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批广州精装书印刷公司需要印刷,比较赶时间,重庆找谁比较好?要保证质量和速度的,有知道的麻烦说下,非常感谢

竟然破了千赞.&br&然后被大学同学认出来发到同学群里,我竟一时语失,无言应对。&br&&br& 朋友圈里我好像是个比较爱炫耀的人,其实是因为我缺安全感,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过得很好,也想让身边的家人很朋友安心,觉得我内心满足。&br&&br& 在知乎上一直没有熟人,生活上的种种,把这里当成一个出口。&br&&br&﹉﹉﹉﹉﹉﹉﹉﹉﹉﹉这是原答案﹉﹉﹉﹉&br&09年毕业,在设计院实习,工资六百。前一年毕业的从高中在一起的女友和我提出分手。遂分&br&&br& 11年,工资涨到4000,在商场遇到她,她是化妆品销售。我去问了她号码。&br&&br& 几个月后,我们在一起了。住在出租的小单间。一个电饭锅 先煮了饭盛出来,洗干净然后倒油进去炒菜。我们这样过来大半年。 后来算是不小心怀孕了,我家人建议我先不要小孩,可以扯证。但是她坚持要生下来。家里对于我结婚 生小孩等等开支是没办法帮上忙的,上大学弄得家里毫无积蓄。因为她的工作要经常接触到化妆品 我说如果坚持要生,你辞职吧,我来养你们。&br&&br& 生小孩的前一天,爸爸去赶集买菜,不幸出了车祸永远离开了我们。此时我手里只有四万多左右的积蓄,准备生小孩和后面的生活费的。 全部拿出来料理父亲的后事,因为妻子受了惊吓,小孩在肚子里羊水中毒,破腹产然后在新生儿科住了两个星期,花了两万多是我跟大学的兄弟七拼八凑借的。&br& 肇事车辆无保险,肇事者刑满释放无证驾驶,他家也家徒四壁,我去竟然还会心疼他年近七十在我面前下跪哭得死去活来的老母亲。&br& 那段时间我真的绝望。其实我最绝望的时候是刚毕业时候,那时心爱的女友离开我,让我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我用了近两年时间去打消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应该说那天要电话号码是转机。&br& 刚把我爸爸送上山,我出现在医院里看到我女儿,那种感觉真的太悲凉了。那一刻我看着女儿的眼睛觉得背后我爸爸的眼睛看着我们,是欣喜的眼神看着我们。&br& 我下定决心,不管怎样都不同意调解。那种败类就不应该走入社会。审判长劝过我很多次,因为她知道我一家情况,去过我家了解,说这样死咬着对我不利,最多是三到七年。后来肇事者判了四年。到现在我都耿耿于怀,是不是我请的律师不够好,我一直想要用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死亡去起诉,而不是单纯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br& 没有获得赔偿款,反而要付律师费。对于那时的我经济真是举步维艰。&br&&br& 扯那么多,我只是想告诉题注,农村出来的,父母无固定职业的孩子十之五六都得面对你说的这些情况。&br&&br& 而我从来没有对没有到来的明天失去希望,大概就是这种信念 气场,让她可以对我说即使讨饭也要跟着我。&br&&br& 我记得和前女友分手的时候,我和三个兄弟挤在一间租的单间里打地铺。为了省钱,我买米煮饭 买点青菜 就老干妈,一顿只要两块青菜钱。偶尔煮几个鸡蛋保证营养。 那段时间兄弟们说我变得异常沉默,平时我是最爱笑的那个。 经常我一个人就出去了,其实我都是去了一个地方,以前和女友经常坐着聊天的地方,一根接一根的抽烟,把人抽醉了感觉,然后回来。 后来我对自己说:你不是喜欢豪车吗?你爸妈不是觉得我家里太差吗?此生一定要证明这个题目,给你一个答案!&br& 有时候赌气真的是件很好的事情。&br&&br& 现在我女儿已经快四岁了,非常聪明漂亮可爱。老婆又有了身孕,从她那时辞职开始就一直做家庭主妇,没在上班。因为母亲不适应城市生活,我又不想让女儿离开我。&br& 我在内地一家事业单位设计院上班,合同制。我一直跟领导说想争取编制,领导一直说过几年他也会跟我一样是合同制来忽悠我。没钱没背景 什么都争不过别人,只能拼命埋头干,不再去争,但是实际工作干出来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在争的!&br&&br& 目前我已经独立带队负责公司深圳的项目了。我依然非常不满各种同工不同酬的制度,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在一堆豪华别墅区,自己只有普通农民房,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也是种伤害。虽然这社会普通房还是居多。&br&&br& 过些天要参加深圳的事业单位考试了,希望能给自己一个美好的重新开始和一个可预期的未来! 曾经我给自己的赌气的那个承诺,上次老婆考驾照 然后遇见一辆宝马,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买上一辆,我开玩笑的说再给我五年时间,一定能买上!说完我自己马上感觉到自己浓浓的屌丝气味。&br&&br& 尼采说:在我们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是我微信的个性签名。&br&&br& 最后再说一遍,我从来不对还未到来的明天彻底失去信心,这才是我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最大的积蓄!&br& 说了这些,你一定也值得拥有。
竟然破了千赞. 然后被大学同学认出来发到同学群里,我竟一时语失,无言应对。 朋友圈里我好像是个比较爱炫耀的人,其实是因为我缺安全感,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过得很好,也想让身边的家人很朋友安心,觉得我内心满足。 在知乎上一直没有熟人,生活上的种种,…
&p&一年前,我深受转行的问题困扰,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当时我翻遍了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仍然一筹莫展。&/p&&p&如今,转行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大半年了,前段时间婉拒了上家Boss的挽留,离职准备人生的第一次跳槽。&/p&&p&我想大多数人在面临转行时,是迷茫无助的,『我要转行去哪儿?』、『这个行业不错,可是我不会啊,怎么入行?』『这个职位看上去不错,可是我又没什么经验,人家凭什么要我?』……这些问题无时无刻都在折磨着人的心智,时间一久甚至演变成对自身的否定: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辜负了家人的期望,担负不起家庭的责任,以后买不起车买不起房、人生将黯淡无光……&/p&&p&『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一个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的小白,在转行时能少一些迷茫,少走一些弯路?』我写这篇回答,除了简述经历,还想分享一些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帮到像当初的我一样迷茫的人。&/p&&p&&b&&u&一.背景&/u&&/b&&br&硕士毕业,学了7年计算机,从研二结束,也就是14年9月份时,因为不想再当程序员,动了转行的念头,其后一年里,大部分时间极度迷茫,对未来几乎丧失信心,一度接近抑郁,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拒绝与他人的交流,把自己封锁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那个时期,用傅园慧那句『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来形容再恰当不过。&/p&&p&不过幸好我这个人比较怂,从15层的宿舍楼顶往下看时,感觉这么高摔下去一定很疼,没胆子往下跳,好歹是捱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15年10月,我终于完全摆脱了消极状态,11月份确定了方向,决定转行互联网营销。11月30号开始着手学习,12月中旬开始制作面试作业,12月底开始投简历面试,16年1月5号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转行成功。&/p&&p&是的,确定目标后,转行成功只花了一个月。嗯,我知道有人要跳出来喊『可是你花了一年多才确定目标啊!』,没错,但这一年多里,大部分时间都荒废在了无用的纠结和内耗上。如果当初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我是不是可以更快的找到目标,更早的走上正确的道路?&/p&&p&&b&&u&二.为什么很多看似靠谱的转行经验不管用?&/u&&/b&&/p&&p&如果你和我一样,为了转行,刷遍了知乎底下所有相关的回答、翻烂了水木、北邮人、天涯这些地方的职场版块,你会发现很多经验贴都告诉你,正确的转行步骤分为这么几步:&/p&&blockquote&1.找到一个有前景的职业
-& 2.收集各种职位信息,了解它们需要什么能力
-& 3.快速学习相应的能力 -& 4.筛选职位和公司、投简历、面试 -& 5.转行成功&br&&/blockquote&&p&&br&&/p&&p&这套方法,从逻辑上看无比正确,但实际上就像告诉你把大象装进冰箱一共分三步,属于正确的废话,为什么?因为对于迷茫的小白,上面的每一步都很难操作。&/p&&p&很多人在第一步就扑街了:除了本行,我对其他的行业根本不了解,怎么知道什么职业有前景?怎么办?查各种行业报告,翻各种前沿媒体,个把月下来,什么“风口”、“互联网+”、“网红经济”、“VR”之类的名词学了一堆,对怎么切入仍然一无所知。&/p&&p&好,倘若你没在挂在第一步,在调研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新媒体运营是个好切入点,于是找个招聘要求看看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60ad4f8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60ad4f8dd_r.jpg&&&/figure&&p&&br&&/p&&p&额,哪个小白敢拍胸脯说,自己看到这些描述后不是一脸懵逼?就说第二条吧,什么叫『新媒体特性』?『媒体资源』又是什么?『拓展、运营及管理』究竟都是做些什么?你发现自己连职位要求都理解不了,还怎么归纳它们需要什么能力?后面的快速学习和准备面试更加无从谈起。&/p&&p&问题出在哪儿?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知识的诅咒”:你搜集到的职业信息,使用了大量的行业术语,没有对应领域知识的人是理解不了的,这无异于就像让一个小学生去解一道微积分题目,结果就是束手无策。人面对陌生和困难的事物,会下意识的恐慌和逃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陷入下面这个怪圈:&/p&&blockquote&发现一个职业好像很不错 --& 调研了下职业需求,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 --& 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个职业 --& 算了还是换一个职业看看吧&br&&/blockquote&&p&&br&&/p&&p&这样的“好像很多职业都不错,可我都干不好”的感觉一旦形成,再循环几次,很容易演变成更大的怀疑和恐慌,久而久之,有人选择继续原路,纵然不甚满意,亦能勉强度日;有人决策失能,干脆停在原地不动,虚度时日,转行的事一拖再拖。&/p&&p&所以解决问题的核心在哪?有没有靠谱一些的方法?&/p&&p&&b&&u&三.科学一些的思维方式&/u&&/b& &b&1.你对『不错的职业』有清晰的定义吗?&/b&&br&什么是好职业?有人说是钱多活少离家近,有人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人说稳定才是真……很多人的迷茫来自于:今天听说Android程序员工资高,赶紧去了解一下;明天听说ui设计很吃香,找两节课看看;后天觉得还是不要跑太远,在家乡考个公务员也不错……工作是你自己的,你对&b&『&/b&不错的职业&b&』&/b&完全没有一个客观评价标准,又怎么去比较不同的职业?&/p&&p&有人表示“说着容易,我这不是想不清楚嘛”。行,我提供自己的思路给大家借鉴下,我的标准有四条:&/p&&blockquote&&b&a.存在大量市场缺口
