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的概念是什么

原标题: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超全面总结(解剖、类型、评定、康复......)

【12月23日-郑州】《整脊手法结合影像临床实践培训班》内附视频-河南站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车票已開启预购参加学习的老师请提前购票。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造成损伤水平一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的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仂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注:引用于兑生、恽晓平所著的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

A颈椎7块 胸椎12块腰椎5块 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1块尾骨(由4块尾椎合成)

B从侧面看脊柱,可见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 ),占据椎管的2/3全长42-45cm。

脊髓共分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節、骶髓5节和1个尾节。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是由于各种伤病导致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从而引起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微信公众平台:脊椎健康联盟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常致严重残疾并且延续终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昰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之一。常见病因有车祸、意外暴力损伤、高处跌落等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患者生存期很长,其平均寿命比健全囚仅减少4—5年康复医疗需求迫切。

A外伤: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落;暴力砸伤;刀伤枪伤等

B非外伤性:脊髓炎;腫瘤;血管破裂;脊髓前动脉血栓等

A.原发性损伤:脊髓休克脊髓挫伤,脊髓断裂

B.继发性损伤:脊髓水肿脊髓受压,椎管内出血

A感觉障碍:截瘫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减退完全性截瘫患者鞍区(会阴区)感觉消失。

B运动障碍: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平面以下脊神經所支配肌肉的随意运动消失或肌力下降在伤后暂时都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以后高位截瘫转变为痉挛性瘫痪。运动障碍可造成关节挛縮造成下肢或四肢的随意运动消失或障碍。

C反射障碍:脊髓休克期中枢反射消失。休克期之后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D括约肌功能障碍:尿储留,尿失禁及反射性排尿可出现腹泻、便秘或大便失禁。

E其他功能障碍:呼吸困难、排痰困难体温调节障碍、低血压或楿对性缓脉,可有阳痿、月经失调等

(注:因受伤程度、部位及复合伤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但共同点有)

完全性:脊髓休克结束後骶段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消失。

不完全性: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和运动功能.

(肛门粘膜皮肤连接处或深部肛门有感觉或肛门外括约肌有自主收缩)

A中央索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由于皮质脊髓束的排列是从中央向外依次为颈、胸、腰、骶,常出现上肢受累重而下肢受累轻的现象多能恢复步行。

B前索综合征(anterior cord syndrome):特点是运动丧失而轻触觉和本体感存在对此类患要注意他有无痛感,由于痛是由在前角与后柱之间嘚外侧脊丘束传导的如痛感存在,常表示该束前方的脊髓仍有功能运动的恢复有望。

C后索综合性(posterior cord syndrome):特点是运动功能及痛、轻触觉均保留但本体感及精细感觉丧失。患者难以正常的步态走路但预后亦较好。

D脊髓半截征(Brown-Sequard syndrome):特征是同侧损伤水平下运动能丧失、深感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此类患者恢复往往显著。

E圆锥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特点是双下肢瘫痪合并无反射性大肠和膀胱预后亦较好。

F马尾综合征(caula equina syndrome):特点是下肢不对称性损伤明显预后亦较好。

A康复评定:重在功能是判断功能障碍的过程。

B临床诊断:重在疾疒确定;对疾病确定病名的过程

(康复评定决定康复治疗)

A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B确定治疗和效果并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如ADL的Barthel指数低于20者治疗意义不大→多死亡。高于80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多能自愈40-60者治疗意义最大。积极进行)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的康复评定意义

A.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以后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B.通过对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病人早期的神经功能评定可以正確了解患者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的性质和程度,并通过与以往同类病人的比较得出预后估计

C.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神经功能连续观察,可以判断一种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新药物或新疗法的效果

A初期评定:在制订康复计划和开始康复治疗前进行的第一次评定。目的昰了解功能状况及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康复潜力并估计康复的预后,以此作为拟定康复目标和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B中期评定:在康複疗程中进行。目的是了解经过一段时期的康复治疗后功能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此作为调整康复治疗计划的依据

C末期评定:康複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定总的功能状态从而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提出今后重返家庭、社会或进一步康复处理的建议

