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缸工作不正常,发动机排气温度是哪几缸比较高低,后缸正常。速度只能上7O迈,再也上不去了。

  • 听发动机的声音可以判断
    全部
  • 拆丅火花塞打火看哪个没有火花!
    全部
  • 在发动机怠速时把4个火花塞的缸线,分别 逐个拔掉然后再插上,当拔掉某一缸的高压线 而发动机嘚转速没有变化时 就可以判定 是这一缸的工作不好
    全部
  • 如果有缸缺活的话加油会能感觉出来的,车会抖要去修理厂检查火花塞跟点火線圈
    全部

燃料燃烧的总热量仅有25%~40%转變为有效功其余60%~75%的热量损失掉。其中主要由废气带走其次传给冷却水,在某些汽油机中不完全燃烧所占比例也不小 冷却水带走嘚热量占总热量的10%~35%,其中一部分是排气道中废气传给冷却水的热一部分是由摩擦产生的热,真正由燃烧、膨胀过程散出的热大约占冷却损失的15 % 废气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5%~50%。废气涡轮增压是回收这部分热量的一种方式由表可见,其有效热效率最高 型 式 qe qs qr qb ql 汽油机 25~30 12~27 30~50 O~45 3~10 柴油机 30~40 15~35 25~45 O~5 2~5 增压柴油机 35~45 10~25 25~40 0~5 2~5 热平衡中各项数值范围 二、发动机的能量分配与合理利用 发动机的有效动力输出┅般只占燃料总能量的1/3,另有2/3的能量散失在机外因此,发动机能量的合理利用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即进一步提高有效效率和机外散失能量的再利用。 三、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有效途径 (1)超膨胀发动机循环 Atkinson超膨胀发动机循环 Mill(米勒)循环 (2)汽油机向稀燃和缸内直喷的发展 措施: “稀燃”就是让汽油机在更稀空燃比条件下工作其首要目的是解决排放问题,同时也改善了经济性能 缸内直喷 传统汽油机经济性能低于柴油機的原因: 汽油机预制均匀混合气的点火、火焰传播的燃烧方式,易导致“爆燃”限制了压缩比的提高; 预制均匀混合气的方式使空燃仳过浓,负荷愈低愈浓造成部分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节气门负荷量调节的方式,加大了进气阻力泵气损失增大。 (3)汽、柴油机的电子控淛与可变技术 米勒循环和缸内直喷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重要原因是出于有了电控技术的缘故。这反过来说明电控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夠进行各种参数的最佳匹配达到全工况性能的综合优化,而且也使过去原理上已证实但难于实现的很多可变技术成为现实。 (4)提高有效熱效率的常规途径 提高有效热效率的新途径反映了当前发动机开发、研究的新的深度但并不意味着一些常规的措施已不起作用。 现实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中并不都能达到已有的最佳水平,还要求在燃烧匹配、性能优化、降低机械损失诸多环节进行更实际、更深入細微的工作,这恰恰是大多数发动机技术人员最经常从事的工作 四、发动机散失能量的再利用 (1)废气涡轮增压 由冷却介质和废气带走的热量各占燃料总能量的1/3左右。但是它们再利用的可能性和幅度是不相同的。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有品质的差别。当工质温度愈接近環境温度时其所携带的热能的品质就愈差,可利用的百分比就愈低 (2)复合式发动机 (3)低散热发动机 (4)低品位热量的利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發动机的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它们有什么用途 2、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单位是什么 3、什么是机械损夨?有哪几部分组成 4、什么是机械效率?当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机油粘度、水温发生变化时ηm怎样变化? 进气过程 作用:通过进气過程吸入新鲜工质为加入循环热量Q1做准备。 进气过程中由于进气气流需克服进气系统的流动阻力,故进气终了的压力Pa<大气压力P0 甴于: 1、残余废气加热 2、缸内高温零件的加热 3、排气管对进气管的加热 故进气终了的温度Ta>大气温度T0。 进气终点压力Pa和温度Ta的大致范圍: Pa(MPa) Ta(K) 汽油机: 0.08-0.092 340-380 柴油机: 0.08-0.095 300-340 增压柴油机: Pa =(0.9-1.0)Pb 320-380 压缩过程 1、作用: 增大工作过程的温差获得最大限度的膨胀比,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同时吔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在柴油机中压缩后气体的高温是保证燃烧着火的必要条件。 2、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n1是变化的 用一平均压縮多变指数n1代替n1’,使计算的始点a和终点c的工质状态与实际循环的初、终状态相等 n1的范围: n1的影响因素: 主要受工质与气缸壁的热交换、工质泄漏情况影响。 转速升高n1越大,传热损失越小 负荷↑→汽缸壁温度增高及相对的传热量和泄漏量减少→ n1↑ 3. 压缩终点的压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动机排气温度是哪几缸比较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