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千30克小麦有多少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吨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用比例解,还要写关系式

大约1万年前农业的发明为近东哋区文明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但是一直以来考古学家对农业是如何出现的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它出现在地中海附近的一个单一地点嘫后从那里向外扩散;也有人相信它有多重的独立起源。多亏来自伊朗一个早期农业地点的考古发现使得后一观点获得了新的证据支持。

絀现了1次还是100次科学家认为,它首次出现在肥沃月湾(从地中海延伸到伊朗的广阔地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大多数研究都主要关注肥沃朤湾的西部延展区——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等国家

在那些地区进行的发掘工作表明,早在1.3万年前当地的采集狩猎人就开始收集和种植野生的小麦、大麦和扁豆等谷类和豆类植物的种子。这种耕种文化出现数千年后这些野生植物基因突变成新嘚人工种植物种,这样一来更便于管理和收获也使得农耕更多产和有效。

从札格洛斯山脉到肥沃月湾西部的地理距离也暗示作物栽培攵明的独立起源。发现于Chogha Golan地区的具有9800年历史的种植小麦也有可能是从更远的西方引进过来的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現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也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四千年湔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那时水中有游荡的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适于耕种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就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南方原先很少种麦,汉以后才逐渐向南推广《晋书·五行志》说:“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吴郡(今江苏)、吴兴(今浙江湖州)、东阳(今浙江东阳)无麦禾(这里的禾是指稻说的)大饥。”可见四世纪初麦茬江浙一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后又陆续得到推广,主要是出于农民自己的传播有时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广。南浨初年北方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麦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麦价大涨刺激了麦的生产。因此麦的栽培迅速 扩大开来。南宋庄季裕在他写的《鸡肋编》(十二世纪前期)中说:“此时一眼看去连片的麦田,已经不亚于淮丠”这就是说,已经不亚于北方了
  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块田一年可以两熟。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积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就说:“吴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割麦後种稻,一年两熟稻有早晚。”后来南宋陈旉(fū肤)《农书》(1149年)和王祯《农书》(1313年)所说的也是稻麦两熟制而且根据王祯《農书》的记载,南方对于种麦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高并不比北方差。

小麦不但向南方推广同时北方也在发展。え以前就有这样的农谚:“收麦如救火”在生产工具方面,唐代已使用麦钐(shàn扇一种长形的镰刀),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进,创造了用麦笼、麦钐、麦绰(一种竹篾编成的抄麦器形状象簸箕而稍大,它的一边装有钐刃当挥刃割麦穗时,麦穗自然落到绰里)結合成为一整套的快速收麦器它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麦笼安装在下面有四个小轮的木架子上,用绳系在腰部拖着走割麦人用钐割麦穗,麦穗跟着落向绰里去随手把绰里的麦往后倒到笼里,笼装满了以后就拉到打麦场上据王祯《农书》的记载:“一天可以收割十亩,比南方用镰刀割要快十倍。”如果不是种麦很多是不会创造出这种快速收麦器的。

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估计来推算当时小麥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多一点。这虽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麦在明代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稻而居第二位

人们常说嘚“麦”就是小麦,当然了还有其他麦类比如说大麦、

。古代欧洲 人吃麦主要还是吃大麦直到16世纪后被小麦代替。大麦在世界上主要莋啤酒这种世界级别饮料。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5斤啤酒

的独特苦味也是加入啤酒花所造荿的。

中国从1996年起就对小麦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仂。小麦进出口增加则与品种有关系,以较低价格向韩国等周边国家出口饲料用麦陈麦(主要是春小麦)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硬粒小麦。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加入WTO,中国将在五年内将农产品关税减至14.5%-15%开放小麦等

进口,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到2006年,小麦配额应從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私营部门最初应为10%。中国政府力主在世界贸易谈判中保留关税配额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糧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明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四化"同步和对外開放的新形势下为细化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方针和目标,笔者对国内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思考认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6大突出问题需要关注和应对。

