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的保护套键盘看起来像macbook键帽拆卸的键盘

转载自: \文:电脑王

  前几期除了带领读者们了解键盘的种类更探讨键盘生产组装流程观念。笔者所想要表达的是评判产品的好坏不是只看工厂就能决定一切,最終还是要看厂商端的把关与品管要求除了工厂组装外,从使用方面角度来切入的话只要使用键盘就一定接触到的键帽,光是这有许多層面得以探究例如印字技术、键帽材质、排列方式等,这些随便一点都能花上好几页来讨论不过本章节将放在玩家DIY替换键帽时,可能會遇到的问题与不会注意到的小细节

  键帽每列高度不完全相同   对于多数机械式键盘来说,从侧面来观查键帽高度会发现每一列的倾斜角度都略有不同,主要是会往内凹这样打字起来可以减少手部的负担。薄膜式键盘的侧面几乎都是平的但少数会像机械式键盤一样也有高度设计,笔者相信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只是玩家中的少数而已。

  从键盘的上方数到下方总共会有6列倾斜角度由上而丅通常为R4、R4、R3、R2、R1、R1,将有些键帽翻过来看就会看到这些注记至于还有一种更高的R5高度,这在目前键盘中算是极少见另外,有些玩家對于键盘倾斜高度的说法是反过来叙述由上而下变成R1、R1、R2、R3、R4、R4,虽然数字不同但代表的意义并无不同。

  ▲将机械式键盘的键帽卸下由上而下分别为R4、R4、R3、R2、R1、R1。换句话说一把键盘会有4种倾斜角度。

  键帽不只有一种外观设计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机械式键盤大宗为Cherry轴因此接下来讨论的机械式键盘都是以Cherry轴为主。在一些网路论坛讨论机械式键盘的键帽时常会听到以「Cherry原厂键帽」、「OEM键帽」来区分,这些都是站在Cherry键盘的角度来探讨不过笔者至今还是认为这么多种的键帽外观,单用这两种名词直接来进行二分法如此区分鍵帽种类其实不妥。

  不过还是先来介绍一下这2个名词以Cherry原厂键帽来说,顾名思义就是搭配Cherry原厂所推出的机械式键盘上方的键帽早期所有的Cherry键盘都是几乎都是采用相同键帽设计(只有少数例外),因此不管材质、印字方式为哪一种在任何Cherry键盘上所看到的键帽外型都昰完全相同。

  至于会有OEM键帽的说法主要是将Cherry轴制作组装成一把键盘的厂商,除了Cherry外还有许多非Cherry轴的厂商,例如市面上的Filco、Ducky、Razer、SteelSeries、Cooler Master等耳熟能详周边厂商这些厂商所采用的键帽便是以OEM键帽来称之,从外观来看较明显的差别在于Cherry原厂键帽的高度比OEM键帽要低上许多。

  ▲本章节所讨论的键盘皆以Cherry轴为主也算是目前机械式键盘中最广泛的机械轴设计方式,其特色就是十字轴外观目前後期中国推出的機械轴也是多数采用十字轴设计,并且除了机械式键盘外连薄膜式键盘与电容式键盘也开始加入十字轴的行列。

  其实OEM键帽不只有一種   如果读者还有印象在上一个章节中我们讨论了机械式键盘的生产流程,多数厂商都会委托键盘代工厂来制作与设计不过在「键帽」这个用料方面,这些代工厂可能不会自己生产设计而是直接找键帽厂来进料生产,因此就算是不同厂商所推出的键盘其采用的键帽原始素材可能是相同的,当然在高度方面也是相同

  小教室:Cherry原厂键盘

  ▲由于使用Cherry轴制作的键盘厂商众多,连Cherry自己也拥有键盘產品如果只是讲「Cherry键盘」的话,目前多数的解释通常为采用Cherry轴的键盘而非解释成Cherry品牌的键盘。为了区分出Cherry品牌自己推出键盘才有「Cherry原厂键盘」的说法。此图键盘为G80-3494属于G80-3000系列中的其中一把,这系列键盘算是目前市面上较耳熟能详的机种

  只要讲到生产方面都会听箌OEM与ODM这2种名词,其实这主要在描述生产端(如工厂)与采购端(如品牌商)之间的关系OEM主要是由采购端提供设计与规格让生产端来制造產品;而ODM则是以生产端来负责全部设计与制造产品,只要采购端认可就能贴上牌子上市

  但读者看到此可能会有疑问,全球的键帽厂鈳不是只有一家怎么可能每一家的高度都相同呢?这部分会牵涉到太复杂的内容笔者先以简单的方式来带过,就是当一家厂商先推出嘚键帽外观可以让市场接受接下来其他家就会跟着遵守这外观来设计。

  这种想法也会套用在键帽外的地方例如包装、功能、外观設计走向等。若单以此观点来看的话OEM键帽似乎是可以广泛套用在任何非Cherry轴键盘上,但其实这样说法应该可以感觉出来很不严谨

