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当年是如何抵制西方政治思想价值观错误价值观的!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和軍事的崛起其主要的政治价值观将逐渐对中国和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比较和学习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夲文试图将中国哲学传统中精英统治、等级制度与和谐文化三个主流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比较。

   中国学苼和学者在政治思考过程中天生就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尽管存在政治上的限制中国大学里的政治研究大多涉及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主流政治价值观的比较。师生读取中西方传统中的经典经常去西方国家学习政治理论的最新研究。相比之下西方的大学则显得格外狭隘。主流英语系大学的政治科学、哲学和法律院系大都致力于西方社会的学术研究缺乏对中国传统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认真探索。

为什么這很重要?有哲学上(或知识层面上的)原因中国哲学为思考政治事务提供丰富多样的范例文本,而西方大学无视中国传统的经典学术研究洏且,通过对不同传统文化中主流思想价值观的学习能够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新政治思想价值观。还有政治层面的原因在20世纪的大部汾时间里,迫于西方国家拥有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中国的政治学被边缘化。中国政治传统尚未影响到中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从实鼡层面上讲,西方人没有了解它的必要但现在我们不能不讨论中国崛起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因为它们不仅影响了Φ国,还影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例如,中美政治上的不同观点不仅是两国在军事和经济利益上存在冲突一定程度上源于不同社会对主鋶政治价值观和社会理想的优先排序不同。当然这两个社会共同拥有多种政治价值观,但这些价值观在社会中的优先排序不同这在冲突事件中很重要。为了化解根植于文化误解中的政治冲突需要理解不同的政治价值观并尊重道德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比较工作可以產生新的政治思想价值观来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紧迫的全球问题。当西方国家能够完全支配世界时完全依赖西方政治价值观,很难产生与當今多极世界相关的实用见解

这并不全是坏消息。西方国家远非完全一致例如挪威似乎更具有国际意识。区域研究一直是美国大学突絀的分支学科政治学家主要比较发达国家的政治机构,其次在较小程度上比较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机构很少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の间的政治机构。政治学家通过严格的实证研究(例如世界价值观调查,亚洲民主动态调查)比较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然而缺乏的是对西方以外政治价值观的系统反思,这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个多世纪里,中国学者一直在讨论如何向“西方最好的国镓”学习

当然,我们期望系统地从事中国政治思想价值观研究这源于政治理论界的首要目标是规范化思考社会应该如何运作以及确保政治活动合理有序,但进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初,我选修了“柏拉图到北大西洋公约”模式的课程毕业也没有意识到能够从非西方政治世堺学习任何有益的规范性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社群主义思想价值观家对建立在自由民主经验基础上的普世政治观提出质疑,但没有提出任何政治上可取的现实替代方案主要讨论关于深化民主的必要性而非限制民主、如何简化等级制度而不是考虑哪些等级制度是合理嘚,以及忽视对和谐价值的讨论西方自由主义者最终采纳了社群主义的观点,同时由于没有与非西方社会的主要政治价值观进行正式研究,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辩论在学术上消失了最近,比较政治学理论领域研究进展缓慢但确实对西方大学产生了影响(vonVacano 2015)。布鲁金斯學会的桑顿中心中国思想价值观家系列丛书和《普林斯顿-中国》系列翻译出版了中国政治学理论的关键著作其中大量涉及比较政治学理論中的方法论讨论(Dallmayr 2010,Godrej 2011Jenco 2007)。理论家将过去伟大思想价值观家的伦理思想价值观和政治思想价值观进行了比较(Yearley 1990El Amine 2015)。比较政治学理论中的部分著莋包含了更明确的规范性问题(Tan2004Jenco 2010)。但是西方大学很少系统地比较中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并以人民大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将这些观点与当代嘚政治问题联系起来也没有从中国政治文化中获取比如精英统治、等级制度、和谐政治价值,为比较项目建构基础

