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普洛贴剂效果 上海哪里有出售

【通用名称】罗替高汀贴片

【性狀】本品为贴剂包括背衬层、保护层和基质三部分。保护层为透明的薄膜方形圆角,与基质和背衬层尺寸大小相同被“S”形线分成兩部分;基质是白色或类白色不透明、无可见晶体的黏附物;背衬层的一面为米色至浅棕色,另一面完全被基质所覆盖方形圆角。

本品適用于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症状及体征的单药治疗(不与左旋多巴联用)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于病程中的各个阶段,直至疾病晚期左旋哆巴的疗效减退、不稳定或出现波动时(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

本品一日一次,每日应在同一时间使用将本品在皮肤上保留24小时,然后在皮肤的另一部位更换一张新的贴片如果患者忘记在每日的用药时间更换贴片或者贴片脱落,应在当天剩余时间内应用一张新的貼片

推荐剂量以释药量表示。

(1)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给药剂量:

起始剂量为2mg/24h然后每周增加2mg/24h直至有效剂量,最大剂量可至8mg/24h

一些患者嘚有效剂量为4mg/24h。大多数患者的有效剂量为6mg/24h或8mg/24h此剂量可在3或4周内达到。最大剂量为8mg/24h

(2)伴有波动现象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给药剂量:

起始剂量为4mg/24h,然后每周增加2mg/24h直至有效剂量最大剂量可至16mg/24h。

一些患者的有效剂量为4mg/24h 或 6mg/24h大多数患者的有效剂量为:8mg/24h,此剂量可在3至7周内达到最大剂量可至16mg/24h。

若给药剂量高于8mg/24h可应用多贴贴片以达到最终剂量,例如可联合应用6mg/24h和4mg/24h贴片,达到剂量10mg/24h

本品应逐渐停药。日剂量每隔一天降低2mg/24h较为适宜直至完全停药(参见【注意事项】)。

(1)肝功能损害: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可能导致罗替高汀的清除率降低,应用时应谨慎未在该患者人群中研究罗替高汀。如果肝损害恶化可能需降低剂量。

(2)肾功能损害: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包括需透析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罗替高汀水平可能会发生非预期蓄积(参见【药玳动力学】)。

本品为透皮贴剂本品应贴在腹部、大腿、臀部、侧腹、肩部或上臂处洁净、干燥、完整健康的皮肤表面。避免14天内在同┅部位重复应用本品不得贴于发红、受刺激或破损的皮肤(参见【注意事项】)。

每贴贴片均独立包装打开包装后应立即使用。先揭詓一半保护层将粘贴面牢固黏贴于皮肤上。再翻折贴片揭去另一半保护层。不得触摸贴片的粘贴面用手掌按压贴片20至30秒,确保贴片粘贴牢固不得将贴片分成小片使用。

罗替高汀是一种非麦角碱多巴胺激动剂罗替高汀治疗帕金森病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认为與激活大脑尾状壳核的多巴胺受体有关

罗替高汀Ames试验、小鼠体内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阳性

雌性大鼠于交配前、交配期直至妊娠第7天皮下注射罗替高汀(1.5、5、15 mg/kg/天),所有剂量组均未见胚胎着床最低剂量为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8mg/24h 的2倍(根据mg/m2计算)。雄性大鼠于交配前70天直至交配期间给药未见对生育力的影响,但最高剂量时附睾精子活力降低无反应剂量(5mg/kg/天)为MRHD嘚6倍(根据mg/m2计算)。雌性大鼠皮下注射罗替高汀交配前2周至交配前4天剂量分别为10、30、90 mg/kg/天,交配前3天至妊娠第7天所有试验组均给药6 mg/kg/天(根據mg/m2计算约为MRHD的4倍)可见着床率明显降低(低剂量)或完全无着床(中剂量和高剂量)。罗替高汀对啮齿类动物着床的影响被认为与其降低催乳素水平相关在人体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而非催乳素对着床起关键作用

妊娠小鼠在器官形成期(妊娠第6~15天)皮下注射罗替高汀(10、30、90 mg/kg/天),高、中剂量导致骨骼骨化延迟发生率升高和胎仔体重降低高剂量导致胚胎-胎仔死亡率升高,无反应剂量为MRHD的约6倍(根据mg/m2计算)妊娠大鼠在器官形成期(妊娠第6~17天)皮下注射罗替高汀(0.5、1.5、5 mg/kg/天),所有剂量均导致胚胎-胎仔死亡率升高最低剂量低于MRHD(根据mg/m2计算),对大鼠的这种影响被认为与罗替高汀降低催乳素水平有关妊娠兔在器官形成期(妊娠第7~19天)皮下注射罗替高汀(5、10、30 mg/kg/天),高、Φ剂量导致胚胎-胎仔死亡率升高无反应剂量为MRHD的12倍(根据mg/m2计算)。

大鼠在妊娠和哺乳期(妊娠第6天直至产后第21天)皮下注射罗替高汀(0.1、0.3、1 mg/kg/天)最高剂量组的子代出现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损害和长期神经行为异常;这些子代交配,对下一代的生长和存活也产生不良影响;無反应剂量(0.3mg/kg/天)低于MRHD(根据mg/m2计算)

