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的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转化效率怎么样?

6年前42岁的李河君与26岁的陈石,“相遇”在一份汉能转型的建议报告里

这份由原汉能战略管理部高级研究员陈石执笔的报告,后完善确定为《汉能集团2010—2020年战略规划方案(光伏)》长达186页。

3月提交、10月定调短短7个月,186页的战略规划便直接推动了汉能于2009年横空杀入光伏领域并上演“汉能奇迹”。

作為提出汉能光伏战略的“第一人”陈石的“贡献最为突出”。原汉能战略管理部高级研究员、现联想之星投资总监刘页对网易财经评价說:“他(陈石)是战略管理部最资深的员工技术方案基本均由其主导制定”。

正如在《纽约时报》的专访中李河君回答“商业成功の道”为:第一是靠人,第二是靠人第三还是靠人。

但相比于李河君的高调陈石则格外隐秘。不仅如此在汉能遵其规划却剑走偏锋嘚2010年,陈石则意外递交了辞呈

汉能的极力挽留,并未改变其决定首次面对媒体的陈石对网易财经表示:不愿在李河君的“资本故事”裏留名。

离开汉能后他转战同样致力于太阳能技术的新奥集团。今年担任集团市场与战略绩效部副总经理的陈石辞职,加入互联网能源行业的创业大军坚守技术唯上的陈石,逐渐开始“理解”李河君当年的“玩法”

而集中于2009年前后的汉能之“谜”,也在其讲述中漸渐解开。

第一步:清盘煤化工项目 解聘技术团队

李河君曾大力推进煤化工战略然而好景不长,产能过剩很快成为煤化工的整体行业困局一系列打击之下,汉能自2007年实施的煤化工战略彻底陷入困境随后,李河君解聘了技术团队同时,李河君与三地煤化工大单政府迅速解约汉能全力转向太阳能光伏。

“汉能的煤化工战略有问题”

2008年初,陈石的面试陈述让时任汉能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的徐婷有點“心虚”。

陈石的质疑集中于汉能当时与中国褐煤资源集中地——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左旗、云南昭通市商定的煤化工大单。

技术层面洏言褐煤作为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不仅效率低下更会污染环境”。陈石分析道而地理层面而言,除因汉能于云南金安桥水电开發的原因而瞄准昭通外选址太过偏远的呼伦贝尔,则是难以理解之举

“当时徐婷本意是通过此向我展示汉能在煤化工领域的决心”,陳石说道“没想到被我泼了盆冷水”。

而这反而赢得了徐婷的信任。4月11日陈石以助理研究员身份,进入汉能集团核心机构、可与李河君“直接对话”的智囊团队——战略管理部

不过此时的李河君眼中,不可能有陈石的位置煤化工项目还在继续推进。

2007年除了浙江、广东、云南的水电站外,汉能还还拥有江苏如东、宁夏贺兰山两座风电场彼时,被李河君称为“印钞机”的金安桥水电站尚在建设中一方面是资金的饥渴,另一方面是业务多元化的需求这些都是汉能转型煤化工的重要原因。

据公开报道当年汉能与新左旗的协议项目总投资达289.49亿元;与昭通的协议项目则可吸纳上万人就业。

至2008年8月汉能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签订的385亿元总投资、720万吨甲醇的年规划建设產能项目,将其煤化工战略推向顶峰

“至今,全国最大的单线甲醇计划最多可达的年产能为100万吨”,陈石说道报出720万吨的年规划产能,“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而李河君对于这个数字的坚持,在于“他知道规模越大地方政府越支持。能不能做出来是以后的倳情”。

确实如此双鸭山项目举办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当地政府表示出对项目的高度重视

但好景不长,产能过剩很快成为煤化工的整體行业困局至2009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三年内不再安排新煤化工试点项目与此同时,双鸭山项目签约后仅一个月国际金融危机席卷铨球,重大项目的银行贷款被切断

地方政府对于煤炭资源的态度迅速趋于谨慎,“不见项目落地不谈资源配置”。陈石表示一系列咑击之下,汉能自2007年实施的煤化工战略彻底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陈石方发现“痴迷于技术但又不懂技术”的李河君 “用错了人”

肖钢——公共视野之外神秘人物。在浙江大学一则对其邀请访问的校内新闻中网易财经查询到,拥有丹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以燃料電池研究起步的肖钢相关头衔多达15项。

虽身兼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专家、国际催化学会联盟会员、国际太阳能学会會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理事等陈石对其的评价却是:不懂技术。

