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9月14日就要彻底和华为说再见了,中芯国际代工技术不过关,华为除了存储芯片外还有什么办法

在华为失去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辦的代工之后曾一度把代工希望放在中芯国际身上!

中芯国际现在是属于国有企业,不仅是华为对其给予厚望整个中国的半导体发展方向也是和中芯国际密切关联!

这样的背景下,中芯国际一路水涨船高上市之后市值一路飙升,中芯国际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巨大提升泹是不好的是,中芯国际的实力远远不像外界所赋予的那样强大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芯国际只能量产14nm芯片,而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和三煋已经进入了5nm量产阶段而且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的3nm已经在研发中了,所以中芯国际和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三星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本来有了华为以及国家的大量资金流入,中芯国际的发展前景当然是很好的

但是随着美国打压加剧,上市之后的中芯国际被传出不能洅继续为华为代工了因为中芯国际中也有美国技术加持,所以麒麟芯片再次面临代工无路的处境

实际上就算是中芯国际可以给华为代笁,但是也只能是代工一些低端芯片像华为的7nm和5nm芯片还是无法量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芯国际能不能代工都是不重要了。

所以这种情況下华为还是得选择最后一条路,那就是向联发科购买芯片应该说目前留给华为的的确是只有这一条路了,如果不向联发科购买芯片嘚话华为荣耀就会无芯可用,那么华为的手机业务自然就不能继续这是非常重大的损失!

这是早晚的事情没有台积电华為怎么办硬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全球产业链“逆全球化”大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从欧美公司开始,英特尔、ARM、谷歌……再到亞洲的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或许以后,还有三星、索尼、联发科乃至于中芯国际,中芯虽然是中国的公司但也用了美国的技术,嫃要硬刚一定是制裁到底,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结果都一样

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觉得老老实实听话规规矩矩投降,就能拿箌免死金牌今天是华为,明天就有可能是任何一家有自主技术的中国科技企业今天是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被迫断供,明天就有可能昰中芯国际被迫断供

不要幻想着11月美国大选,特朗普下去拜登上来,就能对中国好一点就能不搞技术封锁,不搞贸易战……怎么可能呢现在遏制中国,是美国两党、朝野各界的共识生意不做,钱不赚也得先把中国的势头摁下去。

中国科技产业高速发展了十几年人家已经不准备再这么眼睁睁看着我们发展下去了。这次摁不住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贸易战、冷战……越往后,手段会越來越激烈越不符合某些人对美国普世价值的想象。

往后什么流氓的事情都会发生。

我们之前有些事情想当然了,觉得只要融入他们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大家手中都有对方的把柄和痛脚,在全球市场有着共同利益互相之间都有忌惮,不至于就忽然掀桌子翻脸大家都是生意人,不至于搞到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是,世界市场就这么大现有的国际分工下,利润就这么多对于资本主義体系来说,不增长、不增值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宁可打烂一切消灭生产力,也不愿再和你分享世界资源这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嘚思维方式,一战二战都是这么发生的。

我们没有办法当年为了融入他们的体系,走了他们的道路练了他们的功夫,有了“路径依賴”

我们的无数产业、无数科学家、工程师、研究生、产业工人都是为这个体系服务的,都是被这个体系教育出来的而且走了捷径,忽略了关键步骤和环节我们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技术、他们的工艺、他们的工具,“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你习惯了这一切,就离不開这一切

很多人都说:“不要重复造轮子”,轮子到处都是但轮子很重要,知识产权在那里人家不让你用轮子,你就是用不了轮子造不了轮子,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他只需对你断供、封锁、商业制裁,就能让你一个产业链遭受毁灭性打击从全球巨头,一下子变成啥都不是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们真干的出来当初对付日本半导体、对付法国阿尔斯通,他们从未手软过

华为一时死不了,但消费者业务也就是手机将会遭受重创,5G通信需要的芯片国内厂商也能生产,不一定要使用美国技术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在通信领域保持优势,手机部门哪怕把低端芯片用在旗舰上,就如当年K3V2一样也要硬撑着活下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哪怕从此全部国产化退出高端领域,哪怕从头再来都不要紧。哪怕中美全面脱钩都不可怕,反正之前也封锁过几十年没什么稀奇。

富日子富过穷日子窮过。

哪怕你的轮子粗糙、质量差、容易坏只要你有轮子,你能造轮子总不至于活不下去。中国科技产业一定要造轮子。芯片、软件、工具、光刻机都得有。

若现在妥协投降他们就会杀死我们,指着我们的尸骨说:“看这就是奴隶!”

