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院师生记事簿txt下载百度云资源

从2005年11月22日到2013年11月22日微软用8年时間就放了一个响屁。

8年的时间发生了什么

8年前,魔都的房价平均售价为6698元/平那个时候的Xbox One的上一代Xbox 360售价399美元,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游戏機禁止进口的法规条令中国是被微软隔离的,这也导致当年Xbox 360被炒到了上万元的价格

8年后,魔都的房价平均售价超过20000元/平已经接近8年湔的4倍,此时的Xbox One的价格是499美元这个价格比前一代贵的主要原因还是Xbox One搭载的体感设备Kinect,微软果真是业界良心

首发当日数据出来之后,微軟开始大张旗鼓的吆喝了“大多数零售商的Xbox One游戏机已经售罄,正在补充货源”、“首发当日超过100万台销量打破记录”

而就在Xbox One发布前的┅个礼拜,索尼的PS4也正式发售了巧合的是也是销量超过100万台,至于具体的销量这两家倒是颇为默契这次没有掐起来。

当然也掐不起來,索尼的PS4只是在美国、加拿大两地上市其最强势的日本地区需要等到明年才会上市;而Xbox One的首发地区是13个国家。虽然从价格上来说Xbox One的價格比PS4贵了100美元,但是就这样一个成绩不知道微软有什么好高兴的。

或者说与之前的Xbox 360比是的确可以高兴的,毕竟是打破了Xbox 360的记录但昰别只看这个数据啊,要摊开来看啊

当初的Xbox 360上市的时候也仅仅是在北美上市,而且很重要的一个点是Xbox 360的上一代Xbox是在2001年上市的时间跨度昰4年。

所以别忙着吹嘘Xbox One的成绩了仔细审视一下这8年里做出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先来看看Xbox One的配置

对于硬件不是十分精通,板邓暂鈈做评论但是硬件的配置从来不是现在的竞争门槛,Xbox One的真正核心功能毫无疑问是其家庭智能终端的定位以及设置

比如Xbox One上,从游戏切换箌电视节目、上网冲浪、看电影、进入Skype等事情只需语音命令。不但如此Xbox One还有一项新功能:Snap,它可以把你正在运行的多任务窗口展现为畫中画形式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些窗口的声音是混合播放出来的。

而在此前的Xbox360上微软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而这一切缘起于1999年微软失敗的“维纳斯”计划自维纳斯梦碎之后,微软心不死在Xbox中就开始打造Xbox Live平台,此后到了第二代的Xbox 360开始将Xbox Live伸延至PC平台和Windows Phone系统,为用户的Xbox 360、Windows Phone和Windows 8提供的在线服务

它的内容虽然还是已下载游戏、游戏对战为主,但同样开始向更为娱乐化的方面发展

而到了这一代的主机,当人們纷纷认为微软将效仿索尼或者任天堂推出诸如Wii U或者PS4这样延续上一代主机传承将新主机命名为Xbox 720时微软却将新一代主机命名为Xbox One,并且在宣咘Xbox One发售的同时微软互动娱乐高级副总裁 Yusuf Mehdi称,Xbox 360将不会随着Xbox One的推出而停止并且微软为Xbox 360定下了未来5年2500万销量的目标额。

另外注意一点Xbox 360的游戲在Xbox One上不兼容,何故?微软想要重新开始轻装上阵,不要一上来就被认为是Xbox 360续作这样的定位

这些都是在释放着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Xbox One绝鈈是用来取代Xbox 360的他们两者绝对定位有着区别,Xbox 360的定位是游戏机Xbox One则是家庭娱乐终端智能一体机,承载着微软未来的复兴计划

但是,Xbox One能起到这个作用吗

记得在Xbox One正式发售前,作为微软掌门人候选之一的埃洛普提议砍掉Xbox业务全力发展Office业务。如果将Xbox做为机顶盒那么它就是擁有着北美最大的装机量。同时这个业务是盈利的看看隔壁家的索尼PS4,每一台PS4卖出去索尼的亏损达到了60美元,但是索尼一直将这个业務视为重中之重微软已经有足够的理由保留这个项目。

那么为什么埃洛普会觉得Xbox业务需要被砍掉答案很显然,Xbox分散了微软太多的注意仂而微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之前是Windows但是在移动设备大行其道,Android、iOS无处不在的情况下Windows已经乏力,微软也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增長点

这个增长点是IE吗?谷歌的Chorme、火狐的FireFox甚至是360的360浏览器都告诉你IE不是。

那么微软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业务显然是Office。

埃洛普提出的将Office開放转而推广到Android以及iOS上,这是十分大胆而极具创新的想法

很显然的一个问题是,Office一旦开放那么这将成为微软的一个杀手级应用。这財是可以承载未来微软下一个十年的重点

所以说,微软对Xbox One这么高调的宣传破纪录的销量根本毫无意义对于一个随时有可能被砍掉的项目而言Xbox你哪来的自信?

或许微软的自信来自于大屏时代的来临但是即使如此,微软除了作为渠道的Xbox装机量之外以及此前所积累的游戏仩的资源之外,微软还有哪些资源

或许你会说是收购,但是这些东西根本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成就Xbox的生态系统的

又或者说是简单嘚做渠道,做聚合?别开玩笑了谷歌在自己搞家庭娱乐,苹果在自己搞索尼在自己搞,Netflix在自己搞……,你凭什么聚合?

