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升级haswell主板ddr4支持ddr3吗4吗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X99主板御用DDR4内存偷跑,16G套装2200元
来源:作者:阿象责编:阿象
近期,外媒报道了。这款次世代英特尔主板将原生支持DDR4、DDR3内存,带来更强的内存超频性能体验。尽管距离新主板上市还有三个月,不过X99主板御用DDR4内存已偷跑,16G套装售价2200元。据日本PC Watch网站报道,目前日本秋叶原正在开卖一款这款SanMax品牌DDR4内存条,其中单条采用了8GB的SK海力士内存颗粒,规格是DDR4--15-50时序、工作电压为1.2V、DDR4金手指共有288个。目前这款DDR4内存新品采取套装销售,其中2×8GB套装零售价为35980日元,4×8GB套装是69980日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元。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英特尔至强E5 v3系列处理器解析与评测
 作者: 刘策 编辑:
&&&&&&&&【IT168&评测】毫无悬念的,至强E5 v3来了。按照英特尔所奉行的摩尔定律,英特尔在2012年的3月推出了至强E5,在2013年的9月推出了至强E5 v2,也理所应当在18个月后才推出新品。而这次至强E5 v3的出现仅仅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一代产品来得似乎有些“积极”。而根据Tick-Tock战略,至强E5 v3属于Tock产品(改变微架构),从原有的IvyBridge-EP升级到Haswell-EP,保持22nm制程不变。▲从左至右分辨是至强E5、至强E5 v2和至强E5 v3▲从左至右分辨是至强E5、至强E5 v2和至强E5 v3  从至强E5到至强E5 v3,英特尔在外观上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改进,都采用的是LGA2011接口。不过因为平台的原因至强E5 v3只能应用在最新的C610组中,这一点我们后面会有介绍。而从背面来看,可以看到几款处理器在核心设计上的不同,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电容越来越少了。▲指令集方面的提升  除了外观及硬件的变化,在软件方面至强E5 v3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在指令集方面增加了对于AVX2.0的支持。自从至强E5增加对于AVX的支持以来,至强系列处理器就从原本的128位指令集提升到了256位,这在强调并行化和多核心协作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一脉相承的处理器微架构  按照惯例,在介绍处理器之前,我们首先要介绍它的架构。特别是对于这一代的至强E5 v3来说,它是微架构更新的产品,但同样采用的是E5系列招牌化的环形总线。▲至强E5 v3架构示意图  从上面的示意图来看,这次至强E5 v3的更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至强E5 v3与至强E5 v2特性对比  1、18个处理器核心——新一代的至强E5 v3具备了18个物理处理器核心,相比上一代的至强E5 v2来说核心数量提升了50%,从12个到18个。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三级缓存的容量也有了响应的变化,从原来的30MB提升到了45MB。  2、支持四通道DDR4——在原本的至强E5系列处理器中,支持的都是DDR3,而在这一代至强E5 v3中内存升级到了DDR4,最高频率支持到2133MHz。不过与至强E5 v2的情况一样,这个频率并非是固定的,而是与内存通道中的内存数量有关,这一点我们后面将有具体的分析。  3、QPI通道带宽略有提升——从至强E5开始,英特尔引入了QPI通道的概念,代替了原来的前端总线。而从至强E5 v2开始,英特尔将QPI通道数量从1条增加到了2条。这次,对于至强E5 v3,英特尔在保持2条QPI通道的基础上,将通道的带宽从原来的8.0GT/s提升到了9.6GT/s,提升率达到了20%。  4、TDP功耗与指令集更新——指令集升级到了AVX2.0,并支持16DP。而在功耗方面,至强E5 v3的TDP功耗分别提升到了145W()和160W(),相比至强E5 v2所具备的135W()和150W()略有提升,如果考虑到核心数量的增加,这些功耗的只能更加也不足奇。  5、全新的核心功耗管理——这是至强E5 v3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也是功耗控制的关键。