b.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c.长青需求
d.离开一线城市仍然有大量就业市场&/b&&/blockquote&&p&&br&&/p&&p&&b&a.存在大量市场缺口 :&/b&『物以稀为贵』,人亦如此,市场缺乏相应的人才,才会开出高薪。不然凭什么同样是清华毕业,学计算机去网易游戏的就能年薪30万往上,学机械去徐州重工的就只能拿6000的月薪?职业需求如此,形势大过人啊~ &/p&&p&&b&b.有足够的成长空间:&/b&一个职业,初级职位可以门槛低,方便入行,但必须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你成长为一个难以替代的人才。两年前滴滴跟Uber打的火热,专车司机补贴高,轻轻松松月入一两万,现在的专车司机们哀鸿遍野,不仅是因为补贴降低了,更是因为当个专车司机太容易,太多人来抢活。 既然你干的活容易找到替代的人选,你是不是就没那么值钱了?&/p&&p&&b&c.长青需求 :&/b&长青需求,意味着你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智慧长期被这个社会需要,就算行业变迁,也是有迹可循的,不会让你一身本领突然变成屠龙之技。当年诺基亚如日中天,给他们的塞班系统写代码的程序员风光无限,但短短几年,手机市场已经是ios和安卓的天下,谁还需要这群人的技能?&/p&&p&&b&d.离开一线城市仍然有大量就业市场 :&/b&为什么要加上这一条?无他,实乃生活所迫耳。产品经理、程序员、设计师……这些工作干的好,工资高不高?当然高,可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地方,就算你月入两三万,依然望房兴叹,这还没算上户口、小孩上学这些鸟事情。然而需要这些职位的大多是互联网公司,它们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年轻时在大城市奋斗一把可以,等岁数上来了,万一还是没法定居下来,咋办?我能不能退居二三线城市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转行时我不得不考虑在内。&/p&&p&以我当时的学历和背景,我其实很想尝试转产品经理,而且有一家做大数据分析的公司给我开了可以转正的实习offer,但我左思右想还是没有去,就是因为最后一个原因。选择互联网营销,也是因为它满足了所有这四个要求:&/p&&p&&b&a.互联网营销是个巨大的缺口 :&/b&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几千万家,互联网对营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以前我们买东西是因为电视上打过广告,现在我买双跑鞋都要到知乎上看看大家的推荐,然后回头去淘宝下单。时代变了,玩法也变了,然而好多老板都没跟上趟,他们需要懂这个的人。 &/p&&p&&b&b.后期不可替代性强:&/b&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流量就是命门,很多产品不是不够好,而是没有被知道的机会。史玉柱在《我的营销心得》里说『广告和营销是90%公司的命脉』,营销人员往后发展,一条路径就是市场总监,而优秀的市场总监必然难以替代。 &/p&&p&&b&c.营销是个长青需求:&/b&中国大小企业几千万家,不管在什么时代,哪家倒了哪家又起来了,它们都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的吧? &/p&&p&&b&d.离开北上广深杭还能混的风生水起:&/b&同上一条,哪个地方的公司不需要卖产品?非一线城市的就业市场中,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远超程序员产品经理之类。&/p&&p&好,现在找到了理想的职业目标,但这还不够,我还得确认一件事:&b&这个职业的活儿我能干。&/b&而这涉及到两个条件:1.你要快速建立这个职业领域的知识框架 2.你要迅速上手一些简单的工作。有人又忍不住了,这不还是正确的废话吗?别急,往下看:&/p&&p&&b&2.零基础小白如何快速入行?&/b&&br&忘了『收集各种职位信息,了解它们需要什么能力,然后快速学习』这句正确的废话吧,别再自顾自的在各种网站上搜集各种零散的资料了。要了解一个陌生的领域,最高效的办法难道不是找个专家给你讲讲吗?一个职业有没有前景,专家不比你更清楚吗?&/p&&p&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b&找一个靠谱的老师&/b&』。当然,这里的『老师』是代称,你可以请行业前辈一对一的跟你聊,你也可以找靠谱的课程来学习。&/p&&p&有人说我怎么知道靠谱的老师在哪儿呢?这个问题几年前可能比较困难,现在要容易多了吧,知乎上就有一堆各领域专家,人家要是不回你私信,不是还有『在行』吗?上面随便搜一下“转行”都能出一大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8be317c85db93dc730ab3455edd446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8&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8be317c85db93dc730ab3455edd4466_r.jpg&&&/figure&&p&&br&&/p&&p&有人说好贵啊,没钱怎么办?我想问两句:『知识不值钱吗?专家的时间不值钱吗?你听完之后,省下来的自己的时间不值钱吗?你是愿意继续自己瞎摸乱撞一个月,还是花几百块钱省去这段不必要的痛苦?』&/p&&p&我当初刚确定方向那会儿,不知道怎么入行,没有收入,不好意思找家里要钱,全靠攒下来的研究生补助过日子。偶然发现一个教互联网营销的网站,我试听了两节课,如获至宝,眼都没眨,直接用信用卡付了3000的全款买了会员,一个月后我入职成功,月薪虽然不高,也够买两套课程了。&/p&&p&既然说到课程,简单聊聊怎么鉴别课程靠不靠谱&b&,&/b&你去试听一下,坏的课程,喜欢用各种概念砸晕你,会跟你扯行业趋势,好的课程,帮你把复杂概念简化、帮你梳理知识结构、能用大白话告诉你这个职业必须会什么。&/p&&p&啰嗦了这么久,其实就一句话:&b&闭门造车三个月,不如行家一堂课。&/b&至于后面怎么写简历、怎么面试,知乎上优秀的回答已经很多了,这里不再赘述。&/p&&p&最后,我想聊一聊一些转行中常见的心态问题:&/p&&p&&b&&u&四.聊一聊心态&/u&&/b& &/p&&p&&b&1.一次解决一个问题,避免多米诺式的悲剧推演&/b&&/p&&p&什么叫『多米诺式的悲剧推演』?一个人想转行,不知道怎么转,就开始觉得自己转不了行,进而怀疑自己以后拿不到高工资,觉得自己以后找不到对象/买不起房/小孩上不了好学校,觉得以后没法给爹妈养老,乃至有天读到篇描写80后养老困局的文章,就悲从中来,仿佛看到自己和爹妈惨淡的未来……&br&&/p&&p&醒一醒朋友,你现在要解决的是转行诶,思考找对象还有爹妈养老的问题,有助于你转行吗?&br&&/p&&p&还有人暂时没工作,交不起房租吃不上饭了,从自己连房租都交不起推演到自己能力不行转不了行,推演到以后养不起爹妈……按我说,别忙着找理想的转行目标,先把自己养活了,存够几个月的备用金才是要紧事。&br&&/p&&p&饭要一口一口吃,把问题一个个理清楚了,先把迫在眉睫的问题解决了再说。&br&&/p&&p&&b&2.生活的前景来自于构建,而不是规划&/b&&/p&&p&可能是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荼毒,很多人转行时试图规划出一条完美的职业发展路径,仿佛人生就像做数学题,一定有正确的解法。规划的意义在于避免糟糕的选择,比如回避衰退行业的职位,前景是规划不出来的,你永远不知道人生有什么变数,非要去规划,就容易原地踏步。&br&&/p&&p&新东方做到现在这么大,是因为俞敏洪大学毕业前就立志要改变中国教育吗?他一开始只是想自己出国,所以背GRE单词,后来出国失败了,开始教别人怎么考GRE,办了培训班,后来才有了新东方。&br&&/p&&p&我知道好几个作家,一开始只是单纯想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然后发在了豆瓣、知乎上,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赞同他们的文字,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地方转载,于是有了约稿,有出版社找合作出书,后来就变成了全职的作家。 &/p&&p&&b&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b&你做出的成果证明了你的能力,才会带来更多的机会,是这些决定了你的前景。&/p&&p&&b&3.恐慌和迷茫很正常,对自己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b&&/p&&p&转行对于没有经验和资源的人,必然是艰难的: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眼前一片迷雾,看上去选择很多,可既不知道每条路通向哪里,又不知道路况如何,徘徊许久,迟迟迈不开腿,生怕一脚踏空又入错了行,断送了人生的希望。&/p&&p&昔日的同窗已小有所成,家乡的同龄人已娶妻生子,亲戚总在问工作怎么样了,爸妈虽然不催可你知道他们心里着急……所有这些都仿佛巨石一般压在你的心头。&br&&/p&&p&巨大的压力带来的往往不是蜕变,而是拖延和逃避:思考怎么转行太累了,我先看会儿剧/打会儿游戏/刷会儿微博吧……然而生活不会停止,没解决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甚至愈演愈烈:你的作息开始没有规律,开始暴饮暴食,开始和父母吵架、拒绝与他们沟通……慢慢的你开始讨厌自己,觉得自己很颓废、很没有用。&br&&/p&&p&但我想说的是,你要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在面对陌生领域时不恐慌,那些转行成功的人,当初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只是在回忆时轻描淡写,才显得一路顺风。&br&&/p&&p&这个世界喜欢用成败论英雄,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你转行时内心有怎样的波澜和痛苦。你的人生是自己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每个决定转行的人都不简单,因为他不甘眼前的平庸,总想有更好的生活,他拒绝重复眼前看过的风景,选择去面对那片未知,尽管这让他倍受折磨,得不到旁人的理解。这样的一群人,不值得鼓励吗?&br&&/p&&p&你无法在否定自己的心态里振作起来,接受并鼓励自己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br&&/p&&p&&b&&u&附 1:推荐阅读&/u&&/b&&/p&&ul&&li&如果你有严重的自我否定情绪,可以看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670a6aab34635a37bcfd& data-hash=&670a6aab34635a37bcfd& data-hovercard=&p$b$670a6aab34635a37bcfd&&@陈诺Whatever&/a&
的这篇专栏:&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从厌恶自己到心存感激 &/a& 我一度非常消极,这篇文章对我的心理状态的改善帮助极大。&/li&&li&经常陷入悲观推论,觉得自己生活中问题太多的,可以看看yol叔的精彩回答:&a href=&http://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今年二十七,单身,压力很大,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 yolfilm 的回答&/a&&/li&&li&&b&强烈推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angzhiping.com/psy/Working-Identit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转变职业生涯?&/a&》&/b&- 这篇文章源于耶鲁心理学博士埃米尼亚. 伊瓦拉对转行的研究,揭示了太多反鸡汤和常识的内容,帮助很多在困境的人成功转变职业生涯。&/li&&/ul&&p&&u&&b&附 2:一些补充&/b&&/u&&/p&&p&