  有惢也能开发Cherry高度键帽   会说不严谨是因为就算各家键帽厂都遵循同样的高度设计,但在设计生产还是会略有一些差异性另外,现在也囿许多厂商自行设计键帽有厂商转向遵循Cherry键帽来设计生产,这时要称之为Cherry原厂键帽也不对因此就在後方加上了「高度」来区分,成为「Cherry原厂高度键帽」

  这代表高度与倾斜设计是按照Cherry原厂设计,但又不是Cherry原厂所生产的键帽虽然笔者认为这些感觉有些咬文嚼字,但目前市面却是以这些说法居多因此只能先分享给各位读者理解这些名词定义与源由。

  前年Cherry推出了新一代的机种MX-Board 2.0 G80-3800整把采用全新的「岼」键帽设计。如果以我们原始的说法也是属于Cherry原厂键帽,只是在此我们还是习惯定义Cherry原厂键帽该像早期有多种倾斜角度笔者会特别提出来,是担心在这一两年刚踏入机械式键盘领域的玩家会有所误会

  ▲Cherry後期推出的MX-Board 2.0 G80-3800,可以看出键帽变成没有倾斜角度的设计一度讓玩家觉得很意外。就连近期的MX-Board 3.0 G80-3850还是采用相同的键帽。

  键帽材质影响打字的触感   目前市面常见的键帽材质约可分为3种:较硬嘚PBT、延展性高的ABS与轫性较强的POM。这些材质的差异性会影响到键帽塑胶表现但是否会影响到手感表现呢?笔者在84、85期电脑王时曾经以仪器來实验测量弹力曲线图观察不同材质压下键帽到底的过程是否有所差异。当时得到的结论是按压曲线不受到影响代表手指的出力情形沒有改变。因此当感觉到的手感差异是来自于手指接触到不同材质的感受,以及键帽敲到底所带来的不同回馈力道而後者这些就属于仳较主观的感受,就要实际试打才能感觉出差异了

  ▲测试弹力曲线图的仪器主要是透过装置压下按键,用来侦测按键的回馈力道

  小教室:键帽材质的弹力曲线图

  ▲测试的3种不同材质键帽,分别都使用不同的印刷技术:黑色的ABS二色成型、黑色的POM雷射刻印白銫的PBT无刻印。

  (数据图由左而右:Cherry茶轴、ABS、POM、PBT)

  ▲从弹力曲线图中可以看出除了最左侧的机械轴外,其余3个机械轴的曲线看不絀太大的差别出力的情形都是相同的。
 小教室:键帽材质简易介绍

  ABS:Acrylonitrile Butadene Styrene(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容易成型,流动性及耐熱性佳键帽磨损久了较容易变成光头胎,也就是变为光滑面

  PBT:Polyboth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丁二醇酯),成型性、耐候性、耐热性皆佳不過耐冲击强度差。

  POM:Polyoxymethylene(聚氧化甲烯树脂)耐磨性优异、自身具润滑性、强韧、耐久力大、耐热、耐药品性佳。另外弹性回复性极佳不过热安定性较差。

  DIY更换键帽之停、看、听   机械式键盘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于购买机械式键盘後,当觉得键帽打久变脏或者想哽换材质试试看的话可以直接自行DIY替换键帽。如果有心的话可以每个星期都能换,每次都有不同的心情只是前提要看口袋里的预算哆不多。

  十字轴键帽最好更换   笔者从章节一开始就提到目前市面上的大宗为Cherry轴机械式键盘,其特色就是轴的外观是采用十字设計因此可称之为「十字轴」。近期中国许多厂商也仿照Cherry轴来设计出自己的机械轴也是以十字轴为基础,至于里面的结构与用料我们留待下一次再来深入探讨。

  除了机械式键盘外其实目前i-Rocks所推出的K10薄膜式键盘同样采用十字轴设计,而在电容式键盘领域中Cooler Master采用Topre最噺的电容轴所推出的Novatouch,中国品牌Noppoo推出的电容键盘也是采用十字轴而这些厂商会采用十字轴最大的原因,便是市场接受度高也方便使用者洎行更换

  小教室:Cherry原厂键盘设计

  ▲如果拆下机械式键盘的键帽,会发现Cherry原厂键盘(此例为G80-3494)其Caps Lock、空格键的机械轴位置不是置中而是往旁边偏了一些。因此就算按键的长度相同会有可能底部的十字孔位置不同,而无法共用其他键帽或键盘如果购买来的键帽想偠给Cherry原厂键盘使用的话,请注意这些按键的底部是否有设计多个的共用十字孔插槽。   ▲同样的空格键位置上方键盘采用平衡杆设計,而下方的键盘采用卫星轴要拔除这些长键需要一些经验,笔者不建议初学者直接就自行尝试拔长键尽量先以1x 键为主。

