁,任丽军,刘湘南;[J];干旱区研究;2002年02期
许健民;吕开宇;娄博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姜凌;李佩成;胡安焱;易秀;;[J];干旱区地理;2009年02期
赵荣昌;巴建文;秦晓燕;马小泉;刘振华;田辽西;;[J];地下水;2011年01期
倪晓燕;;[J];致富天地;2003年04期
唐书平;赵目军;邓晓颖;王关杰;王金山;焦红军;杨利国;;[J];人民黄河;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秀妮;张荣群;周德;蔡思敏;;[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骆玉霞;陈焕伟;;[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杨帆;;[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周冠男;罗江燕;塔西甫拉提·特依拜;;[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田魁祥;李惠英;王容;王建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魏云杰;许模;;[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杨劲松;;[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史海滨;陈亚新;朝伦巴根;;[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张玉龙;;[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樊自立;乔木;李和平;;[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技;[N];东方城乡报;2009年
广东省茂名市海洋与渔业环境检测站
李莉;[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章轲;[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陈星;[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王建君;[N];宁夏日报;2009年
王建宏?实习生
张婷;[N];宁夏日报;2007年
;[N];人民日报;2007年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桑景拴;[N];中国花卉报;2007年
;[N];大众科技报;2003年
本报记者 李书杰 郭庆峰 通讯员 王洪胜;[N];河北农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D];新疆大学;2010年
刘贯群;[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范庆锋;[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韩茜;[D];新疆大学;2008年
党玉;[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陈丽湘;[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马娟娟;[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徐金鸿;[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姆斯叶·艾尼瓦尔;[D];新疆大学;2013年
何娜;[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王飞;[D];新疆大学;2010年
吐尼沙古丽·牙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古丽加玛丽·吾不力;[D];新疆大学;2010年
翟鹏辉;[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李会志;[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李宝富;[D];新疆大学;2010年
方媛;[D];长安大学;2012年
史晓霞;[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山东寿光市明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欢迎您!
现代农业整体方案解决专家20年专注温室大棚生产建设 6项专利 技术支持
7*24 建设施工热线152 -
最新公告:
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解决方法
来源:北方温室大棚建设网
温室大棚设施农业栽培种植经济效益好,但是由于温室大棚特殊的种植栽培环境,长期使用的温室大棚中的土壤优势会出现土壤的盐渍化和酸化,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指出了一些改善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方法。
& & & & &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蔬菜大棚面积大量增加,对地方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头久的温室大棚土壤出现了盐渍化和酸化,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等现象。造成土壤酸化和盐溃化现象的原因很多,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 & & & & & & &&
& & & & & & & & & 寿光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生产
& & & & &一、蔬菜大棚土壤出现盐溃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 & & 目前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现状非常普遍,并日趋严重,不但影响了生产绿色食品的质量和人们的消费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为了推进温室大棚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菜农们的收入稳定增加,人们的&菜篮子&不断丰富,使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稳中有升的发展,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各种资料的查阅,初步总结出造成温室大棚土壤盐溃化的原因有以下儿个方面:
& & & & & &1、温室大棚土壤盐溃化的原因
& & & & (1)、内的土壤,较少受到自然降雨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中去,而是残留在土壤耕作层。
& & & & (2)、温室大棚栽培,灌水次数比较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孔隙相对减少,通透性逐渐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盐分便在土表及耕作层积累下来。
& & & & (3)、化肥施用量过大。大量的施用化肥,使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从而造成棚室土壤板结,加速了土壤的盐溃化。
& & & & (4)、地势低洼,土壤温度大,土壤表层积聚大量的盐分,使土壤板结,盐溃化。
& & & & (5)、生施人畜粪尿。由于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高,人畜粪尿迅速挥发分解后,大量的氨被挥发掉,使一些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温室大棚内土壤板结、盐渍化。
& & & & &2、温室大棚土壤盐溃化的防治措施
& & & & (1)、改良温室大棚土壤的质地