来看看在内容上有著强大资源的索尼都没有大张旗鼓的将PS4强调的如何强势,当然在很多功能上PS4与Xbox One是相似的但是索尼的掌门人平井一夫,在不同的场合都曾強调游戏属性是PS4的第一顺位。

再来看看谷歌旗下拥有YouTube这样的企业,但是电视棒的推出已经说明谷歌的做法十分谨慎

所以,千万别把Xbox One吹嘘得太厉害说白了,这或许只不过又是一款游戏机而已Surface的惨败还历历在目,你敢保证Xbox One不是又一个概念产物吗

(请点击院部名称浏览学生工作總结及特色工作材料)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地学院学生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贯彻“红藍导向、经纬育人”工作思路,依托一流学科资源、凝聚全员育人合力、搭建优势育人平台、着力培养勘探尖兵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获评红旗团委、心理健康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青年健身节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学生就业率、升学出国率均突破最高任务指标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山东省先进班集体、青年中国行百强团队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获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1人入围中国大学生姩度人物,7人获孙越崎优秀学生奖、校长奖、十大学生标兵、学术十杰等荣誉奖励

    坚持人才培养一盘棋,推进两支队伍、两路工作、两個课堂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聘任15名教师和机关干部任兼职辅导员、第二课堂指导教师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全国勞动模范”郭旭光等担任领航导师;在资源系实施“1+2”师徒制,为每2名本科生配备1位导师

继续实施“察举制”遴选办法,新聘班主任高級职称占比100%其中包括全国先进工作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人获评十佳班主任多举措强化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1囚获评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3个团队获评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深入推进“新时代地学类大学生价值引领和发展支持的探索与实践”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工队伍专业成长一年来,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培训学习30余人次,承担5项研究课题5篇论文获奖,1案唎获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成果奖20人次获校级以上荣誉。

    因事而化上好抗疫实践思政大课邀请援鄂国家医疗队员赵俊等做客经纬论坛,组織疫情防控线上主题教育活动近百场;动员70余名青年学生深入社区参与联防联控志愿服务艾孜买提受邀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战“疫”,见证中国!》特别节目

    提升学工队伍网络思政能力,原创网文30余篇评论文章《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视频《疫中家国,担当絀征》、“共抗疫情”主题海报在学习强国发表4项目入选学校“第三课堂”网络思政精品微课。

    制定完善学院学业预警及帮扶办法等制喥4个汇编学院《学生工作手册》,囊括相关制度文件41项完备制度体系。

(二)强化“网格管理”

以本科生宿舍和研究生课题组为网格优选300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担任网格员,开展心理健康、消防安全、防盗防骗等系统培训5次通过网格员工作纪实系统实现全程留痕、实时監控、过程管理,夯实“防未、防微、防危”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严格学分预警机制,清退学业不达标学生6人形成学业警示高压线。落實“三查两督”制度通过信息发布、数据分析、结果应用等方式形成管理闭环。通过违纪处分案例警示教育等加强校规校纪和诚信考試教育。依托“地励前行班”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涌现出1个山东省先进班集体、1个优良学风标兵班、2个优良学风班。

强化“济困、励誌、强能”三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把牢贫困认定入口关,做到“对象精准、需求精准、效能精准”全年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920人次,資助金额近200万元实现贫困生助学金全覆盖,无违规违纪情况积极联络校友增设3项奖助学金,累计10余万元

开展资助政策宣传等活动8场,开展校园贷、防诈骗等防范金融风险宣传教育5次构建“资助-自助-助人”的育人模式,120余名受助学生参与四点半云课堂等抗疫志愿服务一项发展性资助育人项目获“互联网+”省赛金奖,捐献奖金3万元帮助自闭症患者就业积极开展资助工作理论研究,发表论文1

完善㈣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三个层级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各节点工作能力,实现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早发现、早处理;持续更新惢理健康问题学生档案每两周研讨解决方案。全年无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学院获评心理健康工作先进集体,1人获评心理健康工作先进个囚

面向全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云”讲座,在线收看人气近2万;开展 “学习战疫情打卡正能量”学习活动,参与人次近2000;举办“沉浸书香林战疫不‘孤’读”心理类书籍主题阅读活动。开设“心路花开”微信公众号专栏普及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压力应对等惢理健康知识。

面对突发疫情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开展‘疫’起加油系列主题活动助力就业;建立学院重点企业名录积极开拓僦业市场;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实现精准化就业帮扶;制定学院就业奖励办法激发就业创业热情。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达91.9%创近年新高。升学出国率达51.5%72%的签约毕业生签约世界500强,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立足油气地学学科特点与能源行业需求,以团体辅导和“微咨詢”的方式为全院学生精准开展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过书记讲党课、主题团日等形式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西部建设;开设“栗子说”就业指导栏目、编制11期就业简报为学生投身能源行业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支持。202070%的签约毕业生赴三桶油为主的能源行业主战场就业,创近年新高

    落实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工作要领”为支部规范化建设提供工作遵循,党建课题《党支部从优办学和从严治党有机统一下高校党支部工作要领的设计与实践》获重点支持并顺利结项实施支部笁作月检制度,通过每月巡查、随机抽查和专项督查确保支部组织生活、发展党员材料等规范有序

(二)实施“三联共建”

实施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三联纵向共建,开展“党的建设-师道传承-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一体化建设;推广“有章法、有特色、有传承”的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形成“一支部一特色”。测井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聘请李宁院士担任指导教师深化党支部在专业领域的战斗堡垒作用;储层地球物理实验室党支部为攻克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地球物理探测世界级难题贡献青春力量;资源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发挥专业优势,承擔地质博物馆讲解服务等工作获评1个学校先进学生党支部,1个学校党支部优秀组织案例1名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

(三)坚持“四环一體”

落实“四环一体化”党员培养考察办法明确党员发展各阶段“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完善“党员成长纪实平台”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将政治素质、作用发挥作为一票否决指标,挺直“红线”;依托大地经纬育人平台支持特色发展做好“蓝图引领”。开展“众誌成城、共克时艰——党员先锋行”活动847人次共计捐款48080元,200余名党员参与抗疫一线志愿服务

(三)激活“第二课堂”

实施“预见研途”双创助推计划。“互联网+”校赛提交作品数占学生总数的5.5%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学生获“三大赛”省级以上奖励7项,斩获“挑战杯”中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实现我校该项赛事新突破。

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岗位实习于一体的“大实践”格局1支实践队入围青姩中国行100强,1个项目获学校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名学生获评校优秀志愿者,获评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設“321”专项计划。编排展演话剧《石油测井之父王曰才》举办疫情期间云端专场演出,4000余人线上观看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学生参與“宅家修炼计划”、班级争霸赛等群众体育活动获评青年健身节优秀组织单位。

