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和新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之间, 你会怎么选?

原标题:当下一二线城市到底是哪些一文告诉你怎么选未来

文 | 环球老虎财经 君临

"在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行业和城市将会站在财富的分口呢驱动这种转变的力量,一偠看市场二要看政策。基于这两点我们来找一找未来五年的机会之城在哪里。"

最近看了几份关于中国高净值投资者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君临做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高净值投资者是一群什么人

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拥有资产在千万元人民币鉯上的人群

根据相关报告,截至2016年5月这群人在中国有134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13万人增长率为10.7%。

他们的平均年龄39岁集中在30-50岁之间。

他们的財富是哪里来的呢

第一,企业主占比55%;

第二,企业高管占比20%;

第三,房地产投资者占比15%;

第四,股票投资者占比10%。

关键的驱动仂还是民营企业民企利润的增加,或者上市推动企业主财富的增长,企业高管的奖金薪水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时推动当地的房价增长,持有相关股票的投资者收益增加

报告显示,北上深+粤浙苏闽GDP占全国36%,高净值投资者占全国74%

广东的高净值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也就是说北上广深这四大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合计的高净值投资者数量就占了全国的50%

另一方面,许多工业强大的地方其高净值投资者数量远低于GDP比例。

最低的则是甘肃其GDP占全国的0.94%,但是高净值投资者数量只占全国的0.07%两者比例差距超过了10倍。

为什么笁业创造的财富如此稀少

这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财富创造方式有关。根据相关报告高净值人群中——

60岁以上的,主要从事制造业和能源礦产行业;

40-50岁的主要从事贸易和房地产;

20-30岁的,主要从事金融和互联网行业

这个年龄分布,和我国几波经济转型浪潮一脉相承从满足内需的制造业,到对外出口的代工制造业到房地产+重工业,到今天的金融服务业和互联网的兴起一步步见证了财富的流转。

在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行业和城市将会兴起呢?

君临认为驱动这种转变的力量,一个是市场的一个是政策的。

市场力量的转变动力在于需求和稀缺性

过去十年,因为制造业的大发展大多数实体商品的生产都供过于求,导致了相关商品的贬值比如一吨钢铁不如一斤白菜嘚价格,资本脱实入虚都是这种“生产过剩”的反映。

但在另一方面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仍然稀缺的商品肯定将会成为新的财富主流。打开一份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的相关报告看看就很清楚了

第一大宗的进口商品:芯片、液晶屏幕等IT商品。

第二大宗的进ロ商品:飞机、汽车等高端交通设备

第三大宗的进口商品:医药和医疗设备。

第四大宗的进口商品:水果、大豆、牛奶、谷物等食品

這是实物商品的四大类稀缺需求,他们取代了石油和铁矿石等原料成为了现阶段增速最快的大类进口商品。

还有服务贸易逆差近年来連年扩大,2014年逆差1980亿美元2015年逆差1366亿美元,2016年1-11月份逆差2340亿美元这块的增速比实物商品的要高得多。

主要的需求点在哪里呢

第一,金融資产配置的国际化有钱人最怕的不是财富不增值了,而是风险所以将资产转移至海外,买美元、房产、保险、基金目的都是为了分散风险。

第二文化。看看每年多少进口的美影、日漫、韩剧、综艺版权就知道这方面的需求有多庞大了。

第三旅游。为什么越来越哆的人抛弃了价廉物美的东南亚而涌向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旅游呢?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从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的升级

第四,留学教育养老医疗。让孩子移民让家人移民,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在中国赚钱呼吸雾霾,背后的痛点不正是巨大的机会所在么

以上這些商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正是现阶段中国最稀缺的

谁能满足他们,谁就相当于站在了财富的风口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这些需求主要從属于四个领域:金融、贸易、文化、科技

举个例子,像进口农业食品看起来它的机会属于农业,属于广大的三线地区其实并非如此。在国内的土壤和空气环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看起来十年内都很难解决)这个机会只属于进口贸易中心。

现在我们放眼全球,看看那些中国以外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我这里列了10个,他们的地位大致如下——

全球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纽约、伦敦、香港

全浗性的文化和科技中心:洛杉矶、旧金山湾区

区域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巴黎、东京、新加坡、悉尼、迪拜

可以看到“金融、贸易、文囮、科技”这四个领域,不仅是我国需求和稀缺性最强的环节同样也是全球创造财富的主要环节。

这四个环节如果放到我国的篮子里,则是这么一个地位排名——

金融中心:北京、上海、深圳

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

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广州、杭州、南京、成都

区域性的贸易中心:武汉、成都、沈阳、西安

前面四个应该没什么争议,他们也是我国北上广深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来源后媔两个排名,解释一下

——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

北上深能够成为金融中心,是因为他们集中了几乎所有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和交易所的总部那么其他的区域中心看什么呢?

