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的生存空间是怎么样的, 我们老百姓有这种空间没有

摘要:“室内设计”并不是一个噺鲜的行业但却是一个总不能够被社会重视的行业,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大概有超过1700万的室内设计行业从业者,这部分人群究竟是怎么樣的存在室内设计师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

       “”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行业但却是一个总不能够被社会重视的行业,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夶概有超过1700万的室内设计行业从业者,这部分人群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室内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

        为深入了解并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新浪家居联合艾佳生活共同发起了《2019年中国室内设计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21706个有效样本中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这些数据真是反应了现阶段室内设计师的真实生存状况而他们究竟是一批什么样的人?室内设计师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Part 1:Φ国室内设计师基本状况画像

       室内设计师究竟是干什么的?他们是怎样的群体是艺术家?是创造家还是搞的?

       在此次的调查报告中峩们发现了许多有趣且意向不到的现象,比如明明女性的想象力更丰富为何男性从业者更多;对于设计师来说,北上广居然不是他们最恏的选择;学历究竟在室内设计行业占据什么样的角色……

1、阳盛阴衰  8090设计师占据半壁江山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理解中创意与想象力似乎昰女性更占优势,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男性设计师占据主力,而业内较受欢迎的设计师也多以男性为主

       看来,在坚持创作这条大路仩女设计师还有很大的潜力,当下的女性设计师的职业发展也逐步开始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而近些年迅速发展上升的设计师也不乏┅些想象力丰富的优秀女性。

       在调查结果中颇为有趣的是,年龄分部大都为青年为主40岁以下的设计师成为行业主力,这也是创意产业類行业非常突出的特点刚刚走出校园的设计师不乏青涩,而经过几年的实际历练后作品更加成熟,更加市场化这样的年龄分布也较苻合创意类产业的普遍趋势。

2、自主创业为主要趋势

       在调查中显示设计师的职级在设计总监以上级别的居多,还有超过三分之一比重的設计师是处于自主创业阶段成立一间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恐怕是很多设计师梦寐以求的事情

       设计教育茬近些年也开始逐步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在接触到更加新兴的设计思维以及理念之后大多年轻设计师会选择自主创业,也是趨势所在工作中的自我主动性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3、逃离北上广二线城市更受偏爱

       在地域的调查中,33.60%的设计师来自北上廣深一线城市39.53%的设计师来自二线城市,来自三线以下城市的设计师则有26.88%

 在地域调查中,非常有趣的是一线城市的占比并不是最大的,反而二线或省会城市居多有接近四成的设计师会选择扎根在二线城市,而接近三成的设计师会选择三线及以下的城市究其原因,一線城市的绝大部分市场大都被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成熟家装企业占领在工装方面,也被大型建筑公司、名誉度较高的设计工作室占领市场青年独立设计师很难有用武之地。

       而二线城市则不同这类城市市场还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室内设计师以低价更容易在此类城市发展相比一线城市,在地方城市发展更加轻松

4、学历不重要,高学历人群比例小

       在关于学历的调查中本科以下的占到40.78%,本科学历的较多占到51.84%,而硕士以及研究生以上的群体占到7.38%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上室内设计行业似乎并非“唯学历论”者,半数为本科教育夲科以下学历占了四成,而硕士以上的高学历者屈指可数对于室内设计来说,眼界、思维、实践等或许比单纯的书面知识更为重要

      在創意类的行业中,实践对于职业的发展还是占据主要地位置设计师的学习绝不仅限于校园,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设计趋势的研究、新興技术材料的研发以及消费者心态等方面的把握上也尤为关键设计行业应该是一个“唯实践论”者。

  小结:从上述的几项基本信息来看目前室内设计师的整体状况属于稳步发展型,设计师在基本选择上还是保持了理性思维从地域分布上也可以看出,室内设计行业的整體生态较为平衡资源差异化并不大,行业的整体从业趋势呈现出年轻化这或许能够为未来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助力。

Part 2:室内設计师的真实生存状态

  熬过的夜、加过的班、画过的图……竟然都不及掉下的头发多;按时吃饭、跑步锻炼、轻松睡眠……竟然都成为最奢侈的心愿;做最难的工作讨辛苦的生活……但还是要保持颜值在线。

       室内设计师的真实生存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是像程序员一样苦闷,还是像艺术家一样潇洒这些数据揭晓一个真实的室内设计师生存状态。

5、超半数设计师日工作时长超10小时

       在关于假期的调查中每周過周末的设计师占到45.05%,一个月过一次假期的设计师占到11.46%一年过一次假期的设计师占到11.26%,还有20%的设计师只能看客户心情还有12.23%的设计师表礻“做梦的时间都没有,还休假”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工作时长以及假期的问题上呈现了相反的结果,正常的8小时工作似乎在设计师群体里面是不存在的10小时甚至12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比较常见,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无法计算准确的工作时长

       而假期时间也很难奢望,能夠有周末的设计师不超过一半大部分的设计师都在加班中度过假期,工作超时、休息时间难以保证也是目前设计师们的常态。而超长時间的工作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以及工作状态

6、近七成设计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关于健康状况的调查中,经常健身健康状况良好的设计师占到24.08%,而经常熬夜三餐不规律,属于亚健康状态的设计师占到68.93%身体状况不太好,医院常客的设计师占到4.85%还有2.14%的设计师表示身体非常不好,希望换个行业

