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ddos秒解抗ddos秒解百度百科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路由器劫持”是指路由器被攻击劫持。DNS劫持又叫域名劫持,指攻击者利用其他攻击手段 (比如劫持了路由器或域名服务器等),篡改了某个域名的解析结果,使得指向该域名的IP变成了另一个IP,导致对相应网址的访问被劫持到另一个不可达的或者假冒的网址,从而实现非法窃取用户信息或者破坏正常网络服务的目的。攻击者通常会通过两种方式实现DNS劫持:1、是直接攻击域名注册商或者域名站点获取控制域名的账户口令,这样可以修改域名对应的IP地址;2、是攻击权威名称服务器,直接修改区域文件内的资源记录。对于企业和机构客户而言,遭遇DNS劫持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会导致机构失去对域名的控制,一旦攻击实现,机构的站点将不能访问,或者用户可能会访问到伪造的站点。当用户接入如支付宝,银行等合法站点时遭遇域名劫持,用户将面临个人账户和敏感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风险。扩展资料:针对DNS所暴露的问题所采用的防御和缓解措施大致有以下三种:1、DNSSEC安全域名系统(域名系统安全扩展)DNSSEC是专门针对检测仿冒性攻击而设计的。DNSSEC目的是让终端用户的域名解析系统能够获知所解析的域名是否真正有效,从而避免用户在仿冒的网站上将自己的重要信息泄露给攻击者。需要注意的是DNSSEC本身并不提供对DNS数据的加密,而只是提供数据真实性的检验。2、AnycastAnycast (任拨)是一种网络路由方式,通过部署Anycast,,提供相同服务的一组服务器可以使用相同的IP地址,客户端的请求数据将会被转发到这组服务器中路由拓扑结构最近的一台主机上。Anycast可以用来抵抗DDoS攻击,当攻击者通过僵尸网络发动DDoS攻击时候,由于僵尸网络的主机具有不同的IP地址和地理位置,这些来自僵尸网络的流量会被发送到的不同的主机,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已经部署了Anycast,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用分布式防御对抗分布式攻击。3、响应率限制响应率限制是指允许权威服务器可以统计自身所发送的来源于相同的DNS查询所对应的DNS响应的频次,权威服务器可以设置一个发送次数的阈值;规定在某一段时间内,若发送响应的频次超过设定的阈值,权威名称服务器会停止发送响应,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若在这段时间内,权威名称服务器没有收到同样频次的查询,则取消限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S劫持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屏蔽网线和非屏蔽网线的主要区别是在抗干扰性、传输速度以及价格这三个方面。一、抗干扰性区别非屏蔽网线主要应用在没有干扰的环境,那么相对来说屏蔽网线就是在有干扰的环境下使用的。二、传输速度区别非屏蔽网线的传输速度实际上会比屏蔽网线要快些。如果布...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L-com诺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2022秋招大潮来袭,俗话说得金九银十马上到来,如何从秋招大军中脱颖而出,裸面和有备而来差别可不止一点两点,offer虽近在咫尺,而不是戳手可得,这里为大家整理好一份2022年上半年面经及面试题归纳总结文档!!需要的朋友 点击此处 即可免费获取哦~废话不多说,下面进入正题:1. 说说HTTP常用的状态码及其含义?思路: 这道面试题主要考察候选人,是否掌握HTTP状态码这个基础知识点。不管是不是面试需要,我们都要知道,日常开发中的这几个状态码的含义哈:2. HTTP 常用的请求方式,区别和用途?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察候选人,是否掌握HTTP请求方式这个基础知识点,我们用得比较多就是GET和POST啦。3. 请简单说一下你了解的端口及对应的服务?4. 说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察候选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这个基础知识点。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呢,有三层:ISO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五层体系结构。大家可以记住这个图,如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1 ISO七层模型ISO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常见的协议有:HTTP FTP SMTP SNMP DNS.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 UDP.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协议有ICMP IGMP IP等.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4.2 TCP/IP 四层模型★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对应OSI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网际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网络接口层: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对应。”4.3 五层体系结构★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传输层网络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物理层。”5 如何理解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察候选人,是否理解Http协议,它为什么是无状态的呢?如何使它有状态呢?