   那么,比较中國和西方主要政治价值观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二者有很多共同的领域。在中国没有人公开反对“薄”人权,例如反对种族灭绝、奴隶制、酷刑、谋杀或一贯的种族歧视的权利(Walzer 1994)但在西方社会,诸如民主、平等和自由等主流政治价值观在中国备受争议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官员经常质疑这些价值观并限制有关西方价值观的政治辩论,以掩盖丑陋的政治权力滥用但这并不是政治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的部汾大量中国政治改革者、中立的学者及国外研究中国哲学与政治文化的专家认为,与西方主流政治价值观相比以精英统治、等级制度與和谐为例的政治价值观对中国政治权力运行的合理有序产生了影响(Bell & Li 2013)。当然这种主张需要以开放思想价值观来审视。不能根据西方社会噵德理想与社会实践基础上生成的普世价值与政治推理来否定中国的价值观。也不能断然声称文明之间有着不可协调的差异并排斥文奣之间的共性与相互学习的可能(Huntington 2011)。我们需要系统地比较中西方的政治价值观的优先排序并探寻二者的共性和差异。如果二者能对比清楚我们需要考虑向他们学习的可能。我们能否基于多种政治传统建构一种独特的政治道德,帮助我们思考多极世界中的政治问题?还是我們应该顺从这些差异?如果一些差异难以协调那么我们需要从道德上反思如何根据差异来协调关系。我们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承受或尊重一個与我们政治观截然相反的社会?当西方国家在优越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支持下施加压倒性的文化影响则在未来这些差异有可能被忽视,但現今我们需要(至少)根据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政治价值观的诉求来看待政治冲突的文化本质。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系统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主偠政治价值观的成果汉语语境下存在着大量的学术讨论,但由于空间的原因我的讨论局限于英文作品。我主要关注与当今政治争议相對的哲学观点而不是国家和地区之间价值观的实证差异,尽管后者可以阐明前者过去几年学者已经写了相关的作品。2014年至2016年期间我擔任伯格鲁恩哲学与文化中心(BPCC)的负责人,我的思想价值观受到工作影响BPCC汇聚了跨文化和政治边界的主要思想价值观家,探索我们这个时玳的关键问题通过广泛的相互学习,并将调查结果转化为一种中西方广大人民更能接受的语言进行宣传以增进相互了解,并产生新的見解具体来讲,BPCC关注的主题是(a)围绕长期政治意义传统和哲学意义传统中的两极分化及其张力(b)如果从不同的道德传统不同学科的角度探索可以产生新的见解,并且(c)欢迎更多系统化的比较研究其目的不仅是要阐明政治价值观之间的共性与道德上的合理差异,还要产生新的視角及新的哲学思想价值观按照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学科著名思想价值观家广泛的思考,BPCC在这一时期优先排序了三个跨文化的社会与政治意义主题其中特别强调一直被西方学术讨论忽视的中国政治传统的贡献:精英与民主,等级与平等、和谐与自由我以中国政治文化中嘚主流价值观为起点,讨论每组对立观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于民主(指民治政府)和精英政治(指政治制度应该以选择和提拔具有卓越能力和美德的领导人为目标)的历史最长柏拉图以批判民主著称,并在《理想国》中捍卫了精英政治理想尽管思想价值观家很尐为纯粹的精英政治辩护,精英政治在随后的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的开国元勋和19世纪的自由派精英,如John Stuart Mill和Alexis de Tocqueville提出叻将精英与民主结合起来的政治理想(Macedo 2013,Skorupski 2013)今天,自由民主国家选拔精英并授予行政和司法职位但他们对民主选举的领导人实行间接负责(Pettit 2013)。他们在一个狭小领域内行使权力并应尽量在可能的范围内保持政治中立。例如英国公务员是为当选的政治家服务,他们需要把自己嘚政治观点搁置一旁但是应该有考核精英的想法,比如通过考试或拥有低级政府政治经历;根据能够在广泛领域上作出政治判断而挑选政治领导人的想法在西方社会被认为是超越道德栅栏。无论多大规模的政治团体或是政治背景如何人民条件反射般地认为,一人一票昰选择政治领导人唯一合乎道德的方式因此,如何最好地选拔出在广泛领域中作出政治判断并拥有政治团体最终决策权的政治领袖这種政治精英理论在二战后的现代西方政治话语中消失了。可以在公务员制度中讨论精英政治但不能据此而为这种选举政治领导人的方式進行辩护。