转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职业有利有弊,我无意鼓吹大家都转行互联网营销,也不是要抹黑程序员。选择前者是我基于自身情况的判断,未必适合所有人。这篇文章的价值,我想在于分享了一个思考转行问题的框架、一些搜集信息的手段,以及如何抵御常见的负面情绪,而不在于教你怎么转行互联网营销。&/p&&p&
我迷茫的时候,几乎翻遍了知乎上所有跟转行有关的内容,也私信过好几位答主试图寻求指导。但说真的,别人的故事最多能带来点短暂的安慰,而指望一个素未谋面、对你毫无了解的人帮你解决一个复杂的人生问题,真的靠谱吗?&/p&&p&
事情实质出现转机,始于我真的行动起来,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开始新的尝试并得到正面的反馈。正如我之前强调过的——“成功会带来更多成功”,自信萌生于你真的做成了一件事情,积累于你不断的做成更多的事情。在陌生的领域尝到了甜头,你才愿意继续摸索下去,不是吗?&/p&&p&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祝大家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共勉。&/p&
一年前,我深受转行的问题困扰,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当时我翻遍了这个问题下的所有回答,仍然一筹莫展。如今,转行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大半年了,前段时间婉拒了上家Boss的挽留,离职准备人生的第一次跳槽。我想大多数人在面临转行时,是迷茫无助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fa32eead53bcbfe78c09_b.jp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fa32eead53bcbfe78c09_r.jpg&&&/figure&&p&
最近,有人问我一个这样的问题:&/p&&blockquote&&p&我沉迷网络,重度拖延,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浪费生命,从小母亲对我过度包办,严加看管,动辄打骂,说我一事无成。我的咨询师告诉我,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既是对她严厉管束的反叛,也是依赖。我一方面想要让她的期望落空,所以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一团糟,另一方面也为了能继续依靠她照顾我的生活,所以拒不对自己的生活负责。&/p&&p&我问咨询师我该怎么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他告诉我,要我先接受自己,爱自己。可我是如此的厌恶自己呀!我恨不得拿把刀把自己上网的手给砍了,我怎么能喜欢上自己呢?我看着镜子里的那个人都讨厌,我只想把她改造成另外一个人,我不想多看她一眼,可咨询师却说,接受自己是改造的第一步,我到底该拿这个讨厌的自己怎么办才好?&/p&&/blockquote&&p&
曾经,我自己也陷入过类似的问题里,讨厌自己,想要改变,却发现接受和悦纳是改变的第一步。其实这看似矛盾的解决方案,道理很简单:你爱一个人,自然会为TA努力,会为TA改变,你不爱一个人,你就懒得为TA费劲,懒得为TA着想。那些讨厌的病症,顽固的念头,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垃圾,挡在你和幸福生活之间,你踹它几脚,它反而变大。&/p&&p&
对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习惯想的是,如果我没有这些毛病,我现在的生活将多么美好。&/p&&br&&p&
而我希望你想一想的是:&b&如果我没有这些毛病,过去的我将会如何?&/b&&/p&&br&&p&&b&每一种症状,都有其发展出来的轨迹,也一定都曾经让本人从中受益。今日的种种之所以如此稳固,是因为在过去发生的事中,我们用这样的应对模式,得到了我们想要的。&/b&&/p&&br&&p&
沉溺网络的女孩,只有用五光十色的外界刺激,才能抵挡住母亲无止尽的羞辱和责骂,是网络的世界给予她一片宁静的世界,也给了她逃避的空间。如果没有网络,她将直接面对母亲,将一字不漏地讲那些话听进耳里,刻在心里,她要躲去何处才能远离母亲暴跳如雷的震怒?如果没有网络,没有那些好玩好看的东西,她又如何能忘掉在家中受到的伤害,依然笑得出来。网络免去她受到折磨,免去她与母亲的正面冲突,这被她所憎恨的东西,曾经在她的生活中起到过何等积极的作用啊。&/p&&br&&p&
犹记得我小时候,大人们除了饮食穿衣之外不曾给过更多的关注,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陷入白日梦里,学电视剧里的人说话,在脑中编排剧情,上演电影,自己和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能坐着一天不挪窝。这是当时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带给我很多快乐,却也使我在初中之前非常的沉默寡言,从不交朋友,脾气古怪,消极应对外界的一切。我曾经怪过自己为什么如此的不善交际,不懂言辞,为此狠狠下了番工夫,终于能在公开场合与正常人沟通无异。但回过头来看我的这一特点(我已不再认为它是毛病),难道能说它是毫无意义的吗,难道能说它就单纯是个缺点吗?如果不是依靠着它,我又如何能挺过那段无人沟通、无人关怀的童年岁月呢。&/p&&br&&p&
作为一个准心理咨询师,我已经不再去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或者特点,贴上好或者坏的标签了。因为太多太多次我都发现,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那些求助者们心心念念要消除的病症,其实都或多或少曾经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过极大的作用,&b&他们是不断地在病症中受益,在其中得到满足,病症才得以如此壮大,如此根深蒂固。&/b&他们着急要摆脱它,可是原本的受益模式没有得到改变,因此一旦摆脱,就没有了力量来源,接下来发生的只能是加倍的发作。&/p&&br&&p&
越恨,越难以摆脱,越厌恶,越如影随形。而一旦我们转过头去,面对症状,面对那些充斥脑中的扭曲观念,面对这些观念形成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恨,并没有那么可恶,在过去那些艰难岁月里,在那些巨大的挫折和创伤中,是我们把它引进了自己的生活,躲在它的羽翼下接受庇佑,是我们在它的保护下休养生息,如今才有能力出来正视和完善自己。&/p&&br&&p&
如果说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条没有坚硬外壳的鼻涕虫,是外界的伤害让我们逐渐发展出了一层厚厚的壳,这壳是我们的防御机制、逃避方式,它与我们共生,受我们滋养,为我们提供保护。如今雨停了,外界的伤害没有了,我们长大了。我们发现自己希望站起来,希望奔跑,希望换一种方式生活,而这时背上的壳,就是一种阻碍。这阻碍很沉重,很难脱去,但它不是天生的,我们一天天把它背着,也可以一天把它放下一点。而放下,就需要我们先松开对自己的厌恶,和仇恨,而不是把它紧紧抓在手里,用来惩罚或者鞭策自己。&/p&&br&&p&
愿有一天我们都能最终与自己的这一部分说,这些年,谢谢你给我的一切,如今我不再需要了,再见。&/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b2becb970d7af103e865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b2becb970d7af103e865e_r.jpg&&&/figure&(题图:《悲伤电影》 末图:网络)&p&硬广告:个人公众号chennuowhatever, 所思所想,记录分析。&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84ab61cf9562fdef9352bbfdbd584a6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84ab61cf9562fdef9352bbfdbd584a6_r.jpg&&&/figure&&/p&
最近,有人问我一个这样的问题:我沉迷网络,重度拖延,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浪费生命,从小母亲对我过度包办,严加看管,动辄打骂,说我一事无成。我的咨询师告诉我,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既是对她严厉管束的反叛,也是依赖。我一方面想要让她的期望落空,所以…
&p&14年小二本院校国贸专业毕业后入职国企。干了一年多之后,从国企裸职,放弃了16薪,用三个月时间转行互联网营销岗位,入职半年涨薪两次。(承蒙各位厚爱,更新都在最后面)&/p&&p&在国企的时候,服务的客户为天朝三桶油,你每天以为西装革履,坐在办公室谈笑风生。但实际上,我大多时间在外面跑腿,跪舔客户,跟代理商撕逼、还要四处拉拉关系,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经常得出差跑现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b3326fddc69be57a5d02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b3326fddc69be57a5d02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4cb6cba36d800cd6bc8dd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4cb6cba36d800cd6bc8dd_r.jpg&&&/figure&&p&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冒着烈日大汗淋漓是经常的事,能不中暑就是万幸了,重点在现场要做好安全措施,看到图上熏蒸有毒么?其实很多体制内的人做的工作都颇具危险性,你们看到金饭碗,没看到背后的艰辛罢了。心酸的是,每次办理业务回到公司,看到场景都是一堆中老年人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喝着茶看报纸聊天。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扛着很多人的工作,基本上白天跑外勤,下班时间回公司操作文件。我也知道,只要我熬个一二十年,我也能像老油条那样这么舒服地度过过余生,想想,在你20多岁的时候,人生充满着无限可能性,但却能看到你自己几十年后的生活,是件多么可怕的事。&/p&&p&==================转行前的准备==================&/p&&p&15年的时候,不顾家里人反对,我还是选择裸辞了,准备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其实算起来我转行用了三、四个月时间,走了一些弯路,算下来机会成本也很大,但所幸的是最后能选对方向。&/p&&p&辞职后的前两个月时,我选错了职业方向。当时我觉得程序猿是最挣钱的,于是决定自学程序。一开始在慕课网自学代码,但是在选择语言上我就浪费很多时间,一会学C,一会学java,两个月仍未见长进。考虑到自身是文科生,真的不擅长技术,大学时做过一年新媒体相关的实习工作,决定重新选择新媒体运营岗位作为我进入到互联网行业的切入口。