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大车车尾拖地的不知火舞被锁在铁链上之类接地现在很少见到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油罐车底部装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目的是(  )A. 向外界散热B. 作为油罐车标志C. 接地放电,避免电荷积累D. 发出响声,起警示作用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故C答案正确.故选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
本题考点:
静电现象的解释.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静电的防止与应用的具体实例.
扫描下载二维码泥头车背后的“金色链条”
深圳、郴州被誉为治理泥头车先锋,他们的“药方”能否医好“中山疾病”
来源:中山日报
第 6650 期 A9版 发布日期:日 
&&&&1月26日晚,城管、交警、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路上违规泥头车进行查处。&&&&记者&缪晓剑&摄
3月25日,西区中医院门前,泥头车排队拉土时有土石撒落,这种情况真的不能避免吗?记者卢兴江摄
&&&&这样的场面,无论是谁都不愿见到。可如何才能预防这样的事发生呢?这是个问题,更是个难题。&&&&记者赵学民摄&&&&事实上,管理泥头车仅靠单个部门重视或几个部门临时配合是不够的。当然,划清了职责,明确了主次,成立领导小组,而经常不开展整治活动,也会流于形式。至于中山泥头车问题的病灶究竟在哪里?该怎么下药?可能还得各方面的专家们更加认真的共同调查寻找。&&&&泥头车在全市的道路和建筑工地之间穿行,带给城市发展和长高的同时,也带给城市揪心的痛苦。相对而言,中山的在建工地并不多,市场有限,为何能容下超过1000辆的泥头车,其中究竟有多大的商机?执法难,成本高,问题无法一时得到根本性改善,泥头车的&“病灶”究竟在哪里?&在全国,广东的深圳、湖南的郴州被誉为治理泥头车的先锋,他们的经验能否医好中山的“疾病”?&&&&我们知道的是,以前中山市的出租车同样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但现在却井然有序,泥头车能不能借鉴出租车的管理模式?能不能成立几家公司统一管理,不允许以个体的形式出面经营?因为这样,一旦出了问题,也好直接找公司予以解决。当然,通过公司之间的竞争,泥头车在服务质量方面也可得到提高。&&&&市民盼望的是尽快治愈泥头车带给城市的病痛,城市在等待,市民在等待。■背后的“金链条”&&&&调查过程中,记者认识了一位姓林的泥头车司机,在保证不透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林先生给记者披露了泥头车背后的秘密。&&&&林说,通常情况下,比较大的项目,一个“坑”的价值超过100万元,因此有人称其为城市里的“金窝子”,实际上它就是新盖楼需要运走土方的地基部分。&&&&林先生所掌握的情况是,泥头车主每运走一车土,即可从建设方结走300元以上的拉土费,如果运出的是优质土,一些需要土方的填埋场还会另外支付上百元的卸土费。当然,如果拉走的是不好的渣土,垃圾填埋场也会收取他们一定的倾倒费。但是,如果你的运气好,“坑”里挖出了尚好的白泥,也就是业内常说的“陶瓷泥”,泥头车队包括泥头车的司机也就发大财了:因为那是按吨计算的,一吨最少40元。如果你一车拉20吨,卖给需求方,一车差不多就赚800元。如果土“坑”里有个几十万方陶瓷泥,那就发了。&&&&林先生给泥头车算了一笔细账,普通土方,按每车300元计,除去司机的工资,泥头车的油料、磨损,包括装载费等,通常车主每车能赚150元,一天一晚就按拉10车计算,一辆车的纯收入就是1500元。而这仅仅是泥头(出土工地),如果加上泥尾(填土工地),一天的利润至少是2000元。&&&&当然,司机的收入也不菲。他们的月薪至少在4000元,但收入过万的司机也不在少数。一泥头车车队的老板感言“管理不好,漏洞很大!”他说,比如很多时候,司机会说他去修一下车,然后跑几十公里去赚“外快”,回来后修理费你得掏,油费是你的。也有些司机会多跑趟数,但给老板报少一些趟数,多跑的就是纯利润。这也就是许多泥头车司机为什么多拉疯跑的主因。■老板愿缴“第三者险”&&&&林先生的说法。记者从一名潘姓泥头车老板处也得到印证。潘老板在中山建筑市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算是业内的“元老”了:“有些工程亏个几十万,很正常,有些碰巧,你就赚大钱。接工程后,几公里范围内正好有土方填时,这个工程就赚的不得了,实际上赚的是距离钱。好比你在远洋城工地做,大家都去博白泥,这种泥是陶瓷泥,本来按正常的单价是15元一方,有人可以五六元一方去做,为什么,他找到了比较近的填埋场,当然,如果博到陶瓷泥,那就40元一吨。坑里有多少吨,赚多少钱,你就算吧!”&&&&“当然,做这行也有风险,每天晚上都会担惊受怕,一是手续不全,怕被抓住了,这倒不是主要的,大不了停运或者罚款,要命的是如果晚上司机疯开,把人给撞了,问题就大了,因为泥头车比较高大,不出事便罢,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毫无疑问的是,司机多装多跑赚的钱肯定比较多。那么,为什么有些司机目无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动不动就会撞到人呢?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泥头车车队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几乎所有的泥头车队在给车辆买保险这个环节都不会马虎。每年他们都会主动找到保险公司,缴纳第三者险1万元,其保额为100万元。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自己车队的司机撞死人了,也不会导致做老板的破产,而司机也因为这点,放松了警惕。■病灶究竟在哪里&&&&实际上,关于泥头车管理问题的建议,市政协委员韩延星就在2010年作为提案提交当年的“两会”。市交警支队也就此做了回复,提出了工作思路。市政府也多次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商议对策,提出治理之道。大家谈论的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泥头车的“病灶”究竟在哪里?该如何“诊治”?&&&&今年1月24日,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副市长贺振章专门主持开了一个专题会议。自认组长,成立治理泥头车遗撒专项工作小组。成员由市文明办,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交警支队,火炬区管委会等单位分管领导组成。之所以成立工作小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团结各方面力量,建立长效机制,确定各部门职责,当然也会寻找问题“病灶”,合力整治泥头车。有人认为,泥头车问题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多头管,临时配合,管理难见成效。&&&&1月25日晚8时30分,新成立的联合整治小组全城行动,并召集了中山的所有媒体记者,他们准备把整治的第一枪打响。遗憾的是,风声不知道从何处走漏,当晚,城区所有路段静悄悄的,没有一辆泥头车经过。两小时后,有人才在南外环发现了一辆乱抛洒的泥头车。因为这辆泥头车没有在“内城”行走,交警部门只能依法按超高超限进行了共计300元的处罚。&&&&这也是新的领导小组成立后,为数不多的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之一。泥头车疯狂的势头实际上并没有因为这次会议而有所收敛。长效机制问题并不是解决泥头车问题的“良药”。&&&&关于泥头车问题的“病灶”,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和市交通执法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管理企业对于“泥头车”安装GPS和加装液压盖等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少部分“泥头车”存在未申领通行证、超载、未安装液压盖和GPS等车辆上路行驶。&&&&二是部分施工工地未按住建局出台的《中山市城区工程运输车辆管理试行规定》文件要求,在施工工地出入口实行硬地化,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冲洗出场车辆。&&&&三是在通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执法难度逐渐加大。历次的执法行动中,交警部门发现开展查处“泥头车”整治行动时,“泥头车”驾驶员互相通风报信,当行动结束后,泥头车重新上路。■问计泥头车主&&&&3月19日下午4点半。市城管指挥中心破例召集20个受罚土方工地的负责人开会。城管指挥中心主任林卫宁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这些掌管大量泥头车的老板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病灶”,大家来一起解决。&&&&一开始,林卫宁就说,“前段时间,你们发财我不开心,不光是我不开心,市民也不开心,市领导更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现在我就放一段我们拍摄制作的PPT,放完后,看你开不开心?”&&&&播放过程中,不知是画面过于震撼,还是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老板们都没说话。“在座的各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不是我跟你过不去,确实为了这个城市的整洁和安宁,你们在开工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一下。前段时间,我们比较人性化的,给予适当的罚款,不要逼着我们重典治乱。”&&&&接着,林卫宁就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大家说说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治理?一分钟内,圆桌会议室死一般沉静。后来,在林卫宁的引导下,大洋工地、顺景工地、凯茵工地的土方承包老板们才说了几句。&&&&有人把“病灶”的位置指向了发包方(房产开发商),因为发包方给的价格太低了,大家才满装多跑,如果合理付费,他们就不会多拉,不多装就不会发生乱抛洒,也就不容易出安全事故。显然,大家都在“踢皮球”,他们没有也不想触及到问题的关键。&&&&最终,林卫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不能够超高;二是,泥头还是泥尾上路就要清扫干净;三是,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决绝承运稀泥。其中一项不合格,发现一个处罚一个。“能不能做到?”“能!”老板们回答。■执法规则不够严&&&&3月30日,记者就泥头车问题电话采访了两家车队的有关负责人。一个顺景工地的汤国斌,大约有25台泥头车;一个大洋工地的潘鲜明,大约管理23台泥头车。他们的车队最近曾受过市执法部门的处罚,他们有话要说。&&&&汤国斌认为中山每年开工的工地并不多,但泥头车很多,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中山到目前没有一个类似泥头车行业的协会,市场是自由的。