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用手机看电影腾讯视频看电影时提示有微信好友也在看,怎样知道是哪位好友呢

红高粱-快看电影-高清观看-腾讯视频
红高粱-快看电影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二维码,您可以:
1 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该视频
2 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好莱坞影院推荐
吴宇森打造爱情史诗
高能吐槽大战一触即发
下载手机APP熊黛林请郭富城看电影 迁就甄子丹穿平底鞋(图)
你可能还喜欢
腾讯娱乐讯 日 香港 ()(Lynn)出席有份主演的首映礼时,表示会送戏票给“男友”()欣赏,并希望贵为影帝的郭富城能给意见。当晚她又穿上平底鞋现身,不知是否特意迁就男主角?前晚电影于圆方戏院举行慈善首映礼,主角甄子丹、、熊黛林等出席,反而戏中另一主角()()并未现身。问熊黛林有否叫郭富城欣赏演出?她大方表示:“他或者之后会看啦,不一定会叫他买票的,看一下我有没有票可以给他啦。”再问是否会与郭富城到戏院情侣座位一齐欣赏时,她尴尬说:“不会特意一齐看,我都不知道哪个电影院有情侣座位,希望他看完之后都会给一些意见给我!”“男友”没投诉穿了Ferre裙现身首映的熊黛林予人清新感觉,但就着上平底鞋出席活动。问到是否特意迁就男主角甄子丹高度?熊黛林解释:“我做电影宣传时多数都会穿平底鞋,不是为了将就男演员,而是希望一些电影人见到我真正的身高,找我来拍戏。(郭富城有没有投诉你穿高跟鞋?)没有啊!”同场的甄子丹表示,数日前于内地见过黄晓明,对方正忙拍()执导的新片。甄子丹大赞晓明于内地宣传电影时表现落力,不相信对方不满戏份被删而缺席港宣传的谣言。问到会否觉得黄晓明不来港是避谈与Angelababy()()
的绯闻?甄子丹说:“我觉得私人生活、男欢女爱不需要这么受关注,他整天都来香港都会找我,难道传我同性恋吗?他一向受女孩子欢迎!”而《叶问2》将于今日举行优先场,收益将拨捐玉树赈灾。关云长造型曝光此外,由甄子丹主演的新片原来已于内地秘密开始拍摄,其关云长造型也曝光。只见面上贴了不少胡须的他不断挥舞手上的大关刀,虽然衣着不是特别华丽,但仍非常威武。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娱乐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娱乐”,获取更多娱乐资讯。
[责任编辑:irislau]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开心美刻测评:设置主副账号 摇一摇可加好友
成功登录美刻后将进入主页(腾讯科技配图)腾讯科技讯(乐天)4月24日消息,图片分享服务商Instagram、Pinterest之后,下一个应用爆发点在哪里,或许一款名为Path的应用做出了解答。Path被称为移动互联时代Facebook,是当前备受瞩目的一款移动社交应用,为Facebook前员工创办。值得注意到是,国内已经诞生了同类移动社交应用,与Facebook一样具有SNS基因的开心网日前推出一款私密移动社交应用“美刻”。“美刻”为开心网今年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第一个重量级产品,其基于iPhone的客户端已经上线,基于Android的 客户端也即将于近期上线。通过美刻,你可以创建包括照片、文字、签到、看电影、看电视、看书、吃饭、购物等各种私人生活内容,构建成你的时间轴(TimeLine),并通过时间轴以及手机独有的信息推送功能(Push ),与你最好的朋友分享生活的点滴瞬间。此外,作为一个私密的移动社交网络,“美刻”最大的特点在于首创“主副账号”概念。一方面,“美刻”会使用你现有社交图谱中的信息,挑出那些你最可能与之分享私人信息的好友,进入数量限制为66人的“密友圈”;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创建副账号,把不是“关系最密切的朋友”加到副账号中,而这一账号是不受数量限制。 美刻具有优越的用户体验和时尚的交互设计,致力于为用户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私密的好友分享环境,用最简单最新潮的方式与好友进行沟通互动。下面一起来体验一下美刻独特的有趣功能。初次使用美刻界面(腾讯科技配图)如果用户初次使用美刻,美刻会提示,通过美刻可以分享点滴瞬间,谱写轻松美好的生活。点击“开始”可以开始体验这一产品。用户进入后可以设置真实头像和封面,让好友找到。创“副账号”概念 美刻“主副账号”概念(腾讯科技配图)用户成功登录美刻后将进入主页,主页集中展示好友动态。一旦加入社交网络,会有不同亲密程度、不同类型、不同圈子的朋友来加好友。如果用户希望只有“最好的朋友”才加好友,又担心拒绝某些朋友的加好友请求会给对方造成不悦,那么就把对方加在副账号。用户可以将“最好的朋友”加到主账号,而其他的一些好友,加到副账号。用户主账号下的好友,才能看到这个用户主账号分享的内容。美刻“主副账号”概念,解决社交网络后期的关系膨胀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熟人社交空洞化问题。 摇一摇可以加好友 摇一摇可以加好友(腾讯科技配图)摇一摇加好友已经成为一种热门交友方式,美刻也融入了这一功能。除了基本的“查找好友”之外,双方手机一起摇一摇,即可看到对方,并加为好友。此外,还可以通讯录邀请:邀请手机联系人一起加入美刻,建立密友关系。美刻类似微博的私信功能(腾讯科技配图)使用美刻分享内容(UGC)或发表评论时,用户可以无需等待,所提交的内容将放入上传队列中,客户端将用异步的方式,将内容分享给好友。特别的用处:即使在无网络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提交分享当时的心情内容。当到达有网络的环境时,用户依然能完整地将UGC发布出去,分享给好友。美刻还有类似微博私信功能,用户想和一个好友一对一聊天,聊天内容只有用户和朋友彼此能看到。用户本人可以看到私信列表和聊天内容详细界面。可以发“看电视”动态可以发“看电视”动态(腾讯科技配图)发“看电视”和“看电影”动态:这是美刻的一大特色。用户可以选择将正在收看的节目分享给朋友。美刻也可以发“看书”动态: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正在阅读的图书信息与好友分享 ;发“购物”动态:今天买了哪些好东西、哪家商场打折等信息也可以分享给朋友们。开心网CEO程炳皓近日表示,社交网络将带来的五大兴奋点:从“去中心化”到“个人化”,商业模式逐渐明朗化,移动互联方兴未艾,从社交图谱向兴趣图谱演进,互联网企业全面社交化。未来美刻也将成为一个广大网友热爱的应用。
[责任编辑:skylei]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近日,优酷宣布正式接入微信支付,用户可在优酷视频播放页、支付网关页通过扫一扫直接使用微信支付购买服务,在9月25日-10月20日推出首次使用微信支付点播最低仅0.01元会员折上5折的活动,可谓一分钱轻松看大片。
1、活动时间:日—日;
2、活动期间,首次使用微信支付可享受点播任意大片 0.01 元或折上 5折 开通月度会员优惠;
3、活动期间,任一用户仅限享受1次优惠,相同优酷用户、相同微信用户、相同银行卡均视为同一用户;
4、优酷与财付通保留对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并有权取消作弊用户的中奖资格;
活动地址:
另外祥鹏航空也接入了微信支付:
联系酷口(微信公众账号:iqoocu
, 微信个人账号:weqoocu )
个人微信(weqoocu)
要用脑霖咖扑街 赢了有时无得分 次次输都扣45分...