在第三个月,报了一个互联网营销的线上课程,并制定相应学习计划目标。&/p&&ul&&li&&b&了解目标岗位具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b&&/li&&/ul&&p&我从技术到运营营销岗位我走了不少弯路,最好是有前辈或导师指导,能帮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也能明白自己想要的目标岗位具体需要什么能力。空有一股学习劲永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还需要明白自己适合什么,如果没有人能指导你,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b&上招聘网站搜索相关职位的招聘要求,上面写的要求便是你需要的能力。&/b&&/p&&ul&&li&&b&根据岗位要求相应快速学习相关知识、能力&/b&&/li&&/ul&&p&我查询拉钩上关于新媒体运营职位相关的能力要求,一般需要会文案、微博微信实操、数据分析、还要会ps等技能,这是最基本的标配,虽然在大学就有相关实习经验,但和专业的相比还是差得远,那只能&b&快速学习。&/b&我那时用有道云笔记N多个笔记,为什么不用手记笔记?因为我懒。&/p&&ul&&li&&b&学习后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b&&/li&&/ul&&p&职场不像大学,应试考试只要记住知识点就不会挂科了,但职场光靠知识是挣不了钱的,还需要经验,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才行。做互联网运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个公众号,体会一下运营的感觉。同时我也将学习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我的知识体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1fa6a2a1e4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1fa6a2a1e4_r.jpg&&&/figure&&br&&br&&ul&&li&&b&用金钱去节省我的时间&/b&&/li&&/ul&&p&相信很多人的百度云和硬盘都下载了大量的免费资料,但99%的人肯定没有打开去学习过。之前我在免费网站自学代码也是同样的问题,面对免费的课程,我会疏于律己,投入的精力也不会那么多。
同时,也会花大量时间在搜集资料上,免费永远是最贵的,一个人的时间一个小时可以值10元,也可以值100元、1000元。看你怎么看待你的时间,如果你觉得你的时间价值100元,就应该用金钱去换时间。我很庆幸我当初付费学习,我现在获得的薪水已经远远超出学费了。&/p&&p&这期间我也面了几家企业,不是我不要他,就是他不要我,我选择的首要标准是有学习、进步的空间,薪资不是首要条件。最后投了一家企业的新媒体运营岗位,面试时得到了经理的赏识,当场给我offer,面试时我耍了两个小心机:&/p&&ol&&li&&b&面试时我运用STAR法则介绍我的背景&/b&,介绍了过去的工作背景、工作任务、具体行动和执行结果。STAR法则是一种经常被面试官使用的工具,用来收集面试者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其他关于STAR法则介绍请自行百度。
&/li&&li&&b&同时我也带着作品去给面试官看,&/b&这个作品可以指你的工作经验或者你的案例,面试官会看重你过去的作品是什么。我在面试时,介绍我在大学实习,怎样做活动做推广,取得华南大区绩效第二名。对于我来说,我的实习经历就是我的作品。如果你没有相关作品的话,建议看看这个女孩是如何0经验准备面试作品,并拿到7k的offer(听说最近又加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alang100.com/question/Finvite%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看零经验转行是如何一次性搞定CEO的~&/a&&/li&&/ol&&p&==================入职后==================&/p&&p&入职后,当然得先干些杂活...例如安装兵乓球桌,例如安装桌球桌...主要作用是装逼...&/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9a60cec8c6602fc6bfbcc1f8f8677f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9a60cec8c6602fc6bfbcc1f8f8677f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feecf70eef9774dfa602f6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feecf70eef9774dfa602f6_r.jpg&&&/figure&&br&&p&一个月后,我的经理竟然辞职了,自个儿跑去开公司了,其实跟着他可能能进步得更快。懵逼的我一人负责公司全部线上推广,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美工、文案。。。基本上一个人干上所有活。后面,开始运营公众号,原本公众号的阅读量一两百左右,但是我的处女作竟然冲到一千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f29431aae23f49da2cef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1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ure&&br&&p&后面的几篇的阅读量就沉沦了,只有一两百的阅读量。于是我将公众号粉丝引流到个人号,一对一和一粉丝们交流,了解他们关注公众号的实际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过后公众号粉丝月均上涨10%,阅读率从4%到20%左右,对比其他大号我没办法把企业号一夜带红,但是现在公众号每天只靠零成本的内容运营,粉丝数量也能够稳健增长。同时,也保持5%左右的订单率,每个月公众号能带来几万的流水。&/p&&p&后来因为多做了一些工作,我开始加薪了。很多人生怕老板多给你安排一些工作,更何况自己主动承担工作。刚开始入职时,老板对我的期望值只停留在新媒体的内容运营。但是我做了额外的工作:用户调研、寻找kol合作、渠道拓展,后来又把公司另一个公众号拿来一起运营。老板尝到甜头了,很快地在半年间就给我加了两次薪。额外的工作是进步的阶梯,想领先别人多一点,那就多做一点。&/p&&p&其实如果依靠每年最多30%的加薪的幅度根本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想获得更多的薪水就是要升职,而升职的前提是获取得到足够多的权限。例如推送微信内容不用老板审核,例如有安排活动经费的权限...现在老板安排我负责新的品牌项目,现在工作也由原先的新媒体运营,扩充到市场部分。&/p&&p&当然,入职后我仍保持着学习,因为在三线城市的互联网玩法的更新速度永远比不上一线城市,你只能依靠互联网去快速学习最前沿的相关知识。现在这份工作没有双休了,项目逼得紧加班时常的事,但能干着一份事业远远要比做一份工作要更有成就感。&/p&&p&最后安利各位准备转行的童鞋一句鸡汤
&b&朝着阳光走&/b& &b&刺眼&/b& &b&但却是对的方向&/b&&/p&&p&==================迷之分界线==================
&b&【1K赞更新】&/b&
很多人评论或私信我问题,个人时间有限,无法一一回复问题,只能在此统一回答了。与其有时间问我怎么办,不如自己动手顺藤摸瓜找答案,不然一辈子都跳不出自己的舒适圈。&/p&&p&&b&1、新媒体运营的前景怎样&/b&&/p&&p&如果想进入互联网行业,应该怎么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现状和各个职位薪资怎样?&/p&&p&请看下面两个回答&/p&&p&1)&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新媒体的运营的出路在哪里&/a&&/p&&p&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uanshi100.com/course/list/172%3Finvite%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互联网职业生涯发展视频讲解&/a&&/p&&br&&p&&b&2、如何转行互联网?&/b&
我写这个答案并不是鼓励大家都没头没脑的挤进互联网,我不是职业规划师,无法为大家指导。也不要像我一样裸辞,机会成本太大了。如果非要转行互联网,(1)找到目标岗位的招聘要求;(2)利用一切资源向办法去学习相关的能力,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互联网资源那么多,找不到也不适合做互联网了;(3)带着经验/作品/案例去面试。 &/p&&br&&p&&b&3、传统行业选择哪个职位进入互联网行业比较适合?&/b&
现在互联网公司不在乎学历,更重视全技能人才,无论市场、运营、销售什么的都需要懂怎么写文案、怎么推广、怎么分析数据;而新媒体岗位正好涵盖以上这些技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户需求在不停变化,需要我们不断调研、不断内容制作、不断数据分析。而seo、sem偏向技术,更像一个螺丝钉角色,新媒体无疑是最佳选择。&/p&&br&&p&&b&4、如何运营好公众号?&/b&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如何月薪十万一样。新媒体运营是一项很科学的工作,我们的公众号,一开始都用好几个月的时间去进行用户调研、测试,选择合适的渠道、文案,包括现在也会不停调研用户口味。整天憋创意没意义,根据用户需求去调整运营策略才是正确的方法。&/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2ccf93332aacacec7bbb3_b.jp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2ccf93332aacacec7bbb3_r.jpg&&&/figure&
14年小二本院校国贸专业毕业后入职国企。干了一年多之后,从国企裸职,放弃了16薪,用三个月时间转行互联网营销岗位,入职半年涨薪两次。(承蒙各位厚爱,更新都在最后面)在国企的时候,服务的客户为天朝三桶油,你每天以为西装革履,坐在办公室谈笑风生。…