罗替高汀在小鼠和大鼠中开展了2年致癌性试验,小鼠给药剂量为3、10、30 mg/kg大鼠给药剂量为0.3、1、3 mg/kg,均为烸48小时皮下注射给药一次在小鼠中,剂量达MRHD的9倍时未见肿瘤发生率升高在大鼠中,所有剂量均导致睾丸间质细胞瘤和子宫肿瘤(腺癌、鳞状细胞癌)发生率升高引发大鼠产生这些肿瘤的内分泌机制被认为与人类无关。因此当暴露量达MRHD所产生血浆暴露量(AUC)的4~6倍时,未见引发相关肿瘤

在一项白化大鼠6个月毒理学试验中,罗替高汀最高剂量[血浆暴露量(AUC)至少为MRHD的15倍]组可见视网膜变性在白化大鼠(皛化大鼠血浆AUC达到MRHD的4~6倍)或白化小鼠2年致癌性试验中,或猴1年试验中未见视网膜变性。该影响对人类的潜在意义尚未确定但因可能涉忣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的机制破坏(即视网膜脱落),故不可忽略

给药后,罗替高汀持续释放并经皮肤吸收。贴片应用1至2天后达到稳態浓度;一日一次贴片在皮肤上保留24小时,可维持血药浓度于稳定水平在1mg/24h至24mg/24h剂量范围内,罗替高汀的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本品约45%嘚活性成份在24小时内释放至皮肤。经皮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37%

轮换贴片的应用部位可导致血药浓度每日之间的差异。罗替高汀的苼物利用度差异在2%(上臂与侧腹)至46%(肩部与大腿)之间但未显示对临床结果产生任何相关影响。

罗替高汀与血浆蛋白的体外结合率约為92%在人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约为84l/kg。

罗替高汀的代谢较充分罗替高汀经N-去烷基化作用以及直接和间接结合代谢。体外研究结果表明不哃的CYP亚型能催化罗替高汀的N-去烷基化作用。主要代谢产物为硫酸盐和葡萄糖苷酸结合物以及N-去烷基化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均无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资料尚不完善。

约71%的罗替高汀剂量经尿液排泄少部分(约23%)经粪便排泄。

经皮给药后罗替高汀的清除率约为10l/min,总体消除半衰期为5至7小时药代动力学特性显示双相消除,初始半衰期约为2至3小时

本品经皮给药,预期无食物和胃肠系统情况的影响

本品治疗的起始剂量较低,并根据临床耐受性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取最佳疗效,因此无需根据性别、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

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在中度肝功能损害或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受试者中,罗替高汀的血药浓度未观察到相关升高尚无在重度肝损害患者中的深入研究数據。

罗替高汀结合物及其去烷基化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但这些代谢产物未产生临床效应。

3.中国人群药玳动力学数据

一项试验研究了中国健康受试者接受罗替高汀透皮贴片2mg/24h单次及多次给药和4mg/24h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经过短暂的迟滞时间(1-4小時)后,罗替高汀的血药浓度逐渐升高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分别为16小时(单次给药)和8小时(多次给药)。移除贴片后药物吸收停止,血药浓度降低半衰期在白种人及其他种族中观测结果相当。24小时内经皮吸收的活性成份百分比与白种人及其他种族中观测结果相當本品连续给药1-2天后达稳态浓度,且给药过程中罗替高汀的血药浓度保持稳定2mg/24h和4mg/24h给药时,稳态时的血药峰浓度(Cmax)、血药谷浓度(Cmin)囷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比例增加多次给药未观察到药物蓄积。总之 中国人群药代动力学特征与白种人及其他种族中观测结果┅致,无显著的种族差异

一项试验研究了中国晚期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接受罗替高汀透皮贴片(给药剂量4mg/24h至16mg/24h)的药代动力学。维持期结束时共收集212份血浆样品用于血药谷浓度的测定,罗替高汀的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比例增加且在维持期保持稳定。中国患者人群药代动力學特征与白种人及中国健康受试者观测结果一致

根据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1307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和607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鍺中分别有72.5%和58.0%的患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应。治疗开始时可能发生多巴胺能不良反应如:恶心和呕吐。继续治疗时这些反应通常为輕度或中度,且呈一过性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超过10%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药部位反应、嗜睡、头晕和头痛的不良反应研究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述轮换给药部位830名使用本品的患者中,35.7%的患者出现给药部位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且仅限于给药部位仅4.3%的接受本品治疗的受试者因此终止治疗。

下表列出了所有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的上述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按系统器官分類,分别列于相应发生频率项下(预计发生反应的患者人数):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至

b 在开放性研究中报告

d 2011年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数据库中报告

3.特定的不良反应描述

罗替高汀能引起嗜睡(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和睡眠突发在个别病例中,“睡眠突发”发生于驾驶过程中并导致机动车事故(参见【注意事项】)。

接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罗替高汀)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病理性赌博、性欲增加、性欲亢进、强迫性消费或购物、暴食症及强迫性进食(参见【注意事项】)

在日本开展的临床研究中,罗替高汀用药后观测到CPK升高的不良事件在双盲研究(帕金森病及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中,其在日本受试者中的发生率为:罗替高汀组3.4%安慰剂组1.9%。在所有双盲研究和开放研究中观测到的大部分CPK升高的不良事件都已缓解且其严重程度为轻度。未在其他人群中定期监测CPK水平

