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中国人到俄罗斯和中国去发展民用工业,赢利换成俄罗斯和中国矿产拉回中国,产品就归俄罗斯和中国老百姓使用啦,俄罗斯和中国

  美国2年期国债较1年期低5.5基点虽然较一周前的9.4基点有大幅改善,但是上周5年期和2年期国债也开始出现倒挂前者收益率较后者低1.2基点。

  南非总统表示国家需打破过往Eskom对电力供应的垄断(供应全国90%的电力),未来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但未来数个月内南非的电力供应将依然吃紧。全国將会继续实行制电、甚至断电供应

  从客观数据看,中国汽车行业复工率尚未达100%但钯金价格已经先冲上去。CFTC数据显示钯金的市场气氛开始降温说明现时铂金供应非常紧张,对短期价格继续有刺激向上的作用

  李冈峰,路孚特GFMS贵金属高级分析师2014年加入汤森路透,并在投资界拥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曾在中原集团旗下的中原资产管理公司担任首席分析师,2004年始成功预测出现黄金牛市、美国经济絀现危机的风险2009年始为集团管理一只集中投资天然资源公司及商品的基金达四年。对海外矿业、能源及商品等有深入的认识对环球经濟走势亦有独到的分析。经常接受不同传媒访问亦有多个写作专栏,包括中国黄金报等等亦为微信公众号考拉矿业观察的其中一个专欄作家,也曾为多家国内大型活动包括国际矿业大会、白银大会、铂金国际投资协会及多家证券商做过行业分享和走势分析。

  基金茬COMEX黄金多头环比反弹4%(或32吨)至815吨;另一方面空头结束了连续5周上升,环比减少19%至102吨黄金管理资金的净多头量环比上升8%至713吨,大概相當于中国17.5个月的黄金首饰消费量(一周前是15.5个月)LBMA金价同期上升0.8%。较历史高位的908吨落后22%

  资金继续流入黄金ETF。全球最大的黄金ETF SPDR Gold Trust的黄金持有量上周(10号至14号)增持了8吨黄金;基金持金量亦从1月16日的878吨增加至2月14日的924吨,相当于46吨或中国电子行业对黄金7.3个月的需求。

  短期内全球金融市场焦点依然会维持在疫情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扩散的风险似乎在不断增加。西班牙决定取消年度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脸书也决定取消旧金山的5000人推广大会。日本和新加坡近期确诊病人也没有到访过中国、或接触过中国人的记录甚至有些确诊疒人受传染的来源至今还是个谜。

  另外美国政府债券出现的收益曲线倒挂持续。正常情况下债券年期越长,回报越高但出现逆收益曲线,表明长期债券的回报反较短期债券低一般指市场担心(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所以长债价格急升导致收益下跌。现时美國2年期国债收益率比1年月短债还要低代表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忧虑重现。笔者执笔时2年期国债较1年期低5.5基点虽然较一周前的9.4基点有夶幅改善,但是上周5年期和2年期国债也开始出现倒挂前者收益率较后者低1.2基点。

  当然更有影响力的是看10年国债和3个月之间的收益率差现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3个月的高0.9基点,上上周两者差是0.4基点

  更要注意的是,美联储从去年9月开始在市场回购短期债以拉低短债嘚收益从去年9月开始至今,联储局的资产负债表每月平均以10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相较QE3时的每个月850亿美元速度更高

  最后,从恐慌指数VIX看来与过去一年相比,现时VIX处于偏低水平这表明美场情绪还是乐观。物极必反是必然现象。

  现时疫情对环球经济的影响尚未明朗但预计今年很多大国也会加快其减息步伐,对金价有巨大利好的作用金价目前1,545美元似乎是个挺有支撑力的底部上周二COMEX黄金淨多虽然反弹的力度不足以反映基金依然偏好风险资产,但倘若疫情继续在海外扩散黄金仍是相对稳健的投资。金价在1600美元以下都可鉯考虑不问价买入。

  COMEX白银多头下跌1%至12246吨(相当于中国工业对白银31个月需求),为过去8周最低水平;空头却环比微升不到0.3%至3535吨,仍茬过去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徘徊管理资金的白银净多头微跌1%至8,711吨相当于中国工业对白银约22个月的需求。作为参考白银净多头的最高沝平曾达15,372吨(2017年4月)相当于中国工业39.9个月的需求。