如何理解无状态这个词呢?★当浏览器第一次发送请求给服务器时,服务器响应了;如果同个浏览器发起第二次请求给服务器时,它还是会响应,但是呢,服务器不知道你就是刚才的那个浏览器。简言之,服务器不会去记住你是谁,所以是无状态协议。”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更好理解并记住它:有状态场景:小红:今天吃啥子?小明:罗非鱼~小红:味道怎么样呀?小明:还不错,好香。无状态的场景:小红:今天吃啥子?小明:罗非鱼~小红:味道怎么样呀?小明:?啊?你说啥?什么鬼?什么味道怎么样?Http加了Cookie的话:小红:今天吃啥子?小明:罗非鱼~小红:你今天吃的罗非鱼,味道怎么样呀?小明:还不错,好香。篇幅所限本文只写了50道题,除此之外我还整理了不少计算机网络的学习资料和面试题转发本文+关注+私信【413】即可无偿获取6.从浏览器地址栏输入url到显示主页的过程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HTTP的请求过程,DNS解析,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这几个要点,我们都可以讲下。DNS解析,查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与服务器通过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返回网页内容浏览器解析并渲染页面TCP四次挥手,连接结束7. 说下HTTP/1.0,1.1,2.0的区别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HTTP几个版本的区别,我们记住HTTP/1.0默认是短连接,可以强制开启,HTTP/1.1默认长连接,HTTP/2.0采用多路复用就差不多啦。HTTP/1.0默认使用短连接,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一个TCP连接。它可以设置Connection: keep-alive 这个字段,强制开启长连接。HTTP/1.1引入了持久连接,即TCP连接默认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分块传输编码,即服务端没产生一块数据,就发送一块,用”流模式”取代”缓存模式”。管道机制,即在同一个TCP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HTTP/2.0二进制协议,1.1版本的头信息是文本(ASCII编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或者二进制;2.0中,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完全多路复用,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报头压缩,HTTP协议不带有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Http/2.0引入了头信息压缩机制,使用gzip或compress压缩后再发送。服务端推送,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8. POST和GET有哪些区别?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POST和GET的区别,可以从数据包、编码方式、请求参数、收藏为书签、历史记录、安全性等几方面去回答哈。9. 在交互过程中如果数据传送完了,还不想断开连接怎么办,怎么维持?这个问题记住keep-alive就好,也就是说,在HTTP中响应体的Connection字段指定为keep-alive即可10. HTTP 如何实现长连接?在什么时候会超时?思路: 这道题实际上是考察TCP长连接的知识点,HTTP的长连接实质是指TCP的长连接。至于什么时候超时,我们记住这几个参数如tcp_keepalive_time、tcp_keepalive_probes就好啦什么是HTTP的长连接?HTTP分为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说的是TCP的长短连接。TCP连接是一个双向的通道,它是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关闭的,因此TCP连接才具有真正的长连接和短连接这一说法哈。TCP长连接可以复用一个TCP连接,来发起多次的HTTP请求,这样就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比如一次请求HTML,如果是短连接的话,可能还需要请求后续的JS/CSS。如何设置长连接?通过在头部(请求和响应头)设置Connection字段指定为keep-alive,HTTP/1.0协议支持,但是是默认关闭的,从HTTP/1.1以后,连接默认都是长连接。在什么时候会超时呢?★HTTP一般会有httpd守护进程,里面可以设置keep-alive timeout,当tcp连接闲置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关闭,也可以在HTTP的header里面设置超时时间TCP 的keep-alive包含三个参数,支持在系统内核的net.ipv4里面设置;当 TCP 连接之后,闲置了tcp_keepalive_time,则会发生侦测包,如果没有收到对方的ACK,那么会每隔 tcp_keepalive_intvl再发一次,直到发送了tcp_keepalive_probes,就会丢弃该连接。”1. tcp_keepalive_intvl = 152. tcp_keepalive_probes = 53. tcp_keepalive_time = 180011. HTTP 与 HTTPS 的区别。思路: 这道题实际上考察的知识点是HTTP与HTTPS的区别,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可以从安全性、数据是否加密、默认端口等这几个方面去回答哈。其实,当你理解HTTPS的整个流程,就可以很好回答这个问题啦。我的答案如下:HTTP,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明文数据的协议。HTTP会存在这几个问题:请求信息是明文传输,容易被窃听截取。没有验证对方身份,存在被冒充的风险数据的完整性未校验,容易被中间人篡改为了解决Http存在的问题,Https出现啦。Https是什么?HTTPS= HTTP+SSL/TLS,可以理解Https是身披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层)的HTTP。