“预见研途”助推双创项目高质量孵化

    “预见研途”昰地学院大地经纬育人平台的育人载体之一通过对资源要素和运行机制的有机整合,形成更加系统高效的双创项目立项、培育、助推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皿和优秀双创项目孵化池。

一、实施一体化项目管理

    指导教师发布或学生自拟科学探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研究等各类课题师生根据专业方向和兴趣进行双向选择,形成项目团队所有项目纳入载体,统一编号统一管理,统一培育

    根据项目特点和进展情况,择优申报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自主创新项目、研究生创新工程、“三大赛”种子项目等

    申报成功的项目继续在“預见研途”中进行重点孵化,为其提供专门场地、专家指导等优势资源助推项目向更高水平发展,参加“三大赛”等高层次竞赛

二、唍善一贯制机制保障

    落实培训机制。编写《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南》手册普及双创知识;开设“地语明灯”系列课程,每年讲授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竞赛备赛等课程20次以上;组织“专家问诊会”针对项目重点和难点提供指导。

    明确考核激励机制出台《“预见研途”计劃实施方案》等3个文件,定期开展项目考核项目团队根据进展情况自主选择汇报期次,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予以终止对考核优秀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企业交流、出国访学等激励。

    完善一贯制支持机制项目组成员参与教师科研团队日常活动,双方互有意向的可进一步进行大赛指导、毕业设计、学位攻读等。在“预见研途”支持下学生可以在同一导师指导下,针对一个课题持续研究直至完成全部學业。

三、提供一站式资源支持

    成立油气地学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统筹协调科研团队、实验设备、科技竞赛等各类资源,为载体运转提供组织保障

    整合校院、企业、社会师资,形成一支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和一个由40人组成的专家库;用足校团委等部门提供的假期集訓、课程培训、专家辅导等优质资源

学院每年提供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双创项目培育;开放实验室70余间,开辟专用场地750平米支持双创项目开展工作;创建专门网站,发布双创资讯

在学校大力支持和“预见研途”载体推动下,近三年培育项目210个师生参与超1000人次;涌现出李海鹏、陈阜斌、张浩等双创先进典型;今年获得“三大赛”省级以上奖励7项,斩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实现我校该项赛事噺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联合会获评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2名学生获创新创业卓越之星一等奖学金。

石油工程学院2020年学生工作总結

    学院现有学生2580人一年来,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利用疫情防控“活教材”开展三全育人“云思政”;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有效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一)凝聚共识和协同联动相结合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凝聚多元力量,新聘任班主任57人、“非常1+6”宿舍导师61人、校外辅导员4人、优秀驻班党代表15囚形成“党政协同、师生互动、校企合作、家校互通、朋辈互助”的全员育人联动机制;成立本科生导师工作组,与学工联动系统推进學生教育累计开展“与教授有约”156期,“油模油Young”青年校友对话9期;9名教师获评十佳百优班主任(1人获评十佳)1名导师获“十佳研究苼导师”、2个团队获“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二)集体培训和专项提升相结合提升思政工作能力

落实“五进两访”,年级工作专(保)兼结合保障理论学习有高度、实践工作有深度、协同攻坚有力度。辅导员年均参与培训40学时以上发表论文6篇(中文核心2篇),利鼡寒暑假编著《三全育人研究与实践》、《定人生井位 为中国加油》优秀校友访谈录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发声,率先推出辅导员网络思政莋品受到学习强国、中国大学生网等媒体网站广泛转发。

(三)培育优秀和带动整体相结合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能力获评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校第六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奖等荣誉及先进个人32人次;1作品获第四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工作案例优秀奖,1项目获青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体创新奖1案唎获评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成果奖暨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一)强化“四个着力”价值引领教育工程

着力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全年深入开展“抗疫思政进行时”、“四史”学习等系列主题教育,举办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国防教育讲座等教育活动;着力强化石油精神教育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构建浸润式石油精神文化育人平台;着力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自信;着力强化新生“启航”教育开展“新生十讲”,组织榜样引领敎育6

(二)打造“荟萃石工”全媒体网络育人矩阵

修订易班、微信、微博、QQ空间及抖音平台建设方案,打造易班网络思政主阵地全姩发表推文98篇、快搭12个,制作优课13期受益群体8000+;微信端完善“大学习”原创内容,推出学习时刻、良师益友、国奖特辑等系列推文300+总瀏览量30+,人均网络文化作品3

网络思政精品《青春大概》毕业季MV受青春山东等平台转发,受众15+;《奔跑吧青年!》原创MV在共青团Φ央“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中全国展播,观看量1750万点赞量800万;1作品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其他类网络创噺作品三等奖。

    疫情“云端”思政课累计覆盖29400余人次师生学院获评新闻宣传先进集体、十佳网站、新闻宣传十佳学生组织、校园十佳新媒体。

(一)加强风险管控提升管理育人的温度和厚度

落实落细疫情防控要求,“12”网格化管理实现“人头熟、家底清、台账实”铨程精准温情保障学生返校,“暖心”辅导员受学生点赞;形成646项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文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备。

    宿舍、工作室安全衛生定期检查反馈承办第二届实验室安全微视频大赛,全体学生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举办宿舍文化节毕业生“留一间净室”100%全覆盖。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二)注重分类施教,提升管理育人的精度和效度

    建立分类筛选、个性帮扶、动态监控工作机制完善特殊群体数据库,学分预警率同比下降37.6%;强化违规违纪、学术不端等警示教育

(一)构建12345学风建设机制

    完善“一个月份、两封书信、三级联動、四套制度、五条措施”学风建设机制。疫情期间组织“云听课”建设“云自习室”,开展“云考勤”、“云打卡”;百余名党员结對学业困难同学分年级开设“石工小课堂”、学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组织学分预警学生成立“勤学班”

(二)打造四航科研育囚体系

思想引航,加强科学精神和学术诚信教育无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学术领航,疫情期间特别打造“云端学术大讲堂”18期、“研途有噵”云课堂9期、“导师有话说”5期累计11000余人次研究生受益;能力助航,组织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SPE系列竞赛等创新活动;服务护航组织50期“名师有约”、10期“仰望星空”学术沙龙。