具体来说,一个工地出现,大家都可以去竞标,你竞价已经很低了,但还有比你更低的。低价格拿到手怎么办?很多企业都采取多装多跑,但又怕交警城管和交通执法部门抓,怎么办,等他们下班再跑。由此以来,就容易抛洒,容易出现车祸。当然,成立协会也不可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至少行业自律一些,有个最起码的行业标准。&&&&潘鲜明认为出现目前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规则不够硬,执法不够严。中国是一个人情国家,有一点点人情,大家都能理解,但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者一定要一视同仁。比如深圳,为什么路上很少看到乱抛洒和泥头车交通事故?他们有一项硬性规定,所有进市区的泥头车只能装载12方,过磅如果多了就会受罚,实际上装多了你根本进不了市区。当然,中山不一定照学深圳,现在多数泥头车都是大车,而且有些是加高改装过的,据说有些可以装到30吨,但是我们可以规定最多装16吨行不行?量规定死了,大家就不会装多了,乱抛洒,交通事故就会降低。当然,这些也需严格的执法作支撑。好比中山港大桥,你上班的时候去看,那里有交警、运管、城管等多个执法部门设点执法,谁敢去碰钉子,执法者不会给任何人开口子,问题就解决了。■“深圳经验”能否医好“中山疾病”&&&&为治疗中山城市泥头车之痛,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城管、交管、路政、公安、市容等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职能部门领导都站了出来,表示协同作战;市领导也亲自到工地,并主持召开会议,过问和安排治理泥头车事宜。&&&&1月24日以来,为期3个月的泥头车专项整治活动拉开战幕,市城管执法局两个专门负责泥头车问题的特勤中队也已经成立;1月25日至3月18日,执法队员共检查工地114个次、检查泥头车286辆次,教育警告249人次,处罚款33宗……问题是,现在泥头车沿路抛撒、疯跑撞人的事仍在发生。&&&&实际上,另一种措施也在悄悄进行。&&&&广东的深圳和湖南的郴州治理泥头车的经验为全国其他省市所学习,他们的方法是密闭车辆、保证源头上干净,同时严格限定拉运的重量,实现了有效的监管。市有关部门已经着手研究这两个地方的经验,也正在谋求他们能给中山手把手的传经。但深圳和郴州经验能不能医治好中山泥头车之顽疾?&&&&调查中记者发现,泥头车之所以疯狂,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问题。目前,中山的泥头车大都由一些车队或运输公司经营,有的甚至买上几辆车,依托人脉就开始跑了,重经营而轻管理;二是泥头车司机的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相关的培训,不遵守相关部门的规定,普遍存在多拉多跑抄近路,随意抛撒的现象;三是利益驱使,怎么赚钱快,就怎么跑。事实上,管理泥头车,仅靠单个部门重视或几个部门临时配合是不够的。当然,划清了职责,明确了主次,成立了领导小组,而经常不开展整治活动,也会流于形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至于中山泥头车问题的病灶究竟在哪里?该怎么下药?可能还得各方面的专家们更加认真的共同调查寻找。
作者:文/首席记者卢兴江
责任编辑:阮晨雪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6)。
  今日头条
  热点专题
  视频推介
  图片故事
  24小时热点新闻
12345678910
报料热线:(9 广告专线:(2
238276 技术热线:(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中山市中山网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当前位置 & &
& 货车撞死宠物狗 狗主没栓链子被判全责
货车撞死宠物狗 狗主没栓链子被判全责
07:36:19&&出处:&&
编辑:小路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9-09][09-08][09-08][09-08][09-07][09-07][09-07][09-06][09-06][09-06]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晓强:吉林的民俗民风(续&)
&&&&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使用精彩的传承方式把重大的民族、民俗、天文、地理方面的形态和特征保留和记载下来。分析这些俗语和文化,对研究和探讨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是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
  冰雪刨鱼在东北民间,冬季捕鱼是一大乐趣,渔民们穿着靰鞡在冰面上行走如飞,欢乐的笑声震落了眉毛上的霜花和胡子上的冰溜子。
  从前,在嫩江流域、辽河流域及北方的兴凯湖、贝加尔湖一带,都盛行冬季捕鱼,俗称“冬网子”,也叫“放梁子”,即打冰窟窿下大拉网捕鱼。
  因冬季捕的鱼易保存、运输和加工,所以冬季是北方捕鱼、吃鱼的黄金季节。
  江边湖旁,到处盖有河神庙。渔民们在开网前,鱼网房把头要领着众渔民到庙前烧香上供祭河神。而河神就是北方民间的鳖,又叫“鼋神”,俗称甲鱼或王八。
  上了香,摆上供,把头领大伙齐刷刷地跪下。把头说:
  “河神爷,俺们求你来了,就要凿冰开网了,保佑俺们快当、吉祥,你老已答应俺们,拿了大鱼给你摆大礼!”
  把头说一句,大伙跟一句。快当,快、捷也;当,顺当。这是吉林民间的一句行话,捕鱼人、伐木者、猎户在祈神佑丰和相遇时,都以“快当”祈安和祝福。
  还有的网房子掌柜,手拿算盘跪在江边,一边摇晃一边喊: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求河神爷保佑,快当!快当!”
  凿冰开网,冬季拉大网打稳水网鱼,一网下去往往能拉上千儿八百斤的鱼。冰面上,风雪里,堆着小山似的冻鱼。头一网开称称为“吉祥”,往往是定数为公斤,这网鱼光装筐不称了。
  由于北方冬鱼的鲜美,吸引了历代的帝王将相来此旅游玩乐。头鱼宴往往要把鱼包上红布,送到京城,有的皇帝是亲自来北方品尝这一口,享这一口的福。
  据史料记载,辽王最喜吃“冰鱼”。每年腊月,辽王都率领家眷来北方,在嫩江、大安月亮泡或达莱湖面上搭上帐篷。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面刮薄,薄到像纸片儿,这时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到打薄冰捕鱼的时候了。薄冰一打开,鲜活鱼儿就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用鲜鱼制成佳肴或用刨子把冻鱼刨成鱼片吃,味鲜无比。
  向朝廷进贡冬季“鱼贡”的场面就更是辉煌了。赶贡车的老板在送“鱼贡”的头三天就不许合房,还要用香料洗浴,穿上黄坎肩,肩披红布带,牛头和车辕上也要系上黄绩。鱼儿冻好,挑选个头均匀漂亮的,系上红绞装在车上。车上插着写有“贡”字的小黄旗,一路赶往京城。
  鱼儿是鲜的,可捕鱼人的日子却是苦的。
  据《嫩江渔业史话》记载,渔民们终生劳累,风里来雪里去,到头来还是穷。一首民谣这样唱道:
  “有心要把江沿闹,受不了西北风、开花浪;有心要把江沿离,舍不得一碗干饭一碗鱼。”
  在冰上作业,由于人多也出现过危难。据佳木斯地方志记载,民国八年的冬季,达莱湖“塌达莱”(冰突然裂开),淹死渔民。至于冻死的则年年都有。因江阔湖大,一起风雪,堆雪填死道路,加上浓雾迷路,回不了窝棚的便活活冻死在冰上。
  至于冻伤的人,年年时时都有。现今北方的渔民生活已大有改善,冬季捕鱼活动充满了神秘的乐趣。如果有幸能在这个季节里来北方,和渔民们一块去经受那神奇的冬捕生活,一定会让你其乐无穷。
  冬包豆包讲鬼怪关东的民间,有多少乐趣?像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青草,数也数不清。
  就说老百姓家包豆包讲瞎话的故事吧。
  在关东民间,一进入腊月,北风呼啸着在大地上吹刮的时候,农家就开始筹备包粘豆包啦。关东的黑土地盛产黄米,做粘豆包先要把黄米淘好,用温水浸泡一天半日,然后碾压成粉,过筛后调合成面,用盆装好放在炕头醒一醒,然后捏成小圆饼,把赤小豆捣成豆馅,掺上冰糖、白糖,包成鸡蛋大小的包于,这就是粘豆包。相传,它最初是满族的食品,后来关东各族百姓都喜欢做粘豆包了。
  豆包其实应该叫“包豆”,因为是黄米面包上一包豆子,蒸的时候,还在包子下垫上一片苏子叶,熟后吃起来又香又甜。粘豆包是关东百姓过年至整个正月里的主要食品。历史久远的包豆包活动已形成了一种独具关东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
  腊月里两个熟人一见面,往往互问道:
  “淘米啦?”
  “淘了。你家呢?”
  “淘了。”
  “淘几斗?”
  这亲切的乡音中,带着人们对生活的喜悦和满足。问的人喜气洋洋,回答的人也是喜气洋洋。而淘米的多少,又常常标志着这家人生活的富裕和贫穷。日子过得宽绰的人家,人口多的,每每发一两缸黄米面,包豆包往往从腊月头一直包到腊月二十三。日子再穷也要淘米,哪怕发一盆面,也算让孩子们过了年。孩子们盼年,往往盼的是杀年猪和包豆包。
  最有趣的要数包豆包的那些夜晚了,淘米多的大户人家,包豆包时都要请帮手。帮手要选家庭人口齐全、老人健在、手脚利索的大姑娘、小媳妇;而入还要“上相”,特别是长得俊又心灵手巧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
  谁家的俏姑娘要被大户人家请去当过帮手、包过豆包,这在关东民间也算她们的一段荣耀史。包豆包要边包边蒸,蒸好的豆包要放在小仓房里冻着保存起来,随吃随热,十分方便。不少人家腊月里包的豆包,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包豆包要一个一个地用手捏,这是个累活,动作也单调乏味,易使人寂寞。为了打发包豆包的漫漫长夜,大户人家往往还要请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奶奶来,专门给包豆包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讲“瞎话”,防止大伙发困打瞌睡。
  这时候,大伙围着“故事篓子”——老奶奶,边说边笑边包豆包。你讲我讲,你说我问,一会儿笑红了脸,一会儿你捅我一下,一会儿你打我一下窗外,腊月里的大风雪呼呼地刮着,打在窗纸上发出一阵一阵的“沙沙”、“哗哗”的响声。从前没有电,在黑暗的外屋烧灶坑蒸豆包的人,时而跑到屋里来听一会儿故事,时而往灶里加一把柴,时而还要到外面院子里去赶野猫野狗。因为起锅蒸好的豆包,要一板子一板子地放到外边冻,冻好后才能装进仓库里。这时,野猫野狗嗅到各家的院子有好吃的东西,于是就来偷。
  烧火的人要管院子赶野猫、野狗,他或她要手拎烧火棍,时不时地站在门口喊:“奥什——!奥什——!”这声音,在风雪茫茫的夜晚,向远方飘着、飘着。
  灶坑里的火光一闪一闪的,照红了半敞着的大门口飞进来的晶莹的雪花屋里的炕上,老奶奶的故事又多是“鬼怪”呀、“狐狸”呀、“老虎妈子”呀什么的,爱听故事的姑娘、媳妇们,往往是既想听又害怕,越害怕越想听。听乐了就哈哈笑着,说些民间的俏皮话;听怕了就往一块挤,谁也不敢坐在灯的背影处。孩子要尿了,被故事里的“精怪”吓得竟不敢去尿,于是就喊:“奶奶!奶奶!”
  “干啥呀!”
  “我要尿尿..”
  老奶奶说:“有尿就尿呗!”
  孩子说:“俺不敢上外屋地..”
  “别伯,点个麻杆照照亮!”
  包豆包的姑娘也想去,也像孩子一样害怕黑暗,于是拉住孩子的小手说:
  “小弟,咱俩一块去!”
  屋里的人听了都哈哈地笑起来。
  这是多么有趣的关东的夜晚哪!
