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式差分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入端接信号源,另一个输入端接反馈信号。好处是?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6.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为基本电流源电路当三级管工作在放大区,由于射极电流仅由两分压电阻决定因此当负载发生变化(也即集電极电阻发生变化),输出电流(即集电极电流)保持不变体现了恒流特性。

  由于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小而交流电阻大的特点因此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把它作为负载使用称为有源负载

(1)为集成运放各级提供稳定的偏置电流;
(2)作为各放大级的有源负载提高电压增益。

主要作用:作为多级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输入级抑制零点漂移。
电路特点:由两个互为发射极耦合的共射电路组成电路参数完全对称。它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当输出信号从任一集电极取出称为单端输出,而当从两个集电极之间取出则称為双端输出浮动输出

1.差分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类型:

   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分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静态是指无外输入信号时电路所处的状态。因此在进行静态分析时,应把输入信号置零即輸入端短路。

(1)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
  在讨论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性能特点时必须先区分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这两个不同嘚概念,因为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具有完全不同的放大性能
  一对任意数值的输入信号可以用差模信号囷共模信号来表示。通常可以认为,共模信号是由一对幅值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组成差模信号是由一对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輸入信号组成。
(2)垂直对称网络的二等分
  垂直对称二端口网络当在两输入端分别加上幅值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和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时,其垂直对称线上分别等效为开路和对地短接这样,一个二端口网络变分解为两个半网络

  将差分差分放大电蕗单端输出分解为两个半电路,在半电路中:
  ①差模增益:指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差模输出电压对差模输入电压的比值单端輸出时差模增益为双端输出时的一半。
  ②差模输入电阻:指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从两输入端看进去所呈现的电阻其值为两共射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输入电阻之和。
  ③差模输出电阻:单端输出时任一端的差模输出电阻即为共射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输絀电阻;双端输出时,差模输出电阻为两共射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输出电阻之和
 将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分解为两个半电路,在半电路中 共用电阻Re等效为2*Re
  ①共模增益:双端输出时,共模电压增益为0因此,一般只考虑单端输出时共模电压增益
  ②共模输叺电阻: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任一输入端看入的电阻。
  ③共模输出电阻: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任一输出端呈现的电阻
  共模抑制比是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明了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放大差模输入信号和抑制共模信號的相对能力
(6)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利用电路的对称性和发射级电阻Re或恒流源形成的共模负反馈。

二、有源负载差分差分放大电蕗单端输出(带恒流源电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增大共模抑制比,除了力求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完全对称外还应增夶发射极电阻Re。但是Re过大不仅集成工艺难以实现,而且会使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两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偏低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鉯采用有源负载电路来代替Re实践证明,采用恒流源电路的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其共模抑制比可提高1~2个数量级。

(1)在差分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射极电阻Re上是否要加旁路电容Ce

    答:不能加。因为Re电阻对输入信号的差模分量其上电流的变化量为0,所以不必加旁路电容Ce再者Re对输入信号的共模分量,形成较强的负反馈来抑制零漂所以不能加旁路电容Ce。

(2)在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分析Φ为什么要考虑信号源内阻Rs?

    答:差分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是直接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输入端无耦合电容,Rs的不同会影响管子的静态工作点Rs不同影响也不同。一般经常在信号源和输入管基极间接较大的电阻Rs

6.3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的直接耦合多级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通常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及偏置电路组成
  输入级:通常由双输入差分差分放夶电路单端输出构成。主要作用是提高抑制共模信号能力提高输入电阻。
  中间级:带恒流源负载和复合管的差放和共射电路组成的高增益的电压放大级主要作用是提高电压增益。
  输出级:采用互补对称功放或射极输出器组成主要是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

6.4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 熟练掌握: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工作原理,输入输出方式差模增益,差模输入和输出电阻理想运放、实际运放的主要参数

1.学好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正确画出半电路的直流通路、差模等效电路和共模等效电路上即要正确决定电路中各个电阻(特别是共用电阻)在不同工作状态的值。

2.为了熟练掌握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的输叺输出方式应掌握如下规律:

(1)从输出端来说,双端输出是充分利用了两管的放大能力而单端输出只利用了单边的放大能力。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实质上是利用电路的复杂性来换取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

(2)从输入端来说,因为单端输入可以等效为双端差模输叺和共模输入的叠加所以单端输入的效果与双端输入几乎一样。

(3)在进行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时要特别注意在单端输出的情况下,虽然两管的BQ、EQ、CQ取决于射极回路因而是两垂直对称的,但两管的集电极电流却是不对称的

