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犊牛腹围增大,瘤胃脑积水和脑瘤哪个严重

当前位置: >>
一、食道梗塞 食道梗塞是常见的一种奶牛食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秋、冬两季发生较多。这与块根类和谷物类饲料成热收 获期有关。根据梗塞部位分为咽部食道梗塞、颈部食道梗塞 和胸部食道梗塞,根据梗塞程度分为完全梗塞和不完全梗 塞。 一、诊断要点 有采块根类饲料的病史,临床上―般表现为病牛突然拒食, 反刍停止,头颈伸直频频摇头,惊恐不安,有时有吞咽动作, 从鼻、口腔流出大量的唾液,饮水后迅速从鼻孔返流。瘤胃 臌气, 呼吸加快等特征, 但由于梗塞部位和梗塞程度的不同, 除具有上述临床症状外还各有特点: 1.颈部食道完全梗塞:颈部食道完全梗塞在左侧颈部道沟 可见限局性凸起, 在外部触摸可感到梗塞物的大小、 形状等。 2.颈部食道不完全梗塞:临床症状不明显,如病牛采食、 吞咽及饮水时有时无,呈间歇性的逆呕。 3.胸部食道梗塞:因食物与唾液积聚于梗塞部上段食管, 呈圆柱状膨胀,触压时有波动感,以胃导管探诊可查明梗塞 部位。 二、病例介绍 有一成年牛在西瓜附近放牧,突然停止采食,苦闷不安,头 颈伸展,空口咀嚼,流涎。时间稍久,转而稍安静,常又出 现食欲,但采食吞咽时,饲料或饮水又从鼻腔逆流而出。颈 段食道膨大,其间积有唾液而触压时出现波动。随后发生急 性瘤胃膨气。 治疗: 当前治疗食道梗塞常用的疗法主要有直取法、 推送法、 打气法及手术疗法等,均有成功的报道。但我们主要采用直 取法和推送法,获得 95.83%的疗效。 直取法:此法主要用于颈部食道梗塞。方法:①当梗塞发生 呕部或接近咽部食道时,可用开口器张开口腔或直接用左手 握取牛舌头拉于口外,右手伸入口腔从咽部取出阻塞物。② 如是咽下颈部食道梗塞,可先肌肉注射静松灵 3ml,用―手 拇指在阻塞物后方紧紧压迫食道,防止食道活动,用另一手 拇指抵住阻塞物后缘向咽部推送,直至把阻塞物挤至咽部, 然后按①法取出阻塞物。如小牛不能从口腔入手,可用铁丝 作圆圈套取。 推送法:主要用于胸部食道梗塞,也可用于颈部食道梗塞及 直取法有困难的病例。但对坚硬食块的阻塞,用推送法一定 要慎重,防止发生意外。方法:先用开口器把口张开.而后 用已涂润滑油,直径为 2cm 的硬胶管(长 2.5~3m) ,通过 口腔送入食道内,当胶管顶住梗塞物后,将胃导管紧紧抵住 阻塞物缓缓向瘤胃内推送。用力要均,不能过猛以防食道破 裂。如此法推送阻塞物仍不能移动,可在胶管内装入一条前 端焊有球头(直径 1.5cm)具有弹性的 8 号线粗细的铁条连 同胶管一起接抵梗塞部,再行推送。 三、体会 治疗时注意以下方面: 1.阻塞物推挤到接近咽部时,利用直取法不用开口器时, 一定要把牛舌拉于口外固定住,防止术者手被牛咬伤。 2.在行推送法时,胶管口径不能小于 2cm,并要有一定硬 度,否则过细过软,往往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3.对于胸段食道梗塞牢固者,为了增强胶管硬度,可在胶 管内前端放Z呈球形的铁条,但一定要有弹性,推送时用力 均而缓,不可过猛如果铁条硬,用力猛,可能会造成胸部食 道破裂。 二、食道憩室 食道憩室是食道壁向―侧扩张形成袋状突出,该部无收缩力 或收缩微弱,引起食物积存而形成阻塞。据记载憩室多发生 于颈部食道,胸部食道憩室少见。 一、诊断要点 1.与食道阻塞症状相似,常在食入饲料时突然发病,表现 不安,伸头缩颈,咳嗽摇头,空嚼、流涎沫。体温正常,继 发肚胀后则心跳呼吸加快。 2.应与食道阻塞区别诊断,用胃管推送、打气法治疗无效。 二、病例介绍 患牛体温正常,心跳较弱,呼吸稍增数。营养中下等,被毛 蓬乱无光泽,流涎并混有饲料碎渣,采食吞咽后又返回于口 腔而吐出,饮水后从口鼻返流出来。头颈平伸,惊恐,瘤胃 膨大,触之有弹性,叩诊呈鼓音,听诊瘤胃蠕动音极弱,偶 有金属音。口腔、咽及颈部食管检查均不见异常。以胃导管 探诊,在胸部食道深处遇有阻力,但用力推送导管时可送入 瘤胃内,并从胃导管内放出大量气体,瘤胃臌气立即消除, 患牛开始有食欲和饮欲。第 3 天上述症状又复出现,经几次 治疗后,反复发生的症状,不见缓解。白细胞数为 8,700 个 /mm3。 会诊后提出: 白细胞数不高, 通过胃导管治疗可以暂时好转, 因此,断定不是因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道而引起的。只有 两种疾病的可能性:―是胸段食道不完全阻塞;―是胸段食 道憩室。根据胃导管进入食道后受阻时的长度计算,病变部 位接近瘤胃入口处。所以决定手术治疗。 治疗:切开瘤胃后找到食道入口处,在其前方约 1~2cm 处 的食道下壁有一憩室。 憩室内为饲草所填塞, 将饲草取出后, 感知憩室长约 3cm,宽为 3cm,深为 2.5cm。当时未采取其 它措施。于术后第 4 日又复发病,进行第二次手术,将阻塞 物取出后,对憩室部的食道壁黏膜以手术刀片轻轻的刮破, 憩室两侧做结节缝合,不穿透浆膜层。但因第一次手术后继 发腹膜炎致使腹膜与瘤胃发生粘连,分离后出血过多,体质 弱,在缝合尚未结束时而死亡。 三、体会 虽然患畜死亡,但却证明瘤胃入口部的食道憩室可以通过瘸 胃切开术对憩室壁进行缝合。遗憾的是在采用上述方法处理 憩室,使憩室的两侧壁缝合后能否愈合在―起。从新形成食 道底壁尚未得到结果,待以后如能遇到类似病例,再进行尝 试。 三、食道麻痹 牛的食道麻痹实属罕见病例,某地发生此病,经诊治无效死 亡。 一、诊断要点: 本病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和胃导管检查结果,对咽喉部炎 症、咽麻痹、食道卡他性疾病和食道麻痹详细加以区分。 二、病例介绍 患牛 6 岁,营养良好,主要症状是采食和饮水后虽有吞咽动 作,但饲料及水立即全部从鼻腔、口腔返流出来,颈部食道 视诊、触诊及压迫:均不见异常,用胃导管探诊没有任何阻 力而到达瘤胃内。不见反刍及嗳气、瘤胃蠕动音微弱,触诊 空虚无弹力,白细胞为 8,700/mm3,通过几天电针治疗及硝 酸士的宁皮下注射和其它药物疗法,均无疗效,最后死于饥 饿和异物性肺炎。 主要病变:咽喉黏膜轻度潮红,食道萎瘪,管壁松弛,食道 内空虚。气管内有多量的炎性分泌物及脓汁,肺尖叶及右侧 呈大面积化脓性病灶。瘤胃及网胃内容物,干固坚实。 三、体会 根据饮水及食物从鼻腔、 口腔全部流出来, 推测有两种可能: 一是咽喉部炎症或咽麻痹;二是食道卡他性疾病。根据咽喉 不肿胀,黏膜色泽正常,又无体温变化的特征,可以排除咽 炎。患畜有吞咽动作,故也不是咽麻痹。剩下来只是食道的 卡他性疾病。通过胃导管探诊,食道梗塞性疾病可以排除。 另外以胃导管探诊时缺乏阻力以及白细胞数正常。因此。该 症不是纵膈淋巴节肿大压迫食道所引起的。此外,食道憩室 用胃导管探诊时,当导管进入憩室内无抵抗感,当导管支撑 在憩室壁时,感到有障碍不能前进。而食道麻痹则不然。当 胃导管进入食道内后,无抵抗的空虚感,能顺利地到达瘤胃 内。所以根据临床表现和胃导管检查结果,就可诊断为食道 麻痹。 四、腹膜炎 腹膜炎是腹膜的炎症,按侵害的范围有局限性和弥漫性之 分,按病程有急性和慢性之别。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一、诊断要点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敏感,腹围紧缩,胸式呼吸。 有时因腹痛而出现回顾腹部、摇尾、前肢刨地等腹痛症状。 触诊腹壁敏感,病畜抗拒。肠蠕动音减弱或停止,因而发生 便秘。 如果腹腔内积聚大量渗出液时, 则腹围向腹侧方膨大, 体温升高,有热症候群。 2.急性局限性腹膜炎,症状不明显,常呈现慢性胃卡他性 的症状,逐渐消瘦.。 3.腹腔穿刺,腹水混浊、淡黄,蛋白定性阳性的渗出液。 二、病例简介 某地个体户奶牛,发病后第 16 日往诊,了解病史是 20 几天 前发生瘤胃臌气,用静脉针头做过瘤胃穿刺放气。近半月来 又反复发生瘤胃臌气。近 4 天臌气越来越严重,食欲和反刍 停止。明显脱水,可视黏膜发绀,脉搏 116 次/min,心音弱 而无力,排恶臭的稀便,触诊瘤胃和腹壁同时起伏,感知瘤 胃壁较硬, 直检与病例一情况一致。 确诊为瘤胃与腹膜粘连。 对该牛采取了手术疗法,将粘连部(约 20×15cm)分离, 分离后发现瘤胃与腹膜粘连的表面十分粗糙肥厚,腹腔内有 胶胨状的蛋白凝固物。手术后第 7 日又发生第二次粘连而死 亡。 治疗: 1.抗菌消炎,用青霉素 240 万、链霉素 300 万 IU,进行肌 肉注射,每日两次。同时再用青霉素 240 万、0.25%盐酸普 鲁卡因 300ml、等渗糖盐水 1,000ml,加温到 37℃,1 次注入 腹腔,每日 1 次。 2.发生肠膨气,可用硫酸钠 300g,鱼石脂 15g、酒精 50ml, 加水 3,000ml,一次内服,清理肠道,制止发酵。 3 .为制止渗出和增加机体抵抗力,用 10% 氯化钙注射液 1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 40ml、10%安钠咖注射液 20ml, 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 4.为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塞 1g、氯化钾 5g、龙胆末 30g、加水 500ml,一次内服。 三、体会 1.病因分析 用静脉注射针头进行瘤胃穿刺放气有二个弊病:一是针头过 短,刺入瘤胃后由于气体排出和瘤胃的蠕动,则针头尖部随 着瘤胃的蠕动可能将瘤胃壁浆膜与肌层划破而出血;二是针 头内残存的瘤胃内容物落在划破的创口处, 造成感染, 另外, 瘤胃臌气后, 运动机能减弱, 就会使腹膜与瘤壁间发生粘连。 随着粘连的出现,瘤胃蠕动将进一步受阻,所以出现上述临 床症状。 2.瘤胃与腹膜粘连的诊断要点的探讨: 如果有用静脉针头对瘤胃进行穿刺放气的发病史,并有下列 症状者可以考虑是本病。 1)反复发生瘤胃臌气与前胃弛缓。 2)左肷窝部触诊感知瘤胃壁与软腹壁同时起伏。 3)直检时向前推瘤胃背囊时不见移动,沿腹壁和瘤胃之间 向前入手受阻。 3.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该病早期确诊并不十分困难。如能早期确诊,在瘤胃壁与腹 膜间发生粘连尚不严重的情况下,予以手术剥离是比较容易 的,剥离面损伤程度也不会十分严重,如在剥离面上撒布润 滑剂,手术完全有成功的可能性。而在病变粘连到―定程度 或已发生转移性脓肿再行手术,可能会失败的。 4.瘤胃臌气时,如需要瘸胃放气,最好是用内径 2cm 的胃 导管从口腔放气,或用套管针放气。―定避免用静脉注射针 头穿刺放气 五、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这一疾病包括创伤性网胃炎和由其发展而来的创伤性心包 炎,是由吃入尖锐金属异物刺伤网胃和心包的一种疾病。临 床一旦出现创伤性心包炎症状时,就失去了治疗意义。我们 认为,如在创伤性网胃炎阶段做出早期诊断,通过手术疗法 取出金属异物,使其不再发展为创伤性心包炎,这或是一个 极大成功。或虽已发展为创伤性心包炎,但尚属早期阶段, 此时如能将金属异物取出,则心包炎或许也有治疗可能。所 以目前对本病除预防发生也应注意早期诊断,以达到早期手 术治疗目的。 