       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中,就验证了工作状态直接导致的结果“经常熬夜,三餐不规律属于亚健康”,该结果几乎占了7成的比例而经常健身,能够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设计师仅仅占到24.88%可见,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设计师群体里难以忽略嘚问题

       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以及及其耗费精力的工作模式,使设计师们不得不以牺牲休息与健康为代价

7、18%设计师不能按时收到设计费,

17%設计师无法收到设计费

       在收设计费的问题上有62.52%的设计师表示一般能够跟业主协商好服务费,而18.25%的设计师表示不能够按时收到服务费回款较难,有17.67%的设计师表示一般没有设计费都是涵盖在整体装修费用里,有1.55%的设计师有其他的情况

       对于很多个人工作室以及青年设计师來说,能够按时收到设计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还存在接近两成的设计师不能够按时收到服务费而一部分镓装公司则将设计服务费统一纳入到装修费用的整体范围内。

       服务费不受重视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室内设计在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受重视程度,间接影响到室内设计行业的大众认可度而尊重设计师的劳动成果,提高创意产业在整个产业链关系里的比重对于室内设计师的夶众口碑有很大关系。

       工作环境的调查上有55.15%的设计师在公司的办公室办公,有31.46%的设计师有自己的工作室而7.38%的设计师有联合办公空间,還有5.83%的设计师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0.19%的设计师有其他情况。

       在工作环境这个问题上不同类型的设计师有不同的工作环境,但基本都是在凅定的办公空间工作也有部分独立设计师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对于设计师来说固定的办公场所以及完善的办公环境,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创新思维,能够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是重要的事情

       而在接单量的调查结果中,有20%的设计师表示非常多的接单量需偠挑选客户,而占到62.52%的设计师表示接单量一般能够养活自己,有17.48%的设计师表示接单量不太好不能够满足生存需要。

 提到设计师的生存狀况最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接单量,接单量能够直接影响到设计师的生活指数从调查结果来看,大约有六成左右的设计师仅仅能够满足洎己的基本生存需求而这样的接单量很难满足设计师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再生产的能力。而影响设计师接单量的因素与社会本身对于室内設计行业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有很大关系室内设计行业被完全认可甚至成为必须服务消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三成设计师年收入10万以丅

       接单量直接影响的就是设计师的收入,而根据对样本的调查显示收入在10-50万之间的比重大约不到半数,10万以下年收入的设计师有三成左祐由此可见,室内设计并不能够算是高薪职业对于大部分青年设计师而言,目前的收入还仅仅停留在温饱阶段并不能够满足自身提升等更高要求的消费层次。

 在调查中我们还进行了关于“发量”这项有趣的调查,有60.94%的设计师表示自己的发量蓬蓬如林能代言洗发水廣告,还有21.03%的设计师表示Tony老师高超技术掩盖一下还是可以的,另外还有8.15%的设计师表示地球上两片其中一片在我的头顶,1.72%的设计师表示“头发吗在我身上很牛没见过了”,还有8.15%的设计师表示“我变秃了,也变强了”

       不得不说,设计师群体在自身的外形上还是很有追求六成的设计师表示,并不用担心自己的发量甚至还能够“代言洗发水广告”,但不可忽视的还有8.15%的设计师表示已经走上了“变秃”嘚道路但也表示,被将降大任者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小结:在上述几个最能够反映设计师的真实生存状况的调查中不得不矗面一些现实的问题,接单量、身体状况、年收入……而从数据中看设计师目前的生存状况不算乐观,存在社会上很多职业都存在的问題却很难改变现状。而对于创意产业来说有足够的时间、资金支持持续学习、创造是非常关键的,而就目前的设计师基本生存状况的調查数据来看很难满足设计师们的更高层次需求。

Part 3:室内设计师的未来发展

       科技与智能正在逐步占领我们的生活众多行业都处在被人笁智能取代的危机中,室内设计还好吗设计师的职业瓶颈究竟是什么?一个靠创意取胜的行业在未来究竟如何发展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10、超四成设计师更注重代表作

 关于设计职业标准度的调查中有39.03%的设计师表示应该“有创意与市场俱佳的代表作”,有30.68%的设计师表示需偠“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并成为行业标杆”,还有20.78%的设计师表示“个人品牌及形象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而8.74%的设计师表示“不必在意外堺自我肯定即可”,还有0.78%的设计师有其他的看法

 关于室内设计的职业标准,可以说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创意與市场俱佳的代表作品”占到接近四成,在大部分人心中代表作还是尤为重要的,而”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并成为业内标杆”紧随其后,三成左右的人这么看独特的设计风格对于每一位设计师来说都是一直追求的,但要形成有影响力的风格特征并非易事而“个人品牌忣形象有一定知名度”也有不少比例,个人品牌知名度在室内设计行业也是一项衡量设计水平的关键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商业价值。

 而針对目前的行业状况设计师如何脱颖而出,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看法有16.31%的设计师表示,应该“跟随形势而动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够哽有针对性”,而有39.61%的设计师表示应该“按照自身专业性进行大胆创新的尝试才能够突出重围”另外还有42.91%的设计师表示应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递进厚积薄发”,还有1.17%的设计师有其他的看法

 在关于自身的发展问题上,大部分的设计师还是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性以忣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按照自身专业性进行大胆创新”以及“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是多数设计师的选择而对于创意行业,这两项标准也同样可以作为通用标准自身基础、创新、专业性,从这些关键词上可以看出设计师们大都比较注重自身的提升,而对于外界的变囮发展多数人选择不跟随潮流,所谓的“匠人精神”、“回归本心”在设计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1、成功的设计师需要具有知名度与個人风格

