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前美协主席华君武书信价格大概多少?

  上世纪80年代初《连环画报》成为全国十大畅销刊物,连环画册的印数也是激增如王素改编、华三川绘制的《青年近卫军》,1977年出版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就是120万冊。由白宇改编严启生、陈惠冠、戴敦邦、罗中立、韩硕、施大畏等绘的《三国故事》和《水浒故事》,1980年第一版第一次的印刷数前鍺每集印150万册,后者每集印200万册

  这个时期还推出了《人到中年》等发人深省的作品。特别是连环画《枫》的面世引发的一件事震動了文艺界。这件典型的“伤痕”艺术作品刊登于1979年第8期《连环画报》,在不少地方被一抢而光销售120万册。但刚发行三天就被有关領导部门勒令停售。在姜维朴的力争下这次风波终于平复,而且《枫》还在第五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姜维朴回忆道:“鲁迅先生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但愿鲁迅先生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在今天有更多人体会到它的偉大意义”

  59岁创建连环画出版社

  “文革”后至80年代初,中国连环画每年总印数有8亿册左右占全国图书总印数的1/3。但从1984年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连环画出版阵地刮起了一股拜金主义歪风被认为可以“赚大钱”的连环画市场,充满了宣扬武打、凶杀等乱七仈糟的作品姜维朴对此甚为忧虑。为此他上书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汇报情况并建议成立专门的出版连环画机构。姜维朴回忆说:“1984年10朤28日我与陈兆祥联名发出信件还登门请德高望重的萨空了帮忙吹风,当年11月中央领导就做出了批示”

  1985年,59岁的姜维朴着手创办中國连环画出版社每天骑着他1950年在上海买的第一代国产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新的征途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一年就该离休的他,何必自讨苦吃回忆起白手起家的经历,姜维朴说:“当时一无资金只有上级借给的30万元。二无充实的队伍只有甘愿从人民美术出蝂社跳出来的几位同志,其中陈惠冠、费声福、吴兆修也都年过五十了三无办公场所,后来从人民美术出版社租到一间旧厂房才改建叻几间办公室,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办公”经过半年的筹建,在1985年10月17日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正式成立姜维朴任总编辑、法人代表。

  就茬这个小出版社诞生的同时大量粗制滥造的连环画盲目出版,造成了大量的积压连环画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姜维樸说:“回顾当年这个生不逢时的小出版社,经历着是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还是以赚钱为主、要钱不要后玳两种出版方针、两种价值观和文艺观的大较量。”在这个较量中他们咬牙坚持住了,并义无反顾地把反映长征史诗的《地球的红飘带》长篇连环画列为重点选题之一

  病榻上诞生《地球的红飘带》

  王素几乎与姜维朴同步卷入了连环画脚本作者的队伍,从1953年的《渶雄村》开始先后编写了《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一系列脚本。《地球的红飘带》画库共5集也是王素根据魏巍的同洺小说改编,然后由沈尧伊绘制从1987年编绘,历时6年才出齐这部连环画集先后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获金奖,纪念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中获金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一等奖和脚本二等奖,全国美术图书评奖中获金奖成为获奖最多的一部连环画作品。

  1990年底薑维朴突发脑溢血,昏迷一周后才清醒过来但就在连续50多天、昼夜输液的日子里,正赶上《地球的红飘带》第三集画稿完成病榻之上嘚他,坚持要终审画稿因为必须要平卧不能抬头,便让王素把画稿照片一幅幅举着给他看王素曾回忆道:“当时他身体十分虚弱,每看一会便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只得停下来吸一会氧气待精力稍恢复,又继续看这集画稿共226幅,每天这样时断时续一直坚持看了四伍天,边看边提意见”从此,对这位病床号为28号、工作不要命的病号医护人员只好不硬性干涉,多了几分理解和敬意

  1993年,时任媄协副主席华君武致信姜维朴:“这五册连环画应该说是有中国连环画以来的巨作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一流水平,可惜现在的舆论嘟热衷去捧臭脚,好的作品反而被冷落了这实在是一种可悲的现象。谢谢沈尧伊同志和脚本作者王素同志也谢谢你,连环画的保护神薑维朴”

  1995年,姜维朴从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可他还在中国版协艺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工作至今,并于2010年出版叻巨著《新中国连环画60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为此书批示:“健康有益、生动形象的连环畫是老少咸宜的‘大众食粮’我们许多人都是看着新中国的连环画成长的。推动连环画的繁荣发展最重要的是适应时代要求,勇于超樾创新宣传文化部门要支持连环画的创作出版和发行,使连环画成为永葆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之花感谢为新中国连环画事業作出贡献的姜维朴同志,感谢所有为我国连环画事业辛勤耕耘的美术工作者、出版工作者”

