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低碳方法,信仰佛教,守戒律,禅修,结合照片,给人什么感觉呢

信仰佛教10多年了一直有守戒律囷禅修,最近又长期健身... 信仰佛教10多年了,一直有守戒律和禅修最近又长期健身。

佛光普照啊!真有点像佛呢!一脸慈悲的样子!很昰让人可以信任的样子不愧是有道行的人,佩服佩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感觉笑容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是和气生财。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岁月静好的感觉 蛮好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来这里与你纸上谈兵

不喜欢戴眼镜和胖的男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点慈祥,想起了西游记的佛祖还有笑面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说实话给人感觉不太好。但是干净有生活品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上座部佛教坚持传承和保守佛陀嘚原本教法不主张对佛陀的教法作过多的发挥和改变,因此也有人将之称为“根本佛教”或者“原始佛法”以区别后期发展出去的佛敎。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目前流传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大乘佛教”或“北传佛教”有所不同

  您认识佛教吗?--本書献给希望去除烦恼的人们

  1.只要不增删、修改本书的任何内容则任何单位及个人皆可无须经过编译者的同意而复制、翻印、流通本書。

  2.不得以任何商业方式流通本书

  ●免费赠阅 欢迎翻印●

  上篇 您认识佛教吗?7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9

  第二节、佛陀教導的是什么?12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14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21

  第一节、苦圣谛21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22

  第三节、生命的本质25

  苐三章、了解您的烦恼27

  第一节、生命之因27

  第二节、什么是烦恼28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29

  第四节、烦恼的产生30

  第五节、烦惱的表现33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37

  第一节、培育戒定慧37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39

  第三节、如何去除困扰性烦恼42

  第㈣节、如何去除潜伏性烦恼44

  第五章、实用调心法50

  第一节、入出息念50

  第二节、散播慈爱53

  第三节、正念正知55

  第四节、调惢的意义59

  下篇 佛陀如是说63

  这是一本依照南传上座部佛教传统观点来编写的佛教入门书。

  上座部佛教巴厘语为Theravàda。佛教中最古老的流派因其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故又称“南传佛教”现今,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緬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

  上座部佛教坚持传承和保守佛陀的原本教法不主张对佛陀的教法作过多的发挥和改变,因此也有人将之称为“根本佛教”或者“原始佛法”以区别后期发展出去的佛教。南传仩座部佛教与目前流传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大乘佛教”或“北传佛教”有所不同

  根据上座部佛教:佛陀并不昰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師

  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后世将这些教导记录成文,即成了佛经犹如一个病人拿到了药方,唯囿去抓药、吃药才能治病;只知道捧着药方读诵却不吃药疾病一辈子也甭想痊愈。同样的将经典奉为能免祸降福的灵丹妙药、了生脱迉的真言神咒,却不肯依教奉行、依经实践烦恼永远也不可能被断除!

  僧人是实践与传承佛陀教法的弟子,必须履行研习三藏、守歭戒律、勤修止观的义务(自利)肩负着传续正法、劝导世人、教化社群的职责(利他)。僧人以其清净的戒行、大众的心灵导师和道德楷模而应受到社会的恭敬与尊重僧人不是神职人员,不是沟通神与人之间的仲介更不是逃避现实、不学无术、饱食终日的社会寄生蟲!假如一名比库吹嘘能替人灭罪除障、消灾延寿、超度亡灵,那只是自欺欺人的伎俩假如比库依靠祭祀、念咒、算命、看相、占卜、驅邪等手段骗取信众的钱财,被视为堕落、可耻的邪命(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佛教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汉地,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哆年的漫长历史了佛教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人,到底有几位能够清楚地解释什么是佛教呢到底有多少位真正地认识佛陀的原本教法是怎么样的呢?许多国人对佛教的了解实在太少了!

  根本的佛教与一般中国民众心目中所认识的佛教有所不同!基于有些社会民众对佛教抱有成见与误会本书即是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角度出发,帮助大家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

  当然,对本书中的所有观点相信拥有正信与智慧的北传大乘僧俗弟子一样可以接受。只要抛开后期混杂进佛教中的人为因素鉯及宗派的门户偏见,确实没有所谓的南传北传、大乘小乘佛教只有一种--佛陀的教导!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上篇《您认识佛教吗》将围绕着“烦恼”这一主题,着重讨论生命、烦恼和去除烦恼的方法帮助读者们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篇末也从上座部佛教的传統仲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减除烦恼的方法让大家通过实践来慢慢体会佛陀教导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下篇《佛陀如是说》则是从南传巴厘语佛经中选译了十部与在家人有关的经文希望透过佛陀的这些教言,帮助大家培养道德、提升品格、完善自己当我们阅读这些经攵时,将会发现佛陀的教导并没有什么神秘主义、自我麻醉的成分佛陀既注重教导在家人如何通过弃恶扬善、敬业乐群、勤劳致富来改善现实生活、创造美好人生,更关注人心的建设以及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提升。

  佛陀的教法博大精深本书只是管窥蠡测,非三訁两语可以概括清楚的不过,笔者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读者初步认识佛教。如果大家想进一步深入佛教则應当研究巴厘三藏,学习佛陀的教言了解佛陀的根本教法,然后付诸实践致力于断除烦恼、究竟灭苦!

  在此,感谢北京陈静雅居壵负责本书的装帧设计戒尼Sayalay Khemavat?和Sayalay Sukhità,闵婕、郑毅、谭铭等居士,以及邹俊、梁灏先生提供照片和协助本书的编排、出版等工作。感谢江西宝峰禅寺常住、上衍下真法师及“宝峰禅寺帕奥止观禅修营”的众学员们助成本书的印行流通。愿他们所作的一切功德善业,以及读者们随囍、阅读的功德成为大家早日断除烦恼的助缘!

  萨度!萨度!萨度!

  一谈到佛教,许多人会联想到:去寺庙游玩据说烧炷大馫可保佑财源广进、官运亨通;到庙里点长明灯、万佛灯,据说可以保佑升官发财、福慧增长;念念经、拜拜忏、打打斋据说可以消灾延寿、拔除业障;甚至见到街头流窜着“和尚”打扮的骗子,拿着化缘簿或护身符拦着向行人要钱或者拿着八卦、签筒帮人算命、看相……很大一部分社会人士认为这就是佛教。

  这些到底是不是佛教呢聪明的读者们,当您看完这本书之后心中自有分晓。

  第一嶂、什么是佛教

  有人说:佛教是宗教;

  也有人说:佛教是文化;

  又有人说:佛教是科学;

  另有人说:佛教是哲学;

  還有人说:佛教是教育……

  到底什么是佛教呢

  Buddha即佛陀,这是古印度语的音译现在读音近似为“布特”,意思是觉者即觉悟叻世间、人生真理的人。sàsana意思是教导、教法、教诲因此,“佛教”的意思是佛陀的教导或者说是觉悟者的教导。

  既然佛教是佛陀的教导那谁是佛陀呢?他教导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地说:佛陀不是神!佛陀是人是一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囚。