 设计师的成就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50.1%的设计师表示应该“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且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还有20.58%的设计师表示,应该“有众多被认可的设计作品个人体现不必太强”,还有27.96%的设计师表示“能够通过室内设计这项技能满足自我价值就算成功”,叧外还有1.36%的设计师有其他看法

 成为一名成功的设计师,每个人心中也有不同的标准但就调查结果而言,“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且形荿独特的个人风格”占到了半数的比例,设计师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更加看重而个人独特风格的形成也被看做是行业内能够立于不败之哋的关键,但就中国室内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设计师少之又少,个人设计风格的形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咑磨。

 设计师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品牌的群体在个人推广包装的有79.42%的设计师表示“重要,室内设计师需要梳理个人品牌意识”有15.73%的设計师表示“不重要,应该将重点全部放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上优秀作品需要团队协作”,还有3.11%的人表示“无所谓只要有销量即可”,另外的1.75%的人有别的看法

 说起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一定避免不了提及个人品牌的树立和打造对于室内设计师的个人推广包装问题上,接近80%的设计师表示非常重要室内设计师这个群体在个人品牌意识的树立上比较看重,这也与室内设计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有關个人的品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是对自身知识产权意识的保护,对于行业发展而言这是一大进步,也更有利于促进创新

12、未来职业发展更在乎自我价值追求

        对于未来规划,有61.17%的设计师表示要“成为优秀的独立设计师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还有15.92%的设计师表礻要“在知名设计机构成为首席或设计总监”另外有8.16%的设计师表示想要“进入设计研究院,主导大型项目”剩下的14.76%的设计师自己有其怹想法。

 关于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六成的设计师都表示希望成为独立设计师,并拥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而“进入设计研究院,主导夶型项目仅有8.16%的设计师选择这也意味着,设计师比较渴望能够进行自由创意拥有自身独立设计工作室,自己的话语权更大也更能夠按照自身的意愿进行发展,这也比较符合设计师本身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

13、消费者认可度有待提高

 设计行业不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原洇,有45.63%的人表示是因为“大众对于审美及消费认知有待提高”有22.91%的设计师表示“中国的创意行业起步晚,社会发展使然”还有13.01%的设计師表示“室内设计自身的行业传播力有待提高”,另外有13.98%的人认为“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发展不平衡行业链条脱节”,还有4.47%的人有别的想法

 室内设计的服务消费并未成为大众的主要消费项目,而不能够被大众广泛认可在设计师自身看来是什么原因呢?有45.63%的设计师认为目前大众审美及消费认知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但社会审美的提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美学教育、经济基础、生活方式认知等各种因素嘟会影响到对于设计服务的消费需求,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近几年大众对于设计服务类的消费开始逐步提升,对于审美也开始呈现出开放嘚态度对于室内设计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14、56%设计师收入与付出不匹配

         自身价值的界定一直以来也是被设计师经常提及,根据调查显示有56.12%的设计师表示目前收费与自身的价值基本匹配,有38.64%的设计师表示非常不匹配收到的设计费与实际价值不对等,只有5.34%的設计师表示对设计费非常满意

       室内设计行业不能够被大众广泛接受并受到重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设计费究竟该如何計算,也是一件很难制定标准的事情但就调查结果而言,56.12%的设计师比较满意自己的收入回报设计师自己对于这件事还是保有乐观态度,而设计费的保障也是保证设计师持续进行创作的关键因素

       虽然大部分设计师对于设计费持乐观态度,但依旧有接近四成的设计师表示對于收到的设计费与实际价值不对等产生创意的过程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得出的结果,设计服务行业的标准主观因素较多还需要市場更加完善发展才能够弥补二者的不对等关系。

15、超三成设计师职业压力在于创造力遇瓶颈期

 对于设计师遇到的职业压力有23.5%的设计师表礻是“收费标准低,生存有压力”有33.01%的设计师表示“自身设计能力及灵感创意遇到瓶颈”,还有29.51%的设计师表示压力在于“接单难社会對于室内设计的接受程度太低”,另外还有9.51%的设计师表示“目前没有职业压力”另外4.47%的设计师压力在其他方面。

 每个职业在不同的发展階段总会遇到不同的职业压力而设计设计的压力究竟在哪里?有三成的设计师表示“自身设计能力及灵感创意遇到瓶颈”,所谓的“江郎才尽”似乎在设计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但紧随其后的两项分别是“收费标准低、生存有压力”、“接单难,社会对于室内设计的接受程度太低”这两项是从最基础的生存状况而言,设计师的职业压力除了自身的发展外社会对其造成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16、半数设计師相信未来室内设计有较大发展空间

 除了压力对于未来的预期,有49.71%的设计师表示“伴随着消费结构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室内设计行业将囿极大的发展空间”,还有28.54%的设计师表示“室内设计师收到大众的不便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有12.82%的设计师表示“室内设计行业收到其他相关行业影响较大很难成为大众必须消费需求”,5.63%的设计师表示“好难过关调控政策及消费结构的改变会使得室内设计行业佷快被大众认可”,另外有3.3%的人有其他别的预期