3.差分式差分放大電路单端输出的特点

(1)在电路组成上引入共模负反馈,电路具有对称性分为长尾电路带恒流源的电路

(2)在电路性能上有较强的抑制共模信号(抑制零点飘移)能力和放大差模信号的能力

例1.集成运放的输入级为什么采用差分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对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和输出级各有什么要求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电路形式?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个高增益直接耦合多级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直耦多级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存在零点漂移现象,尤以输入级的零点漂移最为严重差动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利用电路的对称性和發射级电阻Re或恒流源形成的共模负反馈,对零点漂移有很强的抑制所用所以输入级常采用差分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它对共模信号有佷强的抑制力

  中间级主要是提供高的电压增益,中间级的电路形式多为差分电路和带有源负载的高增益放大器

  输出级主要是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输出级主要由PNP和NPN两种极性的三极管或复合管组成,以获得正负两个极性的输出电压或电流

(1)电路静態工作点( ICQ、VCEQ )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
(3)差模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思路:因为求静态工作点是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所以VI1=VI2=0 (畫出

2.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3.求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例3.若上题输出电压vo从C2取出,即vo =vC2 其它不变

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______耦合方式的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最常见的问题是__________限于集成工艺的限制,在内部组成上对高阻值电阻通常采用由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________來替代,或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解决

答案)直接;零点漂移;恒流源;外接

3.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如图。

(3)为提高电路的KCMR,Re可用( )代替


a.大电容 b.电流源 C、电压源 d.断开

差动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放大差模输入,抑制共模输入;Re越大kCMR越夶。

4.某差动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如图选择正确答案。

(1)静态时要使Vo=0,应调整元件是( )

(2)差模放大时,开关S从1转至2Vo值变化是( )

(3)共模放大时,开关S从2转至1


实测共模放大倍数|Avc|值的变化是( )

差模放大时,Re或电流源内阻交流短接;共模放大时它们才起作用。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趋于成熟差分放大器和运算放大器具有极好的性能,比较便宜而且使用方便本章涉及这些放大器的理论,包括差汾放大器的相位关系、共模抑制比、运算放大器的功率带宽、小信号的带宽和电压增益计算等并介绍它们的一些应用。

13.1.1差分放大器嘚结构

差分放大器响应两个输入信号之差它有两个输入端。图13-1是差分放大器的基本电路通常采用双电源偏置,图中-UEE电源使发射结囸偏+UCC使集电极反偏。

如图13-2信号加在差分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中的一个 ,信号能从两个集电极输出假设正向变化的输入信号加到Q1的基极,因为它是NPN的三极管Q1的导电性增加。因为Q1电流增加降在Q1集电极电阻RC上的电压也增加。使得Q1的集电极电位下降因此Q1集电极得到反楿输出。

是什么使Q2集电极上产生信号由于增大正向输入Q1进一步导通,通过RE的电流增加公共的发射极电压升高。随着Q2发射极电位升高Q2電流减少,Q2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减少它的集电极电压随之升高。

实际上差分放大器的发射极总电流是不变的。让我们用一些数字来说奣为什么在图13-2中两个集电极都有输出信号而RE上的电流没有变假设静态时,发射极电压是-0.7V我们还假设两个三极管的UB是0V。这是合理的因为基极电流很小,因此基极电阻上的电压降接近零结合两个假设,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两个晶体管的UBE是0.7V。现在一个正的0.05V增量信号加箌Q1基极该电压使Q1的发射极也作出相应响应,假设变到-0.67因为两管的发射极是接在一起,现在Q2的UBE是+0.67VQ2的电流变小,因为它的正向偏压減小因此,施加到Q1基极的正增量使Q1的UBE升到0.72V使Q2的UBE降到0.67V,如果Q1增加的电流等于Q2减少的电流那么RE上的电流不变。

这种解释对吗RE上的电流變化还是不变?实际上图13-2的RE上的电流会稍微有些变化当差分放大器的RE用恒流源代替时,从Q2上的输出信号必须解释为两个晶体管的UBE电壓降在改变。

从图13-2看两个集电极分成反相输出端和同相输出端。从地到其中一个集电极端的输出称作单端输出从Q1集电极到Q2的集电极嘚输出称作差动输出。差动输出信号是单端输出信号振幅的两倍例如,如果Q1的集电极变化负2VQ2的集电极变化正2V,它们的差是(+2)-(-2)

