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D怎样住房公积金提取DSD

  上次我们在编写HD Audio与AC'97区别时引入了采样率的问题,并且也提及了DVD Audio与SACD等问题一些热心的网友提出,单纯的在采样规格上做文章对音质的改善是有限的。针对这个问題我们近期收集到了更多的基础资料,并进一步将问题延伸至下一代音乐光盘标准之争的探讨分析他们之间的优劣,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看

舍远求近,先谈谈常见的CD:

  目前大家常用的音源载体中公认最实用音质最好的就是CD了,人们在评论mp3、APE、FLAC等常用压缩格式时常用CD的采样规格作标准进行对比。在接触了bit、kHz、kbps等参数关键词后我们很自然的会对其再次进行比较。

  CD的标准包括了红黄,绿橘,白及蓝皮书这些标准书为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s)联合相关的公司所制定,因采用各不同的封面颜色而得名所有的光盘格式都是以CD-Audio格式为基础而发展的,CD-Audio的标准记在红皮书内而CD-ROM的标准则记录在黄皮书上。


威宝 52X CD-R 光雕盘片(图片可点击放大)

  红皮书与黄皮书是最常用到的标准書但这只是众多标准书的其中两本。其它还有包括定义CD-I规格的绿皮书定义VideoCD与KaoarkeCD规格的白皮书,白皮书内规格尚需要参考红及黄皮书另外还有定义CD-R,CD-E及MO规格的橘皮书在橘皮书中包括定义CD-R盘片的规格,使CD-R光盘片可使用于任何一台光盘烧录器橘皮书中还定义了全新的档案系统,这种档案系统是为了可将资料分次存放在CD-R而定的叫做多段式(Multi-session)写入规格,蓝皮书则记载加强型光盘片(CD-Extra)的规格此种光盘片是以CD-Audio为基礎,利用Multi-session的方法将资料加于音乐轨的后面使一般CD唱机无法拨放到资料轨(保护),而计算机上的光驱则可顺利抓到资料

  对于新的CD标准,或者是原有标准新加入的部份均无法独立成为一个单一标准,而需彼此参考举例来说,CD-R要记录成为CD-Audio需参考橘皮书与红皮书,彼此缺一不可有的时候,光盘片上可以记录不只一种的CD标准

重点所在――PCM(何为PCM):

  从CD的标准中引出了我们此次要说明的重点,采样規格中两项最常用到的规格bit/kHz这包含两个概念,前者是采样精度位数越多,可供声音描述的数据量就越丰富;后者则代表采样的频率頻率越高、间隔时间就越短,所获得的声音就越细腻流畅这两个规范的来自于CD早期定义时所采用的编码方式――PCM方式。

  PCM这个字眼相信DIY老鸟们已经听过多次但是其为何物呢?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录音)所谓PCM录音就是将声音等模拟信号变成符号化的脉冲列,再予以记录PCM信號是由[1]、[0]等符号构成的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比它不易受传送系统的杂波及失真的影响。动态范围宽可得到音质相当好的影响效果。

  PCM脉码调制数字音频格式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PCM的音频格式也被DVD-A所采用它支持立体声和5.1环绕声,1999年由DVD讨论会发布和推出的

  PCM的采样精度从14-bit发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采样频率从44.1kHz发展到192kHz。到目前为止PCM这种单纯依赖提高采样规格的技术其鈳改进的地方已经越来越来小。只是简单的增加PCM比特率和采样率不能从底层改善它的根本问题。

  PCM的主要问题在于: 1)任何PCM数字音频系统需要在其输入端设置急剧升降的滤波器仅让20 Hz - 22.05 kHz的频率通过(高端22.05 kHz是由于CD 44.1 kHz的一半频率而确定),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2)在录音时采用多级或者串联抽选的数字滤波器(减低采样率),在重放时采用多级的内插的数字滤波器(提高采样率)为了控制小信号在编码时嘚失真,两者又都需要加入重复定量噪声这样就限制了PCM技术在音频还原时的保真度。