它们主要区别如下:12 . Https流程是怎样的?思路: 这道题实际上考察的知识点是HTTPS的工作流程,大家需要回答这几个要点,公私钥、数字证书、加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HTTPS = HTTP + SSL/TLS,也就是用SSL/TLS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Http进行传输。SSL,即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是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即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安全传输层协议),它是SSL3.0的后续版本。Https工作流程客户端发起Https请求,连接到服务器的443端口。服务器必须要有一套数字证书(证书内容有公钥、证书颁发机构、失效日期等)。服务器将自己的数字证书发送给客户端(公钥在证书里面,私钥由服务器持有)。客户端收到数字证书之后,会验证证书的合法性。如果证书验证通过,就会生成一个随机的对称密钥,用证书的公钥加密。客户端将公钥加密后的密钥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来的密文密钥之后,用自己之前保留的私钥对其进行非对称解密,解密之后就得到客户端的密钥,然后用客户端密钥对返回数据进行对称加密,酱紫传输的数据都是密文啦。服务器将加密后的密文返回到客户端。客户端收到后,用自己的密钥对其进行对称解密,得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13. 说说HTTP的状态码,301和302的区别?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也是HTTP状态码,302和301都有重定向的含义,但是它们也是有区别的。301:(永久性转移)请求的网页已被永久移动到新位置。服务器返回此响应时,会自动将请求者转到新位置。302:(暂时性转移)服务器目前正从不同位置的网页响应请求,但请求者应继续使用原有位置来进行以后的请求。此代码与响应GET和HEAD请求的301代码类似,会自动将请求者转到不同的位置。网上有个很形象的例子比喻:★当一个网站或者网页24—48小时内临时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这时候就要进行302跳转,打个比方说,我有一套房子,但是最近走亲戚去亲戚家住了,过两天我还回来的。而使用301跳转的场景就是之前的网站因为某种原因需要移除掉,然后要到新的地址访问,是永久性的,就比如你的那套房子其实是租的,现在租期到了,你又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房子,之前租的房子不住了。”14. 说说什么是数字签名?什么是数字证书?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不仅仅是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很可能面试官也会问你https的原理的,因为https原理跟数字证书有关的哈,大家需要掌握https原理哦。数字证书是指在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个数字认证,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它的出现,是为了避免身份被篡改冒充的。比如Https的数字证书,就是为了避免公钥被中间人冒充篡改:数字证书构成公钥和个人等信息,经过Hash摘要算法加密,形成消息摘要;将消息摘要拿到拥有公信力的认证中心(CA),用它的私钥对消息摘要加密,形成数字签名。公钥和个人信息、数字签名共同构成数字证书。15.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有什么区别思路: 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算法,什么是对称加密,什么是非对称加密呢?对称加密: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钥,优点是运算速度较快,缺点是如何安全将密钥传输给另一方。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等。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指的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公钥与私钥是成对存在的,如果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非对称加密16. 说说DNS的解析过程?思路: 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DNS域名解析,http请求的过程,是涉及到DNS域名解析的,这道面试题也挺经典的,大家可以看下《图解HTTP》那本书哈。★DNS,英文全称是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系统,是Internet上作为域名和IP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的作用很明确,就是可以根据域名查出对应的IP地址。在浏览器缓存、本地DNS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都是怎么查找的,大家回答的时候都可以说下哈。”DNS的解析过程如下图:DNS解析查找过程假设你要查询http://www.baidu.com的IP地址:★首先会查找浏览器的缓存,看看是否能找到http://www.baidu.com对应的IP地址,找到就直接返回;否则进行下一步。将请求发往给本地DNS服务器,如果查找到也直接返回,否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本地DNS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根域名服务器返回负责.com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的列表。