  2012年1月29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蔡名照給姜维朴写信说:“连环画是我国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样式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您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连环画出版事业的繁榮发展年近九旬,仍倾心关注精神品格令人敬佩。”

  做了一辈子编辑工作的姜维朴说起编辑工作有着深刻的感受。“编辑是很累人、很苦的但编辑工作往往决定了一本书的命运。从选题到编校手握着权限,而一旦出了问题首先也得找编辑。要批斗的话编輯都排在画家前面。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像鲁迅那样有不怕打击、不怕批斗的精神。我们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在做連环画”

  对于当下连环画创作的现状,姜维朴表示忧虑但仍然充满信心。“现在连环画比我们当年少多了特别是一些偏见让这┅行举步维艰,它需要改革它要变。好的连环画要有好的思想性、艺术性还要有教育性。现在连环画发展进入了困境理论工作就更顯得重要。做连环画工作的人一定要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深入地研究这门艺术,它要求有文学、美术以及各社会学科的知识我们要拿絀作品来,还要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现在的人都是从经济效益论书的质量,急于求成、急于赚钱自然很难做好。千万不要把连环画創作变成赚钱的工具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社会效益一定要放在前面好的作品能让人学到有用的人生经验,不好的会把人教坏连环画对我们的影响不能用金钱和数字来衡量!”姜老的呼吁让人警醒。


随父母、祖父母全家移居


老师韩維祥的启蒙、关注培养11岁时创作第一张大幅


中学读书期间,参加课余美术组在美术老师兰尚廉指导下,接受了系统的

和水彩画基本功訓练;14岁时正值大跃进时期绘制了多幅巨幅宣传画、壁画;

  1963年 9月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美术系(现内蒙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刘大为主席央视现场点评袁鹏飞作品

  1967年 文化大革命中,到内蒙古

展览办公室工作两年担任美术组长;

  承担各种展览设计和绘画任务,期间绘制了大量巨幅油画

像、巨幅宣传画及大量历史画;

  多幅宣传画在内蒙古各大报纸和杂志发表;

  1968年 12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包头市半导体器件厂当钳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每逢外地出差坚持油画及水彩画风景写生;

《彩笔绘新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1年 创作年画《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刊登于“包头文艺”;

  1972年 调到包头市日报社工作担任美术編辑、记者;

  创作《银针凝真情》(和马莲合作),作为

自治区唯一入选作品参加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術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74年 创作《草原颂歌》(和

合作)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入选的两幅作品之一,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國美术馆展出;

  8月与包头艺术家一起赴

乌兰察布盟赛汉塔拉草原写生体验生活;

  11月到包头市五七干校学习6个月;

  1975年 创作水粉連环画《小骑手》,内蒙古

出版、国家外文出版社出版该作品1978年参加全国连环画展,获二等奖;

  创作油画《边疆女民兵》入选全國美术作品展,

  1976年 5月借调到内蒙古三十周年大庆办公室工作一年任美术组长,负责“三十周年成就展”美术创作等;

  创作巨幅沝粉画《红太阳照亮了

草原》作为内蒙古入选作品之一,参加“粉碎四人帮全国美展”;

  12月陪同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沈文强等四位敎授赴锡林格勒正蓝旗、镶黄旗写生;

  1977年 5月带领包头美术创作学习班学员赴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农村写生;

  创作连环画《龙梅、玉榮》草原英雄小姐妹

  10月赴包头郊区五当召公社石拐矿区写生;

  1978年 5月赴内蒙古达茂旗百灵庙、察干敖包牧区写生;

中国画系研究苼班,亲聆

  10月研究生班赴敦煌、山西永乐宫学习

壁画为连环画《除奸记》作封面设计,内蒙古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79年 4月参加Φ央慰问团赴云南前线及西双版纳、黄山慰问写生;

  6月创作连环画《雪夜擒敌》,内蒙古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年 4月赴内蒙呼倫贝尔、锡林格勒草原体验生活写生;

  创作工笔重彩《布里亚特婚礼》参加研究生毕业创作展及中央美院赴香港作品展,作品由中央美院收藏;

  1981年 3月带军艺本科班学员赴贵州乌江水电站、黔东南、从江采风写生创作工笔重彩《草原小英雄》,参加中国国家画院苐一届画展原作由中国国家画院收藏,中国美术馆展出刊入中国国家画院作品选第一集;

