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来看,什么是好的室内建筑设计主题角度

外立面永远是大多数人的追求慥型能博得大数人的眼球或许就是好的,认知度高或许就是好的其实并不然,说难听点有些造型真的只有大师可以玩,因为大多数设計主题角度还是讲究空间利用率能创造出更多的空间,使整座建筑内部能如同流水一样动起来或许这才是更多建筑师追求的方面,而鈈是一味的玩造型

3个专业的2018年考研真题解析今天远叔特地邀请了美博思远负责清美科普硕士考研课程B老师及其团队一同为你解析清华美院2018年考研科普硕士考题。

清美科普硕士是菦年新兴的热门专业很多同学对这个专业不是非常了解,正好远叔借着这次讲真题的机会给大家简要“科普”一下:

1. 科普硕士是清华美院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每年30人

2. 科普硕士是清华美院初试分数较低的专业:去年305分(低于国家线30分)

3. 清美科普硕士采取多学科培养模式學生入学后会进行大量的交叉学科学习

4. 科普硕士属于国家缺口型人才,就业选择不局限多面性,选择广

补充:关于清美科普硕士的具体招生和报考情况请点击了解 

关于今年清美科普考研的押题情况,美博思远的教研团队在命中上越走越远了......


接下来是美博思远B老师及其团隊给出的 “2018年清美科普硕士考研真题解析”(包括科普产品设计主题角度、科普视传设计主题角度、科普信息设计主题角度、科普展示设計主题角度四个方向):

(注:上述试题为回忆版供你学习参考)

请根据提供的植物(龟背竹)图片及介绍,提取其中的形态语义设計主题角度一个产品造型。

1. 要求有合理的功能性;

2. 画出效果图、三视图

1. 绘制在1张A2绘图纸上;

2. 画出5个不同的设计主题角度方案;

3. 选出其中1個设计主题角度方案进行表现,画出设计主题角度图并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4. 表现方法不限尺寸比例自定。

龟背竹系天南星科(Araceae)龟背竹属(Monstera)的一种多年生木质藤本攀缘性常绿灌木别名蓬莱蕉、龟背蕉、电线兰,生于林中攀缘树上。茎绿色粗壮,周延为环状余咣滑叶柄绿色;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厚革质,表面发亮淡绿色,背面绿白色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

首先,需要特别关注是对于龟背竹特征这样的文字介绍是往年考题中不曾出现的这也是出题人希望考生所能关注的点。

基于对考题种种要求的综合栲虑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

抓住龟背竹“心形轮廓,枝叶肥厚叶子分叉”等特征,在把握这些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造型的推敲并通过掱绘表现出来即可。

注:这些特征在考题的图片及文字描述中均有明确提现

仿生类考题在历年科普产品专业考试中曾多次出现,比如历姩的仿生类考题有“水”“银杏叶”,“蒲公英”

因此本次的考题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美博思远的教学中老师也带领同学们进荇了大量的练习,相信大家只要正常发挥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2|3、科普形象识别与信息传达设计主题角度

注:仍然是分了“科普视传”与“科普信息”两类。

1. 画一张以“科技兴国展”为主题的海报(尺寸自定);

2. 将字体设计主题角度“科技兴国展”融在海报中字体大小不限;

3. 注明展览地点和展览时间,具体时间和地点自行编辑;

4. 附加一段设计主题角度说明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

今年命题人主要考察的方向是“科技”二字属于相对常规的考题。

但是从历年真题考察的轨迹来看除了第一次科普初试涉及科技类题目外(题目为“科学的曆程”),近几年并没对这类题材进行过多涉猎

这导致一般考生可能会习惯思维,流于套路着重对人物、动物、植物和自然元素进行積累,尤其是在近两年都考到了植物元素的情况下考生可能会忽视对科技元素的积累。

可以说今年的题目,无疑是命题人进行逆向思維 —— 在五年之后打了一个“回马枪”。

因此考生千万要把握科普考试的核心:

一手抓自然元素,一手抓科技元素提高应变能力。

其次从微观角度来看:

题目中的每一条要求,都是一条限定下面我们逐条解析:

1. 画一张以“科技兴国展”主题的海报

首先,要重点把握“科技”;

其次若考生能够适当表现一些“兴国”的内容,则“更上一层楼”

2. 将字体设计主题角度“科技兴国展”融在海报中

这主偠是在考察“图与文字的整合关系,以及字体创意设计主题角度”

另外,题目中说“尺寸自定”实质上这种自定,也是“有分寸”的洎定

第一不要画得太大,不然画不完(千万不要整张A2纸是海报除非你的基本功扎实,上手快);

第二不要画得过小,否则字体创意不易表现卷面也不易突出;

第三,海报的长宽比基本控制在27x40cm(上下浮动5cm)为宜。

3. 注明展览地点和展览时间

这是在考察考生的“排版咘局的能力”

考生在构图上,务必要思考好这些小字的位置以及小字与底色的关系

如果与底色颜色相近要巧妙的设计主题角度一些边框,将时间地点等内容衬托出来明显一些,不要让老师“大海捞针”

4. 附加一段设计主题角度说明

这是对考试时间的进一步限制,換句话说:

这段文字的内容可能不重要但绝不能不写。

所以请考生一定要花时间写上,哪怕只是一句话因为那也算是完成了题目的偠求。

今年的考题并没有跳出常规没有设置很特别的主题。

此次题目的难点在于尺幅较大以及对于整体色调的控制,对于图文关系的紦握对于时间的把控

在美博思远的寒假班暑期班辅导课程中对于设计主题角度元素的收集、整合架构等都有大量的练习。在此吔给2019年考研的同学提两条建议:

1. 首先,务必要做到大量的元素积累因为这两年的考试都重点考察了学生对元素的组合架构能力;

2. 其次,岼时要多练小稿加快速度,这样才能在遇到这样“大尺幅”的画面时有时间对主体物进行塑造和完善细节。

请根据提供的植物(龟背竹)图片及介绍设计主题角度一个音乐播放器的界面。

注:龟背竹的特征介绍(见上文)

2018科普信息方向的考题在延续以往考察“开机动畫”“解锁图案”此方向的基础上稍作变化考察了“音乐播放器的界面”

在这个快题设计主题角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播放器的“按钮”、“滑块” 设计主题角度

这些很基础,也很重要

2. 用户的操作流程可以简单表现“播放”或“分享”这个步骤

毕竟只有三个小时栲试时间,必须抓好重点而且还要尽量内容丰富。

3. 然后就是提取龟背竹的特征来进行界面设计主题角度:

1)颜色提取绿色作为主色调;

2)App的图标可以设计主题角度一个以龟背竹元素提取的简洁些的图标;

3)背景可以用龟背竹图片里的元素打散、重组进行设计主题角度绘淛。

综上总体来看:这个考题很常规,没有特别不好理解的地方

相信今年参加科普信息方向考试的同学都画得不错,最后谁可以脱颖洏出就看整体的卷面视觉效果

另外,将来要参加2019届考研的同学也要在练习中多注意移动端的界面、图标等等的设计主题角度 —— 因為从往年的命题来看,这是考题的大方向

请根据提供的植物(龟背竹)图片及介绍,提取其中的形态语义自定创作主题,进行一项展礻空间设计主题角度展览面积自定。

1. 主题突出空间设计主题角度合理;

2. 画出效果图、尺寸图。

1. 绘制在1张A2绘图纸上;

2. 画出5个不同的设计主题角度方案

3. 选出其中1个设计主题角度方案进行深化,画出设计主题角度图并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4. 表现方法不限尺寸比例自定。

注:龟背竹的特征介绍(见上文)

通过题目我们能够发散出以下设计主题角度关键词:

组成部分:叶片,叶柄叶脉

形态:心状卵形(叶爿),曲线条状(叶柄) 条形散发状(叶脉)

其他意向:伞状(叶片遮蔽的感觉),层叠的形态(叶片间的遮挡)孔状(叶片间的间隔)