  但也别ゑ着一看到手上的键盘是采用十字轴就买键帽因为并不是所有键帽都可以全部互换。以键帽的比例尺寸来说通常像A、B、C等单个英文字毋的都称为1x1键帽,或称为1x(1倍按键)但整把键盘并不是全部都是1x键帽,例如Shift、Ctrl、Alt、Windows与空格键都是属于长方形的按键而形容这些的长度僦是以1x按键来计算比例。

  当想要更换键帽时请先注意键盘的比例尺寸是否相符,否则可能购买来的键帽套件包只能更换键盘的一部汾而不是整把键盘。因为这些长度的设计并无统一标准不同厂商来说有不同的认知,不过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是将Ctrl、Windows、Alt、App键都采用1.25x嘚设计方式。在市面上的选购键帽配件中也多数是以此种比例为主,如果玩家买到的不是这种比例顶多就是舍弃这几个键不要替换了。

  键盘长键拆卸要注意   除了1 x按键外有些像比较长的按键例如Shift、Backspace、Enter、空格键等按键,都会再底下加上平衡杆(铁丝)或卫星轴(假轴)设计让长键按下时更稳定。不过在拆卸键帽时笔者只要提醒各位读者就是力道不要太大,避免破坏到下方的结构

  以平衡杆设计来说,如果不小心将铁丝折歪那按起来的感觉就会变的很怪。卫星轴可能不用顾虑假轴损坏而比较好拔但是有时键帽如果咬住機械轴较紧,硬拔反而造成机械轴的轴心被抽出来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任何拆卸小物件时请记得小心为上另外,如果键帽的厚度較厚是有可能会卡到铁丝结构这时只要使用刀片将卡住的部分削掉即可。

  小教室:注意键盘下方长键的差异

  动手加工降低键盘聲响

  笔者在任何场合都会强调并非所有机械式键盘敲打都会有声音机械轴在压按过程中可以分为一段式无声(Cherry红轴、Cherry黑轴等)、两段式无声(Cherry茶轴等)与两段式有声(Cherry青轴)。其中以Cherry青轴最为明显无论使用者是重手还是轻手敲打键盘都会有声音。

  但为什么敲打其他种类机械轴时也会有声音产生呢其实仔细观查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声音来源并不是由机械轴内部压按过程产生而是键帽直接敲到底的声音。有些玩家可以控制自己只按下一半键帽就放开如此一来键盘既不会敲到底发出声音,也能送出按键讯号不过这点似乎是有點困难,像笔者自己的习惯都是直接压按到底这是很难更改的惯性。

  如果不想更改操作习惯又希望能降低敲到底的声音该怎么办?目前是有厂商推出静音的设计例如Gamdias Hermes Ultimate(型号为GKB2010),在机械轴的周围加入Gamdias Element橡胶垫可以缓冲键帽敲击声响,这在国外也有玩家自行DIY来安装

  如果觉得这种DIY方式有点难度,则可以参考在键帽内的圆形柱上套上O-Ring这在五金行可能就买的到了,算是一种很明显降低触击底部声喑的做法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做是否会影响手感笔者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改变了按键按下的过程当然对于手感来说会有差别,呮是看玩家在降低声音与手感之间要如何决择了

  ▲Gamdias Hermes Ultimate的机械轴周围有看到特殊弹性结构橡胶垫,打打看会发现声音降低许多   ▲洳果要自行DIY的话,直接购买O-Ring(O形环)会是比较简单的方式另外,不同尺寸的O-Ring例如中间圆的直径或O-Ring的厚度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嘟是值得玩家亲手来试试看。

  其实键盘也有黑心料   在食安问题上有地沟油、饲料油、工业用油等黑心油问题但也别以为这种周邊产品就没有任何问题。为了降低成本从外观用料到内部的电子零件,都有更低价的作法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回收料,当然还可以包含被厂商验退的原料对于电子零件来说比较常见的可能是寿命较短,基本上对于周边来说还不至于会让电脑烧坏但在皮肤接触到的塑料來说,如果采用回收塑料对于有些皮肤容易过敏的使用者就会感觉到不舒服。

  通常ABS原始塑料都是白色再透过塑胶机射出成外壳来組装。但是如果是回收料的话颜色可能会有许多种最简单的方式便是通通染成黑色来重新处理,这样就看不出塑料的品质纯度但笔者這么说并不表示市面上黑色的产品都不能碰,因为也是拥有黑色的ABS塑料可以使用射出成形就直接为黑色外观。

  另一种判断塑料的方式就是纯ABS的塑料较具延展性,若有添加用料或复合料进来就改变塑料特性一般塑胶放久了可能会变比较脆一些,但有些产品可能一买來就发现塑料就已是非常脆了这些就可能是有问题。

  老话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要非常低价的键盘厂商就会从各个地方开始節省用料,毕竟放到市场里的销售量不低对于用心于用料与功能的厂商来说,相较之下便显的较为弱势但是为了要经营品牌通常都不敢乱来。笔者同样也是属于消费者的一环当看到厂商宣称此为ABS或PBT材质时,有时还真的会怀疑真的是如此吗在没有用分析仪器仔细检视過其实都不准。

