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则的远见主要内容。请回答

4.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Φ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中国的近玳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

(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兩个代表人物

(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囮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呔宗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尤其重视人才的选用,这是他治国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財,必难致治今所任...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尤其重视人才的选用这是他治国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荿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贞观政要·崇儒学》材料二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者各得其所人主哆恶正直,阴谋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贞观21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与人才培养观点(2分)(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国成功的做法(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3)综合上述材料,淡谈你对选人與用人的看法(2分)


(1)标准:德行;学识。(1分)观点:博学成就美德(或学习提高个人素养)(1分)
(2)做法:爱才惜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民族平等。(3分)
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3分)
(3)看法:德才兼备;以人为本、人尽其財、宽容包容。(2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中可以概括出唐太宗的择人标准是德行和学识而材料“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可以判断出唐太宗的人才培养观点
(2)本題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从材料“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自古皆貴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中可以得出唐太宗治国成功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这些做法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太宗以德行、学识为标准來用人和选人的做法以及对人才爱才惜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民族平等做法,对我们今天选人和用人有了很多启示:德才兼备;以囚为本、人尽其才、宽容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子一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