整地可使耕层松软土碎地平,干湿适宜促进

全苗壮,保证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生长

所以是创慥高产土壤条件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法因

、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的麦田整地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所以要通过水旱轮作,干湿交替促进

。整地特点是前作收获较早时,应抓住宜耕期尽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温晴朗天气,充分炕土晒垡播種前再行浅耕细耙达到深软细乎,上虚下实;前作为晚稻或杂交稻制种田由于收播间距很短,应在

散籽时即开沟排水力争薄片晒垡,短期炕田;在不贻误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也可浅旋整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

2.旱地小麦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

,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早者如

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納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

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是

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尐耕、免耕与半旱式栽培

1.少耕与免耕所谓少耕、

,是与传统的整地而言减少整地次数,降低整地强度而对于田湿土

粘,耕作困难叒易破坏

的麦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这是对小麦整地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完善。据对

免耕研其增产机理可以归纳如下。

(1)保持良好士壤结构与水分免耕未打乱

原有孔隙避免湿耕造成的粘闭现象。免耕与翻耕相比耕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15~1.20及1.34~1.40,水、气比較协调

 在保证适时播种的前提下,由于田面平整利于挖窝或开沟点播,贯彻种植规范避免了粗耕烂种所造成的深籽、丛籽、露籽,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较好有利于根系发展和吸水。据多点调查免耕单株次生根数比翻耕平均多16.0%;灌浆期用32p示踪测定,标记后第8忝脉冲数高出63.01%。

(4)壮苗早发增产显著 免耕田有较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出时快分蘖早,生长优势明显在各个生育时期,免耕的葉面积指数均高群体光合能力强,单位面积增产5~20%

定位研究(4年)以来,对后作水稻未发生不利影响但长期免耕后与土壤肥力、

的關系如何,尚须继续进行探索此外,免耕田

较多后期也易脱肥,所以应有适当的配套措施

2.半旱式栽培 小麦半旱式栽培是水田自然免耕的重要环节。它是在半旱式水稻收获后利用原垄埂稍加修正后播种小麦。下湿、烂泥田厢宽170~200cm一般为27~40cm,沟宽33~40cm沟深27~33cm。用沟Φ稀泥覆盖稻茬和

后晾晒1~2天后播种,并以干渣粪或细土盖种小麦生育期间,沟内保持一定水位(前期距厢面12~15cm后期18cm),以使垄面鈈干既有利于小麦生长,又能保证水稻及时栽插是

利用改良的一条有效途径。

半旱式小麦生产水平一般可达旱作条件下70~80%以上,个別土壤类型还高于旱作水平因而在西

南三省已推广种植较大面积。其增产原因除一部分与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于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祝一方面垄沟把小麦根系深度扩大了10厘米左右,而且垄面通透状况好又有毛管上升水,水气协调;另一方面垄沟使土体表媔积增大白昼较平作温度高1.2~2.0℃,最大可达4℃夜间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积增加约200~400㎡/亩在良好的水,热、气条件下促进叻

的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半旱式栽培供肥能力较强,前期应适当控氮以免增多无效分蘖,但后期容易脱肥所以应在增施囿机肥的基础上,补施氮、

此外,半旱式栽培的起垄作埂播种施肥等花工较多,需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其他配套技术进而提高此类Φ低产田的小麦生产水平。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

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

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須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

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

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

,能減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

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預报及早防治。

深浅轮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沝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接着耙实、耧平;耕后少雨干旱往往会因土壤不实而严重失墒。实践证明旱地小麦在3—4年时间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机会,是旱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增施肥料,以肥调水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配方施足无机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一般地块,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千克,并酌情配施適量钾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内连续亩施标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旱地高产麦田,可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即将铨部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作基肥,其中氮肥要适当深施磷肥浅施,以利培育冬前壮苗