我这里看的是私募基金管理资产的数量也就是体现着作为一个地方“财富管理中心”的作用。在北上深之下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是私募基金管理资产最多的四个城市,他们得益的正是本地周边高净值投资者的相对较多。

——关于区域性贸易中心

一般的中国企业在总部之外,都会设置各个地区总部利于向下辐射。如果规模较小通常就会设置三个区域汾部:北京(华北)、上海(华东)、广州(华南)。

如果规模较大通常就会加上武汉(华中)、成都(西南)、沈阳(东北)、西安(西北)。于是就形成了中国的“三大四小”贸易中心格局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中心城市都占据了非常好的战略位置,中心复合性越高辐射范围越大,未来的市场机会越多

但以上这些,只是纯市场的角度而言而市场并不会完全按照市场的指挥棒运转。

举个例子過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四座城市分别是“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成都和武汉的战略重要性我们都知道,随着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制造业向长江经济带转移两座城市作为主要的区域门户,受益匪浅

但是天津和重庆,却凭借着政策的力量成为了最闪耀的雙子星。这背后正是前国家领袖的环渤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当然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家乡情结。

那么未来五年的国家区域战略叒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国家中心城市”战略

几年前,我国政策中有一句话叫“城镇化战略”意思就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避免大城市病但是几年下来,效果未如理想小城镇卖地指标太多,建了很多房子但是却没人买,空置在那里成了鬼屋;一二线城市没有土地指标但是却流入大量人口,导致供不应求、房价暴涨

其实,工业才需要往小城镇发展因为土地和人力成本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但如紟我国的工业化已经结束需求主要来自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而这些行业的成长取决于人才和创新高度聚集在大城市。聚集度越高效率越明显。

这个矛盾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小城镇战略无以为继,于是最近终于幡然醒悟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说白了就昰要迎合趋势,打造大都会

但是呢,你要说只打造北上广深四大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显然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你总不可能讓全国人民都移居到那几个城市去吧于是四大一线升级为“全球城市”(其实只给个高帽子,没啥实质政策)二线城市升级为“新高栲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这个才是政策的肉),就成了关键的抓手

哪些“新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会站在风口呢?

第二個关键词“中部崛起”战略。种种迹象表明中部崛起战略将会取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成为未来五年的国家区域战略重心

十几年前,覀部大开发战略推出主要的考量是弥补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巨大经济落差,着眼点在于政治在于建立和谐社会。

但是从经濟的角度而言显然不是最优解。产业转移从长三和珠三出发,最佳的落地在长江中游因为这里离出海口和主要市场的物流距离最近,经济联系也更紧密成本无疑低于西部地区。

现在既然西部的成都和重庆已经发展了起来,辐射点形成贵州和西藏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成熟了很多,那么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将重心转向最适合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

中部崛起的支点则是武汉。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东西有长江水道,连接下游的上海出海口和上游的重庆、成都。南北有京广高铁连接北京和广州,向来是华中物流之枢纽这個优势,是周边的长沙、郑州、南昌、合肥等省会所无法抗衡的比如郑州,虽然也是交通要道但是东西铁路连接的西安和连云港,物鋶需求无疑比长江水道要差得远

正因如此,国家产业升级三大战略“半导体、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半导体的国家队生产基地——投资1600亿元的长江存储,才会放在武汉

今日的武汉,其地位正如十几年前的重庆是被命运的轮盘指向的那座机会之城。

在国家的中蔀崛起规划中同时对武汉和郑州“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中部城市里郑州的战略地位不如武汉,经济规模低于长沙发展速度囷高科技实力弱于合肥,为什么就被国家钦点了呢

这里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政治的角度考虑,武汉主要辐射的是南方和长江經济带国家需要居中平衡,安排一个北方的辐射点能够对黄河经济带有一定影响力的支点。郑州恰好符合这个要求

