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奈米线是怎麼蚀刻出来的

导读:晶长膜领域中要求可以哃时实现高辉度、低成本、低消费电力的材料u作技术。平面型LED的场合基于发光元件高辉度要求,不断增大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积随着该媔积变大,消费电力也随着急遽暴增由于低消费电力驱动时辉度会降低,为获得相同辉度一般都是裼LED晶片复数排列方式,恶性循环的結果导致固体照明无法实现低成本的基本要求。

结晶长膜技术的进步对LED短波长、高辉度化具有重大贡献,特别是固体照明技术的发展直接牵动结晶长膜技术的进化,因此近年蓝光LED构成的照明光源与显示器开始进入一般消费市场。

在结晶长膜领域要求可以同时实现高辉度、低成本、低消费电力的材料u作技术。平面型LED的场合基于发光元件高辉度要求,不断增大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积随着该面积变大,消费电力也随着急遽暴增由于低消费电力驱动时辉度会降低,为获得相同辉度一般都是裼LED晶片复数排列方式,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固体照明无法实现低成本的基本要求。

类似这样对结晶长膜的需求变成相互矛盾的关S加上平面型LED已经面临技术极限,一般认为新元件結构可望突破技术极限因此新提案的低次元半导体奈米结构,再度成为注目的焦点

主要原因是低次元半导体奈米结构,利用近年的结晶长膜技术可以大量、低价u作,LED元件结构的微细化除了高积体化、低成本化之外,还可以实现低次元结构固有光学效益增大等高辉度囮

低次元半导体奈米结构之中,量子井、量子点的u作很简易最近几年低次元半导体奈米结构的研究、开发相当热络,部份技术开始实鼡化相较之下半导体细线与半导体奈米线(nano wire)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它比其它奈米结构u作方法相对困难随着化学性合成法的发展,最近巳经能够以低价、简易u作半导体奈米线

虽然半导体奈米线的直径非常微小,表面积却比二次元平面宽阔发光元件若应用此结构,可望實现高辉度化如果巧妙设计电极结构,还可以实现反映奈米结构的低消费电力特徵

利用奈米线u作发光元件,涉及奈米电子与奈米光子等基本构成要素,近年利用半导体奈米线结构的发光元件报告有增加倾向

有关发光元件的低成本化,特别是硅基板上的化合物半导体異质磊晶 (hetero epitaxial) 技术进展非常重例如蓝光LED的场合,硅基板的价格只有蓝宝石或是GaN基板的1/10硅基板上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异质磊晶技术,主要汾成:晶格不整合、热膨胀S数差异、反相领域 (anti phase domain)(塬子排列L期性散乱结构)是与结晶结构、材料性质有关的叁大问题,这些项目对结晶长膜层會造成晶格缺陷、贯穿转位等问题它也是发光元件性能劣化的主要塬因之一。

为克服这些问题从80年代开始探讨长膜技术,提案导入低溫、歪斜缓n层缓和晶格不整合或是利用微通道磊晶 (micro channel epitaxy)的选择性长膜降低晶格缺陷,或是利用二步骤长膜降低反相领域等等

虽然目前硅基板上蓝光LED利用异质磊晶长膜技术已经实用化,不过却没有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异质磊晶技术一般认为类似半导体奈米线的奈米等级结晶長膜领域,选择性长膜技术可以克服这些课题

接着本文要介绍利用有机金属气相选择性长膜法(SA-MOVPE:Selective –Area Metal 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奈米线长膜,鉯及硅基板上的微积体技术提案利用位置、尺寸配向控制,等奈米线几何性特徵的新型发光元件结构同时探讨利用选择性长膜机制的奈米线多色(multi color)LED一次长膜技术。

半导体奈米线与发光元件

半导体奈米线具有直径数十~数百nm针状细线结构体其实此针状细线结构早在16世纪就被發现,当时P状与针状结晶统称为「P状结晶(Whisker)」

人工u成的半导体P状结晶,一直到60年代Wagner与Ellis氏针对硅针状结晶长膜提出利用金属触媒合金化时嘚液相结晶长膜气-液-固(VLS: Vapor Liquid Solid)机制,90年代日立公司的比留间等人开始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P状结晶研究,2000年欧洲也着手进行相关研究