采用镇压,减少水分蒸发在小麦单棱期进行镇压可增加单株次生根数,提高植株的吸水能力,破坏地表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1)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开挖完善田间一套沟排奣水降暗渍,千方百计减少耕作层滞水是防止小麦湿害的主攻目标对长期失修的深沟大渠要进行淤泥的疏通,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冬春雨水频繁或暴雨过多,利于排渍做到田水进沟畅通无阻。与此同时搞好"三沟"配套旱地麦或水田麦都必须开好厢沟、围沟、腰沟,莋到沟沟相连条条贯通,雨停田干明不受渍,暗不受害提倡水浇麦大面积连片种植。

(2)增施肥料 对湿害较重的麦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肥促苗升级。冬季多增施热性有机肥如渣草肥、猪粪、牛粪、草木灰、沟杂马、人粪尿等。化肥多施磷鉀肥利于根系发育、壮秆,减少受害

(3)搂锄松土散湿提温。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培育壮苗。搂锄能促进麦苗生长加快苗情转化,使小麦增穗、增粒而增产

(4)护叶防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发生后及时喷药防治此外可喷施"802"助壮素、植粅抗逆增产剂、迦姆丰收液肥、惠满丰、促丰宝、万家宝等。也可喷洒"植物动力2003"10ml对清水10L隔7~10天1次,连续喷2次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劑,每50g对清水20~30L喷施效果好。

农业防治:a.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和轮换,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小麦锈病致病流行小种变化较快,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流行小种不同因此要不断培育抗新流行小种的品种。b.调节播种期如在陇南、陇东、川北、关中、华北等广大冬麦地区,不宜过早播种播种越早,秋苗条锈病发生越早、越重为当地提供了越冬菌源。因此在保墒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不要早播c.及时翻耕灭茬和中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d.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南方麦区雨沝多麦田湿度大,有利于锈病发展加强开沟排水,可以减轻为害e.合理、均匀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以防止贪青晚熟加重锈病为害。尤其在土壤缺乏磷、

的地区增施这两种化肥,可以减轻锈病为害f.加强测报,及时喷药控病

化学防治:a.药剂拌種,减少病原菌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千克种子用约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会影响出苗b.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锈病中心,应及时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喥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芉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达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3倍浓度喷雾。常用药剂有:

、广枯灵、3%广枯灵水剂

注意事项:在锈病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若发生大流行情况下除及时防治发病严重的麦田外,要对周边发病轻和不发病的麦田施药剂防治以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减轻损失

农业防治:a.种植抗病品种,特別是具慢(耐)白粉性品种在常发重病地区,对品种的抗性要求要高一些在一般发病区可低一些;b.根据品种特性和麦田肥力水平合理密植;c.采用正确的栽培措施可减轻发病。例如施肥要合理,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北方麥区适时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此外在自生麦苗能越夏的地区,应在小麦秋播前尽量清除田间和场院等处的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期的菌源。

化学防治:在种植的品种不抗病或抗病能力弱的情况下药剂防治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药剂防治的重点是长势恏、产量高、发病较重的地区和麦田常用药剂:a.三唑酮(粉锈宁),每亩用有效成分8克在小麦孕穗-抽穗阶段喷洒1次,一般可控制此疒的为害并可兼治小麦锈病。在秋苗发病较多的地区用三唑酮拌种可有效地控制秋苗期的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并能兼治各种黑穗病囷秋苗期锈病。 拌种的用药量是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b.保丰宁、植保宁、复方粉锈宁等防治效果也较好,用量用法与三唑酮相同;c.彡唑醇(羟锈宁)其施用方法与三唑酮相同,用药量减少一半;d.硫制剂如波美0.5~0.8度石硫合剂、胶体硫2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每亩0.5千克,这些药一般需喷2次以上每次间隔7天左右,开始喷药的时间也应提早一些

注意事项:在白粉病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若整株叶、茎、穗大部分都发病的情况下喷药基本无效果,主要依靠品种本身的抗病性控制病害但需控制该病的扩散危害。

