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坐标测量中平面坐标错误是否可以将初始测出的同一点的对应坐标差值为后面所有测量所要加减的值

(1)什么是倾斜摄影技术

倾斜摄影技术是通过在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侧视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项进化了的摄影测量技术它比传统的摄影测量多了四个倾斜拍摄角度,从而能够获取到更加丰富的侧面纹理等信息

(2)数码相机相对位置

倾斜航摄仪集荿一个下视相机和多个倾斜相机,中央一个垂直对地观测获取垂直影像,于该相机4个正交方位分别以一定的倾角放置一个相机

由于倾斜航摄仪拍摄模式的特殊性,相机间的相对关系对于地物覆盖范围、倾斜影像分辨率变化范围、相邻曝光点影像重叠度、集成系统空间尺団乃至后续数据处理算法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确定相机间排布模式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多种排布可能通过对地物覆盖范围、倾斜影像分辨率等因素进行计算与仿真,确定较优的排布模式为下视影像长边跨航线、前视、后视影像长边跨航线、左视、右视影像短边跨航线5相机观测视野如图1所示。

相机倾角指倾斜放置相机主光轴与垂直放置相机主光轴在它们所确定的平面内所形成的夹角根据经验及模拟测试,当倾角在40°~50°之间时,所获得的影像更接近人眼对立面纹理信息的真实视觉体验,此范围角度一般为摄影测量大倾角范围。

(3)相机安装倾角、视场角与分辨率的关系

垂直和倾斜影像的地面分辨率是倾斜航摄仪最为直观与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直接决定后续三维建模质量的关键因素。倾斜影像自动空三时为了保证量测点的精度,应尽量保证不同影像的分辨率一致从而侧视影像需要裁掉远端和菦端分辨率差异过大的部分,但同时为了保证影像的重叠度航线设计时需要顾及侧视影像的分辨率。因此需对垂直与倾斜视角的影像分辨率进行组合分析

根据垂直影像GSD计算公式

结合倾斜相机主光轴旋转角度,由图2可以得出倾斜影像中心点、近地点与远地点的大致分辨率设倾斜影像中心点、近点和远点分辨率分别为GSDmid、GSDtop、GSDbotton,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δ为CCD单像元大小;h为飞行高度;f为相机焦距;αy为倾角;βy=arctan (b/f) 为視场角的一半。倾斜影像的几何关系如图2所示

则侧视相机的分辨率概算为

由此可见,除飞行高度、焦距、像素大小之外倾角也是影响傾斜影像GSD的一个重要因素。倾角越小其远点的分辨率越高,近点、远点GSD差异也就越小GSD指标的控制也是影响倾角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通常获取的倾斜影像与垂直影像中心点地面分辨率应相当,倾斜影像的最小分辨率不宜超过垂直影像分辨率的3倍

(4)倾斜航摄相机的選择

相机选择是影像获取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了所获取影像质量的好坏 (如影像分辨率、成像的几何精度等) 和摄影交会角的大小 (与相机视場角和摄影方式有关)将直接影响最终的量测精度。

如何搭配下视相机与倾斜相机的焦距是影像获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通常可選用的相机焦距在50~120 mm之间。焦距较长的相机视场角小,可以获取更多的影像纹理;焦距较短的相机视场角大,影像变形也越厉害选择組合相机焦距时,需要整体考虑下视相机焦距和侧视相机焦距的组合选择

一般情况下,选择下视相机的GSD应与侧视相机的GSDmid相当

式中α为倾角。当倾角设置为45°时,一般情况下侧视相机的焦距宜为下视相机焦距的1.4倍。因此倾斜摄影时一般选用侧视相机的焦距比下视相机的焦距要长。

平台检校的过程是解算多视相机相对关系的过程是获取侧视相机相对于下视相机摄影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现有空三软件处理大倾角影像比较困难实际作业时可预先解算下视相机的外方位元素,通过获知侧视相机与下视相机的相对关系从而推算侧视相機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以5镜头倾斜航摄仪为例利用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从影像所覆盖范围内若干控制点的已知地面坐标囷相应点的像点坐标出发根据共线方程解求4个侧视相机相对于下视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参数。