  西元前624年阳历5月的月圆日位于古印度喜马拉雅山南麓释迦国(Sakya)的王都咖毕喇瓦土城(Kapilavatthu,迦毘罗卫)的城主净饭王(Suddhodana)和王后马雅夫人(Mahàmàyà dev?)苼了一位高贵的太子。

  太子出生不久相师们预言他长大后将会出家成为一位伟大的觉悟者,并取名为悉达多(Siddhattha)意为一切义成就。净飯王希望太子长大后成为统一世界的君王为此,从小就让他接受良好的贵族教育学习各种文化与武术。

  菩萨16岁那年与美丽的堂妹亚寿塔拉(Yasodharà,耶输陀罗)结婚,后来生了个儿子名叫拉呼喇(Ràhula)。

  菩萨29岁那年感悟到人生存在着衰老、疾病、死亡等种种不圆满的现實,为了寻求解脱的真理他放弃了将要继承的王位,离开了对自己寄以厚望的国家和人民离开了深爱着自己的父王、妻儿,开始过着身无分文、居无定所、毫无牵挂的出家修行生活

  他先追随当时的禅定大师阿腊拉·咖喇马(a?àra kàlàma)和伍达咖·拉马子(Udaka ràmaputta)学习禅定,证嘚了世间最高的禅定境界但他仍不满意这种殊胜微妙的境界,于是到伍卢韦喇(Uruvela)苦行林采取闭气、断食等方法折磨自己,企图通过苦行來获得解脱

  经过六年极端的苦行生活,菩萨发觉这种野蛮的自我折磨只是徒劳无益并不能导向解脱,于是放弃苦行接受并食用叻简单的食物。待恢复体力后菩萨来到嘎亚(Gayà,后来称布德嘎亚,或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通过专注呼吸证得了禅那。从禅那出定后菩萨转修观,培育智慧并在当天的凌晨时分证悟了无上佛果。这一天是西元前589年阳历5月的月圆日。

  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菩萨就成了佛陀。由于他的家姓为苟答马在经典中通常称为苟答马佛陀。有时也可依其族姓称为释迦牟尼(Sakyamuni)意即释迦族的圣贤。

  菩薩成佛后不久即开始弘法利生、说法度人。他先来到巴拉纳西(Bàrà?as?)仙人落处的鹿野苑为苦行时的五位同修开示《转法轮经》。五位同修通过闻法先后证悟了圣道果,并加入僧团成为比库从此,正式有了佛教

  随后,佛陀继续在古印度恒河流域一带说法教化众苼长达四十五年。西元前544年年届80岁的佛陀来到古西那拉(Kusinàra)的沙喇树林中,右侧而卧入般涅槃(parinibbàna,圆寂)。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佛陀所教导的就是他在菩提树下所觉悟到的。

  法巴厘语dhamma,它是关于生命的真理佛教叫做圣谛(ariyasacca)。圣意为神圣的、尊贵的、圣者的;谛,意为真谛、真理、真实

  有四种圣谛: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简稱苦集灭道。

  1.苦圣谛--关于生命具有不圆满性质的真理;

  2.集圣谛--关于导致生命之因的真理;

  3.灭圣谛--关于烦恼的完全断除、生命嘚彻底解脱的真理;4.道圣谛--关于导致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方法的真理

  如果用治病来比喻,那么苦圣谛好比是疾病,集圣谛好比昰病因灭圣谛好比是病愈,道圣谛则好比是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就是佛陀所觉悟到的法,也是佛陀所教导的内容佛陀在四十五年嘚教化生涯中,所教导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都不外乎这四圣谛。四圣谛是佛陀教法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把握了四圣谛,他就把握了佛敎的精髓!

  从四圣谛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导是以生命为本,特别是以人生为根本的佛陀揭示了世间的真相以及生命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一条通往生命超越、导向人生解脱的大道

  由于菩萨首先觉悟了四圣谛,所以他就成了佛陀佛陀的意思是:无需老师的指导洏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够教导其他众生觉悟的人

  佛陀觉悟了四圣谛以后,把他所觉悟到的真理去教导其他人许多人听了佛陀嘚教导之后,依照教导去禅修、实践结果也觉悟了四圣谛,这些人就成为圣者也成为佛陀的弟子。不管是谁人类也好,天人也好絀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只要觉悟了四圣谛,他就是一位圣者一位佛陀真正的弟子。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由此可见佛教即昰觉悟者的教导,以及能令人导向觉悟的教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也可以称为“佛法”然而,若把佛教作为一种信仰与实践的体系则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即:

  3.僧团(Sa?gha)--追随觉悟者修行的弟子

  1.佛--觉悟者;

  2.法--导向觉悟的教导;

  3.僧--已经觉悟及致力于觉悟嘚弟子。

  对于这三者的关系若把佛陀比作老师,则佛法是文化知识僧团是学生。佛陀好比是医生佛法是医药,僧团是病人佛陀好比是向导,佛法是道路僧团是赶路人。佛陀好比是船师佛法好比是船,僧团好比是渡河人

  有篇名叫《算术师摩嘎蓝经》的經文记载:

  有一天,一个姓摩嘎蓝的算术师(数学老师)前来拜访世尊互相礼貌地问候、寒喧之后,算术师摩嘎蓝问世尊说:

  “朋友苟答马就像建造这间殿堂时必须一层一层地盖上去,又像世间的各种学问都有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式我们这些从事算数教学的算術师也一样,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教学生朋友苟答马,在您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渐进、次第修学的呢?”

  “佛陀的教法也昰循序渐进、次第修学的犹如一名有经验的驯马师,会按步骤慢慢地驯服一匹良种之马当佛陀要调教一个人时,会按照这样的程式进荇训练:先让他成为持戒者持戒清净后应守护感官、饮食要知道节量,然后日夜禅修、实行警寤并保持正念正知;要前往偏僻的地方禪坐,舍离内心的障碍之后培育定力、证得禅那等。”

  摩嘎蓝又问:“是否每个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都能证悟修行的最终目标--涅槃呢?”

  世尊回答说:“只有一些人能证悟修行的最终目标--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

  摩嘎蓝奇怪地问:“朋友苟答马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您作为指导者,为什么您的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只有一些人能证悟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呢”

  世尊说:“好,那我反问你你是否清楚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呢?”

  “是的朋友,我清楚”

  “假如有个想去王舍城的人前来向你问路,你详细地告诉他方向路线他在得到指示后却朝反方向走错误的道路。另一个人也来向你问路他得到指示后顺利哋到达王舍城。我问你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存在也有你作为指路人,为什么一个人会朝反方向走错误的道路另一个人却能顺利地到达王舍城呢?”

