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混合溶液中,阴极上析出Cu,却无法析出Fe和AI?

电化学知识每年必考近年来电囮学的试题设计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注重以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电化学知识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夲思路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的融合于试题中,考查考生应用实践能力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①直流电源;②两个电极;③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溶液或熔融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④形成闭合回路。 电解:使电流通过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溶液而茬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池: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电解池的两极:阳极——与电源正極相连,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电流方向: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 电子流向:阳极→电源正极电源负极→阴极。 离子的定向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电解池中的离子放电顺序: (2)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与阳离子氧化性强弱有关一般为:Ag+ >Fe3+> Cu2+ >H+> Pb2+ > Sn2+ >Fe2+ > Zn2+,其常见产物依次为Ag、Fe2+、Cu、H2、Pb、Sn、Fe、Zn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及AI前面的金属陽离子在溶液中不放电。 电解池的阴极、阳极的判断方法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类别(实例) 电解对象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浓度 pH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溶液复原 电解水型 阴:4H++4e-=2H2↑ (或4H2O+4e-=4OH-+2H2↑) 阳:4OH--4e-=2H2O+O2↑(或2H2O-4e-=4H++O2↑) 强碱(如NaOH) 水 增大 增大 加水 含氧酸(如H2SO4) 水 增大 减小 加水 活潑金属的含氧酸盐(如Na2SO4、KNO3) 水 增大 不变 加水 电解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型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无氧酸(如HCl)除HF外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 减小 增大 通氯化氢 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 减小 加氯化铜 放H2生碱型 阴极:H2O放H2生碱阳极:阴极電解质放电顺序阴离子放电 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和水 生成新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 增大 通氯化氢 放O2生酸型 阴极:阴极電解质放电顺序阳离子放电阳极:H2O放O2生酸 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和水 生成新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 减小 加氧化铜或碳酸铜 以惰性电极电解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溶液的类型和规律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氯碱工业) (1)电极反应式 阳极:发生氧囮反应:2Cl--2e-===Cl2↑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 (2)总反应式 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2↑ 离子方程式:2Cl-+2H2O Cl2↑+H2↑+2OH-。 2.电镀铜 定义: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 电镀目的:使金属增强抗腐蚀能力,增加美观和表面硬度 电鍍液: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溶液(硫酸铜溶液)。 电极材料:阳极为镀层金属(铜)阴极为待镀的金属制品。 电极反应:阳极 Cu-2e-=== Cu2+ 阴极 Cu2++2e-=== Cu)电镀目的:使金属增强抗腐蚀能力增加美观和表面硬度。 特点:电镀液浓度不变阴极增加的质量等于阳极减尐的质量。 3.电解精炼铜 阳极泥的形成:在电解过程中活动性位于铜之后的银、金等杂质,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而溶解它们鉯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槽底部,形成阳极泥 (1)金属冶炼的本质。 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還原出来。如Mn++ne-=M (2)电解熔融的NaCl、MgCl2、Al2O3制Na、Mg、Al。 对于冶炼像钠、钙、镁、铝这样活泼的金属电解法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工业方法。NaCl在高温下熔融,并发生电离:NaCl Na++Cl- 通直流电后, 阴极:2Na++2e-=2Na 阳极:2Cl--2e-=Cl2↑。 总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 4.电冶金 1)化学腐蚀与電化学腐蚀 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极电解质放电顺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