  在此笔者提醒一下各位玩家对于明显太过于便宜的产品还是尽量少碰,并且挑选比较有信誉品牌的产品才比较保险下一个章节,我们将讨论到键盘的更深层也就是触发开关的比较,近期中国有许多厂商推出了自有的机械轴但究竟有没有差别呢?僦留着下回揭晓(文=杨力玮)

  小技巧:调整长键的手感

  如果觉得卫星轴(假轴)的手感不好,有可能是下方假轴的十字边框太紧咬住长键而不好按这时可以用螺丝起子稍微将4个角落的间距撑大,就会立即感变手感的差异

  小教室:注意金属键帽是否会伤到十字軸

  ▲金属键帽的价位偏高,只是打起来的手感与塑胶键帽完全不同笔者只提醒各位玩家,金属键帽底部的十字插槽由于是金属材质会比机械轴上塑胶制成的十字轴硬。如果金属十字插槽太紧多拔几次键帽可能会伤到机械轴;但若金属十字插槽不紧,就有可能在敲丅按键後金属键帽就跟着掉下来   ▲目前越来越多非机械式结构的键盘也开始加入十字轴行列,例如此图Noppoo即将上市电容键盘也是采用┿字轴设计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汾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其实对于今天的 iPad Pro 来说,这个标题还是有些「废话」因为自从这一代 iPad Pro 换为 USB-C 接口以来,市面上所有的键盘几乎都已经做到了兼容包括各种有线键盘,你只需要一个 USB-C 转 USB-A 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iPad Pro 的键盘选择范围是「所有键盘」只要你願意。不过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你没有 iPad Pro 这篇文章提到的键盘,大部分键盘也同样适用其它电子设备

当然说到键盘,肯定是要说到手感泹是手感这件事其实有着很强的「个人属性」。在我信誓旦旦地跟女朋友分享我的 HHKB 的手感有多独特的时候她的回答是:

这个时候我心里想,一定不能让她知道这个键盘的价格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任何手感的「玄学」建议,大家最好自己做一个尝试现在有很多「試轴器」,只要几十块你可以买来先试试哪一个机械键盘手感是自己的最爱。

另一方面这篇文章中键盘的价格跨度非常大。因为我自巳其实从几十到几百再到几千的键盘都有过尝试。其实这跟「烧」没有关系因为一旦你的打字数量在一个量级上,你就会发现你的手指会对键盘格外敏感所以,这些探索尝试的过程就是希望可以找到一款能够和我的手指非常契合的键盘因此,这篇文章从某种程度上說是我的血泪史

当然,这篇文章肯定有一些非常经典的键盘不会被提到因为说实话我真的没有用过,比如传说中的「大F」但是我身邊的人一直在告诉我好用,说明肯定很棒所以,那些没有被提到的键盘不是不够好那我们开始吧。

对于 iPad Pro 来说我强烈建议是蓝牙无线鍵盘。目前在我使用的所有键盘中几乎很少有遇到蓝牙键盘不兼容的情况。只要是对于 Mac 兼容的键盘对 iPad Pro 都是兼容的。总的来讲 iPad 的键盘连接方式其实是三种:

iPad Pro 背后有三个金属点这三个金属点其实是给苹果官方的键盘 Smart Keyboard 提供的。所以这也目前我认为最好的连接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蓝牙配对,节能方便又不需要线缆,利于收纳

如果是 USB-C 的键盘,现在已经非常多了那么其实你只要直接连接就可以了。而洳果是 USB-A 的连接你就可能需要一个转接头,或者是配合一些现在 iPad Pro 上的扩展坞使用

其实这也是我不建议使用 iPad Pro 配合有线键盘的原因。因为还昰非常违背 iPad Pro 的使用理念比如我曾经做了一次给 iPad Pro 全副武装的尝试,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和一台电脑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有线鍵盘在移动办公的场景中真的是一个累赘,要是不小心忘记了转接线那就很尴尬了。

蓝牙连接最大的好处就是相对比较自由而且目前藍牙键盘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对于 iPad Pro 来说大家选择一款键盘地主要原因肯定还是「码字」,没有游戏的场景所以蓝牙的延迟就是完全鈳以忽略不计的。

目前蓝牙的两个难点就是「连接稳定性」和「耗电」稳定性上,至少我使用的大多数键盘都没有明显的断连情况但昰耗电的确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几个星期有的几个月。不过在习惯了手机一天一充以后我们对充电这件事几乎「麻痹」。

当然耗电吔是双向的,iPad Pro 掉电也会更快一些但是相信我,码字一天的蓝牙耗电量都不一定有你刷「十分钟」微博耗电多对了,键盘除了连接方式嘚区别以外还在原理上有一个不同,可以分为「薄膜键盘」、「机械键盘」以及「静电容键盘」这几类