在原本的至强E5处理器中,只有对于处理器整体核心的管控功能;而在至强E5 v3开始,软件可以针对处理器的每一个物理核心单独进行管理,甚至在睿频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物理核心制定不同的频率,我们觉得这一点对于的应用或许有帮助。  至强E5 v3关键革新内容解读▲环形总线演进示意图▲至强E5 v3的环形总线模式  在至强E5 v3中,新增了一个名为Buffered Switch的内容,中文译为缓冲交换区。我们可以看到,在至强E5 v2中,对于12核心的处理器采用了3条环形总线进行互联,而对于至强E5 v3的18个核心来说,难以通过使用更多的总线数量还实现。所以英特尔在这里设置了2个缓冲交换区,用于连接10个核心以上的处理器(10核心以下处理器不受影响)。▲全新的管理技术▲不同核心的睿频示意图  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那样,全新的处理器供电方式带来的是不同核心的主频可以自由调节。上面两张图表现的就是这种不同的应用情况,即便是对于服务器内的同一款处理器来说,不同核心之间也可以实现频率的不同,对于不同负载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更能够优化功耗。  我们大胆的设想了一下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强调应用的情况下,服务器中不同处理器的负载可以让那些占用处理器更多的应用达到更快的运行速度,进行实现更快的处理效果。如果云服务的收费模式依然按照核心数量作为考量的话,这项技术无疑让用户更为受益。▲至强E5 v3支持DDR4内存▲不同内存数量导致的不同的内存运行频率  在全新的至强E5 v3平台中,支持高达2133MHz的内存频率,但是刚刚我们介绍过这一频率并非是固定的。来自英特尔的资料显示,对于同一条内存通道来说,插的内存数量越多,占据的内存插槽数量越多,内存的频率越低。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同一通道内,使用1条内存插槽的情况下,内存频率可以达到2133MHz的峰值。但是如果使用2条内存插槽,对于低电压版的内存并没有影响,但是普通的DDR4内存将下降到1866MHz。当使用3条内存插槽的时候,无论是普通版内存还是低电压版内存,都只能运行在1600MHz。  英特尔评测样机介绍  以上我们只是讲解了一下至强E5 v3最重要的特性,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看看我们的新机器了。本次我们收到的送测样品来自英特尔,送测的处理器型号为顶级的至强E5-2699 v3,并且服务器搭配了英特尔最新的DC P3700和DC S3500固态盘。▲送测的至强E5 v3平台前后面▲英特尔DC S3500固态盘▲服务器内部一览▲至强E5-2699 v3处理器,这是服务器处理器的最高型号▲来自三星的DDR4内存,单条容量为16GB▲时代变化快,现在连英特尔的白牌机都可以使用这种热插拔的风扇组了▲板载USB3.0接口,USB3.0最终攻陷了服务器这一最后的处女地▲板载的2个万兆▲服务器标配的80Plus铂金版,功耗为1100W▲送测服务器提供的英特尔DC P3700固态盘  从配置来看,这款服务器的配置相当不错,并且前所未有的将最新发布的DC P3700置入其中,使其具备了更强大的I/O处理能力。处于对比的考虑,我们在下面的测试中还将以上一代的至强E5 v2作为对比,对比平台的处理器则是上一代最强大的E5-2697 v2。  至强E5&v3处理器软件识别信息  我们使用了最新的-z,但是依然不能识别出组的具体型号。这里我们看到,处理器被识别为Haswell-EP,与之前的至强E5系列相同,它还有Haswell-EN的代号,但这并非在我们本文提及的范围之内。  评测项目介绍与结果分析(一)  CineBench是基于Cinem4D工业三维设计软件引擎的测试软件,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它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我们的平台偏向于服务器多一些,因此就只有前两个的成绩具有意义。和大多数工业设计软件一样,CineBench可以完善地支持多核/多处理器,它的显示子系统测试基于OpenGL。▲至强E5 v2与v3对比成绩  多核心带来性能提升不仅仅在于核心数量上,从CineBench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即便是单核心性能E5 v3也有了不小的提升。甚至如果考虑到主频的差异,E5-2697 v2的主频高达2.7GHz,而E5-2699 v3的主频只有2.3GHz。