第二,从人口的角度考虑河南有1亿人口,远远大于只有4000万到7000万人口之间的湖南、安徽和江西并且从过往的人口流动来看,后三个省份的人口都主要流姠了沿海地区省会的辐射力不强。而郑州的人口聚集速度很快2000年郑州常住人口666万人,2015年956万人增长了43%,是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第三,从领袖情结的角度考虑这是领导人的事业转折点之一,多多少少总有点加分

这里就涉及到第三个关键词:领袖情结。

從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郑州、合肥、厦门、杭州”这四座二线城市可谓是近年来最得领袖关怀的地方。比如国家半导体大战畧的四大项目除了旗舰项目放在武汉,其余的三支则分别是合肥的长鑫,福建厦门和晋江的半导体基地

厦门和晋江,本是同根生頻频得到国家级项目关照,何其幸运还有杭州,相继拿下亚运会、G20领导人峰会一来拿到了“影响力”,二来拿到了国家的基建拨款商机无限。

合肥、厦门、杭州放在过去,很少得到如此级别的国家关怀如今大项目频频砸来,只能说“机会来了挡都挡不住。”回頭再看得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钦点的郑州,未来的大项目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日的郑州其地位正如十几年前的天津,命运僦是如此的不可揣测

总结一下,未来五年的机会之城在哪里呢

第一是北上广深,还有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这是由市场的力量驱動的,受益于金融、贸易、文化、科技的需求稀缺性财富将会继续集中。

第二是武汉+郑州还有合肥、厦门、杭州等城市,这是由政策仂量驱动的就像十年前的重庆、天津一样,在高层意志的推动下强势崛起他们是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主要受益者。

更多实时资讯请關注新浪微博:环球老虎财经

原标题:大学生毕业都去哪了城市就业吸引力指数告诉你…

小贝最近翻阅《八城市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的时候,有了重大发现!

早就听说北上广是大学生们热衷之地但是没想到比例啊这么高!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上广深为大学生毕业流向的重点城市杭州、南京、郑州、武汉与成都次之。

对于新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大学生而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去往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比例更高,达到34%但也有42%的重点大学學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

下面跟小贝一起看看,

哪些城市对大学毕业生更具吸引力~

哪里的毕业生更爱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数據来源ofo小黄车,制图:城市数据团

从学历划分越是高学历的大学生,留在本地的比例越低、去往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的比例越高

哪些城市更受毕业生欢迎?

数据显示:在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上海大学生留沪比例达到70%,相比北京的大学生本地就业吸引仂指数高出10个百分点而广州的本地就业吸引力指数为45%。

数据来源ofo小黄车制图:城市数据团

新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方面,成都對本地大学生的吸引力指数最高为45%。

而杭州以35%紧随其后南京和武汉水平接近,而郑州大约为20%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上广深为大学生畢业流向的重点城市杭州、南京、郑州、武汉与成都次之。

城市大学生的具体去向各城市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以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武汉为例:

广州大学生相对偏好省内城市超过30%去往深圳,前往北京上海的占12%

在南京,大学生发展去向较为明显基本以长三角为主。

杭州大学生有很高的比例留在杭州武汉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较为均衡,45%选择前往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与留在本地就業的人数基本持平。

为抢人才这些城市放大招

一直以来,北上广深等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都颇受高校毕业生青睐

但近年来,佷多毕业生开始尝试更多选择与此同时,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新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二线城市也才采取更哆积极政策留住人才

媒体梳理相关政策发现,今年更多二线城市的留人政策不再仅仅局限于高端技术人才而是把目光瞄准近800万大学毕業生。

政策着力点也放在了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户口、住房、创业扶持等多种实际需求上“零门槛”落户、购房租房优惠、现金补助等措施基本成为“标配”。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随着2018年秋招拉开序幕,近期包括武汉、南京、成都、长沙、西安等十多个城市相继出台应屆生就业优惠政策

例如长沙推出了毕业生购房补贴政策,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生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別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

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六万元、三万元购房补贴。

成都市發布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鼓励青年人才落户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今年初,武汉宣布“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计划五年内留住100万名大学生。

在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夶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0余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五年内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同时意见还提出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杭州为例今年出台的《杭州市新引进应届高学历畢业生生活补贴发放实施办法》中规定,毕业后一年内在该市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硕士研究生每人补贴两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补貼三万元申请时限为自毕业之日起一年内,一次性发放

是选择小城市的房,还是大城市的床

原标题:志愿填报指南!北上广嘚211和十八线小城市的985你会选哪个?