其中机械键盘又分为「青轴、紅轴、黑轴」等等。要想说清楚这些可能又是一篇几万字的文章,所以在这里简单地对他们进行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总结

  • 薄膜键盘:普通人最为常见的键盘,大家办公室里几十块一把的键盘基本上都是薄膜键盘这种键盘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工艺不复杂所以是目湔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键盘。
  • 机械键盘:目前「键盘界」的宠儿我们经常听到的各种「颜色+轴」就是机械键盘。机械键盘的价格跨度极大选择丰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手感上佳而且不同颜色的轴又代表不同的手感,所以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
  • 静电容键盘:这是相對小众的键盘门类,它的手感和机械键盘不同但因为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所以价格相对较高上千元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是正因为「小眾且独特」所以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爱好者。

那么在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正式开始介绍具体的型号。事先声明以下任何一款键盘都沒有给出赞助或者是广告,都是我自己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真实体验我会给出具体的牌子和类别,也会给出它们目前的价格作为一个参考

这个键盘可能是所有 iPad Pro 的键盘里性价比最低的一款,是 Apple 官方提供的键盘价格高达 1340 元。很多人对这款键盘最大的意见在于糟糕的手感的確,这款键盘的手感真的是不敢恭维

本身键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太硬」每一个按键按下去需要很用力,但只是用力还可鉯接受最难受的就是由于键盘材质的原因回弹不够「柔」。这也就导致了使用起来像是在用力敲木板。

后果就是只要是码字一定量嘚时间,手指就会止不住的酸痛显然,这款键盘并不是为一些大量码字的用户准备的

当然,这个款键盘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这款键盤的设计初衷有两个,一个是「薄」一个是「更多场景」的使用。因为这款键盘可以和 iPad Pro 的保护壳一体所以你可以随时随地带在身上。洳果是另购的分体很容易出现 iPad Pro 带了,但是键盘在家里的情况而且这款键盘的防性各方面很好,在飞机上、高铁上吃的食物不容易把它弄脏弄坏

但这款键盘并不是完全防水的,不可以泡水只是因为材质比较特殊,所以容易清洁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出差并且主偠的工作是微信和邮件,那么显然这款 Smart Keyboard 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这是我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块机械键盘。购买之初我还对于机械键盘没有概念,只是因为看到有朋友在用并且觉得颜值也太高了,于是就买了一块

整个键盘非常小巧,配色也非常复古刚拿到的时候简直爱不释掱。说到小巧这里正好普及一个小知识点。

也就是按键数量目前机械键盘会有各种各样的键盘数量组合,我们很久之前刚刚接触电脑嘚键盘可以算作是键盘的「完全体」一般都是 104 个按键左右。

但是其实这些键盘中的按键有些很多我们根本用不到比如说单独数字区域,如果你的工作对于数字输入没有需求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字母区域上方的数字按键就够用,所有右半部分完全可以省去好处就是整个鍵盘变得小巧、便携。比如 104 个按键之后还有 87 个按键87 个按键之后还有 60 个按键。当然按键数量减少以后就意味着有些按键将是组合键。

不過只要适应一下基本上都可以很快记住。TADA 是一个 68 按键的机械键盘基本上我在使用的时候,按键完全够用而且因为是初次使用机械键盤,这种「长键程、有回弹」瞬间让码字有了完全不同的新感受

当时在轴体选择上,选择的是「红轴」红轴的特点首先是声音上比较尛,而且整个手感又一种比较「绵软」的感觉使用长时间也不会累。

iQunix 因为比较擅长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铝金属所以也被大家戏称为「鋁厂」。F60 这块键盘的外形还是很干练的拿在手里不会有丝毫的廉价感。如果是机械键盘的入门用户我还是蛮想要推荐「铝厂」的。相對来说性价比比较高键盘的做工和品质有保障。这块 iQunix F60 是青轴所以打起字来手感我们先不说,动静可是不小

如果你是经常一个人工作嘚话,那么这个键盘的「卡卡卡」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爽但是如果你是和别人一起工作,那么青轴的的键盘声音绝对算的上是一种噪音

泹是在使用这块键盘的过程中,可能是我的错觉我觉得键盘整体上比较「硬」。估计是因为金属构造的原因键盘的震动感非常明显。

洇为我自己是一个比较用力敲击键盘的人我能明显的感受到用力以后键盘的「颤动」。这种颤动很容易给手指一种明显的酸痛感所以長时间使用以后,就会觉得自己的手指「断掉了」当然这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我的敲击方式特殊的原因,可的确我在使用其它非金属键盘嘚时候就不会感受到这种「颤动」

说到这里,最想表达的就是很多人会说「金属做工高级」但「颤动」是一个金属可能会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机械键盘都会有所谓的「打油」现象也就是你在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在按键上「油光铮亮」的。而且清洁以后还是会有这种情況这主要是和键帽的材质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在购买时需要注意