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认为至强E5 v3的性能提升甚至要超过数据上显示的30%以上。  评测项目介绍与结果分析(二)  AIDA64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的每一个方面的信息。AIDA64不仅提供了诸如协助超频,硬件侦错,压力测试和监测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可以对处理器,系统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至强E5 v2与v3对比成绩  在至强E5 v3中,使用了全新的DDR4内存,它所带来的提升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如果说单单从频率的表现上看不出差异性的话,实际的测试才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在对比中,全新的至强E5 v3平台在内存读写和复制方面相比上一代均达到了2倍以上的性能提升,而内存延迟的下降只有5%不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方面,在缓存相关的测试项目中,L1缓存方面至强E5 v3的性能提升高达3倍,L2缓存与L3缓存的提升也在20%-50%不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在四通道的情况下,全新的DDR4内存带来了更快的传输速率,在强调大数据应用的今天可谓是如虎添翼。  评测项目介绍与结果分析(三)  NetBench 7.03 Ent_dm.tst测试脚本模拟的是企业级文件服务器应用,它不但要求被测服务器的磁盘子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吞吐量,还需要其具有较高的IO处理能力,并且需要较为平衡的读取能力和写入能力。▲至强E5 v2与v3对比成绩  对于NetBench这个测试来说,我们认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测服务器的I/O系统,与处理器的关系不大。但是在这次测试中我们发现,虽然使用的都是DC S3500固态盘,但至强E5 v3相比上一代的产品依然高了大约8%的成绩,这说明至强E5 v3对于文件存储系统也非常适合。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看过上面我们对于至强E5 v3的介绍和评测,如果你认为英特尔还在摩尔定律下坚定不移的推行它的处理器,那恐怕并不全面。没错,英特尔依然按照Tick-Tock战略推出更快更好的产品,但在另一方面,英特尔早已开始布局的整个领域。  在2013年7月,英特尔就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主题问“重塑”的大会。会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女士曾明确表示:“数据中心正在进入一个快速交付服务的新时代,横贯网络、存储和服务器等各个领域……我们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提供其所需的规模和效率,我们将通过今天公布的短期及长期的行动,来推动这一转变。”即便在这次至强E5 v3发布之时,英特尔也特别强调了数据中心应用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处理器,包括网络、固态盘和软件应用也是英特尔的发力方向,最终的结果是提供数据中心完善的解决方案。▲英特尔发力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自涉及存储领域开始,英特尔一直在推出自己的SSD产品,这种产品被英特尔称为“固态盘”,以区别于固态的称呼。事实上,除了在消费级领域之外,英特尔最近几年正在不遗余力的推广面向企业级应用的固态盘,以最初的SSD710和910为雏形,英特尔很快推出了企业级DC系列固态盘,其代表产品也是我们本次评测中涉及到的DC S3500和DC P3700。▲英特尔固态盘应用案例  从市场方面来说,除了最新推出的产品外,DC S3500在国内已经有了诸多应用案例,特别是在热门的互联网行业,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为代表的BAT企业和盛大、优酷、奇虎360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都在使用英特尔的固态盘,大大加速的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  而除了存储领域之外,连英特尔一向很少提及的网络内存也成为了重塑数据中心的重要领域。除了本次测试使用的万兆之外,英特尔在以太网和Infiniband网络方面都有很多建树,未来我们也将看到越来越多的英特尔网络解决方案。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IT168企业级技嘉公布m-ATX规格主板X99M-Gaming 5 提供Haswell-E支持