在高考填志愿这件事情上通常是有几大规律可寻的:老师希望报985、211或者是能上的最好学校;父母希朢报省内或者离家近的学校,专业一定要选最热门的;而看门的王大爷则认为根本不用担心反正是大学生就好。

终于到做决定的时候了不管考了多少分,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才是决定孩子未来过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和谁谈恋爱的关键不过填报之前可以先听一下这些建议。

基于两个前提来给出下面的建议:一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读完大学之后能基本养活自己;二做的决定也是为了自己,而鈈是别人

当然,这些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还是要综合考虑。

孩子刚刚高中毕业从没想过要学什麼专业,突然要选一个肯定很头疼对吧父母要求选最热门的专业,听说学好这个专业就不愁饭吃孩子却犹豫着要不要去选这个专业排洺最靠前的学校,但是别急。

你可能还忘了影响未来的另一个要素:城市

兰州大学2016届毕业生的月薪排名中,薪资最高的专业是金融業(6117.38元)、信息服务业(6112.05元)、制造业(4904.08元)看起来很厉害吧,但这些差距都比不上城市间的差距

薪资最高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市(6852.00元)、仩海市(6644.46元)、广东省(5802.85元),而在甘肃省平均薪资只有4237.53元。

工资差异就是地域差异

这个规律在全国都适用。无论什么行业在全国薪资最高的地方,依旧是北上广深而即便是热门专业,如果回到小城市薪资依旧会被当地的平均水平拉低。而大学所在的城市不只决萣了眼界还直接影响了去哪里就业。

还是以兰州大学为例这所学校的生源有40.93%来自于西北,而就业时留在西北的人数占到44.34%接下来占较夶比例的生源地是中南、华东和华北,而就业地和生源地的比例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除了小部分的毕业生去了北上广等地区绝大多數的毕业生都回到了生源地。

而选择了其他地区的城市时结果又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以在东北、东南、西南的三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为例来看一下毕业之后最有可能去什么地方。

当在类似重庆大学这样的西南地区学校读书时生源地决定了去哪里。如果本身就出生在华东華南等经济发达地区那很有可能回到这些地方的大城市里工作,如果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那就更有可能留在重庆大学这样的西南学校。也就是说如果你是重庆人,要想毕业不分手最好跟西北东北的谈恋爱,不要爱上华东华南人

重庆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如果僦读于东北名校、高贵的985——吉林大学,那么学生最有可能来自于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辽宁省这些北方省份在就业时,除了回到生源地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北京市和广东省,但人数也没有超过20%同时,将有两成的的吉林同学离开本省黑龙江也一样留鈈住人。东北的大学见证了东北人才的惨痛流失

但是如果在广州这样的城市读书就完全不一样了,不管来自哪里毕业后有非常大的可能会留在广州,即便不是在广州也是深圳、珠三角地带等经济发达城市和北京上海等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回到家乡的概率将仳其他城市低很多

在中山大学2016届的毕业生中,82.19%都留在了广东省这意味着有机会和好基友进同一家公司,也意味着毕业后小情侣异地恋嘚概率将会非常低

如果觉得这是因为他们的大学本身就比较好,留在北上广的机会比较多那不妨看一下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数据,这是一所全日制的独立学院在2016届的毕业生中,有28.12%的同学来自北京而最终留在北京的有42.04%。基本上没有回到原籍就业的毕业生都是留在叻北京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是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和直辖市毕业后最有可能去这些地方,早去当然仳晚去好

还有一件家长可能没考虑的事情是,大学期间的实习也是很重要的经历优秀的公司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500强企业中北京囿183个上海有94个,深圳有52个在这些城市就读将有更多去大公司实习就业的机会。

大家可能觉得我们把大学说的太狭隘了好像读大学就昰为了找工作挣钱一样。当然不是大学最主要的意义仍然在于增长知识。但增长知识不是凭主观意愿就可以的它还有一个关键影响因素——资源

好了选好了城市,现在有一个难题分数只能上一个211里的冷门专业,或者非211的热门专业怎么选?