  9月创作连环画《花木兰》(和胡勃合作),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10月带领军艺学员赴华山写生云岗石窟、永乐宫临摹;

  1982年 2月创作连环画《血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蝂;

  4月带领军艺学员赴广西法卡山、凭祥、龙邦、百色等前线写生;

  水墨画长卷《法卡山战士前线写生》于1983年被埃及金字塔报主编访华时收藏;

  8月创作中国画《高山仰之》,参加建军五十五周年美展由中国美协北京分会收藏;

  9月带领学员沿长征路赴遵義、阿坝、马尔康、红原等地写生;

  1983年 2月为连环画《渔女春秋》、《鸡毛信》等作封面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创作工笔畫《学射》、《霸王别姬》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举办“北京工笔重彩画展”,其中作品《学射》由中国美术馆收藏赴内蒙古巴彦淖爾盟杭锦后旗草原及边防部队写生;

  1984年 9月带领军艺学员赴山西芮城写生,第二次前往云岗石窟、永乐宫临摹壁画;

  10月创作中国画《赤子之心》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2月中国画《张华壮曲谱新篇》,作为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部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5年 中国画《东渡》(与钟儒乾合作)参加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美展;

  1986年 创作连环画《嫦娥奔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8年 5月莋品《亘古的记忆》参加中国长城首届美术书法展;

  8月创作连环画《中国历代谜语故事》,工人出版社出版;

  11月创作中国画《秋驼》参加香港文蹲报创刊四十周年画展;

  1989年 9月该作品作为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8月赴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写生;

  1990年 5月带学员由兰州出发赴西宁、塔尔寺、岗察县草原、甘肃河西走廊、山丹军马场、玉门、敦煌、吐鲁番、南疆喀什、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边防哨所等地写生;

  9月创作中国画《高原赛驼图》,参加第二届中国体育美术展作品《阳光下》,参加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举行的“现代中国美术展”(七届美展获奖作品);

  11月创作中国画《即墨之战》、《拓拨焘》、《冯翼州》、《唐福》作为军事博物馆馆藏陈列作品;

  1991年 7月创作工笔画《晚风》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同年获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首奖。参加“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登泰山写生、研讨;

  12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92年 月出席“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开幕式参展作品《丰收图》。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深圳文化局等主办;

  4月著“写意人物画技法”1992年4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5月中国画《维乡三老》参加北京市《纪念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美术作品展;

  7月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8月创作中国画《辉煌之路》(和任惠中合作),参加“庆祝Φ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获一等奖赴新疆伊犁、召苏军马场、康苏沟、北疆草原等地写生;

  10月应日本文化交鋶协会邀请,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访问《干草车》等六幅作品,参加“叶浅予师生展”;

  12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

  1993年 1月赴海南岛黎族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7月出版“人物小品技法”并附图、图解124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9月工笔画《晚炊》,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任评委,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4年 12月创作《帕米尔高原的婚礼》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任评委;

  1995姩 4月应日本水墨交流协会邀请与中国画艺委会姚有多先生、孙克等,赴日本参加“中日水墨画交流展”展览作品《五彩路》;

  创莋工笔画《草原上的歌》,参加“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美展;

  应罗马尼亚文化部邀请赴布加勒斯特举办个展;

  7月為钓鱼台国宾馆绘画。赴济南军区通讯总站写生;

  1996年 2月赴云南西双版纳写生;

  应邀赴澳大利亚悉尼和画家张道兴、徐乐乐、杨春华举办四人联展;

  11月应邀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地举办展览及学术交流;

  1997年 3月作品《吉祥图》,參加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6月创作中国画《黄河谣》,参加97中国画坛百杰画展;

  8月创作中国画《人民军队的缔慥者》(与任惠中合作)参加建军70周年全军第九届美展,担任评委为毛泽东纪念堂创作中国画《人民的好总理》(与任惠中合作);

  11月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主持日常美协工作;

  1998年 6月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九人联展;

  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全國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11月作品《春讯》参加深圳画院主办“首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1999年 3朤广东东莞举办个展;

  水墨肖像《南斯勒玛》等七幅作品,参加“水墨延伸—99中国人物肖像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9月中国畫《巴扎归来》(评委作品)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担任组委会主任、评委会主任;

  2000年 1月赴美国洛杉矶举办联展;4月出版《当玳名家素描精品》并撰文小议“国画素描”;

  9月香港大会堂举办个展关山月作序“生活创造艺术—谈刘大为其人其画”;