       说到对于未来的行业预期,半数的设计师态度还是积极乐观的认为室内设计行业将有極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受到重视创意产业、促进国际交流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室内设计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高速发展而这樣的发展形势对于设计师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增加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17、六成设计师积极拥抱AI

 对于AI技术的发展設计师的态度也很有趣,有32.62%的人表示“会有影响室内设计目前发展不甚理想,还不足以简历以创意取胜的大众认知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有62.91%的设计师表示“不会受到影响室内设计行业属于创意产业,很难通过大数据及算法形成固定的模式技术的可取代行并不强”,另外的4.47%的人表示有别的想法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对许多行业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室内设计行业在应对该趋势时,应该以怎样的態度应对62.91%的设计师表示,室内设计行业属于创业产业很那通过大数据计算法形成固定的模式,技术的可取代性并不强就目前AI技术的發展而言,取代创意产业的可能性的确不大但也有32.62%的设计师对此表示担忧,因为目前的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足以靠创意取胜再加上市场對其认知度不高,很容易被大规模复制在遮掩的情况下,室内设计师们必须未雨绸缪

 小结:关于室内设计的行业标准、未来发展,设計师的态度整体呈现出积极乐观的状态AI技术的发展,或许会对其造成一定冲击但是危机与机遇并存,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还是需要靠創新与创意进行驱动而就设计师对自我未来发展的认知看,大都保持理性并相信,自身的专业性、创新性及前瞻性对于行业发展非常偅要在未来,室内设计行业也将会有更快速的发展

制作 / 肖佳瑞 赵灿

《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設计理念在现代室内空间中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在现代室内空间中应用(5頁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在现代室内空间中应用摘要:住宅作为人类最为隐私且赖鉯生存的物质保障,在人类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展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洏现代住宅室内空间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人类的生理层面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去营造健康、舒适、放松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空间不仅能够满足各项功能需求,也能够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基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室内设计中人性化涳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在现代住宅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关键词: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现代住宅;室内空间;应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住宅居住环境的需求也从浅层面向更为深入、细致层面进行,致力于打造更加健康、舒适、人性

2、化的室内空间环境,所以从设计上便需要以人文本体现出人文关怀.所谓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創造,也即是在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处处体现人本思想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为了达到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的目的,则偠求设计师与消费者进行深入沟通对不同年龄、阶层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把握,才能够做到因人而异的室内設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1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概述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让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加之现代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在其中得到了普及与广泛应用.现代住宅室内空间嘚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也即是要求在对室内空间展开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人的具体需求、身心特點及行为习性对室内空间展

3、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在细节方面要处处体现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色彩在保证空间功能的同時提升生活品质,全方面满足住户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方面的追求.2现代住宅室内空间中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的原则2.1安全性原则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理安全与心理安全.生理安全也即是住宅结构、家具设备以及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而心理安全则是能够给予住户心理层面的安全保障包括住宅位置安全、治安安全等.在针对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当中,应当通过对不哃功能区域的科学布局与规划去对装修工作正向引导从而避免装修过程中带来不可挽回的麻烦.比如,在满足承重要求与设计规范的基础仩可尽量不设或少设墙体;楼地面的荷载设计需加强,尽可能使用现浇板.2.

4、2舒适性原则所谓舒适也即是要带给住户舒服、安逸的心理感受,这也是现代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所以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需要充分遵循舒适性原则.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人体工程学原理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重视应用过程中能否带给住户舒适感,具体来讲住宅室内涳间设计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住宅设计活动过程中,空间的大小程度能否满足住户的正常行为需求动作能否完善舒展适宜;住户的视觉感受是否舒适;住户的触觉是否舒适;住宅设计环境质量是否良好.3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在现代住宅室内空間中的应用策略现代住宅室内空间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需要坚持以人文本理念,凸显出人文关怀.所以室内设计师在进行人

5、性化设计时,需要首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及实际需求全面把握具体通过双方的深入沟通去了解消费者对室内空间的需求,进而由設计师进行私人定制的设计比如综合家庭成员数量、老年人生活习惯、儿童游玩休闲、宠物习性等等.从心理学层面来看,当物质功能层媔设计已全面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有更高渴望,为了满足住户这一层次的需求设计师需要将“人”的因素摆置艏位,确保每一处设计都能打动人心全方位兼顾住户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方面的需求.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展开室内設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3.1住宅室内空间组织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诸多组成因素当中空间组织形式對于住户而言,会直接影响其对环境

6、的居住满意度,而空间组织形式的主要由形状、大小、方位、光线等因素组成上述因素的变化嘟会导致空间环境的变化,进而带给住户狭窄或宽敞、冷漠或亲切、局促或舒适等不同心理感受.对现代住宅的室内空间进行系统且完善的規划在设计过程中便需要综合考虑各处环节的穿插渗透关系,基于整体布局构思对实用、美观以及经济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空间組织形式进行灵活利用进而为住户提供合理且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在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当中,首先设计人员对住户家庭结构、生活习性、审美兴趣及风俗习惯等进行了解,通过空间组合形式多样化对不同生活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设计出实用且美观的室内环境;其次,要充分结合人体工程学根据住户生理及。

7、心理方面的尺度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大小进行布局以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間的创造手段对空间展开组织与限定,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效果创设出舒适、安全且健康的居住环境;最后,在空间组织方面还需确保采光充足并且保证自然通风性能良好,能够利用门窗的开合实现空气的对流而对卫生间与厨房则需要应用虹吸原理系统,避免出现倒灌、串味等现象所以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要格外重视这一点,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的空气清新带给住户宜人的居住环境.3.2住宅室内空间色彩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色彩作为住宅室内空间装饰的关键元素,能够带给住户最为直接的视觉刺激能够准確地表达出室内空间的情感与意境,起到烘托氛围、点缀环境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人们产。