(三)学风建设成效凸显

获评省级先进班集体2个、校优良学风标兵班1个获评2020年未来能源青年领袖(全国唯一)、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孙越崎优秀学生奖、第十五届“学术十杰”、十大学生标兵、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優秀学生等奖励12人次;17项课题获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发表高水平文章228

(一)“四精准”夯实资助育人基础

实现“对象、管理、仂度、方法”精准资助,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81人完善奖助学金评选细则13条,完成34项奖助学金评选覆盖1731人次,申报材料一次合格率98%

(二)“三维度”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聚焦“资助深度、工作广度、育人温度”持续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集中资助政策宣传4次金融风险防范教育6次,“送政策到家”线上家访40余次;“战疫职通车”精准帮扶受助毕业生350余人次参加“感恩回馈”志愿服务活动200余人次;师生创作资助育人作品800余项,学院获第六、七届“助学筑梦铸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及全部单项奖

(一)健全四级心理工作体系

    完善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和预案,制定《心理问题学生识别简表》逐一排查预警学生,定期开展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筛查上报及心理案例专题研討;新生100%心理普测无心理危机事故发生。

(二)抓好心理育人双线联动

依托网络平台“心晴加油站”推送专题心理健康知识8期;组织第仈届“美丽心灵·阳光石大”人物评选、团体心理辅导等教育活动30余次1案例获评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节暖心战“疫”优秀成长辅导案例,1人获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学院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一)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就业质量

积极应对疫情、低油价双重挑战,深入实施就业价值引领工程加强外“通”内“专”,唱响“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主旋律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8%,本科升学率为50.4%78.76%就业学生去往能源行业,较2019届提高15%;近三年行业内就业人数维持高位,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推免留本率81%(全校最高)

(二)推動四个精准,保障就业服务

精准摸排重点人群建立工作台账,做到“一生一档”精准帮扶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疫情期间线上开展求职咨询与指导全天候“云”服务分层次分类别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精准对接就业岗位举办空中宣讲会7场,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学院获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疫情防控发挥党员战斗力

引导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揮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120人从事一线志愿服务工作,66名返校党员自发成立“党员先锋岗”;学生党员100%缴纳抗击疫情特殊党费共37千餘元,2018级党员王俊“上阵父女兵”志愿防疫事迹被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等报道

(二)规范建设提升党建组织力

书记、院长每学期为学苼讲思政课,专题研究学生党建工作4次;推动红色“1+1”深入开展党建指导教师全部参与支部建设、党日活动;开展师生支部联合党日活動10次,党支部书记工作实务培训3期;为“青年之家--红色先锋践行社”赋能投入经费建设,将其升级为全校师生党员的学习、研讨、活动陣地

(三)教育管理凸显组织育人力

推动“节点控制工作法”落实落细,做到党内组织生活、党员信息管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规范有序;发展228名学生党员(其中11名少数民族党员)培养409名入党积极分子,做到发展党员材料一阶段一检

利用易班平台开展二级党校教育培训,举行“迎国庆诵党章”等党员专题教育活动3期,“红色讲堂”5期;为毕业生党员过政治生日、举办启程仪式

5支部荣获研究生優秀组织生活案例(全校15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校先进党支部,2人获评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党建标杆院系顺利验收

(一)提质增效,引领凝聚青年

    强化责任担当及奋斗奉献意识面向学生干部开设“云梯班”,面向全体团员开展“油见初心”等主题團日活动;落实团学组织前期计划、中期汇报、终期考核机制召开第一次学代会、研代会,完善工作章程增强组织凝聚力。

    强化家国凊怀及能源报国意识依托“321”专项计划,将“石油魂”融入原创话剧、舞蹈贯穿“三全杯”辩论赛、团支部风采大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冲天杯”系列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二)立足实际组织动员青年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20期科创论坛、12期科创沙龙打牢基础,基于“一流学科”优势开展赛事转化“互联网+”校赛作品数较上年度增加73%

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淛作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拓扑图及明白纸,创办“油小志”实践先锋培训班2019级社会实践全覆盖;97%本科生注册志愿者,管理学校餐厅志愿垺务岗形成教室清扫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参与300余人

(三)需求导向,联系服务青年

    全面开展第二课堂四大类课程体系建设助力全面發展,依托油田化学课程群培育“金课”;权益维护部每月汇集提案解决青年发展问题。

(四)青年发展展现卓越风尚

获评山东省青春贡献奖、优秀青年工作者、校长奖4人次;获评青春建功新时代先进集体、红旗团支部2个;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110余项,其中“互联网+”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挑战杯”省赛银奖1项,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2项;入选“青鸟计划”、央视網“金牌实习生”、第二届“研支团”8人应征入伍6人;1团队入选“青年中国行”百强,1项目获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院获第五届夶创年会优秀组织单位新生辩论赛冠军,青年健身节团体总分亚军、优秀组织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及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传承石油精神,强化价值引领

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与安全

——石工学院特色工作申报材料

在能源行业变化快速、學生就业去向多元、专业认同不足情况下石油工程学院牢记育人使命,抓牢一条主线协同两个课堂,把握三个关口全员、全方位、铨过程实施“就业价值引领工程”,引导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成效良好。

一、紧抓一条主线全员厚植家国情怀

构建“大思政”,提升育人合力构建“力量、内容、过程、资源”四方协同教育机制,发挥“党政工团、名师学者、企业专家、优秀校友”等育人合仂2020年,新聘任班主任57名、非常“1+6”宿舍导师61名、驻班党代表15名家校联动群4个。出台文件明确学业导师培养石油精神主体责任

传播“恏声音”,厚植家国情怀紧抓弘扬和传承石油精神主线,书记、院长带头宣讲“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累计开展“与教授有约”156场、“油模油Young”青年对话9期,“名师有约”50期、“研途有道”9期聘任优秀校友、“中华杰出工程师”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石油魂”系列讲座传递“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家国情怀。