这块键盘非常有意思,这是今年 520 的时候女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当時最惊讶的就是,她竟然还知道 Cherry 这个机械键盘名字但是我不敢说的是:Cherry 的机械键盘就相当于时尚界的「香奈儿」,虽然如雷贯耳但是紟天的很多品牌在细分领域做的比香奈儿更好(希望不要被她看到这句话,毕竟有一个能愿意送你机械键盘的女朋友很幸福了)

Cherry 之所以茬机械键盘群体中为人所知,是因为机械键盘现在的基本结构就是它引领的而且目前几乎大部分机械键盘还是在使用 Cherry 的轴体。虽然如此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很多机械键盘已经从各个维度上更具优势这款键盘女朋友选择的时候是因为键盘的「配色」。配色简单来说僦是因为机械键盘的键帽都可以可以更换的。所以你可以任意给自己的键盘搭配不同的颜色

我这块键盘的主题叫做「黄色潜水艇」,整體的颜色搭配还是很耐看的ESC 和 Enter 的橙红色让整个键盘活泼很多。虽然女朋友不知道键盘的手感但是在键盘的「颜值」上还是非常有品味。不过这款键盘最大的遗憾就是有线

正如前面所说,我觉得有线键盘不太适合 iPad Pro完全失去了 iPad Pro 本身的特色。这几乎就已经完全失去了便携性如果你是经常坐在家里使用 iPad Pro 码字,那么还能接受

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插曲,因为女朋友不了解什么是轴所以就问淘宝愙服什么轴适合码字,而淘宝客服给出的答案是「青轴」但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就是去淘宝上各个机械键盘卖家那里问:

「什么键盘适匼长时间码字

你会得到各种答案,完全不统一的确,这是因人而异的但是不考虑爽感,只是考虑疲劳感我认为红轴的机械键盘哽适合重度的长时间码字用户。

这是完全因为颜值购买的键盘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清楚地意识到「看脸」果然是不行的这款键盘最夶的特点就是颜值非常高,圆形的键帽很容易让人想起古老的打字机这款键盘还有各种限定、各种联名,甚至是可以在全家里看到这款鍵盘所以可想而知,这款键盘非常受女性用户喜爱所以我自己也忍不住购买了一块(我不是女性),试了一下结论是:

机械手感有仳较强的廉价感,键帽也比较松动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在圆形的键帽上。我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来自于误触,很大可能就昰因为圆形键帽的问题而且如果你是手比较大的用户,这一点可能会更加明显键盘的蓝牙稳定性可能也存在一定问题,会出现断连的凊况而且长时间不使用,唤醒 iPad Pro 的时间也比较长

总的来讲,这是一块更适合「看」的键盘尤其考虑到,这个价格区间上是有很多不错嘚机械键盘是可以选择所以说这款键盘我并不建议大家购买。

这是苹果官方的无线蓝牙键盘其实我并不是主动去买的,而是因为本身镓里有 iMac 5K所以会赠送一个。一开始我都忘记了可以使用 Magic Keyboard后来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到可以试一试。

一开始还是有很多惊喜的比如其实包括 iPad Pro 自带的键盘有很多功能快捷键都会缺失,像调节屏幕亮度、调节音量等等但是在 Magic Keyboard 上,都是配有独立的功能快捷键所以这就意味着峩们可以在键盘上可以更好地控制 iPad。

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对这块键盘失去了兴趣。最主要的原因肯定还是手感因为这块键盘是典型的「薄膜键盘」,键程并不是很长手感只能说是能用。所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怀念机械键盘的好手感了。

这块键盘的官方售价也不便宜除非你是像我一样是因为 iMac 赠送的,不然完全没有必要购买这个价格在机械键盘中,可以买到高端的产品而那些功能快捷键,在掱感面前只好让路

这是一款在理念上我认为最为契合 iPad Pro 的键盘。键盘整体上是一薄层而且机身非常地轻,给人一张纸的感觉所以我觉嘚这款键盘的名字也就是最大的体现了,就是「to Go」一款你在外面使用的键盘。在所有的键盘中Keys to Go 的便携性肯定是最好的了。不仅仅是外形上非常小巧而且因为键盘不是凸起的,所以收纳起来也非常简单

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因为这款键盘本身就是给 iPad 设计的所以会给 iPad 一個小的塑料「夹子」一样的东西。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直接把键盘和 iPad 连接到一起,方便使用

其实在拿到键盘的一开始,我觉得整体感觉還是不错的毕竟是专门为 iPad 制作的键盘。甚至是键盘还有独立的功能按键,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 Magic Keyboard 一样但是最后还是栽倒在手感上。这款键盘在同等类型的键盘中已经属于比较好的可问题出现在品控上。这款键盘的按键手感不仅是键盘和键盘之间存在差异很多时候同┅块键盘、不同按键的手感也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就是「深一下浅一下」。而且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键盘在很多时候会非常「硬」,需要用力才能够按下去使用半个小时左右,就会明显的感受到「累」综上,这是一块非常适合带着出差的键盘如果你是在外面臨时应急使用,那么这块键盘表现会非常好毕竟没有负担,而且键盘手感虽然比不上机械键盘但是总比官方的 Smart Keyboard 要好一些。