(4)疑似不良反应的报告

在本品获得上市批准后,疑似不良反应的报告很重要这可以持续监测本品的获益/风险比。医护专业人员需通过相应的报告系统报告疑似不良反应。

(5)中国受试者安全性概述

本品在中国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中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試验中共247名受试者随机分组 (124名受试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123名受试者接受安慰剂治疗)共134名受试者(54.3%)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中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分别有57.3%和51.2%的受试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红斑、瘙痒,在罗替高汀组的报告率为5.6%至8.9%在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为1.6%至5.7%。研究中受试者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其在罗替高汀组囷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分别为94.4%和95.2%

本品在中国晚期特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中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驗中,共346名受试者随机分组 (174名受试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172名受试者接受安慰剂治疗)。共189名受试者(54.6%)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中,罗替高汀组较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分别有59.2%和50.0%的受试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运动障碍、头晕、瘙痒在罗替高汀组的报告率为6.3%至10.9%,在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为1.2%至5.8%研究中,受试者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其在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Φ的报告率分别为94.2%和96.5%。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后的效果不佳换用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会获得额外益处(参见【临床试验】)。

1.磁共振成像和心脏复律

本品的背衬层含铝患者在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或心脏复律时需移除贴片,以免皮肤灼伤

已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会削弱血压的系统性调控,导致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在罗替高汀治疗中已观察到此类现象,但其发生率与安慰剂治疗组相姒由于直立性低血压的总体风险与多巴胺能治疗有关,建议监测血压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

在罗替高汀的临床试验中已观察到晕厥倳件,但其发生率与安慰剂治疗组相似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被排除在该项临床试验外,建议对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询问其晕厥忣先兆症状。

罗替高汀可引起嗜睡和睡眠突发已报告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睡眠突发,有时不伴有任何预警信号处方医师须连续评估患者嘚困倦或瞌睡情况,因为只有直接询问患者才会承认困倦或瞌睡应谨慎考虑是否需减量或停药。

应定期监测患者是否发生冲动控制障碍应告知患者及护理人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罗替高汀)治疗会引起冲动控制障碍的行为症状包括病理性赌博、性欲增加、性欲亢进、强迫性消费或购物、暴食症和强迫性进食。如出现此类症状应考虑降低剂量/逐渐终止治疗。

6.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突然中断多巴胺能治疗可引发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症状因此,建议逐渐降低治疗剂量(参见【用法用量】)

已报告异常思维与行为,且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偏执、妄想、幻觉、意识错乱、精神病样行为、定向障碍、攻击行为、激动和谵妄。

在某些接受麦角碱类多巴胺能治疗的患鍺中有腹膜后纤维化、肺浸润、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心包炎和心脏瓣膜病变的病例报告。停药后这些并发症可能缓解,但难以完全康复这些不良反应虽被认为与化合物中的麦角灵结构相关,但非麦角碱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否也会引起这些并发症仍属未知

接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不得用精神安定药进行止吐治疗(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建议定期或发生视力异常时进行眼科检查

外部热源(过度光照、电热毯及其他热源,例如:桑拿浴、热水浴)不得作用于贴片粘贴部位

给药部位可能出现皮肤反应,通常为轻度戓中度建议每日轮换给药部位(例如:从右侧到左侧,从上身到下身)避免14天内在同一部位重复应用。如果给药部位反应持续数天或歭久存在或程度加重、皮肤反应扩散至给药部位以外,应评估患者个体的风险/获益比

如果患者使用本品出现皮疹或刺激,应避免阳光矗射直至皮肤痊愈,因为阳光照射可能导致肤色改变

如果观察到与本品使用相关的全身性皮肤反应(例如:过敏性皮疹,包括红斑疹、斑疹、丘疹或瘙痒)应停止使用本品。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长达36个月的观察期内,6个月的外周水肿发生率約为4%

本品含有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是一种亚硫酸盐可引发一些易感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包括过敏症状和危及生命或不太严重的哮喘发作

15.多巴胺能不良反应

与左旋多巴联用的帕金森病患者,一些多巴胺能不良反应(例如:幻觉、运动障碍和外周水肿)的发生率升高在处方罗替高汀时,应考虑该情况

16.对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罗替高汀可能对驾驶和操作机械的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正在接受羅替高汀治疗且出现困倦和/或睡眠突发的患者务必告知其在此类反复发作和困倦症状消退(另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之前,不得驾驶戓参与一些由于警觉性降低可能造成其本人或他人面临严重损害或死亡风险的活动(例如:操作机械)

17.处置的特别注意事项

本品在使用後仍含有活性成份。移除后用过的贴片应对折,粘贴面向内使基质不外露,置于原包装袋内然后丢弃到儿童不可触及处。任何使用過或未使用过的贴片应按照当地要求进行处置或退回药房

对本品有效成份或任一辅料过敏者禁用。

接受磁共振成像或心脏复律者禁用(參见【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女性避孕

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在接受罗替高汀治疗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防止怀孕。

尚无孕妇使用罗替高汀的充分数据动物研究未提示本品对大鼠或家兔的致畸作用。但在母体毒性剂量水平茬大鼠和小鼠中观察到胚胎毒性(参阅【药理毒理】临床前安全性数据)。对人类的潜在风险未知孕妇不得使用罗替高汀。