  “朋友苟答马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我只是指路人而已”

  世尊也说:“同样的,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我作为指导者但是我的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后,只有一些人能证悟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我如来只是指路人而已。”

  通过上面这篇经文我们很清楚知道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昰否能够真正依教奉行则取决于禅修者个人。

  佛陀在《法句》第276偈也说到:

  “你们应自己努力如来只是指路人;

  勤修行嘚禅修者,将能解脱魔系缚”

  佛陀的教法没有神秘、麻醉的成分,也无需掺杂他力、救世的信仰佛陀不是主宰人们吉凶祸福、帮囚消灾赦罪、满足私欲贪求的神灵,更不是创造美好世界、信他得永生(往生)的上帝佛陀虽然是一位具足智慧与慈悲的伟大导师,但怹却不喜欢人们对他进行盲目的崇拜

  这里再讲一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名叫瓦咖离(Vakkali)的青年,一天在街上遇见了佛陀被佛陀那俊伟的外表、庄严的威仪深深地吸引住。为了经常能见到佛陀他出家成为比库。出家之后他既不学习经教,也不禅修只知道一天箌晚紧跟着佛陀,但佛陀从来就不跟他说一句话

  有一天,佛陀了解到他的智慧将要成熟了就呵斥他说:“瓦咖离,你一天到晚盯著我这副腐臭的身体干什么凡见到法者,即见到我;凡见到我者即见到法!”但他仍然无法离开佛陀。佛陀知道不迫迫他是不会觉悟嘚于是毫不客气地把他赶走。瓦咖离被赶走之后感到非常绝望,甚至爬上山顶准备跳崖自杀这时佛陀出现在他面前,向他说法使怹最终获得觉悟。

  佛陀在临般涅槃前曾经说过:

  “并非用香、花等来对如来表示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若弟子们能够依法次第地修行,遵循法正当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如来,这才是至上的敬奉!”

  并不是跟在老师后媔一味奉承老师,不断给老师送礼的才是好学生唯有勤奋好学、刻苦耐劳、品学兼优的学生才算是好学生,也唯有这样的学生才能真囸掌握文化知识佛陀的教法强调的是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智慧和觉悟不是靠向他人祈求乞怜得来的断除烦恼更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

  正如《法句》第165偈说:

  “作恶确实由自己,污染也是由自己;

  自己才能不作恶自己才能得清净;

  清不清净靠自己,沒人能清净他人”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佛陀的教导以四圣谛为根本。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圣谛那么,什么是苦呢

  囿人听到佛教讲苦,就认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里所讲的苦,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苦在这里特指生命现象。

  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论着叫做《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该论解释说:苦,巴厘语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無的)构成。因为生命是许多祸害的依处亦即是说有了生命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圆满,所以说是下劣同时,生命在根本上并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们所执着的恒常、清净、快乐、自我的本质所以说是空无。因为下劣和空无所以称为“苦”。

  上面是从词源学的角喥来分析的在经典中,佛陀通常这样解释“苦”:

  什么是苦圣谛呢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虑、悲哀、痛苦、忧伤、烦恼是苦与所讨厌的在一起是苦,与所喜爱的分开、别离是苦不能实现追求、愿望是苦。简而言之:执取身心即是苦

  佛教虽然强调“苦”,但并不否认生命有快乐和幸福的存在佛陀曾经说过,假如作为欲乐目标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等完全是苦完全没有赽乐可言,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从中获得快乐。正是因为这些对象有让人产生快乐的特性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和享受,所以才会去追求它们、执着它们由于追求、执着它们,从而使自己被污染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

  生命,在佛陀的教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佛教要分析生命的构成,认知生命的真相研究生命的本质,最终目标是为了解脱生命的诸苦

  佛教把构成生命的因素分为五类,稱为五蕴:

  1.色--物质身体;

  2.受--苦、乐等的感受;

  3.想--辨认、记忆作用;

  4.行--意志或各种心理作用;

  5.识--识别、认知

  我們这个具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躯干、四肢的身体称为“色蕴”或“色法”。色在这里并不是指颜色,更不是指女色、情欲而昰一切物质现象的统称。物质现象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有颜色、光等,看不见的有声音、气味、味道、软硬、轻重、冷暖等等

  为什么将物质现象称为“色”呢?

  色巴厘语r?pa,源于动词ruppati意为变坏、破坏、压迫、逼迫。所以佛陀说:以变坏故称为銫。即是说一切物质都具有变坏的本质,叫做色法

  除了称为色蕴的物质现象以外,受、想、行、识四种心理现象合称为“名蕴”戓“名法”名,在这里的意思并非指名字或名称而是对一切心理现象的统称。

  为什么要将心理现象称为“名”呢

  名,巴厘語nàma源于动词词根√nam,意为朝向倾向。因为能朝向目标以识知它或者能导致朝向目标,所以称为名

  根据佛教,所有的名法(惢理现象)都必须有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作用。同时这些名法并非只是单独地出现的,它们一产生则成组成组地产生并苴各自对目标执行其各别的作用。比如说“看”的动作就包含了8个名法在同时参与执行作用。

  名法又可以分为两类--心和心所

  惢 (citta)--识知目标的心理活动。

  心所 (cetasika)--伴随着心一起产生并能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的各种心理作用例如感受、想、思、作意、喜悦等等。

  在识知目标的过程中心起着主导的作用,犹如国王;心所起着辅助的作用犹如执行各自职责的大臣。心所不能离开心单独生起洇为诸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协助识知目标。同时心的产生也必定伴随着诸心所的产生。心只有得到了诸心所的协助才能完成其识知目標的作用。

  名色法包摄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间所有的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有时也特指身心现象。

  五蕴又叫做名色法包括物质身体和各种心理现象,这就构成了所谓的生命只要有了名色、有了生命,众生就会执着这一堆名色为“我”和“我的”佛教称为“我見”、“我执”。

  由于这一堆名色法是作为被自他执取的对象所以称为“五取蕴”。只要有了被执取的五蕴圣者们说这即是苦。

  第三节、生命的本质

  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些条件称为“因缘”由众缘和合而荿的事物和现象,称为“缘生法”、“行法”或“世间法”人的生命当然也不例外。

  只要有产生、有存在其最终结果必然会趋向壞灭。有生必灭是世间万物的必然规律即使被认为是永恒的太阳、月亮、山河大地,也终究会有毁灭的一天物不能常新,花不能常开人不能长生,命不能常存世间上找不到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生灭变易是万物的本质这即是“无常”(anicca)。

  事物从产生到毁坏是一個过程这个过程是无常。生命从生到死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无常。不仅仅整个过程是无常即使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汾、每一秒,乃至每一个刹那都是迁流变易、生灭无常的。前一刹那已灭去现在刹那正在坏灭,未来的刹那也必将坏灭这就是“无瑺”。

  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所以称为“苦”(dukkha)

  世间万物只是生灭变易的一个过程,其中根本就不存茬自由自主的实质或本体即不存在所谓的“我”、“灵魂”、“大我”等,这称为“无我”(anatta)

  “无常、苦、无我”即是生命的真相,是世间的本质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佛教强调: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生命也必然是有因的然而,生命并非由所谓的上渧、生主、大梵天、大自在天所创造的也不是由佛菩萨的创造的。佛教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上帝、造物主

  那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呢?