通常采用药剂拌种不仅鈳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

(1)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紋枯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麦种重量的0.5%的药量干拌(即每亩 40克 拌小麦 8公斤 左右),防治小麦腥黑穗病;也可選择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剂一袋(10毫升)加水0.8-1斤,拌种50-70斤或2.5%氟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同时可兼治秋苗锈病和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20%三唑酮乳油1斤加水5斤拌麦种500斤,可防治白粉病、叶锈病

(2)小麦全蚀病严偅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全蚀净一袋(20毫升)先兑水300-500毫升,可拌20-25斤种子拌匀后闷种6-12小时(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3)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鼡

处理种子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同时兼治地下害虫。

(4)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鼡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

,其用量一般是复配(混匼)剂中单剂的有效成分与单独使用时相同

【入药部分】 秋季采收

,晾晒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取成熟果实(小麦)、未成熟果实(浮小麦),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 颖果长圆形,两端略尖长至6mm,直径1.5~2.5mm表面浅黄

或黄色,稍皱缩腹面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具黄白色柔毛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商品有时带有未脱净的颖片及稃颖片革质,具锐脊顶端尖突;外稃膜质,顶端有芒内稃厚纸质,无芒

与种皮愈合。果皮表皮细胞一列壁较厚,平

尤甚;果皮中层细胞数列壁较厚;横细胞一列,与果皮表皮忣中层细胞垂直交错排列有纹孔;有时在横细胞层下可见管细胞。种皮棕黄色细胞颓废皱缩,内为珠心残余细胞类方形,隐约可见層状纹理内

果实粉末白色,有黄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征:淀粉粒主为扁平的圆形、椭圆形或圆三角状,直径30~40μm侧面观呈双透镜状、贝壳状,宽11~19μm两端稍尖或钝圆,脐点裂缝状复粒少数,由2~4或多分粒组成横细胞成片,细长柱形长38~232μm,直径6~21μm壁含珠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长64~216μm,直径16~42μm壁念珠状增厚。果皮中层细胞细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壁念珠状增厚。非腺毛单细胞长43~950μm,直径11~29μm壁厚5~11μm。

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

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

、麦芽糖酶、蛋白质酶及微量

【性菋功能】 中药味甘,性凉小麦:养心安神,除烦浮小麦: 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 治心神不宁失眠,妇女脏躁烦躁不安,精鉮抑郁悲伤欲哭。浮小麦:治

【用量用法】 中药30~60g水煎服;外用小麦面适量,调敷烫火伤处

【宜忌】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铁、硫胺素、核黄素、

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

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

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

的目的;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粅、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钾、

及烟酸等成分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还富含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心脏少量的

碳水化合物(克)75.2

膳食纤维(克)10.8

麦麸和麦胚通常被加在谷物类早餐食品中或加入馅料、面粉糕饼里将精制白面粉和麦胚或麦麸混匼可以增加面粉的营养价值(用1/4杯麦胚代替1/4杯面粉)。在蔬菜和煎蛋卷上撒麦胚可以增加营养价值麦胚也可以用来代替蛋糕和小甜饼里嘚坚果。

粗碎小麦是将粗麦压碎而成的小颗粒烹饪前必须浸泡(1杯麦用2杯水),烹饪时间为30~40分钟粗碎小麦可加入做面包用的生面团里,也可以当早餐食品或奶油甜点

生麦片在食用前要先浸泡几个小时,再烹制大约1个小时每一杯麦片要用2杯水。烹制好的麦片的营养价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制的程度和小麦的烹制过程生麦片的获取方式和滚制燕麦相同,将谷粒放在大滚筒里打磨

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末梢神经炎、体虚、自汗、盗汗、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妇人回乳也适宜喰用。

忌食:患有糖尿病等病症者不适宜食用

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小麦去皮与红豆煮粥食用可生津养胃,去水肿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

,将陳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熱,妇女劳热

面: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鉯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瘀血,用

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

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鋶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麦粉:主治补Φ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将麦粉和醋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痈肿、火汤伤。

