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交通局康达塑业老总是谁

沧州市公司开拓市场求发展
自力更生创业绩――记镇原县康达实业公司董事长、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启乾--中国庆阳网
 文章检索
开拓市场求发展
自力更生创业绩――记镇原县康达实业公司董事长、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启乾
时间: 9:58:02&&&来源:&&&作者:镇原县人社局&&&编辑:张莉
敢作敢为& 勇于创新
  镇原,地处庆阳市的东南部,是庆阳市的人口大县之一,不但是中国的书画之乡、文化大县,也是国家扶贫的贫困县,十年九旱。茹河从境内穿流而过,境内地形复杂,群众“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业基础薄弱,耕作方式落实和种植单一等原因,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落后,工商企业底子薄、规模小,行业单调,县内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外出到经济发达的其他地区务工,成为庆阳市著名的劳务大县之一。50年代曾经是“陇东粮仓”的主要“兼容区”,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涌动的时候,随着国家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投资的力度的增加,长期生活在封闭、守旧中得镇原人看到了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曙光,一些有眼光的茹河儿女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时代的挑战,集自己的智慧,聚四方之灵气,抓住机遇,开始在市场经济中拼搏,将希望和梦想播种在脚下这片黄土地上,他们在当地领办经济实体,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渠道。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曾经为镇原经济发展创下“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的大局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一些民间资金和外来资本开始注入民营企业,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稳步发展解除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束缚,为了不断地上规模、上档次,这些民营企业开始走联合重组、集团化经营,由单一的自产自销向外向型一体化经营发展的路子迈出,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群体。  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庆阳市凯迪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启乾就是镇原县民营企业中得佼佼者,他创办的经济实体,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虎年年末的一个上午,我们慕名来到镇原,在县工业局园区办公室有关领导的亲自陪同下,在县城的工业园区的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对刘经理进行了采访。  曾经毕业于甘肃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刘启乾,原是镇原县原物资局的一名正式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敏锐地抓住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民营企业的号召,放弃了国家干部的铁饭碗,踏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过认真的市场考察和对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于1994年8月投资3040万元注册创办了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粮食加工、脱水蔬菜、冻干黄花菜加工和废旧废料收购加工,塑料编织袋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填补了当地这个行业的空白。  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镇原县平泉镇南街,占地2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经过多年的不断向前发展,公司规模显著增大,现有职工28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名,是甘肃省和庆阳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在创办初期,主要以加工粮食为主,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依靠产业化发展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刘启乾花费5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先进的面粉加工生产线,以当地盛产的冬小麦为主要生产原料,安置38名社会剩余劳动力进厂务工,开业的头一年,公司的产值300多万元。经过不断滚动式的向前发展,面粉厂的生产能力不断加强,1998年生产产值已经达到了500多万元,上缴国家各种税金20多万元,成为当地一家具有实力的粮食生产企业。  镇原县不但是有名的文化之乡,也是庆阳市的农业大县之一,黄花菜和其他蔬菜的栽培种植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黄花菜栽植的历史悠久,规模不断扩大,品质在全国也名列前,1984年被国家外贸部授予出口荣誉证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1990年被国家农业部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  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所在的南部三个乡镇,是镇原县黄花菜主要产区之一,优质黄花菜栽陪面积达到3500多亩,规模发展的黄花菜产业带动了当地其他蔬菜种植面积的发展,原料资源十分地充足,成为当地培植地方财源的产业之一。  脱水蔬菜这个项目年设计加工黄花菜成品冻干蔬菜300吨、加工番茄、青红辣椒、四季豆、甘蓝等脱水蔬菜500吨,总收入达到75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60万元,实现利润650万元,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200多人到企业务工,可以有序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脱水蔬菜生产线的正式投产,是刘启乾经过多方考察、吸收外地同行企业的经验,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选用兰州科近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成套设备216台(件),投资304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590万元、银行贷款450万元)上马了300吨冻干蔬菜和500吨脱水蔬菜项目,这个项目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需要,对当地区域性优势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生产原料需要各种鲜菜19000吨,每吨干菜需要20吨鲜菜,公司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帮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要求,以绿色资源为依托,以工业化生产手段为支撑,培育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出了规模化、市场化、效益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与所在地的平泉、新城、中原三个乡镇的农户发展订单种植蔬菜面积4620亩,与农户签订了3816份种植合同订单范围辐射到这三个乡镇的22个行政村、3816户农民,其中贫困户116户。公司从资金方面给这些贫困户进行先期的支持,从技术方面给予帮助,使这些订单农户每亩的收入保证在元以上。使订单区农户的经济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解决了当地农民种植蔬菜保鲜和销售的难题,当地种植的蔬菜,就地进行再加工,既增加了蔬菜的附加值,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又把当地盛产的农产品推向了国内和国际大市场,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也为当地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化调整拓宽了新的渠道。  2002年,刘启乾认真总结公司发展的经验,定位企业发展的新思路目标,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公司面粉厂设备已经陈旧落后的现在,毅然将正在经营得红红火火面粉厂的全部设备转让出去,腾出空厂房新上了一套利用废旧制品生产编织袋的生产线,填补了当地的市场空白,为废品的回收利用拓宽了路子。
努力拼搏&& 开拓进取