一、诊断要点 通过 14 例病牛观察和病理发展过程,可把临床症状分为 1.前驱症状:体温多数正常,个别的升高到 40~40.5℃, 心跳 80~90 次/min。 1)网胃区疼痛的综合症状:精神忧苦,驻立不愿行走,站 多卧少,卧地时小心懂慎,呻吟,尤其是饱食后更加明显。 排便时弓腰,痛苦,不敢努责,网胃区抬压敏感。 2)前胃消化机能紊乱:表现为典型的前胃弛缓症状,食欲 时好时坏,慢性瘤胃臌气。粪便时而干燥并混有粘液,时而 粗糙恶臭不成盘状,进行性消瘦,泌乳量下降。 上述症状见于尖锐物质刺伤网胃壁或膈肌,而尚未刺破心包 时出现的症状。 2.典型症状 一般在前驱症状出现 1~2 周后,如果刺伤网胃壁的金属异 物较长或者虽短但其后边没有阻碍,则能向前刺破膈肌、心 包或心肌,引起典型的创伤性心包炎症状。 1)体温 40~42℃,后期多数正常,频死期体温下降。 2)心音变化:病初短时间内心跳加快,继而可听到心包磨 擦音,拍水音,当心包被液体充满时,则两种杂音均消失, 心音微弱模糊甚至听不清。此时心区叩诊浊音区扩大。 3)心区疼痛表现:驻立时左侧肘明显外展,肘部肌肉震颤。 不愿伏卧,伏卧时呻吟。不愿运动行动迟慢走下坡路时痛苦 呻吟,以拳按压或捶击心区敏感,排便不愿努责。 4)循环障碍:静脉回流困难,外周静脉充盈,颈静脉努张 呈索状,以手指按压脉管硬度增加,可视黏膜发绀,机体末 稍冷感,病的中后期,在胸前、肉垂、下颌出现明显水肿。 5 )心包穿刺可放出大量心包炎性渗出液,多者可达 10 ~ 15kg,有的混有大量的腐败物及脓汁、血液,渗出液,遇空 气后有纤维蛋白析出。 6)后期排出恶臭的粥状棕色稀便。 7)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以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显 著,核左移。心包液蛋白含量为 3%以上,有脓球、红细胞 和白细胞。 3.特殊检查法 1)中心静脉压测定指标升高。一般发病后三天开始升高, 可在 15~25cm 水银拄。所以在早期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2) 谷草转氨酶测定: 正常值为 49IU, 心包炎时可升高 295IU, 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 二、病例介绍 某地病奶牛,在现地已治疗 20 多天。 检查所见: 体温 40.4℃, 脉搏 116 次/min, 呼吸数 44 次/min。 精神忧苦,鼻镜干燥,食欲、饮欲欠佳,消瘦,腹围卷缩, 不反刍,可视黏膜发绀,下颌、肉垂及胸下明显水肿。颈静 脉充盈呈索状,以指按压硬感。站多卧少,卧地或转弯时十 分谨慎,运动时小心缓慢,不愿行走,尤其做下坡动步时更 加小心,呻吟。运动后心跳明显加快,驻立间左肘头外展, 肘肌震颤,以手按压心区敏感。听诊心音十分微弱不清,运 动后可听到心包拍水音, 瘤胃蠕动 1~2 次/min, 蠕动音微弱, 金属探测器检查心区及网胃区均呈阳性反应。心电描记图: A―B 导联的 S―T 段上移 T 波宽。心包穿刺放出约有 2kg 心包渗出液,呈琥珀色透明,无腐败气味,遇空气后不久有 纤维蛋白析出。镜检有脓球、红细胞、白细胞。血液检查白 细胞为 16,700 个/mm3。 确诊为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治疗: 1)心包穿刺放出心包液后,向心包内注入青霉素 200 万 IU。 每日一次连用 4 日。 2)前胸水肿部以碘酊消毒后乱刺。 全身疗法: 1)开始三天内以 l0%葡萄糖 1,000~1,500ml、四环素 200 万 IU、VC60ml、10%安钠咖 20ml,每日一次静脉点注。 2)三日后改为 10%葡萄糖 l,500ml、复方水扬酸钠 100ml, 10%氯化钙 100ml,一次静脉注射,肌肉注射 VC,青、链霉 素每日两次肌肉注射。 经上述方法治疗几天后,临床症状好转,但经二个半月后死 亡。 三、体会 1.14 例病牛均为成年母牛。而且多为壮龄(4~7 岁)牛。 虽经治疗(其中有二例进行心包手术) ,结局均死亡。但从 这些病例中发现―个问题。即曾有几例病牛在治疗中做了体 外心包穿刺术,放出大量心包液(多者有 10~15kg)大部分 牛的心包放出液是呈混浊、脓性腐败性液,但有 2 例病牛心 包放出液是呈橙黄色无味透明的。这 2 例病牛1例达到临床 治愈,另―病牛已通过手术切开瘤胃,取出 6.7cm 长的钉, 经 2 个月后仍转归死亡。 2.在前驱症状明显期,如能果断采取切开瘤胃手术,取出 刺伤网胃的异物,就会阻止创伤性心包炎的发生。 据报道个别牛创伤性心包炎,用药物可以治愈。我们并不否 认这种可能性,因为刺伤的异物为短钉,刺破心包后,在心 包网胃及膈肌尚未粘连或形成瘘管前,由于网胃运动铁钉又 退回网胃内,心包感染不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有治愈的可 能性。另外从对以往诊治的病例情况看,如刺伤物是带帽的 铁钉,往往在刺伤部位的瘘管处及心包内找不到异物,说明 铁钉已退回网胃内。这就启示我们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如 能早期诊断,及时做瘤胃切开手术,找到并取出致病异物, 然后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而单独地追求药 物治疗是不可能收到满意效果的。 3.通过三例典型病例介绍的情况分析,不准体会到心包穿 刺放液方法不但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缓 解病情,延缓病程的发展,再配合青、链霉素心包腔内注入 和临床上的其它疗法使某些重症病牛的临床症状得以减轻, 但不取出异物仍得不到根治,所以它只能为手术疗法创造条 件,而不是彻底疗法。 4.心包穿刺放出液的性质,可以做为判断创伤性心包炎患 牛有无治疗价值的依据,心包穿刺液腐败、混浊,并有脓汁 者无治疗意义,而穿刺液清亮透明,无腐败气味者,有手术 治疗意义。 5.切开瘤胃,在网胃内寻找并取出致伤异物,这是较为方 便的。只有致病异物是有帽的铁钉或长的铁丝时,才有可能 取出。如果是短铁丝和针则手术无意义。 6.病程长,已出现败血症症状(体温高、机体高度衰竭, 排煤焦油样稀便) ,心包蓄脓者无治疗意义。 7.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才有 治愈的可能性。目前早期诊断虽尚较困难,但有下述方法可 以借助。 1)中心静脉压测定值升高。病后第 3 日开始升高,第 8 日 左右可达高峰。正常值为 10cm 水柱,而病后第 3 日为 15~ 25cm 水柱。 2)心电图描述:A―B 导联 S―T 段上移,T 波增宽为心包 炎典型症状。而 T 波无明显变化,只有 S―T 段上移,为心 包炎早期特征。 附: 心包穿刺法介绍:在左侧 4~5 肋间或 5~6 肋间,肘关节水 平线上,以盐水封闭针头与胸壁呈垂直刺入约 4~6cm。刺 入心包后针头随心跳摆动,心包液流出。如刺入过深进入心 肌,虽针头也随心跳摆动,但无心包液流出。若针刺入胸腔, 针头随呼吸动作摆动。有时(胸膜炎)也流出液体。 六、犊牛网瓣孔异物阻塞 几年来临床上发现网瓣孔阻塞病 2 例,均系犊牛。这和犊牛 散放管理不严,采食到异物的机会较多,并与犊牛网瓣孔相 对狭小有关。 一、诊断要点 1.该病在诊断上困难很大,这就要求当发生犊牛瘤胃积食, 在诊断上一定要仔细:尤其是要细致了解发病前有无异嗜现 象,有否舐食异物的可能性。若存在这种情况,首先应考虑 是否是网瓣孔阻塞。 2.一般情况下,犊牛很少发生原发性瘤胃积食,所以在近 日内如果没有饲料或饲养方式上的突然改变,又没有其它疾 病继发瘤胃积食;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发生网瓣孔异物性阻塞 的可能性。 二、病例介绍 2 例犊牛的年龄均为 5~8 个月龄。 发病均在温暖的散放季节。 发病前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是突然发病。精神高度沉郁, 时见轻度不安,拒食、拒饮,呼吸粗迫,巩膜呈粉红色,脉 搏稍增数,腹围增大,左侧更为明显。触诊瘤胃有坚实感, 以拳按压瘤胃有生面团感,压痕明显并在较长时间内不恢复 原状。听诊瘤胃蠕动音微弱,甚至消失。排便少而干硬,表 现典型瘤胃积食症状。机体呈轻度脱水和酸中毒。 对这两个病例,因未了解到有采食异物的病史,根据临床症 状诊断为瘤胃积食。按瘤胃积食治疗方法,投以泻剂和促进 前胃蠕动的兴奋剂,并做了强心、输液和解酸。结果于用药 后不久发现患犊惊恐不安和腹痛症状,并分别在用药后 2~ 3h 死亡。 尸体剖检:打开腹腔后发现瘤胃体积增大为正常的 2 倍。瘤 胃壁淤血,外观呈青紫色,胃壁紧张而变薄。瘤胃内充满大 量干固食物,并在网瓣孔内有儿童跳绳用的胶皮筋和麻绳团 阻塞。另 1 例剖检情况和上 1 例基本相似,只是阻塞在网瓣 孔处的异物是塑料布。 三、体会 1.犊牛网瓣孔异物性堵塞能继发瘤胃积食,这是两例犊牛 误诊的原因所在。由于误诊而按原发性瘤胃积食治疗,便导 致迅速死亡。 2.犊牛一但发生瘤胃积食,尚不能确切诊断为原发性瘤胃 积食时,在治疗上应是先洗胃、导胃,将瘤胃内容物尽量导 出,使瘤胃内较空虚后再行给药,这样既或是网瓣孔阻塞主 也不致引起死亡。当用药冶疗无效,再行手术治疗。一旦确 诊为异物性网瓣孔阻塞,应立即手术治疗。 七、瓣胃阻塞 瓣胃阻塞是奶牛常见病。主要是瓣胃运动机能减弱,其内容 物不能排入皱胃,水分被吸收变为干硬,将瓣胃阻塞的一种 疾病。实践证明对本病早期确诊,早期采取合理治疗措施, 是捉高治愈率的关键。诊断本病除根据临床特征性症状外, 采用瓣胃压力测定仪 (本校自制的) 帮助早期确诊很有成效。 治疗除采取必要药物疗法外,对顽固性瓣胃阻塞采取切开瓣 胃冲洗瓣胃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一、诊断要点 1.有较明显的发病原因,突然过食精料,或饲草中粗纤维 过多,引起慢性消化不良。饮水少,玉米面过多,或者继发 于真胃疾病之后。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妊娠后期。这可 能与妊娠后期机体内钙的缺乏及前胃弛缓有关系。 2.排粪明显减少或停止排粪。粪便干燥并混杂;有硬片、 硬块。 3.瓣胃区隆起,触压坚实而敏感。 4.瓣胃内注入药液困难。 5.瓣胃内压力测定值高于正常值。 6. 剖腹探查瓣胃体积明显增大,内容坚实。 以上是瓣胃阻塞病牛的主要诊断依据。而急性顽固性阻塞病 牛除上述症状外,有明显的腹痛症状,全身症状呈进行性恶 化,病程短,经 2~3 日死亡。 二、病例介绍 我们诊治 13 例瓣胃阻塞病牛,其中顽固性瓣胃阻塞 8 例, 不全阻塞 5 例。治愈 9 例,死亡 4 例。治愈病例中药物疗法 5 例,手术疗法 4 例。死亡病例中有 2 例死亡于保守疗法,2 例未来得及治疗而死亡。 1l 例病牛的病程,最长者达 14 天,急性顽固性阻塞病例 2~ 3 天。 范某某奶牛偷吃谷子,第 2 天发现拒食、拒饮,不反刍。体 温 39.2℃、脉搏 84 次/min、呼吸数 52 次/min。精神忧苦, 鼻镜干燥,腹围轻度增大,右侧第 7~10 肋间,肩关节水平 线位Z上明显隆起,触压坚实而敏感。