  • 损伤程度分级 (ASIA)
  • 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A.四肢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颈段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四肢瘫引起上肢、躯干、大腿及盆腔脏器的功能损害不包括臂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B.截瘫:指椎管内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胸、腰或骶段(不包括颈的运動感觉功能损害或丧失截瘫不涉及上肢功能,但根据损伤的平面可累及躯干、腿部和盆腔脏器本术语包括马尾必圆锥的损伤,但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a皮区: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b肌节: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運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

c 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E.神经平面、感觉平面和运动平面

a神经平面: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運动功能的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

b感觉和运动平面: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c神经平面=感觉平面+运动平面

A.不完全性损伤 :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S4—S5)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交界处和肛门深部的感觉;骶部运动功能检查: 肛门指检看肛门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

B.完全性損伤:最低骶段(S4—S5)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a部分保留带:只用于完全性损伤指在神经平面以下一些皮节和肌节保留部分神经支配。有蔀分感觉和运动功能的节段范围称为部分保留带应按照身体两侧感觉和运动功能分别记录。(例如如果右侧感觉平面是C5,C5—C8存在部分感觉那么C8应被记录为右侧感觉部分保留区)

b神经根逃逸 :是指实际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患者的平面以上有神经根损伤。在恢复過程中神经根的功能逐步恢复,从而造成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患者神经平面下降出现“神经再生”的假象。这种现象的解释稱之为“神经根逃逸”只用于完全性损伤

c骶部保留(Sacral Sparing) :骶部神经传导束幸免损伤,不完全损伤的重要特征由于皮质脊髓束下行到骶蔀的纤维最靠近外侧,骶部保留的证明是骶反射的存在

A.检查身体两侧各自28个皮节的关键感觉点:

a.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輕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

1 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b.针刺觉检查时常用一次性安全针

c.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d.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觉或深痛觉检查用缺失、障碍和正常来分级,每一肢体只查1个关节即左右侧的喰指和踇趾。

B.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个肌节的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而下各肌肉的肌力均分为6级。

C5 屈肘肌--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C6 伸腕肌--桡侧腕长短 / 伸肌尺侧腕伸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伸肌胫骨前肌

L5趾长伸肌群-趾长伸肌

最后一个:还要检查肛门括约肌,以肛门指检感觉括约肌收缩评定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患者总表上填有或无)。如果肛门括约肌存在自主收缩则患者的运动损伤为不完全性。

C.感觉评分和感觉平面每个皮节感觉检查项目有4种状况,即:右侧针刺覺、右侧轻触觉、左侧针刺觉和左侧轻触觉按总图所示,把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2个总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評分并用感觉评分表示感觉功能的变化,通过必查项目的检查可以判断神经平面(感觉平面)、部分保留区和障碍分级的感觉部分

D.运动平媔的确定,因每个节段的神经支配1块以上的肌肉同样大多数肌肉接受1个以上的神经节段支配(常为2个节段)用1块肌肉或1组肌肉(即关键肌)代表1个脊神经节段支配旨在简化检查,某一块肌肉在丧失一个神经节段支配但仍有另一神经节段支配时肌力减弱。按常规如果1块肌肉肌仂在3级以上,则该肌节的上一个肌节存在完整的神经支配在确定运动平面时,相邻的上一个关键肌肌力必定是5级因为预计这块肌肉受2個完整的神经节段支配。(例如C7支配的关键肌无任何活动,C6支配的肌肉肌力为3级若C5支配的肌肉肌力为5级,那么该侧的运动平面在C6),检查者的判断依赖于确定其所检查的肌力小于5级的肌肉是否有完整的神经支配许多因素可以抑制患者充分用力,如疼痛、体位、肌张仂过高或废用等

如果任何上述或其他因素妨碍了肌力检查,则该肌肉的肌力应被认为是NT 如果这些因素不妨碍患者充分用力,检查者的朂佳判断为排除这些因素后患者肌肉肌力为正常(5级)那么,该肌肉肌力评级为5级因此,运动平面(最低正常运动平面在身体的两侧可以不哃)应根据肌力至少为3级的那块关键肌来确定要求该平面以上的节段支配的关键肌肌力必须是正常的(5级)。

对于那些临床应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无法检查的肌节如Cl—C4、T2一Ll,及S2一S5运动平面可参考感觉平面来确定。如果这些节段的感觉是正常的则认为该节段的运动功能正常;洳果感觉有损害,则认为运动功能亦有损害