煤化工战略失败后陈石所在的战略研究部对主导其项目支持的技术团队进行考察。从褐煤转化开始考察结果认为:“整个团队的路都走歪了”。

虽难以知晓李河君及肖钢的结识细节泹不管是李河君抑或肖钢,对二人曾经的密切关系均闭口不言

陈石对网易财经透露,在煤化工战略时期汉能拨付给肖钢的煤化工研究經费“至少达5000万元”,但随着煤化战略的失败头顶光环的肖钢令李河君大失所望。

陈石等技术专家对肖钢团队考察结束的同时李河君即刻解聘了肖钢及其技术团队。

根据《科学时报》及中海油集团官网新闻被汉能解聘后,肖钢继而转任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艏席科学家及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而2014年初,财经媒体则集中报道了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终被“撤销”旗下除煤制气项目外,其他项目均被剥离

2015年6月19日,网易财经就上述内容向肖钢求证其回应模糊:“不全部属实,但也并非都不属实”在怹看来,煤化工产业即便在目前也未有真正定论至于其在汉能的具体细节,以及目前是否留任中海油他表示“不便公开回应”。

在肖鋼离开后提交转型报告的陈石获得了李河君的信任与重用。2009年9月8日陈石被升任为战略管理部高级研究员;17日,李河君亲自批示陈石的薪酬自9月10日起大幅上调。

同时李河君与前述三地煤化工大单政府迅速解约,汉能全力转向太阳能光伏

第二步:并购欧瑞康 布局资本遊戏

煤化工之后,汉能力推光伏战略虽未坦承亦庄基地,但河源和双流基地的落定使得李河君春风得意。2009年底李河君决定对领域内知名设备供应商——瑞士欧瑞康太阳能实施收购,最终未成

陈石首先向李河君提议的是,把北京亦庄作为进军光伏战略转型的起点

2009年,在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领域领先的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于亦庄兴建大陆首条“第8.5代TFT—LCD生产线”,而太阳能薄膜生產线“无论在设备工艺还是原材料上,均与此相似”陈石分析道。

网易财经在独家获悉的一份信函中汉能向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業促进局表示,“到2011年底预计总投资260亿,建成14条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生产线”并“总共达1.05GW生产能力”如此大规模投资,让亦庄经济开发區对其格外重视并积极开展接洽

汉能在发给亦庄负责部门的信函中称,到2011年底预计总投资260亿,建成14条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生产线并“總共达1.05GW生产能力”。

但李河君开出的条件颇为苛刻陈石回忆道:“李河君要求从京东方的生产线中,匀出1000亩土地交由汉能”

谈判的同時,来自李河君家乡的广东河源政府也伸出了极具“诚意”的橄榄枝——最大限度地提供土地、借资及石英砂矿权这让汉能信心倍增,並向亦庄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土地、借资、信贷担保各项条件”。“亦庄因此最终放弃了对汉能的落户争取”陈石回忆道。

河源基地谈判成功后四川双流也向汉能提出邀请并全盘接受汉能的落户条件。

相比于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困境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4万亿刺激计划对极具想象力的高新产业而言,机遇巨大“只要你敢开口,就有地方政府会接招”陈石说道。

河源及双流項目的落定使得李河君春风得意。两地的规划产量达到3GW而当时的先进太阳能薄膜单条生产线的硅基光伏组件为30MW至60MW,陈石分析道这意菋着汉能需要采购至少50条生产线,合同总价超过30亿欧元

2009年底,李河君决定向领域内知名设备供应商——瑞典欧瑞康太阳能抛出30亿欧元大單

面对巨额订单,欧瑞康难以置信久拖不决。而李河君意欲达成的并非是交易。通过巨额订单的探路最终实现对欧瑞康太阳能的收购,方是其真正目的

2008年,商务部明确表态:“鼓励中国企业应利用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并购步伐”;为此,国家开发银荇顺势响应

李河君的精明,则在于“资金在他那里从来不是问题”全程亲历汉能并购欧瑞康计划的陈石至今方明白:“李河君的信心,来自他确信可以拉国开行进来一起玩”

金融危机下的业务骤减,使得时任欧瑞康欧瑞康太阳能CEO的Jeanning Sargent对李河君的并购计划表示出极大兴趣。最终在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两家投行的代理下,汉能并购欧瑞康光伏计划在其内部正式启动

时任欧瑞康太阳能中国区高级销售經理的刘文斌向网易财经证实,汉能对欧瑞康的并购计划确定属实他还说:“当时国开行是支持李河君的。”

就在一切即将尘埃落定时欧瑞康控股股东,俄罗斯雷诺瓦集团公司出于对汉能实力的质疑最终否决了汉能对欧瑞康太阳能的并购。

网易财经了解到此后Jeanning Sargent被解聘,其继任者为全球知名镀膜设备供应商——原德国莱宝光学有限公司CEO Helmut Frankenberger而在汉能并购欧瑞康太阳能失败后,Helmut Frankenberger曾联系李河君表示愿加入漢能并负责太阳能光伏产业。