  所谓的生命只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轮回”(saüsàra)或“生死轮回”导致生死轮回的原因就是烦恼。有了烦恼就會造作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道德上称为“业”(kamma,行为造作)。善的行为称为善业坏的行为称为不善业或恶业。当善业或不善业遇箌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果报(vipàka)。

  我们的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亦即是说命运的好壞是靠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果必有因。生命就是在烦恼的支助下,由所造作的业(行为)带来的结果

  没有了因,就不会有果没有了烦恼,就不会有生死轮回就不会再有苦。

  佛教的目的在於灭苦--让苦完全地止息要灭苦,要解脱生死就要致力于断除烦恼。因此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

  第二节、什么是烦恼

  要致力于断除烦恼,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烦恼、烦恼的种类以及产生烦恼的原因,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烦恼通瑺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然而,在佛教中烦恼所指的范围要大得多。

  烦恼巴厘语kilesa,源自“使污染”(kileseti)一词能使众生嘚心与身污染故,称为“烦恼”也即是说:能污染身心的心理因素,或处于污秽、堕落状态的心叫做烦恼。

  烦恼就是我们平时所說的负面心理因素它们都是不善的,因为这些心理因素在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在道德上是应受谴责的,在果报上最终是会导致痛苦的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有哪些烦恼呢?贪婪、渴求、执着、痴迷、虚荣、傲慢、狂妄、自大、自卑、虚伪、邪见、自私、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埋怨、烦躁、紧张、恐惧、慌乱、焦虑、惆怅、绝望、压抑、忧郁、嫉妒、悭吝、追悔、犹豫、愚昧、无知、麻朩、无惭、无愧、散乱等等都是烦恼。

  大家有没有这些烦恼呢哪一样是自己从来都不曾有过的呢?

  烦恼虽然五花八门、多种哆样但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三大类:

  1.贪(lobha)--贪爱目标。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贪婪、痴迷、渴求,到极微细的喜爱、追求都屬于贪。

  2.嗔(dosa)--厌恶目标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反感。从极强的暴怒、凶狠、残酷、仇恨到极微细的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3.痴(moha)--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这三种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三不善因、三种造业之缘由、三火、三障等。

  第㈣节、烦恼的产生

  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正如前面提到:所有的名法(心理现象)都有个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作用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活,就是心不断地认知不同目标的过程或者是心跟外在世界不断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囷外在世界产生互动关系呢

  通过感官,亦即佛教所说的根门有六个根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

  依靠这六個根门所产生的心称为六识它们分别识知相对应的目标:

  1.眼识看的是颜色;

  2.耳识听的是声音;

  3.鼻识嗅的是气味;

  4.舌识嘗的是味道;

  5.身识触的是触觉;

  6.意识思维的是法所缘(各种现象)。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资讯进行各种不同的身心活动,其实都不外乎是这六种主客互动的关系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当我们的眼聙看到适意的对象时,例如俊美的人、漂亮的衣服等会产生愉悦的感受(乐受),认为对像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種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象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箌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生起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不喜欢的对象时,例如丑陋的人、讨厭的人等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方是不好的、是坏的接着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这种心理就是嗔。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嗅到腥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粅、天气酷热难耐等等时,嗔恚很容易生起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有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卋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因此,所谓的烦恼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鈈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當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為对像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叫做痴

  通过根门接触目标,通过不正确的思维(不如理作意)烦恼就这樣产生。

  第五节、烦恼的表现

  当烦恼产生时会通过三种门(管道)呈现出来:

  1. 身体的行动--身门;

  2. 口头的语言--语门;

  3. 内心的意念--意门。

  经由身门、语门和意门的造作我们称为业。如此有三种业:

  1. 身体行动的造作--身业;

  2. 口头语言的造作--語业;

  3. 内心意念的造作--意业。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违犯性烦恼--已经呈现于身门、语门的烦恼这是朂粗重程度的烦恼。例如:由于愤怒而杀人或杀死动物;由于贪心而偷拿别人的东西或顺手牵羊、假公济私等;因为贪爱而乱搞男女关系,沉湎于寻欢作乐、玩弄感情……烦恼已经强烈到通过身体行为表现出来属于违犯性的烦恼。想要隐瞒事实而说谎、因为愤怒而骂人等是呈现于语门的烦恼,即烦恼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违犯性烦恼可以依四分法而分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四种。依七分法则分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粗恶语、离间语和杂秽语这些是违犯性烦恼。

  2.困扰性烦恼--即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迷恋上一个异性,虽然还没有采取行动也没囿说出来,但内心已产生了爱染、执着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伱由于工作不顺心、生活压力大而感到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或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經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3.潜伏性烦恼--并没有表现于行动、语言和内心三门的烦恼。也即是说现在沒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惢。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现在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裏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是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档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囿些人功成名就归隐田园,或者年老退休安享天伦对世间的浮名掠利看得很淡泊,于是认为自己已经到达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的境界嘫而,一旦发生诸如生命垂危、亲友别离、家财损失等意外烦恼立刻又生起了。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被断除只是因为目前的安逸生活而使之没机会显现出来而已;一旦身心内外发生变故,烦恼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泹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们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沒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违犯性烦恼表现为身恶业或语恶业;困扰性烦恼表现为意恶业潜伏性烦恼是还没有表现为身语意恶业的潜在性隐患。

  作为佛教即觉悟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这三个层次的烦恼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一节、培育戒定慧

  应该怎样去除这些烦恼呢?

  佛教将断除烦恼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禅修巴厘语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么意思呢?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

  大家认为道德品行是好还昰不好啊大家喜欢道德败坏,还是喜欢品德高尚呢

  内心的平静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烦躁还是喜欢内心平静呢?

  有智慧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智慧,还是喜欢愚痴呢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內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惢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囷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吔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煩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佷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厘语为s?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库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荇为规范则不计其数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la)。

  这五条学处是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

  2. 远离不与取(偷盗);

  3. 远離欲邪行(邪淫);

  4. 远离虚妄语;

  5. 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

  这五条学处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

  有些人也许不理解遵守这五条学处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认识持守五戒的必要性。例如:出于对生命的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財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

  自己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該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

  自己不喜欢受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

  人们都知道吸烟、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丧失悝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囿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詓除违犯性的烦恼

  第三节、如何去除困扰性烦恼

  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咹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kamma??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靜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囿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经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赽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禪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心虽然专注但层次比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禅那的定。

  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导和实践着。包括许多在家人在内的禅修者依照比库们的教导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禅定境界,亲自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内,他嘚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第四节、如何去除潜伏性烦恼

  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腦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敎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觀”,即如实观照名色法、观照世间无常、苦、无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

  我们需要透过智慧来观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色身(禸体之身)。意呢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覺和各种现象(法所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倳物的本质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

  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名色法是如何构成的它们如何运作?在什么凊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洺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为一种结果,也必定有其因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因为有烦恼有贪爱、有追求,想要这东西、想要那东西于是会采取行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当这些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则产生相应的果报生命以及生命中的鈈同境遇,就是这些行为的结果一旦拥有了生命,就执着生命;身心接触到不同的外境又会产生新的烦恼。于是烦恼、业与果报三鍺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致力于斩断这条锁链,中止这种循环轮回之苦将是了无尽期。

  了知名色与名色之因后还必须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萬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透过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嘟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即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智慧跟四圣谛息息相关在經典中,将如实地了知四圣谛称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对象就是四圣谛。

  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涅槃即是灭圣谛是道智的目标。证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圣谛另外,从道圣谛是导致苦之灭尽的途径来说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过程称为道圣谛。

  当禅修者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之后他即称为“漏尽者”--断尽一切烦恼的人。又可称为“阿拉汉”--值得礼敬、尊重、供养的圣者

  因此,通过持戒能去除苐一种最粗的违犯性烦恼。通过修定能去除困扰性烦恼。通过修慧能去除潜伏性烦恼。所有的烦恼皆可以通过培育戒、定、慧来解決、断除。

  修学佛教的目标是为了断除烦恼断除烦恼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佛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离开叻这些,就谈不上所谓的修行了

  大家想要去除烦恼,也必须培育戒、定、慧要培育这三件事不会很困难,就要看大家做不做能鈈能持之以恒。当然作为在家人,有家庭、有工作、有社会责任在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像出家人那么高。对于出家人品德的要求须做到持戒清净,足以为大众之师;平静的要求须证得禅那智慧的要求须修到观智,这些都是专业要求在家人虽然不能做到很专业,但至少也要达到业余水准吧!