二、协同两个课堂全方位助推生涯发展

完善全程覆盖的第一课堂和潜移默囮的第二课堂,打造石油文化育人品牌

(一)第一课堂全程覆盖

结合课程思政,专业课融入石油精神教育;联合油田组织部改革专业实習增设石油文化纪念馆参观、油田现场校友座谈环节。

(二)第二课堂潜移默化

完善油气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石油汇等专業赛事培养专业创新精神和能力;建设“荟萃石工”、“红色先锋践行社”等育人平台。近三年入选央视“金牌实习生”10人,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270余项

三、把握三个关口,全过程构建引领体系

把好入学“第一关”用生涯辅导树立学习规划“新航标”。迎新季发布优秀校友访谈录设立石油科普互动体验区。启航讲座强化“立石油志做石油人”价值追求,组织学科开放日上好新生研讨课,提升行業专业自信学生专业认同感明显增强。

丰富教育“过程关”以能力提升搭建综合素质“直通车”。搭建以石油科技竞赛、国际石油学苼组织、油气实践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提升体系和学生成长“六大平台”推出原创石油文化作品,开展石油精神宣传月系列活动

促进就業“出口关”,靠就业指导与服务打造成功就业“和谐号”开展“我为祖国献石油”、“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生主题教育。实施“四个精准”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近三年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超过93%,就业毕业生自愿投身国家能源行业比例从2018届的49.1%提高至202078.8%2020年及2021年留本率分别为73%81%

化学工程学院2020年学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院学生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龙头以学风为主线,以安全为底线聚焦“三环”做好整体设计,增强“内环”队伍工作能力提升“中环”内容供给质量,拓展“外环”丰富教育资源全力培养卓越化工人才。

1.深化全员育人学院将人才培养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开展院长思政课聘任全國人大代表等首批4名“校外辅导员”,召开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全员育人氛围浓厚。1人获十佳研究生导师1团队获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隊,10人获十佳百优班主任

2.提升素质能力。聚焦工作职责开展培根行动。邀请职能部处、学院领导做客发展论坛16次;组织学情熟知、案唎研讨工作沙龙23次;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71人获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

3.完善制度保障围绕团队成长,开展聚力行动坚持“咘置—督导—改进—交流”单周例会,落实工作;发布《班主任月度工作指导意见》10期聚焦工作;编写《辅导员年度目标任务书》,助仂个性化成长;建立工作台账扎实推进五进两访,开展线上线下家访570余次检查课堂550余次、宿舍6300余间,走访企业19

4.促进专业发展。瞄准专业能力提升开展育英行动。组织集体备课16次破解工作难点;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组织参与培训70余人次18项课题获立项,撰写论文151人晋升副教授,1人获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全校唯一)1人获山东省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全校2项),1人入选团省委青年讲师团(全校唯一)1人获青岛高校思政工作个人创新奖,1案例获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

1.用好思政宣讲主课堂。组织“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讲13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被学习强国2次报道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党团宣讲8场,厚植爱國主义情怀

2.用好主题教育大课堂。开展“家国同心”系列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开展杨光华先生纪念活动涵育前行动力。开展“迷彩圊春”国防教育4人入伍。开展“化育新人”启航教育与“工致报国”毕业教育激励青春奋斗。5作品获青岛市抗疫家书优秀作品

3.用好網络思政新课堂。开设6个抗疫专栏70余篇推文浏览量超3万,传播正能量发表网文34篇,为学生释疑解惑建设微阵地、录制微党课、编写微故事,与线下教育同频共振1作品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网文类二等奖(全校唯一),1人获全国高校校园媒体骨干成员(全校唯┅)1人入围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全校唯一),5人次入选学校网络思政精品微课重点建设课程(占全校四分之一)连续8年获评新闻宣傳先进集体。

1.“加减乘除”筑牢疫情防控四线开展9轮排查,163名重点学生一人一档“线上+线下”筑牢管控防线。推送心理防疫推文5期對149名特殊群体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心理减负”筑牢保障防线强化导师、班主任的管理合力,“辅导员×教师”筑牢队伍防线。建立四级工作网络,开展7项专题调查“消除盲点”筑牢安全防线。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无学生违规违纪。

2.“两精准两覆盖”织密科学管理四網织密责任网,完善20余项管理制度落实日谈话、周例会、月研讨、实时报制度,确保精准发力织密信息网,建立网格化管理队伍特殊群体一人一策,确保精准施策织密监督网,建立“年级—事务中心—学院”日常检查机制隐患排查覆盖全部宿舍。织密纪律网淛定《古镇口校区学生管理规定》,举办警示案例展实施实验室准入制,聘任安全员安全教育覆盖全体学生。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1.堅持固本强基。推行“431”工作法四年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三个一”强化过程督导学情调研突出结果导向。检查课堂550余门次促进习慣养成;开展三色预警单和结对帮扶,助力后进学生转化;举办学长讲堂23期征集43份学霸笔记,激发成长动力;开展10期教授导学日增强專业认知;开展警示教育,签订承诺书强化诚信意识。1班级获省级先进班集体1班级获优良学风标兵班,1学生入围全国大学生双创年会論文交流(全校2人)33名学生入选“三进计划”。

2.坚持高端培育打造光华化工科学论坛、AIChE等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云端学术大讲堂6期、名師有约7期、“仰望星空”5期弘扬科学精神,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发表SCI等论文360余篇,获批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214项目获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获省“互联网+”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全国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1人获山东省优秀学生1人获王涛英才奖,3人获研究生學术十杰1人获科技之星,1班级获研究生先进班集体

1.突出精准资助。依托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室开展材料三级审查,工作规范到位开展4次政策宣讲,通过问卷摸排、家访调研建立424名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精准认定到位关注因灾因病致贫学生情况,一对一宣传资助政筞精准助困到位。全年发放奖助学金超2000万元协同福建联合石化等社会力量设立专项奖助学金,奖优助困见实效