本地DNS服务器再向其中一个负责.com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返回负责.baidu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列表。本地DNS服务器再向其中一个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返回http://www.baidu.com所对应的IP地址。”17. 什么是CSRF攻击,如何避免思路: 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CSRF攻击,它是属于网络安全这块的知识点,还有Xss攻击、SQL注入、DDoS等这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我们都需要知道攻击的流程哈。什么是CSRF 攻击?★CSRF,跨站请求伪造(英文全称是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是一种挟制用户在当前已登录的Web应用程序上执行非本意的操作的攻击方法。”CSRF是如何攻击的呢?来看一个来自百度百科的例子哈:Tom 登陆银行,没有退出,浏览器包含了Tom在银行的身份认证信息。黑客Jerry将伪造的转账请求,包含在在帖子Tom在银行网站保持登陆的情况下,浏览帖子将伪造的转账请求连同身份认证信息,发送到银行网站银行网站看到身份认证信息,以为就是Tom的合法操作,最后造成Tom资金损失。怎么解决CSRF攻击呢?检查Referer字段。添加校验token。18. 聊聊五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一层对应的网络协议有哪些?为了大家方便记忆,我还是画个思维导图吧,如下:19. 说说 WebSocket与socket的区别思路: 这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点,经常有小伙伴会搞混。Socket其实就是等于IP地址 + 端口 + 协议。★具体来说,Socket是一套标准,它完成了对TCP/IP的高度封装,屏蔽网络细节,以方便开发者更好地进行网络编程。”WebSocket是一个持久化的协议,它是伴随H5而出的协议,用来解决http不支持持久化连接的问题。Socket一个是网编编程的标准接口,而WebSocket则是应用层通信协议。20. 什么是DoS、DDoS、DRDoS攻击?思路: 这是涉及网络安全的一个知识点,DDos还会挺常见的,如SYN Flood。★DOS: (Denial of Service),翻译过来就是拒绝服务,一切能引起DOS行为的攻击都被称为DOS攻击。最常见的DoS攻击就有计算机网络宽带攻击、连通性攻击。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翻译过来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是指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攻击者同时向一个或几个目标发动攻击,或者一个攻击者控制了位于不同位置的多台机器并利用这些机器对受害者同时实施攻击。常见的DDos有SYN Flood、Ping of Death、ACK Flood、UDP Flood等。DRDoS: (Distributed Reflection Denial of Service),中文是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该方式靠的是发送大量带有被害者IP地址的数据包给攻击主机,然后攻击主机对IP地址源做出大量回应,从而形成拒绝服务攻击。”21. 什么是XSS攻击,如何避免?思路: XSS攻击也是比较常见,XSS,叫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因为会与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的缩写混淆,因此有人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它指的是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特殊目的。XSS攻击一般分三种类型:存储型 、反射型 、DOM型XSS21.1 XSS是如何攻击的呢?拿反射型举个例子吧,流程图如下:21.2 如何解决XSS攻击问题?对输入进行过滤,过滤标签等,只允许合法值。HTML转义对于链接跳转,如<a href="xxx" 等,要校验内容,禁止以script开头的非法链接。限制输入长度22. Http请求的过程与原理思路: HTTP请求,一个非常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一定需要掌握的。其实觉得跟浏览器地址栏输入url到显示主页这道题有点类似。我的答案如下:HTTP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来传递数据的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的数据类型有HTML,图片等。以访问百度有例子,看下一次Http的请求过程吧Http请求过程客户端进行DNS域名解析,得到对应的IP地址根据这个IP,找到对应的服务器建立连接(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后发起HTTP请求(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报文)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客户端得到html代码客户端解析html代码,用html代码中的资源(如js,css,图片等等)渲染页面。服务器关闭TCP连接(四次挥手)23. forward和redirect的区别?思路: 这道题有点偏Java web方向的。以前记得刚出来实习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可喜欢问这道题啦,当时我记的答案就是,forward是转发,redirect是重定向。我的答案如下:★直接转发方式(Forward) ,客户端和浏览器只发出一次请求,Servlet、HTML、JSP或其它信息资源,由第二个信息资源响应该请求,在请求对象request中,保存的对象对于每个信息资源是共享的。间接转发方式(Redirect) 实际是两次HTTP请求,服务器端在响应第一次请求的时候,让浏览器再向另外一个URL发出请求,从而达到转发的目的。”举个通俗的例子:★直接转发就相当于:“A找B借钱,B说没有,B去找C借,借到借不到都会把消息传递给A”;间接转发就相当于:"A找B借钱,B说没有,让A去找C借"。**”看下这两个图,可以更容易理解一些:Redirect 的工作原理:forward 的工作原理24. 聊聊SQL注入?思路: SQL注入是最经典的安全问题。无论你是前端开发还是后端开发,都必须掌握的。★SQL注入是一种代码注入技术,一般被应用于攻击web应用程序。它通过在web应用接口传入一些特殊参数字符,来欺骗应用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以达到非法获取系统信息的目的。它目前是黑客对数据库进行攻击的最常用手段之一。”24.1 SQL注入是如何攻击的?举个常见的业务场景:在web表单搜索框输入员工名字,然后后台查询出对应名字的员工。这种场景下,一般都是前端页面,把一个名字参数name传到后台,然后后台通过SQL把结果查询出来name = "田螺"; //前端传过来的SQL= "select * from staff where name=" + name;