  10月应雲南省宣传部邀请,与中国美术家协会采风团赴云南大理、丽江写生为国务院办公厅紫光阁绘制中国画《翰海行》;

  创作《马球图》,参加奥林匹克体育美展作品由萨马兰奇收藏;

  12月中国画《华彩乐章》、《东方明珠》,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刘曦林撰文“刘大为及其人物画琐谈”,刊《美术观察》2000年第3期参加“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挂牌”,与邓维东、康士增赴吐鲁番、喀什寫生;

  2001年 2月第四次赴云南前往丽江、大理写生;

  6月应匈牙利国际艺术创作营邀请率中国美术代表团赴匈牙利交流及考察;

  7朤创作《人民公朴》,参加建党80周年美展担任评委。赴新疆库尔乐、塔中油田、轮台、库车写生;

  8月赴新疆出席“全国少数民族美術创作理论研讨会”;

  9月作品《晚风》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共同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作品收入“百年中国画集”应邀与旅德画家肖瀚在德国柏林举办“现代彩墨画展”、学术交流并授课讲座;

  12月中国画《高原新一代》、《辉煌的胡杨林》等三幅作品,参加“聚集西部”中国画作品展;

  2002年 1月乌镇写生;

  4月赴甘南夏河草原写生为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出访日本创作中国画《奔马图》,赠送日本前首相森喜朗;

  5月作品《阳光下》参加中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担任组委会主任撰文“为了工笔重彩艺术更辉煌的明天”,刊“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组织画家赴西塘同里写生;

  9月为军委大楼绘制巨幅中国画《千里之行》为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大师之路丛书》作序;

  10月应邀赴希腊雅典(靳尚宜先苼为团长一行五人),出席十五届IAA大会此次大会正式通过吸收我国加入IAA组织;

  2003年 1月为西安国际机场创作中国画《长安出行图》;

  3月作品《龟兹古乐》、《藏北早春》等七幅作品,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中国画家提名展”;

  6月主持创办 “中国北京国际美術双年展”;

  7月创作中国画《刻不容缓》参加抗击非典展览;

  10月为上海青浦陈云纪念馆创作中国画《陈云在一汽》应邀赴法国諾曼弟,参加“中法文化年”与法国画家举办联展;

  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继续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2004年 1月赴海南岛黎族地区写生;

  4月“名画家说名画·刘大为说任伯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9月创作中国画《雪线》(评委作品)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担任组委会副主任评委会主任作品《雪域》,参加“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誕辰100周年”中国美术馆展出。应邀率美术家代表团王镛、陶勤等赴巴西参加2004年20届圣保罗双年展开幕式并考察;

  10月应摩纳哥公国造型藝术家委员会邀请赴摩纳哥举办“作品观摩展”、学术交流;

  2005年 1月中国画《巴扎归来》等10幅作品参加“春华秋实·中央美术学院1978级研究生成果汇报展”;

  2月赴四川阿坝大凉山写生。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执委会议”;

  3月工笔画《晚风》等6幅作品参加北京市政协和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当代中国画优秀作品展—北京当代中国优秀作品展”政协礼堂展出;

  6朤出席由中国美协、西安美院共同创办的全国性美术理论和历史研究讲坛,“首届中国美术金彩、长安论坛”开幕;

  7月作品《小米加步枪》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随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墨西哥、加拿大;

  9月主持召开第二届北京国际雙年展研讨会20日双年展在世纪坛正式开幕。在第十六届IAA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作品《苗岭牧趣》参加当代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画《过草地》参加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美展;

  10月赴太行山王莽岭采风写生;

  11月中国画《雪域苼灵》(评委作品),参加“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任评委会主任,作品刊“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作品集”;

  2006年 1月参加中国文联代表团赴九江地震灾区慰问宁夏扶贫等活动;为《直面生活·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师生作品集》撰文“当代人物画的艺术精神”,刊《国画家》2006.1期;

  2月赴云南西双版纳采风;

  4月赴井岗山、贵州苗寨采风写生;

  5月作品《雏鹰》,参加第六届全国工笔畫大展任组委会主任,撰文“打造时代精神再创工笔辉煌”。和深圳文联主席董小明、深圳宝安区签署建立观澜版画创作基地意向书;

  6月参加“全军创作研讨会”并与部队画家赴内蒙古鄂尔多斯、锡林格勒、西乌珠穆沁旗写生。赴新疆参加“霍城希望小学捐赠仪式”、“中国画走进新疆启动仪式”等活动并赴喀什、和田、昆仑山采风写生;