@稚羽、自然呆: 应该不会,因为界面和功能差别很大的...
手机版内测完
会和网页版同步吗?...
这个功能好。...《福布斯》2011 年评腾讯创新能力全球第四,超越苹果和谷歌,如何理解?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今晨评选出了全球百大最具创新能力企业排行榜,美国一家为企业提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和服务的网站超越亚马逊、苹果等知名企业位列第一。姊妹问题:相关链接:引用链接文章中关于Innovative premium的评判标准:*The Innovation Premium is a measure of how much investors have bid up the stock price of a company above the value of its existing business based on expectations of future innovative results (new products, services and markets) . Members of the list must have $10 billion in market capitalization, spend at least 2.5% of revenue on R&D and have seven years of public data.
按票数排序
187 个回答
腾讯是怎样通过创新一步步登上王者之位的?任何科技行业的领导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必然是创新能力,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失败就将不可避免。腾讯亦然。又有童鞋表示了对腾讯创新能力的不屑,——腾讯不是只会抄袭吗?如果你只看到这些,那我只能对你冷笑三声,问一句:一家生于草莽,没有爹,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北大清华的水草滋养的企业,到底是怎样的魔法在十五年间做到市值千亿美元,比肩四大银行的规模,位列全球互联网四强的?如果抄袭可以做到,你怎么不去抄?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5年前,看看腾讯的创新之路吧。1,QQ是如何打败ICQ的?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2,QQ群是如何打败聊天室的?在QQ崛起的年代,上网=聊天室+新浪新闻+电子邮件。名头最响的有新浪、网易、碧海银沙等聊天室,最高峰的时候,网易聊天室的一个房间就有几万人同时在线。火爆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多少人在网上做着偶遇“轻舞飞扬”的梦。俱往矣。聊天室的没落,在于这种用户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太不稳定,而QQ创新推出的QQ群,可以查看聊天记录,可以自行定义好友名,将QQ从早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真实的用户关系。这个时候,美国的AOL网络集团市值达到1630亿美元,站在巅峰时刻,旗下的AIM即时通讯软件集成了ICQ的功能,也推出了聊天室的功能,并且拥有2000万的用户。但是,AIM软件和AOL聊天室的功能是分开的,这使得AOL聊天室只能成为陌生人的聊天工具,并且,使用这两个软件的服务,还是要收费的:登陆AOL聊天室,每月要支付19.95美元的月费。如今看来,这真是愚蠢的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软件为王的时候,又是如此的天经地义。而美国的社交网站Myspace在2003年上线,F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线,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诞生晚了1-2年。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成功的社交网络,不是FACEBOOK,而是腾讯的QQ群。2002年8月份发布的QQ新版本,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机绑定,摄像头绑定,手机通讯录保存在云服务器,手机资料中新增好友手机类别、品牌、型号等信息。这些功能,让QQ迅速转型成为真实的社交网络平台,而QQ号也成为了人们的网络身份证。2003年以后,QQ推出QQ秀形象、群相册、QQ空间等功能,不断深化满足了用户的潜在社交需求,使得其人气一直保持旺盛。3,QQTM是如何打败MSN的?MSN1999年开通即时通讯服务,依靠微软的雄厚资本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绑定,到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AO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到2003年的时候,MSN已经拥有3亿用户,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成为第一,只差一个:中国。这一年,踌躇满志的MSN开始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与QQ的交锋。凭借免费绑定策略,高富帅的品牌形象,强大的hotmail邮箱和MSN新闻网站服务,很快就在商务通讯市场上占有了一块地盘。此时的腾讯,形势岌岌可危:QQ秀刚刚推出,还没实现盈利,人才匮乏,为了生存,不断卖身融资:40%的股份卖给了海外投资者,换回200万美元发工资,而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买。2003年,腾讯推出企业版QQTM,正面迎击MSN。此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完美细致的用户体验,一点一点的挽回了高端用户的心:UDP方式传送文件速度更快,文件断点续传,文件直接拖放窗口,共享文件夹,屏幕截图,好友分组,聊天记录备份和快速查询,短信互通,视频会议,网络硬盘,软键盘密码保护,个人名片……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都是QQ首先推出,而MSN或者跟进,或者没有的,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白领们的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悄悄的又换回了QQ,而MSN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无人关注的龙套。