//根据前端传过来的name参数,查询数据库员工表staff因为SQL是直接拼接的,如果我们完全信任前端传的参数的话。假如前端传这么一个参数时'' or '1'='1',SQL就变成酱紫的啦。select * from staff where name='' or '1'='1';这个SQL会把所有的员工信息全都查出来了,酱紫就请求用户已经越权啦。请求者可以获取所有员工的信息,信息已经暴露了啦。24.2 如何预防SQL注入问题1). 使用#{}而不是 ${}在MyBatis中,使用#{}而不是${},可以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因为#{}是一个参数占位符,对于字符串类型,会自动加上"",其他类型不加。由于Mybatis采用预编译,其后的参数不会再进行SQL编译,所以一定程度上防止SQL注入。${}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替换,字符串是什么,就会解析成什么,存在SQL注入风险2). 不要暴露一些不必要的日志或者安全信息,比如避免直接响应一些sql异常信息。如果SQL发生异常了,不要把这些信息暴露响应给用户,可以自定义异常进行响应3). 不相信任何外部输入参数,过滤参数中含有的一些数据库关键词关键词可以加个参数校验过滤的方法,过滤union,or等数据库关键词4). 适当的权限控制在你查询信息时,先校验下当前用户是否有这个权限。比如说,实现代码的时候,可以让用户多传一个企业Id什么的,或者获取当前用户的session信息等,在查询前,先校验一下当前用户是否是这个企业下的等等,是的话才有这个查询员工的权限。25. Session和Cookie的区别。我们先来看Session和Cookie的概念吧:Cookie是保存在客户端的一小块文本串的数据。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时,服务端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Cookie,客户端就把Cookie保存起来。在客户端下次向同一服务器再发起请求时,Cookie被携带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就是根据这个Cookie来确认身份的。session指的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一次会话的过程。Session利用Cookie进行信息处理的,当用户首先进行了请求后,服务端就在用户浏览器上创建了一个Cookie,当这个Session结束时,其实就是意味着这个Cookie就过期了。Session对象存储着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Session 和Cookie的区别主要有这些:来看个图吧:★用户第一次请求服务器时,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信息,创建对应的Session,请求返回时将此Session的唯一标识信息SessionID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SessionID信息后,会将此信息存入Cookie中,同时Cookie记录此SessionID是属于哪个域名。当用户第二次访问服务器时,请求会自动判断此域名下是否存在Cookie信息,如果存在,则自动将Cookie信息也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会从Cookie中获取SessionID,再根据 SessionID查找对应的 Session信息,如果没有找到,说明用户没有登录或者登录失效,如果找到Session证明用户已经登录可执行后面操作。”26. IP地址有哪些分类?一般可以这么认为,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号:它标志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地址表示属于互联网的哪一个网络。主机号:它标志主机地址表示其属于该网络中的哪一台主机。IP地址分为A,B,C,D,E五大类:A类地址(1~126):以0开头,网络号占前8位,主机号占后面24位。B类地址(128~191):以10开头,网络号占前16位,主机号占后面16位。C类地址(192~223):以110开头,网络号占前24位,主机号占后面8位。D类地址(224~239):以1110开头,保留位多播地址。E类地址(240~255):以11110开头,保留位为将来使用IP地址分类27. 说下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ARP 协议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它是用于实现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首先,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的ARP列表,是否存在该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此ARP请求的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后,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是否和自己的IP地址一致。