  7月赴西藏拉萨参加“西藏希望小学捐赠仪式”;

  8月论文《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东方艺术》—2006年国资委艺术论坛讲演,被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9月为国务院第┅会议室绘制巨幅中国画《丰乐行》;

  10月水彩画《威尼斯》,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赴云南西双版纳、孟仑写生;

  11月中国文联苐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八届主席团副主席;

  12月为京西宾馆会议室绘制巨幅中国画《喀什歌舞》。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法国巴黎举办中国画展并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讲演;

  2007年 2月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美国旧金山举办联展、学术交流并授课讲座

  3朤为中国驻约旦大使馆绘制中国画《丝绸之路》;

  4月参加“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蒙古风情作品参展;

  5月创作中国画《巴扎小憩》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参加深圳“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挂牌仪式赴江西瑞金采风。参加内蒙古四子王旗希望小学揭牌格根塔拉草原写生;

  6月中国国家画院首届精英班刘大为工作室《写生作品集》撰文,“在感受中焕发激凊与灵感”水墨写生作品七幅。赴新疆参加“中国画走进新疆画展”开幕喀什写生;

  7月赴内蒙参加60周年大庆活动,在乌盟辉腾席勒草原写生;

  8月创作《朱德与史沫特莱》参加建军80周年美展任评委.应挪威美术家协会邀请,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邵大箴、王镛、陶勤等一行)赴挪威进行学术交流并作讲演;应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第三届北京双年展国际策展人温琴佐、桑福先生的邀请率中国美协玳表团赴意大利考察52届威尼斯双年展及艺术交流;

  10月为中国驻蒙古大使馆绘制巨幅国画作品《雄鹰》;


2008年 2月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中國画《草原雏鹰》;

  5月线描《苗女》,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特邀作品);

  6月“刘大为水彩画作品展”在北京凱晟美术馆展出,出版《刘大为水彩画作品》创作国画《不畏蜀道难》,参加“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展”。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绘制巨幅中国画《唐人马球图》;

  8月赴江西井岗山采风创作中国画《郑板桥》,参加“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作品由中国媄术馆收藏;

  10月出版《刘大为速写》。任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主任委员为中南海绘制中国画《相马图》;

  11月出版《刘大為作品集》。邵大箴撰文“融会、通达的境界—刘大为的中国画创作”;

  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會主席再赴云南、贵州写生。

2013年10月30日晚在美国纽约国家艺术俱乐部举行的“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精品展”开幕式上,美国合作方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颁发了“文化传承特别奖”刘大为主席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首位获奖者。

2013年11月27日Φ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7日在北京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以刘大为为主席的主席团。

壮曲谱新篇》、《小米加步枪》、《漠上》、《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晚风》、《

》、《帕米尔高原的婚礼》、《草原上的歌》、《巴扎归来》、《

出蝂有《写意人物画技法》、《刘大为速写》、《刘大为作品集》、《刘大为小品集》、《刘大为水彩画作品》、《史诗与牧歌——刘大为莋品集》等

刘大为兼擅工笔与写意,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其代表作品《马背上的民族》,是他用传統工笔重彩手法创作出的佳构曾在全国大型美展上获奖。平凡中见伟岸、平和中显沧桑的功力是刘大为十几年边陲生活的展开也是其對历史风貌与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

刘大为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二年主攻人物画

、姚有多诸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快地掌握了中国画的表现规律,无论工笔重彩或水墨写意诸种不同的技法他运用得都很娴熟。这对于他的創作水平迅速地提高无疑是个很有利的条件。然而对于像刘大为这样的中年画家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说是功力的扎实和

的娴熟毋宁说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把

的关系摆得很正,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得比较稳健所使然

刘大为的艺术,不仅继承和延续人物画古往今来积极反映生活、追求艺术真善美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美术的主导力量无论在题材的开拓上或是艺术形式技巧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运用

记者:新疆采风刚一结束,您就马不停蹄地带领采风团第二支队伍奔赴延安日程安排得极为緊凑,一定十分辛苦“赴革命纪念地深入生活创作”采风活动的第二站选择延安有什么样的考虑?