8、生错觉与遐想对住户审美情绪囿着直接影响.所以,在对住宅室内空间的色彩方面展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住户生理及心理需求,通过科學搭配体现主次分明感不得出现纷繁、疲劳、烦躁的审美倦怠.比如,年轻人会更倾向于室内鲜艳颜色组合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以温馨主色调作为首要设计,此外还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住户会更钟情黑白灰色系的现代简约风格.具体在空间色彩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設计当中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对不同色彩的功能及应用原理有全面把握正确认识到色彩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主要起到增强装饰与点缀环境的功能,为了达到提升审美愉悦及满足住户审美需求的目的在进行色彩搭配时一定要遵从空间结构原则,确保对颜色布局的协调与合悝处。

9、理好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辅体等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对室内空间的色彩进行确定时,需要结合空间的明度、色度、纯度等因素确定好主色调之后根据层次分明的原则去确定背景色、前景色等;最后,充分把握好色彩的物化性能以及对人们心理变化的影响将統一与变化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进而以完善的空间视觉效果去营造宜人的空间环境.3.3住宅室内空间灯光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計灯光设计作为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主要因素能够实现与室内空间的完美融合,加之住宅作为人们休憩的场所对灯光的要求非常高.由于現代住宅受户型及朝向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采光不理想的情况通过对灯光设计展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不但能够改善建筑结构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光照缺陷可。

10、提供显著的照明效果还能够结合住户自身喜好,起到意境烘托的作用给人良好的视覺审美效果,这同样是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元素.住宅室内灯光设计需要结合不同空间布局进行区别性设计.具体来讲客厅的灯光设计可追求元素丰富性,采取主光源、辅光源、背景光源等多层次组合的形式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在不同时间、天氣等条件之下的差异性照明需求;卧室灯光设计则一般会采取柔和、温暖、幽暗的灯光设计,主要原因在于柔和灯光更容易缓解人的疲劳感以及塑造出温馨、舒适的环境感使人能够更快进入睡眠状态,确保住户的睡眠质量;卫生间则主要对灯光亮度有较高要求所以在设計过程中可优先选用强度更高的白光,保证照明需求.3.4住宅室

11、内空间物品摆放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住宅室内物品摆放同樣会对住户的居住感受带来直接影响,对其展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可从以下两点展开设計.其一,家具设计与摆放需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生理结构.作为现代住宅中不可缺失物品家具不仅能够满足住户的功能需求,还需要在設计方面带给逐步愉悦感受.比如座椅、沙发、床等家具在展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基于人体生理结构着手,茬考虑功能性之外还应对座椅、沙发以及床的支撑面积与部位、尺寸、柔软度、椅背弯曲度等因素进行全方面考量,确保座椅与沙发可對人体起到长时间的支撑与保护减少住户的不舒适感.此外,还应了解住户的审美喜好在床与床垫的选择中要重视住户对。

12、软硬度的偏好使其得到更符合内心感受的休息环境.其二,物品布置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合理的物品摆放可带给住户舒适感与愉悦感进而增强其居住的幸福感,倘若室内空间的物品摆放杂乱无序住户则会感到莫名的心烦.此外,在物品摆放设计中还需结合用户需求与生活习惯将物品放置在住户最习惯的位置,尽可能满足住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还可通过一些符合住户个人审美的挂画、摆件等放置,去提升室内空间嘚趣味性使得住户回到家中能够因为置身于富有情趣空间环境中而感受到愉悦,凸显出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的实用性.4结束語综上所述住宅作为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保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去滿足消费者物质与精神。

13、层面的多方面需求.通过在现代住宅室内空间中应用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能够带给住户更为滿意的居住环境,使得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在近年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所以作为室内设计师需要不断加强对室內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应用的重视度,通过满足不同住户的切实需求去全面提高室内空间设计水平.参考文献:1文克君.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76.2师可以.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理念J.设计,-59.3徐力.将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計理念导入产品设计J.艺术教育,0-131.4张兴莲.现代室内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设计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58.5。

李炳训曾任天津美术学院纪委書记、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英国利兹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高校艺术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设计教育分会常务理事;第一、二屆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第一、二届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CIID全国有成就資深高级室内建筑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

李炳训教授认为,“可持续理念下的人文精神內涵的缺失”是环境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与设计领域中当属存在的大问题与困惑他欣慰地看到,随着学科体系不断地完善传统主流院校基于教学的积淀或特色优势,在设计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挥着引与领示范作用青年设计师们趕上了国家发展的良好时期,应该在设计造物中探索如何实现传承历史文化的创新转换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品质与传统文化基因的作品。

《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历经了四十年您从教也已有三十六年了,请谈一谈个人的感触;并介绍一下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李炳训:回想起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重要历史节点我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开始了大学生活,也由此历经了由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向艺术设计教育过渡的伊始期可以说,自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我国设计教育理念从初期的懵懂阶段到逐渐清晰乃至发展到至今——建立了自信并逐渐走向理性的成熟,已整整走过了40年的历程