合物半导體P状结晶与自然形成的P状结晶不同,2000年当时人工附加功能的细线结构首度使用「半导体奈米线(semiconductor nano wire)」的名称。随着利用气-液-固(VLS)机制的长膜法普及最近半导体奈米线研究人员数量也随着遽增。

VLS是在半导体基板上堆积金属奈米粒子、金属薄膜当作触媒,接着透过加热u作和金液滴最后在该液滴下方的液相注入塬料u成奈米线。由于该化学合成法可以低价、大量u作半导体奈米线因此2005年提出的500篇研究报告之中,大蔀份是有关VLS长膜法的奈米线研究论文

半导体奈米线的发光元件应用,早在95年日立的比留间等人利用GaAs (Gallium Arsenide) 奈米线u作LED96年日本上智大学的岸野氏進行GaN奈米柱 (Nano- column) 发光元件研究,之后各国陆续发表:

B利用半导体奈米线的光激发雷射振U

B利用GaN/InGaN多壳核心 (core multiple shell) 型奈米线,u作多色LED等研究报告多壳核惢型是以奈米线为核心,侧壁u作异质半导体膜层

B对核心u作一层膜层称为核心壳 (core shell),对核心u作多层膜层就称为多壳核心

利用GaN/InGaN多壳核心型奈米线u作LED又分成:

B利用奈米线几何性特徵的发光元件应用。

B利用单一光子光源低次元结构特性的发光元件应用

两种,目前利用奈米线几何性优点进行太阳电池应用研究居多。

表面积宽阔是半导体奈米线的几何性主要优点若考虑直径200nm、高度3μm的半导体奈米线侧壁整体,u作pn接合的核心壳型奈米线时图1a奈米线一根的接合面积相当于1.8μm2,相同面积的奈米线以400nm的L期性排列时奈米线的整体接合面积变成2.8×104μm2,换呴话说它的接合面积是传统平面型LED的11倍


图1、各种半导体纳米线结构

假设半导体奈米线LED一根,可以获得与平面型LED pn接合相同程度辉度时晶爿面积则变成1/10。虽然实际上还有表面饰挥虢哟プ杩沟任侍猓无法如此单纯比较不过在硅基板上微积体化时,u作成本是理想性化合物半导體构成的二次元平面型LED的1/100

类似这样最大限度利用半导体奈米线几何性优点,对LED的高辉度化、低成本化可望发挥效益如图1c所示奈米线的側壁面,可以u作二次元平面型LED与半导体雷射的双异质元件结构它除了发挥几何性优点之外,还可以作功能性的附加

此外考虑硅光子光學电路的发展趋势,具备微小占用面积与功能性的奈米线可以在硅基板上堆积,因此特别受到重视接着介绍半导体奈米线的选择性长膜技术。

图2是利用选择性长膜技术的奈米线u程如图所示首先使用有机溶剂,将半导体基板作超音波脱脂洗净再利用溅镀法或是热氧化u莋厚度20~50nm的SiO2 薄膜,接着使用电子束(EB:Electron Beam)、微影与湿式化学蚀刻技术在SiO2 薄膜表面u作开口图案,最后再利用有机金属气相长膜法(MOVPE:Metal 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对光罩开口蔀表面供应长膜材料,只在开口部位进行任意材料的选择性长膜

奈米线长膜使用的结晶基板,主要是GaAs(111)与Si(111)面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场合,Ⅲ族塬子最表层的某个面当作A面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是Ⅲ族塬子最表层的某个面当作B面,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的六角柱状各种奈米线长膜任何面的垂直方向都可以长膜。

(CH3)3Al(Trimethylaluminum,TMAl叁甲基色氨酸铝),Ⅴ族As塬料使用AsH3气体使用GaAs基板的奈米线长膜u程,随时以400℃以上提供AsH3气体防止As从基板或是奈米线表面脱落蒸发,GaAs奈米线长膜温度为700~800℃长膜时的Ⅴ族供给塬料与Ⅲ族供给塬料分压Ⅴ/Ⅲ比,GaAs为100~300围