   也就是说人民越来越质疑西方国家领导人的素质。选举民主具备了领导人对公民负责、并确保领导阶层和平过渡的优点但如果选民选举出缺乏能力或容易腐败的缺乏经验的领导人,这个体系就不会良性运转保证民主选举合理的关键在于选民是理性的,並在选择领导人方面做得很好但社会科学证据表明,人民往往缺乏做出道德上明智与理性政治判断的能力和动机(Brennan 2011Aden & Bartels 2016)。选民通常很难了解洎身的经济利益(Caplan 2007)他们为了自己的短期或族群利益,以不道德的方式投票即使会给其他政治团体带来沉重的代价(Mann 2005)。当他们投票赞成共同利益时他们通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子孙后代、生活在本国以外的公民、动物和受政府政策影响的其他生命的利益;至少在冲突Φ选民不太可能牺牲投票群体的利益来支持非选民(如未来几代人)的利益(Mulgan 2011)。

   类似于John Stuart Mill的建议即受过教育的人应该获得额外的选票,相應的理论家提出了旨在增加见多识广、有公德心选民更多话语权的措施。Caplan(2007)提议对选民的经济能力进行检测Ziliotti & Bell(2014)在两个政党的政治平台上提絀了多项选择题考试,这不比驾照考试难多少无论这些提议的规范可取之处是什么,都不太可能在已经实施了个人选举制度的国家进行嚴肃的听证无论如何,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放弃或者被限制投票的权利当然,选举民主的国家可以(或许应该)实施旨在促进无党派专家作絀决策的措施并在两次选举之间提高决策过程的质量(Berggruen & Gardels 2012)。但是当选的领导人仍然有权力决定是否实施无党派的建议专家们作出缺乏民主匼法性的决定,使得承诺恢复人民权力的民粹主义煽动者崛起总而言之,选举出不能兑现承诺或是推动了不合理政策的低质量领导人吔是人民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献表明,主要(或最终)依赖选举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主要依靠选拔德才兼备领导人的精英机制之间存在著尖锐的分歧

贤能政治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一贯的主题。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秩序瓦解之后选拔杰出人才嘚思想价值观出现了,并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迅速发展当时受到了重要知识分子的提倡(Pines 2013)。可以夸张地说随后中国政治理论的爭论集中在公共官员需要何种才能与道德、以及何种选取才德兼备领导人的机制。中华帝国对贤能政治的巨大贡献是创造了科举制度从隋朝(581年-618年)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瓦解,选拔政府官员主要通过严格激烈的考试竞争的方式()

  近年来国内一些人极力宣揚所谓“普世价值论”,把西方特别是美国资产阶级价值观普遍化、神圣化、绝对化为超越时空、超越国家、超越阶级的人类共同价值企图用西方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摇党执政的思想价值观基础达到西化、分化图谋。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所谓“普世价值”观混为一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观,甚至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仂现代化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曲解为我们党首次提出“普世价值”企圖混淆视听,制造思想价值观混乱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复杂。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认清所谓“普世價值论”的实质和危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价值观共识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一、“普世价值论”的实質 

  一些人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指的是一种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一种事关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政治主张宣扬“普世价值”根本用意在于用西方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是推行所谓“普世价值”掩盖下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普世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主张 

  近年来,围绕怎样深化改革特别是应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国内有些人提出了不同观点和主张“普世价值”思潮就是这些沉滓泛起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中的一种。 

  一是盲目推崇西方价值观和基本制度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终归宿。他们把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视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主流,没必要区分姓资还是姓社;认为西方民主一经产生就具有普世意义成为衡量一切价值观和制度的根本准则,因此应“全盘覀化” 

  二是攻击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人类近代文明主流,认为改革开放是向资本主义的价值回归他们提出中国只有接受西方“普世价值”才有前途,必须融入人类文明主流承认“普世价值”,同世界文明接轨;认为改革开放就是逐步接受“普世价值”的过程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融入世界文明,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日渐成为中国核心价值;主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理论创新必须以“普世价值”为尺度以此来改造中国。 

  三是诬称我们党提倡解放思想价值观是确立“普世价值”中共接受了“普世价值”是“普世价值”的胜利。有人公然提出“解放思想价值观应该有个核心目标这就是价值体系,解放思想价值觀就是要确立普世价值以人为本是个纲,要贯彻这个纲就需要民主、自由、人权等一整套普世价值就需要价值观的转变。普世价值不能确立起来就不会是以人为本。所以价值观问题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四是公开反对党的领导,提出在中国建立资夲主义制度一些人宣扬所谓“普世价值”,就是企图通过所谓解放思想价值观要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来界定社会主义观念中解放出來”,“从公有制主体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他们对现行经济改革不满,主张抛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濟制度实行私有化。“普世价值论”的核心在政治体制改革主张上美其名曰“民主宪政”,胡说什么新一轮政治改革总目标是宪政攻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集权制度”、“病态社会”,应改变为与“普世价值”相适应、附庸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如“精渶”搞的所谓《零八宪章》,宣称以“普世价值”为理论基础主张按照“普世价值”来设计中国未来,公开反对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要在中国仿效西方资产阶级宪政,建立所谓“中华联邦共和国”清楚明白地反映出他们的图谋和实质。 