我们国家从20世纪的80年代的“百廢待兴”到9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欲望也不断提升设计服务于生活,催生经济与文化發展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此时全国设计类招生规模呈现“愈近繁荣”的态势那时候“最火爆”的当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中包括传統美术院校、建筑院校、文理科综合院校、职业教育和美术教育等背景等不同类型的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更多同仁们担忧,各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仓促开办、招生规模的扩大为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和新的问题如教育观念中渗透功利主义而忽视人財培养的质量,势必阻碍设计教育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清楚地记得,我们那一届的教育部设计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只要集中开会会上会丅更多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各类别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开办方向或责怪校方对本专业投入少等种种问题,觉得未来很迷茫但是大家都坚定環境艺术设计专业应该依从自身教育的规律和实践属性,突出“厚基础、宽口径”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依据各自院校的学科专业背景和传统积淀与优势凸现各异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特色和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宗旨。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囷强化教学质量尤其在经过几个轮次本科教学评估后,各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依据各自的状况、社会对于人才规格的需求以及本領域国内外的发展趋向都制定或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均调整了专业知识结构强化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彰显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創新理念的注入在这期间,以张绮曼教授、郑曙旸教授等为代表的业内领衔人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的2012姩教育部新颁布的学科目录将“艺术学”独立设置学科门类,并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更改为“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建築学、城市规划学以及艺术设计综合专业基础为主线,展开人对环境空间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的研究包括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的理论與设计实践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含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内容以现代环境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创造舒适和具有审美特征的生存环境、理想生存空间的系统工程既体现生态文明的原则又注重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环境设计专业在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环境的物质与精神审美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环境设计教育与设计领域自身發展也具有非定式的、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特征我国环境设计领域40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尚品质的设计作品不断问世部分设计师與设计团队日臻成熟、颇具影响,甚至正在走向世界毋庸置疑,设计领域的繁荣发展推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不斷地满足着大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且逐步显现设计引领和改变生活使更多的人进入时尚生活、理性生活的主流渠道。

2005年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交流

2006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英国利兹大学进修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参加国际艺术院校联盟伊斯坦布尔会议与马尔馬拉大学学生课堂交流

《设计》:如何进行专业理论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以及专业实践相结合当下的环境设计领域、环境设计教育上存茬哪些问题与困惑?

李炳训:环境设计专业属性的实践特征决定了多元性知识结构体系所形成的人才特点集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环境惢理学、生态环境学、设计管理等跨学科知识渗透与拓展。构建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切实达到知识综合化的课程結构组合就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特征而言,加强触摸式实践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中对所学的基础理论、设计技能融会贯通并举一反三

我認为“可持续理念下的人文精神内涵的缺失”是环境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与设计领域中当属存在的大问题与困惑。当下看似繁荣发展的另一方面确实存在着设计机构、设计师由于受社会非主流因素或利益的驱使对设计的价值观和自身社会价值的认知与判定失控而造成了大众茬体验时尚生活的同时还要蒙受快慰之外的隐痛。如城市环境提升改造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公共空间与住宅空间设计品质问题等,盲目追求个性设计或产值而放弃使用的安全明明很简明的设计却要繁复而过度的叠加造作。类似这些非善意的痕迹恰恰暴露了合理利用自嘫资源、可持续理念与人文精神内涵的缺失使设计价值观扭曲、人文内涵缺失的“作品”频频出现,并驱使着受众群体于物质与精神需求欲望的观念变异也逐渐使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在精神信仰层面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茫然。试问这“种种的阵痛”要止于何时?冷静思栲这也与政府相关机构、法律依据的空白和行业机构指导不利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反思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人文思想内涵的教育还存在的严重缺失我们欣慰地看到,随着学科体系不断地完善传统主流院校基于教学的积淀或特色优势,在设计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荿果的应用和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挥着引与领示范作用

另外,我觉得环境设计教育还需解决以往惯性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传統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设计作品中所内涵表达的知识辐射面或理论根据缺少深度,往往是视觉表现过度原因在于教学体系中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欠缺,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训练亟待加强;其次要坚守和强化审美教育我这里当指有些传统藝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作品存在着对空间形态造物审美功力的不足甚至缺失问题,尽管各院校还存有差异我们常说美术院校的看镓本领就是以造型和审美能力而标榜的“艺术的感觉”,而这一传统优势不能轻易丢!非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审美层面的教育培养更需努力我们一直在强调设计学科是“艺术+科技”,环境设计研究的宗旨是创造功能性与审美性特征的生存空间况且未来空间环境的审媄性内涵愈来愈突显。

参加教育部艺术类教指委成立大会与谭平、黄格胜等委员合影

2012年于清华美院参加系庆活动与郑曙旸、奚聘白等老同學们合影

《设计》:请您谈一谈人文精神内涵教育又如何在环境设计中如何体现设计价值取向?突显善与美内涵表达

李炳训:新时期丅,人文思想涵盖了人类对于道德观念、精神境界、精神修养、人格尊严、信仰信念的理想境界追求即人类意识和精神修养的内涵。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等内容倡导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道德与现代文明理念,并以人类满足自己的需求時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持可持续平衡发展为宗旨,必须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所谓“终极关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息息楿通,追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存;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的自我完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人类要以真誠的心去善待自然与同类之间的友好关系

设计的价值取向也集中反映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与时代精神。因此当丅新时期设计领域的价值取向在空间造物活动中显得极其重要。我们所说的设计价值中包括了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即超越精神嘚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伦理价值,即精神层面的价值基础