随着英特尔Haswell-E旗舰级处理器和X99平台的发布,技嘉最新公布了一款顶级主板产品X99M-Gaming
5,将高性能X99平台塞进micro-ATX规格的小型主板上。主板采用X99芯片组,支持Haswell-E架构的八核Intel Core
i7(LGA2011-3)及DDR4内存,并整合双M.2插槽和SATA-Express高速传输功能,内建Qualcomm
Atheros的Killer E2200电竞级网卡芯片。
该主板支持英特尔Haswell-E处理器,相比全尺寸的X99平台,DIMM插槽缩减为4条,支持DDR4内存。提供两组PCI-E x16 Gen. 3插槽,支援2-way CrossFire 及SLI 等双显示卡串接输出.内建四个USB DAC-UP接埠,可提供更纯净,无杂讯的电源供应。此外有2组USB 2.0标准接口,和4组USB 3.0标准接口,Realtek ALC1150音频芯片。目前售价及发售时间尚未公布。更多信息可参考技嘉台湾官网产品介绍。[广告]活动入口:
[责任编辑:KungfuDogg]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Skylake平台攒机攻略 | CPU_主板_内存选购指南_什么值得买
一份脑洞大开但是绝对有理有据的2016年Skylake平台装机指南 篇一:平台三大件篇——CPU/主板/内存
从97年五年级的冬天第一次拥有电脑开始,转眼现在也是奔三的年纪了,将近20年的时间里有过很多很多的兴趣爱好:岛国写真集,岛国你懂的片,(岛国你懂的)漫画,(岛国你懂的)动画,(岛国你懂的)游戏,篮球,电影,追剧,乐高,钢破烂,小说。然而或因为年龄增长或因为生活所限,这些兴趣爱好都慢慢的隐退了,回首一看,只有折腾电脑似乎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一般,网络不普及的年代里,大众软件和电脑报是我最喜欢的读物,网络普及之后,各种各样的硬件论坛成了我每日必刷的内容,先后装完两台台式机之后因为上大学又入了笔记本的大坑,结果第一台戴尔的商务本玩游戏不给力,于是又跳了游戏本和准系统的坑,回国之后赶上了ITX的浪潮,正好给家里台式机升级装了一台小钢炮,现在又琢磨着给妹子家里的台式机也升级一下于是正好趁此机会写一篇装机思路的原创与张大妈的广大色魔们分享,水平有限而且很多地方会比较主观,只求抛砖引玉给色魔们提供一些思路,还请真正的野生大神们轻喷,写的比较长,想直接看结论的直接拉到最后即可正文开始排除intel为了冲击主频导致效能低下的奔四时代,农企AMD基本都是越来越被吊打的节奏,MMX奔二奔三年代好歹还能有尊严的作战,然而酷睿架构横空出世之后农企就如四天三熔断的股指一样一路下滑到现在被i3默秒全的境地,也导致了这些年CPU的性能进步如同龟速&所以这里并不打算讨论农企的装机方案,排除低效高耗的处理器不说,在大SSD时代里农企芯片组孱弱的磁盘性能真的太减分了,农企粉看到这里就可以怀揣着对ZEN架构今年大杀四方重回巅峰的梦想点击右上角的X了&回过来说说蓝星希望intel这边,奔四时代被农企猛揍一顿之后痛定思痛憋出了酷睿大招,谁知道一下用力过猛,到第一代Nehalem架构的i系列处理器问世的时候基本已经确定了i3默秒全的局面,于是之后只能缓慢的提高CPU性能以免把农企彻底干死之后面临被反垄断拆分的命运(当然提升核显降低功耗之类的工作是没少干的),所以一路从桥系列(二代和三代Sandy Bridge/Ivy Bridge)到井系列(四代和五代Haswell/Broadwell)再到现在的湖系列(六代Skylake和下一代Cannonlake),每代之间的CPU性能提高只有差不多10%的程度,说是挤牙膏一点也没冤枉了intel,也导致了10年的2600k即使放在16年的现在也依然拥有着主流水准以上的性能。然而电子产品向来是买新不买旧,虽然前几代的产品比如2600k的性能今天依然主流,价格也比较合理,然而与之配套的z68/z77主板却已经无法在京东这样的靠谱渠道入手了,淘宝又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即使运气炸裂淘到一块经典老板,也要面临没有保修以及有暗病的风险,所以现在装机最稳妥的选择还是前代的8系9系主板或者这一代的100系主板好像又唠叨了一大堆没啥用的,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在装机最主流最普适的平台是4000系cpu配合8/9系芯片组或者6000系cpu配合100系芯片组,这篇原创只专注讨论第二种组合也就是Skylake平台的装机方案intel经过多年的布局,现在无论是cpu还是芯片组的级别都细分的特别好,照理说用户对号入座各取所需就好,然而我却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且听我细细道来先说CPU实话说作为从MMX166一路玩上来的一枚傲娇,还是很痛心奔腾变成了最低端的系列(赛扬不算,那个从出生开始就是低端代名词),但是i3/i5/i7的分类倒也简洁明了,数字越大越好嘛。