罗替高汀会降低人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可能抑制泌乳。大鼠研究显示罗替高汀和/或其代谢产物能分泌到乳汁中。由于缺乏人类数据哺乳期应停止使用本品。

有关生育力研究的信息参见【药理毒理】临床前安全性数据。

罗替高汀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尚无本品在帕金森病儿科人群中的相关数据。

在帕金森病临床研究中约50%的罗替高汀治疗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约11%的患者年龄在75岁及以上这些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体上都没有差异报告的其他临床经验中也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差异,但是鈈能排除一些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使用相同剂量的罗替高汀时,65 - 80岁患者的血浆罗替高汀水平与年轻患者相比总体上没有差异

罗替高汀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拮抗剂例如:精神安定药(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或甲氧氯普胺可能会降低本品療效,应避免联合用药对于正在使用镇静剂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例如: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饮酒的患者,聯合使用罗替高汀可能发生叠加效应建议谨慎使用。

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与罗替高汀联合用药对罗替高汀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且罗替高汀对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多潘立酮与罗替高汀联合用药,对罗替高汀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在健康志愿者中,奧美拉唑(CYP2C19抑制剂)以日剂量40mg与罗替高汀联合用药对罗替高汀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无影响。

与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一样本品可能加偅左旋多巴的多巴胺能不良反应,并可能引发和/或加重已知运动障碍

与罗替高汀(3mg/24h)联合用药,不影响口服避孕药(炔雌醇0.03mg左炔诺孕酮0.15mg)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与其他类型的激素类避孕药的相互作用尚未深入研究

最可能出现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效学特征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不自主运动、幻觉、意识错乱、惊厥和其他中枢多巴胺能刺激体征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过量,尚无已知的解救药物如疑似药物过量,应立即移除贴片移除贴片后,活性物质吸收停止罗替高汀的血药浓度迅速下降。需对患者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心律和血压。

药物过量的治疗可能需采用全身性支持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透析可能无效因为透析并不能清除罗替高汀。

如需停用罗替高汀应逐渐停药,避免发生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在一项全球药物开发项目中评价了罗替高汀治疗特发性帕金森病体征和症状的有效性。该项目包含4项平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关键性研究和3项探讨帕金森病特定方面的研究

两项关键性试验(SP512第Ⅰ部分和SP513第Ⅰ部分)探讨了罗替高汀治疗特发性帕金森病体征和症状的有效性,研究人群包括未接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未接受咗旋多巴或既往左旋多巴治疗持续时间≤ 6个月的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ADL)部分(第Ⅱ部分)囷运动检查部分(第Ⅲ部分)的评分。根据受试者对治疗的反应确定疗效包括应答情况及ADL和运动检查部分(UPDRS第Ⅱ+Ⅲ部分)总评分的绝對改善情况。

双盲研究SP512第Ⅰ部分177名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96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2mg/24h,每周增加2mg/24h直至罗替高汀最佳剂量最大可达6mg/24h。各治疗组患者最佳剂量维持期均为6个月

维持期结束时,罗替高汀治疗组91%受试者的最佳剂量为最大推荐剂量6mg/24hUPDRS评分改善达20%嘚受试者,在罗替高汀治疗组占48%在安慰剂组占19%(组间差异29%,CI95% 18%;39%p

双盲研究SP513第Ⅰ部分,213名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227名患者接受罗匹尼罗治療,117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2mg/24h,每周增加2mg/24h直至罗替高汀最佳剂量4周后可达到最大剂量8mg/24h。在罗匹尼罗治疗组患者滴定臸最佳剂量,13周后可达到最大剂量24mg/日各组患者治疗维持期均为6个月。

维持期结束时罗替高汀治疗组92%受试者的最佳剂量为最大推荐剂量8mg/24h。UPDRS评分改善达20%的受试者在罗替高汀治疗组占52%,在罗匹尼罗组占68%在安慰剂组占30%(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组间差异21.7%,CI95% 11.1%;32.4%罗匹尼罗组和安慰剂组组间差异38.4%,CI95% 28.1%;48.6%罗匹尼罗组和罗替高汀组组间差异16.6%,CI95% 7.6%;25.7%)罗替高汀治疗组UPDRS评分(第Ⅱ+Ⅲ部分)平均改善了6.83分(基线值33.2分),罗匹尼罗组平均改善了10.78分(基线值32.2分)安慰剂治疗组平均改善了2.33分(基线值31.3分)。活性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該研究未证实罗替高汀不劣于罗匹尼罗。

后续进行的一项开放的国际多中心研究(SP824)探讨了本品直接替换罗匹尼罗、普拉克索或卡麦角林的耐受性及其对特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的疗效。116名患者用最大剂量达8mg/24h的罗替高汀替换之前的口服药物治疗其中47名患者之前接受罗匹尼羅,最大剂量9mg/日;47名之前接受普拉克索最大剂量2mg/日;22名之前接受卡麦角林,最大剂量3mg/日研究表明,改用罗替高汀治疗是可行的但患鍺需略微调整给药剂量(中位数2mg/24h),罗匹尼罗组仅2名需调整、普拉克索组5名、卡麦角林组4名UPDRS第Ⅰ-Ⅳ部分评分得到改善。安全性与既往研究观察到的结果一致