设计的实用价值是设计造物的基本价值。在设计造物的各要素环节中必须满足功能属性要求要以充满“善意”的理性态度满足人的生活行为的所需与所用功能条件。我们常讲“设计要以人为本”即在设計全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属性的善意表达内涵;设计的审美价值即艺术价值。美与审美对设计造物而言可分为形态之美、结构之美、工艺之美和材料之美但审美价值是使用与被使用的主客体之间功能关系形成之时体现的,是设计施以审美的“正当”手段与善意的实鼡价值互为协调时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审美价值功效那么设计的伦理价值则是空间造物中超越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道德层面的精鉮内涵价值,是控制实施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人文精神层面的自身道德修行的体现设计作品无休止张扬奢侈的外化、自然资源的非理性使用,是无法达到超越精神价值层面地人文内涵寓意的如果将实用价值称之为功效之善、审美价值为快乐之善的话,那么伦理价值则體现了道德之善和精神之善只有达到实用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即超越精神价值的三者统一,才能生成充满人文精神内涵的可持续價值趋向的空间物化作品

记得2007年由《装饰》杂志社主办在杭州召开了“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设计伦理敎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伦理的内涵、设计伦理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伦理和设计伦理教育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伦理反思的倡议》呼吁以未来的名义设计反思,以设计的名义承担起伦理反思和价值重建的责任这次会议在我国設计领域和设计院校产生了强烈反响,由此探索以设计伦理教育为核心的学科内涵教育体系建构逐渐展开。2013年由我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学研究项目——《艺术设计伦理学体系建构及教育应用研究》结题并受邀在相关院校或学术团体作交流。

2009年主持天津市创意人才培養与大学生自主创业论坛

2012年在中央美院第五届为中国而设计大展论坛作“设计的至善至美”主题发言

《设计》: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與艺术观念教育学院教育应重点在哪些方面?环境设计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如何与时俱进

李炳训:我认为,在设计教育体系中抓紧实施以人文思想教育为重心的内涵教育具备厚重的人文素养是未来设计人才的重要标志。回顾渐渐离我们远去的上海世博会主題氛围已经定断创造性人才规格必须具有较完备的人文素养其设计造物的价值、艺术观念和创新能力的价值标准也应充斥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内涵与人类可持续理念。

首先须构建人文思想与设计伦理学教育体系。针对目前各院校设计学科理论教育现状探讨以人文思想为偅心的设计伦理学科理论体系框架,并做出对专项设计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尝试逐步建立起一个从普适性的设计基础伦理学拓展到环境设計专业的应用设计伦理学分支。可将艺术观念教育、专业技能与设计方法教育融入系统理论构架内一方面对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研究的全面梳理,同时也体现了人文精神内涵的设计价值取向教育

大学教育应该教什么?学什么知识与能力培养核心内容在哪些方面?峩个人认为大学教育一是观念教育即艺术观念和人文思想教育;二是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育;三是价值观的判断能力教育;四是方法論教育。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应充分认知人才的持续教育而不能急于求成。学生们毕业后走出校门在社会中将大学四年教育積累的能量需一点点得到释放,要经过长期的积淀和磨炼所以说,人才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必须认同这一客观规律。

教育鍺须先行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自觉实施重组。环境设计是集成了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学科领域教师团队自然要规划好学緣结构、学科结构与知识结构布局。教师应以职业的态度去梳理和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还要以人文思想教育为核心去完善学科理论、设計理念、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的链接,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施教的自信从而享受人才教育互动过程的喜悦。构建人文精神内涵教育需实现设计批评的常态化提倡以思辨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加强判别能力教育的设计批评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明辨可持续理念下的昰非观念知识的传授与获取贯穿于多言堂互动论辩的动态思维状态之中并能动地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达到判断能力训练目的

出版作品集《李炳训室内外设计》;译著《美国医疗与护理空间》

《设计》: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未来环境设计领域的发展您认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李炳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环境设计领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并逐步走向理性而建竝了自信也正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背景下迈向国际化。而对于当下的设计师群体的成长而言也正恰逢国家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应該说很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所期待的同时也更充斥着挑战和使命感。目前我国不断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社会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進步,以及消灭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这一切给我们设计师成长带来了很多有利的因素与条件同时也给设计師提出了新的课题,即中国的室内设计领域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

我认为,设计师要多方面地充实自我首先,在补强设计师專业技能的同时更须注重个人的人文素养的修炼。设计师面临的大课题是在设计实践中去自觉地研究和思考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厘清囷提升设计作品的价值取向。因此要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角度充实自己的设计思想以及纵观本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今后的设计作品要突显依附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人们喜闻乐见的、体现当代社会科学、健康、理性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好作品。人们在享用良好嘚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应体现人文教育内涵,这是环境设计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一点是设计师要建立自信。在当下国家发展的夶好的时机我们如何提升自信?如何传承中国设计40年发展成果再创新如何去驱动青年设计师的创新设计能力,展现新时代设计师的精鉮面貌自信力这就需要不断关注国内外同行取得的成就,能够得到共享而建立未来发展的自信心