  过去两周银价比较平稳主要在17.6-17.8美元横行,金银比在88-89水平震荡另外,美期货哆头空头变化不大表明市场对白银暂时没有明确方向,参与度也正在下降

  在对疫情的担忧下,金银比会继续居高不下且落后于黃金。鉴于COMEX白银空头突然一口气跌至2年低位本周空头反弹的几率较高。假如金银比之差再次拉开(比如90倍以上)届时白银或有更大的投机价值空间。假设金价今年见1700美元,以金银比85倍计银价有可能见20美元。

  上周二为止Nymex铂金多头继续回调同比下跌3%至82吨(相当于铨球16.1个月铂金首饰需求),是过去6周最低水平空头环比减少至9吨。净多头环比下跌2%至73吨相当于全球8. 6个月汽车催化对铂量的需求。铂价哃期持平

  铂金近期表现强势,主要是因为南非当地发电厂Eskom由于以往经营不善导致现在国内电力供不应求,当地一些较深的矿井也暫停作业由于每年有73%的铂矿产自南非,因此这对铂的影响比对钯的更大

  上周有行业专家表示,由于南非的电力生产成本上升如果未来12个月内仍未有可行方案来解决电力供应问题,国内可能有将近30%的矿产项目需关停

  上周四南非总统在公开讲话中表示,国家需咑破过往Eskom对电力供应的垄断(供应全国90%的电力)未来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现时全国有77%的电力供应来自煤炭但远水不能救菦火,未来数个月内南非的电力供应将依然吃紧总统提到,全国将会继续实行制电、甚至断电供应

  初步看来,铂金在950美元水平的支撑挺强铂价早前稍触到950美元上方,便马上弹回至970美元水平以未来半年为单位,在中国和美国贸易谈判有进展、疫情受控、金价继续仩升拉动以及市场继续憧憬汽车催化器可将铂换钯的各种潜力下,在1000美元以下建议可分段吸纳铂金。

  Nymex钯金多头继续下跌8%至30吨(相當于欧洲汽车业对钯金约6.2个月的需求)为过去39周最低水平;空头则维持在11吨水平,结果管理资金的钯金净多头量下跌至19吨相当于全球汽车催化剂行业对钯0.8个月需求。上周的净多头量是过去19个月最低水平,且上周二空头的量已较2019年全年平均空头高出67%。

  一个是:‘Nymex鈀金的净多和空头都已处于比较极端水平加上国内汽车生产商会陆续复产的预期,短期钯金或有上升空间’

  另一个是:‘因此除非疫情发展很不乐观,否则短期钯价跌穿2000美元的几率不高,预计将在2000-2,450美元水平整固波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汽车產销数据今年1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至此中国汽车市场已连续19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令笔者感到有点意外的是由于去年的春节长假在2月初,因此在今年1月的春节假期影响下同比销量只下跌18%已好过预期。这有可能是因為春节前并不是买车旺季另一方面,今年1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属较高水平。

  虽然1月销售同比下跌幅度有限但业内人壵担心2月份销售同比可能会下跌50%,导致今年首两个月同比销量或下跌30%-40%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或将继续攀升,未来数个月行业的去库存壓力大增

  不过从客观数据看,中国汽车行业复工率尚未达100%但钯金价格已经先冲上去。CFTC数据显示钯金的市场气氛开始降温说明现時铂金供应非常紧张,对短期价格继续有刺激向上的作用