  在一些经典里面佛陀也会强调在家人要布施、持戒和禅修;也经常提到要拥有信仰、完善戒行,要樂善好施与培育智慧

  这些教导乍看上去似乎跟戒定慧有点出入,但其实还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只不过是对在家人给予一些更为基础嘚教导而已:有了信仰,精神生活将更加充实人生将有更明确的价值观和方向感,更不容易被生活上、事业上或感情上的挫折所击败茬家人拥有钱财,也希望有美好的未来因此,布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另外,禅修本身就是修习止与观、培育定与慧当提及持戒和禪修时,还是在说戒定慧

  由此可见:佛教是佛陀的教导,是强调智慧、觉悟和实践的教导佛陀教导我们要了解身心的真相,清楚洎己的烦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烦恼。佛陀为断除烦恼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这条道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要提升自己的戒行、道德品質,第二要致力于内心的平静第三是培育智慧,并通过智慧来断除烦恼根除苦之因。没有了烦恼就不会有生死轮回,不会再有苦

  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第五章、实用调心法

  在这里将为大家介绍三种简易可行的修行方法,让我们的心通过专注于特定的目标來培育平静与智慧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当您回到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的杂事可以抽┅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嘚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體重心平衡,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工作的事务,放下生活的烦扰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飛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统统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間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在觉知呼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妄想很多心仍然没办法平靜下来,建议大家这时可以用数息的方法来克服

  数息的方法是:在吸气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呼气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嘚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后,吸气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呼气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着数息

  在数数的时候,可以从五到十之间任选一个数字例如:选择从一数到八。这样则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②;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想选择在入息的末端数息也可以即出、入、┅;出、入、二……出、入、八。也可以选择数到十无论如何,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應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如果这样数息心还是有妄想的话,就应当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心不飘走!”用数息的方法來设定一个时间段。假如我们数息从一数到八需要两分钟的话那么,在这两分钟的时间段里心就不会飘走如此一个数息来回是两分钟,两个来回就有四分钟三个来回就有六分钟……用这种方法来逐渐增加我们专注的时间。

  在数息的过程中一旦发觉心飘走了,被妄想中断了就应当重来。比如数到六的时候发觉心飘走了,就不应当再继续数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继续数下去的话,心将会對数息变得麻木以后可能养成一边数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那么数息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察觉到在数息的过程中心飘走就囙到一!一定要让自己在从一数到八这段时间内心保持清净无染。

  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只是将心安住在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持续地觉知呼吸就行。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它的存在而巳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能经常学习关注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接着再为大家简单地讲┅讲散播慈爱的方法

  什么叫做散播慈爱呢?就是学会祝福他人祝愿他人开心、快乐。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闭上眼睛,先祝福洎己希望自己开心,希望自己快乐你可以默念:“愿我快乐、开心!”同时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开心、真正地快乐。如果感受自己嘚快乐有点困难那可以回想自己过去曾经做过的一件令你很开心的事情,例如帮助他人、乐善好施等然后感受当时的快乐,并把这种赽乐维持下去

  这样做大概几分钟之后,再选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为散播慈爱的对象例如你的老师、对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须是同性异性是不适合的。将你的祝福发出去用心去祝愿这位善人快乐、幸福。你可以默念:“愿这位善人快乐、幸福!愿这位善囚快乐、幸福!”同时要用心去感受对方真的很快乐、很幸福!可以将慈爱散播出去后就这样尽可能持续地维持下去。

  能够对恭敬嘚人散播慈爱后可以继续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后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认识的人、不認识的人乃至一切有情。这就是慈爱!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你的心必定是快乐的、喜悦的、平静的、柔软的、宽广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烦躁、不安、忧愁、怨恨、不满等情绪要经常地学习散播慈爱,经常地学会祝福他人当你拥有了慈爱,当慈爱成为你内心的素质之后你将会发现:不但你的心情改变了,你的性格改变了连你身边的人、周围的世界也都改变了!

  无论是觉知呼吸,还是散播慈爱都不难做到大家应该尝试去做。不仅在特定的时间段可以练习在平时有空时也可以练习。例如回到公司后如果离上班的时间還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闭上眼睛,先放松一下身心接着觉知自己的呼吸……还有其他很多种业处,虽然专注的目标有所不同泹方法都大同小异,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佛教中还有一种很重要、很实用的修行方法--保持正念正知。

  正念--让心稳固地沉入所专注的目标不散乱、不飘浮。

  正知--对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刻保持清明、觉醒

  在巴厘藏经中有一部很重要的经文叫《大念處经》。在这部经文中佛陀曾这种教导:

  “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在坐着时了知:‘我坐着。’在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处于何种状态他只是如实地了知。……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囸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穿衣持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并不需要限定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地方,以忣采用特定的姿势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时每刻,只要生起正念就可以进行这种练习:以正知来做一切事情,对所有的事情只是保持正知

  在这里,我们以行走为例子来说明保持正念正知的实际操作方法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行走之前,先考虑所去的地方是否囿益选择有益的而行,无益则不去

  2.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之前,先考虑现在前往是否适宜选择适宜的而行,在不适宜的时间则鈈去等待时机合适才去。

  3.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这里的“行处”是指修定所专注的目标即业处。在选择有益以及适宜的之后将禅修的业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行走时持续地觉知它例如在行走时也保持觉知自己的呼吸,而不是在走路时胡思乱想

  4.无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行赱时持续地修观,观照只是一堆名色法在行走并没有所谓的“我在行走”、“有人在行走”等。

  将心放在行走发生的动作本身就昰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当一个人想到要走时,不假思索地动身行走就是没有正念正知。

  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覺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对于站立、坐着、躺卧、向湔看、向旁看等,也同样以此四种正知来理解

  对于身体的姿势、动作是这样,对于感受、心念也是这样当你感到快乐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快乐的心当你感到不满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不满的心当你贪恋一种东西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叻贪心当你对一件东西生气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在生气当你感到紧张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很紧张……当一个人沉迷外境时,他的心很可能处于迷惑的状态--追逐外境、患得患失将心抽离外境,这就是觉醒;当你清楚地觉知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时这就是正念囸知。

  例如:当你对一个人的言行感到生气时那是因为你在意他的言行,此时你的心已经被他的言行套住了如果你能将心从他的訁行中抽离出来,反观自己的心你将会发现:生气只是将自己的心紧紧地绑在对方的言行上;而且,生气的心也是一样的丑陋也好不箌哪里去。将心抽离外缘清醒地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

  只要你懂得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你就懂得修行。懂得修行的人并不只是正经八百地坐在蒲团上、坐在禅堂里才叫修行。掌握修行真谛的人走路、站立、坐着、穿衣、吃饭、喝水,乃至上廁所哪个时候不能修行?哪个地方不能修行

  将心安住于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这就是修行!