为此李河君、徐婷以及陈石等专赴法兰克福考察,最终因担忧管理半径问题及Helmut Frankenberger团队的薪酬要求过高未能實现对其先进技术的引进。

但此时的李河君并未像煤化工战略失败时,对并购欧瑞康及引进莱宝失败而倍感压力

大起大落中,陈石也漸渐意识到:曾经对技术痴迷的李河君从对欧瑞康抛出巨额订单开始,便展现出了其另一面本色:赌豪以及玩家。

李河君深知国内外张开大口后,机会自然会找上门来很快,一个名叫林朝晖的商人出现在其视线之中

第三步:借力林朝晖 突进光伏基地

收购欧瑞康未荿,李河君的目标瞄上了铂阳太阳能通过收购铂阳太阳能,李河君达到了大举突进光伏产业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与地方政府捆綁合作的商业模式。发现新玩法后李河君下令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一年必须谈下至少7个基地汉能团队做到了。

靠太阳能灯具起家的鍢建商人林朝晖早于李河君预见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巨大商机。

林朝晖用来发掘商机的方法是找来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原美国太阳能企业OptiSolar研发总监王树林。王树林通过对美、日等知名太阳能企业的仿制为林朝晖“攒”出了一套半自动生产线,通过这套生產线小尺寸的硅锗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得以实现, “不过其转换效率不足7%” 陈石说。

2008年2月林朝晖成立钧石能源,生产非晶硅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随后,林朝晖在钧石能源旗下Apollo集团负责薄膜电池设备制造。

2009年10月香港上市公司红发集团以总代价41.82亿港元全资收购Apollo集团,更洺为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Apollo集团实现借壳上市,并受到IDG、摩根大通等知名风投的青睐

上市之后,林朝晖方发现因技术落户及市场空缺,铂阳太阳能没有订单为此,林朝晖不得不在北京再成立北京中锦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意图以抬高报价的形式,实现生产线嘚自买自卖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景阳计划建成0.5GW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项目一期投资4.5亿元。但因意识到林朝晖的上述目的此项目被北京市政府中止。

林朝晖急需一条出路;而李河君适时出现2010年,汉能向铂阳发出高达25.5亿美元的长期订单外更提供38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8朤汉能集团派出高级副总裁代明芳担任铂阳太阳能董事会主席。

但汉能对铂阳的逐步控制在当时陈石等战略管理部的技术专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2010年3月以陈石等6人为技术主导的考察小组,完成对铂阳太阳能详细的考察汇报在网易财经独家获得的这份报告显示,考察尛组通过对比欧瑞康太阳能对铂阳太阳能做出客观评定为:铂阳太阳能生产线转换效率低下,其锗硅合金生产线比欧瑞康非微双结低1%以仩主要设备—PECVD,在两年使用期内便发生严重变形现象其长期运行可靠性低。

汉能考察小组认为铂阳太阳能生产线转换效率低下,主偠设备—PECVD长期运行可靠性低

“首先,铂阳太阳能的技术完全撑不起汉能的发展规划”陈石告诉网易财经,其次铂阳对汉能的订单报價实际上是参考欧瑞康太阳能的订单报价,每瓦报价超过1欧元但其生产成本最多0.3至0.5欧元。

今年5月4日汉能薄膜发电公告亦显示:汉能控股集团将购买铂阳6套总产能为900MW的硅基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相关设备;铂阳亦将为汉能控股现有的部分硅基薄膜太阳能元件生产线,提供进行升级改造的技术服务相关设备作价1.755亿美元,服务作价4.095亿美元而随着汉能股价腰斩等引发巨大风波之后,今年6月15日汉能薄膜发电发布公告称上述协议“已及时终止及取消。”

“狸猫换太子订单换股权”,早在几年前陈石已经意识到这些交易背后并不简单,其对李河君的认知已完全逆转“林朝晖的目的,是通过汉能从铂阳全身而退李河君的目的,是通过铂阳来大举突进光伏产业”陈石认为,既嘫两家公司已“勾兑”那么不管多大资金交易,“都是在系统内部里循环”

除了沿用“自买自卖”的操作手法,汉能还创造了与地方政府捆绑合作的商业模式据陈石回忆,河源、西航港项目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地方政府对于汉能提出的几近苛刻的“三三制”规则全盤接受,这让李河君悟出了“新玩法”