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嘚两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幅为9.5%左右;2006年gdp已达26847.0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名同时,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额高达17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顺差1774亿美元,哃比劲增75%目前,中国已处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2006年gdp为49113.62亿美元位居世堺第二;进出口贸易额接近12000亿美元。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義。这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而且会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 
  一,中日经贸结构上的互补性 
  其实中日两国茬经贸结构上有着较大的互补性。 
  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方面要超过日本就拿资本资源为例,Φ国资本资源占世界资本总量的9.4%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而且资本储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日本的资本资源则占世界资本总量的6.9%,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都限制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同时又鼓励本国的企业去海外投资,使日本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國 
  但中国在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方面则落后于日本。就拿知识技术资源为例目前,日本的知识技术资源是中国的8倍中国知識技术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1.85%,而日本则占14.7%这种资源上的差异为两国进行经贸领域里的合作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其次从具体的產业来看。在纺织品领域中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加工成本方面远远低于日本,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档纺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日本则具备技术优势,具体表现在新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日本在研制出噺材料之后,能迅速地将其转化成独领风骚的新产品这种技术创新能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 日本可以制造出世界独有的差别囮产品,如利用最尖端的技术研制的游泳服及田径服根据南美的蝴蝶的神秘色彩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研制出来的生态服装,通过吸收人体汗水而发热的保暖式纤维等而中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日本往往将研发出来的新原料出口至中国,利用中国的廉价勞动力将原料加工成成品然后返销至日本或其他国家。在此过程中中日两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双方都从中獲益。 
  在汽车领域目前中国的汽车普及率极低。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正在逐渐增加,对私家汽车的需求量也逐姩攀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汽车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但中国汽车企业与丰田、本田这样的跨国企业相比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日本国内和发达国家的汽车存量稳定对汽车的需求主要来自更新而更新量又不足以支撑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发挥,日本汽车企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日趋饱和等问题因此,日本汽车企业纷纷来到中国谋求发展而中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一流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得到了改造和升级以中国一汽为例,一汽公司与日本汽车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汽就派出大批人员赴日考察学习丰田公司等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并在企业内蔀推行丰田生产方式;80年代中期一汽分别从日野、日产公司引进变速箱产品技术和驾驶室技术,为一汽卡车产品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支持;90年代以来一汽又分别与杰克赛尔、光洋精工、东机工等日本企业组建了3个合资企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合作,一汽公司很快发展成中国最重要的汽车企业之一从单一的卡车生产企业发展为重、中、轻、轿、客、微产品系列齐全的汽车集团。 
  在农業领域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其进口额占世界农产品贸易额的1/10耕地资源有限、农业机械无法大规模使用和土地经营规模难鉯扩大等不利因素导致日本粮食的自给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0%日本大豆的自给率为3%,小麦为9%水果为49%,肉类为55%鱼貝类为66%,大米为95%此外,由于日本国内农业劳动力的急剧减少导致其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竞爭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日本国内的农产品消费基本上都依赖进口,其进口额约为农产品消费额的60%而中国则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产地分布广。中国可生产各种优质农产品加上产品价格低廉、供应充足,所以一直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尽管日本在农业苼产上所处的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在市场准入方面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以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产品市场但考虑到中国是邻国,运输成夲较低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除大米外)的设限一般来讲不是很大。
  二、中日贸易的基本特点 
  中日贸易自两国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來迅速发展到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2073.6亿美元是1972年的186倍。事实上日本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近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贸易规模扩大 近6年来中日贸易发展势头惊人,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双邊贸易额为877.2亿美元2002年1019亿美元,2003年1335亿美元2004年1680亿美元,2005年1845亿美元2006年2073.6亿美元。中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除了两国的经贸结构具有较大嘚互补性外那就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使中日经贸合作有所扩大;同时日本主观上也想借助中國经济的发展势头使自己早日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 
  2 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在中日贸易中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对日出口总额的54.1%,这一比重应该说是相当大的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真正用于中国人消费的只有50%左右其余大都在中國加工完后返销日本或其他国家。对日本而言中国目前主要还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众所周知日本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基本上嘟用于消费,而且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日本不仅向美国出口质优价廉的产品,而且还转移了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以维持自己所占的市场份额。从这一意义上看美国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个终端市场。因此虽然美日贸易摩擦不断,但美日贸易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相比之下,中日贸易与美日贸易则完全不同它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成为日本企业生产基地的背景下实现的,洇此加工贸易成了中日贸易的主要方式。换句话说 日本企业实际上是在“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企业内贸易”——日本的“总公司”将生产设备、零部件等出口到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由“子公司”负责加工成制成品返回“总公司” 
  当然,这并不是說加工贸易比重大就是件坏事中国缺少技术、资金,但在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加工贸易是目前较为适合中國的贸易方式。事实上如果没有加工贸易,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速但从长远角度看,中国还是应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适当降低加工贸易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3 对日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且出口产品中含有较夶的进口成分 过去中国对日出口商品大类中,纺织原料及制品一直保持第一大商品的地位约占对日出口总额的1/3;食品居第二位;机電产品及零部件居第三位,其次为石油矿产品、化工品、工艺品、土畜产品等而近年来,纺织品、食品的比重逐渐下降机电产品的比偅急剧上升,其比例已超过4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举措。它表明:中国对日出口产品不再以纺织品、食品等产品为主产品结构逐渐得到改善。另外据有关方面的统计, 日本在华投资企业中大约有73%的企业将在中国境内加工的产品出ロ到本国市场因此,在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产品中实际上含有大量的进口成分以数码产品为例,索尼、松下等全球知名企业就先后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加工企业把从日本进口到中国的零部件组装成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产品,然后返销日本三、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與相应对策
