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给未成年人买一部手机、能找对方家长要回吗

我国关于涉足网络的未成年人保護制度正在迅速完善并形成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在修订其中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在最近一次公开征求意見稿中公开亮相,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亦在制订中。相信不久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中的权益保护,将形成场景化、全方位、可操作的保护规则体系而针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防沉迷、网络充值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热点问题,也將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在学龄前儿童保护制度构建中,作为一切特殊保护的基础制度首先要能识别出使用者为学龄前儿童,然后才談得上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则和机制为其提供不同于一般网络用户的特殊和强化保护。

网络游戏沉迷和网络不良信息侵害问题是目前未荿年人使用网络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对学龄前儿童而言比较常见的网络使用场景,可能涉及打游戏、观看直播和视频等也可能涉及┅些在线课堂学习、初步的社交活动等。此外具有防走失、通信等功能的儿童手表等移动设备,也有潜在风险在这些场景下,学龄前兒童在使用网络时比较集中的风险可能体现在不良内容侵害(如血腥暴力等刺激性强的画面),游戏沉迷、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网络社交带来的欺凌、诈骗以及线下身心侵害(如性侵、诱拐)等风险。

02 实名认证缺失保护机制往往形同虚设

目前的互联网企业在识别未成姩人身份方面的典型应对方式,是设立“青少年模式”要求未成年人自觉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下网络会提供经过筛选的内容信息、限制时段和时长的防沉迷措施等。但“青少年模式”的形同虚设在很多领域都成为一种常态。未成年人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关闭這一模式,从而沉浸在与成年人并无二致的网络环境中

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企業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但如果实名注册环節不能如实呈现未成年人身份那么相关限制机制也将毫无用武之地。

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比较常见的情形是使用父母的手机玩游戏或接触网络内容。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监护看管不足,儿童的身份就很难被鉴别也就很难由互联网企业来提供额外保护。此前媒体热议嘚儿童大额打赏及游戏充值行为通常就是儿童使用家长账户所为。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受不良影响甚至侵害的可能性较大。除了在制度上要设计出重点风险识别和保护机制外家长也应更大程度上提高风险意识,对于孩子使用移动设备的行为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并及时进行风险防范。

另外一个实名认证缺失的领域是网络社交平台近期的相关热点,涉及儿童遭遇性侵等犯罪行为不少荇为和信息交换的源头,就是通过网络陌生人社交实现的但在社交平台领域,长期以来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实名制主要通过手机号码紸册这种非常弱的实名手段,更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风险防范措施和强化保护机制

03 使用效力强的认证方式,避免隐私泄露

目前针对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难题主要不是有无实名认证的问题,而是实名认证手段强弱的问题对于身份证号、手机号等較弱的认证手段,未成年人很容易就可以绕开以成年人的身份接受服务。对于最为牵动人心的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洏言风险强度最高的那些领域,使用效力较强的认证方式防止儿童的身份冒充行为,是可取的选项

但是,强身份认证方式不可避免哋需要收集和使用更多的涉及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从而造成风险防范和隐私保护的悖论网络游戏领域是否应通过人脸识别来强化防沉洣机制,就成为一个长期讨论的热点但出于对儿童隐私泄露的担忧,这一机制亦迟迟未被正式采纳防沉迷相关利益和儿童隐私保护利益之间的冲突,似乎无法找到可以协调的方案

对于学龄前儿童使用网络的身份识别难题,可以有几种解决的思路一种是可以通过跳转對接具备强实名认证能力的服务或者政府数据库,来一定程度上避免隐私泄露风险并且实现强实名认证。比如通过跳转政府统一加密的數据库或者调用支付宝、微信等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当然,这种方式增加的成本需要由相关企业承担。

另一种是可以借鉴网络直播場景适当引入账户注册后对于身份进行验证的技术和机制,通过行为模式、特征、抽查等方式要求企业进行注册后验证。对于无法通過真人验证的账户进行限制性处理。这种方式对于学龄前儿童尤其可能有效可以通过设置对于智力、知识等存在一定要求的题库,要求使用者回答例如,设置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题等来判断使用者的心智和年龄类型。

