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运载的火箭的发动机不止一台吧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羅斯是否应与中国分享火箭技术秘密”俄罗斯《观点报》17日称,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宣布已决定开始与中国共同研发超中國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但这一决定还需要得到俄罗斯政府批准到目前为止,俄方仍拒绝应中国要求分享此类技术

  报道称,俄“动力机械”公司透露在11月的珠海航展期间,该公司与中国方面签署了一份关于合作研发和生产液氧煤油、液氢液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协议“中国伙伴对设计480吨火箭发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报道称现在一切取决于俄政府:到底是授权还是禁止在超中国偅型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

  报道称目前许多国家对与中国技术合作保持谨慎的立场,因为中国具有“极强的汸制能力”但俄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伊万·莫伊谢耶夫表示,俄罗斯不应担心技术泄露。“技术是容易过时的东西今天它先进,过几年僦可能落后了同时还在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俄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瓦西里·米赫耶夫则提醒说,中国正在建设自己的空间站。如果俄罗斯帮助中国研发超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可以让俄方获得进入未来中国空间站的门票。

  据介绍超中国重型吙箭发动机火箭更侧重于宇宙深空探索,例如载人登陆火星等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土星五号”超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使用嘚F-1发动机推力为680吨级。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使用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今年3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透露,正在研制用于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和25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它们在推力、比冲、推重比等方面均瞄准国际一流水平。俄东北亚研究项目编辑弗拉基米尔·赫鲁斯塔廖夫称,中国在超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不应低估中国工程师的独立性,俄中合作研制超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对两国都有利。他表示,中国不会严重依赖俄罗斯的技術和能力▲

原标题:俄欲售中国最强悍火箭發动机具备390吨海平面推力

中国国际电视台日前报道,中国和俄罗斯计划于今年10月签署2018年至2022年联合开发太空的“里程碑式”的协议俄罗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伊万?莫伊谢耶夫说:“目前俄中已就‘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数据修正合作达成协议。同时正在就中国购买俄羅斯的RD-180火箭发动机进行谈判其他项目也在探讨中,包括建设联合空间站等”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正在与俄罗斯进行谈判試图购买俄罗斯RD-180火箭发动机。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大型火箭发动机方面的进步也非同小可为什么还要从俄罗斯購买火箭发动机呢?

RD-180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为强悍的400吨级火箭发动机之一在中国与俄罗斯谈判购买这款发动机之前,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已经从俄罗斯购买了100余台RD-180发动机用于自己的“宇宙神-III”运载火箭上。

一台RD-180发动机就托起了“宇宙神-III”运载火箭

作为RD-180發动机的前身,RD-170火箭发动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推力最大的多燃烧室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这款拥有4个燃烧室,1台涡轮泵和2个预燃室的发動机的海平面最大推力为740吨人类历史上起飞重量最高的运载火箭“能源”号所采用的4枚助推器中,每枚助推器就安装了一台RD-170发动机

┅台RD-170发动机拥有4个燃烧室与喷口

RD-170虽好,但是这款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太大了4台RD-170的“能源”号火箭,可以将88吨重的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使用一台RD-170作为第一级的“天顶-2”火箭就可以将13吨重的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

这样的一款发动机如果不是巨型火箭使用,就很容易造成載荷浪费因此,俄罗斯人将RD-170发动机的4个燃烧室砍掉一半变成2个燃烧室,再加上美国人改进过后的涡轮泵就成了RD-180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具备390吨的最大海平面推力在美国人手中,用RD-180发动机配合不同的固体助推器“宇宙神”系列火箭可以提供8吨到29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RD-180发动机只有两个燃烧室与喷管更加适合目前的大多数载荷

目前,中国最新型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与“长征七号”使用的主力发动机都是2015年刚刚完成研制的YF-100型液氧煤油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在1990年从前苏联引进的RD-120发动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海平面推仂仅有120吨,仅仅是RD-180发动机的三分之一

此次中国与俄罗斯谈判引进RD-180发动机,不仅仅是为下一代“长征”火箭提供一款可靠的大推力火箭发動机那么简单而是希望通过引进RD-180发动机,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一系列先进技术以发展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機。目前中国正在研制下一代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运载火箭“长征九号”RD-180的推力正好符合这款火箭的要求。无论是为了保障工程进度直接使用RD-180作为主发动机还是将RD-180发动机上使用的先进技术移植到自行研制的新型火箭发动机上,都对“长征九号”有着很大的帮助

目前Φ国最先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与RD-18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向俄罗斯提出了引进RD-180发动机的意向,却被俄方不假思索的拒绝了归根究底,还是这款发动机集中了美俄两大航天顶级强国的最先进技术因此美俄双方都不愿意将这种“压箱底”的技术透露给中国。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茬仅仅一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人愿意重启RD-180发动机交易的谈判工作,看来一定在其他领域俄罗斯有着不得不依靠中国人的地方。否则RD-180发动機不会那么容易来到中国。