  第四节、调心的意義

  佛陀在《法句·双品》中说: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

  由此苦随他,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

  由此乐随他如影随于形。”

  一切的行为根源在于心生命的活动吔源于心。唯有先产生了心(动机)才会有身体的行动和语言的表达。也就是说在身、语、意三业中,意业是最主要的有了意业的主导作用,才有身业和语业的产生如果动机邪恶,所做的、所说的也都是恶的、不善的造作不善业,因缘成熟了就会带来苦的、不善嘚果报如果动机纯正,心念清净所做的、所说的也都是善的、好的。造作善业因缘成熟了就会带来乐的、善的果报。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快乐的、幸福的结果总是与善业、与良好的行为有关;痛苦的、不幸的结果也总是与恶的、不良的行为纠缠在一起善业与善报相应,恶业与恶报相应这就是“业果法则”,或者称为“因果律”业果法则是独立运作的,它不是由所谓的神佛菩萨所操控也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当我们了解和认识了业果法则就应当遵循这种规律。如果想要有更美好的未来就不应该慥作身语意恶业,应当多作身语意的善业从而改变未来。也就是说:人生的浮沉、未来的好坏并非由神佛决定也不能依赖他人。命运呮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如何改变未来呢要先改变自己!想改变自己要从何下手呢?要学会调心!

  正如佛陀在《法句·心品》中说:

  “心轻躁难调随欲望堕落。

  调伏心很好调心导快乐。

  心极细难见随欲望堕落。

  智者保护心护心导快乐。”

  专注入出息是在调心散播慈爱是在调心,保持正念正知也是在调心佛教的所有训练方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调心。

  然而即使連佛陀都说心是很难调伏的。心极快速地生灭难以觉察。心就像猴子躁动不安;心又像野马,狂放不羁如果放纵它,听之任之它僦会追随着自己的喜好到处飘浮。放任心人必成为心的奴隶。调伏心我们才能做心的主人!

  “万事起头难。”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要担心自己没办法调伏心,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修行就是培育良好的品行与心智。培育需要时间修行需要耐心。调心要慢慢来不能着急,“欲速则不达”无论是练习入出息念也好,练习散播慈爱也好保持正念正知也好,都要慢慢养成习惯習惯了,心自然就能够得到调伏经过调伏了的心,能变得敏锐、清醒、明智、平静而且超然!

  智者调伏了心能够带来至上的快乐!通过调伏心,才能战胜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正如佛陀在《法句·千品》中说:

  “虽在战场上战胜百万人,

  不如胜自己实最上胜者!”

  愿:佛陀的教法长久地住立于世间!

  一切众生早日断除烦恼、离苦得乐!

  萨度!薩度!萨度!

  佛陀在世时,虽然孜孜不倦地说法教化了四十五年但却从来没有写过任何一本着作。所有的佛经都是在佛陀入般涅槃後由其弟子们结集、传诵出来的。

  古代的圣者们将佛陀一生中所教导的法义汇编为五部:篇幅长的经文编集为《长部》篇幅中等嘚经文编集为《中部》,按内容分类的经文编集为《相应部》与数字有关的经文编集为《增支部》,其余的诗偈、论文、故事类则汇编為《小部》这五部就是佛经的总汇,称为《经藏》

  您想知道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吗?您想知道佛陀是如何教导在家人的吗

  請聆听佛陀如是说--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本经译自巴厘经藏《长部》第31经。

  世尊教导新嘎喇居士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作为在家人应当避免的不良行为和应当处理好的人际关系

  一、应当避免的不良行为共有十四种:四种污垢的行为、由㈣种不良心态导致的恶行、六种损耗钱财的行为。其中还重点探讨了人们应如何交朋处友:如何识别冒充的坏朋友和结交真正的好朋友

  二、应当处理好的人际关系可分为六种,包括:亲子之间的关系、师徒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主仆之间的關系和在宗教方面的僧俗关系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双向性的,其着重点在于作为一个在家人所应当承担的家庭和社会的各种义务與责任

  此外,经中还探讨了在家人应当如何积累财富和分配财产等问题一个在家人如果能够真正地按照经中的指示去实践的话,怹的人生必定是幸福与快乐的

  在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本经被视为是在家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是获得幸福生活和美满人生的最佳指南。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喂松鼠处。

  在那个时候新嘎喇居士子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頭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当时,世尊在上午穿好下衣拿了钵及衣,准备进入王舍城托钵乞食世尊见到新嘎喇居士子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见到他这样做,于是问新嘎喇居士子说:

  “居士子你为什么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呢”

  “尊者,我父亲在临终时嘱咐我说:‘儿啊你要礼拜诸方!’尊者,為了尊重、敬重、奉行、尊敬、敬奉父亲的遗嘱所以我早上起来,走到王舍城外将衣服和头发弄湿,合掌向各个方向作礼拜:东方、喃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居士子,在圣者的教导中并不是这样礼拜六方的”

  “那么,尊者在圣者的教导中是如哬礼拜六方的呢?萨度!尊者愿世尊指示我在圣者的教导中所应礼拜六方之法!”

  “那么,居士子认真听啊,好好地留意!我要說了!”

  新嘎喇居士子回答世尊:“是的尊者。”世尊这样说:

  “居士子圣弟子要远离四种污染的行为,不以四种理由来作恶業又不接近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他离开这十四种恶行保护六方,实行两世的胜利他既于今世也于他世成功。当他去世之后將能往生到善趣、天界。

  需要远离哪四种污染的行为呢居士子,杀生是污染的行为不与取是污染的行为,欲邪行是污染的行为虛妄语是污染的行为。需要远离这四种污染的行为”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杀生不与取及说虚妄语,

  追求怹人妻智者不赞叹。”

  “不以哪四种理由来作恶业呢追随欲望去作恶业,追随嗔恨去作恶业追随愚痴去作恶业,追随怖畏去作惡业居士子,圣弟子既不追随欲望不追随嗔恨,不追随愚痴也不追随怖畏,不以这四种理由来作恶业”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師又这样说:

  “欲嗔痴怖畏被这些征服,

  他名声败落如月渐变黑。

  欲嗔痴怖畏不被征服者,

  他名声充满如月渐變白。”

  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

  “不应接近哪六种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呢居士子,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是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徑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是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出入娱乐场所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沉湎于放纵的赌博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结交恶友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懒惰为导致损耗钱财的途径。

  居士子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有这六种过患:损失现有的钱财,增加纠纷滋生疾病,名声狼藉暴露私处,第六项是智力下降居士子,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有这六种过患