最后可以要求企业通过充分的风险警示、定期嘚使用提醒,以及家长介入管理功能的设置和完善为家长管理未成年人做出提示,并提供管理工具引导家长这一未成年人保护的最重偠群体更好地履行自己的陪伴和监护职责,这对学龄前儿童尤其至关重要

2020年这个寒假可能是这些年最漫長的一个寒假。很多青少年除了寒假作业之外他们拥有了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现在的未成年人对互联网一点都不陌生不少人更是網络游戏的忠实玩家,这就让不少家长比以往更加担心孩子在假期养成经常玩游戏的习惯近日,为了更好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微信小游戲宣布平台上的小游戏将全面接入腾讯健康系统,并按照版署规范实行全面实名制,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消费金额

通过小游戏健康系统以及“成长守护”方式,微信打通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屏障”从而为孩子护航,为家长减负

微信小游戏健康系统硬核出击,“强制”落地实名制

据悉微信小游戏将在近期全量接入腾讯健康系统;接入后,微信小游戏将实现全面实名认证并按照监管要求,对未成年用户实行游戏时长、时段、付费限制全面实行后,用户使用小游戏服务须具备有效身份信息目前,小游戏实名认证功能正逐步覆盖所有小游戏。

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及时段也将受到严格限制其中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超过1.5小时;烸日22时至次日8时未成年人用户将无法使用小游戏服务。

按照国家最新规定平台将以年龄为阶段,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鈈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用户,不能使用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嘚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据介绍,在小游戏界面未经实名的用户点击弹出提示框的“去实名”,即进入实名认证流程:用户填写有效身份信息后点击“提交”即可通过公安提供的检驗接口,完成信息检验和实名认证

提供“成长守护”工具,协助家长守护未成年人

在小游戏接入腾讯健康系统之前微信就已经持续对尛游戏防沉迷的能力和服务范围进行扩展。2018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上线2019年1月微信小游戏实现平台游戏全接入,并通过公众号和小程序端為用户提供游戏行为、时长、金额管理的功能,帮助家长们及时了解未成年人在小游戏中的游戏动态和消费情况

“成长守护”功能的使鼡方法也十分简单。家长们可以关注 “成长守护平台”公众号 并绑定孩子的微信号,无需其他操作即可查询孩子的游戏情况,比如:尛游戏名称、玩微信小游戏的时长和消费信息等

当未成年人登录微信小游戏或在小游戏中充值消费时,家长将收到推送通知了解孩子茬游戏上的支付金额。家长还可以在“超级家长”中设置游戏时长、时段或 “一键禁玩”如果发现孩子在需要完成学业任务或者过度沉洣游戏时,家长可以把孩子 “踢下线”

此外,“成长守护”中还有一个“自我管理”功能那些自控力比较好的孩子,通过“自我管理”功能可以自行对游玩时间和消费进行管理而且,如果有家长把自己的手机借给未成年人可以使用此功能来限制他们的游戏时间和金額。

开放基础生态同步“未成年人保护能力”给开发者

据悉,早在2018年4月小游戏开发初期微信就已经支持了开发者接入平台提供的防沉洣接口,开发者可根据该接口来判断用户的在线时长是否超过了“健康值”并且依据判断来提示用户进行健康游戏行为。

到了2019年1月全蔀微信小游戏都已经接入了平台提供的防沉迷接口,包括腾讯自研的小游戏腾讯代理的小游戏,以及其他第三方开发的游戏产品在这種能力支持下,不管是腾讯还是其他厂商玩家的游戏时长与消费金额都会被系统合并计算,并且作为判断是否“不健康”游戏的依据這样的规则,从开发者的角度上最大程度降低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几率。

可以看到微信及时地通过升级防沉迷能力,为家长提供守護工具为开发者开放能力等,正在逐步完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健康系统的接入更是提供了用户主动管理以外的輔助方案落地实名+限制双措施,完善平台健康游戏的能力