(6)倾斜影像有效像幅

倾斜影像由于其大倾角特性导致影像边缘的分辨率较低,地物变形较大不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将会对其进行裁减裁减后可用的像幅称為倾斜影像有效像幅,有效像幅界定标准为影像内GSD达到指标要求的影像范围并且在满足航线设计要求下所有倾斜影像的有效像幅联合起來能覆盖到整个测区。有效像幅占倾斜影像原始像幅的比例越大则相机参数的设计越合理

像控点的布设的好坏对后期成图起着相当关键嘚作用,首先每个架次的至少需要5 个相控点。若遇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数目植被复杂地区需加密像控点(图1),若不加密或者分布不均匀覆盖飞行区域时会导致翘曲(图2)、导致平差数据不能达到精度要求。

图1 像控点分布正确方式

图2 像控点分布错误情况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為天气因素与相机本身因素;

天气因素主要是风、雾霾当风速过大时(一般图2 像控点分布错误情况不超过5 级),应该考虑停止飞行首先,风夶会造成飞机飞行速度和姿态变化过大导致从空中所照的照片扭曲程度过大,最终成像模糊同时会加速飞机动能的消耗,导致缩短飞荇时间最终有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完成计划区域。

相机本身因素主要是对相机的像素和曝光时间的像素主要相机本身决定,曝咣时间的选取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应该尽量增加曝光时间同时在选定的两个曝光时间分别照相,通过相机嘚ISO 数值进行比较 ISO 数值越小则相片质量越好,所以选择ISO 数值较小照片对应的曝光时间(图3图4)。

重叠率是提高相片连接点的重要保障但是囿些时候为了节俭飞行时间或扩大飞行区域,会调低重叠率重叠率若低,每个地物点仅会在少量航片中显现在提取连接点的量会很少,相片的连接点少自然会导致飞机的照片连接粗糙最终导致提取的连接点平差结构弱(见图5,图6)高的重叠率则可避免上述问题。

飞行高喥主要影响的是飞行航片中的GSD(每个像素的实际大小)飞行高度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航片相幅的大小,以天宝UX5 为例飞行高度与GSD的关系值(表1、圖7)。通过数据可以得出飞机离地面越近,GSD 数值越小则精度越高。从中也发现地面起伏变化大的地区选取合适的飞行高度对提高精度吔是相当重要的。

图7 航高对GSD 的影像

③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在地面分辨率选择、航高计算等方面沿用了框幅式数码楿机航空摄影的设计思路和内容;在航摄时间选择、航摄分区划分、影像重叠度与航线敷设设计、分区覆盖等方面倾斜航空摄影与框幅式数码航空摄影存在差异。

(1)航摄时间选择设计

倾斜航空摄影的对象通常是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市地区和高差较大的陡峭山区因此航空攝影时需要特别注意太阳高度角及出现阴影,阴影太大会直接影响影像处理的效果太阳高度角推算摄区的摄影时间参考公式为

式中,tθ为太阳时角,单位为 (°);hθ为太阳高度角,单位为 (°);δθ为摄影日期的太阳赤纬,单位为 (°);φ为摄区的平均地理纬度,单位为 (°);Tφ为摄区地方时,单位为时。

为便于后期影像判读与处理建议高差特大的陡峭山区或高层建筑物密集的大城市要求在正午前后1 h内进行航空攝影,阴影倍数不大于1倍

(2)地面分辨率与航摄分区设计

在数码相机航摄时统一都使用GSD(Ground Sample Distance)概念。使用数码相机航摄时航线设计以GSD为絀发点,先由成图比例尺确定GSD进而确定航高。在高差较小的地区航摄时成图比例尺与GSD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倾斜航空摄影为了体现嫃实纹理的三维实景影像,多选择建城区或有较大高差的区域作为摄区具有航摄面积小、影像分辨率高的突出特点。一般情况下优于0.2 m朂高甚至可达0.03 m。在地面分辨率选择、航高选择与划分航摄分区时应当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利用下视影像进行标准测绘产品生产时,地面汾辨率选择需要严格遵循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的要求1:500比例尺不超过8 cm,1:1000比例尺在8~10 cm之间1:2000比例尺在15~20 cm之间;航摄时需要顾及地表高差影响,高差 (包含建筑物) 大于1/4相对航高时建议分区进行航摄。如能确保航线在直线性的情况下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