瘤胃区触诊呈中等程 度坚实,伏卧时呼吸困难并吭哧,站立时前肢打腹,瓣胃区 出汗。病初每天只排 l~2 次干燥的 1~2 个黑褐色的粪盘, 粪盘中有粘液和干硬的花瓣状粪片,第 3 天后排便停止。瓣 胃内注入药液十分困难,瓣胃内压力测定值高于正常 10 刻 度。听诊心音亢进,继而增数,每分钟达 120 次,心音弱。 病初瘤胃蠕动音 1~2 次/5min,以后消失。瓣胃开始就无蠕 动音。机体呈渐进性脱水及酸中毒症状。 治疗:开始以硫酸钠 800g、大黄末 500g、榔片 100g、常水 6,000ml 内服。静脉注射 10% 浓盐水 500ml , 10% 氯化钙 160ml,10%安钠咖 20ml、10%葡萄糖 1,000ml。投药 20min 后患牛表现不安、痛苦呻吟。当晚仍不见排粪,瘤胃轻度增 大,仍有腹痛症状。又投以豆油 1,000ml,鱼石脂 20g 加酒 精 50ml,肌注安乃近 40ml。 第 2 天症状仍不见缓解,只排―次少量的褐色干粪,夹杂有 片状硬粪片。左腹部明显增大,触渗瘤胃区有积水音。眼球 下陷,黏膜发绀。处Z是: 1)瓣胃内注射 10%浓盐水 500ml。注入时阻力很大。 2)静脉点滴 5%糖盐水 2500ml、5%碳酸氢钠 500ml、10%安 钠咖 20ml。 3)蓖麻油 400ml,鱼石脂 20g 内服。 第 3 天仍不见排粪,腹围更加增大,脉搏 104 次/min,喜卧、 呻吟。机体脱水明显。 1) “榔片散”一副内服; 2)瓣胃内注入液体石蜡 500ml,阻力很大; 3)全身进行补液强心和解酸疗法,总输液量 4,500ml。 第 4 天仍不见排粪,脱水及酸中毒更加严重,体况恶化。故 再行强心补液、解酸疗法。 第 5 天卧地不愿起立,痛苦呻吟,头颈转向右侧胸壁,肘部、 臀部肌肉震颤, 末梢冷感。 呼吸数 84 次/min、 脉搏 126 次/min, 心音弱而混浊,呈现危机。经大输液,强心和缓解酸中毒后, 以 37℃1%盐水洗胃,导出大量酸性:密胃内容物后,决定 手术治疗。 取站立保定,以 2%盐酸普鲁卡因腰旁传导麻醉,配合术部 浸润麻醉。术部为左侧瘤胃手术部位。切开瘤胃并将瘤胃壁 固定在创缘肌肉上,装好胶布手术洞巾后,取出大部分瘤胃 内容物,找到网瓣孔(此孔有角化的爪状突) ,插入直径 2~ 2.5cm 约空心长胶管,以一定的压力灌入大量的温水,反复 冲洗瓣胃。冲洗时术者手在瘤胃内,助手在牛体外用手相对 揉压瓣胃,冲洗到瓣胃内容物松动柔软为止。然后闭合瘤胃 及腹腔。术中进行了输液解酸。术后经 7 天治疗而治愈。 三、体会 1.13 例病牛的发病原因是: 1)偷食谷物引起发病的 5 例。其中偷食谷子 1 例,发生顽 固性完全阻塞,偷食玉米的 3 例,发生一般性完全阻塞,偷 食黄豆的 1 例,发生不完全阻塞。 2)消化机能减弱,较长时间饮欲不佳,喂玉米面过多而发 病者 3 例。这 2 例都是顽固性完全阻塞。 3)新购入因饲养方法不正确,粗纤维性饲草及玉米面过多 面致病者 2 例。 4)1 例因真胃炎后继发瓣胃阻塞。 5)急性死亡的 2 例病因不详。 2.本病的诊断,只要抓住主要症状,结合瓣胃内注射阻力 大,和瓣胃内压力测定值升高的特点,诊断并无困难。 3.治疗上开始应用 2~3 次大剂量泻剂和瓣胃注射药液无效 时,或用药后只见水样便而无干物质排出时,应采取手术疗 法。一味追求药物疗法,往往会造成体况恶化或瓣胃小叶坏 死,瘤胃黏膜脱落。所以中晚期手术效果往往不佳。 4.剖腹手术时,如果瓣胃阻塞物不十分坚实,可不必做冲 洗瓣胃手术。术者在瘤胃的后上方通过网膜间孔将手绕到右 侧腹腔前下方,找到瓣胃,助手在病牛体外呈对向的揉压瓣 胃,使其内容物松动也可凑效。 5.对急性顽固性病例,由于病程短,确诊后应立即进行手 术治疗。 八、奶牛前胃异物 误食塑料、尼龙制品是直接导致前胃异物的原因。据有关部 门介绍,生产塑料的原料,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 量在 20 万以上,具有耐酸、碱及微生物不能使其起分解作 用等物理特性,埋在土壤中不致腐烂和变质,由此可见,当 动物误食后停留在瘤胃、网胃或瘤网胃的径路上,致使瘤胃 内容向下后送发生困难,而造成阻塞,动物表现腹痛不安等 变化,与此同时不能被消化的塑料物质,占据胃的容积并构 成异物刺激,使蠕动增强,出现呕吐症状(特别是初期) , 由于胃内蠕动,消化机能紊乱,致使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 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而出现前胃弛缓及内中毒的一系列综合 症候群。 一、诊断方法 由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可知,由塑料、尼龙物质引起的消化 系统疾病(主要是前胃)没有特异性症状。病的初期可能出 现不同程度的腹痛(不安、吼叫等) ,中后期由于严重的消 化功能紊乱,则出现顽固性的前胃弛缓和内中毒的综合症候 群;要特别注意,当采取了治疗前胃弛缓的一系列措施无效 后,而又排除了金属异物创伤及其他机械性变位或阻塞所致 疾病时,应提示前胃内存有其他软性异物的可能。如问诊材 料又能提供动物有异嗜的表现尤其是幼畜) ,结合临床症状, 对病因的分析就更为有利。手术剖腹探查是确诊本病的最好 方法。 二、病例简介 [病例一]奶牛误食塑料布 畜主:刘某某的黑白花六岁奶牛,来院治疗。 主诉:有病已半个多月,―开始就是食量和反刍突然减少, 表现不安,突然不吃,只少量饮水,经当地兽医治疗 10 多 天未见好转。 临床检查:体温 38.4℃,脉搏 89 次/min,呼吸数 21 次/min。 体格稍大,营养中等,精神状态明显沉郁,眼球下陷,眼结 膜轻度发绀,鼻镜干燥,未见有嗳气和反刍。 心音频速,第 2 音稍强。 肺泡呼吸音普遍增强。 瘤胃局部凹陷,皮肤弹性降低,触珍内容物少而软,气蠕动 波,听诊有极微弱的蠕动音。 排粪量少,呈黑褐色稀粥状。网、瓣胃区触诊未发现异常, 金属异物探测呈阴性反应。 治疗措施:强心、补液及洗胃,作临床观察。经 5 天治疗, 除少量饮水外,不见食欲,全身状况逐渐恶化。经会诊提出 是否瘤胃或网胃存有异物,故决定作手术探查, 手术经过;按常规进行左侧腹腔和瘤胃手术探查。瘤胃内的 上、中部比较空虚,下部仅有少量褐色稀水样内容物,气味 酸臭。入手斜向前下方触摸,于瘤网瓣孔处(界于瘤胃和网 胃之间) ,存有异物,取出后为已破碎的塑料布一块,呈淡 黄色,重 60g 左右。 生理盐水清洗,按常规进行手术缝合和术后护理。 术后第 2 天开始饮水并见有食欲,第 4 天开始吃少量麦麸粥 及青菜叶等。精神状况和全身变化逐渐恢复,到第 12 天基 本痊愈。 [病例二]犊牛误食尼龙袜。 畜主:赵某某,畜种:奶犊牛,性别:母,日龄:62 天,来 院治疗。 主诉:有病已是第 6 天,刚得病就突然不吃奶,摇头,伸脖 子,有时卧地不起,嘴和鼻孔流出酱糊状白色物,有时豪叫, 经当地兽医治疗不见好转。 临床检查: 体温 39.8℃, 脉搏 124 次/min, 呼吸数 38 次/min。 体格发育良好,皮肤弹性明显降低,精神沉郁,卧地不起, 偶而可自行站立,眼球下陷,眼结膜明显发绀,腹围缩,尤 以左侧更为明显,鼻镜干燥。 心脏冲动减弱, 心音频速, 轻度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描记) 。 肺泡呼吸音普遍增强,有少量中小水泡音。腹部瘤胃区触诊 内容空虚,无蠕动波感,无粪便。 治疗措施:强心、补液、缓泻。经 2 天治疗来见明显好转。 颈、臀部肌肉震颤,精神状态及心、肺逐渐恶化。经会诊依 据其突然发病,腹痛不安(早期间诊材料) ,加上畜主又提 供泫犊喜舐食泥土、衣物等异嗜现象,故怀疑其胃、肠被异 物阻塞或机械性变位等,为此决定作剖腹探查。 手术经过:按手术常规作左侧腹腔及瘤胃探查。入手触瘤胃 上部空虚,于瘤胃前庭向前下方食管沟后部发现柔软呈团状 异物,取出经水洗后确认为幼儿(3~5 周岁)蓝色白花尼龙 短袜一双。瘤胃底部除蓄有少量深褐色水样内容物外,未见 有其他异常变化。用生理盐水清洗,按常规进行手术缝合及 术后护理。由于病程较长,犊牛体质较弱,全身内中毒症状 轻重,手术后第 2 天死亡。 [病例三]奶牛误食尼龙绳 畜主:王某某,畜种:黑白花奶牛,性别:母,年龄:5 岁, 来院治疗。 主诉:昨天上午使役后,于住宅后菜地内采食时发现牛吃了 一条尼龙绳,还有近 1 公尺长尚未咽下,经反复外拉未能取 出,故来院治疗。 临床检查,体温 38.4℃,脉搏 98 次/min,呼吸数 25 次/min, 体格中等,营养良好,精神状态明显恐慌不安,口腔外留有 约 1 公尺长灰白色尼龙绳, 较软, 大约相当于筷子小头粗细。 口腔流出多量粘液及白色咀嚼泡沫,当用力向外牵拉肘,患 牛不安、摇头。 心,肺及瘤胃检查,未发现其它异常变化。 治疗措施;塑料绳向外牵引不能取出,表明绳子留在胃内较 长并与食物混拢卡的很紧。然后给牛灌服温水约 10~20kg, 牵溜 10~50min,以使绳子和胃内食物分开(牵引前灌少量 食油或液体石蜡,以润滑食道) ,轻轻牵引而取出绳,取出 的绳全长约 2.7m。据畜主介绍可能为捆梆黄瓜架用绳。 三、体会 早期手术取出异物,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手段。为此,建议 当采取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易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前 胃疾病(瘤胃积食、瘤胃膨气、瓣胃阻塞乃至真胃变位等) 时,应尽早进行剖腹探查和对症治疗。当然,如致病原因己 明确(已看到动物误食塑料物质) ,应立即进行手术取出, 效果良好。 本病预防的关键是使动物兔于误食塑料、尼龙物质。为此应 注意以下 3 个方面。 第一、及时清除田间(包括园田地)的废旧塑料残膜。近年 来由于蔬菜及作物地膜覆盖、早熟高产技术的发展,大量废 旧塑料残膜丢在田间。实验证明,这些残膜埋在土壤里 20 年不会腐烂消失,这就给早春或晚秋利用田间进行放牧时, 造成奶牛误食的机会日益增多。特别是动物在饥饿的状态下 (榨乳或使役后)或具有异嗜疾患的动物(尤为犊牛) ,更 易发生误食。为此,必须在作物或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 废旧残膜;这样不仅减少或杜绝奶牛误食的机会,更有利于 下一年进行地膜覆盖和作物的生长。 第二、严禁随地抛弃废旧塑料、尼龙制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塑料包装的 衣,食用品日益增多,特别是广为用于食品包装低密度聚乙 烯(PE)塑料薄膜,具有柔软、无毒、无味等特点,混于词 草,精料或扔在地上均易被动物误食。体积小、重量轻、质 地软的尼龙制品(尼龙袜、手帕等) ,当洗涤和凉晒管理不 当时,更易于为动物舐食或吞下(尤其是具有异嗜癖的动 物) 。为此,建议广大个体奶牛饲养户在日常生活中对上述 废旧物质切勿随地乱扔, 并严加管理; 以防发生误食而致病, 造成经济上不应有的损失。 第三、在日常奶牛的饲养管理中,要经常观察动物的采食情 况,一旦发现有异嗜或误食了塑料、尼龙物质,要及时采取 措施,对症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预后不良。