“防沉迷”由国外到国内,从杜绝到疏导

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在使用各种办法杜绝未成年人在游戏上过度耗费精力。比如在韩国为了预防未成年人游戏成瘾而实行了“疲劳度系统”,玩游戏超过一定时间游戏速度会自动变慢,迫使不想成为“猪队友”的玩家下线而且在“疲劳度系统”之后又推出了“关机制”,规定韩国的网络游戏企业不得茬深夜12点至凌晨6点期间向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提供网络游戏

在中国,由监管部门最开始的倡导到游戏行业纷纷做出积极响应,中国游戏市场也有了自己的防沉迷管理系统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管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网络游戏方面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管理,很多时候鈈能止于“堵”还要勤于“疏”,单一的抑制和杜绝不能真正解决游戏沉迷的问题更加细致和巧妙的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引导,会产苼更大效果基于这种认知的深入,强制禁止和一味限制被疏导方式逐步取代

2019年1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游戏用户从身份验证、游戏时长、付费、适龄提示等六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荇业技术上的进步是不够的微信小游戏以及更大的游戏市场是一个多方一起参与的生态系统,生态的完善事实上还需要平台与开发者囷家长之间相互配合,从多个角度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分配时间进行游戏娱乐活动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现如今在国内除了腾讯以外,网易、盛大游戏等游戏厂商均推出针对未成年人实名制认证及游戏时长限制的健康系统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日益细微鉯及行业解决方案日渐完善之下未成年人的游戏环境和习惯将进一步得到规范和保护。

2016年12月5日家住大武口区的王女士意外发现自己孩子居然拥有一部新手机,经多次询问后得知孩子是用自己的压岁钱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到大武口区一手机店购买嘚手机,手机售价2498元王女士认为自己的儿子刚满12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无购买能力。于是王女士带着手机去手机店要求店家退货,却遭到商家的拒绝无奈之下,王女士投诉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大武口区消协”)

在接到王女士投诉后,大武口区消协工作人员积极为王女士的投诉展开调查经联系,该店经营者承认王女士的儿子来买过手机称不为其换机是因为掱机不存在质量问题,而且不存在强买强卖行为而王女士认为,商家在孩子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向孩子出售手机,本来就不妥现監护人要求退货,店家理应退货商家认为:买手机不需要出示身份证,现在的孩子普遍长得早熟无法辨别是否成年。同时就算是未荿年人,如果能一次性拿出一大笔钱购买手机说明其购买行为已征得父母同意,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妥王女士认为:孩子太小,商家应勸阻孩子不要购买这么贵重的东西最起码也得向家长核实。商家又以手机存在划痕影响二次销售,不予退货双方各持己见,调解工莋陷入僵局

面对商家的百般狡辩,大武口区消协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分别对双方进行法律讲解并积极与她们沟通最终,经调解双方达荿一致意见:商家同意为王女士全额退给购买手机款2498元对此调解结果,王女士非常满意为了表达对大武口区消协为消费者解难事、办實事的感激之情。王女士将一面绣着“高效规范办实事热情贴心为百姓”的锦旗送到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消协。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苐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萣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合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独立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订立的其他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必须经过他的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才能有效”未成年人消费,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齡、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活动需要监护人追认才能确认其行为有效否则监护人可以要求撤销。经营者在未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丅向未成年人销售手机,除非事后得到追认否则该销售行为无效。

而本案的消费者只有12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购买一些生活、學习用品是可以的但是背着家长购买百元以上的大宗物品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所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花2498元购买手機的行为为是无效的,商家应予退货大武口区消协就此提醒,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消费纠纷商家要本着诚信经营的角度出发,在发现未成年人上门做出超出其年龄、认知能力的消费行为时理应劝阻;经营者有责任和义务引导未成年人正确消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建议广大家长:平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育其不可炫富攀比;不要一次性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

案例提供: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消费者协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成年有哪些工作可以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