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TFZ SERIES2和final e50002000这两款耳机哪个好

「天猫手机馆」-耳机买什么牌子嘚好品牌旗舰店直销,大牌惠聚,品类齐全,精选低价服务优!「天猫手机馆」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购物无忧!

讨论final e50003000的太多了结论就是没有推仂大的播放器不要买,

今天聊聊TFZ SERIES 4 以前对这个牌子的产品只觉得是样子货,但是听了一下我觉得还不是那么简单,

不知道TFZ SERIES 4有没有试听提供如果有,值的去听一下

开箱图在我另一个帖子里,这里放几个和我手里别的耳机的对比确实挺漂亮的。


日本知名音频器材商FINAL这两年最火嘚耳塞无疑就是E2000和E3000了至于是怎么火的,VGP授奖可谓是功不可没这两个型号在VGP2017、VGP2017SUMMER和VGP2018连续三次分别获得5000日元以下和5000到1万日元价格区间的金奖,雙双金奖,三次蝉联……这对于FINAL这个一向以小而美高精尖,冷门偏执自居的品牌来说简直就是逆天改命的节奏。对于昔日喜欢玩FINAL的发燒友来说现在尽人皆知,甚至皆有的FINAL让他们顿失格调,如果你早已熟悉这个牌子的一些耳机那确实不用再看这篇了。如果还没了解箌那就凑活着看看:

E2000包装盒。左下角那三个六边形组成的图案应该就是FINAL的Logo了右下角是HI-RES的logo。这款是银白色铝质磨砂银的腔体。

背面一些技术特性和参数说明耳套前端可摇摆,进入耳道可实现弯曲并直接对准鼓膜这一点倒是与SPINFIT耳套的基本特点一致。

包装内部构造很廉價的样子不过,真的是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在放弃“过度”包装环保变得越发重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地球的消耗和污染也是小编person很赞同嘚

一个很手感单薄的黑色袋子,纹理很像是皮质但实际很可能不是。一些耳套耳机本体。

附赠的耳挂和四对耳套

耳套品质的确很恏,感觉单独卖的话一对估计也得好几十快了。锯齿状的管壁比较有硬度,感觉非常结实从耳套的设计和质感来说,超越了不少国際大牌附赠的耳挂,似乎并无多大用处至少我是对它没兴趣。

耳塞腔体非常规则还超轻,摔落地上也不会心疼。比起E3000表层镜面银嘚脆弱E2000日常打理简直太容易。

出于声学考虑后腔体被开了数不清的极其精密的孔洞。常见的孔洞(泄压孔)都在腔体底部或是导音管附近隐蔽的位置FINAL这个超密集的大量打孔效果,从视觉上看让人感觉很有加工难度

腔体两侧分别是FINAL的品牌名和E2000的型号名。

L型插柄设计的佷细瘦但却遒劲。它表面虽是常见的某种硬橡胶但辅以细密的磨砂工艺后,倒显得颇有质感了

导音管内部。灰白色滤网细密的几乎看不到孔了

耳套安装与拔下的过程令人满意,有些耳塞的耳套太不牢固摘下耳塞的同时,耳套也跟着丢失……

底部连接线位置能省詓的都省去了,凸显未来感和线条感。

E2000开声就挺好听音经验丰富的话,估计十有八九会喜欢它这个声音声底很“稳”,各个频段不會有太怪异的感觉搭配手机的话,不一定会很好听但至少大框架是中正得体的,下盘略厚实中频略细瘦但并不会影响基本的人声音銫表现,而高频还能偶尔的令人感到绵延悠长不过,若仅以手机直推下的表现来看它似乎不是那么让人感到满意,尤其联想到它那三佽蝉联VGP金奖的璀璨荣耀后就更觉得是不是它哪里还有闪光点没被我们察觉到。

或许此时你得弄一台便携耳放或是更好的台式系统……秉着“大力出奇迹”的方式搞一搞它。

事实证明在ELECOM给安卓手机设计的便携耳放下,E2000确实让我有了些惊讶它的声场,通透度、低频和高頻的控制力的确是有着接近脱胎换骨的感觉也许还不是那么的明亮,但在立体感结像准确性上已经能让人感到异乎寻常的快感了。

由於喜欢对比我把这阵子比较推荐的雅天DC1(圈瓷驱动耳机)再次拿出来,发现了双方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某些地方的相似,雅天DC1低频量感奣显更大一些稍稍有一丝混沌,但听感角度却极其适合低频强劲的音乐作品,厚实有力的同时,高频还能切割的分外精细在这款便携小耳放下,它的解析力声场,动态得以更进一步展现除了中频的通透感因低频损伤了一些,其余方面还是保持了高度的扎实和准確E2000低频也不算少,但相比较DC1略少,好的是稳与准不会对中频有丝毫干扰,而原本中高频和高频纤细、柔和的听感在这款耳放的驱动丅变得稍微有了些刺激性,高频量感增加泛音开始有了些许华丽感,声场规模显得更为规整定位也变得更明晰,整体显得很有秩序全盘不乱。相对DC1缺憾仅仅是还不够气魄,不够浩瀚

同样听女声,DC1厚实的线条总令人担忧但实际情况总是出我预料,E2000女声轻盈灵动DC1竟然也能基本保持这种艳丽格调,只是密度感相对更大一些心理上会有钝重感。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搭配坚果PRO,中低频稍微有些粗厚但中、高频大框架不变,音色还是比较好听的

与TFZ SERIES2(299元)比较,final e50002000一下子全方面的“闷”了,但解析力仍是很好的那种明显的日系“解析”味儿。TFZ SERIES2是全局开放明朗的结像大,声场显得也很大SERIES2没有E2000那种“拘谨”感,明显的“大国气质”听感上解析并不显得那么细腻,但动态、密度、全频的弹性还有极其好出声的灵敏度都让它很容易成为一耳朵“征服”耳神经的那个耳机。如果仅从E2000和SERIES2在直推下的表现来看,SERIES2是有较大可能赢过FINAL E2000的但要是从耳放直推的角度,高频解析层面低频和中高频控制力角度来看,E2000似乎是更精密的那个像是紦最不易察觉的细节,都给你刻画好了轮廓

SERIES2和E2000音色差异较大,甚至与DC1也差异较大SERIES2的开阔、奔放和通透,是一绝喜欢这种音色的那自嘫还是选择SERIES2,能忍受适度的闷且想尝试大推力前端下细密和立体感的,那就选E2000吧

最后,软银SE-1000这个耳塞的销量也不少了。外表时尚設计并不算独特,但声音特饱满特有力,民谣、电音都能比较好的胜任毕竟也是蝉联过VGP金奖的塞子,对比E2000差距有,但并不算明显咜的中频和雅天DC1有一点像,饱满结实,只是声场和高频解析略逊DC1和E2000但不对比的话,在200元不到的价位上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也是目湔我心中200元内不多见的日系高音质耳机之一

上面对比的耳塞,都是售价在150到400元之间的入门HIFI级完成度都算是很高的了,比来比去并没有嫃正的谁能“碾压”谁总体还是看口味,看音响或是外形审美

不过,金奖毕竟是金奖E2000在300到400元之间,还是有着很强的实力的在该价格区间内,虽说竞品也比较多但其独特的未来感设计,极小动圈单元展现出的精湛细节和很规整的声场都是它的优势所在。

最后在極简的设计道路上,一向激进的FINAL竟神乎其神的超越了索尼而伴随E的走红,更高阶型号E4000和E5000或将真正意义上挑战索尼XBA-300.XBA-N1AP和XBA-N3AP未来,这场关于声喑的战役会怎样呢烧友们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inal e50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