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家西边的邻居大门对大门怎么办比我家高一点,我家的大门朝东开的对我家有啥影响,求大神指教一下。

不大好的有不利影响的!#白虎高,压青龙不算好,到算卦街找专业师傅问问#那就看你家在你左边右边了#没事!

原标题:向上流动的通道必然艰辛向下流动的大门却永远敞开

教育确实重要,但如果你指望因为成绩考好了将来社会一定要给你什么,这可能就想错了教育远比在社会上往前进一层、两层要重要得多。教育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史蒂芬森,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認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教育是一个途径。

今天我们整个国家都提倡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而实际上,在中国鈳能80%的人需要的是技能教育。衡水中学所培养的人和清华附中培养的不是一类人让衡水中学像北京顶级中学那样培养人是错的。所以社会需求不一样,针对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向上的通道必然艰辛,向下的大门永远打开

我从来不相信起跑线一说,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不是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格局。

如果你在20岁的时候相信绝对公平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到了40岁你依然相信绝对公平,那你就有点傻了世界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世界就停止进步了。

本文节选洎约翰霍 · 普金斯大学博士、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发表于2017年的主题讲演《教育改变命运》

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和阶层吗?

教育可以改變命运吗?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教育改变命运”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观点,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但是,有时我们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说大家相信它的地方。我在《文明之光》中里讲过一个励志故事

英国有一个从小没有上过学的穷苦工人,他到十几岁都鈈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一直很渴望学习。每到下班的时候别人都去喝酒,而他则利用下班时间去自费接受了英国的公立教育(给穷苦人的教育)

两年后,他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21岁那年,他学会了写信后来,他和一个大自己很多岁的女仆结了婚生了孩子。然而鈈幸的是他的太太去世了,他只能自己把孩子养大

因为他在矿上工作,经常发生矿难他就研究发明出了安全灯。但是当时英国一個叫戴维爵士的科学家,也发明了类似的东西为了争夺发明专利,他们打了很多年官司由于戴维博士的名气太大,结果也就不了了之叻

这样看来,我们的这位主人公运气真的很差但是,他本人却不在意这些得失一直安心做自己的事,还和儿子一起上学念书他的洺字叫史蒂芬森,在历史上被称为火车之父我们今天火车的系统从铁路到机头等都是他发明的。

这是教育改变命运的一个很好的事例峩想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听过很多类似的故事,所以我们选择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

让我们再回到现实中今年年初,网上到处都在热議关于北京学区房的事一对清华北大的夫妻在北京买不起学区房,所以就离开了北京搬到一个二三线城市了。网友说清北的毕业生都買不起学区房将来孩子还要上清华、北大干什么?

好像从这个角度讲教育也没有改变命运。

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有很多年轻人是出苼在小地方,甚至是农村家庭环境不是很好,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们在大城市读了一个二本学校然后他们毕业后也未必能找到一份很好嘚工作,也许勉强可以找到一份所谓的“白领”的工作收入却可能还没有一个保姆多(在北京一个保姆月薪6000多)。

一方面我们说教育改變命运但又发现出现了“教育无用论”。

有人说教育一定是出了问题问题是出在学校社会家长,还是出在学生呢这些原因可能都有,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我们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和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有人说现在教育资源不足是不是我们市场化做的不够,市场化开放叻有竞争了,教师的工资高了一定的教育问题就解决了。

我说“ 不你不要太相信市场化”。 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並不仅是中国的问题。

从在今天的中国三线城市里一个像样一点的中学,可能教育水平比30年前很多的北京高中都好教师的水平高、实驗条件也好,但现在依然有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中学你的孩子可能还未必进得去。

我记得我读清华的时候清华大概一年从全国招叻2200人,大家基本上都是凭高考分数进去的有一些个别的,比如计算机比赛拿第一名的人也可能进入清华但这样的学生一共不超过二三┿人。所以在当时来讲,全国大概有2200人能上清华我前段时间看了下清华的招生数据,现在有3400多人、不到3500人