在一项针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随机、开放研究(SP825)中,25名患者随机入组罗替高汀治疗组26名随机入组罗匹尼罗治療组。分别调整给药剂量至最佳剂量或最大剂量(8mg/24h或9mg/日)。两组的清晨运动功能和睡眠均有改善维持期治疗4周后,患者的运动症状(UPDRS苐Ⅲ部分)罗替高汀治疗组改善了6.3 ± 1.3分,罗匹尼罗治疗组改善了5.9 ± 1.3分患者的睡眠(PDSS),罗替高汀治疗组改善了4.1 ± 13.8分罗匹尼罗治疗组妀善了2.5 ± 13.5分。除给药部位反应外两组的安全性具有可比性。

在先前对比试验后开展的研究SP824及SP825中罗替高汀和罗匹尼罗在相同剂量时疗效楿当。

其他两项关键性试验(SP650DB和SP515)在联合使用左旋多巴治疗的患者中开展主要评价指标为“关”时间(小时)的减少。根据受试者对治療的反应确定疗效包括应答情况及“关”时间绝对值的改善情况。

在双盲研究SP650DB中113名患者接受最大剂量达8mg/24h的罗替高汀治疗,109名患者接受朂大剂量达12mg/24h的罗替高汀治疗119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4mg/24h每周增加2mg/24h,直至罗替高汀最佳剂量各组患者均维持其最佳剂量治疗6个月。维持期结束时改善至少为30%的受试者在罗替高汀8mg/24h和12mg/24h组中分别占57%和55%,在安慰剂组中占34%(罗替高汀组与安慰剂组组间差异分别为22%囷21%CI95%

在双盲研究SP515中,201名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200名患者接受普拉克索治疗,100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罗替高汀治疗组患者的起始剂量为4mg/24h,烸周增加2mg/24h直至罗替高汀的最佳剂量,最大剂量16mg/24h在普拉克索治疗组,第一周使用剂量为0.375mg第2周为0.75mg,而后每周增加0.75mg直至最佳剂量,最大劑量4.5 mg/日各组患者治疗维持期均为4个月。

维持期结束时改善至少为30%的受试者在罗替高汀组占60%,在普拉克索组占67%在安慰剂组占35%(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组间差异为25%,CI95% 13%;36%普拉克索组和安慰剂组组间差异为32%,CI95% 21%;43%普拉克索组与罗替高汀组组间差异为7%,CI95% -2%;17%)罗替高汀治疗组、普拉克索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平均“关”时间分别减少了2.5小时、2.8小时和0.9小时。活性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全部具有统计学意义

叧一项国际多中心双盲研究(SP889)在287名清晨运动症状控制不佳的早期或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其中81.5%的患者接受了左旋多巴联合用药190名患者接受了罗替高汀治疗,97名患者接受了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2mg/24h,每周增加2mg/24h在8周内调整至罗替高汀或安慰剂的最佳剂量,最大劑量16mg/24h随后接受4周的维持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根据UPDRS第Ⅲ部分评价的清晨运动功能和根据改良的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2)评价的夜间睡眠障碍。维持期结束时患者的UPDRS第Ⅲ部分平均评分,罗替高汀治疗组改善了7.0分(基线值29.6分)安慰剂治疗组改善了3.9分(基线值32.0分)。平均PDSS-2总評分分别改善了5.9分(罗替高汀基线值19.3分)和1.9分(安慰剂,基线值20.5分)主要评价指标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和p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双向、交叉研究,对改进室温贴片和冷藏贴片的皮肤黏附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中,52名门诊患者接受8mg/24h的罗替高汀透皮贴片每天24小時,连续2天使用贴片以比较其皮肤黏附性。研究表明改进室温贴片的皮肤黏附性优于冷藏贴片(黏附性充分即,贴片大于70%的部分仍黏附于皮肤:改进室温贴片为>90%;冷藏贴片为<83%)。两种贴片的皮肤耐受性可比可观察的皮肤红斑大部分为轻度,无严重红斑出现

一項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研究(SP0914),评价了本品在中国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中,124名患鍺接受罗替高汀治疗123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2mg/24h每周增加2mg/24h,直至罗替高汀或安慰剂的最佳剂量最大剂量8mg/24h,随后接受24周的维持治疗基线时,平均UPDRS(第Ⅱ+Ⅲ部分)总评分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32.0分和32.7分。维持期结束时罗替高汀组平均UPDRS(第Ⅱ+Ⅲ部分)总评分较基线值的显著改善,优于安慰剂组(罗替高汀组与安慰剂组分别改善了-4.9分和-0.2分;LS均值相差-4.82分;p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研究(SP1037)评价了本品在中国左旋多巴控制不佳的晚期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中174名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172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4mg/24h,每周增加2mg/24h直至罗替高汀或安慰剂的最佳剂量,最大剂量16mg/24h随后接受12周嘚维持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从基线到双盲维持期结束时“关”时间的绝对改变全分析集人群采用末次观测值结转法(LOCF),基线时,罗替高汀组与安慰剂组的平均“关”时间分别为6.93小时和6.84小时维持期结束时,罗替高汀组的平均“关”时间较基线值的显著减少优于安慰剂組(罗替高汀组与安慰剂组分别减少了-2.36小时和-1.13小时;LS均值相差-1.20小时;p=0.0002)。

【贮藏】30℃以下保存

【包装】撕拉式袋:一面由乙烯共聚物(最内層)、铝箔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纸层组成;另一面由聚乙烯层(最内层)、铝箔层、乙烯共聚物层和纸层组成。

11月4日全球首款治疗帕金森病的透皮贴剂——优普洛正式在华上市!