4,QQ游戏是如何打败联众的?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再看操作人性化。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5,腾讯网游是如何打败盛大的?2001年,盛大引入韩国网游传奇,火爆全国,正式建立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2002年,网易自主研发的大话西游二获得成功,2003年梦幻西游再次大受欢迎,从此成为自主研发网游领域的老大。2003这一年,腾讯也开始进军游戏市场,但是直到2007年为止,腾讯的大型游戏一直没有什么作为。原因何在呢?不但腾讯没有作为,作为网游模式创立者的盛大,在此后几年引入了大量韩国大作,几乎全部折戟沉沙。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我认为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盛大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的,但是产品上并没有任何改进,大量采取拿来主义,随着国内本土研发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任何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必将被市场淘汰。盛大如此,九城如此,早期在大型网游市场上的腾讯也是如此,即使他拥有火爆人气的社交网络平台。2006年,韩国网游市场上枪战射击游戏开始兴起,“突袭OL”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据网络评测认为,此款游戏“真实的枪械数据、人体物理学向CS看齐、地图设计十分精美和优秀,并且《突袭OL》的每一张地图都具备了很强的可玩性。”这款游戏也很快被引入国内市场,只可惜并未能风光多久。在射击游戏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CS这款老牌游戏,他优秀的操作体验,绝佳的平衡性,不是哪个随便进入的游戏能撼动的。2007年,腾讯以极低的价钱从韩国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那里买来了CF穿越火线这款游戏。其开发者Smile Gate公司只是一家33个人的小公司,至今只制作出了CF一款游戏,研发实力实在有限,推出后在韩国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2012年停止了运营,退出市场。其实这一年的腾讯,已经通过QQ秀和棋牌游戏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但买回了CF,还买了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但是这一次,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请注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此后,腾讯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大量获得成功,正是通过这种研发微创新的复制,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从此,中国网游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格局变化:那些只会引入国外大作,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纷纷衰落,QQ炫舞取代了劲舞团,QQ飞车打败了跑跑卡丁车,巨人的进击啊。另一方面,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自主研发网游企业,网易,畅游,巨人,越活越滋润。2009年腾讯推出QQ西游,被网易打得满地找牙。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腾讯网游的成功,是产品创新的成功,而那些相对平庸的作品,即使同样具有QQ这个平台的导流,照样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无情嘲笑。这个规律其实在腾讯身上反复的上演着:QQ浏览器,QQ影音,SOSO搜索,拍拍网购,QQ杀毒,财付通,SOSO地图,因为只有模仿,缺乏创新,始终只能甘当市场的配角;QQ邮箱在早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将张小龙这个技术天才网罗帐下,才获得突飞猛进的成功。腾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他一旦找到了创新的魔法盒,那他就将脱胎换骨,黄袍加身。6,微信的创新和未来。2010年,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腾讯在所有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转身。大象的转身是如此的轻盈而迅速。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微信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1.0版本仅有聊天功能,1.1版本增加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1.2版本打通腾讯微博,1.3版本加入多人会话,2.0版本加入语音对讲功能。直到这个时候,腾讯才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追赶,开始创新之路。2.5版本率先引入查看附近的人,正是这个功能的推出,实现了对主要对手米聊的技术创新和用户大爆炸式增长。3.0版本率先加入漂流瓶和摇一摇功能,3.5版本增加英文界面,全面进军海外市场。这个时候的国际市场上,日本的LINE同时崛起,并且更早一步的开始了对东南亚的占领。而美国的社交巨头FACEBOOK仍在梦中,WHAT'SAPP仍在延续着当年ICQ的软件思维,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时不我待,机不可失。4.0版本率先推出相册和朋友圈功能,4.2版本增加视频聊天插件,4.3版本增加语音搜索功能,4.5版本增加多人实时聊天,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微信的社交平台功能日趋完善,并且一步步向移动智能助手的角色发展。必须说明的是,在视频聊天和智能语音搜索上,微信的比LINE更早了一步,产品体验开始领先。(LINE的成功更多是明星营销策略和商业化生态系统的搭建上,产品创新体验上并无优势。)