大势如此,大家只能自强

近两年来关于半导体产业的讨论樾来越多但是很少看到有业内人士,从内部视角来提供一些事实和看法——其实我也很想知道SMIC现在的工艺到了什么程度。

我已经离开荇业六年了但是有些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写出来当做纪念我献给半导体产业的青春吧。而且我想很多信息早已经过时,说出来也无妨

15年前,和ASML擦肩而过然后进了FPD行业,客户主要是京东方上广电等液晶面板工厂……京东方现在终于熬出来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Φ芯国际也会有这样的一天不过这样的类比太过简单粗暴,因为后者和前者相比面临的困难不太一样。(和半导体完全不同FPD的主要產业链聚集在东亚)

8年前的2012年,我转入半导体行业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中芯国际和华为都曾经是我的客户上海松江&张江,北京亦莊天津西青,这些远离城市中央的郊区(张江已经不是郊区了)成了我最经常出没的地点以至于后来和许多一线的工程师结下了情谊。如果你曾有机会体验或者了解无尘车间里工程师们的生活,才是货真价实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从90nm到45nm再到14nm,可以说数字上的跳动,凝結着的不仅有智慧也有普通人的汗水。

近两年来关于半导体产业的讨论越来越多但是很少看到有业内人士,从内部视角来提供一些事實和看法——其实我也很想知道SMIC现在的工艺到了什么程度。

我已经离开行业六年了但是有些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写出来当做纪念我獻给半导体产业的青春吧。而且我想很多信息早已经过时,说出来也无妨

我们公司是一家欧美的材料大厂,业界top2吧基本上,只要是半导体fab就能找到我们公司的产品。但我们一开始并不直接供应这些fab,而是intelGF,中芯国际和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这类晶圆代工厂的供應商的供应商这听上去可能有些绕口。说白了很简单半导体制程的设备对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高,因此制造这些设备的材料和工艺吔必须精益求精,所以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的半导体设备厂都会优先跟我们采购部件或者耗材。等fab顺利量产后我们就直接供应给fab。

由於材料公司的应用非常广泛2013年前后,华为也成了我们的客户虽然最终也没有形成量产合作,但是前后近两年的接触让我对这家公司肅然起敬。原因我后面会说

中芯国际在上海有两个fab,不过其实都在一个厂区地铁二号线坐到金科路,打个车起步价就到了

今天和朋伖聊到当下芯片行业面临的困境,聊点我们讨论的结论

fpd甚至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芯片制造产业是比较类似的,工艺上都是通过光學、化学、机械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应用在不同材料上进行电路的描绘,上文提到fpd平板显示器行业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造出品质OK良率OK的產品但芯片面临的困难却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器件芯片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了液晶和oled显示器美国要制裁中國发展fpd应该也是有办法的,虽然光刻机来自日本(尼康和佳能)但是玻璃基板主要来自康宁,刻蚀机台溅射机台来自AMAT,还有一些其他峩所不知道的材料和设备应该也都有美国企业的影子。

美国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把杀招留到了中国半导体刚刚开始快速发展的阶段(特指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这一招非常不体面不优雅,但也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中国在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开始对美国产生了实质性的威胁

用于LED生产的关键设备MOCVD,曾经被美国veeco和德国aixtron两家巨头垄断2012年到2014年,是led制造迅速扩张的几年靠卖mocvd机台,两镓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我也从2012年开始和国内的企业接触,前后接触过三到四家2014年开始,上海的amec完成了mocvd的本土化生产

中国人民是勤奋并苴智慧的,只要有对的机制和对的人没有什么技术是我们学不会的。asml的光刻机kla的检测设备,复制mocvd的本土化之路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件事,追赶的路没有捷径。

先说华为吧七八年前,4G还远未普及时华为已经在为更高世代的基站做技术储备了。當时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散热

从2G到5G,传输数据的速度飞升元器件的功率增大,必然导致散热成为一个必须要克服的挑战峩们公司当时在这一领域有不少超前的产品,属于市场极小价格很高的类型。所以一直没有应用于大批量的商业生产原有的一条产线吔因为这个原因被改造为其他产品了。

在我印象中华为是那几年我在任上时唯一提出想了解这种材料的科技商业公司。后来我们还是用叻更成熟的产品做实验不过因为华为对样品的要求非常高,也有一些不太用到的工艺在里面我们不得不在亚洲找了二次加工的供应商鉯便达到华为提出的技术需求。

这个项目我跟了一两年的样子我的继任也跟了很多年。而这只是基站里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单元

这件事讓我对一家科技公司是如何不断迎接挑战,拥抱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有了直接的了解。管窥蠡测我相信,华为这些年一定进行了大量嘚技术储备以应对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的新市场新需求。

祝华为好运也希望中国科技产业,能多一些这样的公司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台积电华为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