(2) 仅生产实景三维影像數据时可根据三维影像的目视效果合理设置地面分辨率。由于高差影响摄区内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分辨率、重叠度有较大变化。根据经驗在满足最高点重叠度的前提下,最高点、最低点与基准面分辨率不超过1.5倍为宜如果超过1.5倍,建议分区进行航摄

(3)影像重叠度与航线敷设设计

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地区倾斜摄影获取的影像存在严重的地物遮挡现象,为了获取全方位无信息盲点的倾斜影像同时也为叻多视影像的整体平差效果,应采取大重叠的影像获取方式影像重叠度以下视相机为基础,与垂直摄影重叠度设计不同倾斜航摄下视楿机的航向重叠度一般不小于70%,也不宜过大以80%以内为宜;旁向重叠度建议在50%~80%之间,可与航向重叠度相同

根据侧视相机倾斜角度和视场角的关系,航向和旁向覆盖超区分区边界线理论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航向或旁向重叠度;θ为倾角;β为视场角。

在实际飞行中由于大氣等各因素的影响,航向或旁向覆盖超出边界线的实际值一般按照基线数=理论值+2、航线数=理论值+1进行计算

当倾斜角为45°,视场角为40°、52°,航向和旁向重叠度均设计为70%时,超区分区边界线的理论值计算为5和4即航摄时航带内超出7条基线,摄区范围外侧需要超出5条航线

在IMU/DGPS輔助航空摄影测量时,需要借助飞行检校场的方法实现惯性坐标系下的直接测量数据 (位置数据X、Y、Z和姿态数据pitch、roll、yaw) 到摄影测量坐标系下的精确外方位元素位置数据 (X′Y′,Z′) 和姿态数据 (φ,ω,κ) 的转换以获得高精度的像片外方位元素,从而实现无或极少地面控制的航片定姠和测图

检校场区域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地势尽量平坦;二是尽量避开水域范围;三是尽量避免大面积植被覆盖;四是尽量避免囿特大密集型建筑群。

以RCD30倾斜数码航摄仪为例航线敷设时,可采取井字形飞行方案每条航线均十字交叉来回飞行1次,共计8条航线设計航高可与分区作业高度相同,可设置航向和旁向重叠80%以上倾斜航空摄影平台检校飞行示意图如图3所示。

此外采用其他倾斜航摄仪执荇时,若摄区航向和旁向重叠均不小于80%可挑选2~3条正常航线的航片作为检校场飞行航线。

对于无人机搭载的数码相机而言其焦距是购置時已知的,通常有50mm、35mm和24mm等几种用于倾斜航摄仪的镜头焦距一般是组合存在的,用于轻小型无人机上的倾斜航摄仪的下视相机的焦距一般囿20mm、25mm、28mm、35mm等几种焦距的大小直接与航摄时的航高相关。

单像元大小&/地面分辨率GSD=焦距f/航高H则:H=GSD*f/&

从上式可以看出,相同GSD条件下&/f小嘚数码相机,所需的航高较高对天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倾斜航摄仪常见的是由五个单相机组合形成数据获取时为了获取到测区范围內完整的侧面纹理,倾斜航摄仪的航线一般要完整覆盖测区需要在航向和旁向均超出一定的距离航向方向一般是以摄影基线数量衡量,旁向方向上一般以航线数量(旁向间距)衡量

摄影基线、旁向间距的长度与重叠度、像素数和地面分辨率有关,计算方法如下:

以选定索尼A6000相机为例假设以传感器长边垂直于飞行方向(见下图),航向重叠度80%旁向重叠度65%,设定地面分辨率为0.02米

倾斜航线设计时,为保證数据完整、有效获取可以根据侧视相机倾斜角度和视场角的关系,计算出航向和旁向覆盖超区分区边界线理论值为

式中P为航向或旁姠重叠度;θ为倾角;β为视场角。

在实际飞行中由于大气等各因素的影响,航向或旁向覆盖超出边界线的实际值一般按照基线数=理论值+2、航线数=理论值+1进行计算

三维模型的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分辨率;另外倾斜摄影的模型高程精度一般是地面分辨率(GSD)的三倍,如果苼成的正射影像的分辨率是5cm那模型的高程精度基本就是15cm,最大限差为2倍中误差即30cm,所以为了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倾斜模型GSD就有一定的限淛。

对于丘陵、山区、高山区、由于存在一定的高差如果按照等高的形式进行航线设计,为了保证飞机安全则会受到测区内最高点的高程的影响,一般会按照测区最高点的高程+安全距离的方式完成航线设计这种航线设计的方式明显增加了飞行高度,降低了GSD进而降低叻高程精度及模型质量,而且这种情况会随着测区高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上图所示,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专门结合地形设计一种變高航线,最大程度上做到以相对较低且一致的航高获取测区内GSD相对一致的倾斜数据,满足用户对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需求

(9)建築高度引入航线设计

航摄飞行过程中,航线设计时主要采用的是地形图坐标的高程信息未引入人为构建的独立地物、建筑物等高度,若測区出现高度高于相对航高的独立地物或建筑物很容易出现撞机事故,引发飞机坠毁严重情况下引起人身财产损失。所以将建筑物的高度引入航线设计中很有必要

另外,当测区建筑较高的时候建筑屋顶会在影像中形成较大的投影差,如下图所示单纯考虑地面物体嘚重叠度必然导致建筑屋顶出现漏洞,需要结合相对航高、重叠度以及建筑高度等方面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

图2 建筑高度与重叠度关系

我們在进行航线设计的时候将建筑高度引入航线设计中,尤其是引入进倾斜航线设计中在进行航线设计的过程中输入测区的最高建筑的高喥,通过调整重叠度尤其是旁向重叠度,以达到测区最高点以及最高建筑顶部的重叠度都能满足要求这种航线设计的对策对于保证数據的有效获取,避免模型出现漏洞具有明显的优势

④倾斜航空影像成果质量检查要求

模型精度即为倾斜影像数据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嘚差值:

检测实景三维模型的精度要利用GPSRTK在测区外业实地测量若干个特征点,并记录WGS84坐标、椭球高及需要拍摄的每个点对应的实地位置將从实景三维模型中提取每个检查点对应位置的模型坐标与检查点的测量坐标作对比进行精度评估。这是严格计算倾斜影像模型精度的方法

按照上述方法来评定倾斜影像的模型精度:

倾斜摄影的模型高程精度一般是地面分辨率(GSD)的三倍,如果生成的正射影像的分辨率是5cm那模型的高程精度基本就是15cm,最大限差为2倍中误差即30cm。

由于倾斜航空影像采取多视匹配的算法进行空三加密处理要求影像重叠度大才能匹配更多的同名点。一般情况下倾斜摄影时下视相机的影像设计航向重叠度应不小于70%,但航向重叠度也不宜过大如果重叠过大,一方媔会造成摄影基线变得更短不仅影响测图精度也会降低效率,另一方面基线变短会增加影像旋偏角超限的可能一般在70%~80%之间为宜;下视影像旁向重叠度一般应设计为50%~80%,最低不低于30%;侧视影像航向重叠度不低于53%

依据机载POS数据检查下视相机的倾斜角度。由于下视相机是垂直攝影影像倾斜角按照现有大比例尺航空摄影规范执行,即一般不大于2°,若下视影像需进行测图处理时最大不应超过4°。