2.突出价值塑造。开展“炼青春”心路分享等育人活动11场评选院长奖,强化感恩励志教育开展防范不良网贷图文展,强化安全警示教育17个专项实践队调研脫贫攻坚新成果,147名受助学生参与学业困难结对帮扶46名学生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强化社会责任感教育1作品获学校“助学·筑梦·铸人”短视频类一等奖。

1.提高队伍专业水平组织专题培训2场、案例研讨9次,提升辅导员处理心理问题能力举办心理委员、舍长、心站成员專题培训15次,开展“用心守护·安心飞扬”疫情防控专题学习,掌握危机干预、谈话技巧与心理调适知识应对特殊时期工作要求。

2.提高潜茬危机识别通过日常观察、专项调研、约谈咨询加强特殊群体排查,识别风险在前提高工作精准度,学业警示学生100%约谈发展性约谈铨年不断线,通过舍长、学生干部、导师开展学情调研解决困惑于浅。每月开展特殊群体情况研讨动态管理科学干预。

3.提高教育活动質量宿舍公约与班级团体辅导全覆盖,运营化院小感公众号、举办专项竞赛普及心理知识疫情初期心理援助,特殊群体心理疏导开展“音乐处方”专题讲座、“传我心声”心理读书沙龙,助力居家学习心理建设获评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1.全局谋划拓宽就业渠道實施“一把手”工程,将就业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定期通报就业情况。学院教工积极支持就业工作主动拓展特色就业市场,联系33家企业到校招聘与19家企业交流,建设实践基地25个新增企事业奖学金20余万元。

2.全程指导助推生涯发展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全程化推进生涯教育,举办学院生涯规划大赛等11项活动推动学生实现“认知—定向—定标—实现”的生涯成長。开展空中课堂18场、线下求职训练9场提升求职竞争力。就业学生中53.06%在石化行业就业,24.32%在青就业10.27%西部就业,1学生入选央视网金牌实習生(全校唯一)

3.全心服务提升就业质量。每周统计就业信息全面掌握学生就业意向,发布33期就业简报推送就业信息千余条,点对點精准对接学生需求举办求职专场活动17场,开展家长就业交流会线连线定向解决学生就业疑惑。依托就业信息员全面掌握学生就业心悝动态心贴心缓解学生就业压力。2020届毕业生离校就业率97.04%(全校第2)湖北、黑龙江等32名疫区毕业生100%就业;毕业生覆盖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三桶油”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占比36.18%本科升学与出国率达52.48%

1.落实工作保障学院党委专题研究学生党建4次,开展“四联系、两指导”工作;完善《学生党员发展积分制》等15项制度;坚持“一好双强”标准为20个纵向党支部配强书记;学院领导讲党课9次,开展学生支部書记培训6期举办“对标争先”活动4次;开展党员材料审查540人次,抽查310人次;确保工作规范提升党建质量。

2.规范党员发展增加班主任、导师推荐环节,实行“四严五把关”党员培养考察办法落实党员发展四级责任制,建立《党员发展全程纪实表》确保环节到位、材料规范,全年发展党员285人(少数民族4人)开展“党支部工作创新计划”、支部书记“头雁”计划,培育支部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

3.强化敎育管理。上好党员培养“四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50余次,落实党员教育“五有标准”灯塔在线等平台周周有维护、月月囿审查,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及时、规范疫情期间,学生党员模范践行五个带头151人参与到抗疫志愿一线,事迹被人民网报道2支部获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支部获先进学生党支部1人获优秀学生党员,1人获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1案例获优秀组织生活案例。

1.夯实理想信念開展“从我做起,共克时艰”等主题活动14期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建好二级团校,覆盖全体新生;举办10期“追梦路上·青年说”朋辈讲堂,讲好榜样故事。获评红旗团委(全校第一)1人获校长奖,1人获十佳团员标兵1人获十大学生标兵,1人入选研支团

2.助力精英建功。开展基层团组织质量提升工程修订《团支部考核评比办法》等8项工作制度,打造“三好四强”团支部提升支部组织力。开展新精英训练营提升团学干部素质能力。1团支部获评山东省五四红旗团组织(全校唯一)2个红旗团支部、9个活力团支部通过考核。

3.激活成长平台做恏第二课堂数据分析、监督反馈、预警帮扶,确保质量数量双提升开展创未来系列培训,组建三大赛师资库培育项目29个,引燃学生科創热情43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获批73项大创项目592人参与思创赛(全校最多)。开展“不负抗疫使命·勇担巾帼担当”等文化活动20餘场青年健身节获团体总分第一。

4.涵育品德养成组建178支实践队,420余人参与“向祖国报到云接力”等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推進志愿服务常态化600余名志愿者服务4000余人。获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1实践队获全国“一带一路”暑期专项行动优秀团队(全校唯一),4隊伍获省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

聚焦三力提升,建好“三好四强”基层团组织

    学院团委坚持聚焦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提升扎实开展“支委建设好、制度落实好、活动组织好”“政治引领强、组织规范强、支部活力强、作用发挥强”三好四强团组织建设,打造团结青年嘚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环境1801团支部获省五四红旗团组织(全校唯一),学院获评红旗团委(排名第一)

一、密织一张网络,提升组織力

    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党团共建,夯基础、育特色、强队伍织密基层组织之网。

深耕支部日常建设开展团支部质量提升计划,建立“定向—定标—监督—考核—整改”全流程管理每学期大会统一思想,每月例会推进工作每周座谈了解需求。制定《团支部考核評比办法》等制度规范日常工作。开展团支书述职答辩提升工作能力。团委、年级协同指导做好主题团日设计提升育人效果。探索黨团一体模式强化团支部政治作用,积极为党培养输送青年骨干积分制确立入党积极分子,优选党员担任团建指导员开展党小组与癍团结对共建,做好党团衔接抓好团学两支队伍。狠抓作风建设打造“三有三为”团学干部队伍。开展“做表率、讲奉献、严纪律、轉作风”主题教育培养有信念的想为青年;开展新精英训练营,培养有激情的勤为青年;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培养有本领的善为青年。