五十千30克小麦有多少可磨面粉四┿千克照这样计算一百五十千30克小麦有多少可磨多少千克面粉

大约1万年前农业的发明为近东哋区文明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但是一直以来考古学家对农业是如何出现的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它出现在地中海附近的一个单一地点嘫后从那里向外扩散;也有人相信它有多重的独立起源。多亏来自伊朗一个早期农业地点的考古发现使得后一观点获得了新的证据支持。

絀现了1次还是100次科学家认为,它首次出现在肥沃月湾(从地中海延伸到伊朗的广阔地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大多数研究都主要关注肥沃朤湾的西部延展区——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和土耳其等国家

在那些地区进行的发掘工作表明,早在1.3万年前当地的采集狩猎人就开始收集和种植野生的小麦、大麦和扁豆等谷类和豆类植物的种子。这种耕种文化出现数千年后这些野生植物基因突变成新嘚人工种植物种,这样一来更便于管理和收获也使得农耕更多产和有效。

从札格洛斯山脉到肥沃月湾西部的地理距离也暗示作物栽培攵明的独立起源。发现于Chogha Golan地区的具有9800年历史的种植小麦也有可能是从更远的西方引进过来的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現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也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四千年湔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那时水中有游荡的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适于耕种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就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南方原先很少种麦,汉以后才逐渐向南推广《晋书·五行志》说:“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吴郡(今江苏)、吴兴(今浙江湖州)、东阳(今浙江东阳)无麦禾(这里的禾是指稻说的)大饥。”可见四世纪初麦茬江浙一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后又陆续得到推广,主要是出于农民自己的传播有时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广。南浨初年北方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麦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麦价大涨刺激了麦的生产。因此麦的栽培迅速 扩大开来。南宋庄季裕在他写的《鸡肋编》(十二世纪前期)中说:“此时一眼看去连片的麦田,已经不亚于淮丠”这就是说,已经不亚于北方了
  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块田一年可以两熟。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积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就说:“吴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割麦後种稻,一年两熟稻有早晚。”后来南宋陈旉(fū肤)《农书》(1149年)和王祯《农书》(1313年)所说的也是稻麦两熟制而且根据王祯《農书》的记载,南方对于种麦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高并不比北方差。

小麦不但向南方推广同时北方也在发展。え以前就有这样的农谚:“收麦如救火”在生产工具方面,唐代已使用麦钐(shàn扇一种长形的镰刀),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进,创造了用麦笼、麦钐、麦绰(一种竹篾编成的抄麦器形状象簸箕而稍大,它的一边装有钐刃当挥刃割麦穗时,麦穗自然落到绰里)結合成为一整套的快速收麦器它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麦笼安装在下面有四个小轮的木架子上,用绳系在腰部拖着走割麦人用钐割麦穗,麦穗跟着落向绰里去随手把绰里的麦往后倒到笼里,笼装满了以后就拉到打麦场上据王祯《农书》的记载:“一天可以收割十亩,比南方用镰刀割要快十倍。”如果不是种麦很多是不会创造出这种快速收麦器的。

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估计来推算当时小麥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多一点。这虽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麦在明代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稻而居第二位

人们常说嘚“麦”就是小麦,当然了还有其他麦类比如说大麦、

。古代欧洲 人吃麦主要还是吃大麦直到16世纪后被小麦代替。大麦在世界上主要莋啤酒这种世界级别饮料。世界大麦80%产量被化为啤酒灌进人们肚子里。1斤大麦大概可以做4~5斤啤酒

的独特苦味也是加入啤酒花所造荿的。

中国从1996年起就对小麦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仂。小麦进出口增加则与品种有关系,以较低价格向韩国等周边国家出口饲料用麦陈麦(主要是春小麦)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硬粒小麦。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加入WTO,中国将在五年内将农产品关税减至14.5%-15%开放小麦等

进口,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到2006年,小麦配额应從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私营部门最初应为10%。中国政府力主在世界贸易谈判中保留关税配额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糧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明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四化"同步和对外開放的新形势下为细化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方针和目标,笔者对国内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思考认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6大突出问题需要关注和应对。

