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星not3用了快5年 边玩边充会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什么事故吗最近报道三星爆炸弄得我

三星Note7手机发生30多起电池爆炸事故 三星销量走低|三星|电池|爆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30多起电池爆炸事故,三星还能挽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吗?
  一款价格高达5999元的旗舰手机,居然会出现一个最基本的电池安全问题,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这个时代,究竟还有什么值得信任?
  《消费者报道》特约撰稿人/简言
  (作者系消费电子资深撰稿人)
  截至日,新上市不久的三星旗舰手机已经发生了35起爆炸事故。根据相关报道,该爆炸的毁坏程度极高,几乎整块屏幕都被烧焦,严重程度可以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
  这一事故,也引起了全球移动用户的热烈讨论。甚至有人戏称:“苹果都还没发布,三星就输得一败涂地了。”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三星一开始并没有将中国大陆的Note7手机列入召回范畴。那么,爆炸原因到底是什么?三星的召回态度为何又“厚此薄彼”呢?
  爆炸缘于电池缺陷
  9月2日,因电池爆炸事故进一步扩大,三星移动总裁高东真公开致歉,宣布全球召回250万台Note7手机,并承认了“电池芯存在缺陷”的爆炸原因。
  而Note7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三星SDI是三星电子旗下的公司。受该消息影响,三星电子股价下跌2%,三星 SDI股价则下跌6.1%。
  对于Note7爆炸,最初专家们的猜测集中于“高通骁龙820与三星猎户座8890双版本SOC的兼容问题”、“TYPE-C与QC2.0的电压匹配BUG”等技术性因素,毕竟谁也没想到三星竟然会在一款旗舰手机上采购有缺陷的电池。
  手机电池是由多层膜叠加形成的,如果产品内部杂质刺穿隔膜,就会导致电池短路进而燃烧。而Note7采用的三星SDI自产的电池可能就是因为短路问题,导致手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爆炸。也就是说该电池的爆炸现象对于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可控的。
  据三星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有问题的Note7手机约占已售产品总量的0.1%。此次三星全球召回的数量为250万台。由于现在的手机都是一体化机身(无法拆卸电池),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问题手机都是“定时炸弹”。
  笔者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拥有全产业链的三星在对待自家生产的SDI电池时,采购部门与质检部门存在“开绿灯”行为,导致空前的costdown(采购时降低成本)事故发生。
  一款价格高达5999元的旗舰手机,居然会出现一个最基本的电池安全问题,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这个时代,究竟还有什么值得信任?
  全球召回Note7,唯独中国大陆是例外?
  除了Note7的爆炸事故外,三星对于中国市场的“区别化”态度,更是引发大批中国消费者不满。
  针对在中国大陆市场发售的国行Note7手机,三星声称:“由于(中国)采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故不列入此次召回范畴。”这意味着中国大陆消费者得不到“问题手机召回”的合理待遇。但与此同时,三星电子针对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两个大中华区市场都宣布了Note7的召回公告。
  众所周知,在手机市场的全球供应链整体架构中,供货商的供货往往都会集中发往生产工厂进行批量装配。作为“世界工厂”,来自于各国的配件大多都在中国进行组装。基于这一现状,“问题电池供货到中国的三星工厂进行组装,再卖给中国消费者,最大化节省物流成本”,这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推测。
  把可能引发爆炸事故的问题手机销往全世界,却只针对中国大陆市场采用了品质更高无安全隐患的“良心”批次,这样的说法,显然没有办法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甚至引发网友集体吐槽:“没想到,原来中国大陆享受的是三星特供版Note7。”