奶牛误食塑 料、尼龙物质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是兽医临床上一个新的 课题,其症候特点,发病机理,特别是有人观察到少量尼龙 物质停留在胃内对机体无明显损害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 探讨。附、前胃疾病诊疗分析 瘤胃、瓣胃及网胃统称为前胃。前胃疾病是奶牛常发病,在 奶牛疾病中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开展对前胃疾病的防治与研 究,对奶牛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诊断要点 1.前胃驰缓: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或 停止,反刍和暧气缺乏,病初便秘而后腹泻,排棕黑色粘稠 或水样粪便,并有恶臭气味。病畜精神沉郁,全身无力,走 路摇摆。前胃驰缓牛瘤胃内容物纤毛虫数量减少,而且运动 不良。 2.瘤胃积食: (1)过食大量难消化易膨胀的饲料所引起的瘤胃积食:食 欲、反刍、暖气、瘤胃蠕动减少或停止,有腹痛现象,左腹 中下部膨大。触诊硬感如面团,叩诊浊音,有时左腹上迫膈 和胸腔时呼吸困难。到后期肌肉震颤,走路摇摆,运动失调。 (2)过食大量豆谷类精料引起的瘤胃积食:食欲反刍减少 或废绝。可从粪便或反刍物中发现大量谷粒。有时出现膨气 或腹泻,继则出现神经症状,如视力障碍,盲目直行或转圈, 重则狂躁不安,头抵墙壁或攻击人畜,或嗜眠、卧地不起。 出现严重脱水酸中毒,这是本病的特征,病牛眼球下陷,红 细胞压积由 30%~32%增到 50%~60%,瘤胃 PH 值和血液 碱值显著下降。 3.瘤胃臌气:牛采食易发酵饲料后很快发病,出现症状, 左侧迅速膨大,甚至高出脊背。叩诊鼓音,触诊有弹性,病 畜不安,反刍、暖气、瘤胃蠕动迅速停止。高度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呼吸,结膜发绀,心跳亢进,严重者倒地痉挛死亡。 4.瘤胃酸中毒:过食富含碳水化合物饲料,如大麦、小麦、 玉米等的病史。过食粉碎后而淀粉露出的谷实则更易发病。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 在瘤胃内发酵, 乳酸浓度迅速上升, 纤毛虫死亡,正常消化机能紊乱,瘤胃胃壁出现病理变化, 脱水、酸中毒,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重者在采食后 3~5h, 无特殊症状即死亡。多数病例呈现综合症状,精神沉郁,视 力障碍,盲目行动或绕圈,有时精神兴奋则狂躁不安。晚期 卧地不起,角弓反张,甩头,眼球震颤,呈游泳动作,最后 陷入昏迷状态。食欲减退或消失,瘤胃蠕动无力,腹围增大, 腹泻,瘤胃冲击触诊,有振水音。由于脱水酸中毒,眼球凹 陷,皮肤弹性降低,血液浓稠,粘膜发绀,少尿或无尿。瘤 胃内容物 PH 值、 血液碱贮下降。 体温偏低(36.5℃~38.5℃), 呼吸增快 60~80 次/min。 5、瓣胃阻塞 1.有较明显的发病原因,突然过食精料,或饲草中粗纤维 过多,引起慢性消化不良。饮水少,玉米面过多,或者继发 于真胃疾病之后。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妊娠后期。这可 能与妊娠后期机体内钙的缺乏及前胃弛缓有关系。 2.排粪明显减少或停止排粪。粪便干燥并混杂;有硬片、 硬块。 3.瓣胃区隆起,触压坚实而敏感。 4.瓣胃内注入药液困难。 5.瓣胃内压力测定值高于正常值。 6.剖腹探查瓣胃体积明显增大,内容坚实。 以上是瓣胃阻塞病牛的主要诊断依据。而急性顽固性阻塞病 牛除上述症状外,有明显的腹痛症状,全身症状呈进行性恶 化,病程短,经 2~3 日死亡。 二、治疗方法 1. “通” : (1)内服给药用药剂量应大些,盐类泻剂用 600~ 800g,加油类泻剂(以豆油为佳)500~800ml。如二次用药 仍达不到治疗目的,就应停用。 (2)瓣胃内注射法:在体外 向瓣胃内直接注射药液,常用的有 5%盐水 500~1,000ml, 或豆油 500ml,也有一定疗效。具体注射方法是:在右侧第 八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下 2~4cm 处,剪毛消毒后用盐水封闭 针与体壁呈垂直方向刺入, 深度约 6cm, 然后用注射器注入, 阻力很大,注射一定量药液后向回抽取,回流体内;有饲料 碎渣为准,再将药液全部注入。 (3)顽固性的瓣胃阻塞应用 上述方法无效时,可以采取手术冲洗瓣胃,或向瓣胃内注入 1,000~2,000m1 生理盐水后,术者手在体内,助手的手在体 外,相对的揉压瓣胃,使其内容物松动,以达到“通”的目 的。 2. “补” :补是根据病情发展情况,脱水和酸中毒的程度, 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采取强心补液,缓解酸中毒的一系列 措施。如果有条件的可根据红细胞压积测定值决定输液量, 根据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值决定给予碱性药液的补给 剂量。 3. “兴” :兴是为了促进前胃蠕动机能和恢复消化功能,这 对任何前胃疾病的治疗都是不能忽视的疗法。我们在临床实 践中,对急性病例多采用新斯的明、士的宁、吐酒石类药物 作为前胃兴奋剂。对慢性病例在采用前胃兴奋剂时,还注重 补血补气辅助消化功能恢复的药物应用,为此多采用中药 “榔片散”收到满意疗效。处方是: 当归 50g、元芪 50g、党参 30g、榔片 50~100g、川扑 50g、 枳实 50g、陈皮 50g、五味子 30g、豆蔻 30g、香 30g、神 曲 50g、麦芽粉 100g、酵母片 40 片。共末冲服。 应用上方配合静脉注射反刍液(10%葡萄糖溶液 1,000ml, 10% 浓盐水 500ml、10%氯化钙 200ml、10%安钠加 20ml),对久 治不愈的六例前胃弛缓,通过 5~7 次用药后痊愈。 “榔片散”内加入硫酸镁 300~500g、大黄 50g,对治疗瘤 胃积食病例也有良好疗效。为恢复前胃病的消化功能,治疗 中除应用榔片散外,我们经常应用麦芽粉、酵母片、陈皮末 及中药健胃散等,犊牛可加胃蛋白酶片。 4.“护” :护是加强护理。病情有好转时给予少量的易消化饲 料,并控制饲喂量。待病情恢复后,再逐渐转为正常喂饲。 另外在对前胃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奶牛的生产 及饲养特点,极易发生钙的不足,这也是奶牛易患前胃疾病 原因之一,所以在治疗中给多数病例静脉注射钙制剂。 对创伤性网胃炎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消炎药物,常用的有土 霉素 12~15g 内服。体温升高的静脉注射四环素 3g。通过这 种治疗方法在 1~2 周时间内六个病例的临床症状均好转。 但因异物没能取出, 尚未得到彻底根治(目前所用的磁性取铁 器,尚不能将刺入网胃壁的金属异物取出,手术疗法畜主阻 力又很大)。这几个患牛临床症状好转后,被畜主处理了。 三、体会 1.病因分析 (1)发病率:我们近 4 年间共诊治 436 奶牛前胃疾病,占 总治疗例额数 36%,可见前胃疾病发病率是很高的。在某地 区,以前胃弛缓发病率为最高,占前胃病的 48%;瘤胃积食 占 21%;瘤胃臌气占 26.4%;创伤性网胃炎占 2%;瓣胃阻 塞占 2.6%。 (2)前胃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关系:前胃疾病一年四季均有 发生,但因季节、饲养管理(舍饲或放牧)方式和饲料不同而 有明显差别,在旺奶期、干奶期、分娩期的不同时期,对奶 牛的饲养也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奶牛的各种前胃疾病的发生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前胃弛缓在冬季和初春发病率为 73%;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多发生在深秋和冬季;瘤胃臌气 多发生在春末及夏季。 创伤性网胃炎多发生在春季(妊娠末期 及分娩期之后)。 (3)前胃疾病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前胃弛缓老龄牛及产 期牛发病率高,瘤胃积食多发生老龄和幼龄牛;瘤胃臌气多 发生壮龄牛;瓣胃阻塞多发生在壮龄和老龄的高产奶牛的旺 奶期及妊娠后期;创伤性网胃炎以壮龄牛多发。 (4)病因分析:前胃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它不但和饲养 管理、饲料及当时机体所处的状态等因素均有关系,而且发 病往往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我们诊治的 209 例前胃弛缓 的病牛中,发生在冬季和初春的为 151 例,占 73%。瘤胃积 食和瓣胃阻塞在冬季发病率占疾病本身的 50%以上,这与当 时长期舍饲、缺乏运动以及多数牛处于妊娠后期或者产犊期 有关。更重要的是舍饲期饲料单一质量低劣,难以消化的粗 纤维喂饲过多(如玉米秸、豆皮、 干草),缺乏必要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性饲料,久之能引起前胃机能减弱而发病。除此之 外,某些疾病可以继发前胃弛缓。另外秋末瘤胃积食和瓣胃 阻塞发病率较高,因为正在秋收季节,各类果实及谷物均成 熟,牛往往过食或偷食果实及谷物引起瘤胃积食和瓣胃阻 塞。春末夏初之所以多发瘤胃臌气主要是因由舍饲改为放 牧,奶牛突然采食过量的青饲草,加上早晨露水大,采饲后 在瘤胃内易引起发酵的结果。 除上述原因之外,我们还见到因 (异嗜)采食麻绳、皮筋、塑 料布等异物,引起网瓣孔阻塞所导致的瘤胃积食 2 例。创伤 性网胃炎是采食了尖锐金属异物所致。 2.治疗分析: (1)我们应用内径为 2cm 的胶质胃导管,不仅在治疗食道 梗塞病中获得了良好效果,而且通过洗胃、导胃、放气等方 法,在前胃疾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显著疗效。①利用胃导管 进行瘤胃放气的好处是它可避免因穿刺放气引起术部化脓, 皮下气肿,瘤胃壁与腹膜粘连的后遗症。另外还可以通过从 胃导管内溢出多量小气泡的瘤胃内容物,以及不能排出大量 气体,从而可以做为确诊泡沫性瘤胃臌气的有力依据;②洗 胃可以升高瘤胃液因病理过程而下降的 PH 值,减轻过度酸 化的瘤胃液对瘤胃壁和瘤胃内微生物群的不良作用。防止机 体吸收酸性产物,延缓机体酸中毒的发生,③导胃是治疗瘤 胃积食的方法之一。通过放气导胃减轻瘤胃内压力,有利于 心脏、肺脏的功能正常化。上述这一方法是提高前胃疾病治 愈率主要手段之一。 ( 2) “榔片散”对恢复前胃的蠕动功能和消化功能有很明显 的作用,尤其是治疗慢性前胃弛缓疗效十分显著。 (3)对于顽固性瓣胃阻塞,不能―味追求保守疗法:在 1、 2 应用二次大剂量泻剂和瓣胃内注射药液无效时,应立即果 断采取手术疗法。