那么从奔腾到i7到底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从intel官网的比较表格来看看,其中黄色部分是有区别的项目,排除掉没有意义的差异,从第一张图可以看到主要的区别有三级缓存的大小,奔腾/i3都是小弟的3M待遇,i5是6M,大哥i7是8M;其次是对指令集的支持情况,最低端的奔腾是不支持AVX指令集的第二张图,主要体现了物理核心和虚拟线程的差距,奔腾/i3同属于双核梯队不过i3支持双线程所以是伪四核,i5/i7同属于四核梯队不过为了衬托大哥i7阉割了i5的超线程。另外一个区别就是只有i5/i7支持睿频技术第三张图可以看到其实大家的核显都差不多在同一水平,事实上intel除了pro系列带128m缓存的显卡之外,其他都可以视为没什么本质区别第四张图,其实和第二张图内容差不多都是睿频和超线程的区别,i7独占的vPro技术对一般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第五和第六张图也全是些跟一般用户无关的技术支持上的区别所以总结一下的话情况就很明了了:根据三级缓存、物理核心数和睿频支持的区别,intel的产品线其实只分为两大组,低端的奔腾(赛扬)/i3组和高端的i5/i7组,而每一个大组里又根据是否支持超线程分出了大哥(i3和i7)和小弟(奔腾和i5)那么这四个系列到底是不是如纸面指标上的差距一样在实际性能表现上也差距巨大呢,我在cpu world做了一些比较,首先来看看低端组的大哥i3和小弟奔腾之间的较量,绿色是i3,蓝色是奔腾单核性能部分,考虑到奔腾G4400和i3 6100之间还有0.4g的主频差异,我们可以认为两者的单核性能基本是相同的多核性能部分,大部分情况下i3的超线程并不能帮助他取得两倍于奔腾的成绩,而且考虑到主频差异,我们可以认为实际的多核性能差距在10%到20%左右总结图,可以看到最后性价比项目上奔腾是高于i3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高端组的大哥i7和小弟i5的较量,绿色是i5,蓝色是i7单核性能部分,考虑到两者间0.7g的主频差距和2M的三级缓存差距,i5的单核性能甚至好像还比i7更好一些多核性能部分,和低端组的对比差不多,如果i5和i7同频,差距可能就微乎其微了最后总结,和低端组情况差不多,i5在性价比上获胜组内比试是这样,那我们来看看跨组的较量,绿色是i3,蓝色是i5首先还是单核性能,因为i3的主频比i5睿频频率还要高上0.4g,所以单核性能还胜过了i5,但是同频下性能应该基本相仿多核性能,物理四核心果然还是比超线程四核心给力,尤其是i5还比i3主频低最后总结图,毫无意外,性价比还是i3胜出比较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完全背离传统印象的结论:尽管三级缓存有差别,尽管指令集有差别,但是从同频单核性能来说,最低端的奔腾和最高端的i7似乎也没有超过30%的差距这时我们再来看看四款处理器的京东售价&&回过头去看刚才的结论,会不会突然觉得“卧槽我多花了快2k只换来了不到30%的性能”&然而并不是这样,别忘了这30%的性能差距只是同频单核性能上的,i7对比奔腾多出来的2个核心6个线程和5M三级缓存足以让他完成多核性能上的碾压,而且别忘了之前的比较图里有一项叫做Memory-intensive applications也就是大负荷内存操作的程序——比如压缩解压缩之类的——而在这一项上高级处理器都能做到对低级处理器的完胜。所以刚才的结论应该进一步修正变成“如果你经常使用多线程程序或者内存吞吐量大的程序,买你预算范围内最贵的,反之买奔腾就够了”。是不是已经有反对的声音快要冲出喉咙了?别急,我这脑洞才刚开了一半而已&相信爱折腾硬件的值友们已经知道配合特定的bios,z170芯片组主板可以实现对任意奔腾/i3/i5/i7的超频,无论是否带k的官方支持超频型号,而且普遍可以超到4.5g的水平,胆子大一点再稍微加上一点运气甚至可以突破5g大关。然而这份看似免费的全民超频盛宴也不是那么完美,超频会带来核显和AVX指令集的失效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二级缓存性能上的异常,这样一来i3/i5/i7的超频虽然仍然有性能提升,却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只有之前一穷二白的奔腾能体验到纯粹的不打任何折扣的性能飞跃,在这种条件下,我脑洞全开得出的结论是“不管你的电脑用于何种用途,先买一块z170的主板,如果你经常使用多线程程序或者内存吞吐量大的程序,买一块6700k搭配,除此之外,买一块奔腾g4400就好了”如果还觉得z系芯片组配奔腾是浪费的话不妨看看现在z170主板的价格,比如这些&京东银牌以上售价899元包邮,送玄冰400散热器,下单立减120元,还可使用500-40元年终奖券,实付739元包邮,历史新低,适合老平台升级。