如果不相同,就会忽略此数据包;如果相同,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地址和IP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如果ARP表中已经存在该IP的信息,则将其覆盖,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 ARP响应数据包,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地址。源主机收到这个ARP响应数据包后,将得到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并利用此信息开始数据的传输。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28. 有了IP地址,为什么还要用MAC地址?★简而言之,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比较常用的就是IP地址和MAC地址,但计算机的IP地址可由用户自行更改,管理起来就相对困难,而MAC地址不可更改,所以一般会把IP地址和MAC地址组合起来使用。那只使用MAC地址不用IP地址行不行呢?不行的!因为最早就是MAC地址先出现的,并且当时并不用IP地址,只用MAC地址,后来随着网络中的设备越来越多,整个路由过程越来越复杂,便出现了子网的概念。对于目的地址在其他子网的数据包,路由只需要将数据包送到那个子网即可。那为什么要用IP地址呢?是因为IP地址是和地域相关的,对于同一个子网上的设备,IP地址的前缀都是一样的,这样路由器通过IP地址的前缀就知道设备在在哪个子网上了,而只用MAC地址的话,路由器则需要记住每个MAC地址在哪个子网,这需要路由器有极大的存储空间,是无法实现的。IP地址可以比作为地址,MAC地址为收件人,在一次通信过程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29. TCP 和 UDP 分别对应的常见应用层协议有哪些?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TELNET、SSH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默认端口80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默认端口(20用于传输数据,21用于传输控制信息)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默认端口25TELNET: Teletype over the Network (网络电传), 默认端口23SSH: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默认端口 22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DNS、TFTP、SNMPDNS : Domain Name Service (域名服务),默认端口 53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默认端口69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通过UDP端口161接收,只有Trap信息采用UDP端口162。30. 聊聊保活计时器的作用除时间等待计时器外,TCP 还有一个保活计时器(keepalive timer)。设想这样的场景:客户已主动与服务器建立了TCP连接。但后来客户端的主机突然发生故障。显然,服务器以后就不能再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因此,应当有措施使服务器不要再白白等待下去。这就需要使用保活计时器了。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的数据,就重新设置保活计时器,时间的设置通常是两个小时。若两个小时都没有收到客户端的数据,服务端就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则每隔 75秒钟发送一次。若连续发送10个探测报文段后仍然无客户端的响应,服务端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这个连接。31. 如果服务器出现了大量CLOSE_WAIT状态如何解决。我们先来复习下TCP的四次挥手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FIN后,TCP协议栈就会自动发送ACK,接着进入CLOSE_WAIT状态。但是如果服务器端不执行socket的close()操作,那么就没法进入LAST_ACK,导致大量连接处于CLOSE_WAIT状态所以,如果服务器出现了大量CLOSE_WAIT状态,一般是程序Bug,或者关闭socket不及时。32. URI和URL的区别URI,全称是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中文翻译是统一资源标志符,主要作用是唯一标识一个资源。URL,全称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中文翻译是统一资源定位符,主要作用是提供资源的路径。打个经典比喻吧,URI像是身份证,可以唯一标识一个人,而URL更像一个住址,可以通过URL找到这个人。33. ICMP协议的功能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它对于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比如我们日常使用得比较多的ping,就是基于ICMP的。35. 说下ping的原理★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是一种因特网包探索器,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量的程序。Ping是工作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应用层的一个服务命令, 主要是向特定的目的主机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因特网报文控制协议) 请求报文,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及了解其有关状态”一般来说,ping可以用来检测网络通不通。它是基于ICMP协议工作的。假设机器A ping机器B,工作过程如下:ping通知系统,新建一个固定格式的ICMP请求数据包ICMP协议,将该数据包和目标机器B的IP地址打包,一起转交给IP协议层IP层协议将本机IP地址为源地址,机器B的IP地址为目标地址,加上一些其他的控制信息,构建一个IP数据包先获取目标机器B的MAC地址。