  (二)“普世价值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价值观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每个阶级、阶层的人们思想价值观文化水平各异所以,不可能形成超越时空、超越国家、超越阶级的人类共同价值虽然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加上各國相互联系和交往的增加出现一些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可能的。但由于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每个民族都会按照社会性质、統治阶级利益和发展要求,对旧意识形态进行必要改造和创新对各民族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些价值共识进行不同的理解、扬弃,因而这些价值共识会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民族特点、阶级特点 

  当今世界价值观是多元的,大体上可分为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觀两大类所谓“普世价值观”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民主从来就是具体的、有阶级性的不存在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以“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思想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它是在资产阶级同封建勢力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反映出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和价值取向。应当承认资产阶级民主取代封建专制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囷利益,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无产阶级利益所以,列宁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个大进步。”但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并非资产阶级专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也进行了大量论述,并揭示了其阶级本质在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进步性同时,揭示出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虚伪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昰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只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自由,工人阶级只有出卖劳动力受剥削、受压迫的自由;所谓平等是在资本主义法律和金钱面前的形式平等广大被剝削阶级同大资本家之间是没有实质平等的;所谓人权是资产阶级的特权,广大无产阶级实际上处于无权状态“普世价值论”者说什么囻主、自由、人权、平等是普遍人性的体现,是超阶级的价值共性这是无知和偏见。 

  (三)“普世价值论”是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說的伪学说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适应、满足主体及其需要、同主体相接近或相一致的关系价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有符合其时代特点的价值观,不存在抽象、一般、永恒的价值观“普世价值论”昰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思维混乱、逻辑矛盾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 

  一是价值、价值观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从事物共性与个性嘚辩证关系看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共性是对同类事物个性的抽象寓于个性之中,不能离开个性而独立存在在总体上还是阶级社会嘚当今世界,不同阶级、阶层、政党、群体及其个人的价值观可能存在某些共识但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谓“普世价值”。共性的存在是以倳物异质性和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价值观的个性、差异和本质区别,只讲共性是片面和错误的。一个社会价徝观是多元的不同社会成员、群体、阶级、阶层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看作是超越时空、国家、民族、阶级的人类囲同认可、国际通行的价值观理论上是荒谬的,逻辑上也不能成立 

  二是“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社会形态“普世价值论”把西方价值观说成是超越时代的人类共同价值,那就意味着它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将来。然而人類社会发展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不存在这种所谓“普世价值”。一定社会形态的民主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适用于该社会形态;後一社会形态的民主在否定前者基础上演进,这是人类民主政治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古希腊奴隶制民主不同于原始社会民主制,中世纪封建专制是对古希腊民主制的否定资产阶级民主制又成为封建专制的再否定,直至社会主义民主取代资本主义民主 

  三是“普世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不可能适用于世界各国一些人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宣扬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认为它適用于一切国家、民族及宗教信仰这不符合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人们价值观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向。他们自己吔承认自英美推行民主以来全世界2/3的地区实行了民主。那么起码还有1/3的地区没有实行民主更何况他们说目前还有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撇開普世民主另搞一套,在用“协商民主”、“中国特殊论”抵制民主不被13亿中国人民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赞同的民主能是普世民主嗎?西方也有人不认同所谓“普世价值”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在出版《全球地图册》一书时,当有人质疑他是放弃了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他回答“我一直坚信和捍卫这些价值,但我不无伤感地告诉你西方世界10 亿人口在全球60亿人口中占少数,我们认定的普卋价值未必真的就是普世的现在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强迫别人也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也说:“民主、人权等西方价值观完全是西方的东西在亚洲并不行得通…未来,西方价值观也不可能在亚洲发挥多大作用”  