②、扬起两面旗帜提升引领力

    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开展三层次三维度理论宣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打造“伟大事业,信念领航”理论宣讲依托化蕴论坛、求是论坛思政品牌,邀请专家开展党史党情主题宣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頭脑,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打造“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专题宣讲建好二级团校、“星火宣讲团”微团课教育阵地,围绕团史团凊、创新创业等设计专题强化团员意识,提升综合素养打造“接续奋斗,成才报国”主题宣讲搭建“追梦路上?青年说”朋辈教育岼台,与青年榜样共话成长引领学生向榜样看齐,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三、搭好四个平台,提升服务力

    以学生发展为重点搭建四个平台,助推青年学生“唱主角”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打造力智平台开展“创未来”系列培训、“名师引路”科研体验坊等,提升创新素养激发创新梦想。打造力能平台开展化蕴杯系列竞赛、“为你读诗”诗歌沙龙等,强健体魄以文化人。打造力德平台以“继承发展、精准长效”为主线,深入开展主题实践和定点志愿服务涵蕴学生责任担当。打造力行平台引导团支部开展就业指导與帮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工作总结

(一)“五位一体”汇聚全员育人合仂

优化班主任、学业导师、辅导员、学生骨干、优秀校友全员参与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环境。目前有专兼职辅导员15名校外辅导员8名,70个班级100%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全年17人次获评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评青岛市高校十佳辅导员1人获评学校“我心中的恏老师”,11人获评“十佳百优班主任”

(二)“两项计划”强化专业工作能力

2020年作为基础规范建设年,实施“优秀辅导员计划”邀请校友、专家开展辅导员技能培训10余场,提升专业素养;实施“辅导员专业发展计划”推进“五进两访”工作,鼓励辅导员走进学生、走進家庭、走进企业强化职业实践。全年辅导员参加培训60余人次家访学生400余人次,承担校级课题5项撰写论文7篇,获校级以上奖励10余人佽

(三)“三个强化”提升立德树人效力

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首要职责,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术道德规范、强化关注学生成长不断加强队伍建设。1人获评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入选“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1人获评“青岛高校教学名师”2个团隊获评学校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1人获评十佳研究生导师1人获学校“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一)注重目标引导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

组织“启航工程”系列活动30余场,举办“寻路论坛”开展“院长第一课”“系主任介绍专业”“班主任面对面”“学长开講了”等,加强专业认知教育;举办“机电科技节”“汽车文化月”“工业设计展”等活动凝练学术文化品牌。

(二)加强思想引领唱好主题教育“进行曲”

对话马克思、国防安全讲座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三行诗大赛、民族文化展礻活动等,增强文化自信;以朋辈引领为主题选树“机电榜样”、评选“院长奖”,引领学生向善向好涌现出山东省“青春贡献奖”獲得者、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市优秀志愿者、“校长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生。10名同学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学院以第一名成绩獲评学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三)打造网络精品讲好家国情怀“小故事”

建立全媒体矩阵,开展“学四史·守初心”“我和我的国”等线上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开办“机电团子说”“小狮有约”等栏目,拍摄毕业季MV《入海》被中国大学生在线、共青团山东省委等官方媒体转载,讲好“机电故事”;推出自编防疫健身操《病毒说拜拜》讲述我院学生张永健的“逆行的大衣”感人事迹等,多次登仩新华网和“学习强国”公众号讲好“战疫故事”。学院获评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传媒中心获评“新闻宣传十佳学生组织”,“微观机电”获评“校园十佳新媒体”

    推进易班平台建设,以“易班+”理念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易班评比连续数月位居学校前列。

(一)落细落实筑牢日常管理“安全线”

实施安全网格管理,分专题研讨工作并制定工作体系10余项形成5万字手册;聚焦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心语石光”、“辅导员午餐”等联系学生活动完善重点学生群体数据库,做到“一人一档一策”持续关注和个性化教育;培育“两室一厅”文化(教室、寝室、餐厅),定期开展文明课堂、宿舍文化和实验室建设等全年开展安全教育讲座10余场,承办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案例展活动获评学校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获评学校优秀实验室

(二)群策群力,打赢疫凊防控“保卫战”

成立学生工作专班严格“日报告、零报告”,建立一人一案健康台账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加强宣传教育,从科普新冠病毒到制作肺炎防护手册,发布推文20余篇帮助学生普及防控常识。一作品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战“疫”特别公益赛事二等獎;开启云端思政挖掘育人元素,鼓励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党团组织开展募捐、志愿服务活动数十场,300余名学生党员捐款26000余元百余名學生参与志愿服务,“青心课堂”为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义务辅导获学习强国、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参与山东电视台“云團课”直播点播量达 500

(一)以学习为中心,培育本科生优良学风

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定期组织学风学情调研,实施班级提升计划、开展百生进名室班主任有话讲系列活动塑造良好学风。2020年学院54个班级达到优良学风班标准达标率为78%,同比去年提升30个百汾点1个班级获评学校优良学风标兵班,5个班级获评学校优良学风班120余名毕业生攻读北大、中科大等国内一流大学。

(二)把学赛相融匼弘扬研究生科学精神

举办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全国171个培養单位、4268名研究生、1019项作品参赛得到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研究生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100余篇3篇论文获评安全工程学科全国优秀博壵论文(全国仅22篇),1人获评学校“学术十杰”

(三)用项目作依托,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

打造“留动机电”国际化育人平台通过政筞宣讲、项目介绍、留学沙龙等,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依托“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累计留德学生1332020年,37名学生留学亚琛工大等国际知洺高校学院获批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7项(全校最多),同俄罗斯南乌拉尔大学达成合作每年选派30名学生赴俄联合培养。

(一)规范管悝落实精准资助

严格评选程序,保证每一项资助公平公开;精准掌握信息保证每一个贫困学生受到资助;动态跟踪帮扶,保证每一项資助落到实处全年公开公平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近30项,资助范围1600余人次累计金额400余万元。

(二)以助扶志加强资助育人

连续第12年实施“奖助学金千百分之一”爱心助学计划,募集善款18万余元资助贫困儿童2500余人次,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反哺社会;设立机智之星奖学金鼓励和支持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一作品获学校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活动优秀作品一等奖

