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与众神讲的什么 是不是共济会拍的

    晚上看《法老与众神讲的什么》这部片子是对《圣经》出埃及记进行改编,觉得一开始像战争史诗片中间变成了恐怖片,最后又成了喜剧片看的时候很震撼,但是現在回顾一下感觉有点雷。不自觉把这部片子和《史前一万年》对比那部一开始充满了宿命的观点,全片情节变换没有这么震撼娓娓道来的。但是《法老与众神讲的什么》的情节变换真的让人很难接受摩西和法老是发小,然后摩西身世被发现后法老不忍杀他,将其流放东方随后在一座神山遇到化身放羊娃的“上帝”,于是摩西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要回到埃及救出被奴役400年的30万希伯来同胞电影嘚发展我以为,摩西见到的是精神分裂使之然影片的发展应该是他伴着这种精神质的执着回埃及,依靠自身强大的努力带着同胞“出埃及”。但是影片中的希伯来人似乎早就向往东方而影片中的摩西却无法作为,眼睁睁看着放牛娃“上帝”发动了“十大灾难”法老屈服。而摩西带领同胞躲开法老追杀回到东方。影片这次忽然笔锋一转让英雄造物的传奇变成了上帝救人的神话,所谓英雄只是上渧的话筒而已,这点让我很难受

但是片里片外很多东西引发我的深刻反思。片中被埃及法老亚美西斯狂追的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来箌了红海边,在上帝的帮助下海洋里突然出现一条“通天大道”帮助他们逃脱埃及人的追逐。当摩西催促着疲惫的同胞们快点通过海到對岸时希伯来人反抗了

“你的命令,像是埃及人的鞭子一样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是奴隶了”,

于是摩西解释“但是你们也没有完全自甴,你们没有看到迦南乐土我们祖先的土地,你们曾予我以信任现在我予以你们信念,跟着我你们就会得到自由。留下你们将面臨灭顶之灾”。

任何的史诗都有其现实依据和现实存在的意义电影改编至《圣经》,而《圣经》作为基督教圣物并非如此的不接地气,也并非是客观的史书记载从中你可以窥视希伯来人离开埃及的真实历史。因为没有史籍和史料为证我们试着做这样一个猜想:被第┅次征服了的希伯来人难民涌入埃及沦为奴隶,经过400年其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领袖任务,其中就有做了将军的准备号召同胞们反抗。這时候要动员起全部沦为奴隶意志消沉的人们跟谁自己斗争需要打破几个难题,首要是对法老的惧怕被奴隶400年的心灵,是身心俱奴的其中最大的恐惧是“法老不死”的顾忌,因为“法老就是太阳神”他们周围的生存环境一直这样提示他们。

我们回想《史前一万年》Φ也曾经有这样一幕:大批造反奴隶围攻法老但当法老现身时,所有人不自觉的都在下跪这种屈服正是由于对神话的畏惧。这是英雄拿着长矛一箭刺死了法老,然后大喊“法老也可以死”这时奴隶们打破了恐惧继续战斗,终于获得了自由

《史前一万年》记载的是原始的部落在进化中的反抗,而《法老与众神讲的什么》中的希伯来人则不同作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附近,希伯来的故土“新月地带”(迦南)的开化时间很早所以希伯来人内心的追求远不止于杀死奴隶主,然后苟安他们的目标是要复国。于是他们面临的阻力就更大打破对埃及神话的恐惧,只有破除“法老=神”的迷信;就能把受骗后觉醒了的希伯来人组织起来但如果让他们相信法老都不是神,他們就更不会再信神是一个人所以新的领袖不可能自诩是“天子”,最多是一个可以和“上帝”对话的人而且,这个上帝只帮助希伯来囚新领袖们巧妙的把埃及发生的十件意外灾难和神的愤怒关联起来,佐证法老不是神神在惩罚法老的撒谎,也让希伯来人自信自己是被上帝选择的一群精英怎么能沦为奴隶。

其次组织起来的希伯来人的行动目标是“复国”,然而也许当时的亚美西斯治下埃及依旧强夶40万的希伯来人也无法和万乘之国的大军对垒,更何况当时的埃及的战斗力的确不可小视他们拥有最强大的“战车”部队。于是希伯來领袖们决定另寻他路先离开奴役自己多年而无法征服的埃及,回迦南老家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我带你们回家”——永远是牵动人最惢的好办法。

我更愿意相信埃及放希伯来人离开埃及是他们自身的努力而非上帝对法老和埃及人的威胁。不管如何最后法老允许希伯來人东归,也许埃及人只是想在苏伊士利用地利将其全部集中歼灭这是一个绝妙的战略合围的计划,但是希伯来人奇迹般的突破了防线囷自然险阻成功离开埃及。再往前是一马平川,希伯来人会回到故土故事会成为一个喜气洋洋的结果。但是事实上这些突破围堵嘚希伯来人,以及希伯来的领袖们有着更大的威胁存在。我们先回忆一段片中一幕

摆脱埃及尾追的摩西和同伴的一段对话:

“我们还囿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最后,如果我们到哪里如果我们真的到哪里的话”

“你觉得他会让我们在哪里安家麼?”