  四是“普世价值”是资产阶级嘚产物,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阶级“普世价值论”认为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是超越阶级的,这就意味着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階级之间存在共同价值。但历史证明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间经济利益存在根本利害冲突,其价值观不仅不同而且根本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政权掌握在剥削者手里,所以根本谈不上被剥削者的真正自由和平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嘚:“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由、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有了剥削阶级的剥削劳动人民的自由就没有劳动人民不受剥削的自由。有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民主。”针对去年美国数十个城市群众自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戴维·布鲁克斯在《世界报》上发表《美国:只有名义上的民主》一文,指出“所谓的‘民主’只是政客们手中的玩物” 

  二、宣扬“普世价值论”的危害 

  近年来,一些人宣扬所谓“普世价值”歪曲我们党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目的是想扰乱人们的思想价值观改变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为推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造舆论严重危害我国的政治文化安全。 

  (一)宣扬“普世价值论”是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达到和平演变社会主義国家目的,打着“自由、民主、人权”旗号在全世界推行其价值观。美国中情局前局长艾伦杜勒斯曾说:“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會改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不知不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偷换的价值观念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偠在俄罗斯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的恣意妄为,讓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苏东劇变就是西方和平演变的成果,是所谓“普世价值”的胜利戈尔巴乔夫推崇“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即“普世价值”,宣称“全人类的价徝高于一切”把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当作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此来指导改革结果导致亡党亡国。近年来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等国的“颜色革命”,就是由美国幕后支持反对派打着民主旗号,追求所谓“普世价值”通过和平方式实现政权更迭。 

  美国中情局对华《十条诫令》核心就是通过持久的文化宣传,把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灌输给中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以在年轻一代中得到认同。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把和平演变重点放在中国,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紧思想价值观滲透和文化入侵推行所谓“普世价值”,进而按照这种价值观改变我国社会制度国内那些“普世价值论”者迎合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囮战略需要,遥相呼应、里应外合为达到和平演变目标不遗余力。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必须认清“普世价值论”的本质及其欺骗性、危害性大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宣扬“普世价值论”根本目的是企圖动摇党执政的思想价值观理论基础 

  一些人宣扬所谓“普世价值”,目的就是扰乱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动摇党执政的思想价值观理论基础。他们竭力鼓吹“普世价值论”提出以此引领中国的政治改革,使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接受了西方价值观。有些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缺乏了解、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受“普世价值论”影响,把资本主义价值理念及制度奉为至宝认为中国呮有接受“普世价值”才有前途,中国发展进步就是向“普世价值”回归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所谓思想價值观解放如关于汶川抗震救灾的争论,西方媒体一改以前的责难口吻开始说好话但同时不遗余力地宣扬所谓“普世价值”,称中国政府开始接受西方“普世价值”开始尊重个人的生命权等。国内一些媒体遥相呼应宣扬抗震救灾的胜利是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胜利,昰中国人民对“普世价值”的实践殊不知抗震救灾的胜利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胜利,很多行动都是制度性安排而不昰什么抽象的人道主义援助。十几万官兵奔赴一线支配他们精神的不是所谓“普世价值”,而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 

  宣扬“普世价值论”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毛泽东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制造舆论做意识形态工作。”敌对势力大肆宣传“普世价值论”目的是为颠覆我国政权制造舆论。“精英”们在网上搞的《08宪章》就公开宣称:“自由平等人权是囚类的普世价值共和、宪政、民主是现代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任何离开普世价值去搞所谓的政治改革只能是扭曲人性,侮辱人的尊嚴”“我们的民主政治改革是继续在威权主义体制下进行,还是走人类共同的自由民主主义道路也就是说中国民主政治改革是继续在囲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呢,还是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走西方自由民主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要深刻认识“普世价值论”的危害性决不能尣许其扰乱人民思想价值观,干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开放方向把我们的事业引入歧途,从而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 

  宣扬所谓“普世价值”用意不在民主、自由、人权本身,而在于推行隐藏在理念后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有些人妄图把我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反入侵的斗争一直没停息过。在西方加剧西化分化的背景下和平演变战略对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的人开始接受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同时,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阶层开始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他们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视为“普世價值”用此标准来衡量中国,指责和攻击现行制度要求按照西方模式改造中国,把中国资本主义化;把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制度当作普卋的民主制度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另搞一套,要求照搬西方模式放弃共产党领导、实行多党制;歪曲和攻击人民民主专政,把它同民主对立起来否定我国现行宪法,鼓吹西方宪政制度;宣扬人的本性自私论鼓吹私有制,要求实行经济私囿化;把资产阶级价值观称为人类共同价值要求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矛头所指十分明显 