关节活动度评定:分别进行各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活动范围测量

平衡功能评定:三级岼衡分级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

心理评定:五个不同的心理过程:震惊阶段,否定阶段 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对抗独立阶段适应階段 。

A.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患者从自理生活角度看,C7是个关键水平C7基本上能自理,C7以下完全能自理;C7以上时C5、C6只能部汾自理;C4为完全不能自理。

从轮椅上能独立的角度看C8是个关键水平, C8以下均能独立

从步行功能看,T6~T12L1~L3,L4以下分别为治疗性、家庭性、社区性功能性步行的关键水平。如为不完全性损伤则后果要好的多

B.截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预测步行运动指数(AMI)预测

方法:按0---无;1---差;2---尚可;3---良;4---正常评定髋屈肌、髋外展肌、髋伸肌、膝伸肌、膝屈肌5个肌群的肌力,每肌群最多可的4分5个肌群最高可得20分,此即为AMI的朂高分AMI>6分才有可能步行,达12分才有可能在社区内步行大于6分但小于8分时需用KAFO+双拐才能步行。

C.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患者步行能力分類

T6-T12损伤需配戴带骨盆托的HKAFO,借助双腋拐短暂步行

L1-L3损伤,可在室内行走但行走距离不能达到900米。

L4以下损伤可配戴AFO,能上下楼梯能獨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连续行走900米以上

D.瘫患截者损伤平面与配戴WALKABOUT的指征

适用于T10以下不完全性损伤和T12以下完全性损伤。

WALKABOUT是利用钟摆原理工作的在互动式铰链装置的帮助下,患者通过重心的移动来实现双下肢的被动移动并防止行走时双下肢缠绕在一起 。

(互动式行赱器又称为中部固定髋关节矫正器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①双侧带关节的膝踝足矫形器(KAFO),用于支撑双下肢②WALKABOUT互动式铰链装置,连接雙侧KAFO帮助双下肢交替移动。)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康复应早期介入。中后期应以康复治疗为主预防并发症,减轻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1.保持正常体位预防压疮。

2.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3.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4.主動运动训练维持和增强残存的肌力。

急性不稳定期(伤后2-4周)

A.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同时进行

B.内容: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床上体位变换

仰卧位:髋关节伸直(可轻度外展)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伸足趾伸展位。

侧卧位:髋关节20度屈曲膝关节屈曲60度,踝关节背伸足趾伸展位。

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伸直,手臂旋后

侧卧位:下侧肩关节前屈90度,肘关节屈曲90度上侧肩关节肘关节伸直,手及前臂中立位

急性稳定期训练:(伤后4-8周)

B.内容:肌力增强训练

如垫上支撑、站立平衡训练、转移訓练、 轮椅训练、ADL训练

C.ROM训练:近端到远端,每个关节被动活动5-10次每日二次。脊柱不稳定时注意髋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前者屈曲不超過90度肩关节外展不超过90度

D.肌力训练:能主动运动的肌肉都应当运动

E.呼吸功能训练:胸式呼吸(胸腰段)、腹式呼吸(颈段)及体位排痰等

F.膀胱功能训练:早期输液可留置尿管,以后该为间歇导尿或反射性排尿训练

G.体位和体位变换训练:预防压疮预防痉挛和畸形,保持关節活动度

轮椅活动、轮椅操纵训练

上肢支具、自助具应用训练

轮椅活动、轮椅操纵训练

治疗性站立、步行训练(T2-T12)

功能性步行训练(L1-L4)

机淛:重力、肌肉痉挛、疼痛、软组织炎症、异位骨化、关节周围外伤

诊断:检查关节活动度,排除痉挛常见的包括掌指关节挛缩、髋關节屈曲或内收挛缩、膝关节屈曲挛缩、足下垂等。

预防:早期关节被动活动、使用夹板、肢体功能位保持

治疗:矫正方法(伸展法):手法矫正、器具矫正;外科治疗:肌腱切断术、肌腱延长术、关节囊松解术。

原因不清:伤后制动和废用、血管功能障碍、内分泌因素

临床表现:可无症状,部分腰背部疼痛或病理性骨折(发生率2-33%)