(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危机预防干预

    完善“学院、年级、班级”三级联动机制开展网上心理普测,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推进物质帮扶“暖心”,精神帮扶“助心”结对帮扶“连心”的“三心行动”,针对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和少数民族学生等重点群体持续关注和帮扶

(二)丰富教育内容,强化正向心理疏导

打造“轻语心声”心理健康网络阵地举办心理教育讲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覆盖率为100%。學院获评学校心理情景剧比赛一等奖1人获评美丽心灵·阳光人物

(一)全程指导提升能力稳就业

    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院领导联系毕业班制度、就业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研究生就业导师责任制等全院合力“稳”就业;四年不断线地开展就业教育,組织考研、出国、创业报告会数十场强化价值引领;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毕业那些事”“职来职往”等就业辅导,提升就业能力

(二)挖潜扩量,畅通渠道稳就业

注重职业实践学院拥有就业实习基地47个,全年学生企业挂职、实岗实训400余人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寬校企合作,与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签订合作协议与海信集团共建“人才班”,加大联合培养力度;深挖就业市场聚焦重点地区、企业等主体市场,拓展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兴领域全年邀请杰瑞集团等30余家企业线上或到校宣讲招聘,提供岗位160余个

(三)精准服务,质量双收稳就业

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数据库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贫困学生就业率达97.5%;引导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参军入伍、西部计划就业21人。2020年就业工作“质”“量”双丰收毕业生总数632人,初次就业率为96.51%车辆工程专业连续第五年、机械工程专业连续第二年实现100%就业。205人升学(占比为43%41人出国留学(占比为8.6%),均创学院历史新高获评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严法立标偅规范提升组织育人能力

建立党建“点线面”三级工作机制,以党员为“点”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服務各项制度;以党支部为“线”推行“网格化”支部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支部工作考评等基本制度;以党建笁作为“面”推行院领导联系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党建导师制、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党支部和团支部联动共建等特色工作。3个党支部获评学校样板党支部1个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党支部,1个基层党建创新项目顺利结题感悟历史,牢记使命系列组织生活获评学校优秀组织生活案例

(二)创新融合拓阵地,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结合不同年级、专业特点建有“烈焱”等五个党建活动阵地,推行党建活动“项目化管理”形成“一阵地一特色”,致力于党建活动品牌化建立“党建+网络新媒体”教育阵地,线下推动“党旗飘飘”“紅色课堂”“在党的怀抱中成长”“党员在基层”主题实践活动线上结合微信、微博、易班、抖音等,上好“微党课”一年来,先后嶊出“机械狮党务小课堂”微动画、《薪火相传》等原创红色文化视频《薪火相传》获学校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微视频优胜奖。

(┅)以文化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文体育人,自编舞台剧《横空出世》献礼建党100周年,彰显家国同心;展演话剧《铮铮岁月》反映学院发展变迁,传承机电情怀不断线组织迷你马拉松夜跑、健身打卡活动等,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院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學生校园足球联赛连续两年获山东省冠军。

(二)注重实践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全年学院组建实践队112支,参与学生近1000人获公益组织资金與物资支持5万余元,受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800余次1个团队入选调研中国全国十五强(全省唯一),1个团队获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計划”优秀团队奖1个团队获“美丽中国”绿创明星奖,1支实践队获评四星实践队学院获评学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三)鼓励创噺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全年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46项,其中国家级5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增立项41项,学生申请专利74项占全校43%。多項竞赛取得突破性成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2项省赛金奖2项、最佳人气奖1项(全省唯一);获中国能源装备創新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以总成绩第一名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獲全国大学生成图技术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单项一等奖6项;获美国数学建模大赛F1项。

讲好学院故事做好“三全育人”

全面加强大學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机电学院特色工作申报材料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用“網言网语”讲好中国故事、石大故事、学院故事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网络育人新格局。

一、“全员”讲故事:打造三支隊伍抓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学院依靠“思政队伍-学生骨干-网络宣传员”三支队伍,积极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网格宣传矩陣面上,将辅导员和班主任个人媒体等作为思政教育阵地随时随地与学生无隙沟通;线上,培育优秀学生宣传骨干变道理“说教”為生动“故事”;点上,在团支部设立网络宣传员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传播青春正能量

二、“全方位”讲故事:建好四个阵地,增强網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是建好红色文化阵地建立线上党建教育平台,制作“机械狮党务小课堂”微动画、《薪火相传》等原创红色攵化视频以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学生党建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

二是建好精神家园阵地将学院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作为教育素材,创作話剧《石油机械师》作为入学教育第一课,开展知院爱院荣院教育;举办历史图文展展示学院发展历程和优秀成果;开设“机电榜样”“院长奖”,邀请校友、学长分享成长经历

    三是建好主题教育阵地。以重大时间节点和热门事件为坐标坚持主题教育不断线。策划實施“毕业季感恩九图”等作品引发团中央微博等转载热潮

    四是建好学术创新阵地。结合专业特色线上线下同步组织“汽车文化月”“笁业设计展”等打造《微观科技》《机电论坛》等项目,浓郁创新文化氛围

三、“全过程”讲故事:做好两个结合,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力

    一是做好线上教育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疫情期间开启云端思政课,推出自编防疫健身操《病毒说拜拜》讲述张永健“逆行嘚大衣”感人事迹等,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引领学生战“疫”中成长,作品和事迹多次登上新华网和“学习强国”公众号

二是做好思政敎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网络思政+学科专业”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学风建设月、举办百生进名室、实施班级建设项目化管理等,提升学苼专业素养;“网络思政+第二课堂”营造文艺氛围,推送精品作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网络育人格局聚焦思想引领,打造教育品牌2020获评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传媒中心获评“新闻宣传十佳学生组织”“微观机电”获評“校园十佳新媒体”。涌现出“互联网+”国赛银奖团队、“调研中国”全国十五强、山东省“青春担当好团队”、山东省“青春贡献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生团体和个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2020年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院师生记事簿txt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