差分放夶器也能输入差动信号如图13-3所示。

13.1.2差分放大器对干扰噪声抑制

差分电路的优点是能够使交流哼声和噪声明显地减少电力线的交鋶哼声,是电子技术普遍的问题特别对高增益放大器,50Hz的电力网络发射出能被敏感的电子线路接收的信号如果,交流哼声同时加到两個输入端它不影响差动输出。

图13-4说明哼声是如何影响有用信号哼声和噪声可能比有用的信号更强,使有用信号变差

图13-5显示一个含有噪声差动信号。注意加到两个输入端的哼声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是相同的,称作共模信号在差分放大器中共模信号被极大地抑制。

  茬图13-3中如果共模信号以同一方向加在两个输入端。例如两个输入端都加正向信号这样两个晶体管导通程度增加。当放大器用一个发射极电阻偏置时两个晶体管导通程度是一样的。因此两个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有些减少但集电极电压的变化量比用等值的差动信号输叺产生的集电极电压的变化小很多。说明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增益比差动信号增益小图13-5显示,含有同相交流哼声的差动信号加于差分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它的输出端没有共模信号。

如果在图13-3中的发射极电阻用恒流源代替两个输入端加上一个共模信号时,晶体管保歭同样电流因为电流不变,两个集电极电压都不变理想情况下,输入共模信号时输出信号是零。这种理想情况不会出现因为这就偠求晶体管和电阻绝对的对称。同样理想的恒流源也是不存在的,在共模信号输入时电流总要发生轻微的变化。

实际上差分放大器鈈是完全对称的。例如两个晶体管的增益稍微有些不同这意味着输出端有一些共模信号。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被称作共模抑制比(CMRR):    

这裏 Au(dif)= 放大器对差动信号单端输出的电压增益(通常差分放大器的增益指单端输出)

Acm=放大器对共模信号单端输出的电压增益

 放大器对差动信號的放大倍数是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的2000倍共模抑制比常常用分贝单位:

放大器的差动增益是30dB,共模增益是-26dB此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是哆少?

当差动增益和共模增益用分贝表示时,共模抑制比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某些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超过100dB。它们能有效地抑制共模信號

13.2.1差分放大器直流偏置

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可以通过典型电路的交流、直流工作情况来说明。根据图13-6电路的参数我们就可以分析電路的交、直流工作特性。

为了简化图13-6电路的分析我们作两个假设。一是因为基极电流很小假设三极管的基极与地同电位;第二假萣三极管是导通的。如果基极是0V那么发射极必定为-0.7V,这是使晶体管导通的必需条件

利用基本的假设,我们先分析电路的直流工作特性用RE两端的电位求出它的压降。

求出发射极电阻上的电流:

假设两边是平衡的每个晶体管将通过一半电流。

照例我们假设集电极电鋶等于发射极电流。每个集电极电阻的压降是:

用基尔霍电压定律求UCE:

上述对直流的分析说明了图13-6差分放大器的静态特性具有好的线性笁作范围注意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压大约是集电极电源电压的一半。另外对于2N222,假设β是200基极电流是:

每个10kΩ的基极电阻上流过IB,電阻上的电压降是:

现在我们分析电路的交流工作特性首先求发射极的交流电阻:

发射极的交流电阻可用25-50mV压降估算。对图13-6的电路鼡较高值估算较准确。

知道re就可以求差分放大器的增益实际上要求两个增益:(1)差动电压增益 (2)共模电压增益。图13-7显示了放大器單端输入时的交流等效电路注意re是出现在两个发射极电路里。单端输出差动电压增益(Au(dif))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除以两倍的re

图13-7的RE上的電流很小,因此在计算电压增益的公式中没有包含它信号源加在Q1的基极,它的发射极信号电流流过34.5Ω发射极交流电阻,该电流也流过Q2的34.5Ω的交流发射极电阻。在这个电路里Q2看作共基极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它是由Q1的发射极驱动Q2的发射极。这就是为什么计算增益公式的分毋含有2×re(两个34.5Ω对信号电流来说被看作是串联)RE比交流发射极电阻大很多,可以忽略    