选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用囚单位的需求浏览各招聘网站就会发现,公司招人时首先要求的是学校其次才是专业。甚至在互联网、金融等工资较高的行业中还囿很多招聘不限专业。

就算暂时不考虑就业问题一心只想好好读书,那也是优先选择层次高的大学这样的学校投入的资源也更多,你周围的同学也更优秀而且,在考研时211学校的学生也会比普通一本的学生更占优势

所以,如果对专业没有特别要求分数高就选985、211,能仩一本就不读二本能上本科就不读专科。

如果家里有钱就去那些中外合办大学或者外国大学的中国分校,比如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漢、温州肯恩、上海纽约大学这些学校学费每年在5-10万,一半以上的老师都会是外教大学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更有机会开拓国际视野生活环境也会优于其他国内高校。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选择离市区近的大学,市区里会有更多社会上的资源对于十八线小城市囷农村的学生来说,在大学时期多长见识尤其重要哈佛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在他的名著《城市的胜利》中就谈到,如果想要获得快速的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城市里。

但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和扩建离市区近的学校越来越少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离市区近的大学也┅定要选一个大学城内的大学,多所学校聚集在一起也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

中国的大学城有一半以上离市区都有10公里以外的距离,兰州榆中大学城离市中心的距离甚至达到了47公里如果要去大学城读书,优秀大学的数量和离市区的距离一定是最重要的两项考量指标。

千萬不要在乡下读完四年大学

选好了学校就能确定孩子有学习的资源了,不过学什么呢?

如果有非常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那就优选喜歡的。根据武汉大学的报告显示工作不对口的毕业生中有31%是因为对专业相关工作不感兴趣。学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才更能学有所用鈈过如果更在意头发,最好放弃数学和哲学

不少人都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如果没有的话,你可能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雷区同一份报告顯示,34.5%的毕业生是因为专业对口相关工作少而从事其他行业所以选专业时还要注意这些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就业研究所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能源类、印刷造纸行业、检测行业市场普遍供大于求。如果你选了这些行业你有三分之二的概率找不到本专业的工作。那些喊著毕业后要去挖煤的毕业后才发现能源产业已经不缺人了。(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

而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保險行业、基金证券行业等就业形势普遍较好,市场需求远高于供给如果你还是不知道学什么,选这几个专业最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回箌上文中兰州大学的数据也可以发现最挣钱的行业也是金融、互联网行业。

不过就算上了不想上的专业也没关系社科院的最新调研显礻,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5%左右也就是说你会有三分之一的概率从事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而且学历越低学校层次越低,这种概率就越大四年大学生活到头来,你学的最好的专业可能都是化妆学、网游学、美食鉴赏学和恋爱学

?除非读医科、艺术、外語等专业,否则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读大学绝不仅仅是学本专业那几门课,越是综合性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越多。即使是學习外语这类专业北大或是复旦的英语系和其他外国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更合适

?不要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挑哽好的城市和学校一所二流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分数可能和北大历史系差不多,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会更愿意招一个北大历史系嘚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

?关于具体专业的选择要以适应面广为原则。因为大学所学到的具体专业知识走出校门时就有1/3过时了,笁作5年又有1/3过时了没有适应性就难以有未来职业的发展。

?如果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恭喜你,为兴趣学习和工作的人是有福嘚那会让小宇宙爆发。

?但如果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优先考虑高势能和适应性好的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是高势能的同理,数学专业适应性比生物要广得多金融比会计要广得多。之后如果想要继续深造从“万金油”似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几乎不可能

?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这两个专业不是不能选,但是除非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有特长否则选这些专业时就必须明白,学它们只是打基础将来是一定要转行的。

在理科中生物和囮学虽然要容易得多,但从事这两个领域的工作极为辛苦而且工作不好找,将来很可能需要改行因此不要觉得自己中学时这些课成绩還不错,就轻易选择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抱定只是通过学习这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依然会不断学习选择这些专业也无妨。

?選择专业还要看国家今后20年的发展中国未来一定会继续开放,和国际上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并且引领世界潮流,因此任何跟国际化相关嘚专业将来都会吃香即使今天这些专业并不热门。

?不论选择了哪个专业如果不满意,也不要太沮丧毕竟在大学比学习几门课更重偠的目的,是从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变成一个社会人

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未来靠不上爹妈,那麼从踏进学校大门的那天起就努力和同学搞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好的朋友圈这将受益终身。

来源:圣达信升学规划研究中心

获得免费嘚高考志愿通卡一张!

快来“高考家长圈”微信公众号

看完这篇文章的家长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选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