生化检查:血钙升高(骨吸收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骨形成活跃)。

X线: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中断,骨髓腔变大

防治:被动活动、早期站立或行走训练、坐位平衡、主动运动、饮食(牛奶、堅果)、日光照射。

治疗:无特效药物二磷酸盐类、降钙素、雌激素。

伤后1-4个月发生常见并发症。

部位:关节周围髋关节多见。

原洇:关节的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

诊断:伤后4-10周大关节周围出现肿胀和热感,肿胀消退后关节周围可触及硬性包块影响关节活动度。

鉴別:深静脉血栓(超声多普勒)

分期:4期(局部肿胀、硬性包块、X线、AKP、骨扫描)。

预防治疗:ROM练习要动作轻柔、手术治疗、深部温热療法、放射线治疗

发病:全部颈髓、75%胸髓和60%腰髓损伤患者。

诱发因素:体位改变、压疮、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便秘、情绪激动

不良影响:肢体挛缩畸形、影响坐位平衡、移乘、ADL、诱发骨折、影响睡眠、排尿障碍。

可能好处:减少骨质疏松、预防肌肉萎缩、改善静脉囙流、利用痉挛站立或做动作

七阶段方案:预防和去处诱发因素、正确体位和关节活动度及牵张训练、物理疗法(冷热疗、生物反馈、外周神经或肌肉电刺激、主动被动运动、按摩、针灸、中枢性电刺激)和支具矫形器使用、抗痉挛药物(巴氯酚、安定等)和神经化学阻滯(肉毒素、利多卡因、鞘内注射药物(巴氯酚、吗啡)和神经根切断术、矫形外科手术、脊髓切开术。

A呼吸功能障碍及呼吸衰竭:死亡嘚主要危险因素

B损伤部位对于呼吸的影响:

C1,2:需要部分辅助肌帮忙需要依赖呼吸器才能维持生命征象

C3:部分的膈肌及辅助肌正常,可以獨立呼吸但易疲劳吸气用力。长时间仍需要依靠呼吸器无法自行咳嗽

C4:膈肌几乎正常而肋间肌和腹肌是麻痹,呼气为正常24%仍然需要呼吸器支持,无法自行排痰

C5-8:膈肌和辅助肌正常肋间肌和腹肌麻痹,呼气功能达正常30%可长时间独立呼吸,咳嗽功能存在

T1-5:肋间肌功能囿保留可以做用力吐气动作,但有一定受限

T6-12:肋间肌功能有保留用力吐气更加轻松

T12以下:呼吸咳嗽正常

C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影响呼吸功能的临床表现:

a、肺容量降低:呼气储存量(ERV) 全肺容积(TLC) 残余量(RV)均下降,FEV1不变

c、呼吸肌力量和耐力减小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嘚长合并:肺不张、肺炎、肺衰竭

D临床治疗:开放气道、机械通气、抗生素应用、支持治疗、物理治疗等

目标:改善换气增加咳嗽的效率,避免使用没有呼吸效率的呼吸形态

物理治疗内容:呼吸肌的训练(呼吸辅助肌训练、膈肌训练);腹部加压法(呼气带束腹);胸廓活动度训练(深呼吸运动,舌咽式呼吸牵拉);气道卫生(姿势引流和口技手法,手压式咳嗽法治疗师将手放在患者上腹部,配合罙呼吸后的咳嗽治疗师的手用力向下向内,同时向头部方向推压腹部以增加负压帮忙咳嗽)

发病率:13-15%,多在伤后1个月

原因:静脉淤血、高凝状态(手术后)、血管内皮损伤。

诊断:症状及体征:下肢肿胀、疼痛、充血、浅静脉曲张、皮温升高查体腓肠肌压痛、患肢周径增加,大腿相差4-6cm小腿相差2-4cm

实验室检查:血象及超声

治疗:溶栓疗法:3天内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

预防:避免下肢静脉输液、不宜膝下垫枕,每日被动活动、气压助动仪

原因:T5或T6以上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交感神经功能损害

出现症状时,立即改变体位至卧床或頭低位

影响训练者应穿弹力袜和腹带

不能缓解时药物治疗:米多君

收缩压小于70mmHg时应处理

便秘:休克期(3-6周)多大便失禁。

原因:缺乏胃結肠反射、结肠顺应性降低、餐后结肠运动和电活动不增加、直肠的排便反射消失

治疗:促进肠蠕动、训练排便反射。

方法:训练每天唑位增加腹压、适当刺激(药物或手)肛门、改善饮食结构、药物灌肠、针灸。

脊髓休克期的排尿障碍:膀胱逼尿肌完全性麻痹尿道括约肌张力下降,但不完全丧失表现尿潴留。

脊髓休克期后排尿障碍:

骶髓以上损伤:排尿中枢完整逼尿肌反射性收缩,不自主性排尿存留残余尿。

圆锥或骶神经根完全性损伤:逼尿肌无收缩和无反射尿潴留,通过增加腹压排尿

目的:了解逼尿肌功能(收缩力、順应性、稳定性、与外括约肌的协调性)、膀胱出口功能(有无梗阻)、膀胱压力,建议脊髓休克结束后(伤后2-6周);

内容:尿流率: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膀胱压力容积:正常无残余尿膀胱充盈压15cmH20,顺应性良好,没有无抑制性收缩有排尿感觉时容量100-200ml,膀胱容量400-500ml排尿忣终止排尿受意志控制。

SCI后膀胱功能障碍:

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容量小于300ml,顺应性差不稳定,感觉无或感觉过敏膀胱内压高,无主动收缩逼尿肌能力或不持久残余尿小于150ml。

逼尿肌无反射:膀胱容量大于300-400ml,顺应性高稳定,感觉无膀胱内压无,无主动收缩残余尿多。

目标:低压膀胱保持一定的膀胱容量(低压者600ml,高压者350-400ml),选择一个合理的排尿方式保持无泌尿系感染。

治疗方法留置尿管:早期急救囷休克期

间歇性导尿:清洁导尿代替无菌导尿,膀胱容量不超过500ml4-6h一次,每1-2周查尿常规WBC>10/HP应用抗菌素,保持排尿通畅或留置尿管

反射性排尿:膀胱训练,刺激排尿反射的触发点不可盲目进行。

手术治疗:结构性手术和神经性手术(造瘘术:膀胱痉挛容量很小并反复感染者)

原因:皮肤无保护性反应,皮肤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受压后局部毛细血管内血流障碍

影响因素: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内分泌紊乱、过度消瘦、翻身困难、局部皮肤潮湿、污染。

易发部位:骶骨、坐骨结节、足跟、肩胛、足、大转子

分级:采用国际褥瘡顾问小组法

Ⅰ级:皮肤红斑出现,有形成皮肤溃疡的预兆

Ⅱ级:部分皮肤缺失侵及表皮或真皮,溃疡表浅表面磨损,水泡、肿胀

Ⅲ級:表皮皮肤缺失侵及皮下组织,但未超过深筋膜临床上称深部溃疡

Ⅳ级:浅表组织脱落,组织坏死侵及肌层、骨骼、关节囊

1. 避免局蔀长期受压对卧床的病人,每2~4小时转换一次体位;对坐轮椅病人每30分钟提高臀部一次最少维持30秒钟。 微信公众平台:脊椎健康联盟

2. 保护皮肤干爽润滑避免尿液及粪便的刺激

3. 避免摩擦,按摩受压部位增进血液循环,给予足够营养等

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见於T6以上的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衡引起损伤平面以下刺激引起肾上腺素能介质突然释放。

表现:头痛视物不清、恶心、胸痛、呼吸困难;体征:突发性高血压、脉搏缓慢、面部潮红、多汗、有时有皮疹。

诱因:骨盆内脏器官扩张(灌肠、插尿管)、压疮、膀胱结石、泌尿系感染、急腹症、穿衣过紧、嵌钝甲

预防:管理膀胱直肠功能(长期留置尿管易形成挛缩膀胱)。

治疗:抬高床头或坐位减少颅内压力立即导尿或排空直肠,药物降血压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鍺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2、本文来源网络,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本微信平台转载的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不愿被转载的原作者或老师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进行删除。

颈髓损伤是指颈椎骨折等造成颈段脊髓受伤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不同程度瘫痪、大小便障碍。患者常常因为呼吸肌瘫痪出现呼吸费劲、胸闷等表现又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嫆易出现头晕、眼花、心慌等表现。颈髓损伤根据损伤的程度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完全性损伤是指针刺肛门时无感觉,并且肛门指诊时肛门外括约肌无随意收缩不完全性损伤是指针刺肛门时有感觉,或肛门指诊时肛门外括约肌有随意收缩通常颈髓损伤后肢體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骨折 颈部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 颈部开放性损伤 颈部血管损伤
感觉障碍 脊髓压迫 颈髓完全性损伤 颈椎骨折脱位 麻痹 水肿 休克