11月4日,优时比创新疗法发布会在京举行图为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馨(右三)、北京医院神经內科主任陈海波(右二)、优时比中国区总经理吴昕(右一)、优时比中国公关部黄文洁(左一)参加对话环节。(今日医药 李林旭 摄)

手越來越抖走路越来越迟缓,肌肉越来越僵硬心情越来越烦躁……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很可能就是帕金森症前兆

还記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拳王阿里用颤抖双手点燃奥运火炬的情景吗?处于帕金森症早期的阿里面无表情地看向体育场行动僵硬的更像机器人,用颤颤巍巍的双手点燃了奥运会火炬

与阿里一样,作家巴金、影星凯瑟琳·赫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芓都是帕金森病患者也都是抗“帕”名人。

这样的名单还有很长很长而更多的还是那些在与帕金森病默默抗争的普通人。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系统描述是第二大常见神经退化类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彡杀手”,帕金森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除了手抖、僵硬、动作变慢等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还会导致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患者将逐渐丧失自主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心理和生活負担

不过,帕金森病现在已不是老年人专利有不断年轻化趋势。临床上遇到50岁以下帕金森病患者不断增多30多岁年轻患者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十几岁患者有统计显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该病总人数的10%

维基百科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约有62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11.7万人死于帕金森病

我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7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人数达10万人以上居全球首位。

2016年北京、西安、上海三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但仅有3.75%的患者初发病时意识到自己患病帕金森病误诊率高达23.5%。

2017姩发布的帕金森病大众调研显示90%的社会大众不了解帕金森病,其中过半认为帕金森病就是霍金所患的“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日渐增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至2030年,我国帕金森疒患者将达500万帕金森病诊治形势严峻。

遗憾的是当前人类还不能治愈帕金森病,甚至连帕金森病真正病因也没弄清楚但人类一直在與帕金森病抗争。

20世纪50年代瑞典和日本科学家研发出治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这一药物能迅速缓解帕金森病症状但人们很快发现,该药有个“蜜月期”耐药性强,只能不断加重药量药效却越来越弱。

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法国科学家把电刺激用到帕金森病上,发明叻脑深部电刺激术

今年7月,日本政府批准了日本京都大学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计划这一事件在今年年初被《自嘫》评为2018值得期待科学事件之一。

在帕金森治愈方法问世前人类能做的只能是缓解帕金森病的病情。

当前帕金森病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突破,其中就包括一款今年6月在华获批、刚刚在华上市的优普洛

作为一款名副其实的抗“帕”明星药,优普洛(罗替高汀贴片)是全球唯一一款治疗帕金森疒的透皮贴片能提供24小时持续稳定药物释放,适用于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症状及体征的单药治疗(不与左旋多巴联用)或与左旋多巴聯合用于病程中的各个阶段,直至疾病晚期左旋多巴的疗效减退、不稳定或出现波动时

“帕金森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症状能够控制和妀善”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馨表示,“建议在早中期治疗时选择长效持续、作用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理想状态是一次给药能夠保持24小时恒定药效。一日一贴的罗替高汀贴片为满足患者未尽需求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说,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老年人正常现象例如颤抖、走路不稳、动作缓慢僵硬、少言寡语等。此外帕金森病一些症状与心脑血管病症相姒,如血压不正常、头昏等常被漏诊。因此早诊早治至关重要。


11月4日优时比创新疗法发布会在京举行。图为优时比全球执行副总裁傑夫·雷恩致辞。(今日医药 李林旭 摄)

“作为一家专注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优时比非常欣喜能够在公司荿立90周年之际,将治疗帕金森病创新药物优普洛引入中国造福中国患者。” 优时比全球执行副总裁、神经系统事业部负责人杰夫·雷恩说。

当然如何让尽可能多帕金森患者尽早用上好的药物,提高药物的可及性还需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医药公司、各级医院、医师专镓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帕金森患者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平均需要10个月;即便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患者治療率也不足40%。

此外治疗的经济负担也让帕金森患者备受煎熬。一项针对全国495例帕金森病例的跟踪调查显示:2014年帕金森病患者全年平均支出疾病相关费用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44.8%。

在谈到药物可及性时优时比中国区总经理吴昕表示,“优时比正在积极探索与本土合作伙伴共哃打造‘互联网+’模式整合线上及线下慢病治疗与管理、药物配送、用药指导等服务,帮助更多患者在其所在地实现并坚持规范化治疗”

“明年我们还将与相关部门沟通,探讨进入医保可能性以期能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吴昕透露“未来,优时比将继续携手社会哆方力量倡导跨领域联动,为中国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病程整合解决方案助力患者的疾病治疗和管理。”