所以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诊断依据是:① 瓣胃区腹部膨隆及触诊变化,②瓣胃内注射时药液阻力大; ③粪便的特殊变化。手术疗法能通过瓣胃揉压法解决的绝不 可做瓣胃冲洗手术。 (4)因异嗜而采食麻绳、皮筋、塑料布等所引起的瘤胃积 食,投以前胃兴奋剂往往会造成病牛迅速死亡。如能确诊应 立即手术。 九、真胃炎 本病为真胃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发生炎性变化或形成溃疡,使 真胃的分泌和运动机能发生紊乱,主要是由于采食腐败、霉 烂饲料,或冰冻的块根饲料,或采食过多精料、青贮料喂量 过多或突然变更饲料,食物中及饮水中混有有毒物质而引起 的。 一、诊断要点 除有一系例前胃疾病引起的消化机能紊乱症状外: ①全身体况变化明显,如精神沉郁,鼻镜干燥,眼窝下陷, 皮肤弹性降低,被毛无光泽,消瘦,瞬膜、鼻唇粉红色,磨 牙,心音亢进、加快,节律不齐。 ②排粪干硬,表面光滑或附有粘液。个别病例腹泻。 ③对真胃区进行触压或在触压之后有疼痛反应。 ④个别病牛表现腹痛不安。 二、病例介绍 陈某某奶牛,4 岁,于产后笫 5 天发病。每天喂 12kg 精料, 为提高食欲,每天调换豆皮、玉米秸、羊草 3 种粗饲料。 临床检查:体温 39.6℃、脉搏 96 次/min,精神沉郁,拒食, 拒饮, 反刍停止, 瘤胃蠕动音减弱, 腹围略大, 结膜潮红 (++) 、 黄染(+) ,心音亢进。病初排恶臭的粥状附有粘液的粪便, 以后转为干硬的粪球,表面覆有粘液。触诊右腹部真胃区, 有疼痛反应。第 2 日眼球下陷,磨牙,白色舌苔,唾液粘稠。 四肢交替踏地, 偶见踢腹, 爬下时呈侧卧状态。 脉 118 次/min, 末稍发凉,精神高度沉郁,呈半昏睡状态。 治疗原则是清理胃肠,消炎止痛,强心补液。 首先绝食 l、2 天,病初内服硫酸钠 400g,大黄末 100g,常 水适量,一次投给。第 2 天内服豆油 1kg,第 4 天内服人工 盐 250g。为制止炎症,内服土霉素 30 片,每天两次,黄连 素 3g,5%葡萄糖 1,000ml,静脉注射,连用 3 天。 静脉注射 5%糖盐水、10%安钠咖、氢化可地松、VC,每日 注射量为 3,000~4,000ml。 为了镇痛,肌肉注射 30%安乃静 20ml,每天两次。 病情缓解后内服麦芽粉 100g、酵母片 40 片、龙胆酊 50g 以 助消化。经 6 日治愈。 三、体会 1.病因分析 从 23 例真胃炎病牛发病情况统计:在冬季和初春台词期发 病 24 例。因这个季节饲料质量低劣,粗硬难消化的饲料过 多,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为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则加大 采食量, 从而增加了胃肠负担, 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而发病。 另外,某些前胃病如瘤胃臌气、积食及前胃弛缓,瓣胃阻塞 等常可继发真胃炎。同时这一季节,喂饲酒糟、甜菜渣较多, 由于酸败变质,对真胃黏膜产生刺激而发病。在 28 例病牛 中, 有 3 例是因此而发病, 有 22 例发生于产后的 10 天之内, 从这一点分析,我们认为临产期或产后初期,机体的内环境 要发生急剧性变化,产前胃肠受庞大的子宫及胎儿的压迫, 而在产后腹压突然降低,体液中的激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 以及分娩后机体重度疲劳,血钙不足,无疑要影响植物神经 系统机能和体液调节的改变,使真胃的分泌、运动及消化功 能降低,从而导致真胃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由于上述情况在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基础上,如在喂饲方法 上不加以改善,尤其是产后为了增强牛的体质使之过饲,精 料过多,增加胃肠负担,也会促进本病的发生。 2.治疗分析 通过对 28 例病牛的治疗,证明我们所采取的治疗原则是正 确的。 1)清理胃肠道 洗胃与导胃:由于真胃炎影响前胃内容物的排出与停滞,久 之发生酸败,产生有毒物质,所以洗胃,导胃显得十分必要。 用足量的 1%温盐水反复的洗胃与导胃,直到导出的内容物 无酸臭味以及瘤胃较空虚为止,然后再向胃内注入一定量的 1%盐水, 这可防止瘤胃的骏败内容物及其毒素对真胃黏膜的 继续刺激。 导泻:根据病情,如非干粪球者,可投给中等剂量的硫酸镁 或人工盐,连用 2 天。对排粥状粪便的,可投给中等量人工 盐及其他健胃药。 2)消炎和防止感染 病初可静脉注射土霉素或黄连素,也可内服磺胺脖或土霉 素,每日两次。必要时可以采取瓣胃内注入黄连素,每日两 次,效果较好。 3)强心输液,缓解酸中毒 根据机体脱水及骏中毒程度,决定补液量,一般情况每日总 补液量可在 3,000~5,000ml。应用的药物为 10%浓盐水,等 渗糖盐水、5%碳酸氢钠注射液。 4)如有腹痛症状时,可用镇痛剂,如肌肉注射安乃近。 5)健胃助消化 病情缓解后,可以内服助消化药,如麦芽粉、酵母片、陈皮 末、龙胆末等。 真胃炎虽然具有一系列前胃疾病的症状,又有脱水和酸中毒 的症状,只要注意排粪变化及真胃区的疼痛反应,诊断尚不 甚困难。应把本病与真胃溃疡,肠炎加以区别,真胃溃疡的 粪便带血、粘稠,酱油包,触压真胃区,病牛安静。除去按 压有疼痛反应。肠炎临床上以腹泻为主,粪便混有粘液,血 液、伪膜脓汁等。 真胃炎的治疗,初期采取洗胃和导胃方法,以减少瘤胃内容 物,这对减轻真胃的负担和对真胃黏膜的不良刺激,有良好 作用。 因牛体温反应迟钝,往往真胃炎时体温不高,但不能说明真 胃无炎症变化。另外有资料报告真胃炎时以淋巴细胞减少为 主的白细跑减少症是其血液象变化的特征,我们实验室对 7 例真胃炎白细胞数测定,不是减少,而是比正常水平偏高。 当该病病情有缓解时,一定注意控制饲料量,给于少量易于 消化的饲料为宜,若不控制饲料量,往往会加重病情。十、真胃溃疡 真胃溃疡即皱胃溃疡,包括黏膜浅表的糜烂和侵及黏膜下深 层组织的溃疡,因黏膜局部缺损、坏死或自体消化而形成, 是以厌食、 腹痛、 奶产量下降和黑粪为特征的消化紊乱疾病。 一、诊断要点 1.临床主要症状 病畜从发病开始,以及在整个病程中均有明显的前胃弛缓症 状,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只有当病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才表现出腹壁紧张,时有轻度腹痛不安症状,排少量暗红褐 色的松馏油样粪便,触压真胃区时表现安静,解除按压的瞬 间有疼痛表现的典型症状。此外,机体尚有逐渐消瘦,脱水 及酸中毒的症状。还有个别病例有呕吐症状,呕吐物为淡粉 红色。 2.主要诊断依据是,①粪便的变化;②有轻度腹痛症状, ③对真胃区按压试验的反应,④症状呈恶化与缓解的表现。 根据上述的特有症状可以确诊。 二、病例介绍 彦某某奶牛,病的初期只见食饮较差,反刍缓慢,无力,持 续时间短,逐渐消瘦。十几天后发生严重的消化紊乱,精神 沉郁,呻吟,食欲明显减退,几乎不见反刍,排便次数增多: 每次只排少量的黑褐色的松馏油样粪便。腹围缩小,腹壁紧 张。偶见症状缓解,食欲增量,不久症状又复加重。以拳压 触真胃区,病牛表现安静,除去按压时有疼痛反应。直检手 臂上粘有一层松馏油样粪便。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机体脱水 及内中毒症状。 治疗开始时采用兴奋前胃、助消化以及治疗胃肠炎药物,投 药不久,发现患畜有痛苦表现。因此,改用滑石粉、次硝酸 铋、白芨粉,每日两次内服,为防止继发感染,采用了内服 土霉素或瓣胃内注射黄连素,症状逐渐缓解而治愈。 三、体会 1.病因分析 这 4 个病例的发病过程,有 3 例发生在产后不久,1 例发生 在产前。目前由于个体养牛户缺乏科学养牛知识,在产前及 产后的一段时间里,喜欢多喂给精料。由于精料增多,致使 全身代谢机能紊乱,血浆中的皮质类固醇水平增高,而促进 胃液分泌增多,胃酸也随之升高。但保护胃黏膜的粘液却分 泌的极少,胃蛋白酶在酸性胃液作用下,对胃黏膜起消化作 用,因而形成溃疡变化。另一方面,在产前、产后的短时间 内,机体神经系统的机能减弱。真胃消化机能是受大脑皮层 控制下的植物神经所支配,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消化功能 紊乱,也是引起本病发生的内因。 2.治疗分析 真胃溃疡病程较长,一般可达 10~15 天左右。治疗比较困 难,但应有信心。 对本病我们所采取的治疗原则: ①改善饲养管理, 控制食欲, 给以少量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如苜蓿草、胡罗卜、良质干草。 麸皮、发芽大麦等。②药物疗法,以镇痛,止血、保护真胃 黏膜,胃肠道消炎,制止脱水为主。 镇痛常用 30%安乃近 30ml, 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可以减少 因疼痛反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劣性刺激,有利于疾病缓解, 因此,可获得良好效果。 止血用 1%仙鹤草素 10~15ml 或 10%氯化钙 160~200ml 加 10%葡萄糖溶液 500~1,000ml 静脉注射。 为保护溃疡面, 中和胃酸, 防止感染, 我们采用滑石粉 200~ 250g、白芨粉 100g、次硝酸铋 30g 或淀粉 100g、阿拉伯胶 50g、土霉素 10~15g、磺胺脒 40~60g,1 日 2 次内服,连 用 3~4 日。必要时可用盐酸黄连素 2.3g,加水 50~100ml, 注入瓣胃内,每日 2 次。 为维护体况,防止机体脱水及酸中毒,多采用等渗糖液,盐 液 1,500~2,500ml、10%安钠咖 20ml,5%碳酸氢钠 500ml 加氢化可地松 60~80ml,每日 1 次静脉注射,到病情缓解为 止。 通过上述疗法,4 例病牛均治愈。 真胃溃疡病程长,所以在治疗上要坚持信心,才能提高治愈 率。 该牛在诊断上只要抓住特有的临床症状, 并不十分困难。 但治疗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可导致病情的恶化乃至死亡。 另外在治疗时一定要禁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这是不利于 病情的。 对本病加强饲养管理十分重要,一定要按要求控制喂饲,禁 喂大量精料、过酸饲料和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采取少量勤 喂的饲养方法。 十一、真胃阻塞 真胃阻塞是真胃内积满多量食糜,使胃壁扩张,体积增大, 胃黏膜及胃壁发炎,食物不能入肠道所致。 一、诊断要点 1.真胃阻塞,临床上首先表现有前胃弛缓症状,对于这一 病理过程应有充分认识,才不至于误诊。 2.真胃阻塞的特有症状:即在前胃弛缓的基础上,必然定 能出现本病特有症状;①有程度不同的腹痛症状。②排便次 数明显减少,初期粪便干燥,以后排出少量恶臭的棕褐色, 混有粘液,血液的糊状粪便。