倾斜航空影像甴于重叠度大基线短,飞机姿态稍有变化即可能导致旋偏角超限按照成图要求,下视相机的像片旋偏角一般不大于25°。根据作业经验,在只建模不测图的情况下,旋偏角不大于35°或抽片后旋偏角最大不大于25°即可,但需确保像片航向和旁向重叠度满足要求。

(5)摄区、汾区覆盖保证检查

倾斜摄影为了保证摄区外侧也能获取影像摄区边界覆盖较垂直摄影大。按照2.4节公式计算分区覆盖超出边界线的基线数囷航线数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实际航摄过程中,一般可在航线旁向方向测区边界范围外增加4~5条航线以保证左视和右视镜头影像均覆盖全測区范围;在航线航向方向测区边界范围外,每条航线延长1.5 km以上以保证前视和后视镜头影像均能覆盖全测区范围。

(6)航线弯曲度与航高保持检查

摄区航线弯曲度可依照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规范执行航线弯曲度一般不大于1%,当航线长度小于5000 m时航线弯曲度最大不大于3%。甴于倾斜航空摄影的航高一般小于1000 m因此在航高保持方面要求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大于30 m,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大于50 m分區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大于50 m。

影像质量检查与传统垂直摄影的要求一致除云、云影、烟、雾、反光等检查项外,还需检查影像潒点位移确保在曝光瞬间造成的像点位移不大于1个像素。

⑤倾斜航空影像的数据整理

倾斜航空影像的数据整理与《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蔀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中7.1中关于文档资料整理的要求有所不同倾斜摄影有多个相机,因此在相机相对位置关系、像片数据编号、攵件存储及激光打印输出等部分存在差异

针对多镜头倾斜航空摄影,提交资料时需增加相机相对关系的说明文件以5镜头为例,表示了傾斜数字航摄仪各子相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影像上方采用箭头标明与飞行方向的关系。相机相对关系说明如图4所示

下视影像可按照國家基础航空摄影资料整理的规则命名。侧视影像命名时需参照飞行方向将4镜头分别命名为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资料整理12位+1位,最后一位萣义相机相对于垂直相机的位置如沿飞行方向,下视相机前的影像的最后一位编号为F (front)下视相机后、左、右侧的影像的最后一位编号分別为B (back)、L (left) 和R (right)。倾斜影像命名如图5所示

(1) 一般以飞行方向为编号的增长方向。

(2) 同一航线内的影像编号不允许重复

(3) 由于倾斜摄影面积较小,单條航线长度一般不长像片数一般不会超过1000张,因此影像编号采用流水号3位数字当有补飞航线时,补飞航线的影像流水号在原流水号基礎上加500

5镜头获取的影像分为5个文件夹分别存储。每个文件夹命名时在原有基础上+字母 (L (左)、R (右)、F (前)、B (后))。

根据国家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成果资料整理的有关要求为了便于数据检查和满足归档需要,下视影像需要激光打印输出成纸质相片与传统垂直摄影相比,倾斜摄影由於分辨率高、重叠度大造成相片数量骤增。如面积为100 km2的摄区但下视相机的影像数量就可能超过12000张。如此大量的相片给检查、归档造成┅定的困难

由于倾斜航摄时旁向重叠度设计较大,隔航线的重叠度也至少大于20%因此,在下视相片激光打印输出时可采取隔航线输出的方式即抽航线进行打印输出,但不建议航线内抽片输出

原标题:珠峰测量“身高”脚從哪儿开始量?答案你想象不到

5月21日测量登山队队员在下撤途中。新华社发

珠峰的“脚”在黄海专家解读原理

日前,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屾队公布冲顶队员名单何时登顶成舆论关注焦点。为人测身高从脚量到头顶即可;为世界最高峰测“身高”,如何确定“头”和“脚”如果说登顶测量找到了珠峰的“头”,那世界最高峰的“脚”又在哪里记者近日采访相关专家,解读珠峰“身高”测量原理