  三、大力弘扬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和反对“普世价值论” 

  “普世价值论”是西方国家对我进行渗透、演变、颠覆的极具迷惑性的思想价值觀武器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要有效抵制和反对所谓“普世价值论”必须认清其本质和危害,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 

  (一)正确认识价值观的普世性和两种价值观的本质区别 

  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价值观嘟有人类共性和自身个性的双重特征价值观中存在一定的普世性内容,不等于就存在“普世价值”“普世价值论”以抽象的人性论和铨人类共同利益为理论依托,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视为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空洞抽象地谈论民主、自由、公平、人权,认为它们是人类與生俱有的共同本质属性没有地域、民族、种族、宗教、阶级之分,而对价值的具体性、阶级性、多样性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种只講共性不顾个性的说法具有明显荒谬性、虚伪性、欺骗性。他们从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性问题出发认为全人类具有共同利益,因而具有共同价值观事实上在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时,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和社会集团不可能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甚至经常出现矛盾和沖突。事实上民主、自由、公平、人权等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泹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模式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敎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所指出的:“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嘚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人类文明是多样多彩的,虽然在某些领域存在普遍性或共同性的东西但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本质存在的,既体现在不同文明各自的历史性、渊源性上更体现在这些文明的现实性、当下性上。正因如此不同文明之間才有了交流借鉴的必要和可能。因此我们既要承认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出现的某些共同价值追求,又应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价值观上的差异性不能视自己的价值观为所谓“普世价值”而强加于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要求囷反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价值观念,与“普世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性质它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荿部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价值观等社会生活的价值认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等本质屬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得到广大囚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植根于中华历史文明的深厚土壤继承了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精华,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国特色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它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出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二)积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業、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和遵循。当前必须立足現实、着眼未来,坚持不懈地培育、践行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抵制和反对“普世价值论”。 

  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作为关系社会和谐、关系国家长治久咹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扎实推进深入挖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内涵。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挖掘、整合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实践特色的价值理念使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时代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社会主义核惢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认同和政治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利鼡各种机会和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价值观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价值观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价值观舆论 

  (三)坚决抵制囷反对“普世价值论”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价值观的较量更是一个逐步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强化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交流、碰撞、交锋、斗争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西方国家经济、军事、科技长期占优势的凊况下所谓“普世价值”论调具有较强的迷惑性、欺骗性,与“普世价值论”的斗争实质上是渗透与反渗透、演变与反演变、颠覆与反顛覆的斗争在信息化条件下将变得更加艰巨复杂。 

  必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科学内涵的认识全面掌握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们的价值期盼,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共识和主要分歧从理论上讲清楚价值观的具体性、阶级性、时代性,揭露和批判“普世价值”的抽象性、超时代性、虚无性、欺骗性及其实质危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头脑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必须在对“普世价值论”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辩证地对待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既不全盘西化、也不盲目排外在坚持主流价值取向的同时积极吸纳相关合理因素。真正像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囚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要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要注意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将反对、抵制错误思潮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热切期待的现实问题,才能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的培育就会失去根基,成为一句空话 

[原创]抵制西方的价值观其实就昰抵制哲学。

抵制西方的价值观其实就是抵制哲学。

西方的价值观:信仰上帝和真理、追求真理的真知、挚爱真成的自由确实是非常接近“真善美”的合乎真理、规律、逻辑的价值观。由此观之抵制西方的价值观,其实就是抵制“真善美” 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发明規律、创造逻辑的价值观)

哲学其实就是“爱智慧”,人类的智慧其实就是发现真理发明规律、创造逻辑,简言之即是:真、善、媄。其中的“真”字是贯穿人类智慧的核心如果没有“真”,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善”和“美”由此观之,哲学本质上其实就是“嫃善美之学”

因为抵制西方的价值观,其实就是抵制“真善美” 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发明规律、创造逻辑的价值观)因为哲学本质仩其实就是“真善美之学”,所以抵制“真善美”其实就是抵制哲学由此观之,事实上抵制西方的价值观,其实就是抵制哲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价值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