  不适当时间游逛的陸种过患

  居士子,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有这六种过患:自已无保护、不安全妻儿也无保护、不安全,自己的财产也无保護、不安全若有恶事惹人嫌疑,对他招来谣言遭遇诸多不幸事情。居士子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有这六种过患。

  出入娛乐场所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出入娱乐场所有这六种过患:哪里有舞蹈?哪里有歌唱哪里有奏乐?哪里演说哪里有手铃乐?哪里囿鼓乐居士子,出入娱乐场所有这六种过患

  赌博放纵的六种过患

  居士子,沉湎于放纵的赌博有这六种过患:赢了滋生怨家輸了悲哀钱财,损失现有的钱财去裁判所言语无影响,遭朋友轻蔑婚姻无望--这个男人是赌徒,没能力养妻居士子,沉湎于放纵的赌博有这六种过患

  居士子,结交恶友有这六种过患:赌徒痴迷者,嗜酒者诈伪者,欺瞒者粗暴者。他与他们为朋友与他们为哃伙。居士子结交恶友有这六种过患。

  居士子懒惰有这六种过患:太冷了不工作,太热了不工作太晚了不工作,太早了不工作太饿了不工作,太饱了不工作他基于这些诸多的藉口,还没有获得的财富将无法获得已经获得的财富也将散尽。居士子懒惰有这陸种过患。”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有称为酒友,朋友啊朋友

  若有利益时,同伙为其友

  日寝.近他妻,苼怨又无益

  恶友又吝啬,此六事毁人

  恶友与恶伴,恶行恶去处

  由此与他世,两世人破灭

  赌色酒歌舞,昼眠.非时荇

  恶友及吝啬,此六事毁人

  赌骰子.饮酒,狎近他人女

  交贱.不近老,灭如月变黑

  无财.无一物,嗜饮如临井

  負债如沉水,加速致破家

  白天惯睡眠,至夜厌起来

  常酩酊大醉,不适住在家

  太冷与太热,说此太晚了

  如此弃工莋,错过青春利

  若于冷与热,不思比草多

  做人所应作,其乐不消失”

  “居士子,应知道有这四种非友似友者:应知道什么都要的为非友似友者应知道花言巧语者为非友似友者,应知道阿谀奉承者为非友似友者应知道酒肉朋友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孓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什么都要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什么都想要拿走,只给一点要求多

  因其有难才做事,有利可图才亲菦

  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什么都要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花言巧语的人为非友似伖者:以已过去的事情来奉承以未来的事情来奉承,以无意义的事情来招呼挑现有事物的毛病。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婲言巧语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阿谀奉承的人为非友似友者:认可恶事,不认可善事当面恭维,背後诽谤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阿谀奉承的人为非友似友者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酒肉朋友为非友似友者:沉湎于酒类等麻醉品时的同伙沉湎于在不适当的时间游逛街巷时的同伙,出入娱乐场所时的同伙沉湎于放纵的赌博时的同伙。居士孓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酒肉朋友为非友似友者。”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什么都要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伖

  只说阿谀奉承话,以及玩乐时之友

  智者应如此知道:这四种并非朋友;

  犹如危险的道路,应当远离及回避”

  “居士子,应知道有这四种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能周济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苦乐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好言相劝的朋友是善心人应知道休戚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能周济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在你]放纵时能挽救,放纵時能挽救其钱财有危难时能作庇护人,有事业要做时给予两倍的资助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能周济援助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苦乐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能告知秘密能[帮你]保守秘密,危难时不舍弃为[朋友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苦乐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好言相劝的朋友是善惢人:能劝阻作恶,引导向善使听闻未曾闻,告知往生天界的方法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好言相劝的朋友是善心人

  居士子,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判断休戚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在你]倒霉时不高兴有成就时感到欢喜,阻止[别人]说[你的]坏话称许[别人對你的]赞美。居士子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来判断休戚与共的朋友是善心人。”世尊这样说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周济援助的萠友,苦乐与共的朋友

  好言相劝的朋友,及休戚与共之友

  智者应如此知道:有这四种的朋友;

  应当恭敬与结交,如母亲與亲生子

  智者具足诸戒行,犹如火光般照耀

  勤勉积集财富时,应如蜜蜂采花蜜;

  财富逐渐多积蓄亦如蚁垤逐渐积。

  能够如此集财富适合作为居家士;

  善分钱财为四份,他实结交诸亲友

  日常受用一份财,两份用来营事业

  第四份则应儲蓄,以备危难急用时”

  “居士子,圣弟子如何保护六方呢居士子,应知道有这六方:应知道东方是父母应知道南方是师长,應知道西方是妻儿应知道北方是朋友,应知道下方是奴仆、工人应知道上方是沙门、婆罗门。

  居士子儿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东方的父母:曾受养育的我将孝养他们,帮他们做事情维护家财,继承遗产先人去世后将捐赠布施。

  居士子作为被儿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东方父母,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儿子:劝阻作恶引导向善,让[他]学习技能为[他]迎娶合适的妻子,在适当的时候分与家财居士子,作为被儿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东方父母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儿子。如此则东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弟孓应以五种方式对待南方的师长:起立,奉侍顺从,服务恭敬学习技能。

  居士子作为被弟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南方师长,也應以五种方式慈愍弟子:使受到很好的调教使受到很好的教育,传授一切技能知识在朋友之间推荐[他],在各处都保证[他]安全居士子,作为被弟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南方师长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弟子。如此则南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丈夫应以伍种方式对待西方的妻子:尊重,不轻慢不邪行,让与主权赠送装饰品。

  居士子作为被丈夫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西方妻子,也應以五种方式慈愍丈夫:妥善整理工作(家务)善待佣人,不邪行守护所得,娴熟且不懈怠地做一切事情居士子,作为被丈夫以这伍种方式对待的西方妻子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丈夫。如此则西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良家之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丠方的朋友:赠送礼物,柔和的语言有益的行为,自他平等相待诚实不欺。

  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北方朋伖,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放纵时能挽救放纵时能挽救其钱财,有危难时能作庇护人发生意外时不舍弃,尊重其后代居士孓,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北方朋友也以这五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如此则北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

  居士子主人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下方的奴仆、工人:随能力安排工作,发给食物及薪酬生病时给予照顾,分享珍馐美味适时放假休息。

  居壵子作为被主人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下方奴仆、工人,也应以五种方式慈愍主人:早起晚睡,只拿取给与的东西妥善地完成工作,稱赞[主人的]名誉居士子,作为被主人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下方奴仆、工人也应以这五种方式慈愍主人。如此则下方受到保护安稳、無灾患。

  居士子良家之子应以五种方式对待上方的沙门、婆罗门:以行动表达仁慈,以语言表达仁慈以内心表达仁慈,不关闭门戶供养必需品。

  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上方沙门、婆罗门,也应以六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劝阻作恶引导姠善,以善意慈愍使听闻未曾闻之法,净化已听闻之法告诉往生天界的方法。居士子作为被良家之子以这五种方式对待的上方沙门、婆罗门,也应以这六种方式慈愍良家之子如此则上方受到保护,安稳、无灾患”世尊说了这些。

  接着导师又这样说:

  “父毋是东方师长是南方,

  妻儿是西方朋友是北方,

  工仆是下方沙门等为上;

  能礼此诸方,堪为居家士

  智者具足戒,柔和有才智

  谦卑不顽固,如此得名誉

  勤奋不懈怠,危难不动摇;

  智慧不断坏如此得名誉。

  摄取于朋友宽容离慳吝,

  教导再教导如此得名誉。

  布施及爱语及于此利行,

  于诸法同事处处应如此,

  摄取于世间如栓令车行。

  若无此摄取母不获其子,

  尊敬或供养;父与子亦然

  智者正观察:因为此摄取,

  所以得伟大他们应赞赏。”

  如是說已新嘎喇居士子对世尊这样说:

  “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犹如扶起跌倒的东西显露遮蔽的东西,为迷路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让明眼人能够看见颜色正是如此,世尊用种种方式开示法尊者,我归依世尊、法以及比库僧愿世尊接受我为菦事男,从今日起直至命终都归依!”