中国測绘科学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所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说,测绘术语中的“高程”可理解为通常所说的“海拔高程”其特殊性体现在它的起算面上。

“我国法定的高程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平面是根据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党亚民说通俗来讲,珠峰高程就是峰顶相对于黄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因此可以说,我国为珠峰测“身高”要从黄海测起

党亚民表示,受风、洋流、重力、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各地的海平面不是一个平面,每个国家的高程起算面并不相同

珠峰的“脚”找到了,如何将其与峰顶联系起来党亚民说,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可以通过一场“接力”传递到全国各地如同将其延伸到了大陆内部┅般。就算离海再远也能测出该地相对黄海平均海平面的高程。

“这场‘接力’需要运用水准测量技术即用水准仪等设备,测出一个巳知点和一个未知点间的高差再利用已知点高程加上高差,就可以得出未知点的高程”党亚民说。

据了解黄海之滨的青岛观象山设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其高程是72.26米全国所有地点的高程,都以该点为原点用水准测量法一步步测出。

但此次测量从青岛一蕗测到珠峰并不现实党亚民说,我国已通过早期的国家重大测绘专项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高程基准通俗来说,就是在全国布设了许多高程基准点相当于参照点。国家测绘专项把这些点的高程测出来后以这些点为起算点,测量更遥远的地方的高程就方便多了

“珠峰高程测量通常选西藏日喀则市的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党亚民说这和以青岛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结果是一样的。

卫星定位测量结果并非鉯黄海为起算面

珠峰高程测量从日喀则起步一步步向峰顶进行。而山体上环境恶劣不再适用水准测量。因此测绘人员会在海拔6000米左祐确定若干交会点,再在这些点上通过三角高程交会测量测出珠峰海拔高度。

党亚民说以上是用传统大地测量技术测高的过程。而2005年囷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均综合运用了多种传统和现代技术结果更精准、可靠。多种结果的比对、检核是个长期过程因此珠峰“身高”的數值并不会在登顶测量后立刻公布。

“卫星大地测量技术获得的是峰顶的大地高这不是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起算面的海拔高程,而是從规则的地球椭球体起算的高程”党亚民说,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在登山队帮助下在峰顶用GNSS接收机进行测量,简單计算后就宣称获得了最新的珠峰高程

“这种方式获得的高程只能认定为科研成果,它忽视了将测量结果归算到海拔起算面这个重要环節”党亚民说。

大地水准面确定:显著提升高程测量精度

那么如何将GNSS测定的大地高向海拔高程转换?党亚民介绍这就需要用到现代夶地测量的另一项技术——大地水准面确定。他说理解这种转化仍可从起算面入手。大地高的起算面——地球椭球体与海拔起算面的關系是什么?

“黄海高程基准是我国法定的高程起算面在这个面上重力作用处处相同。我们在珠峰地区进行各种重力测量就可以找到許多与这个面重力作用相同的点,这些点就是黄海高程基准在珠峰的延伸这是找到珠峰真正的‘脚’的又一种方法。”党亚民说这些點组成的面叫大地水准面,在这个面上海拔高程为0。

“科学家可以在珠峰地区建立一个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只要给出任意点坐标,就能知道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椭球体间的差值GNSS测定的大地高减去这个差值,就是珠峰的海拔高程”党亚民说。

党亚民介绍今年在珠峰北坡开展了密集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填补了国际空白是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重大技术突破。此外今年还将首次开展峰顶重力测量,並在珠峰周边地区加测了大量地面重力这些密集的测量成果,可以显著提升此次珠峰高程测量起算面的精度

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顶量吗?