&p&学习更多新媒体运营干货,欢迎关注办办学苑&/p&&p&&br&&/p&&p&&b&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新媒体运营是个怎样的岗位?&/b&&/p&&p&&b&你对这个岗位的认识是什么?&/b&&/p&&p&坦然面对自己,这点很重要,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岗位?如果你决定投身这个行业,我希望你清楚:&/p&&p&那些无数点赞、无数转发、阅读量10W+的爆文背后,往往是长期熬夜、不固定加班以及反复改稿。而我想表达的重点并不是熬夜、加班与改稿,而是长期!不固定!反复!&/p&&p&一篇稿子,你可能因为一个标题修改无数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是不符合领导“胃口”给要求修改甚至是撤稿,可能因为一个新闻热点来了,不得不放弃原先写好的稿子,加班去追热点...&/p&&p&很多外行都说新媒体运营的门槛低,但实际上呢?它的“进入门槛”确实低,只要你懂得打字懂得编辑微信后台就行。&/p&&p&可做得好,就很考验你是否有“心”去创造最优质的内容给读者,是否有“耐性”去接受无数的批评从而吸取经验。&/p&&p&所以说,一个优秀且备受企业青睐的新媒体运营,往往需要有一颗好的心态。&/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dac3d5b97f6874edc3ee33bf97f79e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dac3d5b97f6874edc3ee33bf97f79e8_r.jpg&&&/figure&&p&&b&其次,新媒体运营需具备的基本技能是什么?&/b& &/p&&p&&b&我分成了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b&&/p&&p&&b&一,做好内容&/b&&/p&&p&&b&二,策划能力&/b&&/p&&p&&b&三,善于思考&/b&&/p&&p&&b&四,坚持学习&/b&&/p&&p&当你在以上四个方面玩得越优秀,也代表你面试拿到企业Offer的机会越大!&/p&&p&我们先说内容,新媒体运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输出内容,那么,必须要文笔好吗?必须要新闻传播出身吗?&/p&&p&其实不一定,新媒体最关键的,是基于某一个细分领域,为读者提供持续的、有价值的内容,语句通顺,用户看得懂,最好能引起情感共鸣,就够了。&/p&&p&当你在运营一个公众号的时候,你需要清楚明白你的公司是卖什么的,卖产品还是卖服务?通过这个方向去输出内容,就如同我们办办学苑,我们面对的是运营人员,你会发觉,我们公众号输出的都是最优质的互联网运营知识以及业内人物分析,绝无其他。&/p&&p&你的内容是基于公司品牌和用户需求出发,所以最重要的是去深入了解品牌以及用户需求,这样你才能写出能“感动”对方的文案,而不是冷冰冰的营销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c65f048be54d26e07e9a5a9a6db2c09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c65f048be54d26e07e9a5a9a6db2c09_r.jpg&&&/figure&&p&&br&&/p&&p&&b&二,策划能力(懂得策划活动)&/b&&/p&&p&做新媒体除了输出内容之外,经常需要根据各种节日策划大大小小的线上活动(这点对于刚入门的新媒体运营估计企业没硬性要求),一个好的活动,关键在于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大小,一定要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这是做新媒体活动成功与否的根本。&/p&&p&做活动,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活动目的、这个活动需要哪些资源支持(是否需要公司人员配合)、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根据自己的最大能力,然后策划出具体的活动形式。一份可执行、可操作、创意突出的活动策划案,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及品牌美誉度。&/p&&p&对于没有活动经验,或者经验很少的同学,建议多关注竞争对手、同行的动态,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将这些知识吸收到脑子里,面试时经常会用得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98ff251fa36beb74ae8fb5260ffa75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98ff251fa36beb74ae8fb5260ffa75f_r.jpg&&&/figure&&p&&br&&/p&&p&&b&三, 善于思考 最好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思考&/b&&/p&&p&当你觉得你能hold住内容和活动策划之后,就完美了吗?受企业青睐的优秀新媒体运营往往是个思维敏捷且善于思考的人!&/p&&p&比如我们写文章时经常被要求要结合热点,那么如何结合热点呢?需要去思考什么热点才可追,什么热点不可追,要在众多内容中,坚持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所有内容都追逐,有些内容会破坏你的价值观。&/p&&p&比如整合文章,看似很简单,只要把网上的资料一拼一凑就搞定,可是资料那么多?哪些才是有价值的?你要发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思考如何从素材中发觉关联的能力,多篇报道的意思串联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价值,换个角度来说,强大的整合能力也是一种原创技能。&/p&&p&然后,你还需要根据每天做好的内容,去研究数据的来源,研究如何排版更好看,研究用户,这些都是对新媒体从业者的考验,也是一个优秀的新媒体运营必备的品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3ab7b1f9fc6a6be9348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3ab7b1f9fc6a6be93485_r.jpg&&&/figure&&p&&br&&/p&&p&&b&关于善于思考,还有一点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做下&/b&&/p&&p&就是将产品经理的思维代入你的公众号/自媒体号,做好新媒体运营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理解产品,到什么程度才算理解呢?&/p&&p&熟悉产品的历史及每一个功能点,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知道产品最吸引用户的点在哪里,能快速定位并解决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甚至对产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产品的理解上。&/p&&p&&b&四, 坚持学习!勤奋学习!学习学习!&/b&&/p&&p&&b&优秀的新媒体运营必备的最后一点,坚持学习!勤奋学习!学习学习!&/b&&/p&&p&我在前文中提到,做好内容的一些方法,可是如果要深入挖掘内容运营,我可以写出100篇不同观点的文章,可以写出100个起标题的方法,可以告诉大家100个蹭热点的方式,互联网变化非常快的行业,行业一直在进步,所有的知识都需要不断累积以及更新,稍微不留意,就OUT了!&/p&&p&就如两年前我们的重点还放在微信公众号,而现在,更多的自媒体人是将精力放在“新秀”百家号、头条号、UC订阅号等自媒体平台上,并深入地去研究运营方式,这就是知识的迭代,随着需求一直改变。&/p&&p&想成为一个受企业青睐的优秀新媒体运营,我建议你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p&&p&&b&①知道自己缺什么,从而更好的去学习提升;&/b&&/p&&p&&b&②多看一些优秀的内容、运营模式,并学习&/b&&/p&&p&&b&③加入一些新媒体的圈子,抱团取暖,共同学习进步(建议加入我们办办学苑,上面有非常多优秀的新媒体运营);&/b&&/p&&p&&b&④培养自己的网感,灵感,多看多写&/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fb13c78f4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fb13c78f44_r.jpg&&&/figure&&p&&br&&/p&&p&&b&最后,我们来了解下面试新媒体运营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b&&/p&&p&当我们了解这个岗位、知道这个岗位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后,如何才能获得一份新媒体运营的Offer呢?&/p&&p&我根据我自身的经验以及采访了十位HR、运营主管、总监,总结了以下十个问答,基本涵盖面试中所需要的重要问题,如果你曾在面试中遇到其他难题或者存在任何疑问,欢迎加入办办学苑社群,我和全国众多互联网人都在那里。&/p&&p&&b&Q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b&&/p&&p&必备的开场白,你只要尽量把自己的优势讲出来就行,比如你对这份工作的了解、你曾经的工作经验(优势方面)、你大学学的专业、你的性格、你的爱好等。&/p&&p&&b&Q2:你做过哪些公众号/自媒体号、微博或者有哪些相关的工作经验?&/b&&/p&&p&面试官首先是想看下你曾经运营公众号的内容和阅读量,其次是想知道你的运营理念,如果你是经验人士,这个问题你是可以提前做准备的,结合下其他人的运营方式,总结出自己运营公众号时曾经做过什么,有什么独到见解,有什么运营理念,尽量讲出你曾经做过有价值的事情,突出你的优势。&/p&&p&&b&Q3:为什么想做新媒体运营?&/b&&/p&&p&这个问题多数针对新手,不过也会问经验人士,可以结合新媒体运营需具有的“性格特征”来回答,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面试者,说自己很喜欢新闻,很喜欢蹭热点,这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对这个行业有激情。&/p&&p&还有(觉得自己)思维活跃、文笔好、热爱互联网、喜欢和用户交流,也是“想做新媒体运营”的原因。&/p&&p&&b&Q4:什么才是好的内容?&/b&&/p&&p&这个问题其实回答起来有点泛,不过也是面试官很喜欢问的一个问题,你应该先结合某个公众号,可以是自己曾经运营过的公众号也可以是面试公司的公众号,结合公众号的定位去“设定”好的内容。&/p&&p&如果你是无经验人士,就去看下网上总结的关于写好内容的方法,从一个角度(比如如何写走心文案)深入出发,和面试官交流。&/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5681bb65deffbd176d49b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5681bb65deffbd176d49b6_r.jpg&&&/figure&&p&&br&&/p&&p&&b&Q5:说一个你曾经策划过的较为成功的活动。&/b&&/p&&p&这点我在前文中提到,面试者除了想知道你的文笔如何,也想知道你活动策划的能力,同样的道理,借鉴成功案例,即使你真的没有策划过成功的活动,但必须有观点。&/p&&p&&b&Q6:你对我们微信或微博账号,有什么运营推广思路?&/b&&/p&&p&想增加面试成功的几率,建议面试前就先了解他们的微信微博账号,然后去找跟他们家类似的就是竞争对手的账号,做一下分析:&/p&&p&如果什么都不懂,就简单讲下排版&/p&&p&如果懂一些,就说文案的传播性&/p&&p&如果懂很多,就是如何修改会更好,比如菜单栏、回复关键字、网络渠道铺垫。&/p&&p&这里面还会涉及到活动运营的东西,如何做活动,如何做推广等。你要不懂,就多去看别人家做,一定要结合你面试的那家公司的实际情况去回答。&/p&&p&&br&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得太深入和优秀,毕竟你是“临场发挥”,能讲到3、4个点就行。&br&&br&&/p&&p&&b&Q7:你还会什么?你比起其他新媒体运营优势在哪里?&/b&&/p&&p&这个问题可以显示出你是否“好学”,毕竟有些公司需要新媒体运营“十项全能”,如果你的确什么都不会,就讲讲自己性格的优势吧,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如果你懂得数据分析、懂得PS、懂得SEO,会是一个加分项。&/p&&p&&b&Q8:你了解我们公司吗?&/b&&/p&&p&如果你事先对该公司有了解,会是一个加分项,比如你回答面试官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结合对公司背景的了解来回答,如果你对公司背景有深入了解,这样会让面试官对你印象更好。&/p&&p&&b&Q9:平常几点下班?&/b&&/p&&p&潜台词是你能不能接受偶尔加班或者周末加班,如实回答即可,加班不加班看自己喜欢这份工作的程度和任务难易,最重要的其实是你的能力和效率。互联网公司很少有那种你做完了事情还就是不让你走的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99f835e094b587b17e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299f835e094b587b17e6_r.jpg&&&/figure&&p&&br&&/p&&p&&br&&/p&&p&&b&Q10:你住哪里?&/b&&/p&&p&其实这个问题和面试官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不过如果你住得太远,容易给标上一个“不稳定”的标签。&/p&