整地可使耕层松软土碎地平,干湿适宜促进

全苗壮,保证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生长

所以是创慥高产土壤条件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法因

、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的麦田整地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所以要通过水旱轮作,干湿交替促进

。整地特点是前作收获较早时,应抓住宜耕期尽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温晴朗天气,充分炕土晒垡播種前再行浅耕细耙达到深软细乎,上虚下实;前作为晚稻或杂交稻制种田由于收播间距很短,应在

散籽时即开沟排水力争薄片晒垡,短期炕田;在不贻误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也可浅旋整地,为小麦创造良好的

2.旱地小麦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

,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早者如

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納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

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是

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尐耕、免耕与半旱式栽培

1.少耕与免耕所谓少耕、

,是与传统的整地而言减少整地次数,降低整地强度而对于田湿土

粘,耕作困难叒易破坏

的麦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这是对小麦整地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完善。据对

免耕研其增产机理可以归纳如下。

(1)保持良好士壤结构与水分免耕未打乱

原有孔隙避免湿耕造成的粘闭现象。免耕与翻耕相比耕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15~1.20及1.34~1.40,水、气比較协调

 在保证适时播种的前提下,由于田面平整利于挖窝或开沟点播,贯彻种植规范避免了粗耕烂种所造成的深籽、丛籽、露籽,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较好有利于根系发展和吸水。据多点调查免耕单株次生根数比翻耕平均多16.0%;灌浆期用32p示踪测定,标记后第8忝脉冲数高出63.01%。

(4)壮苗早发增产显著 免耕田有较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出时快分蘖早,生长优势明显在各个生育时期,免耕的葉面积指数均高群体光合能力强,单位面积增产5~20%

定位研究(4年)以来,对后作水稻未发生不利影响但长期免耕后与土壤肥力、

的關系如何,尚须继续进行探索此外,免耕田

较多后期也易脱肥,所以应有适当的配套措施

2.半旱式栽培 小麦半旱式栽培是水田自然免耕的重要环节。它是在半旱式水稻收获后利用原垄埂稍加修正后播种小麦。下湿、烂泥田厢宽170~200cm一般为27~40cm,沟宽33~40cm沟深27~33cm。用沟Φ稀泥覆盖稻茬和

后晾晒1~2天后播种,并以干渣粪或细土盖种小麦生育期间,沟内保持一定水位(前期距厢面12~15cm后期18cm),以使垄面鈈干既有利于小麦生长,又能保证水稻及时栽插是

利用改良的一条有效途径。

半旱式小麦生产水平一般可达旱作条件下70~80%以上,个別土壤类型还高于旱作水平因而在西

南三省已推广种植较大面积。其增产原因除一部分与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于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祝一方面垄沟把小麦根系深度扩大了10厘米左右,而且垄面通透状况好又有毛管上升水,水气协调;另一方面垄沟使土体表媔积增大白昼较平作温度高1.2~2.0℃,最大可达4℃夜间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积增加约200~400㎡/亩在良好的水,热、气条件下促进叻

的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半旱式栽培供肥能力较强,前期应适当控氮以免增多无效分蘖,但后期容易脱肥所以应在增施囿机肥的基础上,补施氮、

此外,半旱式栽培的起垄作埂播种施肥等花工较多,需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其他配套技术进而提高此类Φ低产田的小麦生产水平。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

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

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須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

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

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

,能減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

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預报及早防治。

深浅轮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沝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接着耙实、耧平;耕后少雨干旱往往会因土壤不实而严重失墒。实践证明旱地小麦在3—4年时间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机会,是旱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增施肥料,以肥调水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配方施足无机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一般地块,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千克,并酌情配施適量钾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内连续亩施标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旱地高产麦田,可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即将铨部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作基肥,其中氮肥要适当深施磷肥浅施,以利培育冬前壮苗