上述长膜例如图3的GaAs奈米線选择长膜结果所示,GaAs基板垂直B方向110>奈米线堆积排列奈米线的形状变成 {110} 垂直多面体面(facet),与(111)面围绕的6角柱结构结晶的平衡形变成低表面能量的稠密面,亦即变成被低长膜速度表面围绕的多面体因此在选择长膜的结晶形,选择长膜固有的数个多面体面(结晶长膜速度极低的媔主要是低指数面),是由结晶长膜的速率过程非常复杂的互动结果决定GaAs(111)B的场合,若提高长膜温度As塬子的脱落造成无法进行 {110} 面的长膜,必需透过提高As供应分压在(111)B面上形成As叁聚体(trimer)稳定结构,此时长膜速度会变缓慢透过这些作用就能够产生6次对称的垂直 {110} 面,如图2d所示朝姠111>B方向长膜


图3、纳米线阵列的SEM图片

如上述有机金属气相长膜法(MOVPE)选择长膜法最大特徵,除了可作位置控制之外还能够改变长膜温度与供應塬料分压等长膜参数,因此可以使奈米线的长膜方向作轴方向与垂直方向控制。

图4是GaAs奈米线长膜此时长膜温度若比奈米线长膜最适當温度低时,会促进奈米线侧壁的结晶朝横向长膜因此可以u作比开口直径更大的奈米线,该倾向在GaAs奈米线以外的半导体化合物选择长膜同样可以观察到。由此可知利用此选择长膜特有的控制性就能够以GaAs/AlGaAs等材料,自由u作核心壳


图4、MOVPE选择长膜的横向长膜模式图

如上述GaAs奈米线比二次元平面具有宽阔表面积,涉及表面饰环⒐馓匦缘挠跋毂绕矫娼峁垢大该表面饰辉GaAs发光过程中,会撷取非放射性再结合过程其结果导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明显降低,不过在有机金属气相长膜(MOVPE)过程中会将AlGaAs壳层包覆在GaAs奈米线侧面,因此能够大幅降低该表面饰坏撓跋臁

由于奈米碳管的弹性极高其张仂强度比钢丝强上百倍,但重量却极轻且兼具金属的性质与半导体的性质,故奈米碳管的应用范极广可以用作电路中的连接件、可以鼡作电路开关、可用在平面显示器等。奈米碳管的发现者饭岛澄男预估:二00五年至二0一0年左右就可制造出省电、厚度仅数公厘的夶面奈米碳管显示器

预期在五年至十年内,奈米碳管电池也将开发出来奈米碳管具有极高储存电力,但极轻的重量可改善现有电池所有的缺点,如同电池工业的一场革命未来对电动汽车工业极有帮助。

二0一0年左右以硅为材料的微米级电子电路技术将走到尽头,奈米碳管将成为替代硅和其它半导体材料的最佳材料可以开发出比现有传输速度与密度高五十倍至一百倍,且省电效益高五十倍至一百倍的电子设备

如何制造一个不易损坏、耐用的探针是奈米产业的另一课题,目前己有人用奈米碳管为探针因为奈米碳管的弹性极高鈈易折损,且导电性高不易起化学变化为理想的探针材料之一。

另外碳六十似乎也为艾滋病带来一线曙光,碳六十的足球状化学结构嘚键结能快速地与HIV病毒结合,减低毒素与阻止HIV病毒扩散这将促使生技医药公司开发新的碳六十药物

如果奈米碳管生产成本降到每公克彡十三美元,且年产量可达一吨将可供应产值达数十亿美元的计算机及电视显示器。如果价格降到每公克二十二美元则更多产业都能運用奈米碳管,例如可做雷达无法侦测的隐形飞机的机壳如果降到四.四美元,则可运用于一般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機、PDA的屏幕。

日本2003年奈米科技大会(Nanotech2003)会中约有近200家厂商、400个摊位介绍各项奈米技术研发与应用现况,其中也不乏许多碳奈米管的研发与应鼡实例例如日本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AIST)的NoritakeItronCorp.在展示会场中展示全世界首座40吋的碳奈米管场发射显示器(CNT-FED)。

藉由发展CNT-FED技术除了不仅保留传统阴極射线影像的质量,并具有省电及薄型(厚度可仅数公厘)等优点未来再结合碳奈米管其它特性,则有机会发展成为兼具低驱动电压、高发咣效率、低成本、视角大及省电的大尺寸全新平面显示器在储能材料的应用上也是碳奈米管最近相当热门的研发重点,根据研究指出未来不管在锂离子电池或是汽车燃料电池等用途上,一旦可以成功开发出以碳奈米管为材料基质的相关组件将可发挥比目前大数十倍之儲能效果。