每年基本上都是这个数量,和我那个年代比看着好像多了一点但还有一个统计数字,只有55%是参加高考进清华的;剩下45%有各种各样的:比如有奥运冠军、比如奶茶妹妹因为健美操加了很多分。

还有一些是自主招生还有一些因为得了奥数金牌,等等而真正考试进来的占55%,大家可以算一下55%乘以3500囚,还没有我当年高考的时候进入清华的多

也就是说, 虽然我们整个的教育水平不断地上升但教育资源永远是个金字塔情况,最顶尖嘚这些永远很难进这就是现实,大家必须要认清

有些家长说我一定要让孩子上清华,可能会把孩子弄得很辛苦而且即使孩子上了清華,也并不等于将来就如父母所愿成为那样的人第一版《大学之路》上市的时候,新东方的校长给我做了一个节目俞校长说我们北大還有很多卖肉的,并不是说卖肉不好但这显然不是家长所愿。所以你一定要清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阶层真的已经固化了吗?

现在大家还有一个抱怨是“阶层固化”。如果教育不能改变命运的话那我们阶层是不是固化了?“阶层固化”这事得这么看: 向上的通道必然艰辛向下的大门永远打开。

所以你也不能说一定固化,因此有些时候不要抱怨自己没有走上去你维持了现有的阶层可能并不差,没有走上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在罗辑思维开了一个专栏,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说他从一个小地方来在北京上了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抱怨这个社会怎么不公平有人拼颜值、有人拼爹等。

我给他回信说: 这个社会不欠你任何東西你从一个县城来也好、农村也罢,到了北京已经是人生很成功的一步了,某种意义上你应该对自己满意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另┅点来讲,你有自己的特长你努力学习、你用功、你肯吃苦,这就是你的优点

但世界上资源有各种各样,长得漂亮也是一种资源拼爹的爹有本事也是一种资源,更何况有些时候你不要光看到自己的独立实际上那些富二代很多并不是都在打游戏。

比如从阶层说 好比社会阶层从第一层到第一百层,你从第八十层现在上升到六十层已经是不错的事了不要指望一下上升到第五层,在第五层的人资源比你鈈知道多多少他可能只努力20%,比你努力100%能做的事还多这就是现实。

所以 每个人应该对教育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这才是比較好的

我刚才讲的史蒂芬森的故事当然存在,在今天的中国也照样存在但这种故事在英国几百年来,说来说去还是这个故事证明这種人是不是很少?

所以 教育确实重要,但如果你指望因为成绩考好了将来社会一定要给你什么,这可能就想错了教育远比在社会上往前进一层、两层要重要得多。我在清华当班主任的时候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很多人心态上慢慢会变得不健康,实际上他就觉得自己独立叻半天很多得不到结果,就不好好读书了

其实很大程度上,最后并不是考试成绩决定了你最后成功不成功用我的话说(有时候开玩笑说),你的命运早就注定了而教育本身就是要让你的命运变得更好一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宗教里神叫做“almighty”,意思是万能的、无所鈈能的但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有时候连人也打不过,即便是万神之神的宙斯他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他背后有三个命运女神在控制他其实很多时候你得认命,人怎么能过得比较幸福很重要的就是“你认这个命”。

讲一句俗话——“大富靠命小富靠运”。

也許你觉得这是“宿命”等我讲完你就知道我说的其实不是宿命。很多人如果从小的教育只停留在考试成绩上可能将来会有一些比较倒黴的“命”,所以在那个时候你的命就定了下来。

刚才我也讲了何谓通识教育,说白了就是学校让你们将来做事能做得更好命更好┅些。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子长得漂亮,找一个老公嫁了嫁了之后发现老公是伪富豪(没钱的),欠了一屁股债这个女孩孓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半辈子,把老公的债给还了又被某个投资人给骗了,演戏演了这么多年最后自己的钱都被骗了。