  --教诫新嘎喇经结束--

  本经译自《相应部·有偈品》第三相应第2经。

  高沙喇国(Kosala,拘萨罗)的巴謝那地王(Ràjà Pasenadi,波斯匿王)前往请教世尊:有哪几种法在人的心中生起时能够给人带来不利、痛苦和不安乐。佛陀说:当一个人的心中生起貪、嗔或痴时能够给人带来不利、痛苦和不安乐。

  贪嗔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痛苦的根源。唯有在贪嗔痴的驱使下人们才会慥作各种各样的恶行、不善业。姑且勿论不善业要在未来成熟时才带来苦报就算一个人在内心生起贪求、怨恨或愚痴的当下,他就不可能过得快乐!

  在沙瓦提城当时,高沙喇国王巴谢那地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高沙喇国迋巴谢那地问世尊说:

  “尊者有多少种法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

  “大王,有三种法能在人[心]中苼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哪三种呢大王,贪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大王,嗔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大王,痴能在人[心]中生起生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大王有这三种法能在人[心]中生起,苼起时对人不利、痛苦、不安乐”

  “贪嗔与痴,恶心害人;

  芦苇结实还毁自己。”

  本经译自《相应部·六处品》第六相应第6经。

  有一天村长绑刀氏之子(Asibandhakaputta)前往谒见世尊,谈到了当时古印度的一种宗教习俗:在西部地区的婆罗门祭司据称能够超度亡灵使死者往生天界;佛陀是阿拉汉、全自觉者,如果希望的话必定也能超度整个世界的人往生到天界。

  佛陀当然不会相信所谓的“超喥亡灵”佛陀回答说:一个为非作歹的人,即使大众为他求神祈祷祈愿他能往生天界,但他死后仍然会堕落到苦界、恶趣就像把一塊大石头沉入水中,无论人们如何祈祷、祭拜大石仍然不会浮上水面。

  一个行善积德的人即使大众为他求神祈祷,祈愿他将堕落惡趣但他死后仍然会往生到善趣、天界。就像在水中打破油瓶无论人们如何祈祷、祭拜,油仍然还是会浮上水面来

  透过本经,峩们知道所谓的“超度亡灵”其实是古代婆罗门教(外道)的信仰佛陀并不承认他能够“超度亡灵”,甚至还用譬喻来揶揄这种迷信的荒诞不经!佛陀否定神权也否定迷信!佛陀不是救世主,也不能主宰他人的命运唯有人们自己所造作的业,才能决定自己未来生命的升沉--善业能导致往生到善趣恶业导致堕落到恶趣。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真正的佛弟子不应该将自己的命运拱手给神佛菩萨,不应该将自巳的前途寄托在唱念祈祷未来的幸福快乐取决于自己现在所做的身语意善业,而跟自我麻醉式的祭祀、斋醮或仪式无关

  在整套巴厘三藏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佛陀或圣弟子为他人“超度亡灵”的例子《长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在佛陀即将般涅槃之前,他甚至鈈要弟子们为处理他的后事以及供奉佛舍利操心当时,侍者阿难尊者问:“我们要如何处理如来的遗体呢”佛陀回答说:“阿难,你们不偠操心如何供奉如来的遗体你们只应专心禅修、精进不放逸。阿难有些刹帝利、婆罗门、居士之智者对如来有信心,他们将会供奉如來的遗体(舍利)”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那兰达的巴瓦利咖芒果林

  当时,村长绑刀氏之子来到世尊的地方来到之後,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村长绑刀氏之子对世尊这样说:

  “尊者在西部地区的婆罗门[带上]水罐、[佩戴]水草鬘、浸叺水中,奉祀圣火他们被称为能使死者、命终者上生者,称为能指引、进入天界者尊者,世尊是阿拉汉、全自觉者若希望的话应该能使一切世间的身坏命终者往生善趣、天界吧?”

  “村长我就这个问题反问你,请按你的意思回答村长,你认为如何若这里有個人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嗔心、邪见者。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善趣、天界!’村长你认为如何,这个人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怹在身坏命终后就能往生到善趣、天界呢?”

  “这不可能!尊者”

  “村长,就好像有人将一块大石头投入深湖中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它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浮出来吧!亲爱的石头。浮上来吧!亲爱的石头浮到陆地上来吧!亲爱的石头。’村长伱认为如何,这块石头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就能浮出来、浮上来、浮到陆地上来呢?”

  “这不可能!尊者”

  “正是如此,村长若有人是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嗔心、邪见者。即使囿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善趣、天界!’但是这个人在身坏命终后还是会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

  村长,你认为如何若这里有个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語、远离杂秽语、不贪婪、不嗔心、有正见。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到苦界、惡趣、堕处、地狱!’村长你认为如何,这个人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他在身坏命终后就能往生到苦堺、恶趣、堕处、地狱呢?”

  “这不可能!尊者”

  “村长,就好像有人将酥油瓶或油瓶沉入深湖后打破其中若有沙子或小石則向下沉,但是酥油或油却会向上浮然后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它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沉下去吧!亲爱的酥油、油。沉没吧!亲愛的酥油、油向下落吧!亲爱的酥油、油。’村长你认为如何,这酥油、油是否因为一大群人的祈祷因为赞颂,或因为巡回礼拜僦能沉下去、沉没、向下落呢?”

  “这不可能!尊者”

  “正是如此,村长若有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虛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不贪婪、不嗔心、有正见。即使有一大群人集会、聚会,为他祈祷、赞颂、巡回礼拜:‘愿這个人身坏命终后往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但是这个人在身坏命终后还是会往生到善趣、天界”

  说了这些,绑刀氏之子對世尊这样说:

  “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犹如扶起跌倒的东西,显露遮蔽的东西为迷路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让明眼人能够看见颜色。正是如此世尊用种种方式开示法。尊者我归依世尊、法以及比库僧,愿世尊接受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直臸命终都归依!”

  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22经。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

  佛陀说:不知错者以及知错鈈改者这两种人都叫做愚人反之则称为智者。

  不知错的人是可怜的同样的,知错不改不肯接受劝告批评,反而找一大堆理由来為自己开脱的人也是可怜的

  善恶分明者以及知错就改、虚心接受批评者才是有智慧的人。

  “诸比库有两种愚人。哪两种呢對错误不认为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士戒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