⑧真胃区有程度不同的隆起, 触压有坚实感。④叩击左侧倒数 1、5 肋弓处,右侧倒数 1~ 2 肋弓处有叩击钢管的铿锵音。⑤病程稍长可见瘤胃积液积 气。 二、病例介绍 邹某某奶牛,来诊时主要表现不采食,不反刍,前胃蠕动消 失的一系列重度前胃弛缓症状。按前胃弛缓治疗,病情越来 越重。精神沉郁,眼球下陷,鼻唇部及巩膜、瞬膜均呈淡粉 红色、磨牙、呻吟、喜卧、腹围膨大、触击瘤胃有明显击水 音,并感知瘤胃内涂有积液外还有一定量的气体。右侧瓣胃 区,真胃区明显膨隆,按压瓣胃区坚实而敏感,真胃区触诊 坚实。叩击左侧倒数 1~5 肋弓,右侧倒数 1~2 肋弓脐前下 腹部时可听到有钢管的铿锵音。偶见排粪,排出少量恶臭的 棕褐色混有粘液,血液的糊状粪埂。 治疗曾用过 3 次大剂量的泻剂,瓣胃内注射过 5% 盐水 2,000ml。全身采取强心补液,防上中毒的综合性疗法,均无 明显效果。该牛于病后 23 天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部位:选在右侧软腹部的真胃区。 麻醉方法:2%盐酸普鲁卡因腰旁传导麻醉,再配合局部浸润 麻醉。 保定:左侧卧立保定。 手术过程:术部按常规方法处理后,切开皮肤、腹壁及腹膜 后,入手触摸到真胃内容物坚实。将真胃的一部份拉出创口 外,切开真胃后,手入真胃并从真胃内取出干固的内容物约 20kg 左右。真胃黏膜已有 1/3 脱落,脱落部潮红,溃烂,其 余部位用手一擦,黏膜即可脱落。取空真胃内容物后,通过 真胃以粗胶管插入瓣胃,用高压水充分冲洗瓣胃。同时在瓣 胃外用手按揉瓣胃,使瓣胃内的干固食糜全部松动,最后缝 合真胃切口,并将青霉素溶液倒入腹腔内,闭合腹腔,在手 术后第 3 天死亡。 剖检所见:血液凝固不全,呈暗紫色。静脉淤血,肝、脾体 积积增大 1.5~2 倍,边缘钝,切面刮过量增多。真胃黏膜大 部溃烂,瓣胃小叶坏死,黏膜一擦即脱落,瘤胃黏膜同样脱 落,胃壁变薄。心肌柔软而松弛,心脏体积增大。肺呈气肿 状态,肾盂内有脓样粘液,淋巴结无明显变化。 三、体会 1.病例分析 对于此例患畜,由于病初有明显的前胃弛缓症状,给诊断造 成了假象,故开始按前胃弛缓治疗,无疑这是错误的。在错 误诊断的基础上,大量应用瘤胃兴奋剂,使前胃蠕动及分泌 增强,促使瘤胃内容物的后送和进一步引起真胃内容物的积 聚。这不但无利于病的治疗,相反使病情继续恶化。在真胃 和瓣胃阻塞症状明显地表现出来以后,又连续用了 3 次大剂 量泻剂,单就治疗方法而言,这不能说是错误的,然而从病 程发展阶段来看,泻剂的应用已为时过晚(应用泻剂已在病 后 15 天左右) 。所以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相反加 重了机体的脱水、酸中毒以及营养不良而导致高度衰竭外, 务器官的机能与器质性变化几乎已无法挽回,所以手术本身 固然是本病的重要疗法,但也为时过晚,最后仍以死亡而告 终。综上所述,主要问题是对该牛未能做出早期的确诊,是 致死的主要原因。 对该病例所以没有能早期确诊,原因是;第一,病初无明显 的真胃阻塞症状,只表现有前胃弛缓,这是该病的特点。因 为当真胃阻塞的主要症状表现出来时,疾病已发展到一定程 度。第二,我们对该牛发病的具体原因分析不足,没有考虑 到长期过量的喂饲精料会引起奶牛如此严重后果,因此在治 疗总下不了采取手术治疗的决心。待疾病延续到 23 天后才 决定进行手术疗法,但因机体极度衰竭,就很难奏效。 2.治疗分析 据资料记载真胃阻塞的药物疗法应早期实施,最好在真胃的 运动机能尚未完全消失之前进行。可用 25%硫酸镁(钠) 500~1,000ml、乳酸 10~20ml,稀盐酸 30~40ml、胃蛋白酶 50g 注入真胃(注射部位是右侧第 12、13 肋骨后下缘腹中线 与腹静脉之间,乳房前 12~13cm 处) ,用盐水封闭针向对侧 肘关节方向刺入 5~8cm,抽出液中混有胃内容物时方可注 入。也有报告用蛋白酶 80g,稀盐酸 40ml、陈皮酊 40ml、番 木鳖酊 20ml,每日内服 1 次,并配合真胃注入 0.85%生理盐 水 2,000ml, 皮下注射新斯地明 0.02g, 或者病初期内服泻剂, 鱼石脂、番木鳖酊以及静脉注射反刍液有良好效果。 首先应肯定这些疗法对真胃阻塞的早期治疗能收到满意效 果,但目前尚没有先进的辅助诊断方法的情况下,临床工作 者对真胃阻塞的早期诊断是有困难的。根据我们所见到的病 例,应用上述疗法均不见效。所以在能确诊疗情况下,应迅 速采取手术疗法为宜。 十二、真胃右方转位 真胃离开原来的位Z移动到左腹侧部-左肷部称为左方变 位,反之向右腹侧或右前方移动称右方变位,这两种真胃变 位都可引起消化器官功能紊乱,统称为真胃变位。 一、诊断要点 1.突然发生程度不同的腹痛。如真胃右方转位呈闭锁状态, 则腹痛剧烈,真胃呈不完全右方转位,虽然食物通过受阻, 但部分内容物尚可通过,则腹痛程度较轻。 2.在右侧腹部倒数第一、二肋骨,有的可达倒数第三肋的 中部,及最后肋骨 10、15cm 处呈现明显隆起。叩诊呈鼓音, 重者呈击钢管样的金属音。 3.以拳推击右侧软腹部,可出现不明显的荡水音,但这种 音响往往呈时有时无的现象。 4.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明显减少,粪埂呈粘糊状的黄渴或暗 红褐色。 5.直检:在右肾的前方或前下方可触摸到充满气体和液体 的紧张而有弹性的半球状的真胃壁后缘。 根据以上几点,比较容易和牛的其他疾病所致的急腹症区 别。但往往和盲肠变位易于混淆,主要靠直肠检查加以区别 (详见盲肠扭转) 。 二、病例介绍 [病例一]某地 2 岁母牛:在发病前几天表现食欲不佳,突然 发病。体温 39.2℃、脉搏 108 次/min、呼吸数 23 次/min。表 现高度不安,不时起卧,欲翻滚而不达。时见两前肢跪地爬 行,前胸及体壁出汗。腹围右侧倒数 1、2 肋骨中部及其后 方隆起,叩诊呈钢管音,不见排便。可视黏膜潮红,心音增 强,瘤胃蠕动音每分钟 1 次,波短而弱。 初步诊断为真胃右方转位。为进一步确诊及治疗,决定剖腹 探查。取左侧卧位保定,2%奴夫卡因腰旁传导麻醉,并配合 局部浸润麻醉。术部选在最后肋骨后缘 5cm 的真胃区,后因 无法整复变位的真胃,又在距右侧最后肋骨后缘 10cm,第 2 腰椎与第 3 腰椎横突下方 25cm 处做一切口,从腹腔入手后 发现真胃呈顺时计方向由前下方斜向上方扭转 180 度。经整 复真胃复位,闭合腹腔。 术后利用抗生素及健胃剂治疗 5 日全愈出院。 [病例二]艾某某奶牛 3 岁,来院求诊。主诉:该牛来院前曾 在当地治疗两日,投过液体石蜡,豆油,并做过洗胃。病牛 开始时闹,踢腹,胀肚,不反刍,无食欲,饮欲。排粪次数 少,每次只排少量的粥状便。检查所见:体温 39.2℃、脉搏 138 次/min、呼吸数 32 次/min。精神沉郁、站立不动,可视 黏膜发绀,眼窝轻度下陷。腹围明显增大,尤其以右侧倒数 第 1~3 肋骨的中部至最后肋骨后 20cm 处隆起明显, 叩击呈 明显鼓音(尚未达到击钢管音的程度) 。推击右臼铡软腹部 可听到不明显的荡水音。瘤胃蠕动音微弱稀少,排少量稀粥 状混有硬块的粪便。直肠检查在右肾下方有一个呈半球形后 壁较紧张的物体。 诊断:真胃右方扭转,并决定手术疗法。 治疗:以 1%的 37℃盐水反复洗胃,使瘤胃液 pH 值由 6.0 回 升到 6.8。 术中进行强心补液 (静脉点滴 0.85%生理盐水 1,000ml、 糖盐 水 2,000ml、 10%葡萄糖溶液 1,000ml、 0.1%盐酸肾上腺素 6ml)使心跳数由 138 次/min 恢复为 84 次/min。 取六柱拦内站立保定。2%普鲁卡因 60ml 腰旁传导麻醉,并 配合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过程:术部按常规手术处理后,创口采取分层切开,切 开腹膜后,不见有大网膜存在,而呈紫色的充满气体和液体 的真胃直接暴露在创口处。推开真胃入手检查,膨大的真胃 占据左侧腹部的大部,上界达腹腔顶部,真胃大弯向上,所 有肠管均空虚。从暴露的真胃外侧向腹腔前下方入手,发现 大网膜全部压在真胃的前下方,网膜的后缘被撕裂破碎,沿 着真胃外侧壁向前上方触摸,没有触及到肝脏。然后回手又 沿真胃的内侧壁入手向前下方检查,发现真胃小弯呈折转状 态。在真胃的前上方只能触及到肝的尾叶。探查结果证明真 胃右方转位。 将膨大的真胃一部分拉出到创口之外,切开真胃壁,放出真 胃液约 10,000ml,然后闭合真胃,还纳入腹腔,并将真胃复 位,拉出压在真胃下的大网膜,并将其盖在真胃及肠管外, 由于大网膜已撕裂,将大网膜复位后利用缝合方法固定在腹 膜及腹壁上。向腹腔内注入红霉素 150 万 IU 溶液,最后闭 合腹腔。 术后绝食 2 日,应用输液,抗炎疗法,到 22 日患畜已脱离 危险。 三、体会 1.病因分析 真胃右方转位的先决条件是腹腔内较空虚,使真胃有活动的 余地,其次是肠胃功能紊乱。就我们诊治的 5 个病例看,病 例五和病例三是产后不久发病,显然腹腔内较空虚,胃肠功 能尚未恢复正常。病例二由于突然增加精料,粗料减少,致 使胃肠的机能发生改变,并有腹腔内较空虚的可能。病例一 在发病的前几天食欲、饮欲不佳。病例四是生后 40 天的犊 牛,尚以哺乳为生。犊牛真胃是呈细长口袋状,活动范围较 大。乳质中于物质少,水份在真胃内很易排空,因而也具有 易发变位的条件。 2.临床症状分析 综合 5 个病例的主要临床症候,大体可以归纳为:体温在整 个病程中无明显变化,只是在频死期体温降低。心搏动初期 亢进。中后期则加速、减弱,后期可达 130~140 次/min 以 上,并出现节律不齐。病初食欲废绝,但有饮欲,反刍停止。 前胃蠕动音开始减弱,中后期完全消失。病初排粪次数及粪 量减少,两天以后几乎不见排便,或者只排少量;粘稠的暗 褐色粥状便。此时由于真胃扭转而导致闭锁,使前胃和真胃 发生积食,臌气,体积增大,腹围明显增大,尤以右侧最后 1~3 肋骨及其后方 10~15cm 的区域内明显隆起。 叩击该部, 由于变位的真胃内充满气体和液体,故呈鼓音或击金属的铿 锵音。犊牛往往在右侧臁部见有明显半球状隆起,瘤胃呈积 气或积液状态。 由于真胃的闭锁和不断分泌盐酸、氯化讷、钾,内容物又不 能排入 12 指肠,就导致肌体脱水相代谢性碱中毒。临床上 表现眼窝下陷,皮肤弹性降低,口渴,进行性消瘦,衰竭, 心跳加快,减弱。最后因脱水和碱中毒而死亡。出于真胃迅 速膨胀,真胃壁受到强力的牵引及压迫,真胃扭转,血循受 阻,故而表现出剧烈腹痛。若扭转严重,除血循受阻外,神 经也受压迫,真胃壁很快发生坏死和麻痹,所以庄往在剧烈 腹痛经几小时之后,反而表现安静状态。若扭转程度较轻, 真胃与肠管间尚有较小通路时,则病程持续时间较久。 3.治疗体会及分析 1)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真胃右方转位用药物治疗是不能见效的,一旦确诊,必须尽 早采取手术疗法。我们对一例 40 日龄犊牛,采取真胃放气 之后,增强运动,企图使变位的真胃能自行复位,结果以失 败告终。对承旭二队 1 例患牛发病的当日上午确诊为真胃右 方转位,并立即进行手术疗法,虽然手术时间长达 4h,但术 后经 5 天的治疗而痊愈。而对艾某某奶牛,是在病后 3 日来 院手术的,大网膜已破碎,腹膜有轻度炎症,尽管手术时间 较短:但术后经,1 天尚在治疗中。李某某患牛也是发病后 3 日确诊手术的, 该牛手术中发现真胃在转折部已发生坏死, 不得不切除坏死部分的真胃壁,加之机体严重脱水及碱中 毒,于术后 2h 死亡。 