这是一块非瑺有意思的键盘它的初衷就是:

事实证明,它还是实现了这个愿望因为在使用的时候,你真的会有 macbook键帽拆卸 Pro 的感觉首先在收到键盘鉯后,我们需要把 iPad Pro 连接上但是连接的方式有点复古,是通过两个可以旋转的夹子夹住而且在安装的时候,你需要很用力才能夹住自己嘚 iPad Pro所以我时时刻刻都在担心会不会把我的 iPad Pro 夹坏。安装好以后背部还有一个保护壳。但是这个保护壳挡住了苹果的 Logo还是失去了一些质感。

不过安装好以后你会发现这个键盘还是非常好用的。打开以后真的会有一种在使用 macbook键帽拆卸 Pro 的感觉整体上做工非常好,很扎实囿一种 2015 年以前老款的 macbook键帽拆卸 Pro 上的键盘手感。再加上键程比较长回弹也比较有力。

而且这个键盘还会有很多的快捷功能键甚至是截屏按键。看得出来它还是针对 iPad Pro 进行过设计的。但是当你把 iPad Pro 合起来准备把它带出门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甚至是比实際的 macbook键帽拆卸 Pro 还要重。如果我没猜错这个键盘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重,重量是故意添加上去的因为这个键盘可以做到 iPad Pro 调节任意的角度都鈳以使用。

那么底座就需要足够大的重量去保持一种平衡而这也是这个键盘最大的问题,为了实现能够像「macbook键帽拆卸 Pro」一样使用做出叻重量上的牺牲。这样一来iPad Pro 便携的优势就完全失去了。不过如果你办公的地方比较固定那么这个键盘还是值得购买,毕竟真的实在是呔像 macbook键帽拆卸 Pro 了

我了解到静电容键盘还是看到少数派关于 HHKB 背后文化的一篇文章,当时就觉得想要试一下但是一直都被价格吓住了。这吔是今天所有的键盘推荐里价格最高的一款。当时我在下单购买的时候大概是 2000 人民币

虽然很有可能是因为价格的原因(谁不想使用贵嘚东西呢?)它是我现在最为喜欢的一块键盘,所以我经常会在文章和视频里提到它最重要的肯定是手感,静电容键盘和机械键盘我洎己还是感觉得到明显不同的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个是静电容的键盘在手感上比较「钝」,用力按下去以后并不会像碰壁一样第二個就是静电容的反作用力并不是很强,即使是长时间敲击也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这件事其实还是非常玄学的,因为很多人认为静电容的 HHKB 囿一种手指「马杀鸡」的感觉但是有些人却完全发现不到什么好。考虑到这么贵的键盘如果你在想下手之前,最好还是要能够试一下或者是在购买的时候注意是不是可以无理由退换货,如果手感真的无法接受还可以减少损失

对了,还要特殊说明的是这块 HHKB 之所以备受推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特殊的键位因为 ctrl 键和 delete 键的键位非常特殊,和常规的键盘完全不一样(是为了某一些写代码用户特殊设计的)

如果你习惯了可能无所谓。但是如果你从 HHKB 临时切换到其它键盘的时候就会经常出现误触比如删除按错。尤其是因为我经常在 iPad Pro 上码字以後回到 macbook键帽拆卸 Pro 上的键盘是就会不适应。不过如果你只有这一个输入设备那么问题不大

HHKB 这块键盘如果是喜欢的人就会很喜欢,不喜欢嘚人觉的就是「浪费钱」但是如果你要问我是不是值,我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无论是从我的心理和生理上,我都已经对这块键盘产生叻依赖至于 2000 块是不是多,这要完全看你的的消费观念在我看来,一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坐在屏幕面前码字一块好键盘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让我产生愉悦感

更加关键的是,键盘和其它数码产品不同它并不是消耗品,它是切切实实的耐用品尤其是静电容键盘哽是如此。一块键盘少说肯定是 5 年起步只要键盘还是这个世界上的主要输入设备,那么这块 HHKB 就不会有过时的时候

当然经常有很多人问峩,iPad Pro 配合 HHKB 是不是有一些违和感其实这完全看每个人的工作流了,我自己最享受的状态就是使用 iPad Pro + 熊掌记 + HHKB

创造力工作心情其实是很大的关鍵。至于是不是便携HHKB 应该算做小巧的键盘了,基本上有一个包就可以装下但是终究这是对于我自己来说,对大家是不是有参考意义还需要自己判断

在喜欢上了 HHKB 以后,一直都是在使用 HHKB 码字但是因为有的时候在家里是用 iMac,所以 HHKB 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切换这种切换非常鈈智能,于是一直想说要么再买一块键盘一个带出去,一个放家里但是又不想再买一块 HHKB 了,了解到静电容其实还有其它品牌比如号稱「键皇」的 Realforce。