  圆圆的豆包,寒冷的风雪,北风的吼叫,老掉牙的老奶奶讲的故事和传奇,一代代、一辈辈的流传下去。
  烟囱安在山墙边烟囱,就是房屋走烟过火的“设备”,又叫“烟筒”或“烟道”。自有人类在屋室定居开始,烟囱这个名词也就随之诞生了。“囱”字加上“穴”
  字,就成了“窗”;窗于是屋子通向外部,向外盼望的“口”,可见,古人造字是很有道理的。“囱”是屋子里的另一种“通口”,是“烟”和“火”
  的通口。因为烟囱往往立于房上或高于房墙,于是有人又称之为“烟突”。
  在关东,烟囱安在山墙边,这是这里的百姓生活的发明与创造。关东是多民族居住地区,无论是蒙族、满族、汉族和朝鲜族,他们的住房都是“烟囱安在山墙边”。首先,这是和关东的气候和人们居室设置分不开的。
  关东很冷,室内全靠火炕来取暖。据《北盟会编》载:关东民众“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棚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烨树皮或以草绸缨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南向..”这里的人们,把“土炕”视为战胜严寒,度过隆冬的重要设备,因而便不能不考虑它的性能。而火从灶燃起至变为烟飞出,以柴或草的燃烧力,均为—10米内(指平均温热度)。一般土屋中的火炕,大致—10米,有的小一些,但做成“连二”火炕;满族的炕为“万字火炕”,其长度也在米之内。可见,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或草的热度均保留于炕内。
  关东民间,在没有使用煤之前,山区以杂木为燃料,素有“满山小杂树、烧柴不用愁”之说;而乌拉的平原地带则烧“羊草”。这种草又粗又硬,干后很耐烧。无论是山里或平原地带,烟囱安在山墙边都是为了保持炕内温度的绝妙之法,又是节省燃料的精密打算。
  据东北着名的民俗剪纸学家王纯信介绍,烟囱安在山墙边,烟囱桥子处常常是农家安放鸡窝的地方。就是在严寒的冬季,也可以在里做窝孵小鸡,而且可以使母鸡多下蛋。
  另外,烟囱安在山墙边,还可以减小烟囱安在房顶对房顶的压力。同时,房上如果修了烟囱,烟囱底部往往最易漏水、渗水;春天雪化的水也往往易从烟囱底下流入房里,易烂房木。所以,烟囱安在山墙边就减去了这些麻烦。
  朝鲜族的住房,也是烟囱安在山墙外边,他们往往用木板做成长条形方筒烟囱,口径每边约厘米,位置在房屋的左侧或右侧,直立于地面,烟脖(烟道)卧于地下。关东地方的各民族先民均在烟囱上动脑筋,有的人家干脆取一段枯死大木,掏空其心做烟囱,这在关东山区至今仍然随处可见。这种烟囱制做简便,由于屋内火炕面积大,火洞长又多,烟火在炕内洞里循环时间长,当火烟走到烟囱口时,已无火焰存在,所以也很少发生火灾。
  另外,关东民居将烟囱安在山墙外边还可以节省烟囱所占的室内面积。
  同时,烟囱整齐地坐在房山头,远远望去十分美观。这些独立式的烟囱,当地称“坐地烟囱”,它们使房屋显得整齐;像一座座小塔,点缀在关东民屯之中。
  每当黄昏,当远方的旅人在疲惫不堪、饥肠辎鞭时,远远地望见村屯烟囱里飘荡的炊烟,多么亲切!仿佛是亲人在呼唤:归来吧,远方的游子关于关东的烟囱还有神秘的传说。
  传说,烟囱的底部是这家祖先亡灵的栖息之处。当老人故去七天,家人如想见其足迹,便取小灰撒于烟囱底部,并用大碗盛上水放置在烟囱通道上。
  第二天早上,其灰上若有老人的足迹,水也被老人喝去了一些,这表示老人想念家人,回来看望过了。于是,全家人都很高兴。因而民间又把烟囱称为“望乡台”。
  这个习俗虽然是人类对灵魂的一种恐惧心理的表现,是人类早期对灵魂不灭的一种认识的印迹,但也恰恰说明了“烟囱”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人们把它视为人们生活与生存的标记,是人们生活兴旺的象征。
  养活孩子吊起来每一地,都有每一地的风;每一处,都有每一处的俗。“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关东的独特民间风俗,也是关东的八大怪风俗之其实,此俗说怪也不怪,养活孩子吊起来,是指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子好好地睡觉。
  悠车子,也叫邮车子、腰车子,还有的地区叫炕车子、晃车子的,其实就是“摇篮”。过去,关东人家一般都是砌南北炕,媳妇或婆婆往往坐在炕沿上,手里一边纳着鞋底子,一边推着悠车,嘴里还哼着风趣的《摇篮曲》。
  “悠啊悠啊,快点睡觉别哭啦。
  狼来啦,虎来啦,黑瞎子背着鼓来啦:
  老虎妈子跳墙啦,舌头伸出老长啦;正在窗外望你哪。
  咬羊啦,咬猪啦,宝宝你可别哭啦。”
  边悠边唱,真是一幅关东的农家乐图画。
  这种有趣的悠孩子工具,是聪明的关东妇女发明的解放自己的工具。东北的妇女劳动量很大,她们往往是手里干着活,嘴里哼着摇篮曲或唠着喀。
  为把自己解放出来,琢磨着创造一种工具,既能让孩子睡觉又能干活,悠车子应运而生了。这里还有一个有关悠车子的故事呢。
据说,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有一个媳妇,丈夫常年在外,她带着孩子过日子。每天还要下地干活,没办法,就把孩子装在一只筐里背着下地。地边上有一棵树,到了地头,她把装孩子的筐挂在树上,然后才开始干活。
  一天,她正在干活,听到有动静,循声望去只见树下有一只小鸟在打滚。
  她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小乌鸦从树上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媳妇是个好心人,就扯块破布把小乌鸦的伤腿包扎好,又送到树上的乌鸦窝里。
  转眼到了夏天。这一日,她照样到地里干活,把孩子睡觉的筐挂在树上就忙开了。突然,草丛里跳出一只大兔子。媳妇想,要能抓住它,给婆婆做一顿兔肉吃,那该多好啊!想到这儿,她扔下手里的工具就在后边撵开了。
  免子走走停停,她也追追站站,不知不觉追出二里多地。兔于没抓住,这才想起孩子,她急急忙忙往回跑。
  离老远她就听孩子哇哇的哭声,她打眼一看,啊呀,可不好了!只见一条花脖大蛇盘在树上,伸着长长的脖子,吐着红红的信于,直往筐里扑。只见装孩子的筐沿上,站着一只大鸟,蛇一扑,那鸟就用尖嘴啄蛇,护着孩子。
  媳妇急坏了,不容多想,抄起一把锄头就扑了上去,一下子把蛇打跑了。
  她哭着背着孩子口了家,把这事对婆婆说了,可婆婆也老了,抱不动孩子了,媳妇决心不再带孩子到地里去了,于是就想出了个主意:把装孩子的筐挂在屋里的房梁上,让婆婆坐在家里悠着。这样既安全还省力,孩子也舒服。
  一来二去,人们见这个法子好,就都这么学,于是关东地区就有了“悠筐”。后来,妇女们又发现,孩子放在筐里只能坐不能躺,于是就做个长形的筐,使孩子能在里边睡了。
  有了悠车子,妇女们真是方便多了。有的妇女悠一下悠车子,还要跑到外屋去烧火贴大饼子,或是到院子里给猪鸡添食。悠车子悠一下,到车子自己停下来,大约需要十几个来回。麻利的女人还可以乘机去挑一趟水呢。当然,传说是传说,但悠车子的产生和关东的游牧民族有关。
  实际上,悠车于的产生,最早出自关东的少数民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是勤劳勇敢的狩猎民族。据《东蒙风俗志》载:这些狩猎的民族,如蒙族、满族、赫哲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妇女,外出狩猎时,把兽皮吊在树权上做成篮让孩子睡觉、目前尚能见到的资料是年成书的《蒙古秘史》,其卷一云:“帖木真九岁,拙赤合撤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帖木格斡惕赤斤三岁,帖木伦女方在摇车中也。”这里所说的'摇车”已是比“摇篮”进步了的育儿工具。这是因为蒙古等游牧民族走出森林,来到草原,他们便把吊起来的摇篮改为左右摇晃的“晃车”(即摇车),挂在勒勒车上,开始了草原上游牧育儿的时代。
  北方的汉族先民,看到兄弟民族这个育儿方式很好,也就采用了,还有定居下来的其他少数民族家庭。
  做悠车子,要由家里的“能人”动手,能人指手巧的男人或妇女。材料是用薄木片,先用锅的汽水薰软或用开水煮软,“弯”成一个案子面大小的长方形,接头处用皮绳或铆钉对死,拼扎牢靠,再上好底,悠车于就成形了。
  这时,外面还要涂上色彩。有的是红地画黄花,有的是黄地画红花,还有的是黄地画杂花。不管画什么花,在上下边缘要画上“云卷”,表示孩子长大了能升官,能“飞黄腾达”,还有的画的是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如“四郎探母”、“王小捕鱼”什么的。也有画上松竹凤鹤的,图个吉庆。绳的上方往往挂个玩物,如彩色的鸡毛鹅毛、纸糊的小葫芦、小风轮等,这些是孩子临睡前逗孩子玩的民间玩具。
  悠车子因它高高地悬挂在屋里的大梁之上,狗猎鼠之类不易上去抓挠孩子。悠车子一晃动,苍蝇、蚊虫就会飞开,婴儿睡着了,也少受或不受它们的叮咬。另外,当悠车子一动,还能生出一股小凉风,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热汗,使孩子睡得舒但。由于悠车的四周大约有半尺到一尺高,晃动时虽然有风,但不会直接吹到孩子脸上身上,孩子不会感冒。
  另外,由于悠车子前后一动(吊在梁上,就是人不推动,它也会自然地微微摆动),使睡在里面的孩子不至于总躺在一个位置上,这就不会使孩子“睡偏了头”。关东地区的女人常说:“睡悠车的孩子,长大了漂亮,好看!
  容易找人家。”
  做悠车子,选什么木料很讲究。最好选用结籽多的树木做料,如榆木、松木、隐喻着多生儿育女。也有专门选用柳木的。这因为“柳”和“留”音相近,取其“留”意,是希望把这个孩子很平安地“留”在世上,不至于被灾祸夺走。
  还有的专门用雷击木来做悠车子。据说,遭雷击过的东西,恶魔已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就有了避邪的作用。用它来做悠车子,便可保孩子平安健康。
  悠车子的使用,也有一些说道。
  一般的人家不愿意自己做悠车子,往往是向一些日子过的“红火”的人家去借。据说这样,孩子也能像这家人一样,长大了能光宗耀祖。
  借悠车子时,一定要选对方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家庭;孩子没病没灾的;特别是谁家小孩子睡了此悠车子中了状元,当了秀才举人的。这样人家的悠车子,便十分的金贵。
  谁家子女多,长得都挺俊俏、好看,这样人家的悠车于也常常被别家借去。这样人家的悠车子,往往也成了这家主人的骄傲。和谁家关系“靠”(特别的好),那家一生了孩子,这家主人就会主动找上门去,说:“把我家的'那个’拿去吧!”
  “真心哪?”
  “咱俩谁跟谁!”