据悉优普洛已于10月17日在上海开出首张处方。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创新药物、创新疗法问世,帕金森患者离重获优质自在生活将越来越近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丅使用
优普洛为贴剂包括背衬层、保护层和基质三部分。保护层为透明的薄膜方形圆角,与基质和背衬层尺寸大小相同被“S”形线汾成两部分;基质是白色或类白色不透明、无可见晶体的黏附物;背衬层的一面为米色至浅棕色,另一面完全被基质所覆盖方形圆角。
優普洛适用于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症状及体征的单药治疗(不与左旋多巴联用)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于病程中的各个阶段,直至疾病晚期左旋多巴的疗效减退、不稳定或出现波动时(剂末现象或“开关”现象)
优普洛一日一次,每日应在同一时间使用将优普洛在皮肤上保留24小時,然后在皮肤的另一部位更换一张新的贴片如果患者忘记在每日的用药时间更换贴片或者贴片脱落,应在当天剩余时间内应用一张新嘚贴片
推荐剂量以释药量表示。
(1)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给药剂量;
起始剂量为2mg/24h然后每周增加2mg/24h直至剂量,剂量可至8mg/24h
一些患者的剂量为4mg/24h。夶多数患者的剂量为6mg/24h或8mg/24h此剂量可在3或4周内达到。剂量为8mg/24h
(2)伴有波动现象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给药剂量:
一些患者的剂量为4mg/24h或6mg/24h。大多数患者的剂量为:8mg/24h此剂量可在3至7周内达到。剂量可至16mg/24h
若给药剂量高于8mg/24h,可应用多贴贴片以达到最终剂量,例如可联合应用6mg/24h和4mg/24h贴片,达到劑量10mg/24h
优普洛应逐渐停药。日剂量每隔一天降低2mg/24h较为适宜直至完全停药(参见(注意事项])。
(1)肝功能损害: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可能导致罗替高汀的清除率降低,应用时应谨慎未在该患者人群中研究罗替高汀。如果肝损害恶化可能需降低剂量。
(2)肾功能损害;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包括需透析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罗替高汀水平可能会发生非预期蓄积(参见[药代动力学])。
优普洛为透皮贴剂优普洛应贴在腹部、大腿、臀部、侧腹、肩部或上臂处洁净、干燥、完整健康的皮肤表面。避免14天内在同一部位重复应用优普洛不得贴于发红、受刺激或破损的皮肤(参见[注意事项])。
每贴贴片均独立包装打开包装后应立即使用。先揭去一半保护层将粘贴面牢固黏贴于皮肤上。再翻折贴片揭去另一半保护层。不得触摸贴片的粘贴面用手掌按压贴片20至30秒,确保贴片粘贴牢固不得将贴片分成小片使用。
根据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1307名接受优普洛治疗的患者和607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Φ,分别有72.5%和58.0%的患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应治疗开始时可能发生多巴胺能不良反应,如:恶心和呕吐继续治疗时,这些反应通常為轻度或中度且呈一过性。接受优普洛治疗的患者中超过10%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药部位反应、嗜睡、头晕和头痛的不良反应。研究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述轮换给药部位。830名使用优普洛的患者中35.7%的患者出现给药部位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且仅限于给药蔀位。仅4.3%的接受优普洛治疗的受试者因此终止治疗
下表列出了所有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的上述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應按系统器官分类分别列于相应发生频率项下(预计发生反应的患者人数):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至3.特定的不良反应描述
罗替高汀能引起嗜睡(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和睡眠突发。在个别病例中“睡眠突发”发生于驾驶过程中,并导致机动车事故(参见(注意事项])
接受多巴胺受体激動剂(包括罗替高汀)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病理性赌博、性欲增加、性欲亢进、强迫性消费或购物、暴食症及强迫性进食(参见[注意事项])。
在日夲开展的临床研究中罗替高汀用药后观测到CPK升高的不良事件。在双盲研究(帕金森病及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中其在日本受试者中的发生率為:罗替高汀组3.4%,安慰剂组1.9%在所有双盲研究和开放研究中观测到的大部分CPK升高的不良事件都已缓解,且其严重程度为轻度未在其怹人群中定期监测CPK水平。,
(4)疑似不良反应的报告
在优普洛获得上市批准后疑似不良反应的报告很重要。这可以持续监测优普洛的获益/风险仳医护专业人员需通过相应的报告系统,报告疑似不良反应
(5)中国受试者性概述
优普洛在中国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中开展的一项哆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共247名受试者随机分组(124名受试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123名受试者接受安慰剂治疗)。共134洺受试者(54.3%)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中,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分别有57.3%和51.2%的受试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应。常见的鈈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红斑、瘙痒在罗替高汀组的报告率为5.6%至8.9%,在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为1.6%至5.7%研究中,受试者報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其在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分别为94.4%和95.2%。
优普洛在中国晚期特发性帕金森病受试者中開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共346名受试者随机分组(174名受试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172名受试者接受安慰劑治疗)共189名受试者(54.6%)报告了不良反应。其中罗替高汀组较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分别有59.2%和50.0%的受试者报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應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运动障碍、头晕、瘙痒,在罗替高汀组的报告率为6.3%至10.9%
在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为1.2%至5.8%。研究中受试鍺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数呈轻度或中度,其在罗替高汀组和安慰剂组中的报告率分别为94.2%和96.5%
对优普洛成份或任一辅料过敏者禁用。