学习更多新媒体运营干货,欢迎关注办办学苑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新媒体运营是个怎样的岗位?你对这个岗位的认识是什么?坦然面对自己,这点很重要,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岗位?如果你决定投身这个行业,我希望你清楚:那些无数点赞、无数转发、阅读量10W+的…
&p&日:知乎的第一个回答,还是选择本行业的话题吧。&/p&&p&看了一下上面的回答,最近的一个是16年4月30日的,早一点的蓝冰老师的回答已经是12年的事情了,几年的时间,出版行业变化太大了。&/p&&p&&b&理想与现实&/b&&/p&&p&今天是高考的最后一天,在贴吧里看到一种说法,大概是说凡是考不上大学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幻想着自己能成为作家。这话虽然充满着讥讽的味道,但其实也多多少少道出了一点实情:想从事编辑行业的,都有一点理想的成分。&/p&&p&我自己就是。&/p&&p&理想没什么不好的,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的理想能实现,但是在这之前,首先要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要反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对书这个东西感兴趣。&/p&&p&在我实习的几个月里,公司里还有其他几个实习生,有的不满意薪资待遇走了,有的工作不积极被炒了,正式编辑离职的也有,原因我就不知道了。我看了一下我们公司几年前做的书,大部分名字都对不上,很多责编都离职了。&/p&&p&当然,我说的是民营图书公司,出版社另当别论。这里我要吐槽一下,出版社其实挺难进去的,短期的实习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那只是审稿校对之类的活儿,毕竟有编制,对正式编辑要求比较高,一般都要求研究生学历。&/p&&p&但是现在市场上的书,很多都是民营图书公司做的,出版社报选题、走质检的流程、提供书号,实际上从选题、审稿到发行、营销,大部分的活儿都是外包出去的,民营图书公司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出版社了,而且做出来的书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比如磨铁、读客、博集天卷、白马时光等等。所以说回答怎样做好一个图书公司实习编辑的问题,其实也差不多等同于回答题主的问题了,甚至要求还高一些。&/p&&p&&b&编辑的门槛&/b&&/p&&p&想做编辑的,尽管投简历好了,专业什么的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这边,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历史的,经管的,童书的,分类很多,看你想做哪一类以及你会什么。你英语或者日语很好,阅读量也还可以,那么就适合外版编辑;你历史知识面广,也可以做历史书。公司面试最看重的一点其实是应聘者的思维方式,脑子灵活外加踏踏实实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p&&p&有一点我一直觉得很奇怪,我总感觉,所有的实习生里面,凡是漂亮的女生都做不长久……这有点开地图炮了啊,我并没有说留下来的编辑都是歪瓜裂枣,我只是想说,编辑并不是一个很时尚的工作,社会交际也很窄,不是你想的那样,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徜徉在书海中,做编辑真的很需要一颗平常心。&/p&&p&一般来说,正常一点的一本本科生入行都没问题(民营图书公司),二三本我就不清楚了,要看公司,以及公司所在的城市,每次招聘投简历的人不少,相互之间也有竞争的,在思维和能力方面没有加分项的话,肯定会优先选择前者,这是大实话。&/p&&p&有的公司招聘的时候还要求准备一份书单,这就是想了解你的阅读量以及你的兴趣方向,这个没必要造假,实话实说好了,总不能你列举了一堆历史大部头,最后做了历史组的编辑然后发现完全不感兴趣吧?当然,这方面可以提前准备的,选择一个方向,有意识地去增加阅读量,那就更好了。&/p&&p&&b&实习生要做哪些事&/b&&/p&&p&实习生做的活儿也不难,基本不会一上手就让你负责新书,一般是跟着老编辑做(其实也是二三十岁的人,我们公司只有校对老师年纪最大),写新稿子的审读报告啊,搞校对啊,写书评啊,写新闻稿、微信稿之类的,事情比较杂,而且很少有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比如一份稿子可能要看个三四天,做这种活儿,心细就可以了。勤快,心细,在出版行业比天才更重要。&/p&&p&同时你也要保持着多看多学的精神,尽力去学习出版行业的一些知识。学习怎么开书名会,怎么给一本书定购买理由,怎么写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文案,怎么写一篇阅读量10万+的微信软文,怎么盯设计师做出一张满意的封面,怎么跟排版部、发行部、营销部的同事愉快地沟通……&/p&&p&另外的话,不要把编辑这个职位理想化,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份工作,是工作就会考虑到薪水,就会有办公室政治和&派系斗争&,就会对重复枯燥的工作产生厌倦……图书公司也是职场,处理好人际关系,犯了错也没什么,大家不会为难一个实习生,但如果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恐惧社交,关键时候就没人愿意提携你一把了,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p&&p&&b&推荐书籍&/b&&/p&&p&推荐入门书的话仍然是《老猫学出版》,书店很难买到了,上次我去上海书城问了,都没有货的,还是网购吧。就是下面这本,商家送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破破烂烂的了……还有鹫尾贤也的《编辑力》啊,这本书也挺好看的,以及《编辑人的世界》。另外工具书也需要准备的,《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啦,等等。市场上还有一些谈怎么做畅销书的,也可以参考下,多多益善嘛。&/p&&p&说到这里想起来了,其实对编辑来说,学会PS的基本操作是很有用的,不要以为有美编你就能发号施令了,很多事情只能自己来,相信我,你会用到的。有时间多研究一下Word、Excel、PPT什么的,不要觉得自己啥都会……离了模板,你的PPT能看么……&/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8abb441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49&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8abb4411_r.jpg&&&/figure&&p&中国图书市场每年有超过20万本的新书上市,这个数字想想就觉得有点夸张,这么多新书,大多数只卖两三个月就下架,畅销书屈指可数,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说,想通过阅读一两本书一蹴而就也是不现实的,做编辑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p&&p&另外还推荐一部神剧《广告狂人》,说的是广告行业,但是我觉得对编辑也很有帮助。我的另一个回答里面也解释了我为什么推荐这部剧。时间有限,暂时就回答这么些了,逻辑也不是很清楚,而且我也是出版行业的新人,但是有问题的可以联系我,互相交流一下经验。&/p&&p&呼……&/p&&p&————————7.1分割线————————&/p&&p&突然发现在我回答的所有问题之中,这好像是唯一一个有点热度的……有人看,有人点赞,还有两个准备从事这个行业的小姑娘加我微信一起讨论,忽然觉得很欣慰,虽然我自己最近也是焦头烂额。&/p&&p&其中一个是大一学生,打算在暑假去╳╳出版社实习。名字我就不说了,反正是挺牛逼的一个出版社,招实习生都需要笔试和面试。所以我想在知乎上搜这个问题的人,一大半可能就是准备投简历面试的,那我就在这方面说说我知道一些东西吧。&/p&&p&&b&笔试:&/b&&/p&&p&网上公开的笔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p&&p&1.语文基础知识。改错字、错音、病句、措辞等等,比如振动和震动、成语的用法以及一些文学方面的常识等等,有的还会有英汉双译题。这一类题目,编辑出版专业的同学应该会认为是小菜一碟,其它专业的就需要提前刷刷题了。&/p&&p&2.出版行业基础知识。例如精装本和平装本的区别,ISBN书序号是什么,图书封面一般都包含哪些信息,少儿读物最佳销售期是什么时间。这些信息,上网查,或者买资料书,有准备就不难。&/p&&p&3.阅读力、理解力。要求笔试者就某本名著写一篇书评,或者当场拿出他们做的书,写一篇1000字的长评。这个就没法抱佛脚了,你把我这个回答看仨遍也没用,只能平时多看、多写。&/p&&p&4.思维能力。给一本书,要求拟一条广告语,写一段长的文案,或者梳理出几条卖点。这个题目并不是所有笔试都有,但是我觉得值得大家去揣摩。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随手拿一本书,或者去大书店看看最近的畅销书,看看它们文案是什么样子,看看它们的卖点在哪里,也不失为一件乐事。&/p&&p&5.你对编辑工作的认识。这个题目笔试里有,面试也有,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真的不能瞎答一气。&/p&&p&&b&面试:&/b&&/p&&p&面试的时候,一般首先会问你为什么要选择做编辑。这个问题你需要提前问你自己,是一以来梦想着从事这个行业,还是仅仅因为专业对口就随便海投简历了。这个问题不是用来糊弄面试官的,是自己对职业未来的一种规划。这样才不会出现大学毕业跳槽六七次的情况。可以给面试官一些承诺,然后把它付诸实践。&/p&&p&另外一个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就是,你对编辑这个职业是怎么看的。当初我面试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编辑就是一扇门,一边是作者,一边是读者,编辑的作用就是把好书从作者那里挑选出来给读者,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p&&p&现在回头看看,这就是典型的门外汉+白日梦式的回答。并不是说这种回答不对,只是说,如果在所有懵懵懂懂的面试者中,你的回答里能够看到一种务实精神,或者一种拼搏精神,你绝对会脱颖而出。&/p&&p&我整理了以下几个观点,可能有不严谨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p&&p&&b&1、产品思维&/b&&/p&&p&现在很多人自称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其实编辑也是产品经理。一本书就是一个产品,通过排版、三审三校、写文案、设计封面等等这些制作过程来加工这个产品,然后再通过新闻稿、软文来宣传这个产品,卖书和卖任何其它的产品也没多大区别。&/p&&p&这么说的意思就是,不把书理想化,就把它看成一个商品,始终想着怎么卖好它,而且这个跟做好书是不冲突的。钱老的《围城》,记得上次看开卷数据,卖了超过500万册。&/p&&p&&b&2、协调者&/b&&/p&&p&一个好的编辑,一定是一个精明的人,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协调者。