5.0版本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微信支付体系打通,一个移动商业帝国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从全球来看,LINE的商业化无疑更早获得成功,国际化的脚步也更快,但是腾讯最擅长的从来就是后来居上:只要方向正确,专注创新,奇迹总会发生。2013年4月,海外用户突破4000万,8月突破1亿,月均以超过1500万的速度滚雪球,按此速度,年底将突破2亿,明年将达到4亿,全球用户达到10亿量级。如果一切顺利,腾讯将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创新领导者。接下来,让我们见证奇迹吧。7,腾讯的创新之道。在我看来,腾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腾讯是世界上最早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之一,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区别于ICQ和AOL,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获得大规模商业成功的即时通讯企业。二,腾讯是世界上最早获得成功的真实社交网络平台,通过QQ和QQ群在2002年的创新式无缝连接,让他从陌生人社交转向了真实社交关系,摧毁了传统的聊天室商业模式,并在QQ秀上赚到第一桶金,这种转变在时间上比facebook领先两年。三,最早执行快速迭代微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正是这种微创新能力让他击败了MSN、联众、盛大等众多的互联网巨头,获得强大的盈利能力。平台导流只是让他放大了这种商业成功,否则无法解释腾讯旗下众多失败的副产品,譬如SOSO搜索等。四,腾讯是所有大象企业中最执着于创新的企业之一,这体现在微信的成功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转型上。即使在全球来看,腾讯的转身也要早于美国的facebook,仅仅慢于谷歌。截止2013年一季度,腾讯拥有2万5000名员工,其中超过一半是研发人员,累计申请专利7000项,全球互联网企业中仅次于谷歌和雅虎。这就是腾讯的创新底蕴。—————————————关于创新与抄袭的争论。如果说,产品的模仿就是抄袭,我相信国内互联网的从业者,没有谁是干净的,包括国外的谷歌facebook同样有这样的行为。争吵这些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我相信,任何老大都是通过创新来实现对竞争者的超越的。普通人不知道,不代表没有。如果只将别人的成功归结于抄袭,我们将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只有研究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我们才能获得成功。祝大家好运!——————————————大创新与微创新腾讯的大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交平台领域,QQ与ICQ,QQ群与聊天室,微信与米聊、whatsapp,表面上很像,好像抄袭,其实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开发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没有这些本质上的体验区别,腾讯不可能在今天获得社交网络战争的完胜。腾讯的微创新,主要体现在游戏开发和应用工具层面,抢了很多人的饭碗,让很多人不爽。但是,微创新真的不值得让人尊敬吗?我来告诉你:珍妮纺纱机是在原有纺纱机上的微创新,瓦特蒸汽机是在原有蒸汽机上的微创新,没有微创新就没有工业革命;爱迪生灯泡是在原有灯泡上的微创新,西门子在法拉第发电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微创新,莱特兄弟在原来单发动机飞机的基础上微创新为双发动机飞机,奔驰将原来的蒸汽机汽车微创新为内燃机汽车,他们没有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伟大创造,但是他们的微创新改变了世界。——————————————你行你上有同学对我这句话表示了鄙夷。我的观点是,事情要一分为二来看。如果话题针对的是普通事情,比如一盘菜,一场足球联赛,那么这句话就没有说服力,因为显然有更优秀的人可以完成它。如果针对的是世界顶级的人物,比如成吉思汗的军事能力,老毛的政治运筹能力,乔布斯对创新和艺术的结合,周星驰的喜剧想象力,那么我认为就有充足的说服力。因为在这个领域,他已经用铁的事实证明,他是最优秀的。事实上,我认为腾讯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企业,没有之一。腾讯的成功,我认为是创新,远见和管理三项能力的结合。在这三项能力的发挥上,他已经做到了一个创业者所能发挥的极致。所有创业者都应该研究和学习他的成功之道。___________如果腾讯进入了你所在的领域,你怎么办?正如百度帝国的边界是广告媒体市场,阿里帝国的边界是电商市场,离开了这个市场根基,他们涉猎的产品大多以失败告终,腾讯帝国同样是有边界的。1,社交网络。社交平台是腾讯的命脉,对于腾讯来说,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腾讯对社交的积累非常深厚,面对所有的挑战者,几乎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从未遇到对手。但2003年后,腾讯转型熟人社交市场,对陌生人社交市场的关注就下降了,为以兴趣为连接点的陌生人社交市场留下了创业者生存的空间。我们看看一些成功案例:新浪微博:微博本质上是围绕着“新闻信息”这一兴趣点而产生的陌生人社交市场。由于其迅速扩大的影响力,腾讯在焦虑之下迅速推出了自家的微博展开竞争。目前仍然处于下风,但由于腾讯的资金雄厚,未来的较量将长期化。由于新浪在媒体市场上的人脉和品牌效应,腾讯想超越难度很大,未来可能像腾讯门户和新浪门户的关系一样。YY欢聚:围绕着“视频通话”这一兴趣点而发展起来的陌生人社交市场,目前的商业化能力很强,发展迅速。腾讯也推出了与之竞争的产品,但是由于重视程度和产品体验等问题,并未对YY的发展产生威胁。YY的成功,在于他的语音通话技术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不惧怕腾讯的进入。陌陌:围绕着“地理位置”这一兴趣点而产生的陌生人社交市场,与微信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由于微信的重点在于熟人社交上,淡化了对陌生人社交的处理,使得陌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并且凭借“约炮”等概念默默发展。微信为了自身更广大的市场利益考虑,会与“约炮”这些联想尽量切割,使得陌陌并无生存之忧。豆瓣、唱吧、知乎、雪球:分别是围绕着“文化”“