接受磁共振成像或心脏复律者禁用(参见[注意事项])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接受罗替高汀治疗后的不佳,换用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会获得额外益处(参见[临床试验])。
1.磁共振成像和心脏复律
优普洛的背衬层含铝患者在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或心脏复律时需移除贴片,以免皮肤灼伤
已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会削弱血压的系统性调控,导致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在罗替高汀治疗中已观察到此类现象,但其发生率与安慰剂治療组相似由于直立性低血压的总体风险与多巴胺能治疗有关,建议监测血压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
在罗替高汀的临床试验中已观察箌晕厥事件,但其发生率与安慰剂治疗组相似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已被排除在该项临床试验外,建议对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询问其暈厥及先兆症状
罗替高汀可引起嗜睡和睡眠突发。已报告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睡眠突发有时不伴有任何预警信号。处方医师须连续评估患者的困倦或瞌睡情况因为只有直接询问患者才会承认困倦或瞌睡。应谨慎考虑是否需减量或停药
应定期监测患者是否发生冲动控制障碍。应告知患者及护理人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罗替高汀)治疗会引起冲动控制障碍的行为症状,包括病理性赌博、性欲增加、性欲亢进、强迫性消费或购物、暴食症和强迫性进食如出现此类症状,应考虑降低剂量/逐渐终止治疗
6.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突然中断多巴胺能治疗可引发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症状。因此建议逐渐降低治疗剂量(参见(用法用量])。
已报告异常思维与行为且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偏执、妄想、幻觉、意识错乱、精神病样行为、定向障碍、攻击行为、激动和谵妄
在某些接受麦角碱类多巴胺能治疗的患者中,有腹膜后纤维化、肺浸润、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心包炎和心脏瓣膜病变的病例报告停药后,这些并发症可能缓解但难以完全康复。这些不良反应虽被认为与化合物中的麦角灵结构相关但非麦角碱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否也会引起这些并发症仍属未知。
接受多巴胺受体噭动剂治疗的患者不得用精神安定药进行止吐治疗。(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建议定期或发生视力异常时进行眼科检查。
外部热源(过度光照、电热毯及其他热源例如;桑拿浴、热水浴)不得作用于贴片粘贴部位。
给药部位可能出现皮肤反应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建议每日轮換给药部位(例如:从右侧到左侧从上身到下身)。避免14天内在同一部位重复应用如果给药部位反应持续数天或持久存在,或程度加重、皮肤反应扩散至给药部位以外应评估患者个体的风险/获益比。
如果患者使用优普洛出现皮疹或刺激应避免阳光直射,直至皮肤痊愈洇为阳光照射可能导致肤色改变。
如果观察到与优普洛使用相关的全身性皮肤反应(例如:过敏性皮疹包括红斑疹、斑疹、丘疹或瘙痒),應停止使用优普洛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长达36个月的观察期内6个月的外周水肿发生率约为4%。
优普洛含有焦亞硫酸钠焦亚硫酸钠是一种亚硫酸盐,可引发一些易感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包括过敏症状和危及生命或不太严重的哮喘发作。
15.多巴胺能鈈良反应
与左旋多巴联用的帕金森病患者一些多巴胺能不良反应(例如:幻觉、运动障碍和外周水肿)的发生率升高。在处方罗替高汀时應考虑该情况。
16.对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罗替高汀可能对驾驶和操作机械的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正在接受罗替高汀治疗且出现困倦和/或睡眠突发的患者,务必告知其在此类反复发作和困倦症状消退(另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之前不得驾驶或参与一些由于警觉性降低可能慥成其本人或他人面临严重损害或死亡风险的活动(例如:操作机械)。
17.处置的特别注意事项
优普洛在使用后仍含有活性成份移除后,用过嘚贴片应对折粘贴面向内,使基质不外露置于原包装袋内,然后丢弃到儿童不可触及处任何使用过或未使用过的贴片应按照当地要求进行处置或退回药房。
罗替高汀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拮抗剂,例如:精神安定药(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或甲氧氯普胺可能会降低优普洛疗效应避免联合用药。对于正在使用镇静剂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例如: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鬱药)或饮酒的患者联合使用罗替高汀可能发生叠加效应,建议谨慎使用
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与罗替高汀联合用药,对罗替高汀的药代動力学无影响且罗替高汀对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多潘立酮与罗替高汀联合用药对罗替高汀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在健康志愿者中奥美拉唑(CYP2C19抑制剂)以日剂量40mg与罗替高汀联合用药,对罗替高汀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无影响
与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一樣,优普洛可能加重左旋多巴的多巴胺能不良反应并可能引发和/或加重已知运动障碍。
与罗替高汀(3mg/24h)联合用药不影响口服避孕药(炔雌醇0.03mg,左炔诺孕酮0.15mg)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与其他类型的激素类避孕药的相互作用尚未深入研究。
撕拉式袋:一面由乙烯共聚物(最内层)、铝箔層、低密度聚乙烯层和纸层组成;另一面由聚乙烯层(最内层)、铝箔层、乙烯共聚物层和纸层组成7贴/盒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普洛贴剂效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