  SACD全称叫Super Audio CD即“超级音频光盘系统”,它是由索胒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发的一款具有全面取代CD音源实力的最新格式的数码系统SACD采用DSD数字录音技术,它的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均优于CDSACD是┅种新型的光盘,它不是CD格式而类似DVD光盘,播放时需使用SACD专用的播放设备

  SACD光盘结构大致与DVD相似,播放面有单面和双面信息层有單层和双层。目前市场上的SACD光盘较多采用单面双层结构一层是0.6mm基片上储存16bits传统CD格式的信号,可与CD兼容另一层是0.6mm基片高密度的半透明层,储存SACD格式的信号再将两片基片像DVD盘片那样粘合而成。这种光盘可以在普通CD播放机上播放也可以在SACD播放机上播放,当然两者的音质昰有差别的。

为何1bit能干掉24bit――更有效率的DSD:

  DSD技术除了应用在SACD中也有直接运用于CD中的,不过不同的是应用于CD的DSD应用终结于录音部分壓盘与回放依然采用PCM编码,而SACD的技术指标则远优于CDSACD的核心技术是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 直接数据流),它与CD、DVD-Audio的多bit录制原理有根本的区别

  DSD的技术,简單地讲它是将信号以2.8224MHz采样、经多阶Δ-Σ调制,输出1bit信号流在整个SACD系统中,都按照1bit的规格进行编码解码因此相比PCM少了采样精度交替变换帶来的音质劣化。

  多阶(如:7阶 7th Order)Δ-Σ调制器运用负反馈,将信号与上次采样的波形进行比较(差分运算),“大于”便输出“1”,“小于”便输出“0”。利用求和器将波形在一个采样周期中积累以形成下次的比较波形。Δ和Σ则分别是差分和求和的含义。由此可见,1bit信号流是相对值而传统的PCM记录的量化值是绝对值,1bit的效率被大大强化了!

  上图为一个正弦波经多阶Δ-Σ调制后1bit数据流图中显示,囸半周振幅越大,出现“1”越多;负半周振幅越大,出现“0”越多这个图让我们想起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形:正半周,纸盆推出压缩扬声器前方的空气,使空气密度增加振幅越大密度也越大;负半周,纸盆拉回使空气密度降低,振幅越大密度吔越低。由此可见1bit信号流竟然反映的是原始的模拟信号作用于扬声器后声音在空气中形成的疏密程度!目前,有的公司已经在研究开发數字功放和数字扬声器希望将1bit二进制的数据经过数字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直接提供给数字扬声器数字扬声器既是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器,又是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换能器这样,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提高了重放性能。

  与传统的PCM信号比较1bit信号流调制过程较为简单,而且精度高、成本低解调过程更是简捷方便。从理论上讲重放端仅需要一个RC积分电路就可成功地还原音频模拟信号。同时又从根夲上剔除了PCM所固有的一些失真,使音频信号得以高度的返真还原

  DSD制式的取样频率为2.8224MHz,较传统CD的取样频率 44.1kHz高出64倍而总的信息容量为傳统CD的4倍。理论上可以把频响范围扩展至0Hz-400kHz这就大大超越传统CD的20kHz的极限。而64倍于CD的超取样频率又可使听域范围的量化噪声完全被分配到囚耳的听域之外(也就是说PCM中的低能量信号,为确保精度而加入的重复定量噪声可以将其分配到20kHz甚至更高的频率外)。更因为DSD技术中又开发叻所谓的"噪声整形电路"可进一步把可闻频带(0 ~ 20kHz)内的噪声进一步转移到20kHz以上的超音频范围中去从而令SACD的信噪比提升至120dB以上,这就是DSD编码嘚另一个优势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采样率对其构成的影响,假设输入的声音是一个动态很大的高频信号如果采样率不能达到一定要求,还原出来的曲线误差也会变大(采样的两个点内的音量变化足够大的话1bit的标量精度劣势将会显现)。

从bit应用映射音频產业:

  SACD与DVD-Audio比较两者原理虽然不同、实现方式也各有差异,但都比传统CD的音质改善甚多进一步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SACD在向下兼容性鉯及编解码方面更有优势;DVD-Audio则在容量上(包括多声道拓展性等)以及与多媒体联动上更胜一筹两者之争目前仍未结束。

  SACD的应用面相對较窄常见于Hi-Fi类台式CD,虽然CD机亦可播放但是音质表现却大打折扣。在硬件供应方面SACD已先一步走到DVD-Audio之前,SONY公司在SACD推出之初就有一款轟动业界的SCD-1旗舰问世,之后接踵而来的SCD-777SE、SCD-555、SCD-XB940甚至影音兼容的DVP-S9000ES、Manantz公司的SA-1、SHARP公司的DX-SX1、先锋公司的DXAX100;飞利浦公司的SACD1000,还有日本著名的Hi-Fi精品金嗓孓DP-100/DC-101分体机其它如日本安桥、爱华、第一音响等等,不胜枚举

  DVD-Audio方面,由于依然采用PCM方式因此应用面较广,不少DVD机已经内置支持DVD -Audio的解码功能多媒体方面,普通的DVD-ROM都能提供DVD-Audio的读取功能创新更是不遗余力的推广DVD -Audio,随声卡附送了演示光盘实际上只要DSP以及DAC在规格上能够支持更高的采样规格,要支持DVD-Audio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软件供应方面则是SACD一面倒的状况,至今已有超过300款SACD唱片面世国内看得到的也有菦百种,其中SONY和Philips一方面凭借自己旗下的唱片公司源源不断地出版SACD碟以示支持另一方面更说服Telarc、DMP、拿索丝、DIGITAL等发烧唱片公司加盟SACD陈营,不斷推出SACD软件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极深印象;而DVD-Audio却时乖命蹇还在摇篮中就被计算机黑客破解了防盗版密码,从而大大推迟了DVD-Audio唱爿推出的时间表这也是许多饱受盗版之苦的唱片公司暂不考虑对DVD-Audio阵营支持的主要原因。

  音质方面:由于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bit量化DSD直接数據流在技术方面的简洁和优势大多数资深的音响发烧友经过亲耳聆听后,主观感觉都认为SACD在音质上略胜一筹因而音响界许多朋友都认為,若组建家庭影院兼容Hi-FiDVD-Audio应该是首选。但若以玩高保真音乐为主特别是以追求音质音色的至真至纯为目的的朋友而言,SACD是您理想的选擇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PCM影响下的产业已经相当成熟应用面较广,凭借载体容量上以及产业成熟性PCM的bit/kHz之路将在多媒体领域以及高清领域会进一步拓展应用。这道不是说我们看好DVD-Audio而是说由于多媒体产业已经深受其影响,因此最起码在个人电脑这部分短期内不会有DSD嘚机会。

  我们认为DSD影响下的产业大多数的应用仍会在录音领域而SACD也会在Hi-Fi纯音频领域走得更远。由于需要兼容普通CD因此解码部分应該会同事容纳DSD与PCM两种解码方式,这一点似乎有些戏剧性从软件供应方面看,SACD的影响已经足够大了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顶级唱片公司的发烧碟,而越来越多的音频发烧友的吸引力无疑会被其牢牢吸引住

一SACD[ISO]住房公积金提取工具注册方法

scarletbook_r252注册方法这个工具操作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在注册这一关纠结了以为下载解压后就能使用,其实不然这个工具需要先注册,需要手笁操作来完成整个注册步骤
压缩包解压后把文件夹放在桌面,放桌面是为了方面讲解整个步骤“其实放哪里都一样”

点击图中箭头空皛处会显示详细地址,你要做的就是复制这个地址当然每个人的地址都不一样,但操作步骤是通用的

接着随便在那里建立一个记事本紦复制下来的路径黏贴进去备用,别关闭记事本

然后把下面红箭头内的文字也复制下来

然后把下图用红圈框住的这段文字也黏贴到刚才建立的记事本里面,比如下图
注意看红圈,把步骤一复制过来的黏贴进《》里面然后消除《》我们最终要得到就是步骤四,把步骤四複制黏贴到运行里面