值友爆料原文:目前还送九州风神(DEEPCOOL)玄冰400金鳞版cpu散热器(四热管/多平台散热器/电涌工艺金色)---这款华擎的Z170支持的是DDR3 值142 评论126 收藏65值友爆料原文:京东追加了一个满100-16的活动,现在这款主板在手机QQ或者微信上下单只要664,叠加smzdm的500-55元优惠券是609,再叠加199-10元的白条券只要599了! 值5 评论9 收藏8美国亚马逊目前目前再补货,依然售价94.99美元,转运到手约800元,国内目前售价1600+,半价的节奏,近期有高端装机需求的网友可以关注一下。微星Z170A-G45GAMING主板,采用英特尔Z170芯片,支持SkylakeK系列超频,提供有AudioBoost3、TurboM.2、USBAudi 值177 评论125 收藏115&配上一块g4400,1k出头的价格却能通过超频得到比肩i3甚至某些情景下i5的性能,是不是突然觉得我这脑洞开的也挺有道理的,重要的结论要再说一次不管你的电脑用于何种用途,先买一块z170的主板,如果你经常使用多线程程序或者内存吞吐量大的程序,买一块6700k搭配,除此之外,买一块奔腾g4400就好了CPU部分到这里就说完了,我知道如此惊世骇俗的结论还需要时间去消化。再来说主板部分和CPU的情况类似,芯片组这块intel经过多年的经营也有了一套很成熟的分级,就像这样除去消费市场比较少见的Q系列芯片组,从低端到高端基本上H-x1/B-x5/H-x7/Z-x7这么个路数,当然100系变成了H110/B150/H170/Z170,那么不同芯片组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我们还是来看intel官方数据库的比较表格。第一张图,主要区别在于总线的类型带宽和内存的支持上,其他三个都是一样的配置,只有H110最弱第二张图,区别有些多,主要集中在芯片组提供的PCIE通道数,USB个数,RAID支持和多显卡支持上第三张图,基本没有本质性的差别看到这里结论其实也呼之欲出了,考虑到微弱的差价和比较大的性能差距,H110率先被抬出场外,几乎没有购买的价值,而剩下的B150/H170/Z170的差距主要就三点:芯片组PCIE通道数,RAID支持,多显卡支持。后两者对于大部分的一般消费者都没有太大意义,所以结合CPU部分结尾得出的那个惊世骇俗的结论,我得出了另一个脑洞大开的结论“虽然应该人手一块Z170主板,但是考虑到部分只想安稳使用电脑或者不会超频的用户,应该购买的只有B150和Z170主板,H110与B150之间的差价并不足以成为忽略其性能劣势的理由,而H170夹在B150和Z170之间实在是有点鸡肋的感觉,特别是在Z170能提供全面超频的现在”可能读到这里的你对第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还没有完全消化完,现在面对第二个脑洞大开的结论一定觉得我是个疯子吧&然而疯子是不可能写出这么有理有据的原创的,所以我要补充的是以上结论只是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下的理想状况,实际装机时考虑到预算状况的话选择会复杂的多,就拿主板CPU组合为例,从200块的771捡破烂组合到几万的双路至强扫雷组合,预算范围太大了,我倒是想让这些人都装奔腾+Z170,但是可能吗?&所以接下来的部分我会分别提供预算从低到高且适用场景不同的几套解决方案,各位色魔们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进行微调即可芯片组部分虽然谈完了,但是却不像CPU那样谈完了直接买就行,具体到购买主板上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首当其冲的就是版型的大小,刚接触电脑那会大家都是ATX大板也没得选,等到MATX出现的时候还有很多消费者觉得板子变小了一定是性能缩水了,却没想到后来还会有更小的ITX出现而且还受到了很多玩家的欢迎。在这里我直接说我的结论: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MATX版型所能提供的接口就足够了,而且为了进一步减小机箱所占的体积,有条件的都应该选择ITX版型我知道反对的声音又要冒出来了,然而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比较典型的ATX机箱内部的状况可以看到机箱的整个右半部分几乎空空如也,差不多只为了放置一块硬盘和一台光驱而存在,空间利用率极其低下,更不用说现如今光驱已经基本被淘汰了,机箱一半的空间似乎只为了一块硬盘而存在我组装的屌丝伯V3主机再来看看我三年前给家里装的一台屌丝伯V3主机是不是紧凑了很多?