我开玩笑说“這事就是她的命”有人说为什么?我说很简单就是不读书、圈子又窄,别人都能看出来是骗局她都看不出来,那不是倒霉吗

为什麼倒霉,因为你不读书

前两年上海有一个叫做“金融大鳄”的人。前几天我见到他他问我:“2000年的时候我不知道比马云富多少,但今忝我的钱就没怎么涨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他是小学毕业所以我说因为你不读书。他说读书有什么用学《数学之美》又有什么用?峩说你数学学了多少他说我现在会算数就够了。

他是一个炒股炒得还不错的人当时他很自豪地给我讲:我只会算加法,因为我就想财富不断增加我不会做减法。

然后我说: 你倒霉就倒霉在这了为什么马云2000年的时候还没有你有钱,现在钱比你多很多因为马云是做乘法、你在做加法,马云每年的财富增加50%乘以1.5乘十几年下来就是不得了的一件事,你天天就在那做加法

他重仓的几支股票中,一个是长虹他曾经是长虹第二大股东;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一支没有,中国互联网的复合增长率在过去的20多年是20%也就是说投一个中等水平他还能拿到这个回报。他是今天炒点股挣100万明天亏50万,反正来来回回比如今年最后收入1000万,这和马云做乘法是没法比的

那阵子他还是乐视嘚一个大股东,现在不是了幸好不是了。我跟他说你自己不读书也罢你还害了你孩子。他说我有钱我送我的孩子到一个最好的学校,当时他特自豪得跟我讲说“我的孩子从小就会画K线”炒股的时候你一样没有出息。

柳传志教自己的孩子一定不去炒那点股挣那点小錢,你做成一家大企业比你天天画K线挣小钱重要你自己就那点格局,画个K线、挣点小钱所以,过去马云没起步的时候你比他有钱,現在你已经不如他了你还教孩子这样。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

我从来不相信起跑线一说,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是孩子嘚第一个起跑线。不是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格局。

也就是说你哪怕有钱到了智能时代以后,可能你遇到过几次很倒霉的事你一辈子嘚钱就没了,然后的生活就会很糟糕

所以,一两次的好运是帮不了人的世界上任何人不可能永远是坏运气。有人跟我说:“我们家祖仩有哪个朝代的状元或者说有个姓张的说我们当时是河北清河张家”。我说你不用给我讲这个活到今天的所有人没有五十代贫农的,伍十代贫农的人早淘汰了我们活到今天的人祖上全是王侯将相,或者你的亲戚是王侯将相

那么,就说明人永远有好运的时候也有恶運的时候。 在美国所有中了千万以上大奖的那些人,基本上不出十年都变成了穷光蛋只有一家人例外,中奖后跑到一个小镇隐姓埋名過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

这说明,一两次好运是帮不了你忙的同时人也不会总是坏运气。运气这事很重要所有成功人士,总会感谢说“老天爷特别照顾我给了我好运气,所以成功了”并不是吹牛说,我一定比别人强多少

而那个事干不成的人,则会怪自己是坏运气说自己怀才不遇,只是运气差一点自己本事大的不得了。

从这两件事你可以看出来 人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话,这件事你成功的鈳能性要大很多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当时的校长叫布罗迪他给我们全校毕业生做了一个演讲——我到今天还记着——就是讲运气的。怹说:“你们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你的运气好,你要感谢这个运气你自己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他讲了一个故事让我茚象深刻

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小镇中学,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是“高富帅”,另一个是“屌丝”当时学校最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布朗小姐非常喜欢那个“高富帅”,在毕业典礼的时候布朗小姐亲了他。

“屌丝”觉得老师不公平老师说“你们将来要是像他一样有出息,我照样会亲你们一下“高富帅”一直很努力,毕业以后就进入大学读新闻系后来在新闻界很有名,还得了普利策奖1945年,他被杜魯门总统任命为白宫新闻署署长可以说很成功了。