  “啊呀,叫我咋谢你呢!好吧,等我们'宝儿’懂事了,过年去给你们祖上磕头..”
  于是,借到悠车子的人家十分感谢,并且记一辈于对方的好处。甚至这个孩子长大了,当老人的也会常常叮咛孩子:“别忘了&&&的恩情。你小时,人家借给咱们'车子’!”
  上述情况是人们乞求平安、吉祥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类对疾病和死亡的惧怕而产生的一种对平安幸福的追求心态。“悠车子”体现的是关东民间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是北方民族朴实善良、憨厚大度的品格和心绪的再现。
  多么神奇的小悠车!
  在神秘的关东在人们的童年摇动着摇动着窗户纸糊在外关东,寒风的老家,大雪的故乡。
  这里,从十月起,凉风渐渐吹落树上的叶子,吹黄地上的青草,严冬迈开匆匆的脚步,来到了关东。
  漫天的大雪在北风的吹刮下,覆盖了这里的一切。气温下降到零下℃以下,室外滴水成冰。老人们嘱咐孩子们:“戴好帽子,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呀!”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许许多多抵抗严寒的故事。它是那么奇特,那么有趣,“窗户纸糊在外”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关东人的这一“怪”,实际上讲的是他们如何因地制宜生活的情况。
  据《柳条边纪略》载:“宁古塔屋皆南向,立破木为墙覆以苫草厚二尺许,草根当檐际若斩、绹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做灶..”
  可见,关东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屋内火炕(往往是南北大炕)都是靠窗子,这就和窗外有较大的温差,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户纸经常脱落。
  可见,关东人把窗户纸糊在外,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出的热气得以保持,并与寒冷的外面形成温差,使屋里保持暖和而窗纸又不至于损坏。
  另外,这种糊窗子用的纸与一般的纸不同,人们称之力“麻纸”,也有叫“麻布纸”的。《扈从东巡附录》载:“乌喇无纸,八月即雪。先秋,捣敞衣中败苎,入水成磊,沥以芦帘为纸,坚如革,纫之以蔽户牖。”这里讲的显把麻浸泡后做纸。民间还有一条谜语就是讲的麻造纸的情况:
  “身穿绿袍头戴花,我跳黄河无人拉。
  只要有人拉出我,一身绿袍脱给他。”
  用麻造纸前,先要用水泡,当然是“我跳黄河无人拉”,泡好后拿出,“一身绿袍脱给他”,就是把麻皮扒下了,用麻皮泡筛、沉淀后,便晾于成了“麻纸”。
  这种关东民间的麻纸,又粗又厚,上面再用胶油勒上细麻条,刷好桐油,典型的“窗纸”就做成了。这种纸下怕雨水和潮气。雨水打在这样的窗纸上,能顺利地淌下去;潮气在上面一打,化成水珠,也无法浸入到里边,而是滴了下来。如果把窗纸糊在里边,水就会顺窗纸流下,积存在下部的窗框子上,久而久之,窗框便会被浸烂在关东,风大雪硬。将窗纸糊在外,有窗榻做窗纸的后支撑,狂风再大,也不易把窗纸吹裂吹坏。春天风起,狂风尘土也不易把窗纸打碎。这是关东人生存的经验积累。冬夜,当北风扬起砂雪,“哗哗”地击打在窗子上,像千军万马在奔腾追逐,像战鼓在“咚咚”地擂响,可是屋内却温暖宁静,窗纸抵挡住了寒风冷雪的袭击,关东父老暖暖和和地睡在火炕上窗户纸糊在外,除了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抵挡风雪外,这种糊窗法还给人一种美感,反映了关东人勤劳和洁净的爱美性格。
  在关东,一般人家的窗子都分上下两部分,靠下边的部分一般安上玻璃或“亮纸”,上边的部分是“支窗”。糊在外的窗纸是糊在“支窗”上。支窗在冬日里关得紧紧的,到春夏天气转暖了,晌午前后,人们把“支窗”支起或吊起来,以便通风换气。这样,窗户的下部透明,上部一排整齐的“支窗”,显得十分和谐美观。“支窗”窗纸每年春秋各糊徒一次,刷油绷紧。
  大风一吹,窗纸像鼓一样咚咚作响,十分动听;而阳光又能通过下边的玻璃照射到火炕上,可谓一举两得。
  窗户纸糊在外,说怪也不怪。
  它是关东人聪明和智慧的记载大姑娘叼烟袋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很惊奇。
  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
  的烟苗。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到了严冬,温暖的关东人家的炕头上,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身穿绿袍头戴花,到老被人捆又扎;勒的小脸黄又紫,专和炭火结亲家。
  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民间叫“猜闷”),而谜底就是“烟”。
  据民间传说,烟草(菸)别名叫“相思草”。传说很早以前,在关东松花江上游的漂河北岸,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董,一家姓黄。董老汉有个儿子叫董强,黄老汉有个女儿叫黄燕。两家处得和和睦睦,两个孩子也很要好。
  转眼几年过去,两个孩子都长大了。黄燕长得十分俊俏,心里只有董强哥哥。一天,黄燕上山去采药,一去就不见回来,这可急坏了黄老爹和董强。
  董强告别两位老人,上山去找黄燕。
  董强走啊走,找啊找,后来碰上个打猎的告诉他,黄燕被一伙强人抢去,逼她做小,她不从,跳了漂河。
  董强急忙赶到漂河岸,可哪里有黄燕的影子呢?董强只在岸边捡到一只黄燕的鞋。董强含泪修了一座坟,把鞋埋在里边,坐在坟边想着过去的那些岁月渐渐地董强睡着了。膝胧中,董强见黄燕来了,说:“如果思念我,就到山里的四方台去。那里有一种小草,挖回来,栽上..我就能回来..”
  董强醒了,原来是一场梦。
  董强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挖回了黄燕说的那种草。董强栽上草后,每天给小草浇三瓢漂河水,七天施一回栖油饼。
  到了白露时节,董强割下这种草的叶子,用草绳拴扎着晾好,搓成碎末装在粗苇子管里。用火点着,轻轻抽一口,可等烟散尽了,董强什么也没看见董强又抽第二口。这回抽猛了点,烟呛到肚子里了,顿觉得浑身一阵舒服,十分解乏董强又抽第三口。渐渐地黄燕出现了,董强忙用手一摸,黄燕不见了。
  从此,董强只要一想黄燕,就抽这种草末。
  董强把这事告诉了乡亲们。大家觉得新奇,都种开了这种草,并起名叫“相思草”,也叫“黄叶”或“黄烟”。因这种小草长在漂河边,人们还叫它“漂河烟”。
  一年冬天,乾隆皇帝来关东巡视。他到集市上私访,见老百姓们在买“相思草”,就向当地人打听:“那是什么?”
  “相思草”
  “怎么叫这个名呢?”
  老百姓一五一十地把故事讲了一遍,又加了一句“可好抽了!”
  “是吗?”
  “嗯哪。”
  乾隆非常好奇,就买了一点儿,一眷一抽,果然味儿奇香。抽完了,感到解乏又解困。乾隆随后加封此物为“关东烟”,并列为朝廷贡品。从此,关东大地普遍种上了这种烟草,关东烟的名字传遍了各地。
  传说终归是传说,烟在关东人的生活中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关东人的亲密伙伴。
  首先,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一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于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于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
  挖参的人,更离不开烟。每当发现了人参,把头就喊“打火堆”、“点蚊烟”。这时,小打(小伙计)要给把头点上一支烟,让把头叼着,边挖边抽。小打在一旁给把头扇扇子。风把烟一刮,烟味飘散在把头的周围,蚊子就不敢来叮咬,把头就会专心地去“抬参”(挖人参)了。大山里的花脚蚊子很多又很厉害,用手哄赶都哄不过来,只有用烟来驱赶。
  关东的孩子从小就和烟“打交道”。有的人家没有老人,两口子要下地干活或上山干“山利落”(打山货),没人看孩子怎么办?于是关东的百姓就让“烟”来“看”孩子。
  方法是这样:新下来的烟,很有劲儿。大人抽一口,照准孩子的小脸猛地吹一口,孩子渐渐地就熏醉了,很快人睡了。这时大人要赶紧上山下地干活。等烟劲儿一过,孩子醒来时,大人也从地里或山里回来了。
  抽烟,还可保存火种。在老林子里挖参、狩猎,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呆在山上,火种就显得十分宝贵。当年,在没有火柴时,人们往往是把火绳点燃后放在窝棚里,避免风吹雨淋。有人抽烟便得经常注意留心火种的情况,抽烟使火种不灭不断。
  在东北,冬天的雪很大,天气很冷。行帮之人常常呆在大车店、把头屋、工棚大房子、地地氏地窖子、花子房、跑腿子窝棚等地方“猫冬”。冬夜寒冷又漫长,人们于什么呢?抽烟。
  抽烟是一种“营生”。大伙边抽边唠,消磨那漫漫的长夜、寂寞的光阴这样,烟和关东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行帮外出,狩猎钻山,赶大车的在外,抽烟又可以解除一点寒冷,顺便烤烤手、暖暖嘴。
  烟在关东,已遍布家家户户。
  每年给朝廷的贡品中,包括上等的“黄烟”,这是促使关东黄烟大量种植的原因。关东早年的特产,主要是大豆、木材、烟叶和麻。据《吉林地志》
  载:在关东,烟是仅次于木材、大豆的重要物产,在俗称“南山沟”的桦甸和敦化、蚊河、敦化北、额穆等地,出产的烟最多。关东烟叶有独特的香味,很受内地老百姓的喜爱。明清时关东烟叶就运销内地,年运量有百万斤左右。
  在关东,因为有了烟,因而也就产生了丰富有趣的“烟文化”。奇妙的烟具:
  抽烟要用烟具,关东的烟具具有自己的独特形态。首先是烟袋杆与别处的不同,比较长。东北最长的烟袋杆有“一掏”(五尺)长。这种长烟杆,实际上起到了过滤烟毒的作用,可使烟油子沾附在长长的烟杆中,在短期内不至于给人造成危害。长烟杆还可使上了岁数的老婆婆可以坐在炕头去够炕梢的烟懂箩。
  烟杆的作用,本来是防止烟锅燎了嘴、烫了手,后来发展成这样长的用具,可见人们是把这种用具按照生活需求来加以发展,并决定其长度的,真是又实用又有趣。东北民间的大秧歌里,总有一个老婆婆舞动着大烟袋在跳舞。那个大烟袋简直可以当武器,给人的印象是火爆有趣。一般说来,关东的烟杆分三寸长、五寸长、半尺长、一尺长、二尺长的不等,这主要是根据抽烟人的行业和习惯来决定。
  炕头上的烟筐箩:
  烟笸箩,就是装烟叶的用具。
  在关东百姓家,家家炕上都放着一个烟值箩。值萝本来是农家用柳条编的,用来盛米面粮豆的一种用具,要比烟笸箩大得多。烟笸箩只有碗大小,放在炕上和火盆摆在一块,来了客人都用得着,就像现代家庭中的烟灰缸或烟盒一样,是必备的家庭用具。
  烟值箩的取材是各式各样的,有纸糊的、柳条编的、泥旋的、石抠的、木刻的,大小不一,千奇百怪,是关东民间的一种生活工艺巧手的主人还要在烟笸箩上涂上色,刷上漆,抹上油。还有的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有“王小捕鱼”、“四郎探母”、“吉祥有余”、“长命百岁”等各种图案。
  抽烟人的姿态:
  烟使抽烟人的姿态成为一种交际文化,并形成一种规范。
  对尊贵的客人,要让其拿着烟,坐炕头上抽去。炕头的位置,属于老人、师傅、长辈、把头、掌柜的等尊贵的人。晚辈抽烟只能在地上或炕梢的位置坐。
  如果到谁家去串门,进门后先间好,然后要主动把放在炕上的烟值箩拉过来,给主人的烟锅里紧紧地按上一锅烟(也有随身带着烟的),然后用自己的帽子或小手中擦擦烟嘴,再把嘴这头递过去,说声“请——!”如果主人接了,你才能划火给主人点上。对方笑了,点点头,你才能坐下。
  如客人来到家里,给客人卷纸烟时要注意,即把烟卷弄好后,千万不能用嘴舔折口,而要捏着烟卷递给客人,说:“来,抽着!”