  随着CCTV2央视财经展开报道,各大媒体平台轮流介入,Note7爆炸的真相也变得广为人知。深陷舆论漩涡的三星才重新发布了召回公告,从“千人试用团”开始将中国大陆的国行Note7手机召回。据传,京东等电商平台和地区经销商也开始暂缓Note7的发货,等待三星的后续检测回复。
  然而,这份姗姗来迟的召回公告,已经无力挽回三星在Note7爆炸事故中丢失的口碑了。考虑到iPhone7的发布近在咫尺,Note7想要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很难了。
  这不是三星旗舰手机第一次出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Note7,三星历年的旗舰手机不乏各种事故问题,其官方表态和售后维修都处理得颇为糟糕,尤其是2013年10月引发全国消费者关注的“字库门”事件。
  “字库门”,主要集中于同属Note系列的Note2手机与另一旗舰系列S3手机。字库门指的是内存损坏:手机内置存储器eMMC芯片被“意外击穿”而无法使用,具体症状为“无法点亮屏幕、充电无反应、卡在开机界面进不去系统”等等,这属于三星自身的内部硬件设计问题。而且该问题一旦出现就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进行修复,往往只能更换字库eMMC芯片。
  在字库门事件中,三星售后维修的方式不是主动免费更换eMMC芯片,而是利用中国消费者的不知情,对于消费者本无责任的字库损坏收取高昂的维修费用。直到央视《经济半小时》展开炮轰后,三星公司终于肯承认自身的设计错误,向中国消费者正式发文道歉,并承诺改善问题机型的售后政策。
  2015年4月,三星旗舰机Galaxy S6 edge上市仅仅一个月,就发生了重力感应失灵的问题。其症状为“屏幕处于竖屏状态、相机界面上下颠倒”,原因则是手机自身的Accelerometer(加速度传感器)出现故障。因“重力门”事故,国外的三大运营商Verizon、Sprint以及 AT&T都毫不犹豫地给消费者更换了有问题的三星Galaxy S6 edge。
  被国产与苹果围攻,三星销量走低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赛诺(Sino)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报告显示,相比华为销售4377万台和OPPO销售2902万台的优异成绩,三星1357万台的销量表明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是每况愈下,即便面对着高端机的老对手iPhone的2766万台,也是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是曾经溢价过高的iPhone开始放低身段,主动推出中端机型iPhone SE,并辅以降价促销等方式自上而下地猛推销量;另一方面是国产厂商开始发力猛追,携手向着中高端迈进。如华为的P、Mate系列,OPPO的R系列、VIVO的X系列,都把定价范围扩展到了元档,某些旗舰机型更是扩展到了元档。被iPhone和国产机夹在中间的三星甚为尴尬,加上各种手机安全问题被曝出,品牌形象价值不断走低。
  对于三星来说,想要挽回市场份额,必须要立足于用户体验的角度,拿出足够诚意来打造一款“良心机”。 除了价格因素外,它不仅要拥有强劲的硬件性能和时尚的造型颜值,更得从硬件安全和售后服务等全方位进行考量。
  对于消费者而言,三星Note7手机的爆炸事故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更加理性地消费,不要盲从于所谓的“国际大品牌”。
  对于新发售的手机,笔者建议大家等待一两个月后再进行购买,避免沦为厂商的“小白鼠”。
责任编辑:陈楚潺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动漫,唱歌,看电影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v_show/id_XMTgwODU3NzE4OA==.html?from=y1.9-3.1#paction 非职业玩家,只有晚上下班有一点时间看看国外有啥科技趣闻,看到喜欢的就搬过来,实在没时间弄字幕.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三星限制Note7用户充电是否侵犯了用户权利?
来源:腾讯数码
为了阻止用户继续使用Galaxy Note 7,三星终于使出了杀手锏:在本周于美国地区发布的软件升级当中,三星将禁用Note 7的充电和联网功能。也就是说,你手上的Note 7在升级之后将彻底无法使用。》》《《
三星限制Note7用户充电是否侵犯了用户权利?
但整个剧情很快就发生了反转。在消息公布之后,至少有一家运营商表明了自己的否定立场,同时也展现出了捍卫自家网络的决心。Verizon表示,他们拒绝在这个节日期间推送三星的这个自毁升级。
作为用户,我们或许应该为Verizon的决定欢呼。但此事件实际上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些巨头们忙着秀肌肉、彼此制衡的过程当中,普通用户对于自己口袋里的手机实际上是没有发言权的。
三星限制Note7用户充电是否侵犯了用户权利?
技术是谁所有?