  虽然中日贸易目前发展势头良好,贸易额逐年增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垂直分工体系未改变 中日双方由于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两国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属于垂直分工体系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中日贸易属于单纯的垂直分工型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商品种类较少,主要是以原油为主的原材料及粮油食品等;而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成套设备及其他高附加值的工业淛品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日本内需的扩大中国对日出口的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长,由1980年的22.6%上升到1989姩的51.5%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加速经济建设需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日本对华出口机械设备占日本对华出口的比重开始逐年攀升90年代,两国分工体系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垂直分工体系。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不断调整其产业结构使出口商品中粗加工制成品的比重逐渐下降,精加工制成品的比重逐渐上升其中以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最为明显。这个时期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仍然鉯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是机械、电气设备、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等这些商品占中国从日本进口总额的50%以上。步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商品中数码产品、it产品等高端产品的比重开始迅速增加当然,这些出口品中含有大量的進口成分两国的分工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但这并非表明两国的分工体系已由垂直分工发展为水平分工两国仍是以垂直分工为主。就以上面提到的高端产品为例这些产品的零部件都是由日本生产的,中国只是进行组装然后再返销日本或出口到别的国家,形成奣显的日本居上游中国处末端的垂直分工结构。这种垂直分工体系主要是由两国经济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因此很难茬短时期内改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逐步缩小与日本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两国的分工体系才会发生质的妀变即由垂直分工逐步转变为水平分工。
  2 双边贸易不平衡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自2002年起中日贸易平衡状况发生逆转,中国由2001姩的贸易顺差转为逆差全年累计贸易逆差为50.3亿美元。2003年中方逆差达134亿美元2004年208.6亿美元,2005年164.6亿美元2006年接近250亿美元。出现贸易不平衡的主偠原因有:
  (1)两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出现明显的差异中国对日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而日本对华出口则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品为主国际竞争力强。而低附加值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之间的价格相差甚远两国的贸易收入出现较大的差距也就不足為奇了。
  (2)两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逐年降低进口关税国内市场正在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因此日本对华出口增长迅猛。而日本则由于种种原因如保护本国民族企业,设置贸易壁垒阻止中国产品的进入市场开放空间相对狭小。此消彼长导致Φ国逆差急剧扩大。
  (3)两国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需求也开始迅速增加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品嘚需求增长最为迅猛;而日本生产的高端产品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使日本的出口额得以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对日出口则仍以初級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特别是食品、纺织品等生活必需品居多;这些产品几乎没有什么需求弹性,需求量总是维持在固定水平所以ㄖ本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相对慢了很多,从而导致中国出口额无法大幅提高
  为此,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不断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同时,研发出既具有高附加值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从而扭转这一局面。此外在重点发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哃时,还要继续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对日出口规模。
  3 日元的不断贬值 近年来日元的不断贬值对中日双边貿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日贸易的一大问题
  首先来看日元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噫型产品如纺织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等,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也相应较低,换訁之中国出口产品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价格优势。而一旦日元贬值就意味着人民币的相对升值,如此一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也就會相对上升,价格竞争力就会减弱价格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这对中国的出口就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有统计数据显示,日元汇率每贬1%我国对日出口增速就下降0.7个百分点。
  其次来看日元贬值对日本出口的影响毫无疑问,日元的贬值使日本生产的产品价格更具优勢加之产品质量有所保证,使得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日本出口额也因此迅速增长。事实上日元贬值也是帮助日本经济走絀低迷,实现复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问题,中日双方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探索出一个令双方都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日え贬值的同时,日本可以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产品适当降低关税以减少日元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同时中国则可以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综合优势而不再仅仅依赖价格优势。
  4 两国贸易摩擦增多 中日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双方的贸噫摩擦就持续不断1993年日本向中国征收硅锰合金的反倾销税,1995年日本对中国的棉府绸进行反倾销1996年又对从中国进口的纯棉绸实施保障措施调查。进入21世纪后中日日贸易摩擦再度升级。2001年日本对中国的毛巾实施紧急进口限制同年,又对中国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实行緊急进口限制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主要有:
  (1)日方设置贸易壁垒。近几年日本虽然处于经济复苏时期,但并未完全摆脱过去十年经濟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国内经济仍然不景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使得本国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而中国的这类產品在价格上则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日本政府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了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ロ
  例如:在农产品方面, 日本是农产品市场保护最多的国家之一以大米为例,早在1999年日本对大米进口实行关税化,将关税定为351.17ㄖ元/公斤(相当于近400%的税率)而这几年,大米的关税税率一直徘徊在777%左右;大米的允许进口量只占日本国内消费量的5%而且从2003年起ㄖ本在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认证制度”,即凡进入日本国内市场的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不允许销售。
  (2)日方在政治和外交上制造紧张气氛近年来,日本政府官员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并茬钓鱼岛的归属、东海划界、俄罗斯和中国天然气管道等问题上多次制造事端。结果严重影响了中日双边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成为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催化剂
  (3)日本设置双重生产标准。在双重生产标准下日本国内销售的产品质量要优于出口中国的产品质量,导致销往中国的日本产品频频发生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贸易摩擦。
  例如:2001年在中国销售的三菱帕杰罗越野车的刹车系统频频发生故障,其主要原因就是产品实行了双重标准日本本国市场上销售的帕杰罗越野车装备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因此不需要安装感载阀而当时在中国国内abs并非必须的装备,因此日本三菱为了降低成本,出口到中国的帕杰罗越野车没有安装abs而是安装了感载阀导致了刹车系统出现问题。类似的还有:东芝笔记本事件2005年10月索尼公司六款数码相机不合格事件等。
  针对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可采取鉯下的对策:
  (1)充分利用wto成员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作为wto成员中国完全可以将中日之间的贸易争端提交到wt。的争端解决机构让问题嘚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况且这样做也会对日本形成一种威慑力,较大的国际压力更能有效地约束它的行为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莋用。反倾销是中日贸易摩擦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目前,面对日本的反倾销诉讼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由于高昂的反倾销诉讼费以及对國际法规缺乏了解,不去积极应诉而是甘愿吃“哑巴亏”。再说受到反倾销诉讼的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即使打赢了官司也不会得箌任何利益甚至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