音乐 ”“知识”“投资”这些兴趣点而产生的陌生人社交市场,这些市场的商业化能力不明显,空间狭窄,腾讯没有进入。在陌生人社交市场上,腾讯会根据社交平台影响力的大小,综合考虑,选择对自身根基“熟人社交网络”威胁最大的领域进行竞争,因此微博首当其冲。而在其他细分领域,或者推出几个简单的产品,增加用户粘性,但受限于资源投入,其实并未对这些细分行业龙头产生影响。为什么腾讯不大举杀入陌生人社交市场,将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占领?第一是资源分配问题,腾讯虽然很庞大,但是资源投入总是有限的,将主要精力投入在了熟人社交市场上,其他资源就少了。第二是货币化能力问题,腾讯的熟人社交平台能够很好的将流量导向娱乐游戏市场,产生大量利润,陌生人社交的货币化能力就要弱多了,几乎除了少部分的广告和电商推荐,并未能带来更多的收益。2,游戏娱乐。2013年Q3,腾讯的增值服务收入占总收入75%,其中游戏占54%,QQ秀等娱乐服务占21%,是腾讯帝国的利润支柱所在。服务于年轻人--控制游戏娱乐市场,是成就腾讯今日地位的关键:2012年Q4,腾讯占据客户端网游市场份额的40%,远超网易的17%和盛大的9%。虽然如此,腾讯的游戏布局也并非是通吃的,仍然留下了竞争者参与的空间。我们看到,腾讯最成功的游戏,集中于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QQ棋牌、QQ飞车、QQ炫舞这六款游戏上,其他游戏虽多,其实处于打酱油角色,并未贡献多少利润。而这六款游戏,无一例外的,全部属于竞技类型。在另一个利润丰厚的角色扮演游戏市场上,腾讯其实并无大的作为。原因何在?我的观点是:第一,腾讯的竞争对手网易、盛大、畅游、巨人、完美,在角色扮演游戏上更加专注,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产品;第二,腾讯的平台战略思维,倾向于重点投入资源发展更具有持久性利润空间的竞技型游戏,因此忽视了剧情型的游戏开发。这个局面会改变吗?其实答案和社交网络市场是一样的,资源投入的分配永远是有限的,剧情型游戏的流行属性和利润长期化弊端,使得腾讯不可能将资源重点转入到这个领域,竞争力始终不如更专注的相关游戏企业。3,电子商务。2013年Q3,腾讯的电商业务贡献营收15%,仅次于游戏,同比增长108%,发展速度迅猛。很明显,未来的日子,腾讯将把资源重点投入到电商领域,与阿里巴巴、京东展开厮杀。过去几年,腾讯一直在投入资源培育电商业务,但实际上效果不明显,被阿里巴巴彻底的边缘化了。直到将易迅收归旗下之后,电商业务才开始突飞猛进。微信支付体系建立之后,腾讯的电商未来,开始变得光明。腾讯的平台导流一直存在,而过去不行,现在却火了,原因何在?事实上,电商市场和游戏娱乐市场是隔了一条河的,线下的投入和运营效率非常重要,没有出色的运营,没有懂行业的人才,腾讯在这个领域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腾讯电商的起飞,完全是易迅创始人卜广齐的功劳。腾讯在看到成功潜质的情况下,大力投入资金和流量支持,放手一搏,这是对腾讯的投资眼光的回报。而在其他领域,人才难得,QQ商城也好,QQ团购、财付通也好,基本处于惨淡经营状态。4,信息媒体。2013年Q3,腾讯的广告业务贡献营收9%,处于最末,并且包括了拍拍网购业务的收入。在这块市场上,腾讯是有过企图的,但是由于成绩的不理想,最终放弃了。腾讯网:最早拓展的门户业务,在市场影响力上一直未能动摇新浪的地位,但是总编陈菊红上任后,便继承了南方系的精神,策划更加新锐,与新浪的四平八稳形成对比,渐渐形成南北对抗的阵势。腾讯视频:最晚加入视频市场的竞争,在集团资源支持下,一定会是最后留下来的几个巨头之一,至于能不能成为第一,那就要靠执行者的运营能力了。依我看来,最后会成为仅次于百度爱奇艺的行业老二,毕竟视频市场的媒体属性更强,百度的流量导入其实更快捷。SOSO:挖了谷歌的技术牛人,投入大量金钱,也没能达到预期,这大概是腾讯在过去十年里最伤心的一笔投资了吧。垂直媒体:一直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属于媒体市场,离百度的信息入口更近,离腾讯的娱乐定位有点远了,利润前景和资源投入的综合考量之下,使得腾讯选择了放弃。5,工具应用。腾讯开发了大量的工具应用,主要包括——系统应用类:TT浏览器、旋风下载、QQ输入法、电脑管家、应用宝……娱乐应用类:音乐播放器、QQ影音、电影票……日常工具类:QQ邮箱、网络硬盘、QQ词典、soso地图……其实这些包罗万象的应用工具并没有为腾讯带来利润,甚至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但是腾讯为什么一直还要不断投入呢?这就要说到腾讯的“工具”情结了。腾讯是靠QQ这款通讯工具起家的,对工具的用户粘性有着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并且这些工具大多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拉几个人,投入一点小资源,就可以开发出来。因此,腾讯在应用工具上虽然一直在不断的投入,其实重视程度并不足,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除了QQ邮箱这款产品,继承自技术天才张小龙的foxmail以外,其他产品获得成功的并不多。还有QQ输入法这款产品,经过对比,发现和几年前相比,确实进步很大,由此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成功。问题是:为什么腾讯的平台导流并没有让这些应用统统占据领先地位呢?答案是:首先,腾讯的平台只能让用户看到这款产品,但是能不能留住用户,还是靠产品体验的。其次,腾讯的投入一直都有,但投入一直都是有限的。分析腾讯的这些应用工具,我们会发现,腾讯的产品大多走的是“简约”路线,功能并不贪多求全。这源于腾讯的投入限制,也是源于腾讯并不依靠他获得收入。于是那些产品竞争力在于“稳定”和“速度快”的应用,腾讯就获得了成功,那些产品竞争力在于“丰富”和“个性化”的,腾讯就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总结:腾讯帝国如果用一座金字塔来描述的话——第一层:基座底层,熟人社交平台——竞技型游戏市场。这是腾讯最重视的领地,也是其主要竞争力和利润来源。第二层:微信支付和B2C电商平台——腾讯视频。这是腾讯扩张的主要方向,矛头指向阿里和百度的饭碗,成功与否关键是项目负责人的运营能力。第三层:应用工具——角色扮演游戏——微博——腾讯网。防御型投入,自生自灭,能成功就好,不成功也没关系,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持续不间断的研发更新”和“简约的产品特性”。第四层:陌生人社交——垂直媒体——垂直电商——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属于腾讯的边界之外,偶尔插足,基本不关注。现在,作为一名创业者,如何与腾讯对抗,如何选择创业项目,你想好了没?