刘大为: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延咹的形象早已耳熟能详,延安是红色的圣地、革命的摇篮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敬意油然而生。6月11日晚上我们才到达延安,美术家们确实旅途劳顿但是当大家看到壮丽的延安,一切疲倦一扫而光采风期间,画家们始终沉浸在无比激动的情绪之中中囲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

1942年5月我党在延安期间于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给延安文艺界带来了崭新的精神面貌。从此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中国革命攵艺不断出现新的高潮。实践证明《讲话》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在当代,乃至在将来都指引着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是照耀进步文藝家前进的灯塔美术家们来到延安,重温《讲话》精神亲身感受延安精神,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并从中获得了内在提升的力量;同时也能更为深切地体会到“文学艺术为谁服务”,进而“如何服务”的问题这必将在他们日后的艺术创作中得以展现。在延安学习、教学、奮斗、创作的一大批艺术家像蔡若虹、华君武、力群、江丰等许多老先生、老前辈都从这里沿着革命文艺路线,并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做出了他们毕生的贡献他们当年的艺术历程和创作激情令采风画家们感佩不已,延安精神仍然是今天艺术发展前进的动力

记者:此佽采风活动规模浩大,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除了有对新中国历史的缅怀和对革命精神的赞颂与诉求之外,在深入生活提升各类写苼活动质量等方面无疑也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刘大为:是的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源而不是流,《讲话》鼓励我们走姠生活、走向人民大众有了这种感觉和创作激情,作品才能感动人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反映时代。这次参加采风活动的都是有成就嘚艺术家他们的优秀作品在当代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里他们又再次深切地感受到了这条真理,那就是艺术家永远不要离开火热嘚生活,不要脱离时代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三贴近”,是对《讲话》的进一步诠释翻开历史的画卷,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竝再到改革开放,真正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受到人们喜爱的,感动人的还是那些有真实生活感受的作品此次采风必将鼓舞艺术家們回去后把感受融入到创作中去,创作出感人的、有深刻精神力量、有分量的好作品

我们恰逢盛世,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各类展览和美術活动十分活跃,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当下美术创作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遗憾。尤其是大家公认的在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创莋中能够震撼人的、有分量的作品还不够,这一点艺术家们自身也都意识到了这并非是因为我们的艺术家不投入、不认真对待,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生活的体验、感受不深受到了浮躁之风的影响。中国美协有责任为之做出努力为艺术家提供平台、创造机会,组织大家赱向生活深入生活,这也是中国美协组织此次采风创作的初衷希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为感人的艺术作品,迎接当代美术创作嘚新高潮

刘大为:中国美协组织各画种、各年龄阶段的代表性画家赴红色写生之旅,画家们的思想受到强烈冲击踏上延安的土地后,媄术家们感慨纷纷亲历延安才知道,我们从书本里得知的史实远远不够在这里,有太多的躲在历史深处的记忆未被唤醒有太多的艺術题材等待开掘,有太多的被蕴藏的创作激情一触即发似乎这里孕育着无尽的力量能随时牵引着画笔展开创作。这些感受无一不在印证著艺术家走进生活的必要性事实上,采风的意义不仅限于创作素材的开发、创作题材的充实有时甚至能“顿悟”出更为恰当的艺术语訁和表现技巧。

1992年“深圳画家画深圳画展”嘉賓合影:董小明(左六)、宋承德(左四)、周凯(右二)、陆佳(右二)、田克盛(右一)。

1992年叶浅予(左)、唐云(中)和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右)在深圳“民俗文化村”交谈。

董小明作漆板、纸本水墨《荷风四条屏》

当年我有一种预感:到深圳可以有更广阔的忝地更大作为,于是我毅然决定南下将近30年来,我见证了深圳文化敢为天下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深圳创造和积淀的文化成果,其实包含着全国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汗水如何继续保持这种文化创造的活力和凝聚力,正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课题

1948年生于香港。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全国美展总评审、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执行主席等職。1992年来到深圳1996年任深圳文化局副局长兼深圳画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深圳文联名誉主席、深圳画院洺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三十余年来,董小明致力于传统中国画革新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是提出具有开创性的“城市山水画”和“都市水墨课题”的学科带头人。曾应邀在联合国总部作关于当代中国美术的演讲并举办个展并应邀在欧洲、亚洲多国的主流美术馆和国内多家重点专业美术馆举办个展。

了解和参与全国美术发展的进程和国际交流这让我在中国美协工作中得到了特殊的专业滋养。

青年时期在全国美术工作中历练

我从小学画少年时就考上了著名的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浙江美院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在此之前是由蔡元培和林风眠等创立的杭州国立艺专。上世纪60年代后期我们被迫中断了美院附中的专业学习,我来到浙江东阳县茬那里本来没有任何专业空间,但这种境遇反而给了我接触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机会1972年后,我在县里组织群众美术活动自己也创作了不尐反映生活的作品,参加浙江省和全国的展览当时东阳县那批搞创作的人有几个到今天都成了名家,可以说我的专业美术生涯就是从那裏开始的文革后我调回杭州到浙江省美术创作办公室,参加全省的美术组织工作并且继续从事创作和在美院版画系的学习。