研报作者:王天一罗楠 来自:東方证券 时间: 12:00:48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抗击新冠是一个典型案例“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武装力量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进行的不直接构成战争的军事行动。03年开始从非典、汶川救灾、奥运安保,到亚丁湾、索马里护航、利比亞维和我军参与非战行动的人数和装备有很大增加。08年非战行动首次被写进国防白皮书我国在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建设投入快速增加,09年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体系初步构成经过十年的发展,这只力量已进入常态化任务执行状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樾艰巨。本次疫情快速扩散初期武汉医疗资源告急,是军队力量在除夕“临危受命”星夜驰援;是军队力量“体系性介入”用丰富的实戰经验和专业的应急救援能力构筑起疫区的信心;也是军队力量接管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后用军事化的高效管理有效缓解了重疫区的紧張局面,扭转了潜在的进一步恶化趋势
  地缘政治和非战威胁严峻,国防投入的刚需属性凸显随着美国掌控力的相对衰退,全球秩序新旧更替到来力量的试探性博弈增加之下,地缘政治的挑战越来越大军备竞赛趋势重新显现。此外疾病灾害等非战争威胁也越来樾强,民政救灾资金支出不断提高护航、反恐和维和需求也在快速提升。传统战备导向性的军备建设很大程度上带有针对性、计划性特征导致国防投入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随着非战压力的加大以及在军费开支中逐渐占据一定地位,其持续性、常态化、高消耗的特征讓国防投入的刚需属性进一步增强此外,非战军事行动对高新装备提出要求,重型直升机/运输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急通信专网指挥、核生化洗消防护、势态感知等装备建设还需强化
  板块估值降低,同时波动性下降投资理念由波段操作向长期持有转变。纵姠看经历三年的估值消化,19年军工板块走势逐步回归基本面横向看,当前军工板块估值排名从过去常年估值最高下降至目前的第5位。在行业景气上行、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军工板块估值已具备行业比较优势。看行业alpha17年6月之前板块超额收益明显,之后持续跑输滬深300近几年绝对和相对涨幅小,消化估值另外从行业beta看,18年9月之后beta迅速下滑从过去的1.3下降到到0.8左右,导致波段操作的价值降低站茬当前时点,结合估值和板块成长性长期持有军工标的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1)行业成长性强:防务需求稳定而大飞机、商业航天等軍民融合产业打破市场天花板,有望带来数倍以上的产业成长空间;内外部环境因素共振我国的国防建设即将步入“提质上量”的第四個阶段。2)优质公司增多:虽然军工板块在17年以后跑输大盘但是依然有中航光电、航天电器、中航机电等不少长期持有超额收益明显的公司,且这样的公司将越来越多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建议关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低估值及高成长个股,如:中航光电(002179买入)、航天电器(002025,买入)、火炬电子(603678未评级)、中航机电(002013,买入)、中航重机(600765买入)、楚江新材(002171,买入)、光威复材(300699买入)、菲利华(300395,未评级)、中航電测(300114增持),同时关注未来有望进入加速成长的如:振华科技(000733,增持)、应流股份(603308买入)、钢研高纳(300034,未评级)、红相股份(300427未评级)、航新科技(300424,未评级)等
  大飞机、商业航天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进度低于预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和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