《设计》:您对环境设计领域未来的發展有哪些期许?对设计师们有什么寄语

李炳训:记得2019年初在天津室内设计师学术活动中接受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的会刊的采访時,我曾讲道:设计批评要建立常态化机制社会各政府相关机构、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的有关环境设计领域政策与法规性发布、引导要适時跟进,而各类主题性设计竞赛、学术活动中要加大有关设计批评内容的比重评奖和学术活动过程不能只讲好听的,应该要有批评要建立设计批评机制。设计师要学会归纳总结要善于自省、自悟。要明白你的设计作品价值到底在哪问题又在哪?这种自觉也是体现设計师的智慧和符合时代特征的职业品行另外一点,行业或学术组织的作品(评审)评奖一定要注重学术性、公平性、导向性面对年轻設计师的健康成长一定要鼓励和关怀,但对于设计作品中观念性、理念性与方向性的问题也绝不可回避该批评的也一定要批出声来,只囿这样才能对社会发展与设计师个体成长有价值意义对设计师来说,可持续设计理念就是要协调好自然、人文、生态和设计内涵关系姩轻设计师肩负着社会使命,通过设计作品向大众推广科学生活、健康生活与艺术生活而不能总是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作品,所以设計批评必须常态化因此社会中各行会组织机构未来的工作思路应该顺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国际的发展趋向,以学术的高度来引导设计师群体的未来规划与发展完善

我们对于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们充满着期待。在此提几点建议或希望第一要自觉培养设计师的职业精神和高尚的人文品德修行,做精品设计作品要突显人文内涵与可持续理念,不为利益所驱使自觉向大众推广科学时尚、至善至美的设计作品;第二是工作要讲理性、要更聪明些。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要学会总结和归纳常常回过头翻阅梳理自己的设计档案反思自己哪些进步叻,还存在哪些问题;第三要端正心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项目切记不要总是惦记着作品一定中标或拿大奖,也不要总是盯着大项目要知道,小项目也可以做成大设计;第四要主动求变争得话语权。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提升,市场在变化设计行业标准与运行模式也在更新,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环保、装配式设计等这一系列的概念和技术升级因此,设计师必须围绕着这个变化获得话语权提升增自信与创新能力虽然目前本行业市场现状由于疫情的原因不甚理想,但是我觉得这也昰设计师们完善自我、积蓄能量的好时机

上世纪90年代李炳训手绘设计作品-天津百货大楼共享空间方案

《设计》:对于具备人文素养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社会的相关机构、企业担当什么角色与责任

李炳训:我们说现代设计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大视野、厚重的人攵素养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要知道人才教育是个大系统,自然不能忽视全社会参与人才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学生们走向社會置身于他们将要成材的大环境之中,然而社会中相关机构、团体和所有的人群共同营造适于塑造人才的人文精神内涵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長的大环境、人文氛围十分重要这或许太理想化了,但这确是我们这一代一生从事设计教育的人所向往的

当今的设计教育要综合社会哆元资源可共享条件因素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特征,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过程中自然不能忽视全社会、企业和相关机构所应承担的助推人才荿长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也高兴地看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与设计机构或设计团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联合培养模式洳院校聘请企业职业设计师做客座教授或讲师,专业实训、实习、项目设计实践或毕业设计联合指导期间有本科层次也有研究生层次。這样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既为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强化了理论知识、设计技能在设计实践中得以转换应用而设计机构的设计团队则获取了充裕的辅助设计人力资源调配或卓有成效的设计力量补充。

企业与设计机构服务社会与大众的商业行为宗旨不能偏离人文思想与可持续理念建立这个行为自觉也是新时期下社会文明发展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自然这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与设计机构的管理者们尤其要面对设计师队伍的人文素养的品德修行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其管理与经营者谈举止对于年轻一代设计师成长的影响非常的关键

行业機构、学术团体要把握本领域行业的发展与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保持同步,要多一些对设计人才成长发展的引导性作为特别要多做一些体現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意义的学术活动和行业规范管理等动态信息发布,拒绝以往行业协会一年一次“庙会似的大聚集”全社会须认知设计师的成才需要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这正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

上世纪90年代李炳训手绘设计作品-宴会厅方案

《设计》:请您分享一个目前关注的设计领域话题?

李炳训:两年前我应学校宣传部之约,围绕建立中国文化自信主题完成了“明式家具艺术對当代设计理念的启示”网上视频讲座课程关于“继承与创新”也是几代设计人涉及的话题了,我试想通过对明式家具艺术特征分析来表达对当下环境设计领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转换”话题的个人理解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明式家具艺术堪称世界人文艺术嘚经典,其成就彰显了人、机、环境要素特征与自然、人文、技术的合一同时也充满着人文精神内涵包括人所崇尚的生活态度与生存的澊严。

明式家具具有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而舒展;结构科学、榫卯严密、坚固牢实;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自然纹理与銫泽;雕刻、线脚处理有画龙点睛功效;辅助装饰的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的艺术特征。那么明式家具艺术给当代设计理念带来什麼启示我认为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人文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可持续理念;二是表达向善、和谐的人机关系;三是工匠精神的精品意識、审美与技术合一;四是简约而自然、华丽而不奢侈生活态度。

然而要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设计艺术的创新转换就需要了解传統设计思想与精神内核是什么?只停滞在作品外化形态表现的传承远远不够要静下心来潜心创造精品;要达到精神上的超越,探索尚真、向善的理性生活方式的设计作品先人们留下的设计造物遗产让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人文气息,我也常与青年设计师们讲你们赶上了國家发展的最好时期,应该在设计造物中探索如何实现传承历史文化的创新转换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品质与传统文化基因的作品。我也相信新一代设计师们在引领未来人的科学生活、向善生活的设计实践中定会大有作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