  2010年1月,刘启乾经过慎重考虑,为了扩大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规模,将编织袋生产线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在他的申请下,县政府批准他新组建的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县城的工业园区。经过5个月的紧张建设施工,公司的一期工程顺利建成,6月15日,公司生产线正式投产,办公区暂时拥挤在几间板房内,新的办公区就在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  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是庆阳市一家具有规模的塑料包装袋生产企业,总投资6290万元(其中固定资金5090万元、流动资金1200万元),其中公司自己筹集393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申请庆阳市科技攻关补助经费60万元(2010年7月已经拨付40万元,2011年再拨付2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2817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385名,其中技术人员58名,计划建成四条生产线,购置设备216台(件),年可加工各种塑料编织袋1.2亿条,同时又新上了两条塑料管材生产线,计划年加工各种型号管材15.5万米,创造产值1.42亿元,上缴税金64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生产的产品每年需要废旧地膜、废旧化纤袋及废旧塑料制品18200吨,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3600万元。  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塑料编织袋项目中的纸塑油井水泥复合包装袋产品是2010年庆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公司正式投产以来,由于严抓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营销渠道不断拓宽,公司的生产采取三班制循环生产,全额开工生产,生产一线已经安置省内的剩余劳动力进公司就业。  为了有效地保障公司的原料供应,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在县内的平泉、新城、城关、屯字、太平等乡镇设立了8处废旧收购点,在县外的西峰、宁县、环县等县设立了七处废旧收购点,共安排废旧收购人员45名从事专业的废旧收购。截止2010年10月,已经回收废旧塑料3100吨(其中废旧地膜900吨),农民交售废旧塑料收入可以达到210 万元,公司在收购废旧塑料的过程中,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大宗废旧塑料收购户的补贴奖励力度,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的废旧塑料收购加工再利用项目从2010年6月投产以来,经过几个月的生产,到当年的12月底,在加工废旧塑料生产上,从外地购回造粒清洗机两套,加工成塑料颗粒2560吨,生产各种塑料编织装3600万条,产值3875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8万元,实现利润216万元。  在生产管理上,刘启乾充分发挥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能力,根据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员工,以气度约束员工。他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制度,吸纳和招聘了部分专业的管理人才,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以高质量的产品推向市场,促进企业不断巩固发展。
前景美好& 信心百倍
  刘启乾创办的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是镇原县最有发展实力的民营企业之一,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也为废旧资源的充分再利用拓宽了新的渠道。  辛勤的奋斗,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绩,刘启乾创业企业成功的经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的肯定。2003年,刘启乾被评为甘肃省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刘启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原县委员会常委,成为当地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典范;与此同时,刘启乾还先后被推选为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的理事、庆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的副主任、理事、庆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2008年9朋,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被甘肃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6月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被庆阳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庆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12月,镇原县康达实业有限公司被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2010年,庆阳凯迪塑业有限公司响应上级有关部门的号召,成立了企业党支部,现在已有正式党员5名,他们分别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和核心力量之一,要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刘启乾是黄土地上农民的儿子,对自己脚下这片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是黄土地的奶水喂养他长大成人,是黄土地载着他走向了外面的大世界,学到了做人的品质。他常说,没有家乡父老乡亲,就没有自己的一切,他对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有着特殊的情结。  事业成功以后,刘启乾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在家乡黄土地上创业的农民后代,更没有忘记社会对自己的帮助关爱和有关部门对自己的大力支持,他尽自己的所能,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度过生活难关。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刘启乾先后出资三万多元资助了当地几名家庭困难的孩子完成了学业;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以后,刘启乾经理为灾区捐出2000元善款,青海玉树和甘南泥石流,他在企业发展的紧要关头,分别捐出了500元善款,镇原县政法委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时,他又捐出了500元善款。  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天老地荒,金银有价,而人的精神永远无价“。刘启乾追求的高品位精神境界,就是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财富,回报社会,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相关文章链接:河北沧县大正塑业有限公司-Powered by PageAdmin
&&&&&& 沧县大正塑业有限公司,位于工业发达的沧州开发区东,东邻黄骅港,公司距石黄高速沧州东(307国道)出口一公里,距黄骅港铁路7公里。北靠津,京交通便利。
&&&&&& 大正塑业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塑料板的企业,本公司工艺完善,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保证,是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自创建以来就本着,&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向导,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公司以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保证,和真诚的合作态度为客户提供最优最满意的服务,我们真诚的期待您的惠顾。
&&&&&&& 我公司主要生产优质的,玻璃纤维增强pp板材,PP板材,PE板材,塑料板材及纯性、改性PP板(3mm-30mm),宽度2米以下。产品强度高,抗渗漏,耐腐蚀,内表光滑,抗拉,抗弯,造价底,寿命长,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
Copyright & 河北沧县大正塑业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沧县招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