在最近这几年里,一连串的公共事件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于所有权的理解,而此次的三星升级只是最新的一个例子罢了。曾几何时,你掏钱买回家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它。比如你买了一本书,不管你是在里头乱涂乱画、拆掉封皮还是撕掉内页,这都是你的自由。
按照传统,计算机也享有相同的所有权精神。你可以在自己的PC或Mac上安装任何软件,或是拒绝官方发布的系统升级&&只要机器还能用就行。在需要时,你依然可以获得售后技术支持。
但移动和联网设备的问世却改变了这个局面。在2011年,谷歌就利用了Android的&自毁(kill switch)&功能来从用户设备上检测和远程擦除恶意应用&&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于设备的所有权被侵犯。
虽然谷歌此举是出于安全之名,以避免恶意软件的大范围传播,但这不免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奥威尔笔下那电幕笼罩之下的寒意。
如今5年过去,三星这一次希望通过自毁升级迫使用户不再继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Galaxy Note 7。虽然存在起火隐患的设备仅占售出总量的0.005%,但这依然是三星所不愿承受的风险。不管对于用户本人还是他们身边的人而言,一部随时可能起火爆炸的手机都是相当危险的&&这也正是航空公司将其列入禁飞物品清单的原因。
三星限制Note7用户充电是否侵犯了用户权利?
所有权之争
但Galaxy Note 7之争依然可以被看作是21世纪下有关所有权的一记警钟。而对于联网设备而言,这个概念也已经变得相当模糊。
在软件支持方面,电子设备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那之后,你的设备就不再会获得任何软件支持。但OTA升级的普及也让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短期利益来随意处置用户手里的设备。三星不想承担任何安全责任,那就让Note 7变砖。Verizon不想在圣诞节这个节骨眼上让用户不爽,就对三星说不。
而对于那些只想安安生生用自己手机的Note 7用户,现在只能坐到一边思考自己的手机还能不能撑过这周。
如果你买了Pebble智能手表,在看到这家公司被Fitbit的消息之后可能也遇到了相同的疑惑。不过好在你的设备现在暂时还能使用。
但购买了Revolv的用户就没那么走运了。在2014年被Nest收购之后,Revolv的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中心就立刻被下架。2年过去,Nest又在今年宣布这款设备在5月15日之后彻底停止工作。而作为联网家居设备,Revolv现有的产品需要持续的网络支持才能工作。
整个世界和我们的设备正变得越来越互联互通,这也带来了难以置信的使用体验。但Galaxy Note 7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互联互通之下的丑陋一面:在面对平台的力量时,你作为&所有者&的权利是不值一提的。
不管是三星、谷歌、苹果还是微软,都能在顷刻间把这股力量施展到自己的产品上。
原标题: 三星限制Note7用户充电是否侵犯了用户权利?
编辑:杨操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腾讯数码,版权归属原作者]
万家家电频道微信
微信号:hfjd2015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1513人关注
2401人关注
2411人关注
什么值得买
5月第1个周末,合肥市区楼市“赶超”肥西!2盘加推1家售罄。肥西昔日地王洋 ...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三星Note7爆炸引热议,手机电池如何耐用又安全?
来源:作者:-责编:远洋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这两天,关于手机的消息特别多,前段时间,关于锤子T3手机的爆料不断,比如,最近就有网友爆料,锤子T3在测试的时候出现重大Bug,10万部机器全部都要返厂。但也就只是传说而已,并没有得到确认。毕竟,一款手机的质量还是要靠事实说话。要说到手机质量,这两天的反面典型绝对是三星手机。前一段时间,三星的新款手机Galaxy Note 7因为电池存在安全问题被大规模召回,不少用户感叹,原来这大厂的产品也会有严重的安全隐患。结果,话音还没落,三星手机就因为电池问题惹上了官司。而这次发生问题的手机是Galaxy S7 edge。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新泽西周高等法院接受了一项用户对三星的诉讼,这位起诉三星的用户叫做丹尼尔·拉米尔斯。这位用户拥有一部Galaxy S7 edge,之前用得好好的,但是就在今年的5月30号,拉米尔斯正在工作,手机装在裤子口袋里。这时,这部手机忽然自己燃烧起来。拉米尔斯的大腿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大腿的不同部位出现了二度和三度的烧伤,不得不接受皮肤移植。新闻图片显示,拉米尔斯的腿被烧得惨不忍睹,问题手机自然也是面目全非。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拉米尔斯使用的这款手机的电池,生产商是三星SDI,也就是三星旗下的电池生产厂。无独有偶,前几天出事的Galaxy Note 7,电池的生产商同样是这家三星SDI。Galaxy Note 7刚刚发售一个多月,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35起因电池缺陷造成的爆炸和燃烧事故。由于手机存在安全隐患,三星移动部门总裁高东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多个国家启动手机召回计划。高东镇表示,不管用户的Galaxy Note 7的手机是什么时候购买的,都可以进行替换。对于这款危险的手机,日本国土交通省刚刚发出通知,航空公司不要让乘客在飞机内使用电池存在隐患的Galaxy Note 7,今天的最新消息也显示,美国也准备禁止旅客把Galaxy Note 7带上飞机。手机电池为什么这么危险,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另有原因?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说,对于三星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别事件,有可能是产品工艺上存在瑕疵。