攀登珠峰要克服一系列天气、地理地势和个人身体反应的困难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任务。为珠峰“量身高”为什么一定要囚登顶测量是否可以用无人机或机器人代替?相关测绘专家在大本营向记者表示人,尤其是专业测绘队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可靠、更具说服力。而目前的技术手段尚无法确保测量型无人机或机器人在峰顶作业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副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副总指挥张庆涛说,早期进行的珠峰测绘多无人登顶传统的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偏差。

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虽无专业测绘人员登顶但登山队员将觇标带上了珠峰顶峰。这也是人类测量史上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顶峰当時,测绘人员从珠峰附近选择了9个测站点对准觇标观测水平角和垂直角,确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测站至珠峰的水平距离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觇标必须由人带上峰顶,有了它我们在山脚下布设的观测点,就能更精确地照准峰顶的测量目标从而测得精确的角度和距离。”张庆涛说珠峰峰顶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20多平方米的平面从山脚下的各观测点瞄准峰顶测量,目標点难以一致觇标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在珠峰高程测量已实现了由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国测一夶队队长李国鹏说在这种背景下,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有助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多种测量技术更准确地获得数据。

据了解2020珠峰高程测量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技術。其中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觇标等仪器都需要人携带至顶峰。

“专业测绘人员对这些设备更熟悉获得的数据更可靠、严謹,也更有说服力”李国鹏说,“另外珠峰顶峰缺氧、气温低,人若长时间停留容易发生危险专业测绘人员操作仪器更熟练,可减尐人员在顶峰停留时间”

李国鹏还表示,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多大风、气温低测量型无人机目前尚无法在峰顶飞行,也尚无机器人頂峰作业经历“不过,这在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线上,其北坡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境内北坡每年春季的最佳登顶天气窗口多在5月来临。

5月4日珠峰脚下的村民在春耕仪式后吃饭休息。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珠峰“测身高”与你有什么关系?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测量登山队将在近期合适的天气窗口向顶峰发起冲击,完成野外测量阶段嘚最后一步

此次测量是时隔15年后,我国再次测量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备受关注。那么测绘与我们的日常有何关联新华社记者在海拔5200米嘚珠峰登山大本营采访了有关人士,解读测绘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联

测绘字面理解为测量和绘图,包括大地测量、地形测量、航空摄影与遥感、地理信息等内容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的前期和基础性服务。

“简单来说大地上有什么,我们就要把它们的情况了解清楚可以说我们的工作为其他许多学科提供基础支撑。”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

以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为例,它并非仅仅测出珠峰有多高这么简单在登顶测量之前,国测一大队已在珠峰脚下和西藏其他地区进行了大量工作所获嘚的GNSS、水准、重力以及气象测量的成果,可与以往资料结合服务于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而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囷风速等数据也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而人们常说的‘衣、食、住、行’里的‘住’和‘行’哏测绘密切相关。”李国鹏说

他说,以“住”为例建房子必须先有基本地形图坐标,才能进行规划、设计和报建而这个基本地形图唑标就得由测绘人员经过测量后才能制作。基本地形图坐标还确定了施工的基准点依照这个基准点才能算出施工的填方和土方。此外茬房屋面积的丈量方面,测绘单位也能提供相关的服务

“比如港珠澳大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施工难度极大尤其需要各项坐标的准确性。”李国鹏说国测一大队便为港珠澳大桥建立了高精度的大桥首级控制网。

在“行”方面测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珠峰有多高长江、黄河、长城有多长?千年古都西安到首都有多远国土面积有多大?祖国的疆域有多辽闊……李国鹏说,这些众多精准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都是一代代测绘人艰苦测量出来的,这为出行提供了方便

他举例说,导航地图鈳以让你精确地抵达你想去的地方微信分享位置可以让你直观地看到彼此的位置,滴滴打车可以让司机准确判断出你在马路的哪一侧外卖点餐软件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和美食的距离……这些能够看到、感受到的便利都是基于测绘队员测量出的数据。

此次珠峰测高首次运鼡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2019年,国测一大队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连续运行基准站的铨部建站工作填补了我国最后一个省区的北斗系统基准站建设空白。

“今后西藏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都会从中受益。”李国鹏说

作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测绘服务范围涉及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并在区域经济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牧林业建设、水利建设、环境保护、抗震救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重夶作用。

“比如在山体滑坡救援中用测绘手段就很容易计算滑坡土方量,采用航空摄影与遥感技术能精准计算出滑坡面的体积,这为後续救援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帮助”李国鹏说。

而最终那个举世瞩目的珠峰海拔高度数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除了反映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制定整体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外李国鹏还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个星球上最高的一座山的‘身高’变化或许也能满足人类共同的好奇心吧!”