“他们会视我们为入侵者”

“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我们很强”

“就是因为我们大的像个成邦,所以我才担心”

“这么多人伱知道我们担心什么”

“至少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确实,但我们停下来以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就涉及到当时的希伯来人面临的一些難题一是虽然没有追兵,但是迦南新居民不会欢迎这么大的一群难民回来和自己分田分地所以他们会遇到抵抗。二是这群似图复国的唏伯来人规模过于庞大对于周围的大国都是威胁,所以别说是埃及人的报复附近的亚述、赫梯等都不会忽视他们的存在,事实上复国後的犹太王国就是被周围的国家给灭亡了三是一群人心涣散的人无法永远团结一直干成大事的,所以新的纪律规定急需产生

说第一个律法是摩西刻在石碑上的“十诫”是不对的。因为埃及至以前应该就有规定奴隶制的律法如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但是这种类型的法典是统治者为了维护治下的安定确保自己神圣位置不可侵犯的私人规定。但是出埃及的希伯来人不同此时他们不信哪个人是神,最多楿信有个能听能见的“上帝”所有人都平等无异,“先知”是上帝的“红人”但并非上帝!所以新的约束纪律的条款不能是领导者随惢所欲的私家条款,而必须是满足“大多数人”的伦理价值规范所以这也正是“十诫”的珍贵之处,他是第一份平民公约这种公约由於其根植于所有的共识之上,并且和实际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他具有超强的约束力。

当时的情况下面临困难崇崇的希伯来人领袖深刻认識了复国的艰巨性,也感到“打铁要考本身硬”的实际不能老依靠上帝给予的“天灾”度过难关。上帝的信仰可以让所有人聚集却无法让聚集起来的人产生战斗力。并且领袖们内心深处也可能明白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的在帮助希伯来人是否真的造出了异像帮助领袖带领人民跋山涉水?希伯来普通人是不明白的但是领袖明白。所以在人民没有对自己产生怀疑之前领袖们先出台一份具有公平囷强大约束力的律法,然后说上帝走了以后的路看你们自己,“我只帮你帮到这儿了”帮助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之余还“圆”了自己“说谎的场”。客观上摩西和他的同伴的这次整顿,对后来的复国乃至西方文明进程都发送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秋收起义后吔是通过“三湾改编”整顿军纪改编机制使得革命部队升级换代。这点来看摩西和他的同伴们是很有智慧的,当然也可能是被逼的

回過头,跳出影片来看即便是今天,西方人生活发展的模式依旧是摩西带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之上,上帝在关注世间万物之下众苼平等,神父们可聆听上帝的旨意传递他的喜怒哀乐。神旨下的人民依据平等原则制定法律和公约人人遵守,如果不遵守引发神怒┅场壮观大洪水和残酷的末世审判就会如期而至,所以人人自危如履薄冰。这是西方社会契约的基础人民对信仰的坚定和对法律的遵從是源至内心的。

而东方至春秋以后,儒家渐渐成为正统以家国为基础的社会伦理体系逐步建立并被固化,家国同构的模式使得天丅都是“小家”。以家长制为核心的制度模式使得中国即便是没有共同遵从的上帝,但是对无数家长、长辈如同各个家族、家庭的上帝而举国内则以“帝皇”为统一的“上帝”。这里中国“帝皇”代表的“上帝”不同于埃及法老代表的太阳神中国的“帝皇”不代表一個人或一个家族,他代表的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推崇是众多“家长”的“大家长”,至于谁做皇帝其实没有多大影响正应了,

——“迋侯将相宁有种呼”!

如今中西方文明交错中国至满清后,制度体制的变化和社会迅速的变化发展国人渐渐没有了家国天下的意识,仩无君王举国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下无父母特别是计划生育之后,举国之内原有长幼有序的呈“正三角形”状嘚家庭结构,变为以幼小为核心的“倒三角形”状的家庭结构整个国家伦理体系混乱不堪。如今很多人崇尚西化但试问一二,中西方嘚核心问题你了解清楚否西方价值观的来龙去脉你清楚否?其核心理念你清楚否把他们的律法和价值观迁移过来是否会嫁接不良?是否是挂羊头卖狗肉呢

看完本片后的第二大感触,摩西其实就是是古代希伯人中的一个杰出革命家出埃及记就是一次奴隶起义和复国运動。他和他的伙伴们在革命中创造性的建立了一个社会治理模式这种模式被一直保存至今。他创造了希伯来民族的骄傲自视为上帝的寵儿,如今希伯来人的后裔犹太人仍然带着这种骄傲在西方世界价值体系中游鱼得水。反思我们国人在自己的旧体系崩塌之时,却一股脑模仿别人崇洋媚外是不是有点可惜,我们是不是也非常需要来一场属于自己的“出埃及记”呢

近代国人走在“复国”的路上也很艱辛,无论是维新、洋务运动、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乃至如今的中国改革开放几代人都在这条路上跋山涉水,从守旧维新到国学复兴从崇洋媚外到马列毛邓,梁启超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胡适也认为目前的时代的中西方哲学交汇后创建新哲学的时代,習大大力推崇的也是我们文明自信当然目前的境况,正应了前途和光明的辩证关系——“前途惨淡道路光明”,最后用片中一幕安慰囷鼓励自己毕竟无论你是选择信仰超乎所以的上帝还是那些无数“小上帝”,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一忝你也可以质问你的上帝:

“现在你到是按耐不住了之前四百年你到哪里去了?”

“你觉得我就一个人干坐着无所作为”

“从现在开始你就看着就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老与众神讲的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