很多情况下,女编辑其实比男编辑更容易适应。女性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强大的社交能力。&/p&&p&跟作者协调。告诉他这个书名得改,这个章节的顺序需要调整,这一段必须删除……如果作者不同意,你需要说服他,或者说服你自己。&/p&&p&跟同事协调。排版部、设计部、营销部、印刷部、行政部等等,基本上公司各个部门都会参与到这本书的整体制作流程中,必须搞好关系。而且公司内部也有竞争的,比如一个美编手头需要做三本书的封面,你怎么样保证她不会忘了你的书?营销部手头需要推十本书,他肯定优先推公司重点书,怎么样争取到更多的资源?&/p&&p&跟老板协调。如果你写出了一个自认为比老板的想法更好的文案,怎么样去说服他?怎么样让他相信你的工作已经完成到最好了?&/p&&p&协调者的意思是说,编辑不仅仅是埋头苦干,还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就像是一个商人。有的时候,协调也意味着妥协,你会遇到很多你无法改变的事。&/p&&p&&b&3、爆款&/b&&/p&&p&爆款,在出版业,其实就是畅销书的意思,最近几年一直在炒这个。区分好畅销书和常销书、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这些概念,自然就能看出你下了工夫了。&/p&&p&这里要说明一下,爆款的概念一般都是指商业上的,卖得好的书不一定真是好书,看亚马逊、当当、京东、豆瓣的榜单,多少打榜的水分在里面。可能一本书的确写得很好,但是对这种题材感兴趣的读者群体就那么大,远远比不上心灵鸡汤的读者群。&/p&&p&&b&二八定律&/b&&/p&&p&&br&&/p&&blockquote&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列托法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br&&br&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br&&br&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出现的概率很小)。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blockquote&&p&&br&&/p&&p&同样,这一理论也可以运用到出版行业来。对一家图书公司来说,它的80%的利润,都来自于20%的书。而且对出版行业来说,用“二八”来概括都不太准确,有的甚至达到了“一九”或者更小。可以理解成,这家公司今年一共做了十本书,其中九本都砸了,好一点收回成本,差一点本钱都收不回来,但是最后那一本做成畅销书了,等于是这一本书的利润救活了整个公司。&/p&&p&“985”、“211”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不到两成,却拿到七成政府科研经费,享受着齐全的设备,优秀的教师以及优质的生源。很多畅销书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从一开始选题到书店铺货,背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资源。高投入,才可能带来高回报。&/p&&p&所以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为了做一本畅销书而争得头破血流了吧?&/p&&p&为什么好莱坞要做大片?记得有数据统计,一个美国人平均一年会去电影院看五六次电影,那么电影公司如何确保这五六部电影里面一定有自己家的作品?&/p&&p&我记得2014年统计的数据是,中国人均阅读图书4.5本(其中很多是教材),人均购书只有2.9本,那么图书公司也会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确保一个普通人在一年中仅有的两三次购书冲动中,买的一定是你家的书?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公司。&/p&&p&&b&长尾理论&/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143d9b341c2fc9bf0ae1db13f45a913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4&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figure&&p&&br&&/p&&blockquote&长尾(The Long 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在2004年十月的“长尾” 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br&&br&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blockquote&&p&&br&&/p&&p&这种“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对纸质书来说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做一本书印10万册跟做100本书每本印1000册,显然后者的印刷成本更大。而且从渠道上来说,书店、机场这些地方的陈列位是有限的,就算是看上去有无限空间的网店,那些高流量的页面,展位也是有限的。&/p&&p&但是电子书就比较特殊了,这种类型倒是能够满足长尾理论的限制条件。没有印刷费用,储存和复制的成本也可忽略不计,借助排版软件,个人都可以制作,如果有朝一日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或许我们就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书了(前几年这个观点很流行,但是目前纸质书又开始回暖……)。&/p&&p&《长尾理论》这本书的案例,有很多现在看来也是不准确的,甚至反过来证明了二八定律,但是这本书仍然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比如作为一个编辑,手头做的那本书既不是公司重点书,也不是部门重点书,没有任何多余的资源,按照二八定律,难道你还要把这本书扔了?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只能尽全力去做。&/p&&p&面试无非就是说自己知道的东西,如果面试官问了一个你不知道的,那你可以把问题引导到一个你了解的方向,比如上面说的任何一点,你能够侃侃而谈,那么我想面试也应该能轻松拿下了。&/p&&p&祝所有参加笔试和面试的同学过关斩将,来吧,少年,干了这碗鸡汤!&/p&&p&——————7.4分割线——————&/p&&p&今天,那个准备暑假去出版社实习的姑娘面完试了,我在微信上问了她很多问题,她也愿意把自己的面试经历跟大家分享,我把聊天记录整理一下贴出来(算了,懒癌发作,直接截图好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fdebbd8628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8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fdebbd862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6fdcd62a6fdceedefd7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8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6fdcd62a6fdceedefd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ddba0ae5476ca4fea87964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8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ddba0ae5476ca4fea87964_r.jpg&&&/figure&&p&&br&&/p&&p&以上是面试,后来我才想起来还有笔试没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36daa82d248c96d7c1fc3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80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36daa82d248c96d7c1fc3_r.jpg&&&/figure&&p&&br&&/p&&p&看了她说的话大概也能了解面试的整个过程了,没有那么难,提前准备,平常心就可以了(看完我的答案,不过都难!)。&/p&&p&10.3更新&/p&&p&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找我,她想做图书发行,一问我就懵了,编辑和发行差别有点大,和营销也有区别。于是请教了一下行业大神,偷学了不少干货,假如有同样想做发行这一块的(估计很少→_→),说实话网上可以查到的信息也不多,可以找我要这些干货哈。&/p&&p&12.16更新&/p&&p&是时候更新一下答案了。&/p&&p&不知道为什么好多人喜欢把最近的更新放在答案前面,明明非常突兀,刚看的人基本都不明白在说什么。我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吧。&/p&&p&一眨眼半年的时间都过去了,我也没想到,那时候立志成为一个图书编辑,结果现在改行去做新媒体编辑了(虽然还是编辑……)。&/p&&p&半年说长也不长,但是也经历了挺多的事情,这里就不说了,你们是带着问题来的,问完问题就走了,也不会对这个感兴趣。所以有时候感觉知乎真的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p&&p&话说,为什么有知友会觉得我是个大姐姐……难道我字里行间会透露出这样的错觉?不要叫我姐姐,也不要叫我老师,本人出入全家、联华、7eleven、沃尔玛等各大场所,没有不叫我帅哥的~( ̄▽ ̄~)~&/p&&p&12.19更新&/p&&p&补充一句,有个好消息忘了说了。&/p&&p&很早之前有一个知友找我,是个大四理科生,很想做编辑,但是觉得自己没什么优势,阅读量不够,专业也不符合。&/p&&p&后来经过一两个月针对性的阅读,加上打磨简历,现在已经顺利在一所大学出版社实习了(名字就不说了)。&/p&&p&说这个的目的,就是想提醒大家,根本没有专业对口这种说法,只有你想不想去做而已。&/p&&p&12.22更新&/p&&p&更新得有点频繁,感觉不对劲。&/p&&p&有知友问我,说很少看到有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招聘信息的,不知道该去哪儿查。感觉知乎玩多了就变成另一种意义上的伸手党了,很多事情自己懒得想,第一反应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什么捷径。&/p&&p&哪有什么捷径,凡事多摸索而已。比如各大招聘网站,拉勾、大街、智联、前程、58等等等等,搜索出版社、图书公司、文化有限公司、编辑等等关键词,或者从他们的官网、微博、微信号上找最新的消息。&/p&&p&北京的磨铁、博集、白马时光,上海的读客、浦睿,杭州的果麦,还有桂林的广师大……推荐关注一个叫做書的微信号,也经常挂一些招聘的信息。&/p&&p&比如我手头上的今年上海书展所有参展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名单,实际上就是在他们官网上下载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089ea15bdc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089ea15bdc_r.jpg&&&/figure&&p&最直接的,去书店里,或者豆瓣亚马逊什么的,看那些畅销书背后是哪个出版社哪个图书公司做的,能做出畅销书的,基本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了吧。