关于这点,请看福布斯发布的原文,其最大的论据在于其称,腾讯通过QQ改变了中国人的交流、通讯方式。这是腾讯最大的创新。
这一点没有错。请不愿自主思考的人看完下述解释:
在各类中国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史书”(如《沸腾十五年》)中均有提到,在腾讯推出模仿ICQ的所谓ICQ的中文版本QICQ中,最重大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我认为这里还可以放多组“最”)的一项创新是,马化腾想到了将用户资料、好友数据等所有信息全部保存到服务器端,而不是像ICQ那样,保存到客户端。
也许有人不明白这有什么大不了。
ICQ当初把用户资料、好友数据(几乎是除用户名、密码之外的所有数据)都保存到客户端,这意味着,如果换一台电脑,你的IM帐号所有的好友都没有了,所有的信息也都没有了,想联系谁了,就自己回忆他的帐号并添加他为好友,然后再通信。
这一点在国外尚可以忍,因为国外互联网、PC已经有所发展,有不少人拥有自己的电脑,不用频繁换电脑用。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所有(或称几乎所有)人在上网时的首选就是去网吧。如果不是马化腾的这项重大创新,QQ不会存活下来,ICQ在中国也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活路(如果它不反过来来copy马化腾的这项创新的话)。所有中国人也没有任何一个可用(都不要说好用)的工具用以即时通讯,上网要即时联系谁时,依然只能打电话(注:不能打手机,因为1998年前后,中国的手机加上号的钱加起来大约1W5左右,考虑到当时的物价,当时的手机抵现在一辆车)。《福布斯》所称的改变中国人通讯方式的工具也不会出现。中国人不知得多过几年无法正常网上通讯的日子。我想说,就谈对中国人的改变与帮助,苹果的任何产品之于腾讯QQ,不敌远甚。(当然福布斯的评选不应当只考虑了QQ对中国人的影响,这一点我也不太理解。)
我希望大家懂,这是多么重要的一项创新,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久没人提这一点。创新不是看你做了一个多么不同的东西,而在于你创新的东西(即时再小再不起眼)多么能帮助人们实现基本需求(对QQ来说是即时通讯,ICQ完全无法帮当时的中国人实现这一无比基本的需求)。
多少人多少工具抄袭了QQ的这一项
将用户资料和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端的创新?
人云亦云是国民的悲剧。请自己长出自己的脑子。
腾讯的很多产品的确有些无脑copy,但是大部分是有自己的改动(按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微创新”?)在里面的,如果不是这些改动的确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你确定就只是QQ的用户数量优势吗?你确定??
以上是个人观点。
附:有价值的评论:
@葛苏强称:
你说的这种创新是基于QQ和ICQ的对比,ICQ没做不代表别人的企业没做。腾讯的很多东西都是“微创新”,甚至属于投机取巧的行为,将QQ游戏和QQ软件关联,实行一键登录的方式,相比于没有QQ软件的游戏平台也是一种创新,基于三国杀算法之上换个名字的英雄杀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也确实方便了用户,但这种创新应该大力提倡吗?
"ICQ没做不代表别人的企业没做。"你可以试试举出在马化腾之前将IM工具的用户信息保存到服务器端的例子,可能有,但我的确是不知道。
我向来不觉得投机取巧有什么大不了,这是商业领域,不是过家家,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资源不利用吗?腾讯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户量大粘性大,让它不利用这个优势,反去以及之短攻敌之长吗?同理于任何其他互联网大企业如百度、阿里等,他们做得也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利用的东西不同而已。另外一方面,腾讯不是生下来就有这个最大的优势的,这是它一步步白手起家的打拼出来的。
腾讯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创新不创新、抄袭不抄袭,而是不能始终将利益仅掌握在自己手中,腾讯的开放正是在做这件事。腾讯似乎有能力让绝大多数创业者没有活路,但是他不应当这样做,不是因为会引起公愤什么的,而是因为这样并不持久。
只要不是幼稚地过家家地让腾讯做一个公益机构,就必须考虑商业角度,而从这个角度上看,腾讯做得无比正确且恰当且合适且合法合理合情,只是没有合得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只是这对创业者未免是残酷了些。
“这种创新也确实方便了用户,但这种创新应该大力提倡吗?”
不应该提倡。但是不提倡,和这样做能不能得到商业上的利益与好处是两码事,只要满足了后面半句话,任何企业这样做我都不会觉得怎么样。
PS:每当看到关于“充满铜臭味的企鹅”之类的话,我就很想笑。说出这话的人,他开的公司,他所在公司就没有所谓的铜臭味?大家年纪都不小了,不要说这种小儿之言。
顺便提一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腾讯在历次灾难、中捐多少钱?弄了几个公益基金?你再想想你家公司捐了多少(觉得腾讯是因为家大业大的话,你按比例算算也行。)
腾讯的公关太少了,近1W5的人数据说(莫太较真,只是据说)只有几十个公关?这样的比例,在其他公司(特别是360,360里面周鸿祎一个人抵200个公关)可以想象么?