  如果对方说:“我有。”这时,你不能把烟强给客人,而要把这支客人不要的烟点着,亲自抽掉。吐烟雾时,不能直对着客人的脸吹。
  这些规矩,体现在点烟的程序和抽烟的姿态上。与其说是烟文化,不如说是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烟文化中的体现。据说,老丈人相女婿时,如果毛脚女婿不懂这一套规矩,老丈人就会一气之下拒绝这门亲事。
  定情信物——烟口袋:
  烟口袋一般是用狗皮、鹿皮、兔子皮、猫皮、老耗子皮、驴皮、狼皮、松鼠皮等制作。巧手的姑娘常常把烟口袋做得十分精美,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烟口袋用什么皮料,这要看情人是干哪一行的。
  烟口袋,又叫烟荷包。巧手姑娘像江南姑娘给情人绣荷包一样,装点和打扮着烟口袋。有的在上面绣上鸳鸯、凤凰、荷花、兰草;有的写上福寿、画上财宝等;更有手艺精巧的姑娘还要给烟口袋绣上花包、抽上穗、镶上边、拿上褶。烟口袋有做成圆形的,象征团圆;有的成心形的,象征心心相印;有做成灯笼形的,表示奔向光明的前程;有做成莲花形的,表示双方恩恩爱爱,永结并蒂莲小伙于们把姑娘送的烟袋常年带在身边,进山干活时,用它来增添战胜艰险的力量。小伙于平常谈论的话题也多是烟口袋。在民间有许多关于烟口袋的故事和传说,歌颂的是男女爱情的坚贞和忠诚。
  在关东,男人们抽烟,女人呢?关东的妇女很勤劳的,她们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男人们抽烟,女人们包括大姑娘,小媳妇也抽烟,这是关东的地方风情所在,人在其中,也就随其俗了。关东的姑娘,十六八岁的叼个大烟袋,说明她们从小就参加生产和劳动,是勤劳的姑娘。
  另外,姑娘或媳妇还要给老人点烟袋,点好后,要先抽一口,试试烟杆通不通气,这也是“姑娘叼个大烟袋”的由来。其实这是姑娘、媳妇对老人的尊敬和孝顺。
  在关外,一般人认为抽烟的女人太粗鲁,没有女人味;还有人认为,女人抽烟不符规矩、不好交;抽烟的女人老了后就会成为刁婆婆。其实,关东姑娘不但具有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女人的多情善良,而且具备火烈和粗犷的性格。关东姑娘对自己的意中人敢爱、敢恋,就像关东烟一样辛辣、火烈。热情火爆正是能抽烟的关东姑娘性格的最大特色。
  关东烟习俗早些年关东人抽旱烟,烟袋很有讲究。烟袋由烟袋嘴、烟袋杆、烟袋锅部分组成,另外还有附属物——拴在烟袋杆上的烟口袋。烟袋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一般是琉璃或铜的。讲究的有紫玉、玛瑙,其中以玛瑙为最佳。
  烟袋杆一般用空心柳制作,近代也有用竹子的。烟袋锅是黄铜铸的,这些与中原地区没什么两样。烟口袋又称烟荷包,有的用熟好的鹿皮做,也有的用鱼皮或布来做,绣上各种花卉和图案,大多拴上小核桃、玉石球等点缀物。
  男女结婚,新娘都要给男人绣个烟荷包,仿佛定情信物。
  关东人的烟袋分长、中、短种。最短的不过厘米,最长的可达米以上,这就是关东的大烟袋。烟袋的长短与吸烟人的年龄和身分有关。年轻人用小烟袋,吸完烟把烟口袋缠到烟袋杆上,别在裤腰带上。超过岁的人就用中等长度的烟袋,若再用小烟袋就显得不庄重。老年人一定要用长烟袋。原来关东人家里都有火盆放在炕沿前的杭子或凳子上,老年人倚墙壁或侧卧抽烟,就把烟袋锅抵到火盆里,既可把烟灰磕进火盆里,又可避免火灾的发生。这火盆无论冬夏,总放在屋里。夏天即使不生火,也放在炕沿前。
  火盆有铁铸的,殷实一些的家庭也有用铜铸的,但大部分是黄泥做的。姑娘出嫁,娘家一般都陪送个铁火盆或铜火盆。黄泥火盆是这样做的:用麻刀、兽毛掺黄泥沤沥,然后做成带腿的泥盆。泥盆在阴干过程中要不断用碗碴的光滑面蹭拭,把盆外蹭得挣光明亮,干透后即可使用。这样的泥盆保温效果好,坚固耐用,潘起的《昔日吉林民间习俗》一书对铜火盆作了详细介绍:
  “大铜火盆长七八十厘米,像个大洗衣盆,火盆底下是三足鼎立,放在专为放置铜火盆的油漆木雕底座上,铜火盆加上底座的高度,恰恰与一般地桌相同,都是放在南北炕的地当中。”平时火炭埋在灰里,用火时,用火筷子夹起火炭吹几口,就可引人。因此火盆又是保留火种的重要器具。富育光《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中说:吉林乌拉街满族人家过去有接火神习俗,“用神火烧邪气,清宅净院,讨一年吉利。各户主人还要将院中炭火取回,埋在火盆里,主妇要天天添火,使之常年不灭,叫'常明火’。家人严忌往火盆里吐唾沫。这些习俗,乃是古代先民们重视保存火种观念的遗存。”可以说关东人在灶膛火盆里埋火炭,除了重视保存火种外,也是对火崇拜的表现。拉法格认为:“火的崇拜的产生与最初原始人发明火,并能以此得到香甜可口的食物,和防御严寒的袭击有关,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直接取决于火..很自然地有了对火的恐惧和敬爱心理。游牧部落在迁居另一地时,有的部落的妇女将灰烬包裹着火种随同迁移,有的是部落安居后重新钻木取火。部落停止游牧之后,开始营造房屋,火就从野外搬到了家中。这样,安设在住宅中央的炉灶成为民族的中心..还属于母系社会,炉灶是女人的特有财产..”“供做饭用的炉灶是母亲的财产,当她死后就传给她的长女。”(徐华龙:《拉法格之民俗观》)。据《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载:东北的赫哲人也有这种宗教礼仪。清代赫哲人也被编入旗籍,设协领以统之。赫哲族不仅族源、语源与满族有关系,而且笃信萨满教。赫哲族也崇拜火神,但他们的火神指雷火而言。由此可以说关东的火盆是火崇拜的表现物,是灶塘、炉灶的变异和残留。
  还要补充说明,关东长烟袋风气的形成还与满族的礼仪、习俗有关。满族的子女非常孝敬父母。父母在睡觉之前,儿媳要给公婆装袋烟,这叫倒头烟。老人侧卧炕上吸烟,烟袋锅柞在火盆里,这也是老年人喜用长烟袋及离不开火盆的又一个原因。
  大烟袋现在几乎绝迹,只是在偏僻的村落偶有发现。而火盆在长白山地区村落里倒是比比皆是。
  火盆与大烟袋既表现了关东的地域特点、习俗民情,也可以看出满族孝敬老人的美好品德。
  民间腊八粥东北寒冷,到了每年的腊月,这里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而东北民间又有这样的歌谣: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见这里的严寒。
  每到旧历十二月初八,民间简称“腊八”,据测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腊为古时阴历十二月祭名,这种叫法始于周代,以后人们便把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的食品则称为“腊食”,如冬天腌制的肉称为“腊肉”。
  腊八这天,家家要喝腊八粥。关于“腊八粥”,传说古时有一个小伙子是个独生子,他的爹和娘都是种地的庄稼人。由于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所以从小就舍不得让他干活。一来二去的,这个孩于就呆惯了,不愿干活了。
  偏偏这孩子长大后娶了个不会过日子的媳妇。头几年老两口健在时,小两口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几年之后,老两口去世了,这小两口坐吃山空,没凡年就把父母给他们留下的八囤子存粮吃了个底朝天。
  这一日,到了腊八。丈夫对媳妇说:“去舀点米做饭!”媳妇来到粮仓一看,个个囤子都是空空的。没办法,也不能不吃饭哪。于是媳妇只好拿起管帚挨个囤子底扫。八个囤子底都扫完了,好歹扫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米粒,只够做一顿粥的。
  从那以后,他俩就天天顶风冒雪出去要饭。转眼到了春天,该选种种地了。小两口扔了要饭的“乞丐瓢”,也像老辈人那样下力气种地干活,慢慢地日子又过好了。
  日子虽好过了,但小两口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到了腊八这个日子,小两口一定要从各种米中抓出一把,掺在一起熬粥喝,为的是记住以前的教训。一来二去的,左邻右舍也给孩子们熬这种粥,讲这个故事,以启发后代要勤俭。于是,这种一到腊八就喝“腊八粥”的习俗流传下来了。
  腊八粥三个字包括三个概念:腊是指节气、季节,表示进入了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八是数字,表示八种谷物;粥则是饮食的品种。其实腊八粥不一定非得凑成八种谷物,多几种少几种也行。冬季里北方都有农闲“猫冬”的习俗,人们一般不出户外,一天只做两顿饭。粥既省米又暖和,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多种谷物掺在一起熬粥,也增加了其营养成分。腊八粥主要用高粱米、小米、大豆、江米、糜子、大米、麦米、饭豆等,这些谷物中有的含糖分高,有的含淀粉多,有的含脂肪酸,熬在一起使粥具备了养生、长寿、御寒的功能。腊八粥营养丰富、香糯可口,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如今,“腊八粥”不只是在腊八那天在民间的饭桌子上才能见到,就是平时,只要你到北方来,对主人说想喝腊八粥,主人就会热情地给他端上一碗,因为“腊八粥”已成为北方人经常食用的食物来吧,到神秘的北方来,喝上一碗有独特风味的北方的腊八粥。
  火盆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烤火是这里的大人小孩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里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小灰里烤。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子”。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埋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子一般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裳、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
  谁家来了客,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脚!把火盆往跟前拉拉!”