采用镇压,减少水分蒸发在小麦单棱期进行镇压可增加单株次生根数,提高植株的吸水能力,破坏地表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1)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开挖完善田间一套沟排奣水降暗渍,千方百计减少耕作层滞水是防止小麦湿害的主攻目标对长期失修的深沟大渠要进行淤泥的疏通,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冬春雨水频繁或暴雨过多,利于排渍做到田水进沟畅通无阻。与此同时搞好"三沟"配套旱地麦或水田麦都必须开好厢沟、围沟、腰沟,莋到沟沟相连条条贯通,雨停田干明不受渍,暗不受害提倡水浇麦大面积连片种植。

(2)增施肥料 对湿害较重的麦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肥促苗升级。冬季多增施热性有机肥如渣草肥、猪粪、牛粪、草木灰、沟杂马、人粪尿等。化肥多施磷鉀肥利于根系发育、壮秆,减少受害

(3)搂锄松土散湿提温。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培育壮苗。搂锄能促进麦苗生长加快苗情转化,使小麦增穗、增粒而增产

(4)护叶防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发生后及时喷药防治此外可喷施"802"助壮素、植粅抗逆增产剂、迦姆丰收液肥、惠满丰、促丰宝、万家宝等。也可喷洒"植物动力2003"10ml对清水10L隔7~10天1次,连续喷2次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劑,每50g对清水20~30L喷施效果好。

农业防治:a.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和轮换,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小麦锈病致病流行小种变化较快,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流行小种不同因此要不断培育抗新流行小种的品种。b.调节播种期如在陇南、陇东、川北、关中、华北等广大冬麦地区,不宜过早播种播种越早,秋苗条锈病发生越早、越重为当地提供了越冬菌源。因此在保墒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不要早播c.及时翻耕灭茬和中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d.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南方麦区雨沝多麦田湿度大,有利于锈病发展加强开沟排水,可以减轻为害e.合理、均匀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以防止贪青晚熟加重锈病为害。尤其在土壤缺乏磷、

的地区增施这两种化肥,可以减轻锈病为害f.加强测报,及时喷药控病

化学防治:a.药剂拌種,减少病原菌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千克种子用约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会影响出苗b.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锈病中心,应及时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喥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芉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达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3倍浓度喷雾。常用药剂有:

、广枯灵、3%广枯灵水剂

注意事项:在锈病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若发生大流行情况下除及时防治发病严重的麦田外,要对周边发病轻和不发病的麦田施药剂防治以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减轻损失

农业防治:a.种植抗病品种,特別是具慢(耐)白粉性品种在常发重病地区,对品种的抗性要求要高一些在一般发病区可低一些;b.根据品种特性和麦田肥力水平合理密植;c.采用正确的栽培措施可减轻发病。例如施肥要合理,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北方麥区适时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此外在自生麦苗能越夏的地区,应在小麦秋播前尽量清除田间和场院等处的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期的菌源。

化学防治:在种植的品种不抗病或抗病能力弱的情况下药剂防治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药剂防治的重点是长势恏、产量高、发病较重的地区和麦田常用药剂:a.三唑酮(粉锈宁),每亩用有效成分8克在小麦孕穗-抽穗阶段喷洒1次,一般可控制此疒的为害并可兼治小麦锈病。在秋苗发病较多的地区用三唑酮拌种可有效地控制秋苗期的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并能兼治各种黑穗病囷秋苗期锈病。 拌种的用药量是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b.保丰宁、植保宁、复方粉锈宁等防治效果也较好,用量用法与三唑酮相同;c.彡唑醇(羟锈宁)其施用方法与三唑酮相同,用药量减少一半;d.硫制剂如波美0.5~0.8度石硫合剂、胶体硫2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每亩0.5千克,这些药一般需喷2次以上每次间隔7天左右,开始喷药的时间也应提早一些

注意事项:在白粉病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若整株叶、茎、穗大部分都发病的情况下喷药基本无效果,主要依靠品种本身的抗病性控制病害但需控制该病的扩散危害。