项立刚:现在的情况毫无疑问肯定是手机品质存在问题,因为爆炸的情况不是偶尔听到一起两起,而是不断地听到大量的情况出现。我们除了新闻报道报道出来的是不是还有没有报道出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偶发事件。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从整个手机行业来看,手机电池出现安全问题,应该属于个别现象。梁振鹏:手机电池爆炸肯定是个案,肯定不是普遍的,如果是普遍的话那就没有人敢用手机了。所以三星NOTE7手机电池爆炸这个只能证明电池用的是残次品,是质量不合格的,技术不过关,基本的工艺质量不过关,导致的手机电池爆炸,否则的话消费者在电池的正常使用和充电的过程中电池是不可能发生爆炸的。互联网学者李易认为,目前手机常用的锂电池技术已经基本到达极限,要想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就需要在材料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李易:我想这其实彰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对对电子产品更高的性能的标榜,所以就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竞赛。但是实际上从锂电池的原理上来说,人类已经把锂电池的开发已经到了90%甚至95%以上了,所以达到这个极限之后可能在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短的充电时间之间它就会发生一些矛盾,所以出现三星这样的事情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吃惊的。所以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新的材料新的技术,高兴的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新的材料合成技术,未来要比现在厉害很多。对于手机来说,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小的一块手机电池背后,有哪些历史呢?我们来梳理一下。在上世纪90年代,手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在手机领域率先开疆辟土的,是镍镉电池。这种电池寿命比较长,而且用的时候限制条件少,长期储存之后还能正常充电,充电的速度也很快,快速充电满充时间只需要1个多小时。但是这种电池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有记忆效应。也就是说,如果充电不完全,或者是电池没有彻底用完,就会明显地降低电池容量,当年流传的前3次充电最好要充12个小时以上的手机电池实用小窍门,针对的就是这种镍镉电池。而且,镍镉电池有毒,可能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这也使得镍镉电池最终被锂电池所取代。所谓锂电池,是一种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更宽,可以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也长,还被称为绿色电池,并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靠着这些优点把镍镉电池基本淘汰出局。现在电子产品体积越来越小巧,锂电池的体积也随着变小。这也暴露出锂电池的一个软肋,那就是容量有限。现在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几乎都要天天充电。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也是源自锂电池的局限性。同时,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巧,我们身边也有了各种电池,一旦发生安全隐患,就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如何让手机电池既安全又耐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诀窍呢?我们先来听听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的经验。项立刚:我们现在说的三星电池出现的问题可能不是电池保养得问题,可能是它本身的电池品质就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了在我们日常使用电池的过程中可以注意。比如说不要在阳光下暴晒,不要过于靠近火源,同时在充电的时候不要放在被子枕头下面导致没有办法散热等等,尽可能的减少问题的出现。但是三星手机出现的问题肯定不是用户电池保养没做好,而是它本身在品质控制上存在问题。互联网学者李易建议,当电池电量下降到50%一下的时候就可以充电了,把电池的电量用的太干净对电池的安全和耐用性来说并不完全是好事。李易:苹果手机就没有办法了,因为苹果手机本身是一体化的,它没有办法更换电池,电池也没有办法拆卸下来。对于大多数的智能手机来说,第一就是不要长时间充电,厂商大多都设计了充电保护,但实际上它有时候还是会出现充电保护失灵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过热,燃烧甚至是爆炸;第二就是不要等到电池电量消耗的快没的时候才去充电,基本上50%以下就可以去充电了。这样一个是延迟电池的寿命,还可以防止一些不安全的事情出现。消费电子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则告诉我们,在充电器、移动电源的选择和使用上,大家要多加注意。梁振鹏:首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厂家原配的充电器充电;还有有些消费者经常使用移动电源充电,如果移动电源的质量不合格,直接有可能使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有爆炸的可能性,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有条件的时候尽量使用原厂原配的充电器充电这是最佳的方式,如果一定要用移动电源充电的时候,这个移动电源一定要买大的品牌,质量过硬有保障的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以免残次,质量不好的移动电源由于它的电压电流不稳,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也容易损害电池或者发生电池自燃爆炸的可能性。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