  火盆是家里的老人天天守着的东西,小猫小狗也天天围着火盆转。老头老太大点烟对火,也从火盆里取火种。爱喝酒的老汉,往往在吃饭前把酒壶往火盆上一放,转眼间酒就热乎了。
  民间歌谣中把整天守着火盆的人形容成为有福之人:
  “老太太,小媳妇儿,一个一个有福人儿;不做饭,不淘米儿,坐在炕上烤火盆。”
  过去,火盆还是刁婆婆虐待儿媳妇的“武器”。刁婆婆总嫌儿媳妇不干活,就用火盆里的火炭去烫童养媳,火盆记载了;日时童养媳的悲痛和苦难,不过,这些都已成为了过去。
  空心疙瘩汤北方的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乐趣。
  北方民间有句俗语,说的是:“三分病,七分装,一心想吃疙瘩汤。”
  可见疙瘩汤是北方民间的上等吃食。
  所谓疙瘩汤,就是把白面或苞米面用温水轻轻搅拌,再把盆一晃,面就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均匀的小疙瘩。把白菜或酸菜切好,用菜油葱花炸锅后,放入白菜或酸菜。等水翻开,再把疙瘩倒入汤中。
  这种东北民间的疙瘩汤,过去一般人家吃不起,因为大小伙子一顿就能喝上半锅。而只有家里有人病了,老年人或小孩馋了,当家人才狠狠心,做一顿疙瘩汤。疙瘩汤又滑溜又香,干稀相杂、汤汤水水,吃起来又解馋又解渴。但是,“空心”疙瘩汤,一般人就很少听说了。
  传说从前,有一个饭店的小跑堂的,是个势利眼,总是以衣貌取人,看人下菜碟。
  一年腊月的一天,小跑堂的刚挑出幌子,就来了一位老汉。这老汉穿着破长衫、破裤子,还背着一个破柳斗子。老汉进了店就让给上饭上菜。跑堂的一看老汉这副穷酸样,就不搭理他。老汉急了,说:“你们这儿还卖不卖啦?”
  跑堂的说:“卖你还能吃得起是咋的?”
  “卖啥吃不起?”
  “要啥有啥,要活人脑现炸!”
  跑堂的本来说的是气话,没想到惹出一堆麻烦事。
  只听那老汉慢条斯理他说:“活人脑咱不要,别的中不?”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只要你老头点出名,我做不出来变个兔子让你牵着走!”
  老汉唉了一声,说:“小伙子,话别说得那么绝。山珍海味俺不要。北方山林里长大的,就请你给来一碗空心疙瘩汤吧。”
  “什、什么?”
  “空心疙瘩汤。”
  老汉声不大,却像是初春的炸雷,惊得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那小跑堂的自知理亏,但一口咬定说:“世上没有这种吃食,你少拿这个来吓唬我!”
  老汉说:“小子,我老汉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我老汉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你一个黄嘴丫毛没干的后生,竟敢如此口吐狂言。我要不会做,能开口要吗?”
  老汉这么一说,大伙也都想见识见识。于是大伙说:“老爷子,你说你会做空心疙瘩汤,你当场给我们做一做,咋样?”
  老头想了想,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当下,老汉喊小跑堂的给拿来一个洗菜盆子,又来到水缸前,把缸上的冰碴于一抓,放在盆子里。然后操起老刀,用刀背一,盆里的冰都变成玉米粒大小的碎块儿。这时,老汉抓来白面往盆里一撒、又一晃,盆里的冰块都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冰面疙瘩了。老汉让人切好了酸菜丝,又用大葱炸了锅、添上水。等汤一滚开,老汉把冰面疙瘩倒进汤里)然后灶下加火。汤锅再开时,立刻用勺子打进去一点凉水,接着把面疙瘩汤盛到碗里。老汉说:
  “吃吧,这是空心疙瘩汤。”大伙争先恐后地吃。
  真的,这空心疙瘩汤又香又好喝,而且一咬冒一股白气,真的是空心。
  从此,这种吃食就在北方传开了。而有趣的是,那个跑堂的伙计,终于改掉了看人下菜碟的坏毛病。
  四、美丽的延边在吉林省东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自治州总面积为千方公里,所辖个县市,总人口为万。这里是一个有着独特民俗风情的美丽的地方。
  延边是一个有山则绿、有水则清的奇特地方。春天,当高山顶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但在山崖上,金达莱花早已迎风开放了。巍巍长白山在延边境内婉蜒起伏;葱郁千里的林海在延边境内枝叶繁茂;滔滔奔腾的图们江、第二松花江、牡丹江、绥芬河、布尔哈通河,如同一条条五色彩带,在延边自治州内流过。这里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朝鲜族姑娘能歌善舞,小伙子们舞跳得更好。每到节日或庆祝自治州成立的庆典日子里,整个延边沸腾了。到处是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空中飘荡着酒菜的芬芳,优美的伽椰琴声和长鼓的乐声,久久地回荡在夜空里。
  朝鲜民族是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创造了优良的水稻栽培技术,他们种出的大米又白又亮,煮出的米饭喷喷香。他们做出的打糕,真是好吃极了。打糕在我国的食品志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另外,朝鲜族同胞做的“冷面”,也是一种独特的食物。他们做出的各种朝鲜小菜、如酸辣白菜,桔梗菜等,早已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喜爱。
  这里还盛产人参、鹿茸、松蕈、烟叶、苹果梨、蕨菜等各种土特延边包括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敦化市在内的几个城市,特别是珲春市目前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城镇之一。珲春,古称东北亚的“金三角”,是我国同朝鲜、前苏联交界之处。历史上,英雄的朝鲜族人民同居住在这里的满族先民,团结一心抗击外来侵略,为保卫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他们又在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浇灌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吃“顶水”的民族在延边朝鲜族居住的地方,妇女去江边河旁取水。把器皿盛上水后,放在头匕顶着走。只见这些“顶水”的妇女三五成群地顶着水在路上山坡上行走。她们由于头上顶着水,一个个挺胸直腰。那漂亮的腰身,那婀娜的身段,配上随风摆动的美丽长裙,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在人间行走。
  外来的朋友和客人都看呆了,同时也感到奇怪,这么满满的一桶或一盆水,放在头上能顶动吗?能不洒吗?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妇女到家后,把水从头上取下来往缸里倒时,你会发现,水一点儿也没洒。这真是朝鲜族妇女特有的一种生活绝技。
  关于朝鲜族妇女为什么用头顶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据说,从前有个大财主霸占了这里的土地和江河,乡亲们种稻吃水都得要钱。这一年发大水,冲了乡亲们的稻田,大伙就向恶霸要钱。恶霸一算觉得吃亏了,就不承认河水是他的了。于是乡亲们又说:”把过去我们吃水收去的钱还给我们!”恶霸无奈,只好给大伙退了钱。可这个恨恶霸却记在了心里。
  这一年,国王下令召集民工修宫殿,这里的男人都去了。恶霸想,这回报复的机会来了。留在家里的女人也得喝水呀!恶霸一高兴,一下子乐死了。
  恶霸临死前告诉儿子,“你要趁男人不在村,对妇女进行报复。吃瓜都挑面的捏,对穷人得挑脖子软的欺。”
  可是,老财主的女儿心眼挺好,她把这些话告诉了大伙。于是,村里的妇女都在琢磨,咋样才能表示俺们的脖子不软呢?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家去河边取水路过恶霸家门口时,都把水罐放在头上顶着,以表示她们的脖子都是硬的。
  再说这财主家的少爷,遵照他阿巴吉(父亲)的遗嘱,四处寻找脖子软的妇女。可是,他见妇女们各个挺着脖子,顶着一个个盛满水的水罐,这显然都是硬脖梗,于是也就不敢欺侮了。他看到低头在河沿洗衣裳的妇女,就奔那里去了。可是,那些妇女们手上都有应手的家什——洗衣棒,见他一去,都举了起来,吓得他扭头就跑了。
  这样过了三年,他天天寻找软脖梗的人,可是没有找到。这时,外出做苦工的男人们回来了。妇女们穿上干净、鲜艳的长裙,把大碗的米酒、小菜儿等都装进罐子里,用头顶着;手里握着洗衣棒,来到村口迎接亲人。男人们觉得奇怪,一问才知原因。所有的男人都拍手唱歌,夸奖自己的女人有骨气。从此,为了纪念这段光荣史,男人们出门之前都要给女人们做一个很像样的洗衣棒。而妇女们呢,早已习惯顶着水罐取水了。洗衣棒和吃顶水的习俗,就成了朝鲜族妇女机智勇敢、忠贞不屈的象征了。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故事和传说只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不过吃顶水本身反映朝鲜族人爱清洁的特点。挑水时,水桶离地不高,人走路时蹚起的尘土容易落在桶中。
  而把水顶在头上,水确实干净些。
  这个故事反映了朝鲜族人的性格。在朝鲜族妇女身上,更突出的美德是尊老爱幼,她们吃苦耐劳,能和男人一起上山、下田,干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善良、热情、勇敢而闻名于世。
  迎风冒雪金达莱如果你到吉林来,若没有看到金达莱,如果没有听到关于金达菜的传说,那么就等于没到吉林。
  早春时节,北方的风雪还在飘刮,巍峨的长白山麓还覆盖着皑皑白雪,但在山岭的向阳坡上,你会看见一片一片紫红色的花,在早春的淡淡的雾气中,显得那么绚丽,这就是长白金达莱。
  在冰雪刚刚消融的山间,在晨雾弥漫的小村里,你还会听到美丽的朝鲜族姑娘亮开那银铃般的歌喉,唱起古老的朝鲜族民谣: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来了。
  早库哪(好啊),早库哪(好啊),山巅上的金达莱花开放了!”