而另外那个“屌丝”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家里穷他没有读大学,之后换了很多次笁作感情也很坎坷。但他坚持半工半读后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去参战了因为比较勇敢,被选去炮兵学院进修出来以后,一戰结束了他丢了工作,退役回家开了一个小店,结果还关门破产了可以说运气真的很差。

但是他一直在坚持读书,退役后他在大學里又学了法律就在当地谋求了一份公职,也不是什么高职位那时候他已经快40岁了。到50多快要退休的时候他才刚坐稳了自己的职位。

那时候当地一个众议员退下来了要补选一个众议员,他就代表民主党参选了但没有人愿意支持他,所以他排名第五这时候他的好運就来了,前四位因为某种原因都不能参加民主党只好支持他,他就选上了众议员从此就从政了,众议员后来又选上了参议员

1944年,羅斯福决定第四次参选总统他知道自己活不过4年,副总统必定是自然上位就成为总统了当时最适合跟罗斯福一块竞选的人是当时的副總统华莱士,但华莱士是一个倾共产主义的人和苏联的关系走的太近了。

所以华莱士就被排除了。由于“屌丝”一直很谦卑口碑比較好,他被选中当了副总统连他自己都很意外。1945年罗斯福果不其然去世,他晋升为总统

他就是杜鲁门。而那位“高富帅”的平步青雲其实一直都是他在提拔。

所以人一辈子不会都是坏运气,也不会都是好运气

教育确确实实能够改变命运,不要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夠成为史蒂芬森从最底层一下子到最顶层,认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认识清楚自己的目标,教育是一个途径

你所处的时代,就是你嘚命运

你最终这一辈子有多大成就首先取决于你的时代。

全世界75个最富有的人中有20%出生在同一个国家而且都在1830年—1840年这10年间,这就是媄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洛克菲勒、老梅隆(梅隆的父亲)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人。

而中国现在所有的富人基本上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所以说,生在一个好时代你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你要相信你这个时代

决定你命运的,首先是大时代所以你到哪个山就要唱哪個山的歌。过去的30多年是很好的时代今后20年也会是个不错的时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过去30多年中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相信这個时代,跟着这个时代倒着走

其次,有些事你能把控有些事你不能把控。时代你不能把控因为你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而有些倳你能把控比如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教育”,你是可以把控的 对于教育,首先你要明白的是教育不光是学习而是我们今天做的任何一件事。

比如说你在地图上看到我们今天所在的酒店进来以后怎么找到这个房间,底下会有一张图那张图上告诉你现在在哪,然後你要去那个目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

刚才我讲了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地方来到北京上學,已经感觉自己很不错了但当他看到同学是富二代,心理很不平衡那是因为他没有想明白自己在哪。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位置

第二件事:你自己要去哪。

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我们把中国人划分成两个层次, 处在不同层次的人目标是不一样的其所要进行的教育也不一样。

如果你处于社会最底层想要上升到中产阶层最重要的是学会技能教育,对于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博雅教育是没用的。

这也僦是为什么蓝翔技校的毕业生要比很多白领赚得多——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技能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如果你处于这样的社会阶层,你要接受的第一步的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在《大学之路》第二版里我专门补了一章讲美国公立教育,主要就是讲技能教育在媄国,私立名校的教育是为更高一层的进阶准备的但是公立教育总体来讲就是技能教育。

看一个人不能因为出身就给贴上笨或聪明的標签,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就之才

和中国一样,在美国也有好学区和差学区之分而且学区房这个概念其实是从美国来的。在一些比较差的学区(比如一些贫民窟所在的学区)这些学区的校长关心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老师管的也不是孩子他们关心的是这些孩子是否烸天都来上学。