而且如果没有独显需求的话还可以选择更紧凑的V2。如果这两张直观的对比图仍然不能说服所有人的话,我们不妨来看看ATX大板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首先当然是更多的PCIE插槽,但是多出来的这些插槽干什么呢,多显卡?玩得起这个的人多半已经足够懂电脑了,他们不用我来教,而绝大多数的用户完全没有多显卡的需求;插各种扩展卡?对不起但是我觉得即使把玩独立声卡的都算上会在PCIE槽里插显卡之外各种板卡的人也不会超过10%,何况MATX版型提供的插槽也足够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了。所以ATX大板带来的更多的PCIE插槽很遗憾的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除开PCIE槽,ATX大板当然还能带来更多的SATA接口,然而又有多少松鼠病患者会在机箱里塞上10块硬盘呢,这种程度的病患早就各种NAS方案走起了,绝大多数的人都只有一块SSD和一块仓库盘,甚至没有SSD只有一块机械硬盘。所以ATX大板带来的更多的SATA接口很遗憾的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同样没有什么卵用如果还有人想抵抗,提出ATX大板能带来更多的USB接口的话,那么很遗憾,哪怕是最低端的ITX小板,算上机箱前置USB接口也至少能提供6个USB口,而且还有USB HUB这种配件的存在,所以ATX大板带来的更多的USB接口很遗憾的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仍然没有什么卵用于是现在再想想,我之前的结论看起来是不是也没那么突兀而是很有道理了?所以再重复一遍: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MATX版型所能提供的接口就足够了,而且为了进一步减小机箱所占的体积,有条件的都应该选择ITX版型看到这里,如果你已经开始赞同我的结论,那么恭喜你已经开始往一条正确的思路上走了&如果你已经连连摇头准备在评论区开喷了,那么同样恭喜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装机理念&然后我们接着说主板的问题,版型确定了之后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那就是品牌。众所周知在这个领域华硕,技嘉和微星是御三家。作为我第一台电脑里MMX166的座驾品牌,我对技嘉还是比较有感情的,但是这些年越来越觉得这个牌子和存在感比较微弱的微星一样,品牌溢价有点太高了,比如这两三年都很火爆的凤凰版B85,确实是一块各方面配置都很全面的主板,但是作为一块B85能卖出700的价格我是真的觉得有些疯狂&6层PCB,橙色LED背光,自带Msata,自带wifi蓝牙,I&而近几年在显卡和游戏本市场混的风生水起的微星,这次装机准备过程中研究了他家的主板之后觉得好像已经忘记了怎么设计一块好主板了,比如这块Z170的ITX小板,是同等价位中唯一没有提供真正USB3.1接口的(没错,确实提供了USB3.1“Gen1”接口,但这就是USB3.0换了个名字,USB3.1Gen2才是正经的新接口),而且主板背部的M2接口不知道设计师怎么想的竟然只能支持到60mm的长度,想上80mm规格的SSD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固定问题&&华硕好是好,然而仅限于高端的系列,更有极端一点的说法是除了ROG系列之外其他的华硕主板都不值得买,我个人虽然不会这么想,但是前几代的时候也被华硕低端的各种LE系列和V(alue)系列坑过,所以装机的时候一般不考虑华硕剩下的基本都是所谓二线品牌了,包括二线大哥华擎在内,还有映泰,昂达,七彩虹之流,听起来就没御三家靠谱是不是?然而我现在最喜欢的恰恰是妖板频出的华擎,和各个领域都玩票的亲生大哥华硕不同,华擎一直专注主板市场,推出了很多妖板,包括世界唯一一块ITX版的X99,而其高端的OC Formula系列也一直广受职业超频玩家的好评,更何况他的主板一向在同配置下卖的最便宜的而且质量着实不错,所以我接下来也将以华擎的主板为基础提供几款不同用途不同预算的推荐产品干货结论环节就像我之前CPU部分的结论里说的那样,我推荐每一个预算有限想要超频且不会频繁运行对多核能力有要求的程序的用户直接选择奔腾G4400,盗用国外论坛的一张图,超越4.5g简直轻松&而对于那些不会超频使用的轻度用户,我推荐你们选择高一档的奔腾G4500,会带来高0.2g的主频和与i系列处理器一样的HD530核显&&对于预算有些富余的用户,我推荐你们不要买比奔腾强不了多少的i3而是一步到位选择i5 6400&对于需要更高多核能力的用户,还是可以延续之前的E3玩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代的E3只能搭配服务器芯片组使用&本款intel 英特尔 Xeon E3-1230v5 处理器性能强劲,最高3.7GHz/4.0GHz,8MB超大缓存,4核心及超线程技术,更稳定更专业。