  提起金达莱,还有一个悲壮的传说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长白山下住着从小失去了父母的兄妹俩,二人相依为命。那时,朝廷横征暴敛、欺压百姓,而且年年选美女用以祭天。这一年,妹妹不幸被选去祭天。妹妹不愿离开哥哥,哥哥也不愿离开妹妹。没办法,二人就往山上跑去了。
  官兵围山来了。兄妹二人无路可走时,一位白胡子老人给了他俩一匹白马和一把宝剑,让他们赶快逃走。乡亲们正在为兄妹俩着急,一看兄妹俩骑着宝马,拿着宝剑在和官兵搏斗,也都拿起武器来帮忙。在兄妹俩的带领下,乡亲们杀败了官兵,打开粮仓分了粮。谁知这天夜里,皇帝又派来援兵,杀死了妹妹和白马,又把哥哥五花大绑押到皇宫。皇帝让他归顺,他誓死也不归顺,皇帝下令将他押回家乡杀掉。一路上,哥哥顶风冒雪地走着,在被打得皮开肉绽的脚下,是一个又一个鲜红鲜红的血印。就这样,哥哥还没走到家就死了。
  不久,在染着哥哥血迹的土地上,开出了一片片紫红色的鲜花,这就是金达莱。这种花专门在寒冷的冰雪中顶风怒放,独占春光压众芳,所以倍受东北人民尤其是朝鲜族同胞的喜爱。他们把金达莱花看成是春天的使者,是坚贞、美好、幸福、吉祥的象征。
  据《临江县志》载,这种花“为本县花开最早者,解冻后花开满山,故又称满山红。”还有人叫它“映山红”。
  东北还有一种叫“冰郎花”的野花,它在北方的三四月时盛开在冰雪之中,所以人们又叫它“冰里花”或“冰凌花”。别看北方的早春寒冷,可是北方也有不少种迎春花呢。
  朝鲜族祝寿活动当你沿着美丽的松花江走进我国朝鲜族同胞居住的那些村落,时而可以听到一阵阵优美动听的歌声,如看到隆重的祝寿场面时,你会在心底里情深他说,朝鲜族是最尊重老人的民族。
  自古以来,朝鲜族把尊重老人看成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极为重要的礼节。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老人关怀备至。一到节日,先向家里的长辈依次恭喜问安,接着还要到村里的长辈家恭喜问安,1982年以来,在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各地都成立了老人协会,并将月日定为“老人节”。
  每年都要举行尊老爱幼的活动,为老年人健康长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尊老习俗发扬光大已成为人们遵循的美德。
  朝鲜族把周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而民间有岁的花甲宴,70岁的古稀宴,还有结婚周年的“回婚礼”,这些都是他们特别讲究的活动。
  在花甲宴这天,儿女们为老人大摆寿席,广邀亲朋邻里欢聚一堂,深情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祝寿的仪式是这样进行的:儿女们先为老人换上一身特制的礼服,在大厅或院子里摆上寿席,花甲老人坐在寿席正中,同邻里中的同辈兄弟一起接受寿礼。
  当寿桌上摆好了糖果、鱼、肉、糕点和酒菜时,寿礼便开始了。儿女按长幼之序,亲朋好友按远近之别,依次敬洒献宴。或者敬酒,或者献祝诗,或者载歌载舞。
  这些仪式完了,祝寿便进入到大家欢宴阶段。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大伙儿边吃边喝,唱歌跳舞,至兴尽方归。
  提起“花甲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说的是从前,高丽国王发布了一条法律,老人到了岁花甲。不管死不死都要埋葬。一位姓金的小伙子舍不得把老父埋掉,就托老父藏了起来。后来,有个国家给高丽国王出了三道难题,若答不出就灭掉高丽国,国王为此而发愁。姓金的小伙子给老父送饭时,说起这件事,老人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想出回答三道难题的妙法。小伙子把这些办法告诉了高丽国国王,解救了国难。后来国王知道这些好办法是一位要被埋掉的老汉想出来的,就下令废除这条法律,并设“花甲宴”来纪念老人的智慧。
  这类的故事汉族及其他民族中也有流传,但像朝鲜族人一样设立老人节的并不多,可见朝鲜族人更注重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这也是朝鲜族人美德的集中表现。
  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老人节或祝寿活动,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个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同时会对这个民族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尊敬。
  朝鲜族歌舞来到吉林,来到美丽的延边,经常映人眼帘的是人们翩翩起舞的舞姿,飘进耳中的是动人的歌声和乐曲,因为朝鲜族是一个喜欢载歌载舞的民族。
  朝鲜族的歌舞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性力,特别是女性的舞姿,轻柔雅致,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受,给人无限的美感。朝鲜族歌舞的感染力极强,只要有一人起舞,大家便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舞起来。歌儿越是唱得齐,手越是拍得响,也越是振奋人心。
  朝鲜族民间歌舞的内容大多是表现爱情,如《阿里郎》就属于这一类型。
  所讲的是一时夫妻恩恩爱爱,突然来了侵略者,丈夫要去出征。临别时,夫妻俩难舍难离。丈夫走后,妻子天天站在十字路口,遥望着远山那弯弯的小路,盼望着丈夫快些归来。三年后,大夫回来了,看到有钱人家的子弟正在调戏妻子。丈夫不知内情,伤心地走了。妻子望着丈夫的背影,用刀自尽了。
  人们可怜死去的姑娘,他们唱歌哀挽她。歌里有女人被委屈和误解的怨恨,有对丈夫发自心底的思念,歌声真切、动人,甚为苦楚、深沉。
  朝鲜族歌舞的基调是情,是爱情,是一种民族情,所以最能感染本民族,也能打动其他民族,因这是发自他们心底的心声。
  歌舞在朝鲜族人的生活之中,如阳光一样时刻不可离开。当苹果梨熟了,当水稻丰收了,当延边大地到处飘荡着瓜果的芬芳时,人们穿上朝鲜族的美丽鲜艳的服装,端起大碗香酒,走上舞场载歌载舞,欢庆丰收,歌唱美好的生活。
  朝鲜族婚俗趣话婚姻在朝鲜族人们的生活中是一件大事。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有一个“媒人”。
  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女方情况如何,这叫“看善”,与汉族的“相亲”差不多。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家如果也愿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
  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年、月、日时)。女方家接到小伙的“四柱”后,再拿姑娘的“四柱”对“穹合”。
  所谓“穹合”,是指男女双方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这不是简单地看合得来合不来,而是要认认真真地看二人的生肖能不能完全对上。如二人生肖不合,婚事就没有希望了。
  如果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家就可把举行婚礼的日期通过媒人传话给女方家,这叫“择日”。
  女方家得到“择日”的信儿,便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就可以许婚了。这时,男方家要把彩礼装在彩礼柜中,送到女方家去。
  朝鲜族婚烟的彩礼尽管因男方家生活水平不一而各异,但一般都要有“青缎”、“红缎”等上乘衣料送给女方家,供新娘做衣裳、裙子、被褥之用,这叫“纳币”。
  到这时,结婚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妥当了,于是对方便按选好的的吉日举行婚礼。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
  这一天,在迎亲队伍的最前头,有专人手捧用红包中包裹的木雕大雁走在前头,新郎骑马或坐轿居中,后面有一班随从人员跟着,叫“后行”。
  “后行”一般是新郎的爷爷或叔叔等长辈,被称为“上客”或者“上宾”。
  新郎一行人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朝鲜族盛米或糕点之类食品的用木头凿成的器皿)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一行人让进客房——“舍廊房”(耳房)。
  新郎在舍廊房戴上纱帽(这是过去朝鲜族人穿官服时所戴的一种用丝织成的冠),系上冠带,显得高雅、文质彬彬。
  新娘头上戴“簇头里”,这是一种类似花冠的东西,手戴“汉衫”(用五色彩绸衫和白色甲纱做成,用来遮新娘的手)。然后,新娘在“引进”(即前导人)的陪伴下,走进醮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的房子)。新郎站在东侧,新娘站在西侧。新郎先向新娘行鞠躬礼,然后用彩绸托着盏台向新娘让酒。
  新娘谢杯,将酒退回。
  醮礼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就是品尝已经摆好的美味佳看。这时新娘不陪坐,由新娘家来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
  新郎品尝后的饭菜要送到新郎家。新郎家接到新娘家的人送来的这份佳肴,先要在词堂祭把一番,然后全家同亲戚一道分享。新娘家送饭菜的目的是向新郎家表明他们是怎样款待姑爷的,而新郎家也可从中得知新娘家的家境如何。
  行过醮礼仪式,新郎新娘便正式成为夫妻、新婚第一夜,新郎、新娘住的房间叫做“厢房”。晚上,当新郎走进厢房的时候,新娘仍穿着在举行酪礼时穿的服饰,静坐在厢房。厢房一角点着两只蜡烛,另有一张小桌上摆着果品、糕点。靠近后窗的地方用屏风围起来。新郎一进厢房就脱下纱笠和“周衣”(朝鲜族出门或过节时穿的大罩衣,系一种礼服),走到新娘背后,两手从新娘腋下探过去,给新娘解开系在胯下的“簇头里”的带子,并脱下罗衫,然后把桌上的酒和点心给新娘吃。
  有的地方,人们在给新娘系“簇头里”的时候,故意把带子打很多结,叫新郎难以解开而逗弄新郎。
  第二天早上,新娘家的亲戚聚在一起,新郎依次行礼,这叫“通常礼”。
  新郎根据这些人的辈分,或者跪拜,或者观礼。“通常礼”结束后,新娘家的亲戚相继把新郎请到自家吃便饭,这叫做“认亲礼”。
  新郎在新娘家一般要停留三天。这期间,新娘所在村里的小伙子们都来逗新郎玩耍,即试一试新郎机敏与否,或者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新郎回答,或者与新郎对诗,或者请新郎来跳舞。
  三天过后,当新娘离开娘家时,新娘家就不摆设大宴了,这回该新郎家摆席了。新郎家也要布置一间醮礼厅,新娘就在醮礼厅“赏大桌”。新娘回婆家的第二天也举行“通常礼”,新娘也要到新郎家的主要亲戚家吃便饭。
  新郎家还要给新娘家回敬佳肴。
  新娘回婆家队伍的“后行”,也是由娘家的爷爷、叔叔等年长者组成。
  后行者临返回去的时候,新娘的爷爷或叔叔把亲家请到跟前,把孙女或者侄女交给亲家,并对孙女或者侄女嘱咐道:“你虽然生长在我家,现在已经出嫁了。从今往后,这家就是你的家了。”要她好好奉养公婆,夫妻要相亲相爱,一家人要和睦共处,要对得起祖先。,新娘则遵奉长者的吩咐,面对着公婆发个誓,然后拜三拜。
  到这时,婚礼才算最后结束了。
  过一个月或三个月或一年之后,新娘回娘家去。这时,婆家张罗着酿酒呀、烙饼呀、打糕呀,再套上车送到亲家去。
  朝鲜族婚礼十分红火有趣。如果外来的旅游者有幸赶上了,他们会热切地邀请你来参加,那将是十分荣幸的事。
  为什么给新郎做新衣朝鲜族姑娘出嫁时要遵循个风俗,就是新娘必须给新郎亲手做一身颜色鲜艳、缝制精巧的衣服。
  这个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个姓朴的御使经常到民间暗访,他秉公处理,赏罚分明,深受百姓的爱戴。有一次朴御使路过一个村庄,听说这里出了一件人命案。
  原来,这忖有一户姓康的人家,有个女儿长得品貌超群,父母已将她许配给了远方的一名青年。就在成亲的那一天,有一个京城太监的孙子,大摇大摆地来到新娘家强要喝喜酒。这个家伙一边喝酒,一边胡言乱语,喝醉后,揪住新郎的父亲拳打脚踢。新郎见此情景,上前对这个家伙用力一推。没有想到,这家伙摔倒在地,浑身一阵抽搐,便一命呜呼了。
  这下可惹下了大祸。太监家买通了县官,判新郎犯了杀人罪,上了重枷打入死牢。朴御使听说这件事后,马上动身到县里去搭救新郎。朴御使没走多远,就见一位身穿鲜艳新郎礼服的青年,梳慌张张、急如星火地从后面赶了上来。朴御使感到很奇怪,便一把抓住青年,问他为什么这么惊慌?青年匆匆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原来,这个青年就是那个被关进死牢的新郎。昨天夜里,忽然来了一个人,买通狱卒,蒙着面纱来到死牢。那人脱下身上的新郎服,叫他换上逃出狱去。他匆忙之间也没看清来人的面目,只顾换上新郎服逃命回到家中,后来反复琢磨他才恍然大悟:那人分明是给自己做替身。
  这如何使得!于是,他十万火急地赶往法汤,准备救下那个在今天午时三刻就要被开刀问斩的无辜受冤的好人。
  朴御使听了后也很受感动,二话没说,拉着新郎就快步朝前赶路。
  当他们赶进县城时,快到午时三刻了。新郎飞奔到法场前大喊:“等一等,真正的杀人凶手是我!”已经举起大刀的行令手们听了,不由地停住了手。
  这时,朴御使也赶到了,拿出了国王的“王牒马牌”,来到县官府前。
  随从们高声喊:“暗行御使驾到!”县官们一听,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朴御使喝令他们两旁站立,吩咐快把法场上的两位新郎请来!