1、腾讯喜欢从0.1开始创新。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创新。2、腾讯坐拥QQ上亿用户,推广产品的代价低到无人能及。3、以马化腾为首的腾讯人很低调,对PR做得不到位,至少比不上老周。所以被人骂。在中国,骂人最多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目的的喷子,一种是不会独立思考的暴民。前两点让腾讯得罪了喷子,第三点让腾讯被暴民厌恶。
实际上苹果的营销手段要比创新手段在利润分成中占的份额大
我觉得大家对腾讯的诟病并不在于其缺乏创新能力,事实上腾讯的产品在细节、用户体验乃至功能方面并不缺乏独到之处。问题是腾讯挟庞大用户基数,以如此规模,如此能力,却只是一家大公司而已。缺乏震撼业界的成就,仅凭借用户数和体验就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吗?另外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死吧”的态度树敌无数,上次3q大战绑架用户的举动也让人相当失望——就算是360流氓,撑死只算诱导用户,你倒好,直接就拿关系链这把刀子威胁用户。再牛逼些估计要学抄水表了吧?所以总结起来,腾讯的伤不在创新上。不过不可否认腾讯一直在进步,希望他能成长并带动整个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 rev.2 修改,完善细节
这篇文章,国内同仁嗤之以鼻。同时我也对这些对腾讯创新嗤之以鼻的人嗤之以鼻。不要以为创新就是史无前例的发明创造。据我所知,爱迪生的电灯,瓦特的蒸汽机都不是史无前例地突然发明创造,一下子的诞生,更别说Google的网络搜索,苹果的智能手机和iPad了。同样是互联网公司,Google让你顶礼膜拜,但做网络搜索的第一家公司是谷歌么?更别说Google的一系列网络产品,哪个不是fast follow?突然想起不少人骂腾讯的Q+,说又模仿谷歌的G+了。这真的无法不让人对那些毫无独立思考能力只能一阵跟风而且冥顽不灵的网民们嗤之以鼻。
更看重的是实力。。而不是抄袭,能学习也是实力,不学习,不打击,自己早晚要被新型互联网产业打败,世界很残酷,互联网也一样,就像学习是能力,学习了,并且能把他做个更好,才是能力....下面是关于苹果的一段话,一样的意思-----------------------------------------------------------------------------乔布斯并不是PC的发明者,但是苹果电脑却使人眼睛发光;他也没有发明MP3,但iPod却风靡世界;他以前没有做过手机,但iPhone将诺基亚摩托罗拉打得落花流水;在乔布斯之前许多人做平板电脑失败了,但iPad却激发了消费者的狂热......所谓创新,就是把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再做得更好一点!-----------------------------------------------------------------------------很有意思的一段话-----所谓创新,就是把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再做得更好一点,仅此而已
难道只有大刀阔斧的创新才能叫创新,难道iphone出来之前没有智能手机,那N73叫什么?腾讯滔滔不叫微博?腾讯空间不叫fackbook,为什么?如果站在产品上创新,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创新;创新如果不基于人的需求,那么就要砸钱去做洗脑式的营销轰炸
QQ改变了整个中国的沟通方式,从人口上算当第一当之无愧。腾讯有资源,可以快速复制,有这种能力你总不能不让别人用,这跟创新无关。而在复制之后的所谓“微创新”上,腾讯做的十分优秀,足以证明自己的创新能力。然后,跟风点评一下这家公司——如果仅从商业考虑,不管是中石油还是电力还是腾讯,他们都没错,利用自己的资源将利益最大化,起码是短期利益最大化,这有错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公司,中国的能源产业,中国的互联网会不会更好,消费者会不会得到更多,这个真难说。然后回到商业,如果没有这些公司,相应市场会不会做的更大?从业者的整体利益会不会更大,腾讯能不能跟被他抄袭致死的公司实现共赢?另外当年各种抄袭icq的im一堆,很难说没有其他的也把用户资料放到服务器端,真正让腾讯胜出的创新应该是手机QQ,傍上移动实现短信和QQ的互通,找到赢利点。这个更当年google差不多,搜索引擎一堆,想卖身都未遂,最后找到了adwords这个赢利点才成就了今天的“伟大的公司”,而这个赢利点甚至不是google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抄(还是收购,忘了)别人的。
创新的定义不是像叮当一样,平地一声雷就变出一样东西,而是像自然的演化过程一样,一步一布的在前面原上变异。把话题放的更远些,人类也算是一种在类猿人上的创新,正因为这种创新符合了自然的发展,人类才可以大量繁殖与持续存活。如果认为创新是像上帝一样,创造出夏娃,那自然也否定了自己不是来自于类猿人,这在目前的认知角度而言明显是错的。我们也很难违背“演化”这种规,所以创新基本都是演化过程!周围的每一样物品基本都是一种演化物!
其实福布斯已经说了,这个排名来源于创新溢价排名。在解释创新溢价之前,先插几句个人的看法。如今腾讯拥有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质的产品渠道,已经没有必要自己创造一个很有创意的产品了(这样风险很大),相反,快速模仿已经被市场证明的产品,并依靠自身的用户基数、企业人员的技术优势、产品思维快速迭代更新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功能,这是腾讯屡试不爽的创新技能。何况,要说创造才算创新,那么中国哪家互联网企业能带上创新的帽子?哪个不是Copy to China的?而很多人看到腾讯的产品大多能成功,把原因直接归结于用户基数实在太狭隘。TT浏览器、QQ旋风、朋友网、SOSO、拍拍、QQ问问等等一打半死不活的产品证明了核心竞争力永远在产品本身!贴一个福布斯自身的解释,关于这个排名本身可能靠谱的回应:福布斯中文网今天对这些议论,这个榜单的方法论就是依据各个公司的“创新溢价排名”。2013年榜单里,中国的腾讯控股的创新溢价是40.7%,排名18,另一家公司百度是60%,排名第6。而苹果公司只有22.3%,排名79。2012年的榜单,百度和腾讯依旧排名高于苹果。今年腾讯创新力溢价有小幅下滑。来自制榜者的解释:“创新溢价就是指公司市值中,不能用当前产品在当前市场上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净现值来衡量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市场之所以给予公司的溢价,是因为投资者相信公司会开发出新产品或是进入新的市场,这些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Hal Gregersen, Jeff Dyer)。从基本面来看,投资者愿意以高于公司现值的价格购买其股票,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公司未来具有成长性。他们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收入。那么,未来的成长性来自何处?主要是来自于投放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亦或是进入新的市场,而这些都需要创新。因此,我们的主要观点就是,创新是公司未来可预期成长的主要推动力。”