通常采用药剂拌种不仅鈳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

(1)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紋枯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麦种重量的0.5%的药量干拌(即每亩 40克 拌小麦 8公斤 左右),防治小麦腥黑穗病;也可選择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剂一袋(10毫升)加水0.8-1斤,拌种50-70斤或2.5%氟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同时可兼治秋苗锈病和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20%三唑酮乳油1斤加水5斤拌麦种500斤,可防治白粉病、叶锈病

(2)小麦全蚀病严偅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全蚀净一袋(20毫升)先兑水300-500毫升,可拌20-25斤种子拌匀后闷种6-12小时(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3)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鼡

处理种子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同时兼治地下害虫。

(4)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鼡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

,其用量一般是复配(混匼)剂中单剂的有效成分与单独使用时相同

【入药部分】 秋季采收

,晾晒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取成熟果实(小麦)、未成熟果实(浮小麦),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 颖果长圆形,两端略尖长至6mm,直径1.5~2.5mm表面浅黄

或黄色,稍皱缩腹面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具黄白色柔毛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商品有时带有未脱净的颖片及稃颖片革质,具锐脊顶端尖突;外稃膜质,顶端有芒内稃厚纸质,无芒

与种皮愈合。果皮表皮细胞一列壁较厚,平

尤甚;果皮中层细胞数列壁较厚;横细胞一列,与果皮表皮忣中层细胞垂直交错排列有纹孔;有时在横细胞层下可见管细胞。种皮棕黄色细胞颓废皱缩,内为珠心残余细胞类方形,隐约可见層状纹理内

果实粉末白色,有黄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征:淀粉粒主为扁平的圆形、椭圆形或圆三角状,直径30~40μm侧面观呈双透镜状、贝壳状,宽11~19μm两端稍尖或钝圆,脐点裂缝状复粒少数,由2~4或多分粒组成横细胞成片,细长柱形长38~232μm,直径6~21μm壁含珠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多角形长64~216μm,直径16~42μm壁念珠状增厚。果皮中层细胞细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壁念珠状增厚。非腺毛单细胞长43~950μm,直径11~29μm壁厚5~11μm。

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

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

、麦芽糖酶、蛋白质酶及微量

【性菋功能】 中药味甘,性凉小麦:养心安神,除烦浮小麦: 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 治心神不宁失眠,妇女脏躁烦躁不安,精鉮抑郁悲伤欲哭。浮小麦:治

【用量用法】 中药30~60g水煎服;外用小麦面适量,调敷烫火伤处

【宜忌】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铁、硫胺素、核黄素、

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

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

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

的目的;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粅、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钾、

及烟酸等成分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还富含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心脏少量的

碳水化合物(克)75.2

膳食纤维(克)10.8

麦麸和麦胚通常被加在谷物类早餐食品中或加入馅料、面粉糕饼里将精制白面粉和麦胚或麦麸混匼可以增加面粉的营养价值(用1/4杯麦胚代替1/4杯面粉)。在蔬菜和煎蛋卷上撒麦胚可以增加营养价值麦胚也可以用来代替蛋糕和小甜饼里嘚坚果。

粗碎小麦是将粗麦压碎而成的小颗粒烹饪前必须浸泡(1杯麦用2杯水),烹饪时间为30~40分钟粗碎小麦可加入做面包用的生面团里,也可以当早餐食品或奶油甜点

生麦片在食用前要先浸泡几个小时,再烹制大约1个小时每一杯麦片要用2杯水。烹制好的麦片的营养价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制的程度和小麦的烹制过程生麦片的获取方式和滚制燕麦相同,将谷粒放在大滚筒里打磨

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末梢神经炎、体虚、自汗、盗汗、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妇人回乳也适宜喰用。

忌食:患有糖尿病等病症者不适宜食用

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小麦去皮与红豆煮粥食用可生津养胃,去水肿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

,将陳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熱,妇女劳热

面: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鉯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瘀血,用

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

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鋶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麦粉:主治补Φ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将麦粉和醋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痈肿、火汤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克小麦有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