就上述情况看,真胃右方转位,应抓住诊断要点,即早确诊, 早期手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一旦到中晚期,一方 面机体发生严重的碱中毒,心脏功能重度紊乱,体况越趋衰 竭,给手术后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疾病已 进入中后期, 则很可能造成极大困难, 还会导致于手术失败。 早期确诊,早期手术就会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2)真胃右方扭转,一般多呈顺时针方向扭转。由于真胃充 气和积液则体积逐渐增大,穿过网膜间孔,将大网膜压挤在 真胃前下方,故切开腹膜后,暗紫红色真胃就会暴露在创口 处。 另外大网膜往往由于受真胃压力过大, 牵张破碎或撕裂, 真胃复位后,一定注意将网膜复位,如网膜撒裂复位后无法 固定时,耍应用缝合法将其固定在腹膜及腹壁上,否则真胃 虽经复位,往往也会再次扭转,同样肠管也会露于网膜与腹 膜间,造成肠变位或钳闭坏死。 3)手术开始前,要先用胃导管通过洗胃、导胃方法将瘤胃 内的积液充分导出, 这不仅能减轻腹压, 也便于手术的进行, 更重要的是避免瘤胃内过多的积液继续对机体产生不良刺 激。 4)如果真胃右方转位发生时间短,真胃内容物较少,可以 直接使真胃复位。若病程较长,真胃内存有大量的积液,往 往无法使其复位,此时可将真胃一部分拉出创口外,切开真 胃,放出胃内容物,使真胃体积缩小,闭合真胃,便于整复。 5)我们手术的 3 例真胃右方扭转,术部的选择均过于往后 和往上,所以手术过程中向创口外拉取真胃,作真胃壁切开 比较困难。建议再作此项手术时应考虑切口再向前(距最后 肋弓后 5cm 左右)向下一些,这样手术可能容易进行。 6)术后治疗主要是消炎―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可以应用抗 菌素,必要时可直接向腹腔内注射抗菌素。可内服胃道消炎 剂,以防止或治疗真胃炎。注意强心补液,以迅速恢复机体 抗病能力。术后应绝食 2、3 日,当病情开始恢复时,可投 以健胃剂和前胃兴奋剂。出现食欲时应注意先绐少量易消化 的饲料,并逐渐增加。 7)本手术用 2%奴夫卡因腰旁传导麻醉,并配合局部浸润麻 醉,取六柱栏内站立保定,完全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十三、肠阻塞 肠阻塞主要是由于冬季长期饲喂单一的豆秸、麦秸等粗纤维 多的秸秆饲料,刺激肠管,使肠道运动和分泌机能降低导致 肠迟缓所引起,是牛冬春季节的常见病。 一、诊断要点 通过临床诊治肠阻塞病牛,主要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要点归纳 如下: 依据外部振摇右腹部是否有水响声,水响声的强弱与阻塞部 位和阻塞部前段肠管积液充气有关。结肠阻塞时水响声响 亮,小肠阻塞时水响声微弱,阻塞部位接近十二指肠或幽门 部时水响声极弱或消失。 此外小肠阻塞与腹膜炎,尤其是瘤胃与腹膜粘连的病例症状 有很多相似之处, 应注意加以鉴别, 第一腹膜炎时腹壁敏感, 且不排胶胨状粘液,第二有时可见体温升高,第三腹漠炎多 数可查明病因,第四瘤胃与腹膜粘连时,反复发生瘤胃臌气 和食滞,此时触珍瘤胃往往感到瘤胃和腹壁之间没有空隙和 活动感。 二、病例介绍 某地奶牛突然发病,精神极度不安,时起时卧,驻立间四肢 频频交替踏地,后肢时见踢腹.不断采取排便姿式,仅排出 少量胶胨状的灰白色粘液团块。腹围轻度膨大,右侧膝部膨 大较明显,触诊该部右击水音。瘤胃蠕动音减弱,心音亢进。 直检发现结肠部有拳头大小的阻塞硬块一处,触压敏感。 诊断为结肠阻塞。 冶疗:①硫酸钠 600g、大黄末 100g、鱼石脂 30g、榔片 80g, 常水适量一次内服。②30%安乃近 40ml,肌肉注射。③浓盐 水 500ml,20%安钠咖 20ml、10%氯化钙 140ml,静脉注射。 给药后安静,不见排便,腹围逐渐增大,瘤胃轻度臌气。 当天下午又投豆油 1kg,肌肉注射新斯地明 10ml,静脉注射 糖盐水 1,500ml。 第 2 日检查,腹围明显膨大,瘤胃区触诊有明显击水音,皮 肤弹性减退,眼球下陷,结膜发绀,心音 96 次/min。瘤胃蠕 动音消失,患畜仍有腹痛症状。 治疗,①输液,强心,静脉注射糖盐水 2,000ml、10%安钠咖 20ml、5%碳酸氢钠 1,000ml。②剖腹手术治疗。 按常规手术切开右侧腹壁及腹膜,从网膜间孔入手发现结肠 攀后部肠管被一硬物所阻塞,以手不能捏碎。将阻塞肠段取 出体外时,有棕色腹水流出。阻塞部肠管及肠系膜水肿,向 阻塞物内注入盐水,也没能捏开阻塞物,采取纵切肠管,取 出如拳头大小阻塞物(是毛及草混在一起裹有大量粘液而形 成的结块) ,并放出约有 2,500ml 肠内容物。缝合肠管,腹膜 及腹。以后按常规治疗,术后 7 日痊愈。 三、体会 1.肠阻塞病情急剧,休况迅速恶化,所以早期确诊,合理 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2.肠阻塞剖腹探查时,如小肠阻塞其后部的结肠,盲肠多 为空虚萎瘪,阻塞部前方小肠充气积液,交界十分清晰,即 为阻塞部所在。 并兄切开腹膜时多无腹水外流。 而结肠阻塞, 盲肠及小肠多充满气体和液体,切开腹膜时有较多腹水流 出。 3.肠阻塞手术,最好用 2~3%奴夫卡因腰旁麻醉。站立手 术较为方便。 4.手术中一定注意阻塞部前段肠腔内积液的处理。切开肠 管放出积液或用大量 1%盐水或 0.5%碳酸氢钠液注入肠腔以 达稀释目的。十四、肠套叠 肠套叠,也就是下端部分肠管套到上端的肠管里去了。肠套 叠时使肠壁血管受压,血流不畅,致使肠壁组织坏死。肠袢 以系膜根部为固定点,沿系膜长轴旋转造成闭袢型肠梗阻称 肠扭转。 一、诊断要点 多数奶牛发病后,只在病的初期有明显的腹痛症状,表现为 踢腹、摇尾、回视腹部等,有的起卧症状不明显。在病的中、 后期,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腹围变化不明显。盲肠变位时右 肷部稍隆起。只排出少量混有血液的黑褐色粪便,有的内含 少量胶胨样物。后期排粪停止。小肠变位时,触诊盲肠、结 肠均空虚;盲肠变位时可在骨盆入口前方摸到较粗大圆桶状 物体并有弹性。手臂上往往粘有少量不易清洗的黑褐色粪 便。腹腔穿刺液量多并呈粉红色,在显微镜下检查有大量的 红细胞,重者用肉眼即可观察到内含血液。 二、病例介绍 [病例一]小肠套叠病。 (一)病史:患牛是哈尔滨市太平公社大修厂工人孙某某奶 牛,荷兰种 6 岁。病初拒食、拒饮,不反刍,并有腹痛症状。 曾到某兽医院诊治,按瘤胃积食治疗 4 天,做过两次洗胃、 导胃, 导出多量瘤胃内容物, 投过两次泻剂和一剂 “槟榔散” , 仍不见好转,排粪很少。第 5 天来我院诊治,经会诊提出三 种可能:一是真胃右方转位,二是小肠阻塞;三是肠管变位 性病变。会诊意见是剖腹手术探查与治疗。 (二)术前检查及诊断 患牛体温 39.2℃,脉搏 108 次/min、呼吸数 44 次/min。精神 忧苦,时而表现不安。喜爬卧,头颈有时抵于胸壁。两前肢 时而骚动不安,呻吟,磨牙。患牛有时无目地的前行,以至 无法阻止。站立时两后肢频频交替踏动,并以肢蹄踢腹。弓 背举尾努责, 多无粪便排出, 或只排少量的混有血液的粘液, 或排出烂鱼肉样粪便。腹围不见明显增大,右侧第 8、9 肋 间稍膨隆叩诊可听到较清晰的鼓音。触击右侧软腹部呈现不 明显的击水音。腹腔穿刺液呈淡粉红色。被毛蓬乱无光泽, 皮肤失去弹性,眼窝下陷,可视黏膜发绀。直肠检查发现后 部肠管空虚,萎陷。 根据以上所掌握的材料分析,认为肠管变位的可能性较大, 而不是真胃右方转位和小肠阻塞,其理由如下: 1..对患牛投了二次泻剂及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但始终未 见排大量粪便,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加之机体严重脱水, 说明消化道确有阻塞之处。通过直肠检查凡能触摸到的肠管 (结肠、盲肠)均空虚萎陷,说明病变部不在结肠和盲肠。 再者如果这段肠管阻塞,右侧软腹部及臁窝部会因结肠、盲 肠及其前方肠腔的臌气、积液而隆起。检查时并未发现这种 变化。小肠阻塞虽然在直肠检查时触摸不到,而且也有右侧 第八、九肋间稍隆起,叩诊呈鼓音,但一般在推击右侧腹壁 时无击水音。最主要的一点是无论那段肠管阻塞均无排血样 粪便的情况。综上所述可以否定肠阻塞病变。至于是否真胃 右方转位,通过检查没有在腹腔右侧相当于肝脏的位Z处触 摸到充气的囊状真胃,以及相当于真胃变位区的右腹壁不见 隆起,叩诊也不见钢管音,所以真胃右方转位也可否定。 2.右侧第八、九肋间隆起,击时有明显的鼓音,这一位Z 腹腔内能产生充气的器官只有小肠。根据排便极少且混有多 量暗紫色的血液,腹腔穿刺液呈粉红色,患畜明显腹痛,说 明可能是小肠变位,决定手术治疗。 (三)手术过程所见 考虑患牛体质弱,加之估计到可能变位部位的肠段有坏死可 能,很可能要做肠管切除和吻合术所以采取侧卧保定。 麻醉是用长春军兽医大学产的 846 制剂 7ml,肌肉注射。 切口选在右侧腹壁最后肋骨后 10cm 处,上界距腰椎横突下 20cm 起,向下垂直切开,切口长约 15cm。 术部按常规手术处理后,打开腹腔后见有淡粉色的大的膜填 塞在切口下,手入切口后向后上方经网膜间孔(此时有粉红 色腹水流出)绕过结肠绊,向前方可以摸到充满气体的液体 小肠部分,其中空肠段有一部分肠系膜十分紧张,坚硬(如 拉紧的绳索状) ,其上方连接的肠管直径约为正常的 3 倍, 触摸坚硬如肉肠洋的一段肠管,长约 35cm。小心的将此段 扬管牵引到创口外,发现该段肠管已发生套叠(前段肠管进 到后段肠管内) ,病变呈暗紫黑邑,严重水肿,小心将套叠 部肠管拉出,套叠部的中心肠管和肠系膜已呈黑色坏死,并 见有五分硬币大小的穿孔。该段肠腔内积有多量的暗紫色血 液和疑血块。将坏死段的肠系膜血管结扎后,剪掉坏死部的 肠系膜并切除坏死肠管,放出套叠前段肠腔内蓄积的液体和 气体(灰褐色、恶臭)后,立即行肠管吻合术,彻底清洗后 还纳肠管入腹腔,并向腹腔内灌注青霉素盐水 500ml(含青 霉素 400 万 IU) ,整复网膜后闭合腹腔。 术中点滴 10%葡萄糖 1,0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 500ml, 5%糖盐水 1,500ml、10%安钠咖 20ml。 (四)术后治疗与护理 手术后半小时患牛起立,除精精神沉郁外,腹痛症状消失。 术后 3h 饮给 0.9%盐水约 5kg,8h 开始排粪(粥状) 。当晚牛 已有食欲,但停止喂词。术后 3 天内控制采食量,仅给少量 麸皮粥。 病初每天 补 10% 葡萄糖 1,000ml 、 林洛尔氏 液 1,000ml、10%氯化钙 200ml。5 天内注射足够量的青、链霉 素,5 天后开始正常饮喂,反刍正常,创口愈合良好,第 6 日出院。2 个月后追访,牛一切正常,还有 10 多天产犊。 三、体会 1.早期确诊、早期手术。 这两头牛分别在病后第 5 与第 6 天决定进行手术治疗。变部 位肠管发生粘连、坏死。给手术带来很多困难。不但增加了 手术难度,更主要的是机体脱水、酸中毒和高度的衰竭,这 对抢救患畜是十分不利的。一些文献指出,体液平衡受到破 坏后,还会出现低血钾和低血氯状态。如能早期手术,术前、 术中和术后注意到水和电介质补充,血液中缺钾和缺氯的情 况,在术后 3 天内是可以自然恢复。