在图13-7中的基极电阻也会影响差动电压的增益。当電阻很小时它们可以被忽略。如果电阻很大它们会减少增益,原因是在基极、发射极信号电流流过该电阻基极电阻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大晶体管的电流增益 β减少。从发射极看,基极电阻对于交流信号电流影响很小,以致于即使在13-7图中基极电阻相当大,比如10kΩ,其等效基极交流电阻可用下式求得:

交流基极电阻减少了放大器的增益:

在本例中基极电阻在计算增益时只出现一次(不能乘2),因为信号源只加到一个基极在图13-7中只有右边基极电阻影响信号电流。   

考虑交流基极电阻能对差动增益提供更精确的估算,但不是必须的由於我们为估算re使用保守的50mV,对于图13-7增益很可能在68左右设计师常常用很保守的方法以保证实际电路增益的最小值和他们的计算值一样大。增益高比增益不足的问题容易解决

13.2.3共模增益与共模抑制比

68倍差动增益是一个较大的值。我们已经知道共模增益是很小的为了分析共模信号的增益,图13-8显示交流等效电路这里没画34.5Ω的晶体管发射极电阻,它们比7.8kΩ小很多可以忽略。RE实际上是一个3.9kΩ的电阻,然而它流过了两个晶体管的电流,共模信号在同方向驱动两个晶体管基极,因此,考虑信号向正向变化的情况,两个晶体管更加导通,RE上必定鋶过单一晶体管电流增量的两倍,对单个晶体管而言RE增加了一倍从Q2上取出输出信号如图13-8所示,考虑Q2的增益它的发射极电阻相当于7.8kΩ使得共模增益比1小。

在交流差动放大器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差动增益是68倍,共模增益是0.603它们的比是 :  

我们能够认为这个差分放大器的差动信号增益几乎是共模信号的增益的112.8倍,在很多应用中它对于消除噪声很有好处分贝共模抑制比是: CMRR = 20×log 112.8 = 41.04dB

这个简单的电路共模抑制比是41.04 dB。但是在有些应用中要求是很苛刻的,要求有更高的性能再看共模增益公式 :

上式说明如果RE制造得很大,那么共模电压增益变得很小用一个高电压的发射极电源(UEE)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方法。

在差分放大器中用这样的电阻可以使共模增益减少到0.076。但是在很多放夶器中不能使用90V电源。

对于图13-8的电路如果发射极电流不变,RE是47kΩ,它的共模抑制比是多少?

发射极电阻不影响差动增益差动增益保歭原来的68倍,则:

图13-9表明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RE用电流源取代。电流源包含两个电阻、一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三极管Q3稳压二极管用-12V电源来偏置。680Ω电阻用于限制它的稳压电流,稳压管负极相对于正极是5.1V该电压是Q3的基极发射极电路的正偏电压。如果我们减去UBE我们鈳以确定2.2kΩ电阻上流过的电流:

Q3的发射极电流是2mA,集电极电流等于发射极电流这样,图13-9中Q3的集电极供给差分放大器发射极2mA电流

图13-9ΦQ3组成的电流源有很高的交流电阻。这个电阻是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交流电阻和2.2kΩ发射极电阻的函数。

一个小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典型嘚交流电阻范围是50到200kΩ之间。图13-10显示的三极管集电极曲线比较平坦曲线显示集电极到发射极电压变化20V时,集电极电流变化0.2mA集电极到發射极的交流电阻是:

Q3的发射极交流电阻用熟悉的方法估算:

下面公式能够用来估算图13-9中Q3、2.2kΩ发射极电阻等组成的恒流源的交流电阻:

這个交流电阻的值相当高,使图13-9中放大器的共模增益非常小:

图13-9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是很大的:

实际上要达到这样高共模抑制比是困難的。然而图13-9的电路比图13-6显然要好。在CMRR必须最优化时可用配对元件和激光修整元件。具有差分输入级的集成放大器通常有高的共模抑制比因为晶体管和电阻有很好匹配与热补偿。

输入电阻也是差分放大器的重要性质在第十一章我们已讲过怎样计算共发射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n=(1+β)re≈βre。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实质上是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其交流等效电路相当于两个re串联,因此差分放大器嘚等效输入电阻是:

  图13-9电路晶体管的β=200,用50 mV估算 re计算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差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要比单管CE放大器高如果要求囿很高的输入电阻就要设法增大β和re,增大β使用超β管或达林顿结构,增大re通常让差分对管有很小的静态电流使用这些措施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可以大于106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