桌面左下角,这个是Win7的样子XP是啥样你懂的。

图2在箭头处黏贴你最后复制的步骤四

图4如果点击后出现这样就表示注冊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住房公积金提取ISO了

工作完毕!住房公积金提取的DFF音轨文件都会自动建立且保存在这个箭头所指的文件夹

SACD[ISO]如何住房公积金提取多声道DFF后缀音轨文件

下面来讲讲如何住房公积金提取多声道音轨但如果你的ISO不包含多声道音轨此方法也就无效,请确认你的ISO是否含有多声道音轨

ISO(DSD) 立体声住房公积金提取通常1-10分钟左右或不等

ISO(DST) 立体声住房公积金提取通常10-30分钟左右或不等

多音轨ISO(DSD) 立体声住房公积金提取30-60分钟或更多

多音轨ISO(DST)多声道住房公积金提取至少3小时或更多

大多数ISO都是立体声与多声道混合的,通常属于DST压缩格式

友情提醒:机器配置差的建议别住房公积金提取或播放多声道死机过载别怪我没提醒。

DFF整轨+CUE制作1.已经把ISO住房公积金提取为单曲后还可以把单曲组匼成带CUE的整轨DFF格式音轨

然后双击dsdmerge.exe立体声音轨几分钟就能搞定,多音轨合成整轨需要更多时间
合成好之后会在文件夹下自动生成一个名叫【CDImage】的文件夹

里面包括两个文件1.整轨DFF,2.CUE文件你可以用打了SACD插件的FB2000播放器来播放

当然可以使用CUE也可以播放整轨,但对于KORG-AudioGate播放器来说只能播放整轨或单轨DFF不能使用CUE。

2.如果你现在用笔记本打开CUE会发现CUE内部排列不规则但这不影响的使用【在FB2000里面也是排列整齐的】

如果想CUE文件內部美观就把CUE扔到打了SACD插件的FB2000播放器里面任意加一个数字,中文英文字母,然后保存

此时CUE内部排列整齐。我通常在【流派】后面写上數字【1】保存后再打开消除【1】

DSD和现行的PCM截然不同

Audio概念的提出以忣近期一些支持DSD解码设备的上市DSD的曝光率似乎又高了起来,同时这也勾起了无数发烧友的好奇心现今有很多厂商都以此作为宣传和卖點,声称DSD拥有更好音质但DSD倒底是什么?它和传统的音频文件比起来优势究竟有多大有没有必要购买支持硬解DSD的设备?使用软件解码可鈈可以而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也是有很多网友或多或少拥有的疑惑现将这些疑问,结合自己的观点为大家谈谈关于DSD嘚一些事情

想要了解DSD得先从PCM说起

说到DSD就不得不提到目前使用广泛的PCM,而我们电脑中常见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其内部封装的正是PCM的音频苹果嘚OS X系统下则是采用aiff格式来存储封装PCM的音频。PCM的全称是Pulse-code modulation中文是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音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PCM将信号的强度依照同样嘚间距分成数段,然后用独特的二进制来量化将音频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是一种调制的过程,从数字信号回制成模拟信号的過程则是解调

4bit位深的PCM编码示意图

我们都知道音频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日常使用的PC则是数字化设备内部采用存储的是数字信号,因此茬PC这些数字设备当中播放音频就必须先将音频进行数字化的存储PCM则可以看作是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法,它可以将音频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上图的当中的红色曲线代表了一个正弦波,蓝色的点则是取样点横坐标是采样频率,纵坐标是采样位深这样我们就能从正弦波嘚到9、11、12、13、14等一组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被数字化的设备轻松识别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PCM编码的大致原理,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何我們日常播放的音频当中会注明24bit或是48kHz这些参数在实际应用当脉冲编码调制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的,通常是由专门的芯片来完成的这就是ADC(模数转换器)。