&/p&&p&还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什么看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引起很多共鸣,其实各大图书公司笑而不语,心里暗暗地想,都是傻╳……&/p&&p&============================&/p&&p&更新&/p&&p&大家好我又来啦,2333……&/p&&p&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就17年3月了,时间真是把杀猪刀。&/p&&p&这次主要是想补充两个小问题,再给大家一点帮助吧。&/p&&p&&b&关于出版社和图书公司的区别&/b&&/p&&p&其实这个我在前面零零星星也提过一点,可能内容太杂了,记不住,我看好多萌新仍然不清楚,这里单独拿出来说一说,仅限于我知道的啊,也欢迎大家补充。&/p&&p&首先是性质上的区别,就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一样,出版社一般是有编制的,所以门槛也高一点,会要求研究生的学历 ,而图书公司本科学历就可以了。&/p&&p&正因为性质上不同,相对来说出版社就更加死板一点,规矩比较多,按资排辈,审查方便更不用说,新人不容易出头,好处当然就在于稳定了,压力小一点。而图书公司凭能力说话,有本事很容易出头,锻炼的机会也多一点。&/p&&p&从薪资方面来说,出版社给新人开的工资肯定不会高了,图书公司也要分情况,公司发展快,书卖得好的,给的工资自然高,小一点的图书公司就不好说了。个人能力也是关键,这个另说。&/p&&p&跟几个出版社的同学聊过,他们似乎对图书公司很向往,能自由做书,甚至做几十万册的畅销书,一年不到的新人就可以做责编,一个封面都能花几万大洋……其实两个地方好坏都有吧,看个人选择了。&/p&&p&&b&关于校对&/b&&/p&&p&前面我有写过实习生要做哪些事,不过说得好像笼统了一些,我跟大家解释一下。&/p&&p&校对,实习生主要做的就是这个事,字面上的意思大家都懂,但是有一些经验,只有做过才知道。&/p&&p&校对的第一次含义就是清除硬伤。有黑马软件可以用,不过用处不大,聊胜于无。明显的错别字,比如实习生写成实习僧,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说川普是四川人,“的地得”不分,诸如此类,都要改正的。标点符号也是一大重点,冒号书名号单引号,很多细节。别看都是糙活儿,就这些经常还有把不准的。&/p&&p&还有一些特殊的,比如前后矛盾,作者也不是神,这种情况经常有,很像是电影的穿帮镜头,第一章刚说是张三被李四打了,第五章可能就写成李四被王二麻子打了,编辑就是要帮读者趟坑,提前发现这些不必要的错误。&/p&&p&硬伤清理完之后,编辑基本也把稿子通读好几遍了,然后就可以划分章节了,因书而异,并不一定是必须的。框架确定好之后就可以动刀了,在作者的容忍度和你的能力兼顾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修改。&/p&&p&同样一句话,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太啰嗦太拗口了?有没有更清晰的表达方式?删掉影不影响?这里是不是太低俗了?涉及到政治、种族和宗教性的东西,能不碰就别碰。做这些事情,考虑的对象一定要是读者,通俗易懂远比掉书袋要好。&/p&&p&也不用说那么复杂,总结起来,无外乎清理硬伤+读起来更通畅,对实习生来说,认认真真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倒不是说能学到多少知识,至少你写文章用字用词更加严谨了,标点符号不会乱用,受益终身。&/p&&p&(另外附上我的微信号HongJunWei_ ,随意勾搭,但不要加我之后不说话……我的答案也欢迎转载,保留知乎链接就可以了。我这里也有一点资料,比如编辑工作流程手册啊、经典文案全集什么的,需要的可以发给你。如果来上海的话,请你吃南翔小笼包。)&/p&
日:知乎的第一个回答,还是选择本行业的话题吧。看了一下上面的回答,最近的一个是16年4月30日的,早一点的蓝冰老师的回答已经是12年的事情了,几年的时间,出版行业变化太大了。理想与现实今天是高考的最后一天,在贴吧里看到一种说法,大概是…
&p&更新:&br&我的另一个图书编辑类回答虽然点赞的人不多,但是在评论区中提问的人很多。&br&因此若看到本回答后有想知道新手如何入门,非科班出身如何转行做编辑出版的,可以看我另一个回答。&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图书编辑和杂志编辑各自每天工作内容是怎样的?两个职位各自看重的能力是哪些?大学毕业入门编辑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轨迹是如何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该回答包括六部分内容:&br&1.新人图书编辑的日常工作(回答原题目)&br&2.不是科班出身如何找到编辑类岗位简历投递渠道&br&3.如何写简历&br&4.如何准备面试&br&5.电子书编辑需要考对口专业(编辑出版学、中文等)的研究生吗?&br&6.新手入门推荐书目(编辑常识、编辑力相关)&br&&br&-------------------------原回答的分割线()------------------------&br&感谢蓝冰老师邀请,昨天加班到挺晚所以今天才答,不好意思。&br&  目前我还在学习阶段,仅就我所接触的一些情况作答,如有错误烦请指出。整个部门是由主编和副主编来带的,因为他们来自台湾出版社,可能所说的情况会和大陆有出入。  &br&  题主说想接触整个责编工作,不止是审稿,那我可能会比较罗嗦,责编要负责的东西很琐碎。&br&&br&1.审稿&br&  因为题主目前在做看稿工作,就把这部分拿出来先说。相信你所在的出版社会给你准备辞典、文献、权威机构颁布的「编校质量标准」等工具书(如果是外语书还需要译名对照表等),供新人参考。&br&  对字词、语感的积累,是一生的事业,没法速成,只能多看多记。&br&  至于编校标准,如果你之前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可以把社里发的参考用书通读一遍。比如数字、异形词、地名、参考文献、版权页规范,编辑符号标准都先熟悉。心中有底,看稿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br&  如果你看的是终审,那版式肯定都有了,这时候不仅内文要看,目录、页码、章眉、书眉、扉页、版权页都要一一仔细核对,这种边角的东西更容易出错。&br&  另外,不管你是独立审稿还是辅助审稿,都可以拿个本子来做&u&编辑笔记&/u&。笔记主要记录审稿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遇到疑问需要多方查证的,可以记下来,犯了错误被老师指出的,更要记下来,之后就不会重复犯错。同一本书可能多次出现同样的问题,记录后供参考可以提高效率,即使做别的书,这些记录也是有参考价值的。&br&&br&2.成书&br&  稿件要成书,需要控制非常多部分的细节。整本书的流程这边就不多说了(一般是选题-组稿-案台编辑-审校-发稿-出清样-核红-付印),进入编辑作业之时,要从图书上市的时间倒推,划出时间表,写明预定何时几审结束,何时敲定封面版式,何时付印等等。通常时间是比较赶的,中间还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所以每个环节都需要细心检查把关,将出错几率降到最低。&br&  首先要了解一本书的组成,下图以精装书为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061aea77335f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061aea77335f_r.jpg&&&/figure&&br&  其余书的要素还有封面设计、内文版式、开本、页数、印张数、用纸、定价等等。&br&  可以说每一个部分都有讲究。&br&  用多少开数?是平装还是精装?是否需要腰封、书衣(护封)?是黑白、双色还是四色印刷?内页、封面、环衬分别用什么样的纸(胶版/铜版/特别纸/克数)?定多少价钱能让读者乐意买,同时保证收益?&br&  如果你要做的书是约稿组稿而来,不像外版书、港台繁体书、简体再版书有成熟的原型可参考,就得逐一斟酌这些要素,以保证最后成书符合书稿的内容和市场定位,同时还得考虑控制成本。&br&  我接触比较多的是台版书、日文书,能沿用原书设计自然最好,直接向设计方购买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时候都得另做。竖排书转横排,版式肯定不能用原来的,日文书的开本有文库本,新书判等等,简中化之后不可能也印那么小,也得重新考虑开本。这就要求你作为责编,有一定的审美,对字体、配色、排版等概念有一些基础,起码得能分辨什么是适合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不是交给乙方凭空做,你作为最了解书稿内容的人,得把该书的封面需要表达的东西准确传达给设计,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和你想象的差距甚远。&br&  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向带你的老师多问多学习,知道为什么某本书需要如此设计安排。自己也需要多接触同类书籍,知道在大陆的市场上,某类题材要如何设计才会受欢迎。虽然新人没有决策权,但是在编书过程中能给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自然会让上司刮目相看。&br&&br&3.其它编书需要做的功课  &br&
a.文案撰写能力&br&  书名、副标题、封面文案、封底文案、勒口文字、腰封文字和编辑推荐等,都是由责编控制的。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一本书的价值,让读者没翻开内页就想读,同时又得和书本内容相衬,是一个技术活,多看多想多练多问便是。&br&  我一个同事是和我同期进公司的,也是一张白纸。她写文学书的文案,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没有重点,反响普通,和大家开会讨论,收集意见,修改了七八次,终稿简洁有力,主管马上就拍板决定用了。不要怕写得不好,敢写出来使劲改,过程虽然痛苦,结果肯定是会有进步的。&br&  b.对受众、市场、竞品有了解&br&  第一次做某个题材的书,除了向前辈学习,还可以自己去了解这本书的市场状况和竞争产品。 &br&  比如要做经管类的书,可以关注中信这种经管类龙头,看他们怎么包装书,怎么设计,怎么推书,主要引进何种内容,等等,还有中信的书为什么普遍定价较高?知乎有这个问题,蓝冰老师回答的&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信出版社的书定价普遍较高的原因有哪些? - 书籍&/a&。同时关心各国社科、管理圈的趋势动态、上榜新书等。做到资深编辑的话,一般会有专精的类型,到时候一本书摆在你面前,你对该类型书籍的市场概况、竞品走势、读者群划分、如何包装推书都会胸有成竹。&br&  推荐订阅出版业门户网站&u&百道网&/u&&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ookdao.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道网-书业与阅读产业门户&/a&,每天会收到最新的行业讯息。&br&  c.学会和出版业的其他工作人员打交道&br&  责任编辑除了和作者、设计、主编打交道,还要和印务、排版公司、发行等方面的人打交道,如果是外版书,你还得和翻译打交道。如何与他们沟通,处理催稿、改稿这种痛苦的事情,这些经验都是磨出来的。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只会当书呆,肯定胜任不了责编的工作。  &br&  d.对书本有敏锐嗅觉&br&  作为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装书印刷一本报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