然后,我们进一步地构思画面设计主题角度:

1. 首先我们要对展示空间的整体有一个大概规划,确定展厅想要表达的主题(如生态環保等),并在设计主题角度阐述中加以说明

在平面布置上也可利用叶的元素进行规划,如曲线形的分区座椅呈叶片状分布等。

2. 在效果图的元素选择上可从植物整体形态出发,也可将叶片解构

无论使用曲线还是直线,都要呈现出植物的活力感与生机感

3. 在空间基调仩,为更好地突出主题元素可选用绿色,或黄绿、蓝绿等与绿色相近的颜色

4. 展厅中展品的设计主题角度上,也应与主题相契合突出苼态、环保等理念。

比如:可利用叶的元素进行展品设计主题角度也可以为展厅中植物形态的构筑物增添互动功能,令画面更加丰富......

以仩就是清华美院2018年考研科普硕士真题的解析内容最后祝同学们2019年清华美院科普硕士考研成功。

  1、关于高大上效果图公司

  不知道你们怎么觉得反正我看到好看的效果图就挪不开眼睛了。如下的几家效果图公司没有给我广告费但是我还是抱着强烈的推荐欲望把他们列出来(假设你已经知道了,就偷偷的看不要说出来)

  或者,如果你不是专门画效果图的建筑师也十分推荐这个站点,平時没事的时候去看看有利于提高效果图审(bi)美(ge)

  言归正传,这个网站按站长jeff mottle的介绍是从2001年建站的,大哥长这样

  (颜值还是很可以的)主服务器在枫叶国。

  至于权威性他们干这件事:

  笔者翻译过他们在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做的行业调查报告,很全面也很有数据支撑但鉴于版权问题不能乱发,如果有小伙伴想看可以直接联系我~

  (这里需要说明,鉴于笔者在这个网站上的发图经验一般上传嘚文件,在3个月之后好坏基本就都没人看了,因此挑选了上述时间段)挑出来之后的图,长这样:

  基于第2部分说的分类方式建筑師&效果图各自控制的部分,笔者把这些效果图按如下方式进行平行分类:

  E.近景水面&近景次反射&近景草地&近景无反射

  怕文章写太长笔者挑上述三个类别说,

  分别是D时间段分类E近景材质分类,F构图分类

  (这里需要提前解释一个事情本文不是专家评审意见,洇此有一定的民间性故统计数据中除了百分比以外,一个较为直接也是唯一的指标即浏览量。但针对本网站的受众人群和专业水平上來看大量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避数据偏离和非目的性浏览,因此下述的分析多以浏览量作为评价标准CGARCHITECT上面针对每张图还有两个数徝,点赞个数和回复数量由于经笔者多次观察,这两者一个是数量太少另外跟浏览量也不呈线性或者指对数关系,因此就没用这两个數据作为计算基数)

  这487张图总的平均浏览量是457.29,示意图如下:(这个数据一会儿都用得上)

  D时间段分类上有这么几种,如图:

  烸组分类后面的数字是类别中的效果图数量比如149张大晴天的(我们这个城市BOSS管这叫一级天)

  从统计结果上来看,如图:

  稍微解释一丅右边那条短黑线就是整体浏览量平均值457,晴天的图从数量上占的比例最大有149张,占31%但平均浏览量是这四个分类里面最低的。最高嘚是黄昏&清晨502。笔者坦白我也遇到过这个情况,而且不止一次甲方明确要求,“给我们整那些能看清的别雾气昭昭的,要白天”比如某青岛大型上市公司。我同意主管部门的基本要求但咱这文章不是只分析图面本身嘛。假设投标且你能控制图面质量以及出图時间,根据这个数据的建议是:晴天的图从时间段上会比较难画,你得多在其他环节比如模型精细度和角度上下功夫,夜景稍微好点兒但有限太阳逼近地平线或者阴天的图,会比较占便宜

  E.近景材质类,有如下几种如图:

  分类后面的数字还是图的数量,后媔就不?嗦了从比例和平均数上,如图:

  这个分类很有意思因为建筑师能控制,而且效果图公司一般也会画但如果你不提,一般嘟是按最基本的材质来做就是最后一个子分类:无反射材质,当然平均浏览量也是最低的而草地作为近景的时候,就这487张图来看别看它平均值不太高,但这些图在这个草地的质量上都很优秀比如下面的这张:

  从技术角度上来看,完成这种草地要么你用实体模型,通过随机分布插件在3D文件中自己种一遍要么在后期的时候找合适的近景照片素材直接P,反正不能用贴图但如果用实体模型,渲染時间特别长不说对草本身的材质还有不少要求,例如表面反射和高光光泽度等等因此画这类图又想出效果的时候,慎重比较顶级的艹地渲染是这样的:

  水景那个分类有时候需要靠基地本身的特征,比如在河边、湖边之类不见得每个项目都能在实际中达到,但是丅图:

  你可以通过景观的补充方式在近景处给一片水面(我立马想起了安腾),这个很多时候就不是问题了

  次反射分类,说白了僦是雨后或者洒水车刚经过渲完的效果是这样的:

  从渲染器层面上,在反射通道里加一张黑白贴图就能实现这种贴图一般长这样:

  渲染里有个说法叫“黑透白不透”(这句应该是PS教程里面的李涛说的,讲的真是好)跟PS里面的蒙版是一个意思,这里不展开了

  總之,近景有反射情况会给画面带来不少的好处如果你负责项目,且涉及到最终表达的时候选个前面有水的角度,或者在主体前面弄┅片水或者跟效果图公司提要求需要有雨后的效果图等等,都能帮上你最终成品的忙

  甚至偶尔你去看妹子的时候,还会看到这张:

  从效果图祖系的专业角度来看构图对于最终的图面表现,或者说观看者的视觉焦点集中度是有经验上的意义的,体现在建筑效果图里面就是选角度。至于黄金分割矩形或者说黄金螺旋线,在这儿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百度,这里只说两个特点:咜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图形化体现横纵两个相邻矩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越来越接近0.618。下面的分析里这个曲线是把尺。

  在这个分项里囿如下分类:

  从数据比例上,是这样的:

  其实这四个字的描述也不是太准确笔者想说的是:建筑本体没把整个画面撑满或者撑爆。在487张图里面没把画面撑满的有121张图,其中有114张比例高达94.2%,都有上面两张图的特点即建筑主体在画面上的呈现,或多或少满足黄金矩形的比例关系笔者的意思不是说这些建筑师在选角度的时候,没完没了的拿这个矩形去量但从结果上看,人们更乐于浏览的图往往都符合这个特点。

  这些图比如下面这种:

  这种构图方式的特点在于建筑师会把建筑放在画面的一边,尤其是在横向比例上0.618汾隔的一边而且它们从数量上就不小,平均值也高于整体的457从构图上还是相当划算的一个技巧。

  还有一种讲究的一点透视是这樣的:

  前一种有24张图,后一种有13张从数量上来看确实比较低。但这两种的平均浏览量分别是521.84和527.63后者的这个值是所有分类里面最高嘚。它的特点就是主体在画面中间,两侧的配景各自均保持在0.618的比例分隔上而且左右对称。这种构图实在太占便宜笔者再放几个:

  这张图还有个隐藏属性:

  到此为止,基本就说完了笔者最后解释几点:

  针对这个分析,我的几个朋友跟我特意争论过关于瀏览量的实际意义以及有可能产生的非主动性点击。首先这个确实不是专家评分系统因此我在开篇的时候就提到它是大众化的分析方式(因为CGARCHITECT上每年会搞一个很正式的优秀作品评选,分委托项目组、自由项目等等分类那个是专家评分体系,大奖是台渲染工作站有实力嘚小伙伴可以去投稿,国内好像就tianyi姐姐得过头奖2011年貌似),但如果只有几幅专家作品的话你可能无法从大量数据里面归纳出相对综合的數据,毕竟优秀作品的数量太少了而且专家的评审意见也无从考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计主题角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