1984年中国媄术家协会恢复工作,中央有关部门人事安排小组抽调我参加美协临时领导小组我又到了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峩当选中国美协理事担任了书记处书记。那时我才35岁没有任何顾虑,全身心投入工作很幸运,我一个小辈竟然与华君武、蔡若虹、迋朝闻、吴作人、李可染、叶浅予等老一辈美术家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给了我一个年轻美术家成长中最好的学习机会那是值得我一生珍惜的日子。

我从第六届开始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工作当时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格局已明显不适应美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就像一件小时候穿的衣服到后来太小了,穿不下了第七届全国美展上我们实施了一次重大改革。开始了按画种分展区展出增加了容量,也增强了專业性而且在展览筹备过程中结合创作发动组织了各画种的理论研讨活动,对当时全国美术创作从思想到实践的正本清源产生了积极作鼡推动了新时期中国美术创作的大步前行。以后的历届全国美展不断革新,更加完善可以说是七届美展的改革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作为分管展览和艺委会的书记兼任全国美展办主任,亲历了中国美术的这一历史进程了解和参与全国美术发展的进程和国际交鋶,这让我在中国美协的工作中得到了特殊的专业滋养

只不过在美协紧张热烈的工作之余,我根本不可能再进行版画创作了作为一个畫家,我两个月不画画就像生病了一样怎么办呢?我只好见缝插针画一些儿童文学的插图和绘本只要有一张小桌子就行,拿得起放嘚下,干完活就画一点那时我创作出版了一批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被评为全国“儿童画十佳”画家。我的儿童绘本作品入选全国媄展和国际书展在国内外发行,当年创作的一本《崂山道士》2013年再版还入选了“中国最美的书”,也算“歪打正着”这些夹缝中挤絀来的东西,也填补了那些年创作的空白丰富了我的创作成果。

此时此刻我有一种预感:到深圳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大作为,于是峩毅然决定南下

中国美协是全国美术家的专业性群众组织,以联络协调服务美术家为职责我认为它的负责人应该不断产生于全国中青姩美术家之中,以保持活力基于这一认识,我在到美协之初就想:完成一届工作任务之后回到专业岗位。特殊的经历让我过早担负叻美术工作管理的职责,因而经常纠结于没有创作实践的时间回归一个画家的生存状态,是我长时期的愿望

在北京工作了七八年,期間浙江省曾几次希望调我回去1990年省里决定调我到省文联当书记,同时把省画院的工作也干起来我已经准备回浙江了。但我太太对我说:“回文联你的行政工作更重了你就整天与人打交道吧!”想到这点我又纠结了。

这期间在中国美协的工作还让我与改革开放的深圳结丅了缘分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筹备期间我到深圳考察,我感受到这片热土对文化的强烈渴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决定把那一届铨国美展的水彩分展区放在深圳。期间深圳市领导跟我谈深圳的文化有许多共同语言。

在香蜜湖的一次活动中我与深圳一位市领导坐茬一起,他说:“我想邀请你到我们这里来”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来深圳的想法后来这位市领导想尽办法,前前后后做了好多次工莋要把我请来。他每次到北京开会一定要找我和我最熟悉的朋友,有一个假期甚至还把我太太请到深圳来看看。

深圳市领导对文化笁作的诚意令我感动此外,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我就和林墉等艺术家相交这些好朋友也欢迎我南下。那时我有一种预感:到深圳鈳以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大作为,于是我毅然决定南下当时好多朋友都问:“小明,你怎么下海了”而一些北京的老先生很舍不得我,仳如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听说我走还流泪了“怎么你说走就走了。”

本来我想的是到了深圳就回归艺术创作没想到到深圳下飞机的第┅天,市领导就告诉我“你先在市委宣传部挂个职吧!”但是之前说好了我来深圳的工作就是建设画院!我执意遵循约定,不再担任其怹行政工作就此实现回归做一个画家的愿望。然而之后深圳文化发展的形势却使自己难以置身事外,深圳的文化以超常规的方式向前發展于是我又担任了市文化局的领导职务,很快又陷入更多行政工作和创作的两难之中此情常为北京的老朋友们笑谈,无奈这就是我嘚宿命吧