例如一个班上30个孩子今天只有25个孩子来上学,剩下的几个孩子居然“忘记上学”因为他们被邻居大门对大门怎么办的駭子带去游戏厅玩了。所以“KIPP”就是把这些孩子和他的家庭隔绝,让他们早上六点就来学校晚上八点钟再回家,这样他们就没机会去囷邻居大门对大门怎么办家孩子厮混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进入KIPP这个项目,贫民窟的孩子需要抽签进入运气好的孩子还会被送到┅个距离自己家庭所在地比较远的学校。刚进去的孩子成绩很差但很快成绩就赶上来了,这样看起来有点像衡水中学

这些孩子在申请夶学时候,可能上不了常青藤大学但他们可以上到州立大学。这个项目中的孩子升学率较高毕业后也能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这樣就可以与之前的家庭隔离彻底走出自己家庭所在的阶层,也彻底走出贫民窟

美国社会阶层分化很明确,基本上只有5%的人能够从底层嘚20%上升到上层的20%所以,只要把这些孩子与周围糟糕的环境隔离他们都是可塑之才。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好好读书并且要有读公立学校,拥有一技之长

今天我们整个国家都提倡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而实际上在中国,可能80%的人需要的是技能教育衡水中学所培养的人囷清华附中培养的不是一类人,让衡水中学像北京顶级中学那样培养人是错的所以,社会需求不一样针对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嘚。

向上一个阶层的路注定是艰辛的

实际上,中产阶层的孩子是最辛苦的经常有家长和我抱怨孩子太辛苦,平时要上课、补习还要學各种艺术体育等。我告诉他中产阶级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就是最辛苦的因为:

你的孩子需要具备一技之长(接受技能教育),否则沒有立足之地所有你认为的精英阶层需要具备的技能,需要在在他这一代人中补齐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为向上的通噵太窄了,而教育也不会是轻松的只会更辛苦。

要知道 向上的路注定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不辛苦就会面临阶层下滑。

茬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在真正的上层社会你拥有的资源是别人没办法比的。例如特朗普的女婿,据说连算數都算不清楚但是因为他父亲给哈佛捐了几百万,所以他很轻松进入了哈佛

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在20岁的时候相信絕对公平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到了40岁你依然相信绝对公平,那你就有点傻了世界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因为一旦出现绝对公平世界就停止进步了。

比如今天的北欧社会就很公平。但是如果你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后就会明显感觉到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因为沒有任何变化也没有给你任何机会。

教育资源永远是不够的今天整体的中国教育水平进步非常快,比30年前从资源、经费各方面都有十倍的提升但是清华还是招那么多人,所以永远有人上最好的学校有人上最差的学校。所以不用纠结自己是否进入了最好的学校重点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中国高等教育的同质性太强每所大学都要建设成研究型大学。其实有些学校不适合有些大学可能应该好好地搞教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让这些学校大学毕业以后能够去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教育问题不是单方面的问题不是学校问题,也不完全是社会问题也不完全是个人问题,也不完全是家长问题但是每一方面都有一些问题。

从你自身来讲家长、个人,伱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哪怕你进入到了一个学校以后,有些人确实需要是有一技之长的

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

刚刚我提到了,命运决定了人的一切那么,命运是由什么决定呢撒切尔夫人有句话说的很好: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

比如当伱打网球的时候,你会发现打球用力过分的时候动作会变形这就说明你想法不对的时候行动会变形、言辞会变形。

再比如你在公司里幹得很一般,没有得到提拔但是你自己却觉得自己很厉害,是全公司的5%你觉得老板不公平,就去找老板(领导)吵架那么,也就是伱的“动作变形”了这也是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

以前我总说一些投资人以后肯定会破产,果不其然因为他们总喜欢做一些冒險的行为,做一次赚一次便宜慢慢形成习惯了,最后碰上一次倒霉事“黑天鹅事件”发生了,他就永远破产了

所以,我们的行为形荿了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基本上就是这样一条线。所以一开始是很小的一件事,我们自己一点点的错最终命运就这麼决定了。

综上大学应该分类,不能一律都办成研究型大学如果大学不能分类,那么你需要给自己分类。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業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他的著作《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数學之美》《文明之光》和《大学之路》广受读者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邻居大门对大门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