新版的XeonE3-1230v5并不支持现行的消费级主板,不管是100系列的Z170/B150还是上代的Z87 / B85 / X99。但是上有政策&至于不差钱的玩家们,还是直接上6700k或者更高端的双路至强吧,然后请让我当你们的盆友&接下来是主板,对于有富余DDR3内存的用户,我推荐你们购买这一款主板,可以利用起手头的老内存,而且外观也足够高端大气档次,缺点是每种类型的内存都只能插两条&而对于没有旧内存扯后腿的用户们,如果你只想老老实实用电脑,那就老老实实的买B150主板吧,下面这款适合预算有限的,最大缺点是内存插槽只有两条&这一款适合预算比较宽裕的&&这一款适合预算更宽裕的,因为和上一款相比只是多了几块拉风的散热片而已&&&打算组建ITX平台的用户请用这款,上一代的B85M-ITX在我的V3里稳定服役了两年多,真心便宜够用。&&对于选择Z170的用户们,现在MATX版型的Z170主板不知道为什么京东只有四款,而且价格都不够友好,我姑且列出来。不过还是建议对体积敏感的直接上ITX小板,而对体积不那么敏感的可以上一块之前列出的低价ATX大板。&Z170 ITX的选择就更少了,对双网卡有需求且预算有限的请上这一款。&&预算宽松且对双网卡没有需求的请一步到位购入这款。&&我的CPU加主板平台推荐就到这里,各位值友可以对号入座根据自己的预算,品牌喜好和实际需求进行微调,而且京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力度尚可的促销活动,比如之前的双11双12活动,主板显卡满减的活动等等,还有现在的饭卡(&)满100减15活动,建议不是特别急用的值友等待有合适的促销活动配合各种东券白条券再入手,如果实在急用请和淘宝比价之后以当时的最低价格入手。京东目前开启自营板卡的满减促销活动,力度为每满100-15,另外970系列显卡还有满的活动,目测使用每满100-15的力度更加理想,我站已推荐部分好价单品,需要的网友可以关注一下。微信端:ZOTAC索泰GTX970-4GD5霹雳版HCMHz显卡1909元包邮(双重优 值184 评论169 收藏88&最后说说内存的选择与CPU和主板比较起来,内存的选择就简单太多,因为是Skylake新平台的装机所以肯定应该选择新的DDR4内存,而现在DDR4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并不适宜购入高端高频的产品,建议入手目前价格比较低廉而且足够满足日常使用的Team内存,待日后有更高需求且高频内存价格合理的时候再进行升级即可,十铨作为一家九几年就成立的公司,产品应该还是可以信赖的,何况还有京东的售后做支撑。京东售价269元,可用220-25元券,实付244元包邮,历史新低。值友爆料原文:又降了10块....DDR4也像A股一样直线下降了,,Elite系列是十铨旗下的入门级马甲条系列,针对中端玩家推出。这款十铨Elite系列DDR424008GB台式机内存是一款相对低频的DDR4内存,1.2V电压、CL 值55 评论51 收藏32&内存品牌方面,如果没有高频内存的需求直接选择上面的Team DDR4 2400内存即可,而有高频需求的话,各大品牌的高端系列都足以信赖,根据预算选择造型/光污染对自己胃口的型号即可,比如金士顿的骇客神条Savage/Predator系列,海盗船的复仇者/统治者系列,芝奇的Ripjaws/Trident Z系列,个人认为最好看的是Trident Z,仅供参考&&值友爆料原文:美国TridentZ系列DDR43200频率16G(8G×2)套装,价格与美亚海盗船3000价格相同,虽然美元汇率上涨,不过相比国内价格还是有一定优势 值16 评论7 收藏16&看到这里的值友们辛苦了,本来想继续写完整篇指南的,但是再写下去可能就没人能坚持看完了,所以这一篇介绍完平台三大件就结束了,毕竟现在是intel买CPU送显卡的时代,有这三大件再插上电源就可以跑起一台机器了。至于显卡硬盘机箱电源,就下篇再见啦&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92)
文中提到的商品
BKK 倍克贝克 情趣套装
咕咕机G2萌宠打印机
北通 蝙蝠3 游戏手柄
Withings Steel HR 智能手表
MENG Model 俄罗斯T-90A主战坦克1/35塑料拼装模型
Moto 摩路由M1路由器
恒洁卫浴 Q8智能一体机
赞73评论78
赞59评论56
赞46评论56
赞695评论502
赞590评论383
赞718评论540
赞456评论626
赞499评论23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z97主板支持ddr4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