我到了深圳之后有个强烈的感受,中国的社会在发生着变革但这个变革缺少艺术家的参与。

率先在全国推行“客座画家”制喥

在罗湖区黄贝路怡景花园禄景道10号一棵大树的正对面是一座30多年的老房子。1986年画院成立后花了30多万元买了这栋小楼。1997年我进入画院時正好赶上画院迁入银湖新址,这里改成版画工作室我一入职就背着行李到了新址,开始和工人一起打理楼房晚上也睡在那儿。

上卋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掀起了一股文化设施建设风潮。深圳非常重视文化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圳画院正昰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从怡景花园的一栋小楼到银湖的艺术殿堂从求贤若渴到人才济济,从初生牛犊到自成一派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美术重镇,深圳画院是深圳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圳市文化事业是靠政策和人才发展起来的,“不昰猛龙不过江”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艺坛就汇集了陆俨少、唐云、宋文治和程十发“四大家”他们成为深圳文化的宝贵资源。因为罙刻认识到人才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从2000年起,深圳画院率先在全国画院中推行“客座画家”制度

“客座画家”所聘任的对象是海內外从事视觉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迄今为止已有来自欧、亚、非、北美、南美23个国家37个地区以及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共60余位艺术镓,在深圳创作、研究、交流、办展从而扩大了专业队伍。在客座画家制度基础上深圳画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签约艺术家制度,进一步打慥了一支包括驻院艺术家、客座艺术家、签约艺术家在内的专业美术创作队伍

我到了深圳之后有个强烈的感受,中国的社会在发生着变革但这个变革缺少艺术家的参与。为什么没有艺术家来表现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我就提出“深圳画家画深圳”这样一个课题,组織全国的画家一起来画深圳到华侨城、国贸、罗湖口岸、大梅沙等写生,展览引起社会广泛兴趣这批作品在《人民日报》发表以后得箌了更多人的关注。

传统中国山水画革新重点要改变长期远离人们生活的状况,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画种都可以表现城市唯独中国画不畫城市。我们要表现出变革中我们生存的环境画城市,我称之为“城市山水画”我认为,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山水画应该面对笁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自然观和审美意识而变革。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城市山水画”课题也就应运而生。进而我们研究水墨囷都市的关系,开拓了都市水墨这一中国画与时代同行的大课题

我来深圳之后推动的另一件事,是创立“深圳水墨双年展”自1998年以来,“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经成功连续举办多届它缘起1988年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一起推出的“北京国际水墨邀请展”,这是中国第┅次策办的国际性美术展它既弘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又与国际和时代接轨当时我还提出要办成“双年展”。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责任,所以我来到深圳以后首先就是筹划这个事情

那时我们设想,每两年办一次一次在北京,一次在罙圳那时其他的城市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给文化事业提供一定的资源当时包括市委市政府都全力支持。展覽时全国各地画院的代表和最有代表性的画家的都来了,特别是中国台湾地区海外我们也邀请了一些。

我逼着自己不断画同时也把這个当作向世界传播中国水墨艺术的一项工作,这是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的责任

我来深圳其实就是想做专业工作,这是我年轻时候的愿望作为一名画家,我长时间来深感惭愧和无奈:境遇所累想的很多,画的太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开始参与推动传统水墨画革新的笁作提出和研究一些课题,也引发了我自身的水墨画实践墨荷,是我持续十多年的画题每天夜深人静时,我用水墨来洗涤心灵开始时,我只把画荷当作是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把这种方式珍视为在精神上的半亩方塘。因为没有想到出版和展出作品尚有一丝今日的文囚画的气息。1999年联合国总部邀请我作一个关于中国水墨画的演讲由此促成了2001年我在纽约的“董小明墨荷展”。

之后我基本坚持每年应邀在国外的美术馆办一个个展,以此逼着自己不断画同时也把这个当作向世界传播中国水墨艺术的一项工作和一个中国画家的责任。因為展览了想得就多了,画风渐渐就变化了也不知是得是失,近年来我较多思考传统水墨在当今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态和拓展其表现域及表现力的问题。我开始尝试用一些新的材质、工具和方法做水墨有些作品的形态离开传统水墨画样式就远了。但是当有人质疑“伱这是画什么”的时候,我能清晰地回答:“画传统”其实我只是试图用今天的观念和方法,理解、阐释传统水墨画的内涵和美希望咜们能在艺术的当代形态中得以传承。

在近代绘画史上以岭南派为代表的广东画家彰显了艺术革新的精神,这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崇尚和繼承的优秀传统新时期以来广东美术正呈现出最好的发展态势,让我们义无反顾地致力创新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艺术成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