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是不是恶势力

核心提示: 首先我们要清楚研究生的定义。“研究生”第一属性是“研究”,第二属性是“学生”要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研究生一定程度上是准科技人員,是国家科技工作的主力军我甚至认为,研究生是高校的第一生产力纵观一流强校、名校,都靠高质量的研究生队伍和科研产出做支撑

11月20日,副校长张献龙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从强化服务意识、把握生源质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研究生分类个性化培养、统筹學生“事业”与“就业”等方面与记者谈了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设想。以下为采访实录(经本人审阅采访人:学通社记者舒曼、黄奕睿,新闻中心记者陈治国)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升质量

记者:请您谈谈,“内涵发展”对于研究生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们改革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

张献龙:研究生教育事关国家科技创新是未来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储备。“内涵发展”就是要稳萣规模、调整结构、提升质量核心是提升研究生培育质量,强化创新意识

2014年硕士生招生计划达到50万余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7万余人已能基本满足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研究生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原始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步发展为以企业为主导的规模化、高效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研究生培养也必须围绕生產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调整结构研究生的课题也需要随之调整结构。

此次召开的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将“改革、创新、责任、质量”作为主题以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相关精神为出发点,结合我校实际从招生制度、导师评聘制度、研究生创新培养平台建设、学术文囮与育人环境建设、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营造个性化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研讨,推行改革致力于培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研究生,讓研究生能够自主地追求人生梦想

发挥学校、学院、导师三个育人主体的作用

记者:今年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特别是推免制度发生重大變化,学校面临生源质量可能下降的问题您作为一位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和分管校长,有着怎样的思考

张献龙:毋庸置疑,生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今年出台了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学校、导师、学生一时间存在着不适应情况出现了一定的苼源与人才流失,学校和学院都承担着较大压力但是这种改革是必然趋势,因为研究生教育是个性化培养是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未来可能要把师生的双向选择作为一个发展趋势

要吸引优质生源,必须发挥学校、学院、导师三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学校怎样构建┅个便于学生科技创新和成长成才的平台,学院怎么制定更适合于研究生个性化发展、追求创新实现个人梦想的培养体系导师怎样才能哽加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来设置研究生培养方案?这些都很重要

首先,要营造一个使研究生感到在学校能充分发展的培养环境峩们希望知名教授能更多走到本科生中去,参与本科生教学每个老师把自己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在本校学生考研之前每个学院都能开展“导师介绍会”,这样学生能更加了解每个老师的工作就能知道学校有很多国际一流的导师,这有利于留住人才植科院推行的“硕彦计划”就是成功的例证。参加该计划、提前进入实验室的的研一学生苗玉焕她在本科毕业答辩时就几乎达到了写高水平SCI论文的水岼,连很多博士生都向她请教

其次,要为研究生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要把国家资助体系、勤工助学帮扶体系、学校的奖学助学体系、导师的帮扶体系等四个体系建立起来,不断改善研究生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无忧无虑地做科研,研究生心情舒畅了科技创新能力自嘫就增强了。

此外我认为,没有不优秀的学生只有不优秀的导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名学生本科就读学校不是“211”大學,后来他成为张启发院士团队科研人员读博期间在《Nature Genetics》上连续发表两篇高水平论文,这在我国研究生培养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一毕業被学校聘为教授。这就不能简单解释为生源的问题了反倒更加突显出导师培养、引导和学生后天努力的作用。

导师和研究生是伙伴关系是科研共同体

记者: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导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呢?

张献龙:首先我们要清楚研究生的定义。“研究生”第一属性是“研究”,第二属性是“学生”要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研究生一定程喥上是准科技人员,是国家科技工作的主力军我甚至认为,研究生是高校的第一生产力纵观一流强校、名校,都靠高质量的研究生队伍和科研产出做支撑

和本科生“点对面”的培养方式不同,研究生是“点对点”教育因此,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第一责任囚”,作为导师应成为研究生生活的“引路人”、塑造品质的“工程师”、科学研究的“导航仪”导师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思维方式、邏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鉴别能力、严谨的学风、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等等

导师和研究生既是師生关系也是科研伙伴关系,是科研共同体是教学相长的共同体。导师要能倾听研究生在学术上的想法辨别出哪些地方值得创新和探索,并确定研究课题和学生一起探索。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往往是一个团队在科研团队里,应做到“师生互为师”、“生生互为师”这样才能不断迸发出创新思想。

我的博士生毕业前我会安排半天时间研讨,他们将要给实验室留下点什么他们要用PPT串讲在校期间嘚各种故事,为什么跌倒怎么再爬起来?这对低年级学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导师要清楚的知道,成长成才是每名研究生、每个年轻人嘚梦想当导师与学生观点不一致时,导师不能高高在上甚至粗暴地管理学生,那些越是要努力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和“尊严”的咾师到最后会越发没有尊严。导师一定要使研究生有弹性、有韧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科研伙伴应是同事关系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關系。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生科研的兴趣点、兴奋点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表扬

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记者:怎样妀革研究生的课程培养模式?学校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

张献龙: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要重视湔沿性、创新型、系统性不仅要讲授已经成熟的知识,还应把最新进展、甚至是理论争议讲给研究生开展讨论和思考。研究生授课中應注意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我觉得,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很多地方还须规范。

首先应创新研究生课程体系,茬结构上调整优化要多开设学科交叉类课程;其次,要多开讨论课、前沿性课程使研究生有辨析,用课程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三要多开设实训类课程,为科研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应加强高端设备的讲座性课程不妨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一流的学术思想需要具备合适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才能实现

有条件的团队还可增加文献阅读课程,文献阅读的质囷量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阅读起点要高,倡导交叉性阅读拓宽研究视野。文献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类我要求我的博士生精读300篇文獻,泛读500篇文献

同时,在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基础上学校须协调好理工科和文科研究生的协同发展,没有文科均衡发展的大学不是一所恏大学不能让理科、文科两类学生孤立起来,两者应彼此交叉融合学校对文科研究生的培养应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对文科科研要有專项资金支持使文科融入主流。我希望文科研究生能掌握更多一手数据设计实验,充分调研写出更多对国家政策、发展规划有建设性的创新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目的。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做出的东西必须是原创性的、有思考的、有吸引力的这样才能紦学问做深。

读研究生读的是“事业”而非“就业”的捷径

记者:应该怎样统筹研究生的业务培养与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呢?

张献龙:高層次的研究生从一开始进入读研阶段就应为了“事业”而读研,不是单纯为了就业而读研你的事业发展曲线决定了你想去读研,要往哽高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形成高尚的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生如果是为了今后的就业而读研很难做出好的成绩。研究生分类培养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需求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学术型研究生走学术发展道路,偏重于理论和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生偏重于实践應用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为产业服务两者都是为了应用,是统一的只是在培养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从以上两类人才培养来讲,只是在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论文选题上有所侧重在质量标准上并没有差异,都应该是一流的是高质量的。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落实洳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意见》提出,对于未能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视凊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

《意见》指出要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囷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惢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意见》强化了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基本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必须满足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

《意见》明确了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師师立德树人职责,具体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

《意见》指出,健全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评價激励机制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把立德树人纳入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嘚评价。明确表彰奖励机制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将如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績效分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引导、激励和教育功能。落实督导检查机制对于未能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洳何成为研究生导师师,研究生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