这对术后的康复是有好 处的。此外早期手术还可以避免病变部位肠管的粘连、坏死 和穿孔,以及因此所做的肠管切除和吻合术,更可以避免术 后的后遗症发生。 2.麻醉剂 846 制剂,并未发现因麻醉和侧卧而引起瘤胃臌 气或逆呕现象。手术进行 2h,麻醉效果确实,术后 1 时能自 行起立。说明 846 麻醉药对重危患畜可以应用。 3.两例都是重危症的晚期手术,第 1 例之所以成功,这和 手术前治疗得当有很大关系。在现地治疗多次洗胃导胃,导 出大量的瘤胃内容物,使瘤胃较空虚,该牛始终未见瘤胃臌 气,因此机体内中毒轻微,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第 2 例手 术之所以失败,除术前没能提前进行洗胃和导胃,严重的瘤 胃臌气和机体内中毒外,手术中没能将病变部前方肠腔及真 胃内所积存的大量有毒害作用的液体、气体充分导出,也没 有向肠腔内注入大量的 1%盐水或 0.5%的碳酸氢钠液来稀释 毒物的浓度,术后胃肠弛缓,这些毒害作用很强的物质在短 时间内不能排出体外,不仅对胃肠黏膜继续产生强烈的刺激 作用,加重消化机能紊乱,更重要的是这些有毒物质进一步 为机体所吸收,导致病情恶化而死亡。遗憾的是死后未做尸 体剖检,所以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手术本身的失败所致,还是 术后继发病所引起的,就难以判断了。 4.对于急腹症病牛,如果在 2、3 天内不排粪或排极少量特 殊粪便(胶胨状灰白色的粘液团块,混有大量暗紫黑色血液 的干粘粪盘,或较干燥粪盘中混有干硬粪片粪块的) ,并发 生瘤胃积液积气的,一时尚不能确诊的情况下,第一应果断 的采取剖腹探查手术。 以便及时确诊,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二若暂尚不能做剖腹探查手术, 应该进行反复洗胃、 导胃, 将瘤胃内的酸败产物和其它有害物质尽量导出,以防止内容 物继续酸败和有害物质的进一步吸收。为缓解体况和为下一 步进行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对提高急腹症的治愈率是十分重 要的。 5.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晚期肠管发 生粘连,坏死、穿孔会给手术带来很多困难。既或手术本身 是成功的,但机体体液电介质平衡发生严重紊乱以及毒素的 吸收所造成的内中毒,往往也是难以解决的。 6.长春兽医大学生产的 846 麻醉药,重危患畜手术可以应 用,麻醉效果确实。 7.术后采取绝食 1、2 天及适当的增加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绝食可以减少肠管负担,运动可以防止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 膜、大网膜间的粘连。 8.手术时将病变部前段肠腔或真胃内的有毒作用的气体、 液体排出或以大量的 1%盐水、0.5%碳酸氢钠液稀释,防止 术后这些有害物质对机体继续产生毒害作用。十五、盲肠扭转 盲肠扩张及扭转是由于盲肠内积气而过度膨胀,致使盲肠以 基部为轴发生扭转的一种急腹症。 本病呈散发, 常见于奶牛, 多于分娩后发生。发病率约占牛内科病的 10%。 一、诊断要点 依据右侧肷部叩诊呈鼓音,听叩诊有钢管音及直肠检查可触 及扩张及扭转的盲肠,可建立诊断。 应注意与右侧肷部听叩诊有钢管音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1.皱胃右方变位及扭转,钢管音区位于肷部的前部最后肋 骨处,并向前方伸延达 45~60cm。与盲肠扩张及扭转相比, 其钢管音面积大,后界靠前。 2.结肠积气钢管音区位于右侧肷部,面积小,是由多处小 的鼓音区组成,直径不超过 15cm,后界不向盲肠扩张及扭 转那么靠后。 二、病例介绍 病史;患畜是姜某某的 4 岁奶牛,荷兰种,妊娠 4 个月。发 病前 2 日做户外运动时,牛表现兴奋,蹦跳,以后吃草、饮 水见减量,并发展为拒食、少饮。初期按消化机能紊乱治疗, 投以前胃兴奋药,病情不见好转。第 3 天患畜表现轻度腹痛 不安,粪便干硬,量少。腹部稍膨胀,投给足够量的泻剂, 并进行输液和纠酸。第 4 天患畜仍不见排便,轻度腹痛,右 侧膘窝较左侧明显隆起,敲击右侧软腹部有不明显荡水音, 叩击右侧最后 1、2 肋骨见有轻度鼓音。又投一次足量泻剂, 和采取强心、补液,纠酸等治疗措施。第 5 天病情仍不见好 转,经过检查决定手术治疗。 术前检查及诊断:病牛体温 39.2℃、脉搏 112 次/min、呼吸 数 36 次/min。 心音节律不齐, 被毛蓬乱, 无光泽, 眼球下陷, 可视黏膜发绀,卧地时强行驱赶,勉强起立。驻立时两后肢 踏动不安。腹部略有增大,右侧膘窝部隆起,叩击有鼓音。 左侧瘤胃区隆起虽不明显,但推击时有轻微荡水音。听诊瘤 胃及肠蠕动音均弱而短促,有过水音。在右侧倒数第 1、2 肋骨上及肋间叩诊同时进行听诊,可清晰地听到发自腹腔的 一种共鸣性很强的金属音,这种音响可扩延到最后肋骨弓的 20、25cm 处。瓣胃内压力测定值超于正常值 5 刻度(自制 瓣胃内压力测定仪) 。直肠检查:后段肠腔空虚干燥,在右肾前下方触摸到一个体 积很大的囊状物后缘,该物体界限越腹腔右侧,触压时有弹 性感.直检时手臂上附有少量的灰白色粘液。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分析,本病不符合瓣胃阻塞、真胃右方扭 转和肠阻塞的症状。初步诊断为盲肠变位。根据如下: 1)病牛已几天不见排便,虽然投以二次大量泻剂,仍不见 疗效,这说明消化道确有阻塞。从临床症状分析,不具备肠 阻塞的二个主要特点,说明不是肠道阻塞。 2)腹围膨胀以右侧臁部明显,直检时在右侧腹腔上方,肾 脏下方发现一个庞大的有弹性囊状物,并延展到左侧腹腔。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变位的真胃,二是变位的盲肠。 根据直检结果, 诊断为盲肠亢气和积液所致。 因为真胃变位, 机体脱水程度严重。 而本病例虽也有脱水现象, 但程度较轻, 并在病程中曾多次排尿,可见,本病不是真胃右方变位。另 外真胃右方变位听诊的共鸣金属音不能达到疑后肋骨弓 20cm 以远处。而且直检时膨胀的囊状物也不能达到腹腔的 左侧。 3)根据发病前在运动有蹦跳病史,这就从病史上也证实了 我们诊断的正确性。经讨论,为争取时间,决定立即实行手 术治疗。 3.手术过程及所见,在六柱栏内站立保定,以 2%的盐酸普 鲁卡因腰旁传导麻醉,并配合术部浸润麻醉。术部选在左侧 瘤胃手术术部(因为考虑测定瓣胃内压力日增,其内压值超 过于正常值 5 刻度,有继发瓣胃阻塞的可能性)按常规手术 处理,切开腹膜后,发现暗紫色的充满气体的小肠填塞于创 口部,入手于腹腔后,瘤胃体积不大,胃内空虚,在瘤胃的 后上方腹腔的左侧摸到充满气体及食糜的粗大约盲肠尖部, 沿着盲肠尖部顶着盲肠向腹腔右侧检查,发现盲肠体十分粗 大而柔软,肠壁紧张,在盲肠根部发现盲肠韧带十分紧张, 而且呈结状扭劲(沿着逆时针方向) ,至此证明了诊断是正 确的。说明盲肠是向前上方转位。因为盲肠过度充满,占据 整个右侧腹腔的上半部,无法进行复位手术,采用体外连接 胶管的注射针头放气,结果只有少量气体放出盲肠体积并未 缩小,因此术者只好用手握着盲肠尖部,仔细的将变化的盲 肠尖部牵引到创口之外,发现盲肠明显淤血。将盲肠尖部做 一切口,导出粥状食糜,最后盲肠萎瘪,将盲肠尖部切口冲 洗,并做肠壁切口吻合术。彻底清洗后,术者手臂重新消毒 后,握住盲肠尖,另一手沿着盲肠尖前行,找到扭转部,将 变位的盲肠整复原位。然后检查瓣胃,发现瓣胃无明显的异 常又对全部肠管进行了探查,没见异常。但从腹腔下方和肠 管间取出胶胨样纤维蛋白凝结块,约 2kg。腹水量明显增多, 最后以大块灭菌纱布将腹腔积液清出,向腹腔内倾注 38℃ 0.9%青、链霉素盐水 500ml(内含 329 万 IU 青霉素、100 万 IU 链霉素) 。最后闭合腹腔。手术共进行 2h,术中没有用 药。 4.术后情况,该牛于术后 2h 排稀便。5 天内每天静脉点注 10%葡萄糖溶液 1,000ml,10%氯化钙溶液 200ml、10%浓盐 水 300ml,10%安钠咖 20ml。腹腔内注入 四环素 400 万 IU、0.9%生理盐水 500ml,前三天每天两次, 以后每天一次第 6 天停药。内服麦芽粉 100g、酵母片 40 片, 陈皮末 50g、磺胺脒的 80 片,莱菔子 100g,连服 3 天。第 4 天,患畜开始排较干粪便,开始反刍,食欲、饮欲均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在护理上每天牵遛运动几次,给以营养丰富 易消化的饲料,少给勤喂,勤饮水。手术后第 10 天痊愈出 院。 三、体会 1.诊断方面体会 1)盲肠扭转病情严重盲肠扭转以后,盲肠发生闭锁不通, 胃及小肠部内容物不能后送,结果会发生一系列的严重消化 吸收障碍。如治疗不及时能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病情之所 以严重,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盲肠扭转后,局部血液循环 受阻,渗出增强,所以出现腹腔积液及蛋白质渗出,凝结成 胶胨样块状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引起局部肠管的坏死, 穿孔。也会出现重度腹膜炎。此例病牛见有腹腔积液及蛋白 质凝块,盲肠壁高度淤血、肿胀,以及轻度腹膜炎症状。② 由于扭转部及其前段肠管高度充气膨胀,和扭转处机械性压 迫,而引起持续性的腹痛。⑧胃肠内容物不能后送,结果发 酵腐败,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吸收后会引起机体内中毒,严 重时会引起中毒性休克。④长期拒食及脱水,会使机体迅速 衰竭。综上所述,盲肠扭转病情严重,如不能早期确诊,及 时治疗,多预后不良。 2)奶牛排粪停止 3 天以上,而且应用泻剂无效者,多数是 顽固性肠阻塞,真胃变位、阻塞,瓣胃阻塞,以及肠扭转, 肠套叠或者重度腹膜炎所引起的。 盲肠扭转表现出一种亚急性的综合症候群。了解到排便已停 止 3 天以上,而且投泻剂和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后,不但不排 便,相反却出现腹痛不安症状,这就应引起重视是否有上述 几种病变的可能性。结合各种病变的其它临床症状特征,采 取逐个筛选,逐一排除的方法,从中得到正确诊断。 这一病例我们首先根据上述情况认定是阻塞性病变。在这一 基础上,又根据在整个病变的几天内有饮欲,排尿正常,瘤 胃区隆起不明显,说明小肠部分吸收水分的功能没有丧失, 所以病变部不可能在小肠部分之前。小肠部之后的消化道只 有盲、结肠,所以病变部只能发生在盲肠与结肠。又根据直 检所见,确诊为盲肠变位性疾病是有根据的。 3)有许多人指出叩诊“Ping”试验中出现金属音,是确诊皱 胃变位病的可靠指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积水 肿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