首先说一点,我也不喜欢腾讯,甚至是讨厌,因为。。我后面会讲为什么腾讯“改良”,会遭如此多得人讨厌呢?个人理解:1.腾讯太强大!强到让众多互联网公司和准备做互联网得人们恐惧!2.为什么恐惧,因为怕他踏足自己得领域。且没多少人有信心能干得过他!3.总得来说还是利益关系冲突!没有利益冲突,谁怕他?谁讨厌他?!打个比方:你是个屌?丝,你正在努力追求你得女神,你们是一个部门,若现在新来了一个高帅富到你们部门,你会不会很紧张?那如果高帅富跟着你一起天天缠着你得女神,你会不会视他为敌人?且惧怕他抢走你得女神?而若有一天你知道这个高帅富是一个Gay,且每次你们三人出去玩都是高帅富出钱,不用花你一分钱。你会如何?还讨厌他?或者慢慢有点“喜欢”上了这个出钱得高帅富?好吧,回到正题腾讯是不是具有很强得创新能力?1.创新能力是有,也很强! 但是。。。这些都是必须得!2.这么大个公司,赚了那么多钱,他们得创新人才会少?创新能力会差?3.而且,腾讯得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中国最强的,摁,据我所知的所有互联网公司里。(综合加分,没人比的过他。但他也是抄袭最多的,这一点是毋需质疑的!)4.毕竟影响巨大的创新型产品是多久才出现一次,很少有是从大公司“生产”出来的,大多都是“加工”。 看到评论,所述确实过激,实属不对,删除之.补充:1.福布斯评价创新能力,个人认为是基于影响力的基础上.腾讯在中国的影响力,没得说.2.腾讯用户基数大,技术强人多,确实是每个和腾讯撞车的创业公司的恶梦,我依然确认这点.3.难道和腾讯撞车小企业就不创业,就放弃了吗?! 当然不是,这会让你更加努力的创新,更加努力变好.嗯,前提是,确保腾讯是不怎么发力的领域.毕竟腾讯精力有限.4.当然,小型创新公司也有小型创新公司的活法,我就不说了.5.创业困难是一定的,不要妄想你有一个好点子,就能轻松创业发财赢娶白富美.你要有准备!6.这种话题本来就没有意义,还能有什么营养.只不过看谁延伸的更好看,跑题跑的远.还不如来点鼓励.7.加油吧!创业者们!不要怕,生命在于折腾,才不至于浪费!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的专利最多(1000多项国家授权的专利),申请的有5-6千项,从06年就开始做专利这块,专利工程师与研发人员一起工作,确保那些东西是别人做过的,那些是没做过的,做过的想办法做到极致等等,腾讯的专利负责人是从华为请来的,华为的专利大家都知道吧有一面专利墙。腾讯的确很低调,非常会做人,在中国就要低调,得瑟的就快死翘翘了,中国人干别的不行,气人有笑人无可有两下子,谁出名整谁,没被干倒的都是后台巨硬,再就是特会做人不咋胡不得瑟非常低调。任何人都要记住一句话”人的一生,没有人会活得那么干净“所以要低调,找任何人的麻烦很容易,炒作也是有技巧的适可而止,有些线一定不能碰。
这么多人认为腾讯只是抄袭没有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家潜意识里都把创新想成创造。---------------------------------------------创造和创新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创造,是指第一次将一个产品做出来,或者第一次引入一个进程。爱迪生是一个创造者。而某个人对一个已经存在的事物做了改进或者重大贡献时,也就有了创新。乔布斯是一个创新者。 -------------------------------------------想清楚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区别之后,也就不会对《福布斯》评腾讯创新能力全球第四,超越苹果和谷歌,感到困惑了。如果有人说腾讯创造能力全球第四 那就是言过其实了。
国内的网站都是抄袭出来的。所以我们没理由批评腾讯,我支持腾讯的创新
-------------------------------------------------乔布斯并不是PC的发明者,但是苹果电脑却使人眼睛发光;他也没有发明MP3,但iPod却风靡世界;他以前没有做过手机,但iPhone将诺基亚摩托罗拉打得落花流水;在乔布斯之前许多人做平板电脑失败了,但iPad却激发了消费者的狂热......所谓创新,就是把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再做得更好一点! ------------------------------------------------评价ipod的时候千万别忘记itunes,这两个东西是一体的,当初,没有itunes,根本就没有办法向ipod中导入音乐,对于音乐的版权保护,销售渠道都是全新的创新。这两个合在一起才是对音乐界起到巨大影响的创新。iphone的创造性的全屏触摸,就一个功能键,外加app store,这些都是之前没有过的。所以上面这个评论也太笼统了,总这么笼统的说,个人觉得太容易忽略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怎么说呢,,腾讯在微创新上是无能能比的,,至于大的方向么,也许可以被称为借鉴吧,,但是这都是大家说说而已,人家用实际成功和收益证明了一些东西的苍白无力,希望腾讯能走的更远吧
我个人就微信写这个文章来分析腾讯是不是抄袭问题腾讯为什么现在出不了MeeGo手机?
腾讯所说的抄袭不仅技术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围绕这个,认为这个无所谓),哪怕是错误提示都用别人的,比如在自己微博的函数都是sae_打头,腾讯的本质在抄商业模式在中国本地化。一定要等某一个产品在中国实施没有问题了,并且看到用户在激增后,才会跟进。 换句话说,一定要等人把地雷阵趟过,才会跟进。有时对手趟得只有半条命了,腾讯还会上给对手补几刀, 这才是创业者不齿的原因。所以才有人风传它会偷偷去扫描用户电脑,去找满足这两条的新东东。所以,腾讯永远不会第一个做有灰色地带的产品,比如微博,支付宝,米聊这样东东,有先行者,他才会跟进。
福布斯最近出了很多文章黑Facebook,它的权威性不干苟同!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如同我们的国家。我们走在发展的路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运用了一些我学来的东西或是COPY来的东西,加以修改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之中,我本人不认为有什么不好。主要的是我们要尊重原创权益,微创新也好。适于发展最重要,能在第一时间占领市场就是王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不是好友的提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