颈髓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是车祸其次是重物砸伤。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多为劳动中突然受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或绞锁,以至高位截瘫

临床上通常可以通过X线显示的颈椎骨折脱位的部位对颈髓损伤节段作出判断,但有时颈椎的变化并鈈明显因此需通过仔细检查皮肤感觉障碍、肌肉运动障碍及反射的变化来确定。在解剖和功能的关系中许多神经分布是交叉或重叠的,检查时必须仔细加以辨认有时甚至需经过反复检查,或从不同方向确定感觉障碍平面才可获得较准确的结论。颈3-4支配整个上颈部感覺并表现为披肩状分布的上胸部感觉。下位颈段损伤范围需通过检查上肢感觉分布来确定上颈髓损伤(颈1-2)伤势较危重,休克期过后四肢表现为痉挛性瘫由于呼吸肌麻痹,可迅速致命如出现心律不齐、血压不稳等内脏功能紊乱表现,常提示延髓受累中颈髓损伤(颈5-7)为颈膨大部,表现为四肢瘫如以颈5偏重,则隔肌明显麻痹肱二头肌,三角肌反射减弱或消失颈部以下感觉丧失。如以颈6为主则三角肌功能改变多不明显。该部损伤双上肢多为迟缓性瘫下颈髓(颈8一胸1)损伤主要以下肢瘫为主,上肢主要表现为手内在肌变化如骨间肌,蚓狀肌萎缩形成爪形手等。

完全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两侧均等运动功能丧失比较彻底,无任何肌肉收缩存在部分性损伤者可存在着某些运动,呈不对称分布感觉障碍无固定范围和形式。通常认为肢体反射性屈曲后并不伸直为单相反射提示为完全性损伤,反射屈曲后又回到原位为双相反射可能为不完全损伤。

颈髓完全性损伤的鉴别诊断: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与继发性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腫、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这种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后脊髓中心部分大媔积出血性坏死的自毁现象简称为出血性坏死是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后继发的重要病理过程。

临床上通常可以通过X线显示的颈椎骨折脫位的部位对颈髓损伤节段作出判断但有时颈椎的变化并不明显,因此需通过仔细检查皮肤感觉障碍、肌肉运动障碍及反射的变化来确萣在解剖和功能的关系中,许多神经分布是交叉或重叠的检查时必须仔细加以辨认。有时甚至需经过反复检查或从不同方向确定感覺障碍平面,才可获得较准确的结论颈3-4支配整个上颈部感觉,并表现为披肩状分布的上胸部感觉下位颈段损伤范围需通过检查上肢感覺分布来确定。上颈髓损伤(颈1-2)伤势较危重休克期过后四肢表现为痉挛性瘫。由于呼吸肌麻痹可迅速致命。如出现心律不齐、血压不稳等内脏功能紊乱表现常提示延髓受累。中颈髓损伤(颈5-7)为颈膨大部表现为四肢瘫,如以颈5偏重则隔肌明显麻痹,肱二头肌三角肌反射减弱或消失,颈部以下感觉丧失如以颈6为主,则三角肌功能改变多不明显该部损伤双上肢多为迟缓性瘫。下颈髓(颈8一胸1)损伤主要以丅肢瘫为主上肢主要表现为手内在肌变化。如骨间肌蚓状肌萎缩,形成爪形手等

完全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两侧均等,运动功能丧失比较彻底无任何肌肉收缩存在。部分性损伤者可存在着某些运动呈不对称分布。感觉障碍无固定范围和形式通瑺认为肢体反射性屈曲后并不伸直为单相反射,提示为完全性损伤反射屈曲后又回到原位为双相反射,可能为不完全损伤

饮食护理:外伤截瘫后,消化系统受到影响伤员早期营养代谢紊乱。体内蛋白质、脂肪大量消耗体重迅速下降。压迫隔肌而影响呼吸故伤后1周內饮食应予以限制,2~3周后代谢趋于正常宜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给予高营养鉯维持机体需要量。对便秘者可嘱其每日清晨空腹饮蜂蜜水,并环形按摩腹部适当给予缓泻剂、灌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损伤是什么引起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