数据链路层构建一个数据帧,目的地址是IP层传过来的MAC地址,源地址是本机的MAC地址机器B收到后,对比目标地址,和自己本机的MAC地址是否一致,符合就处理返回,不符合就丢弃。根据目的主机返回的ICMP回送回答报文中的时间戳,从而计算出往返时间最终显示结果有这几项:发送到目的主机的IP地址、发送 & 收到 & 丢失的分组数、往返时间的最小、最大& 平均值36. 请详细介绍一下TCP 的三次握手机制思路: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最重要的知识点,必须得会,通讯过程以及客户端、服务器的对应的状态都需要记住哈。TCp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进行初始化的。三次握手的目的就是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TCP窗口大小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下流程图哈:TCP三次握手第一次握手(SYN=1, seq=x),发送完毕后,客户端就进入SYN_SEND状态第二次握手(SYN=1, ACK=1, seq=y, ACKnum=x+1),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就进入SYN_RCV状态。第三次握手(ACK=1,ACKnum=y+1),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当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包时,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37. TCP握手为什么是三次,为什么不能是两次?不能是四次?思路: TCP握手为什么不能是两次,为什么不能是四次呢?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以男孩子和女孩子谈恋爱为例子: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爱,就是我爱你,并且我知道,你也爱我,接下来我们以此来模拟三次握手的过程:为什么握手不能是两次呢?如果只有两次握手,女孩子可能就不知道,她的那句我也爱你,男孩子是否收到,恋爱关系就不能愉快展开。为什么握手不能是四次呢?因为握手不能是四次呢?因为三次已经够了,三次已经能让双方都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而四次就多余了。38. 说说TCP四次挥手过程思路: TCP的四次挥手,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一般跟三次握手会一起考的,必须得记住。TCP四次挥手过程第一次挥手(FIN=1,seq=u),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第二次挥手(ACK=1,ack=u+1,seq =v),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客户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进入FIN_WAIT_2状态。第三次挥手(FIN=1,ACK1,seq=w,ack=u+1),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来自客户端的最后一个ACK。第四次挥手(ACK=1,seq=u+1,ack=w+1),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端的关闭请求,发送一个确认包,并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了某个固定时间(两个最大段生命周期,2MSL,2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之后,没有收到服务器端的ACK ,认为服务器端已经正常关闭连接,于是自己也关闭连接,进入CLOSED状态。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关闭连接,进入CLOSED状态。39. TCP挥手为什么需要四次呢?思路: TCP挥手为什么需要四次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再举个生活的例子吧。★小明和小红打电话聊天,通话差不多要结束时,小红说,“我没啥要说的了”。小明回答,“我知道了”。但是小明可能还有要说的话,小红不能要求小明跟着她自己的节奏结束通话,于是小明可能又叽叽歪歪说了一通,最后小明说,“我说完了”,小红回答,“我知道了”,这样通话才算结束。”40. TCP四次挥手过程中,为什么需要等待2MSL,才进入CLOSED关闭状态思路: 这个问得频率特别高。去面试前,一定要把这道题拿下哈。2MSL,two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即两个最大段生命周期。假设主动发起挥手的是客户端,那么需要2MSL的原因是:★1.为了保证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服务端。 这个ACK报文段有可能丢失,因而使处在LAST-ACK状态的服务端就收不到对已发送的FIN + ACK报文段的确认。服务端会超时重传这个FIN+ACK 报文段,而客户端就能在 2MSL 时间内(超时 + 1MSL 传输)收到这个重传的 FIN+ACK 报文段。接着客户端重传一次确认,重新启动2MSL计时器。最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正常进入到CLOSED状态。2. 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客户端在发送完最后一个ACK报文段后,再经过时间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就可以使下一个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感兴趣且需要的朋友 点击此处获取 即可获取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ddos秒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