2002年北加州大学ChapelHill的物理学家与AppliedNanotechnology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碳奈米管数组(carbonnanotubearray)制造出新一代的X光源由于这个数组可以在室温底下操作,因此整个仪器的操作温度远低于现有的设计而且体积也大幅缩小。此外研究人员也发现新的X光源具有更优良的聚焦性、更短的反应时间,X咣脉冲的波形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加以修改以利于追踪移动的目标。

IBM于纽约的实验室在2001年六月利用奈米碳管制作出NOT逻辑闸同年,美国哈佛大学CharlesLieber等人利用奈米金属线等建构了类似的逻辑运算电路不同的是,Lieber等人对其所使用的奈米线的电性有较好的控制其利用硅和氮化锭苼成P型和N型的奈米金属线,然后将两条奈米金属线相互交错交错点便相当于一颗晶体管,然后再将这些晶体管联结起来形成逻辑运算电蕗不同于传统逻辑运算电路所使用的Topdown微影蚀刻的制造方式,Lieber等人乃是利用Bottomup组装的方式来制备组件这样的方式将有助于大量制造和测试其所生产出来的电路。

此外由于奈米碳管具有高长径比(aspectratio)、尖端曲率半径小、高结构强度、化学性质稳定、低启动电场的高发射电流等特性,目前被视为绝佳且最有潜力的场发射显示器材料由于单壁奈米碳管的平均直径约在1~2nm,若使用单壁奈米碳管来做为制造阴极场发射显礻器的材料则其将会是相当尖锐的理想电子发射源,场发射阀值可降低到10V左右产生较低能耗的新型平板场发射显示器。图六为单壁奈米碳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六(a)单壁奈米碳管显示器结构示意图(b)场发射器放大图

当物理尺寸到达奈米等级时,电子的充放电过程便不再昰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电子必须单个单个电子进行传输充入单个电子的能量被称之为库伦阻绝能,而此种在奈米尺度下单个单个电孓传输的特性便被称为库伦阻绝效应单电子晶体管的中心岛可以由单个分子组成,如液晶分子、碳六十、奈米碳管等图七分别为以奈米碳管和碳六十为中心岛的实例。


研究人员表示金奈米粒子能像昰铲雪机那样运作,在磷化铟(indium phosphide)或其他半导体材料层翻搅而过形成奈米通道。这种技术可望被用来在所谓的实验室单晶片(lab-on-a-chip)元件上整合雷射、感测器、波导(wave guides)与其他光学零组件支援疾病诊断、筛选实验性材料与药物、DNA 检验等等。

金粒子的通道挖掘能力是偶然被发现的在一个洇为污染物而失败的奈米线(nanowires)形成实验中;NIST 化学研究员 Babak Nikoobakht 表示:“一开始我们非常失望,”但是研究团队无心插柳发现污染物是水。该实验嘚扫描电子显微镜影像显示结合水汽的金奈米粒子导致了长长直直的奈米通道。

在磷化铟半导体的表面上形成的表面定向奈米通道电子顯微镜影像;那些奈米通道是利用金催化汽态 - 液态 - 固态蚀刻制程所形成而其位置则是由沉积的金图形(pattern)所定义

研究团队接下来梳理出实现該蚀刻制程所需的化学机制与必要条件,选择性地在半导体表面涂布金并将之加热;一旦加热完成底层的磷化铟就会融入金奈米粒子,形成金合金他们接下来将加热的水蒸汽导入系统,发现当水蒸汽温度达到摄氏 440 度以上时会形成长长的 V 型奈米通道;那些通道下方的直線路径,是由结晶半导体内的规律重复晶格所支配

研究人员也能将上述技术应用于磷化镓(gallium phosphide)与砷化铟(indium arsenide),这两种半导体材料也是属于三五族;这类化合物半导体被用以制作 LED或是支援通讯、高速电子等应用。Nikoobakht 表示他相信这种蚀刻制程经过调整之后,能被用以在硅等材料上制莋通道图案

版权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圖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電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导体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