  两位新郎在御使随从的簇拥下,战战兢兢来到县衙大堂上。当真新郎认出了那位坐在高堂上的御使正是他的同路人时,又惊又喜。
  朴御使要县官认一认哪一个是杀人凶手。县官跪在地上磕头说:“御使大人,卑职有罪,我受了人家的贿,没有升堂,就判了新郎的死罪,所以认不出哪个是凶手。”
  御使命令差役把那个京城太监孙子的尸体抬进来,放在大堂上。接着问舍命救人的青年:“你为什么要舍命去救一个杀人犯?”那青年垂泪回答:
  “回禀御使大人,我本是良家女子,救的是我的未婚丈夫。自从他被投入死牢,三天后要斩首示众,我的父母变卖了家中的一切财产,叫我赶到县城搭救。我围着死牢转了一天一夜也不得见丈夫一面。左思右想,见面莫如替死。
  因此,便换上了亲手给丈夫缝制的衣衫,闯进了死牢。”御使听了十分感动,对死尸大声斥责道:“人家新郎并没打你一拳,你却躺倒在地,以死诈人。
  来人,给我重打杖!”差役们立即挥鞭猛打了死尸下。御使又说:
  “看来他受刑不过,现在真的被打死了。抬出去扔到乱坟岗,叫他暴尸荒野!”
  随即当堂罢免了县官,张贴了安民告示,还送新郎、新娘回家,继续举行未完成的婚礼。
  新娘的美德受到了百姓的赞扬。后来,凡要出嫁的新娘在结婚时都要给新郎做一身最好的衣服,以表示忠贞。日子久了,便成了一种风俗习惯流传了下来。
  关东冰雪趣话人们把东北称为冰雪的故乡。这里有许多关于冰雪、寒霜、寒风、冷露的传说,有的已成为口碑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一种文化类型,我们称之为冰雪文化形态。
  冰雪文化,是指由于冰雪而直接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并已形成一种习俗、习惯。这种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描写冰雪寒冷的文化文字;一是间接地记叙由于冰雪所带来的文化资料。
  据《东北历史地理简论》记载: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地质时期的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初期开始逐渐转冷。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大约年左右),这时的东北地区进入大理冰期的冰后期,气候开始转暖。后来,这种长达数百年的温暖气候一直持续到公元前世纪,此后,由于不断遭受寒冷空气的侵袭,到公元世纪前半期气候转冷达到最盛。《资治通鉴》卷:“成帝咸康元年(公元年)王午,(慕容)皝帅其弟军师将军评等自昌黎东,践冰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今营口),舍辎重,轻兵趣(趋)平廓。”当年,渤海湾和辽东湾全部结冰,而且冰上可以来往军队车马,可见其冰的厚度。那么再往北走,可想而知气温该如何了。许多古籍均记载,古东北“十月癸酉大雪平均三尺,人多冻死。”北宋《太平衰字记》载:“北室韦分为九部落,其渠帅号乞莫贺咄。气候寒冷,冬则入山,居土穴中,牛畜多冻死。饶獐鹿,射猎为主,凿冰汲水而网射鱼鳖,地多积雪,惧陷坑井,骑木而行。俗皆捕貉为业,冠以狐貉、衣以鱼皮。”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冰雪而形成的住室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以及这里的其他生活形态来了。古长白山人居室多为木结构,出于地表的用木堆,卧于地下的用木砌。主要是山里木头很多,用起来也方便顺手。而有的建在老村子里的大房子,干脆就用整根的圆木一根根摞起来,堆成“木屋”
  的,这类房子也称“暖子”。主人走后,这样的房子以及房内的家什和火柴等物,都扔在林子里。于是,放山、狩猎之人,只要见到这样的房子,便可进去居住,里边的锅碗瓢盆也可以随便使用。
  这样的大房子没有围墙和院子,房本身就是墙和院子,又挡风又挡雪,而里边常常住有一位孤寡老人——“老冬狗子”。东北人称的“老冬狗子,”
  充满敬爱之意,全无贬意。到年节了,所有的人都下山过年去了,于是大房子就扔给一位“老冬狗子”——没家没业的孤寡老人看管着。
  冬天的长白山里静极了,到处都是厚厚的白雪。山外的人来不了,山里的人出不去,如果屋里不养猫和狗,喘气的只有老人一人。整个冬季,老人一个人在屋子里静静地生活。关于大屋子有许多传奇故事。
  据说有一个看山的“老冬狗子”,年三十晚上,他剁好了饺子馅,正要包饺子时,突然门“吱扭”一响,一个小媳妇抱个小孩走进来。小媳妇说:
  “老把头,咱俩一块过年。”说着,放下孩子,盘腿往炕上一坐,就用手从盆里掐饺子馅吃。
  “老冬狗子”想,这哪是人哪!再说,这方圆几百里也没人家,大雪封山,山下的人哪能上来?于是,有经验的“老冬狗子”平静他说:“好,咱俩一块过年。不过,你来了,饺子馅不够了,我再去切点儿!”
  老人到了外屋,顺手把开山斧操起来,冷丁闯进屋来,照小媳妇后背就是一斧子。只听“哟”的一声,一溜火星子窜出屋去。老人再一看,炕上是一个用一层一层的烨树皮包着的一个小兔子。
  第二天早上,“老冬狗子”出门顺着脚印一找,南边大树下死了一只大兔子。这类故事在长白山老村子里层出不穷,使木房子和山林充满了传奇色彩。
  山里的圆木堆砌的房舍,一般都有地窖。因山里冷,就是在室内烧上大炉子,也抵挡不住冬日寒冷的袭击。一些怕冻的东西就存放在地窖里。大房子旁边都要有小仓子。小仓子是生活在寒冷地域各民族居室必备的房舍,不是用来住人,而是用来存放各类杂物,里面放着常用的用来开山、种地的工具、狩猎器具和干鲜蔬菜、蘑菇、辣椒、菜干等。也有的小仓子和主房连通,当人口增多时,小仓子就变成了住人的房舍。在冬季、小仓子又是存放鱼肉的“冷库”。长白山区的许多山民,还把他们供奉的狐仙、黄仙等牌位放置在小仓子的一个角落里,摆上供品,年节还上香烧纸,显得十分神秘。
  关东冰雪文化在住房上的反映还有许多,如窗户纸糊在外,草坯房子篱笆寨等,还包括人们盖房子和修房时的一些习俗。关东民间一般不拆房。因当地木材多,人们又经常搬迁,所以一处住得差不多了时,就弃房另迁一处,这样原先的房舍好好的放在那儿,放山、挖参、狩猎行帮之人均可以居住,这也是关东一带的典型的民俗风情。客人进屋就上炕,端起饭碗就吃饭,拉过被子就捂脚,主人是不会怪罪的,而且还会热情款待。
  木屋、木瓦、木烟囱用木头垒成的屋舍,这是长白山里的独特的住宅。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还用木片当瓦,用空心树做烟囱,真是有趣极了。
  据《吉林民居》记载,用木头垒成的房屋叫“井干式房屋”。井干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古老构造方法之一。从云南石寨山出上的贮贝器、铜器上的纹样中,就有这种房屋的式样,说明这种建筑结构式样在汉代就有了。
  这种房屋的构造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很坚固。盖这种房子首先要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下去厘米左右的深沟,把圆木横嵌入到沟底,然后,将一根根砍了刻口的圆木,纵横交错地嵌垒,相互咬合而成。这样的构造法,如同从前水井井框的交接,所以称井干式房屋。圆木至门窗口时切开为窗和门。远远地望去,这样的房子显得很雄伟粗旷。有些村民为了防风保暖和防止木头风化,也为着整齐美观,还用泥已从里外两边把木头坎口堵实、抹平,再用石灰刷白。因此,看上去墙壁洁白光滑,与土坏房没啥不同了。特别是在严冬,当厚厚的白雪铺盖在房上,当檐头滴的水结成晶莹的冰棱,房里生上大火炉,能抵抗住严寒和风雪,十分温和。夏季,南北窗一开,又十分通风,所以又很凉快。
  因从前山里圆木很多,所以盖这种房子很方便。长白山里的通化、浑江、延边、敦化、集安、临江、抚松一带,都有这种童话般的房老山里木材多的是,就连房瓦都是用木头做的。木房瓦又叫“木板瓦”,是巧手的木匠用木板劈成方片当做瓦用。这种木板瓦是昔日吉林长白山区常见的屋瓦。由于木瓦常年受到阳光照射和风雨的吹淋,很容易变形。木瓦全是用斧子劈出的。
  只有劈出的木瓦片,板面光滑,不滞雨水、雪水,方能持久耐用。倘用钢锯锯开,不仅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拉瑞亚铁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