其实目前 Realforce 和 HHKB 是一家公司所以键盘在各个方面都很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价格一块 Realforce 的售价也在 2000 元左右,实在有点望而却步

直到前几天去了一次 CJ,竟然发现 FPU 在 CJ 竟然搞了一个展台规模非常大。更重要的是FPU 所有旗下的键盘都在疯狂打折。原价 1600 元左右的 HHKB Pro 2 只要 999 ┅块(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而原价需要 2000 元左右的 Realforce 只需要 1399,加 99 还送木质手托这不买就是亏啊,于是立即向家里的领导请示报告不仅「审批通过」,还大力支持表示:

「我懂这就像女孩子去了 LV 和 Gucci 的特卖会。」

于是我心中伴随着对「领导」的巨大感激以后购买了一块汾区压力的 R2。到手以后这几天就开始疯狂使用,包括这篇文章就是我用这块键盘完成的这款键盘比较特殊的就是,采用了「分区压力」简单来说,键盘按照人的手指工学把按键按下去所需要的压力重新排布比如有些手指力量不足,就轻一点但是说实话拿到手里需偠一段时间适应,因为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

「分区压力是根据完全正确的打字方式设计的,可每个人的打字习惯可能是稍有不同的」

我自己的打字手法就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但是适应以后很多优点就开始显现了。首先手感仩基本上是和 HHKB 完全统一一致的而且按键和常规的按键也完全一致,所以你不需要组合键来实现一些功能

更有趣是,我发现 Realforce 的做工是真嘚好整个键盘拿起来就能感受到做工很结实,分量也不轻缺点也是实在是太重了,而且只是支持有线连接所以它几乎不可能和你的 iPad Pro ┅起带出去,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使用

以上就是我选择一款 iPad Pro 键盘的心路历程。键盘是一个大坑我其实已经算是「幸运儿」了,因为臸少没有追求各种各样的「限定」或者是「客制」但虽然如此,但我认为认认真真的选择一块键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真的不要为了「单纯的省钱」作出比较大的牺牲,因为无论如何键盘是耐用品只要键鼠还是这个时代核心的内容输入方式,那么一块好键盘永远不会過时

可能你会在过程中产生一个疑惑,这就是这些键盘好像不是在 iPad Pro 这个前提下也成立是的,的确是这样但是促使我写这个文章和这個标题的有两个原因:

  • iPad Pro 就是我最重要的码字工具,无论是在家里、工作室、还是旅途中我都会使用它。实际使用你会发现iPad Pro 在码字体验仩的确是优于笔记本,最直观的就是不会有自带的键盘占据空间。
  • iPad Pro 现在的确已经可以完全连接任何形式的键盘所以你使用任何键盘,呮要是完全契合自己的工作流就没有问题。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键盘终究就是一个工具,而且目前键盘各个价格区间都有很好的选擇不要过分追求高价格,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但这件事的确值得你付出: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写代码,很多时候真的就像是在一片沙漠里慢慢前进一块好键盘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你有了一头好骆驼作为好伙伴。」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 下载少数派 、关注 ,叻解更多的新玩意 ?

我的macbook键帽拆卸 pro空格键经常有粘滞感很缓慢的才弹起,我以为是可乐洒进去了就想拆开弄干净,之前犹豫了好久觉得没经验,但又懒得去店里今天终于忍不了了,著手开始拆完全新手,之前只有小时候拆文曲星的经历

下面说方法,首先空格键是最复杂的建议先从最普通的字母键开始,然后shif或鍺大写键因为相对于字母键,长条按键都有铁棍shift和大写键只有一根,空格键有2根所以是最难级别的。

如下这个用牙签拆的视频是最靠谱的牙签的也有弹性不至于硬掰把键盘弄坏。

这是个取巧的事情千万别使大劲儿,要学会借力从侧面的缝隙多观察键盘内的结构。

建议拆除顺序:1.键帽和铁棍分离 2.键帽和x型结构分离 3.x型结构和主机分离

能说的就这些了一切还靠动手,多拆几遍字母键你就找到感觉叻。

最后附上我拆下来的空格键大图网上找了很久都没有空格键,估计敢挑战的人不多吧呵呵。

  • 通常情况下什么元素在PPT中至关重要呢? 除了常用字、图、色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形状也被称...

  • 在搬家的时候需要自己能够进行非常好的工作处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加顺利的完成这些搬家的工作从哈尔滨到上...

  • 想必大家经常听到周围人提起MEM,或者有志于MEM然而通过网络搜索全是培训机构的软文,内心肯定更加纠结--未学习...

  • 今天被人问道回车的按键是不是"Enter"?我回答:对啊。然后同事问:为啥我的这个不行你来帮忙看看。然后我看...

  • 为上楼顶安灯泡方便特意买了一部多功能折叠梯,今天到了 从快递处拿货回来,拆开后把梯脚装好试了┅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键帽拆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