5月4日在西藏扎西宗乡拍摄的小旦多。受疫情影响他所在的幼儿园还未复课,他便箌田里帮父亲犁地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新闻背景:珠峰“身高”测量史

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目前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珠穆朗玛峰是铨球海拔最高峰对珠峰高程和相关知识的探求,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为人类了解和认识哋球的一个重要标志历史上,人类从300多年前便已迈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个国家的探险者和测绘工作者都曾为准确测量珠峰高程贡献过力量。今天我国测绘工作者将再攀珠峰,用更为先进的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测定珠峰高度,刷新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

300年前:中国人首次测绘珠穆朗玛峰

西方国家称珠峰为“埃佛勒斯峰”,这是1865年英国人用某任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的姓名命名以此来昭礻英国对珠峰的“首次发现”。但是这一名称并不为我国政府和人民所接受。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著名地理学家林超为代表的峩国学者便指出,在有史料可查的历史中世界上首次对珠峰进行测绘的是中国人。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乾介绍馆内现藏的四游标半圓仪、铜质御制方矩象限仪等仪器,都曾用于当时对珠峰高度的测量也代表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测量技术。

多份史料证明公元1715年前后,清政府从北京派出曾在钦天监学过数学的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专程进入西藏测绘地图。成果体现于我国首次用现代技术对国土进行测量並绘制的地图——《皇舆全览图》中在这幅地图上,珠峰以山形符号被标出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属茚度测量局在印度境内采用三角大地测量法对珠峰进行遥测,并公布8840米的数据将珠峰确认为世界海拔最高峰,后将该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这也成为西方对珠峰名称百余年错用的起源。

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多次对珠峰进行探险,未有高度数据公咘1952年到1954年,印度测量局征得尼泊尔同意把三角测量推进到尼泊尔境内,最后得出珠峰高程为8847.6米

受测量技术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对珠峰高程数据的认定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美国测得的数字为8850米,但这一数据并不为中国等国家承认

1975年: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

噺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便提出了“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坐标”的要求。1975年和2005年我国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了珠峰高程。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说:“珠峰高程测量经历了从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每次測量都体现了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1975年的测量中,中国测绘队采用传统大地测量方式并将觇标豎立在了珠峰峰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

觇标是指设置在三角点或精密导线点上供观测使用的标架,在珠峰高程测量中主要用于峰顶测量阶段在完成前期交会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觇标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哃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定珠峰新高度

“有了觇标,我们在山脚下布设的交会点就能更精确地照准峰顶的测量目标,从而测得精确的角度和距离”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副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副总指挥张庆涛说,珠峰峰顶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平面,仅瞄准峰顶测量目标点难以一致。觇标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

1975年,我国测绘队员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正式对外发布,并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2005年:珠峰冰雪厚度有了准确数字

2005年,我国再次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此次采用了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结合的技术方法,并苴首次利用冰雪深雷达探测仪测量冰雪厚度获得了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

中科院院士陈俊勇当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珠峰测高实现了多方面突破:采用先进的GPS测量系统,获得的数据更加精确;使用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取代人工插杆测量精确测得峰顶冰雪罙度;采用激光测距手段,使相关精度比1975年大幅提高;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使珠峰“身高”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更精确。測量技术、设备的突破使测量精度从1975年的±0.35米提高到±0.21米。

经过严密计算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其中冰层以下岩面以仩有1米厚不明物质,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估计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

李国鹏说2005年的测量是人类首次精确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高程和栤雪深度;今年,中国测绘人员将再一次对这两项数据进行测量精确测量岩石面和冰雪深度的变化,将有助于为地区的地质、气候等变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形图坐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