& & & &增施有机肥,增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加大土壤的通透性,从而增强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另外整地时把富含盐类的表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量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可大大减轻盐害。
& & & & (2)、撤膜淋雨灌水
& & & &夏熟蔬菜收获后,揭去温室大棚薄膜,在雨季如有数十天可不盖膜,日晒夜淋,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有显著效果;或在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漫灌,地面盖膜使水温升高,这样不仅可以洗盐,而且还可以杀死病菌与地下害虫,有利下茬温室大棚蔬菜高产稳产。
& & & & (3)、作追肥时尽量&少量多次&的原则
& & & &追肥一般很难深施,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用量,宁可增加追肥次数,以满足温室大棚蔬菜对养分的需要,不可一次施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升高。
& & & & & & & &二、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 & & & 1、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
& & & &(1)、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高,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某些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 & & &(2)、大量没有腐熟的畜禽粪等酸性肥料的施用,产生有机酸,残留在土壤耕作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土壤酸化。
& & & &(3)、温室大棚复种指数{,化肥用量大,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问题加重。
& & & &(4)、氮、磷、钾三元素的投入比例过大,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壤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
& & & & &&2、防治的措施
& & & &(1)、防治土壤酸化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增施有机肥,或改变施肥方式,使氮、磷、钾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 & & &(2)、施入生石灰改良土壤。这是一项既简单又实惠的途径。因为生石灰施入土壤,可中和酸性,提高土壤pH值,直接改变土壤的酸化状况,并且能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
& & & &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使之大部分能通过100目筛,于播种前,将生石灰和有机肥分别撒施于田块,然后通过耕耙,使生石灰和有机肥与土壤尽可能混匀。
& & & &施用量。pH值5.0-5.4用生石灰130千克/亩;pH值5.5-5.9用生石灰65千克/亩;pH值6.0-6.4用生石灰30千克/亩。了解保护地土壤的大致pH值简况,及时有效的采取防治措施,为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瑞雪 北方温室大棚建设网)
欢迎一键分享:
山东寿光大棚菜迎来中俄边贸“掘金”良机
钢构大棚、连栋大棚
薄膜温室大棚建设案例
一站式温室大棚采购与建设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在蔬菜种植区面积大量发展,对我国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几年过后,温室和大棚种植总会出现僵苗、死苗、叶片焦枯、落花落果、果实畸形等症状,土面则表现泛白似盐霜,土面泛红,土面泛绿,土壤板结坚硬,通透性差,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棚室的环境相对封闭,土地利用率高,肥料用量大,长期没有雨水淋洗土壤,使得肥料不能随雨水淋溶到土壤深层,而残留在耕作层;同时棚室内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又会使土壤深层的盐分上升到表层。这个缓慢变化的过程,科学上称它为土壤酸化和盐渍化趋势。土壤酸化和盐渍化,使棚室作物的出苗不齐,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有关资料称:山东省每年因盐渍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20亿元。
我们知道,大多数蔬菜,适宜在PH值5.5到7.5的土壤中生长,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较为适宜。如果PH值小于5.5,棚室中的土壤就开始酸化了。
例如江苏南部的蔬菜大棚,棚内土壤PH值常常在5.5以下,部分大棚菜田土壤PH值低至4.32,已极度酸化。
上海地区大棚蔬菜土壤的盐分高达0.49-0.93%,更甚者大棚芦笋的土壤含盐量则达2.21%,芦笋不长,整株死亡。
土壤酸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高,导致土壤中某些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例如钙和镁,第二,大量没有腐熟的畜禽粪等酸性肥料的施用,产生有机酸,残留在土壤耕作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土壤酸化。第三,棚室复种指数高,化肥用量大,导致土壤酸化问题加重。
我们再来看看目前蔬菜大棚种植农民常用的施肥措施:每亩大棚中用鸡粪10一15立方米,优质复合肥100一200公斤。再加上结果期每月2次的追肥,全年化学肥料的用量惊人。以一年两茬的西红柿为例,一年亩产公斤西红柿,需纯氮30.8-38.6公斤、五氧化二磷9.2-11.6公斤、氧化钾35.6-44.4公斤。这些养分,仅靠基肥就可满足其需要,十数次高达数百公斤的化学冲施肥其肥料利用率低,一大部分都留在了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
盐渍化的原因是:棚室内土壤较少受到自然降雨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中去,而是残留在土壤耕作层。第二个原因是,棚室栽培,浇水次数频繁,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孔隙减少,通透性变差,盐分不能渗透到土壤深层,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土表及耕作层积累下来。第三是化学施肥量过大。无机盐残留于耕层土壤内,造成棚室土壤板结,加速了盐渍化。
多芬公司一直专注于新型肥料的科研与实践,于2014年研发出了高端生根养根并且调节土壤PH值的产品-----“根之宝”。 氮≥93g/L
磷≥133g/L
腐殖酸≥53g/L
EDTA-铁≥0.5g/L
EDTA-镁≥1.5g/L 络合硼≥1.5g/L
有机质≥63g/L1、本品富含有机质、蛋白质、多糖、催化作物生理活性,激活根系及土壤微生物再生,通过根系的协同作用,促进开花坐果,提高产量,提升品质。2、富含生理活性辅助因子,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促进土壤被固定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作物抗逆能力。1、本品为有机营养剂,蔬菜、果树、花卉、茶叶、药材及大田作物均适用。2、叶面喷施,兑水稀释1000倍叶面喷施,间隔7-10天/次,明显提高作物开花坐果率。3、滴灌冲施,幼苗定植期,灌根冲施1L/亩,生长期冲施2L/亩,配合叶面喷施效果更佳。注意事项:1、可与多数农药肥料混用,避免与强酸或强碱性产品混合使用。2、本品应在晴天上午或者傍晚使用,不宜在高温强日照下使用。3、存放于常温避光干燥处,禁止人畜食用。4、久置如有结晶属正常现象,不影响使用效果。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