这张图更加形象的阐述了PCM的编码原理

当然我们得到了这些数字化的音频信号后并不能简单的将其存储在CD或是硬盘当中為了在播放时能够识别不同规格的PCM还需要为其添加一定的标识或是进行分割,因此我们就将PCM封装成了WAV或是aiff格式当然直接用虚拟信号采样嘚到的PCM体积是比较庞大,通常还会对PCM进行压缩类似于ape、flac、tta等就是PCM经过无损编码压缩后的结果,而我们常见mp3、aac等则是经过了有损压缩

经過压缩后的PCM在体积上会有不少优势,但播放时需要先将压缩数据解压成还原成PCM才能过DAC芯片解码成模拟音频信号供信号放大器使用压缩音頻编码解码成PCM的过程中并不涉及数字和模拟信号的转换,一般通过CPU即可完成而PCM还原成模拟信号则需要DAC才可完成,并不能通过CPU来进行DAC并鈈是支持解调任何规格的PCM,目前较高规格的PCM可以达到32bit/192kHz而大多数声卡当中DAC至支持24bit/192kHz的规格,因此播放时还需通过CPU对高规格的PCM进行向下采样

說到这里大致可以了解凡事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CPU等数字化的可编程设备来进行,而数字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必须通过专门设计的DAC、ADC进行

DSD的编码原理以及优势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本次的主角DSD,Direct Stream Digital(DSD)是属于索尼和飞利浦的专利技术这也难怪索尼的高端音频设备会支持。DSD和我们现用这些音频编码格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基于PDM(pulse-density modulation)脉冲密度调制实现完全有别于基于PCM的音频。PDM是通过密度来表示模拟音頻信号的PDM每次采样的精度都是1bit,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正弦波波峰的位置几乎都是1而波谷的位置则是0,因此通过PDM调至的音频信号并不能通過现有的基于PCM的DAC进行解调

(SACD),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DSD音频的来源在SACD当中采用的是采样率2.8224MHz的DSD,同时考虑到体积的需求大约在2005年的时候还推出叻DSD的无损压缩格式DST(Direct Stream Transfer)DST同样是可以直接使用在SACD当中。

DSD由于使用的 1bit 比特流的方式获取声音样本在声音采样率上优势明显,常见的几种DSD的采样率包括2.8MHz, 5.6MHz和11.2MHz, 分别为CD 44.1kHz的64128和256倍,由于取样次数高所以取样过的波形很圆顺,比较接近原来的模拟波形同时,由于不采用多位省去位轉换程序,降低了因为数字滤波而可能产生的失真与噪声

DSD的编码过程中,对信号进行量化的方式和PCM完全不同,对于对声音进行多位 (Bit) 记录的PCM每记录一个采样点需要用到16bit数据,但是DSD对于每一个采样点用1bit就可以记录。这样一来, 对声音的量化不会再受到频率的影响最大量化范圍直接取决于电平值,因此收获了极小的量化噪声和超高的信噪比, 是众多音响发烧友心目中理想的声音载体

如果将SACD和CD的参数进行对比的話,可以看到SACD最大的优势是在于6声道音频的支持以及拥有更高的响应频率但笔者认为SACD的响应频率意义并不大,因为人类听觉的极限频率茬20Hz-20kHz超出20kHz的部分人耳完全无法感知到。但就每秒的比特率来说SACD当中的DSD达到了5645kbps,而普通的CD则是1411kbps理论上来说DSD记录了比PCM更多的数据,解调成模拟音频信号时能够带来更小的失真如果采用22.5792MHz的DSD的话每秒比特率则会翻倍至45160kbps,这数据量是PCM远不能达到的

由于DSD采用了和PCM不同的原理进行調制,因此DSD的大多数参数例如位深、采样率等和PCM是没有可比性的,而笔者认为DSD优于PCM的方面主要是以下两点DSD较大的比特率可以带来更加豐富的声音细节,这点对于发烧友还是一般大众都是非常有用的而高达20Hz-50kHz的频率响应可能对普通用户来说意义不大。

1.DSD能够记录更加多的音頻数据

2.DSD拥有更宽的频率响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积金提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