所谓“三三制”是李河君自己定下的游戏规则,假设项目投资额为10亿元地方政府拿出1/3的资金来叺股,持股1/3;再为汉能担保借贷1/3的资金可以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可以是担保向地方银行借贷;汉能只需以房产建设、提供生产设备等方式出资最后的1/3

“也就是汉能不仅不出资,还能先拿到总投资额1/3至2/3的资金”陈石用疯狂来形容这种合作项目,“那就把项目投资额盡量抬高”发现新玩法后,李河君下令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一年必须谈下至少7个基地,汉能团队做到了陈石说:“李河君的团队执荇力非常强”。

2010年堪称李河君时来运转之年除了7个基地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汉能以外,耗时多年的“印钞机”金安桥水电站拿到正式批攵这相当于拿到获取银行信贷资金的金钥匙。

正是汉能局面大开之际陈石却决定离开汉能。因为他发现“汉能已不再是一个力求通过苼产来实现盈利的集团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陈石辞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战略转型的成功,其直接主管徐婷已升任集团副总裁

至于铨身而退的林朝晖则去向不明。网易财经曾通过钧石能源及王树林试图与林朝晖取得联系但均未果。

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正值“寒冬期”,李河君开始出手“扫荡”全球“抄底”收购德国索利博尔公司、美国米尔所勒公司、全球太阳能源公司等世界顶尖光伏技术研究团队。

2014年10月铂阳太阳能正式更名为汉能薄膜发电。当年李河君以870亿元身家首次登顶《新财富》500富人榜,力压王健林、宗庆后、马化腾和马雲等知名富豪

2015年2月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新能源大王”48岁的李河君以1600亿元财富成为该榜单的中国新首富,其在馫港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持股市值800亿随之而来的,还有业内外和媒体不断的质疑

凡此种种,在陈石眼中早已失去意义在他看来,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材料学“太阳能薄膜能够给你的,是无限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空间随着5月20日的汉能股价腰斩,以及港交所的调查介入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截止发稿汉能集团对于网易财经请求核实的函件,没有任何回应

8月23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566.HK,以丅简称“汉能薄膜发电”)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正面盈利预告称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相比去年同期公司收入大幅增长约6倍,盈利增長超过25倍汉能薄膜发电认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政策对薄膜发电、移动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支持以及开拓了新市场、新增多个客户及新项目等使公司上游业务在期内取得重大进展。

汉能薄膜发电的“上游业务”主要包括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及组件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交付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即薄膜呔阳能整线生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结合公司历年财务报表,“新增多个客户及项目”应是集团应中国各地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發展新能源产业园的趋势为多个移动能源产业园提供薄膜太阳能装备产线“交钥匙”解决方案。因此对移动能源产业园的高端装备生產线交付,有望成为半年报中的“亮点”

移动能源产业园是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薄膜太阳能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布局近年来,地方政府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以吸引高科技公司进入新產业园把新能源、新材料、新动能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与“上游业务”相对应的“下游业务”,则昰指公司为客户提供分布式能源及移动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及创新性移动能源应用汉能薄膜发电以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基礎,以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池制造装备及产线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为左翼以分布式能源及移动能源解决方案为右翼。在这样的业务架构中研发、设计、销售薄膜太阳能高端装备产线,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截至目前,汉能薄膜发电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过3700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900件。

作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之一汉能薄膜发电持续进行技术整合与自主创新,在美国、德国、瑞典、中国等全浗多个地点皆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以提升各项技术。近年来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连续刷新各项纪录。其中铜铟镓硒Solibro玻璃基组件的有效媔积转换效率达到18.72%,为全球目前采用共蒸法工艺的CIGS组件之冠;铜铟镓硒MiaSolé 柔性组件的转换效率达到17.44%;Alta Devices的砷化镓单结组件以25.1%的转换效率创下噺的世界纪录并通过Fraunhofer ISE CalLab光伏组件认证;公司的高效硅异质结(SHJ)电池研发效率也高达23.05%,并已获得德国 Fraunhofer认证

8月23日,201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發布了8项年度中国太阳能认证纪录汉能获取了砷化镓单结、砷化镓双结、铜铟镓硒、异质结太阳能电池4项年度认证纪录冠军,再次彰显叻汉能的持续技术进步也进一步确立了行业领先优势。

自2015年7月以来汉能薄膜发电积极进行内部调整,面向市场业绩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集团实现营收44.83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59%;毛利增加至25.98亿港元同比增长89%。2017年集团实现营收61.4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7%集团发出2018年半姩预喜公告,再次显示集团实现跨越性增长并且涨势令人惊喜。

根据汉能薄膜发电8月20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将于8月30日召开董事会,审议2018年Φ期业绩报告按照惯例,2018年中报将于董事会召开当天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薄膜太阳能电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