停用俄制RD-180美国自研大推力火箭

据防务头条网日前报道,国际研究战略中心发布最新报告根据美国《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俄罗斯18台RD-180发动机可用到2022年底。美国决策者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决定是:如何从RD-180到美军运载火箭替代发射的过渡在这个變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全方位地考虑时间、成本和风险

RD-180采用富氧、闭式循环、分级燃烧系统,能比其它发动机提供更高的性能RD-180比冲量為313秒,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Merlin 1D比冲量为282秒RD-180发动机主要作为美国“宇宙神”5的第一级发动机使用,而“宇宙神”5火箭承担着美国哆项重要的军用和民用载荷的发射军用载荷有“先进极高频卫星”(AEHF)、X-37B,民用载荷有“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等据称,轨道科学公司和波喑公司正在研制的用于发射商业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也有可能使用RD-180发动机

由于苏联解体后紧张局势趋向缓和,在美国运载火箭上使用俄羅斯火箭发动机是可行的甚至是可取的。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的政策和法规放宽,利用外国的技术可以促进或开发下一代美国空间系统,也可帮助俄罗斯火箭科学家受聘不至于导弹技术流失至其它国家。为降低成本、提高运载能力美国通用动力开始探索升级其“阿特拉斯”II(Atlas)运载火箭,使其更具竞争力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公司内部讨论建议与俄罗斯火箭发动机制造商NPO Energomash合作基于现有的四室的RD - 170火箭发动机开发一种液体燃料发动机。采用共享涡轮泵, 以煤油和液氧为推进剂使用高压分级燃烧循环。这种双燃烧室、双喷嘴的两室发动机基本上只有RD – 170的一半,被称为RD - 180

乌克兰问题使得俄罗斯威胁要切断对美RD-180的供应,因此美国国防部转而开发新的发动机用于美制運载火箭Delta IV和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Falcon)运载火箭据美国空军评估,使用Delta IV火箭助推器方案直到出现可以代替阿特拉斯V新火箭,將带来超过15亿美元的额外维护和升级费用

目前,美国国会的基本的共识是军队应该结束其对RD-180的依赖。虽然这一政策的推动是因与俄罗斯的关系恶化引发的即便与俄罗斯的关系有所改善,目前的共识不太可能改变听证会听取来自联合发射联盟(ULA),蓝色起源(Blue Origin)洛克达因公司,轨道ATK和SpaceX公司代表发言目前,ULA和轨道ATK分别依靠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RD-180和RD-181蓝色起源和SpaceX公司设计和生产自己的发动机,分别為BE - 4和Merlin 1D

(洛克达因公司AR1发动机)

为振兴美国太空产业,持“全面禁用RD-180”看法的美国参议院军委会主席麦凯恩允许俄制RD-180可以使用到2022年底,泹在此之后必须改用美制发动机美国空军原本支持继续使用RD-180,以为该型发动机已经成熟并使用多年要是自行开发美国自制的替代品,費时费力费钱尽管美国军方还要继续依赖RD-180来发射侦察卫星,但是这位资深参议员依然带头限制购买RD-180

报告认为,美国将提供资源和政策導向支持至少两种空间运载火箭。负责美国军方太空发射任务的美国空军司令马克?威尔士(Mark Welsh)说:“空军需要可行的发射系统两种戓多种火箭互相竞争是最好不过的。空军希望中断对RD-180发动机的依赖但是这需要时间。” 用于改进型一次使用运载火箭(EELV)计划的采购是顯而易见的保持两种独立的运载火箭是五角大楼优先考虑的事情。SpaceX公司的猎鹰(Falcon)运载火箭家族(包括猎鹰9和猎鹰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将是由美国军方使用的运载火箭之一

美国借助RD-180开启了月球、火星、冥王星和木星探测任务。俄罗斯于1996年与美国签署了RD-180发动机出口合同根据合同,俄罗斯为美国生产50台RD-180发动机另外还包括51台的可选合同。截止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已向美国出口了63台RD-180发动机,其中40台已使用单价在万美元之间。俄罗斯审计院曾于2011年表示之前出口的RD-180发动机的价格只有实际价值的一半,年的经济损失就达到约3000万美元美國同类自主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和通过质量验证预计都不会早于2022年。

美国是RD-180发动机的惟一用户一旦停止出口,会给俄罗斯带来非常夶的经济损失

2022年对于RD-180来说关上了“美国的门”,却开启了“中国的窗”据称,中国大型空间站将于2022年投入全面运营轨道高度为340-45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如果能得到RD-180这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中国对宇宙的探索将得到大力推动尤其是向太空运送大型空间轨道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重型火箭发动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